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小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

• • •
••Biblioteka 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
• •
• • •
•
走进位于北京中关村大街的中国人民大学东门,镌刻在巨石上的“实事求是”四个 大字映入眼帘,浑厚的石头,朴素、深沉的字体,饱经沧 桑中凝聚着一股令人折服的精神和光芒。 。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 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即把 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 “实事求是”并非从学校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作为校训,但是从陕北公学到如今 的中国人民大学,但“实事求是”的精神始终教育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大人。 。
• 人大发展史
——从发展中领略深厚的文化积淀
(一)陕北公学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 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7年 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并于8月任命成仿吾为陕北公 学校长兼党组书记。陕北公学实行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 责制,直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领导,是中共产党 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一所革命的大学。陕北公学的办学 宗旨和培养目标“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为 此制定了“帮助青年获得抗战中实际工作的方法与民族 自卫战争的最低限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方针,并根据 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制定教学计划,将理论和实 际相联系、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一致确定为教学工 作的原则。在办学过程中,陕北公学形成了“忠诚、团 结、紧张、活泼”的校风。办学两年,陕北公学共培养 6000多名学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 是陕北公学教育的伟大成果,是陕北公学对中华民族解 放事业的不朽贡献。
(二)华北联合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旧址 1939年夏,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日寇、国民党顽固派加紧进攻 解放区。6月,中共中央决定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 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 北敌人后方办学。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长兼党 组书记,。华北联合大学的教育方针是:为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而培 养革命干部;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则。 校训是“团结、前进、刻苦、坚定 ”华北联合大学实行军事化管理, 培养出来的干部都能适应在战争条件下工作的需要,它是中国共产党 在敌后办起的第一所高等学府,被誉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这时全校共4000多人,其中学员 3000 多人,是华北联合大学鼎盛时期。 抗日战争期间,华北联合大学在残酷的敌后战场办学6年,培养干部 逾万。其中政治经济行政干部3000多人,教育工作干部3000多人,文 艺干部1000多人,政治理论、文学艺术、教育、政法、财经等方面的 教师和理论人才数百人,短期培训干部2000多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
韩大元教授任院长,曾宪义教授任名誉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它也是中国法学教育顶尖的王牌院校“五院四系”之一。
1998年,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人大法学院建院60周年庆典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法学院设有43个研究中心(所),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法制信息港”和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图书馆现有藏书30余万册,其中中文法律图书25万余册,外文法律图书5万余册,中文法律期刊1300余种3万余册,外文法律期刊80余种3000余册。
法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法学家》、《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法学》(英文)、《人大法律评论》、《朝阳法律评论》等,并建成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等全国知名的网站。
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
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
拥有1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知识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两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
中国人民大学介绍PPT

• 我校只招收理科生的专业有14个:理科试验班(信 息与数学)、统计学类、信息资源管理、资源与环 境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方 向)、金融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 方向)、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管理科学、物理学 (含材料物理)、化学、应用心理学、能源经济;
• 只招收文科生的专业有4个:人文科学试验班(国 学)、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语言文 学类、历史学。 • 其他所有专业均为文理兼招。
中国人民大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了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和专业 刘少奇主席在人民大 学开学典礼致辞[9] 知识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中国 人民大学。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关于 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2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任命吴玉章为中 国人民大学校长,胡锡奎、成仿吾为副校长。 11月12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党组, 胡锡奎任党组书记,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3] 1952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初具规模,设有9个系、38个教研室、1个编译室,此外还有专修科、预科、 马列主义研究班、研究生班、马列主义夜大学、夜校、函授专修班和附设工农速成中学,3年内共为国 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318人。[10] 1953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对办学任 务和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开辟了一条培养新型工农知识分子的道路。 到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马列主义师资和财经、政法干部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1957年以后,中国人民大学的系科设置有了进一步的发 “实事求是”校训石 展,到1965年底,全校共有1个学院 、12个系、3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设有19个专业。