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及人才培养简介
强基计划招生范围汇总2020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北京 河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重庆 四川 陕西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中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陕西 甘肃 湖南 山东 河南 辽宁 四川 江西 贵州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河北 辽宁 江苏 安徽 福建 江西 河南 湖南 四川 甘肃 全国 全国 见系统 全国 北京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西 重庆 四川 云南 陕西 宁夏 新疆 北京 天津 河北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新疆 北京 天津 河北 浙江 山东 河南 北京 内蒙古 吉林 湖南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开大学
强基计划简介
1.什么是强基计划? 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 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教育部 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 称“强基计划”)。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 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2020年起,原有高校 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2.强基计划选拔什么样的人
才?
3
• 强基计划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 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主要选拔 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3.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有哪些? 4
•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 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 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 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 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8.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91 Nhomakorabea拔定位不同
2 招生专业不同
3 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
4 录取方式不同
5 培养模式不同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 “具有学科特长和创 新潜质的学生”
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 招生专业范围
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 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 料;
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 取的方式,最低可降 至一本线
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 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 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 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 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 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 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 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全国大学强基计划专业名单(36所)
全国大学强基计划专业名单(36所)中国大学强基计划专业排名强基计划简介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院校特色及王牌专业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一名,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最新发布的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17位,居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大学。
2、北京大学北大的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都是第一名,法学第二名,稳坐综合类大学老大,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30位,与清华不分伯仲。
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医学第二名,文学第二名,历史学、管理学、哲学、理学、经济学实力超群,被称为南方小北大,是综合性大学的第二名,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44位,国内第三。
4、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的毕业生集中在政界、社会科学界和商界等领域,科研成果也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一所文、经、管类的精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当下热门专业的实力非常强,法学第一名,经济学第二名,哲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的实力超牛,生源也非常好。
5、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工学第三名,机械、电气、航海类实力强大。
合并了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为与浙江大学在工科相抗衡的强大对手。
6、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工学第二名,在工学、管理学、理学、医学、文学的实力超群。
浙江大学素称南方小清华。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是理学第三名,典型的高、精、尖的精品大学,学风正,是最有资格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流大学。
8、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是理学第二名、文学第三名,理科实力超牛。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示例文章篇一:《关于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的那些事儿》嘿,你知道中国人民大学吗?那可是超级厉害的大学呢!今天呀,我就想和大家聊聊它2020年的招生计划,就像在讲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一样。
我有个表哥,他就特别想考中国人民大学。
他呀,整天在我面前念叨着人大的好。
他说人大就像是一座装满知识宝藏的城堡,每个专业都是城堡里的一个神秘房间,等着人去探索。
我就好奇了,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走进这座城堡呢?这就和它的招生计划有关啦。
2020年的时候,人大肯定是想把那些特别棒的学生都招进去。
我想啊,人大招生的老师就像一个个经验丰富的寻宝猎人,在全国各地寻找那些闪闪发光的“宝藏学生”。
我听表哥说,人大有好多不同的专业在招生呢。
比如说,像经济学专业,这个专业就像是一个魔法领域。
