现代汉语词汇学复习-到底.docx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完整word版)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绪论:1。

现代汉语:汉语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共同语: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4。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湘方言、吴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5.十大方言区:晋语、徽语、平话6.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

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称"通语”,明代改称”官话”。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普通话。

语音:7.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8。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元音: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10。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1。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端,主要由元音加辅音构成.12。

汉语中元音音位、辅音音位的数量:10、22。

13.四呼(p51):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开口呼:韵母不是i、u、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齐齿呼:i或以i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合口呼:u或以u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撮口呼: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文字:14。

汉字历史上的五种正式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还有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15。

四种造字法(p150):1)象形: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例:月、口、牛。

2)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例:上、下、三。

3)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例:武、取、森。

4)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

16.汉字的整理(p156):1)简化笔画:A)类推简化:a)简化形声字声旁的,如:优(優)、苹(蘋)、灯(燈).b)简化形声字形旁的,如:贝(貝)、贷(貸)、钱(錢)。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版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版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版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二、知识点:1、口语特点: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2、书面语特点:用词精审,结构严谨,逻辑性强;3、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文言(周秦时期)4、语言分为文言(周秦时期)和白话(分为古白话(包括唐宋语录、宋代平话、元明清戏曲小说,这些称为近代汉语)和当代白话(即现代汉语))4、古白话或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都是古白话。

5、现代汉语的含义: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B、另一种包含普通话和各种方言。

6、语言有官话区(又称北方方言,包括长江以北,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湖北大部分,湖南的西北地区,南京、镇江一带)和非官话(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区两类7、客家多聚集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

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9、(汉英相比)汉语的特点:A、属声调语言;B、缺少严格的词形变化;C、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三、简答题: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不过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在用词造句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别。

如果从整体上概括这两种语言形式的特点,主要判别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3、现代汉语跟英语比较有何特点?答:(1)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词的意义。

(2)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

(3)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的前边,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之前,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边1、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何区别。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二).doc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二).doc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

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解释词义要根据该词所出现的语境。

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下列几种:(-)语境使词义单一化(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三)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四)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三、外来词有四种类型:(―)首译的照着外来词的声音用汉字记录下来。

严格说记录下来的音并不完全忠实于原音,指是声音近似而已。

例如:”可口可乐、沙发、幽默休克、雪茄、扑克、夹克"等。

(二)音意兼译的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如"列宁主义、新西兰、浪漫主义“等。

(三)音译加意译的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意义范畴)的汉语语素。

例如:car (英语的"货车")卡车ballet (法语”芭蕾舞")芭蕾舞另外,,,啤酒、雪茄烟、卡介苗"等也都是这样的外来词。

(四)字母外来词直接用外文字母(简称)或汉字组合而成的词。

例如:WTO SOS DVD KTV MTV四、惯用语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例:动宾式:耍滑头、耍花招、放空炮、开绿灯、揪小辫子炒觥鱼、扯后腿、钻空子、吹牛皮、绕弯子、傍大款偏正式:铁公鸡、马后炮、过后计、空城计、铁饭碗、墙头草、下马威、耳边风、绊脚石主谓式:天晓得其他:巴不得三七二十一五、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例:■茶壶里煮饺子一一有嘴倒不出■哑吧吃黄莲一一有苦说不出■1、喻意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

■①有的解释部分的意义是它的字面上的意义。

例:大海里捞针一一无处寻泥菩萨过江一一自身难保哑巴吃黄连一一有苦说不出■②有的解释部分的意义是它的转义。

例:快刀切豆腐一一两边光(两边讨好)茶壶里煮饺子一一倒不出来(学问、知识(倒/讲)不出来)■2、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是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

现代汉语词汇学复习-到底.docx

现代汉语词汇学复习-到底.docx

如果追溯到古汉语,尤其是以单音词为主的上古汉语,很多是结构离散、意义松散、并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要句法成分的短语结构。

生成阶段一:单音节动词、名词各自独立使用,意义上的相互兼容使其有构成短语结构的可能。

生成阶段二:单音节动词、名词连用的情况增多,构成动宾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或状语等句法成分。

生成阶段三:单音节动词、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意义口益虚化,结构逐渐紧凑,主要用作状语,最终定型为一个副词。

以“到底”为例:生成阶段一:单音节动词、名词分用动词和名词在语法、语义上各自独立,由于它们在意义上可以相互兼容,因此为其构成临时性结构提供了可能。

如现代汉语副词“到底”的构成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分别是动词“到”和名词“底”,它们都是独立运用的单音词。