从建校到1965 年15年间,中国人民大学共接收过2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留学生,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65870名, 取得科研成果2397项。 1966年开始的”文革”给中国人民大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批干部、教师遭到批斗,各级党政组织陷 于瘫痪,全部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止。1970年10月,北京市革命委员会通知中国人民大学停办,中国 共产党亲手创办的、具有30多年光辉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大学被解散了。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简介学校及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科门类齐全,总体水平居于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68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77个(包括自主设置的40个硕士点),博士学位学科点119个(包括自主设置的39个的博士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3年初公布的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学科排名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892人,其中教授565人,副教授682人,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中国人民大学也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53个国家和地区的202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纳什、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等67位知名学者专家均为人大名誉客座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是学校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全球化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直属学院,培训学院坚持贯彻“人民、人本、人文”,“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为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中国人民大学有多可怕

中国人民大学有多可怕中国人民大学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知名的公立大学,创建于1937年。
虽然这所大学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但它在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的牛津大学”。
那么,中国人民大学有多可怕呢?这个问题可能并不好回答,因为“可怕”的定义因人而异。
对于一些人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可能很可怕,因为这所大学的学术水平很高,要求比较严格,考试难度大,因此很多学生可能会感到压力很大。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并不可怕,因为这所大学的教学设施和资源很先进,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还有很多优秀的教授和研究人员,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总的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并不是一所“可怕”的大学,而是一所具有很高学术水平和较高要求的大学。
对于有志于深造的学生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所大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
当然,如果学生想要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的话,也需要充分准备和努力。
由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术水平和要求较高,因此学生需要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努力学习,以便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期间,学生还需要注意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身体健康。
由于大学生活压力较大,因此学生需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拖延和懒惰,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学生还应该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多进行锻炼,合理膳食,以免因身体原因影响学习。
总的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并不是一所“可怕”的大学,但是它对学生的要求是较高的。
如果学生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身体健康,那么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可能会是一段美好的学习经历。
除了学术水平和要求较高之外,中国人民大学还有许多其他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这所大学在国内多次荣膺“中国最佳大学”的称号,在国际排名中也常年位列前列。
这也意味着,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中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为主,兼有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理工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学校目前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
中国人民大学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最多、门类最全、水平最高的综合优势,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应用型、管理型人才。
学校设有以下院系:人文学院、中共党史系、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统计学系、农业经济系、商学院、环境学院、财政金融学院、信息学院、劳动人事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档案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
今年将有近7100名各类毕业生。
中国人民大学2004届毕业生信息总汇专业学历人数男女比例京内外生源比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12 0:12 6:6 财务管理本科44 18:26 10:34 财政学(含税收)硕士87 47:40 22:65 财政学(含税收)本科41 16:25 20:21 财政学(含税收)博士25 21:4 15:10 产业经济学博士24 18:6 16:8 产业经济学硕士36 19:17 16:20 传播学博士8 5:3 2:6传播学硕士63 20:43 15:48 档案学博士10 4:6 3:7档案学硕士38 12:26 10:28 档案学本科51 21:30 12:39德语本科15 2:13 4:11 动画设计本科29 19:10 12:17 俄语本科 5 2:3 1:4俄语语言文学硕士 5 1:4 2:3 法律史博士12 7:5 4:8法律史硕士38 21:17 13:25法律硕士硕士592 331:261 156:436 法学本科100 45:55 37:63 法学理论博士9 6:3 2:7法学理论硕士31 22:9 10:21 服装服饰设计本科25 2:23 9:1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10 6:4 2:8 工商管理本科85 39:46 25:60 工商管理硕士硕士755 527:228 236:519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方法)本科19 13:6 4:15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10 10:0 2:8 广告设计本科11 0:11 4:7国防经济硕士20 14:6 5:15国际法学硕士39 21:18 14:25国际关系博士25 25:0 11:14国际关系硕士16 0:16 6:10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69 30:39 23:46 国际贸易学博士 5 4:1 1:4国际贸易学硕士47 28:19 19:28国际政治硕士22 11:11 10:12国际政治本科57 24:33 22:35 国际政治(含外交学专业) 本科 5 1:4 2:3 