在这个领域里,数字和经济现象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有规律可循。
那些能进入这个专业的学生,就像是被选中的小魔法师,要学会用各种经济理论和模型去解读这个复杂的世界。
那人大2020年在这个专业要招多少小魔法师呢?这就是招生计划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啦。
还有法学专业呀,这个专业在我心里就像一把正义之剑。
学法学的人就像是守护正义的骑士,他们得熟悉各种法律条文,就像骑士熟悉自己的剑招一样。
人大的法学专业可是很有名的呢。
2020年,到底有多少个未来的“正义骑士”有机会进入人大学习法学呢?这肯定也是招生计划要考虑的。
我还认识一个大姐姐,她就对人大的文学专业感兴趣。
文学专业啊,就像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幻花园。
在这个花园里,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就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美不胜收。
那些想要进入这个花园的学生,得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就像园丁热爱花朵一样。
那2020年人大文学专业的招生人数是多少呢?这就像是花园准备迎接多少新园丁一样重要呢。
我常常在想,人大在制定招生计划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我们分糖果一样呢?每个专业就像一种口味的糖果,招生人数就是这种口味糖果的数量。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一、页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二、目录1.页2.目录3.摘要4.背景和现状分析4.1教育政策背景4.2高校人才培养现状4.3强基计划的重要意义5.项目目标5.1培养拔尖创新人才5.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5.3推动学科交叉融合6.培养方案设计6.1课程设置6.2教学方法6.3实践环节7.实施与保障措施7.1组织架构7.2师资队伍7.3资源配置8.考核与评价8.1学生评价8.2教师评价8.3项目评价9.预期成果9.1学生发展9.2教学成果9.3社会影响三、摘要本方案旨在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通过深入分析教育政策背景、高校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强基计划的重要意义,明确项目目标,包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在此基础上,设计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并制定实施与保障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对项目进行考核与评价,预期成果包括学生发展、教学成果和社会影响。
四、背景和现状分析4.1教育政策背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
4.2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象,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科交叉融合不足,难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4.3强基计划的重要意义强基计划旨在选拔一批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我国关键领域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五、项目目标5.1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强基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人才保障。
5.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优秀人才。
5.3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0年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强基计划解读与数据统计
所在地
北京8所
天津2所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4所
江苏2所 浙江 安徽 福建
序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A类36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
强基计划报名过程
1、通过阳光高考报名平台报名 2、报名过程非常简单
大概十分钟就能报完, 手机也可以报名。
√
高校按学生高考成绩和强基计划考核成绩,按比 例折合,按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录取
1.什么是强基计划?
2020年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高校折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1.什么是强基计划?
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关键领域、国
1 家紧缺专业
名校 专业
培养 模式
3 强基计划创新培养制度
录取 方式
2 高考成绩不低于85%,校测15%
2020年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强基计划解读与数据统计
目录:
一 什么是强基计划?
二
2020年36所强基计划学校招生数据分析
三
强基计划报名过程
1.什么是强基计划?
√
强基计划又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
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
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序号 1 2 3 4 5 6
B类6所 东北大学 郑州大学 湖南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所在地 山东2所
湖北2所 湖南
广东2所
四川2所 重庆
强基计划培养人才目标
强基计划培养人才目标自2018年强基计划启动以来,它已成为中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计划的全名是教育部实施全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发展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主要目标是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
以下是强基计划培养人才目标的几个关键点:1. 培养更多的本科优秀人才: 强基计划鼓励高校招收更多优秀学生,建立一批基础学科的专业课程和教学体系。
同时,为了降低学费和使更多的家庭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强基计划还实施了多项奖助措施。
2. 培养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学术领军人才:强基计划强调培养一系列高水平学术团队,为各领域的发展注入活力。
团队的成员包括高级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
通过评估和评审,确定了一批创新团队,他们将获得强基计划的资金支持。
同时,为了培养学术领军人才,强基计划还鼓励高校支持学者科研,提高他们的科研实力。
3. 加强实践教育和社会服务:强基计划要求高校加强实践教育和社会服务,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
实践教育包括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模拟和实习。
对于社会服务,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4. 培养具有国内领导地位的国际化人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强基计划也强调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和经验的优秀人才。
其中包括开展国际化课程和培养外语能力方面的工作,高校应该努力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学术环境。