《说文解字》曰:“至!至也。

”“底,山尻也,一曰下也。

”“到”主要用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底”则主要用作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

女山(1) 西南涨海中可七八百里,行[到]珊瑚洲,水[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

《通典》(2) 上至岩之顶,下[到]深谷之[底],动经七日,方得[到]五台山地。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1)例中,“到”义为“到达”,后面可以带处所“珊瑚洲”,“底”义为“……的底部”,在句中用以表达“盘石”的存现地点。

因为“到”含有[+位移]义,而“底”含有[+处所]义,两个词在意义上彼此兼容,因此在例(2)中,“到” 和“底”构成了有动宾关系的短语结构,其中“底”受“深谷”的修饰作“到” 的宾语中心语。

生成阶段二:单音节动词、名词连用构成动宾短语由于意义上的兼容性,单音节动词和单音节名词出现了连用的情况,并伴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动、名词连用构成的是动宾结构,因为动词和名词都保持着各自的词性和意义,其结构比较松散,意义也不够融合,具体表现为动词和名词之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名词可被其他同义词所替换等。

所以这个阶段中,动、名词连用构成的是动宾短语。

女口,“到”、“底”连用大约始于唐朝。

《现代汉语》复习材料.doc

《现代汉语》复习材料.doc

《现代汉语》复习材料1・语索:语言屮最小的音义结合休。

2 •语素的分类:音节的多少: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构词能力:自出语索(能独立成词、也能构词);不自由语索(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语索位置:定位语索(组词时位置固定人不定位语索(组词时位置不固定)注:一般把不口由的定位语素称为“词缀”,把不定位语素称为“词根”3.词是句子屮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音位:是语言屮最小的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确定词的方法:(1)能够单用、单独冋答问题的是词(2)把一句话、一个句子中所有可以单说、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下來不能单说又不是一个词的组成成分的,是词(3)扩展法。

词屮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

4.词组:由词构成、大于词的语言单位,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

5.词的构成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复音词:曲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包括:(1)>联绵词即双声叠韵词(2)、叠音词即由两个相同的音相叠而成。

(3)、音译外来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合构成的词。

包括:(1)派生词如石头、阿姨、超声波、无神论者、土里土气(2)复合词联合式:理解、解决、森林、早晚附加式(偏正式):深入、热爱、铁路、晚会补充式(动补式):说明、打倒、人口、马匹补充式大部分是动词,它们能在中间插入“得”表示可能,插入“不”表示不可能。

陈述式(主谓式人月亮、剧终、年轻、地震、肺结核、眼花、心虚支配式(动宾式):带头、动员、刺眼、将军、司机(3)叠根词不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词根+词根)如:哥哥、慢慢、冷冷注:叠根词与叠音词不同,叠音词如姥姥、猩猩等叠的是定位语素即词缀。

6.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基本词汇:语言小最常使用、最基础的一部分。

具有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特点。

一般词汇: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部分。

基木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是:(1)-般词汇对社会的变化发展的反应非常敏感, 以基本词为基础构造出來的新词,大部分首先成为一•般通用的词。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文档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文档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仅供参考)《语音》部分:重点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准确认读拼写汉语音节。

知识要点:一、现行小学拼音教材,在书写方面主要用哥特体。

要能正确书写26个字母(大小写)。

二、拼写汉语音节时要注意以下规则:(一)凡i、u开头的音节,若i、u后面有元音字母,那么i改为y,u改为w。

如:“yóuyǒng”(游泳)、“wèiwèn”(慰问)(二)凡i、u开头的音节,若i、u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字母,那么i前加y,u前加w。

如:“yìwù”(义务)(三)凡ü开头的音节,开头一律加y,并去掉ü上两点。

如:“yùnyù”(孕育)(四)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相拼时,仍然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省略;但跟声母n、l 相拼时,仍写成nǔ(女)、lǔ(吕)。

(五)iou、uei、uen前面有声母相拼时,写成省略式“iu、ui、un”,如:“qiū”(秋)、“huī”(辉)、“chūn”(春)。

它们自成音节时,分别写成“you、wei、wen”。

(六)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得用隔音符号(’)隔开。

隔音符号写在a、o、e的左上角,以避免与逗号混淆。

例如:pi’ao(皮袄)三、拼写音节时声调符号标在主要元音上。

如:表率(biǎo shuài)轻声不标调。

普通话四类声调(阴、阳、上、去)分别用“—/ V \”四种调号表示。

四、拼写时还要注意大写字母的使用:(一)姓、人名、地名、国名、书名、机关、团体、党派等专有名词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Běi jīng(北京)、LǔXùn(鲁迅)(二)文章每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及诗歌每行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三)时令、节日、历史事件等第一个字母一般大写。