国民经济管理本科44 27:17 12:32国民经济学博士26 21:5 6:20国民经济学硕士92 59:33 30:62汉语言文学本科39 10:29 13:26汉语言文字学硕士13 2:11 4:9环境艺术设计本科36 21:15 17:19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10 3:7 2:8 会计学博士20 14:6 7:13会计学硕士114 52:62 42:72会计学本科114 29:85 60:54绘画专业本科39 28:11 11:18基础数学研究生30 30:0 12: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6 6:0 2:4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生4 2:2 1:3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 4 3:1 2:2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57 35:22 23:34 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20 12:8 8:12 教育法学研究 4 1:3 1:3生金融学硕士181 112:69 61:120金融学本科136 63:73 66:70 金融学(含保险学)博士23 13:10 11:12 经济法学博士13 9:4 4:9经济法学硕士93 50:43 34:59经济史博士 2 1:1 0:2经济史硕士 6 4:2 2:4 经济思想史博士 6 4:2 1:5经济思想史硕士7 5:2 1:6 经济学本科45 27:18 18:27 景观建筑设计本科27 16:11 13:14科学技术哲学博士 5 4:1 3:2科学技术哲学硕士9 6:3 4:5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士14 8:6 6:8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硕士13 4:9 5:8 劳动经济学博士7 6:1 2:5劳动经济学硕士76 33:43 30:46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21 10:11 8:13 历史文献学硕士 4 1:3 2:2 历史学本科32 18:14 13:19旅游管理硕士12 2:10 4:8伦理学博士 6 3:3 2:4伦理学硕士18 5:13 6:12逻辑学硕士 5 3:2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硕士96 48:48 40:56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11 9:2 3:8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48 24:24 20:28 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23 14:9 10:13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44 19:25 17:27 贸易经济本科33 17:16 10:23 美学博士10 10:0 5:5美学硕士 6 0:6 2:4 民商法学博士29 20:9 6:23民商法学硕士115 51:64 40:75 农村区域发展本科17 9:8 4:13农林经济管理本科19 11:8 5:14农业经济管理博士13 10:3 3:10农业经济管理硕士28 15:13 6:22 企业管理博士43 31:12 18:25企业管理硕士106 50:56 32:74情报学硕士7 2:5 2:5区域经济学博士7 6:1 3:4区域经济学硕士48 31:17 10:38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8 6:2 2: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19 13:6 7:12 人口学博士 5 3:2 2:3人口学硕士24 5:19 5:19人类学硕士 3 2:1 1:2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48 17:31 18:30 日语本科14 5:9 3:11 日语语言文学硕士10 1:9 2:8 商品学本科33 21:12 6:27社会保障硕士17 3:14 5:12社会工作本科18 5:13 4:14社会学博士9 8:1 3:6社会学硕士49 19:30 18:31社会学本科30 12:18 12:18 社会学(含社区管理方向) 本科16 16:0 4:12 食品科学硕士23 0:23 10:13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硕士 5 1:4 1:4 世界经济博士 6 2:4 2:4世界经济硕士98 58:40 30:68世界史博士 2 1:1 1:1世界史硕士25 12:13 10:15市场营销本科48 31:17 18:30 数量经济学博士14 14:0 3:11 数量经济学硕士12 0:12 2:10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22 14:8 4:18 诉讼法学博士15 10:5 6:9诉讼法学硕士46 22:24 16:30统计学博士14 9:5 2:12统计学硕士63 27:36 23:40统计学本科47 27:20 10:37图书馆学硕士9 2:7 1:8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21 13:8 6:15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29 16:13 10:19 外国哲学博士 4 3:1 1:3外国哲学硕士12 7:5 3:9外交学硕士22 12:10 3:19文艺学博士17 9:8 2:15文艺学硕士15 4:11 3:12 西方经济学博士 6 4:2 2:4西方经济学硕士42 27:15 13:29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13 11:2 3:10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35 22:13 10:25 新闻传播学类本科85 16:69 20:65 新闻学博士16 9:7 5:11新闻学硕士112 53:59 24:88新闻学(二学位) 二学士19 9:10 3:1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45 28:17 12:33 刑法学博士21 14:7 4:17刑法学硕士67 38:29 17:50行政管理博士15 10:5 3:12行政管理硕士121 69:52 24:97行政管理本科29 12:17 9:20 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硕士 3 1:2 1:2 音乐本科35 12:23 13:22英语本科39 8:31 13:26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39 5:34 14:25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21 4:17 5:16 运筹学与控制论硕士10 7:3 2:8 展示设计本科21 9:12 3:18 哲学本科22 13:9 7:15 政治经济学博士29 23:6 9:20政治经济学硕士53 30:23 13:40政治学理论博士11 6:5 3:8政治学理论硕士31 20:11 11:20 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23 13:10 6:17知识产权法(二学位) 二学士22 10:12 5:17中共党史博士11 8:3 2:9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硕士43 27:16 13:30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本科21 10:11 5:16 中国古代史博士8 7:1 2:6中国古代史硕士16 8:8 3:13中国古代文学硕士20 4:16 3:17中国近代史博士 6 4:2 2:4中国近现代史硕士32 16:16 12:20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18 4:14 3:15 中国哲学博士14 14:0 2:12中国哲学硕士7 7:0 1:6 中外政治制度硕士8 6:2 2:6 专门史硕士 6 2:4 1:5装潢设计本科25 10:15 6:19宗教学博士 6 2:4 1:5宗教学硕士7 3:4 2:5宗教学本科10 3:7 2:8 联系电话:62512973。
社会学类名校介绍

社会学类名校介绍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在中国人民大学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伊始,恰逢全国高校学科调整。
在社会学专业被取消之际,许多著名社会学家来到人大工作,为其在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和发展社会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4年,郑杭生教授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并担任第一任所长。
1987年,建立社会学系。
1999年6月,建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2003年,与人口学系合并成立社会与人口学院。
社会学系本科设有社会学、社会工作2个专业。
硕士设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工作等。