总的来说,强基计划是一个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的计划,其目的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通过这一计划,高校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以改善硬件条件和支持人才培养。
同时,强基计划的实施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附件2专业及人才培养方案简介
附件2招生专业及人才培养简介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一、专业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悠久,由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先生亲手创立。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国学院共同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国学院均是中国的文学教学研究重镇,学科体系完备、专业实力雄厚。
文学院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
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学院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为名的教育科研机构,分为汉语古典系与西域古典系,下设经学与子学、国文、国史、国学基础四个教研室及西域历史与语言研究所。
首任院长为著名红学家、历史学家冯其庸先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国学院现有教授49人,副教授52人,讲师37人。
其中,“长江学者”7人,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二十余人,师资雄厚。
二、专业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人才的选拔旨在发现对我国古文字及古文明研究怀有持久兴趣,乐于以学术研究为职业,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优秀学生。
本计划突出基础性、开放性、研究性、国际性和个性化。
培养方案要点如下:(一)采用通专结合、本硕博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
强化思想引领和通识核心素养、核心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视古文字学与古文献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的融通;强调宽厚基础、扎实能力,尤其突出古汉字与古民族文字、西方古文字的对比研究。
在高年级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
(二)配备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全面实行导师制。
依托文学院和国学院的师资,选聘校内外最优秀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聘请高水平国际师资开设全英文国际化前沿课程和讲座。
实施学术导师组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学业发展指导制度。
(三)设立研究性学习平台,学生常态化参加研究性学习。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专业目录 附各学院专业设置.doc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更新:2019-12-19 16:35:33每个大学开始的专业都不相同,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专业的相关知识。
包含中国人民大学有哪些系、中国人民大学各个系有什么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相关文章推荐的文章。
一、中国人民大学有哪些系和学院学院哲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国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心理学系化学系物理学系二、中国人民大学各个系有哪些专业学院专业哲学院哲学(本)伦理学(本)宗教学(本)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本)汉语言(本)古典学实验班(本)历史学院历史学(本)国学院人文学科试验班(国学班)(本)艺术学院绘画(本)艺术设计(本)音乐表演(本)美术学(本)外国语学院英语(本)日语(本)俄语(本)德语(本)法语(本)西班牙语(本)新闻学院新闻学(本)广播电视学(本)广告学(本)传播学(本)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林经济管理(本)农村区域发展(本)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本)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与人口管理方向)(本)社会工作(本)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本)土地资源管理(本)城市管理(本)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方向)(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方向国防生)(本)信息资源管理(本)经济学院经济学(本)国际经济与贸易(本)国民经济管理(本)能源经济(本)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本)税收学(本)金融学(本)金融工程(本)保险学(本)信用管理(本)统计学院统计学(本)经济统计学(本)应用统计学(风险管理与精算)(本)商学院财务管理(本)管理科学(本)会计学(本)市场营销(本)贸易经济(含国际商务方向)(本)工商管理(本)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本)劳动和社会保障(劳关方向)(本)人力资源管理(本)法学院法学(本)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历史(本)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本)外交学(本)国际政治(本)环境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与资源管理方向)(本)环境科学(本)环境工程(本)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信息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软件工程(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信息安全(本)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本)化学系理科试验班(化学)(本)物理学系物理学(本)材料物理(本)三、中国人民大学相关文章推荐学科有哪些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2020大学强基招生计划学校专业汇总
应用物理学 65
核工程与核技 术
25
汉语言(古文
字学方向)
物理+化学 物理 化学
2020年8月1日笔试、 面试和体质测试,,3 倍入围,坐位体前屈 、跳绳
物理
7月31日至8月3日 综 合面试、体质测试 , 4倍入围,身高体重 (BMI)、肺活量、坐位 体前屈、一分钟跳绳
不限
文科组 历史学
不限
14 上海
物理 7月30日 体质测试
物理与化学
至8月1 日
身高/体重
物理与化学 4倍入围 肺活量
物理与化学
立定跳远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 满分×100)×85%+学校测试 成绩(折合成满分100)×15%
基础医学
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方向)
文科类 历史学
化学与生物 历史或地理 历史或地理