如:Dōngzhì(冬至)(四)商标、商店名字,每个字母都大写。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doc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doc

现代汉语(2014年复习重点)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1、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汉语方言(基础)。

3、域外汉语(国外的汉语)。

三、汉语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北京话为代表)。

2、吴方言(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梅县话为方言)。

6、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

7、闽方言(1、闽东方言:福州话为代表。

2、闽北方言。

3、闽南方言:厦门话为代表。

4、闽中方言。

5、莆仙方言)四、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色。

造成不同音色的主要条件有三种:(简答题)第17页第一,发音体不同。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

第三,发音时共鸣器形态不同。

五、为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10-12分论述题,5分简答题)1、语言和意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约定俗称的。

2、语音的选择是社会决定的。

(汉语用zh\ch\sh\英zcs)3、语咅的组合模式和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4、语音系统的形成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六、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b\m\f\d\k\zh\s)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a\o\e\i\u)辅音和元音的发音区别:1、受阻: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不受阻碍。

2、紧张度: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气流强弱:发辅咅时,气流较强;发元咅时,气流较弱。

4、响亮度: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七、(一)辅音的发音部位七类:1、双唇音(b\p\m) .2唇齿音(f) 3、舌尖前音(z\c\s) 4、舌尖中音(d\t\n\l) 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前音(j\q\x) .7、舌面后音(g\k\ng\h)PS:为便于记忆用根据儿时背书的顺序,做微调。

现代汉语词汇学复习-现代汉语词汇学.docx

现代汉语词汇学复习-现代汉语词汇学.docx

第一章1. 什么是“词”2. 什么是“词汇”3. 什么是“词汇学”4. 为什么学词汇学5. 词汇学的发展概况 一、什么是“词”?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词的特点:语音意义功能语音上,词一般有固定的语音形式。

即声韵调是固定不变的,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有停顿 出现,但词前后可以停顿。

如难过:我家门前的沟很难过。

意义上,词都有跟语咅形式相兀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

如农民: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生产 的劳动者。

功能上,它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

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或者单独成句,还可以跟别的词 语自由组合。

二、什么是“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又叫专名词语 术语 行业语成语 歇后语 惯用语 重要性: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按内部成员在语言中的重要程度: 定义: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比较少,却很重要。

它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 的基础,体现了语言特点的本质。

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全民使用性 一般词汇:如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熟语等。

定义: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尽管不如基木词汇 那么重要,但是它们也反映了可观生活,是我们进行交 际、交流思想的重要材料。

⑴稳固性基本词汇在千百年中为不同的社会服务,例如“一、二、牛、马、家、门、山、水、上、下、现代汉语词汇学基本词汇: 专•门用语 熟语左、右、斗、高、低”等等,这些在甲骨文里就有。

说基本词汇有稳定性,并不是说基本词 汇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基本词汇也在发展变化。

有些古代的单咅节基本词发展到现在复咅 化了,成了多咅节合成词,这是汉语词汇的i 条内部发展规律,有些单咅节的基本词被后起 的合成词所代替。

(2) 能产性那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基本词,便成了构成新词的基础。

它们一般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例 如用“水”打头构成的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160多个。

当然,基本词也有构词 能力弱或几乎没有什么构词能力的,例如:“你、我、谁、姓、没有”等等。

现汉复习整理的内容.docx

现汉复习整理的内容.docx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1.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民族地区可以同吋使用木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方言。

消除障碍3.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屈性。

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咅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

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

三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4.现代汉语分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口语的特征为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

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口语常呈现为当面交谈,有特定的语境衬托,又有身手势态和语音变化的帮助,因而具有较多的辅助性信息作为支持。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來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书而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这种风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信息,不得不要求语句自身严谨与完备。

5.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其形成与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与演进为先决条件,但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冇表达力。

文学语言不局限丁•书而语,它述冇口语形式。

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文艺作品表达手段的总体。

文学语言的内涵与功能比文艺作品的语言广泛丰富得多。

6・食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有些方言是形成民族共同语的基础。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与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追溯到古汉语,尤其是以单音词为主的上古汉语,很多是结构离散、意义松散、并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要句法成分的短语结构。