拥有社会学、人类学2个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还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享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素有优良的社会学传统,也是我国开设社会学课程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
1910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设置的课程中即有社会学。
1952年院系调整后,高校中的社会学系被取消。
1979年费孝通教授和雷洁琼教授积极为筹建社会学系而努力。
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于1980年筹建,附设在国际政治系。
1982年4月正式恢复重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00年6月,北京大学正式宣布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进行合并,使社会学系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社会学系下设有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方法教研室、应用社会学教研室和社会工作教研室。
还设有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研究中心和未来研究所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师队伍学术功底扎实,以著名学者费孝通教授和雷洁琼教授为首的教师队伍治学严谨,思想活跃,特别是在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社会学的研究中独具特色。
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和省部级项目。
社会学系拥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2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和社会保障4个硕士点,社会学、人口学和人类学3个博士点。
三、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系始建于1926年,作为中国第一个社会学教学和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曾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并造就了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
人民大学简介

.院长致辞人文经世实学兴国作为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和管理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历来把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实用型的人才作为立校之本。
进入新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和高层次,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学员需求为导向,用多元化、复合型、实践型、实用型的知识结构构建教育培训平台。
近年来,培训学院秉承对各类在职人员培训的优良传统,依托雄厚的教育资源,培训学院的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的功能日益强大,其非学历教育管理系统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使之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进军终身教育领域的“排头兵”。
“人文立校,实学兴邦”,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高起点、大事业、大发展、大贡献”为自己的运行目标,为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知名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院长:李湘Ⅱ.中国人民大学简介与时俱进时代焦点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1950年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延安的陕北公学。
她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诞生,历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之演进,经六十余年风雨洗礼而弦歌不辍。
毛主席曾称誉她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还评价说:“有陕公,中国就不会亡。
”自创建之日起,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
面向新世纪,人民大学与时俱进,2002年4月28日,江总书记视察人大并向人大提出了“创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2003年,人大推出一套以“人民、人本、人文”“三个人”为核心的新的形象识别系统。
以“人大红”为标志的充满时代气息的人大新形象,以及“数字人大”工程的实施,使其再次成为时代的焦点。
人文立校文理渗透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科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高校。
一大批学科堪称国内一流并享有国际声誉。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哲学、经济、管理、法律、新闻、党史、外交、政治、信息管理等学科和专业都肇始于人民大学,然后由此走向全国。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创建于19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所国家级大学。
它位于中国首都北京,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支持下建立的一所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主的大学。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在建校初期正式成立了7个学院:法学院、政治学院、哲学院、经济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在分科教育、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国家的社会主义精英科技人员的培养基地。
1959年,中国人民大学经国务院公布,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法》,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法》,中国人民大学重新划分了学院,改编为20个学院,新设立了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农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医学院、药学院、体育学院等等。
1980年,中国人民大学在上海设立了分校,开展科研活动,在法学、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同时,中国人民大学还在成都、重庆、贵阳等城市建立了分校,拓展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事业。
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并与国家科技部合作,建立了国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基地,在中国的计算机领域建立了一个学术中心。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拥有土木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环境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等。
中国人民大学现有学院共计25个,各学院设置专业150多个,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研究生以及进修生招生。
今天,中国人民大学有25个学院,有9家医院,紧密结合社会实际,以实践为导向,以为社会服务为宗旨,现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大学建设的高校,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
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历史,表明了中国的发展,也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的迅速发展的标志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