坐位体前屈 50米跑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850面试成绩查看查看查看查看查看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上海上海辽宁吉林1314151112应用化学物理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考核成绩考核成绩满分150生物技术化学生物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物理学物理5月10日至5月30日24时化学物理或化学生物科学物理或化学生物医学科学物理且化学工程力学物理数学与应用数学20物理面试考核理工类物理学20物理7月29日体育测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查看5月10日至5月30日90生物科学20物理至7月30日肺活量综合成绩100085高考成绩哲学15不限4倍入围坐位体前屈高考满分15学校考核成绩学校考核满分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15不限立定跳远数学与应用数学笔试60信息与计算科学面试40物理学7月29日体质测试南京大学查看5月10日至5月31日210化学至7月30日50米跑生物科学4倍入围立定跳远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哲学7月底考核3倍入围含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立定跳远50米跑二选一校考时间未定4倍入围综合面试和体育测试包括身高体重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物理物理或化学不限理工类理科文史类理工类文史类210综合成绩满分1000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高校考核成绩折算为满分1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折算成100分85南大考核成绩折算成100分15查看查看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上海江苏15161718历史学历史或地理文科类哲学15不提科目要求7月29日笔试60东南大学查看5月10日至5月31日数学类40物理至7月30日面试40物理学类20物理4倍入围化学15物理或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笔试物理学物理面试工程力学物理7月30日体质测试化学物理与化学至8月1日身高体重5月10日至30日生物科学物理与化学4倍入围肺活量生态学物理与化学立定跳远基础医学化学与生物坐位体前屈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或地理50米跑历史学历史或地理哲学历史或地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笔试70分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7月29日面试30分物理学物理至30日体质测试应用物理学物理3倍入围肺活量5月10日至5月31日化学物理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坐位体前屈理科类文科类理科类理科类21090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85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10085学校测试成绩折合成
2020年强基计划各高校要点梳理
2020年强基计划各高校要点梳理摘要:一、引言二、2020 年强基计划简介1.强基计划的背景2.2020 年强基计划的主要内容三、各高校强基计划要点梳理1.北京大学1.1 招生计划1.2 招生专业1.3 选拔方式2.清华大学2.1 招生计划2.2 招生专业2.3 选拔方式3.其他高校3.1 招生计划3.2 招生专业3.3 选拔方式四、2020 年强基计划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意义五、展望未来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贫困地区倾斜。
2020 年,我国实施了强基计划,旨在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对2020 年强基计划在各高校的要点进行梳理。
二、2020 年强基计划简介2020 年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主要内容包括: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和选拔方式。
三、各高校强基计划要点梳理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2020 年强基计划中,招生计划共计200 人,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五个基础学科专业。
选拔方式分为初审、笔试、面试三个环节,其中笔试主要测试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面试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潜力。
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在2020 年强基计划中,招生计划共计150 人,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五个基础学科。
选拔方式与北京大学类似,分为初审、笔试、面试三个环节。
3.其他高校其他高校在2020 年强基计划中,招生计划共计1000 人左右,招生专业和选拔方式各具特色,但均以选拔具有潜力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目标。
四、2020 年强基计划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意义2020 年强基计划的实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强基计划:有志者的名校之路
强基计划:有志者的名校之路●苏京铁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自此,实行多年的自主招生正式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强基计划”招生。
“强基计划”推出第一年,就吸引了千万考生的目光。
据统计,2020年全国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人数高达130万,约占当年高考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而首批“强基计划”试点招生院校推出的招生计划仅约为6100个。
“爆火”开场的“强基计划”在进入校测阶段时却“热度”急减,入围学生弃考的情况一再出现。
到了2020年9月新生正式入学后,多校陆续发布“强基计划”补录通知,不少院校补录计划达招生计划一半左右。
2020年部分院校“强基计划”补录信息现这样一个“高考低走”的现象?对于2021届考生来说,“强基计划”到底值不值得,该不该报考?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从什么是“强基计划”开始。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的政策信息尚未公布,以下对“强基计划”的介绍均基于2020年的相关情况整理,仅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有关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的具体信息,请考生和家长随时关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和目标院校官网。
一、选拔定位“强基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解读:“强基计划”不是简单的“择优”,更是一种“择志”,它要选拔的是真正有志于科研的优秀学生。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招生计划,而是一个国家急需战略人才的培养计划,着眼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二、招生专业“强基计划”聚焦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强基计划”解读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具体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深度解读
【作文小抄·爱】什么是爱?这其实很简单。
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
——弗兰兹·卡夫卡 / 奥地利小说家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根据这一文件,2020年起,将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强基计划招生。
一、强基计划定位及专业要求《意见》规定:“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求学》解读:对于上述规定,我们可以做如下理解:第一,强基计划聚焦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这是未来国家大力倡导的方向。
这些关键领域的基础就是理工科的核心,即构成人类原始创新的最基础的学科——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