生成阶段一:单音节动词、名词各自独立使用,意义上的相互兼容使其有构成短语结构的可能。

生成阶段二:单音节动词、名词连用的情况增多,构成动宾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或状语等句法成分。

生成阶段三:单音节动词、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意义口益虚化,结构逐渐紧凑,主要用作状语,最终定型为一个副词。

以“到底”为例:
生成阶段一:单音节动词、名词分用
动词和名词在语法、语义上各自独立,由于它们在意义上可以相互兼容,因此为其构成临时性结构提供了可能。

如现代汉语副词“到底”的构成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分别是动词“到”和名词“底”,它们都是独立运用的单音词。

《说文解字》曰:“至!至也。

”“底,山尻也,一曰下也。

”“到”主要用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底”则主要用作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

女山
(1) 西南涨海中可七八百里,行[到]珊瑚洲,水[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

《通典》
(2) 上至岩之顶,下[到]深谷之[底],动经七日,方得[到]五台山地。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第(1)例中,“到”义为“到达”,后面可以带处所“珊瑚洲”,“底”义为“……的底部”,在句中用以表达“盘石”的存现地点。

因为“到”含有[+位移]义,而“底”含有[+处所]义,两个词在意义上彼此兼容,因此在例(2)中,“到” 和“底”构成了有
动宾关系的短语结构,其中“底”受“深谷”的修饰作“到” 的宾语中心语。

生成阶段二:单音节动词、名词连用构成动宾短语
由于意义上的兼容性,单音节动词和单音节名词出现了连用的情况,并伴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动、名词连用构成的是动宾结构,因为动词和名词都保持着各自的词性和意义,其结构比较松散,意义也不够融合,具体表现为动词和名词之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名词可被其他同义词所替换等。

所以这个阶段中,动、名词连用构成的是动宾短语。

女口,“到”、“底”连用大约始于唐朝。

两词均保持了各自的词性和意义,构成动宾短语表示“到……的底5“底” 指“物体的最下部分”或“尽头、终点”,女m
(50) 秤槌落东海,[到底]始知休。

《寒山诗》
(51) 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

登山不到顶,不知宇宙之宽广;入
海不[到底],不知沧溟之浅深。

《五灯会元》
以上两例中,从意义上看,“到”义为“到达”,其动词性[+位移]义素十分明显;“底”在两句中都用作名词,语义上都用了指代“海的底部”;从充当的句法成分上看,“到”都充当主要动词,如例(51)中“到”可受助动词“须”的修饰,“底”则是“到”的宾语;从结构的凝固性上看,两例的“到底”都可再插入其他成分,如“到东海底”、“到海底”,意义不变。

综合来看,这里的“到底” 是动宾短语。

生成阶段三:由动宾短语演变为副词
动词、名词连用构成动宾短语之后,在频繁的使用中,其结构逐渐紧凑,意义口益融
合,逐步呈现出了一个“词”的特征。

具体表现为:在保持意义不变的前提下,动词和名
词之间已不可插入其他成分,两者都不宜进行同义词的替换。

另外,动词和名词的意义日趋整合为一体,动词的动作性减弱,导致以充当谓语为主的动宾结构越来越多地用在其他动词性结构之前充当句子的状语成分,并在语义上对其他动词性结构进行修饰和限定。

总之,在语法化、双音化等多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频繁用作状语的动宾短语最终凝固为一个双音节的副词。

1.动宾短语“到底"凝固为动词
北宋时期,“到”“底”连用例子增多,并逐渐由动宾结构凝固成动词。

“到”、
“底”在连用过程中意义都发生了虚化。

“到”本义中的[+位移]义逐渐脱落,用
来表示事物发展的趋向。

“底”的意义也发生了虚化,由具体、客观的“事物的底部”抽象为“……的最后”,“到底”意义整合为“到……的最后”。

可以说,受认知心理的影响,“到”、“底”都由表示物理距离的辖域投射到表示事物发展进程的辖域,意义虚化。

随着“到底”连用的频繁,其结构逐渐紧密,意义也愈加融合,双音节词动词的语法特征也日益明显,我们认为“到底”主要在北宋时已完成了从动宾结构向动词的语法化过程,表现如下:
第一,“到底”的意思不是构成语素意义的简单组合,“到底”的意义已经抽象为
“到……最后”之义,结构凝固,意义融合,其间已不可插入其他成分,整个词可受助动
词、副词的修饰,女口:
(92) 水面上鸳鸯,行行来
对对,空团圆不[到底]。