这些学科的发展如果不能处于世界最前沿,我们国家就不可能进行原始的科学技术创新,最多只能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做跟踪研究和修补研究。
第二,强基计划同样明确聚焦于“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并点出了历史、哲学、古文字学这些看似更为冷门的专业。
这实际上释放出一个信号:我们的民族复兴,既需要硬实力,也离不开软实力,离不开文化自信。
哲学是对世界的本质的思考,是其他学科的基石;对历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对唤起我们的历史记忆、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有很大用处。
以上招生定位和专业要求,对于所有的高考生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面向新世纪,面向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
关于强基计划招生的九大专业就业前景
关于强基计划招生的九大专业就业前景强基计划是中国教育部推出的一项重要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拓宽就业领域并提高就业竞争力。
该计划涵盖了九大专业领域,包括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材料类、能源与环境类、机械与控制工程类、医药与生物工程类、土木与建筑工程类、交通运输类和农业与生物工程类。
下面将分别对这九个专业领域的就业前景进行介绍。
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科学与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个专业领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互联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在互联网、金融、医疗、科技等领域都有很多就业机会。
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的核心技术领域之一,就业前景非常广泛。
毕业生可以从事通信、电子技术、芯片设计、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在通信、电子设备制造、半导体产业等领域都有很多就业机会。
材料类专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材料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材料研发、材料工程师、材料设计、材料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在航空航天、能源、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都有很多就业机会。
能源与环境类专业:能源与环境类专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能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新能源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工作,在能源领域、环境保护机构、新能源产业等都有很多就业机会。
机械与控制工程类专业:机械与控制工程类专业在制造业领域有很大需求,就业前景较好。
毕业生可以从事机械设计、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控制、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在制造业、机器人产业、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很多就业机会。
医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医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是当前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医药研发、生物工程技术、医学检验、药品注册等方面的工作,在制药企业、医院、科研机构等领域都有很多就业机会。
土木与建筑工程类专业:土木与建筑工程类专业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就业前景广阔。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各省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各省分数线强基计划和高效专项计划哪个更好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满足户籍学籍要求高校专项也称为农村专项,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
高校专项计划中共计95所高校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因此,报考考生主要满足户籍学籍要求和成绩优秀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专项计划部分高校只要通过报名初审,无需参加高校测试便能获得认定资格,所获得的降分优惠也不低。
成绩很好的考生优先考虑强基计划强基计划在实施中,在把高考成绩作为入围门槛,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85%,校测成绩所占权重在20%到25%。
强基计划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高考成绩优异的情况下,选择“强基计划”无疑是锦上添花。
对与高考生来说,选择报考强基计划除了分数要达标外,由于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为主,也考虑自己对于基础学科的热爱程度,是否愿意在大学阶段脚踏实地进行基础学科学习和研究。
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建议考生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尽可能兼报。
强基计划可选专业有哪些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可知,强基计划招生的专业主要聚集在智能科技、先进制造、高端芯片与软件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人才非常紧缺的人文社科领域。
36所试点高校必须要重视基础学科对于行业的支撑及引领作用,重点围绕“数学、哲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及古文字学”等相关的专业进行招生,为高校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者是基础学科成绩拔尖的高中学生,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出一批出身名校的高端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及考试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
专业测试考查考生综合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及专业相关领域学习兴趣、发展潜力等,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参考材料使用。
考核形式为笔试和面试,考查范围不限于中学教学大纲。
人大大学强基计划专业
人大大学强基计划专业工作目标1.提升专业学术水平:通过参与强基计划,学生将有机会接受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教育,不仅包括课堂学习,还包括丰富的学术研讨、研究项目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强化基础学科训练:强基计划注重对学生基础学科的训练,以数学、物理、化学等为核心,通过系统化和高强度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培养综合素质:除了专业学术能力的培养,强基计划还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团队合作、沟通交流、领导力等,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
工作任务1.学术能力提升:参与各种学术研讨、讲座、研究项目等,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2.基础学科训练:按照强基计划的要求,系统学习和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并进行相关的练习和研究。
3.综合素质培养:参加各种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活动,提升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任务措施1.参与学术活动: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讲座和项目,主动与专家学者交流,扩大知识面,深化对专业领域的理解。
2.自主学习与探究: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自主学习感兴趣的学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
3.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学科的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结合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风险预测1.学术压力大:强基计划要求学生接受高强度的学术训练,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学术压力,需要学会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压力调节。
2.综合素质培养的挑战:在提升专业学术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这可能会对一些学生构成挑战。
3.未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虽然强基计划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未来的职业发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灵活的应对。
跟进与评估1.定期反馈与指导:学生需要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习进展和研究成果,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反馈,调整学习策略和研究方向。
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
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强基计划是指中国政府为了提高国家教育质量和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改革计划。
该计划重点关注基础学科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实施强基计划,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
一、培养模式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准选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拔出适合参与强基计划的学生。
通过选拔,可以确保参与强基计划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潜力和创新潜力。
2. 项目导向:强基计划以项目为核心,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和实践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项目中,学生需要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导师指导:每位学生都有专门的导师进行指导和管理,导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指导。
通过导师带领,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掘并发展自己的潜力。
4. 学科交叉:强基计划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学科交叉,可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融合和创新的产生。
二、培养路径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学科教育:强基计划将重点放在基础学科教育上,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学习。
通过扎实的基础学科教育,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科研实践:强基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包括参与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等。
通过科研实践,学生可以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科竞赛:强基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例如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等。
学科竞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在竞争中的勇气和应变能力。
4. 实践教学:强基计划注重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环节,例如实验课、实习课、社会实践等。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吃香的强基计划专业有哪些-
最吃香的强基计划专业有哪些?最吃香的强基计划专业(1)数学类专业:强基计划招生的数学类专业主要包含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类,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是基础学科,信息与计算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属于交叉学科。
该专业类培养方向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国家安全、先进制造领域,以后可以从事相关行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工作,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
(2)物理类专业:主要有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两个专业,培养方向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国家安全、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就业比较有优势,可以进入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或是企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强基计划学生的将来包就业吗强基计划的学生不包就业。
由于强基计划招生聚焦国家人才紧缺的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所以学生在毕业之后需要自主就业。
强基计划与原自主招生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要以学生的高考成绩作为入围标准和综合成绩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首批展开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全部为双一流高校,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要与这些高校的层次匹配。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主要集中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哲学、古文字等相关专业招生。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也就是说想借着强基计划做踏板,被录取后再想办法转入金融、经济、管理学等热门专业的路子行不通了。
强基计划的好处有哪些一、强基计划给到考生更多的机会强基计划是以成绩为核心的,学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学校的综合考核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按照比例整合成考生的最终成绩,其中考生的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这样高考分数比其他考生低几十分的也能得到同样的竞争机会。