《散曲》
(93) 鲁公再三穷诘,范尼曰:“颜郎聪明过人,问事不必[到底]。

”《太平
广记》
(94) 非一非异,非同非别,若归实地去,法法皆[到底]。

《五灯会元》
例(92)中,“到底”指称“不能将团圆维持到最后”,例(93)、例(94) 的“底”还又在“……的最后”基础上引申出“事情的本质或根源”,“到底”即表示“追究到事情的本质和根源”。

作为一个词,“到底”分别可以受到助动词“不必”以及否定副词“不”和范围副词“皆”的修饰,呈现了很明显的动词性特征。

第二,“到底”后可带“了”,表示“完成”时态。

(95) 穷得这个道理[到底]了,又却穷那个道理。

如此积之以久,穷理益多,自然贯通。

《朱子语类》例(95)中“到底”义为“到……的最后”,这句话的意思是:穷究完了一个道理之后,再去穷究另一个道理。

“了”表示的是将来完成时态。

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是动词重要的形态标志,因此这句话足以证明“到底”在这里是一个动词性用法。

2.动词“到底”虚化为副词
“到底”凝固成动词之后,意义逐渐由表示“到达实物的底部”虚化为“到……
的最后”这样一种抽象的含义。

在频繁的使用中,“到底”的意义更为融合,“到” 表示[+位移]、[+趋向]的动词性义素脱落,但“底”的[+结果]义还保留,“到底” 由表示某种结果虚化为对某种结果的强调。

意义的虚化引起了“到底”句法位置的前移,它逐渐出现了用于其他动词结构之前作状语的用法,充当动词性结构的修饰性成分。

“到底”在语义、句法位置以及句法功能上的变化表明,它已经由动词转变为副词了,但是这时的“到底”还是一个略虚的副词。

之后,它的语义进一步虚化,“底”义素中的表“结果”的意思也进一步消失,“到底”由“对某
种结果的强调”转变为只是用来表示一种“强调”的语气,最终演变为虚化程度
较高的语气副词,女山
(96) 荀卿之言,只是横说如此,[到底]灭这道理不得。

只就性恶篇谓“涂
之人皆可如禹”,只此自可见。

《朱子语类》
(97) 是有些甚么主张,还是[到底]削发削须,且看下回分解。

《三宝太监西洋记》
(98) [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西厢记杂剧》
(99) 那姜老星[到底]是个番国里的人,有三分雅气,听得声响,只说真个
射得天叫《三宝太监西洋记》(100) 九伏洲北渡的敌军,[到底]有多少?《曾国藩家书》
(101) 小人就问他:“你[到底]搁在哪里呢《七侠五义》
我们之所以认为上述例句中的“到底”已经演化为副词了,主要有以下几个理市:第一,从位置上看,“到底”的它频繁地出现在动词性结构之前,充当动词性结构的状语成分,如上例中,“到底”修饰了动词性并列结构“削发削须”、动宾结构“干连着自己的骨肉”、判断结构“是个番国里的人”、以及动补结构“搁在哪里”等,可以说其句法位置已经比较专一和定位。

第二,从意义来看,“到底”均带有强调的语气,例(96)、例(97)是对动作、行为“结果”的强调,这两例的意义也可以分别理解为“到最后也灭这个道理不得”以及“还是到最后削发削须”,从中还能感受到“到底”表示“到…… 的最后”的意义,只不过这里的“到底”已经不仅仅表示对“到……的最后”的结果的客观体现,它更增加了强调的语气。

例(98)、例(99)中的“到底”是
对原因或特点的强调,分别用来强调“夫人穷索究”以及“有三分雅气”的原因;例(100)、例(101)的“到底”用在问句中,加强了疑问的语气,表示深究,它要比普通的问句语气更重,也表现了说话人询问的急迫心理。

例(98)到例(101)的“到底”已经与动词“到”和名词“底”本义的任何影子,可以说,从意义来看,后四例的“到底”虚化程度更高。

第三,通过利用其他副词进行替换的方法对“到底”的词性进行验证。

如例(96)、例(97)的“到底”可由副词“最终”替换,例(98)、例(99)的“到底”可由副词“毕竟”替换,例(100)、例(101)的“到底”可市副词“究竟” 替换,替换后句义不变,这可以充分证明“到底”已经是一个副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