二、强基计划会更加的公平及公正往年的自主招生看重的是考生所获得的各种竞赛证书,而强基计划看重的是高考成绩与综合成绩的结合,考生的奥赛证书只是作为破格录取的条件而已,最终还是以考生的分数为主,如果前面分数高的考生已经把录取名额占满了,那么即使拥有奥赛证书也是没有用的,并且科协还会公示获得强基计划的考生名单供录取学校查询。
强基计划各专业研究生对应
强基计划各专业研究生对应
强基计划是我国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而出
台的政策,各高校在此背景下也推出了相应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
以下是强基计划各专业研究生对应: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培养计算机理论、算法、软件工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电子信息工程:重点培养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3.控制科学与工程:重点培养自动控制、智能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4.机械工程:重点培养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数字化制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5.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培养材料成型、材料分析、新材料研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6.化学工程与技术:重点培养化学工程、化工过程、化学材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7.建筑与土木工程:重点培养结构工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8.能源与动力工程:重点培养热能工程、动力工程、新能源研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9.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培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以上是强基计划各专业研究生对应的概述,不同学校和专业有所差异,具体以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为准。
中国人民大学2022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中国⼈民⼤学2022强基计划招⽣专业有哪些
中国⼈民⼤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专业分别哲学、历史学、汉语⾔⽂学(古⽂字学⽅向)专业。
⾯向北京、天津、河北、⼭西、辽宁、吉林、⿊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份招⽣。
中国⼈民⼤学2022强基计划招⽣专业
我校强基计划⾯向北京、天津、河北、⼭西、辽宁、吉林、⿊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东、河南、湖北、湖南、⼴东、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等省份试点招⽣。
各专业招⽣科类及选考科⽬要求如下:
注:考⽣可登录报名系统查看各招⽣省份分科类(或⾸选科⽬组)招⽣计划具体信息。
中国⼈民⼤学简介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级学科,在⼈⽂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等学校⼈⽂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校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
招生专业及人才培养简介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一、专业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悠久,由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先生亲手创立。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国学院共同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国学院均是中国的文学教学研究重镇,学科体系完备、专业实力雄厚。
文学院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
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学院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为名的教育科研机构,分为汉语古典系与西域古典系,下设经学与子学、国文、国史、国学基础四个教研室及西域历史与语言研究所。
首任院长为著名红学家、历史学家冯其庸先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国学院现有教授49人,副教授52人,讲师37人。
其中,“长江学者”7人,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二十余人,师资雄厚。
二、专业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人才的选拔旨在发现对我国古文字及古文明研究怀有持久兴趣,乐于以学术研究为职业,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的优秀学生。
本计划突出基础性、开放性、研究性、国际性和个性化。
培养方案要点如下:
(一)采用通专结合、本硕博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
强化思想引领和通识核心素养、核心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视古文字学与古文献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的融通;强调宽厚基础、扎实能力,尤其突出古汉字与古民族文字、西方古文字的对比研究。
在高年级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
(二)配备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全面实行导师制。
依托文学院和国学院的师资,选聘校内外最优秀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聘请高水平国际师资开设全英文国际化前沿课程和讲座。
实施学术导师组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学业发展指导制度。
(三)设立研究性学习平台,学生常态化参加研究性学习。
设立研读中心,开设若干围绕古文字材料如甲金文、汉文字发展史、新出土汉简、西夏文、古蒙古文、满文、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突厥文等方面的研讨(研读)班。
营造研究性、自主性、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四)依托学校高水平科研平台,实施科教融合培养。
依托各相关学科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科研机构和平台,开展前沿问题的交叉性学术研讨班。
学校为学生参与各科研计划提供经费资助。
(五)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培养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学校和学院将积极展拓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为学
生国际学习、研究、交流提供指导,为学生出国交流交换提供资助。
在本科阶段至少研习一门非汉语的语言课程,深入研修与该语言相关的核心古文字材料、考古报告和古代史著作。
(六)实施科学动态的考核和进出机制。
强基计划具体的动态考核、进出机制,参照学校的标准与要求执行。
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转入文学院或国学院的汉语言或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招生计划继续培养;普通招生计划的本科生入校第一年后,根据资源条件许可情况,通过选拔,适量进入强基计划。
(七)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
按照学校强基计划总体培养目标,本专业将科学地形成本硕博各阶段有机衔接的整体培养体系。
学生第三学年考核通过后,将自动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将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特点、条件以及硕士生、博士生招生专业录取名额和要求,按照双向选择录取到文学院或国学院本专业相关学科或相关交叉学科专业进行硕士培养或直接进行博士培养。
历史学
一、专业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雄厚。
中国史、考古学、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均有本、硕、博学位授予权。
2017年,中国史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2019年,历史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历史学科现有教授43人,副教授34人,讲师26人,其中“长江学者”5人,外籍专任教师5人,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十余人,名家荟萃,是国内历史学科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单位之一。
二、招生培养基本情况
1.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
在动态考核机制基础上,进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前4年为本科生阶段,第5-6年为硕士研究生阶段,第7-10年为博士研究生阶段。
2.动态考核、进出机制
每学年对学生考核一次;由考核小组依据学业成绩、课外研学情况、综合素养、学术导师意见、学生学习规划和学习意愿等方面实施综合考核,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学术志向、
相关领域学术潜力、综合发展能力。
动态退出机制以动态考核结果为依据。
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转专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退出强基计划;在前两学年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转入历史学专业普通班、考古学和世界史专业继续培养。
在第三学年考核未通过的学生,在考核小组指导下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后续学习计划,在历史学专业普通班完成本科阶段学习。
3、本硕博衔接培养办法
强基计划学生第三学年考核通过后,将自动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将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特点、条件以及硕士生、博士生招生专业录取名额和要求,按照双向选择录取原则,学生选择到中国史相关二级学科或相关交叉学科专业进行硕士培养。
4、课程设置
强基计划采用通专结合、本硕博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和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培养;专业教育强调宽厚基础、扎实能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设置课程和培养环节,突出学习挑战性。
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丰富的特色选修课程,并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根据学生情况和发展规划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管理。
三、培养方式
强基计划突出开放性、研究性、国际性、挑战性和个性化,培养方式要点如下:
1.切实贯彻四个强基目标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理论与方法的训练,养成学生扎实厚重的理论功底;
(2)发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科综合优势,实行一体化培养,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3)突出语言能力培养,注重语言工具训练的基础性;
(4)实施科教协同教育,强化科研实践及其研究能力培养的基础性。
2.注重国际性
(1)采取与海外名校联合培养的模式;
(2)充分发挥学校国际小学期等平台功能;
(3)鼓励和支持参加海外高水平大学暑期学校和国际学术会议。
3.实施精细化组织管理
(1)单独编班,独立培养,采取全程全员导师制;
(2)建立学生成长发展和教师工作档案,对师生实施动态考核机制。
哲学
一、专业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中国的哲学教学科研重镇,新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是目前国内教授最多、规模最大、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的哲学院系。
哲学学科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QS世界大学哲学学科排名第32位(2020),连续三年大陆高校排名第一。
人大哲学院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首批博士授权单位、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以及PPE(哲学、政治学、经济学)4个本科专业;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10个硕士点和博士点。
人大哲学院现有教师78人,其中教授43人,海外留学归国博士22人,外籍教授6人,国际化突出,师资雄厚,在中国人民大学首批14名一级教授中,哲学院有4位。
二、专业培养
1.通专结合,本硕博衔接。
设置“跨哲学专业+跨人文社科专业”系列课程,融合文史哲和多学科知识。
按照学校强基计划总体培养目标,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在高年级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
因材施教,第三学年通过考核的学生,
可以进行硕士培养或直接进行博士培养。
2.全员全程导师制,实行研究性学习模式。
强基培养单独编班,实行全员全程导师制,拔尖师资配对指导。
在导师指导下,依托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建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常态化。
3.国际化培养平台,专项奖学金支撑。
哲学院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对学生开放,聘请国际一流师资开设系列讲座,全英文系列课程,资助学生赴海外名校进行短期访学。
设立各类专项奖学金:学生学习奖学金、学生科研创新奖学金、学生海外研习奖学金等。
4.完备的课程体系,系统的哲学训练。
哲学专业强基计划培养课程包括三大类:一是通识教育课程,下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核心课等;二是专业教育课程,下设哲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是特色课程,下设学术前沿课、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等,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包含哲学史、经典原著、前沿研究的系统训练。
5.因材施教,实行动态进出机制。
落实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理念和强基计划目标要求,实施科学考核与动态进出机制。
强基计划培养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能转专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退出强基计划,进入哲学院相近专业普通班继续培养。
入校第一学年后,根据资源条件,哲学院可以在普通班中增选适量学生进入强基培养计划。
三、培养目标
适应全球化与当今社会发展的深层需求,培养学生中西
兼修,既研习经典、强基固本,又瞄准学科前沿、不断创新,成为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学识和卓越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成为能够潜心学术,关注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未来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