(统计资料截至于2002年8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邮政编码:100872�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发扬“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优良传统,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老一辈著名学者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等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教师1221人,教授347名,副教授517名,博士生导师326名。此外,还有168位学术造诣精深的国外学者和210位国内各界知名人士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拥有14名本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其中7人担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教育部8个全国高校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有6个委员会的主任、2个委员会的副主任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出任,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有122人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24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有50人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其所占各项比例数均名列前茅。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目前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专著,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学校现有留学生600多人,并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哈桑尼、蒙代尔、斯蒂格利茨等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授予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等一批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几位中国人民大学排名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几位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排名年度全国排名省内排名总分20XX8379.2820XX6381.9820XX5381.6720XX7378.7120XX12372.36中国人民大学简介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2020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中管副部级高校,设有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为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 ;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多个历史阶段,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新中国第一所新型大学由此诞生。
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首批6所重点大学之一。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已然发展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一面显著的旗帜;眺望缓缓铺开的崭新世纪,中国人民大学将秉持“实事求是”精神,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为建设“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继续奋勇前进。
截至20XX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5310人,其中本科生11774人,硕士研究生8181人,博士生3474人,外国留学生1630人。
中国人民大学1、中国法律系大学排名(20XX-06-16)2、中国人民大学(20XX-05-26)3、中国人民大学范芝钰(20XX-06-05)4、中国人民大学,手机壳(20XX-06-13)5、中国传媒大学王牌专业(20XX-06-30)。
人大简介

法政学部
• 法学院 法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 党史 •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政治 外交学 政治学与行 政学 • 知识产权学院 • 律师学院
理工学部
• 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 公共事业管理 环境工程 • 信息学院 经济信息管理系 数学系 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系 • 理学院 物理学系 化学系 心理学系
• 校花 • 校树
• 校训
•
实求是
•
•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中国人民大学校训石文中说 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 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 风。毛泽东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作过这样的论述 :“‘实事’,就是 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大家去研究。” 毛泽东同志在给陕北公学成立的题词中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 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 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地解决”。当 时的校长成仿吾也指出:“陕北公学的教学工作有三条原则:一是理论和实 际相联系,二是教学内容少而精,三是教与学一致。”华北联合大学成立后, 也明确地把“注意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作为教学方针之一。在北方大学教职 学员全体大会上,范文澜校长提出,北方大学的办学宗旨为“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校风即为“实事求是”。1948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华北联合大学 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吴玉章校长提出华北大学的校训为“忠诚、 团结、朴实、虚心”。吴玉章将其中的“朴实”解释为“不虚伪、不轻浮、 不好高骛远、不粗枝大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态度”。1950年10 月3日,刘少奇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指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观点,不要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要辩证唯物主义,以实事 求是的精神学习、工作。” 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5周年前夕,经学校党委全体会 议讨论通过“实事求是”被正式确定为学校校训,同时,镌刻着“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的汉白玉巨石,也被矗立在了学校东门的正中。
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现任校长为纪宝成教授,党委书记为程天权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3个学院、9个跨院系研究机构,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国际学院及深圳研究院。
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63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48个(包括自主设置的30个硕士点),博士学位学科点100个(包括自主设置的22个博士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有成人教育专科专业7个,本科专业10个。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有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一个交叉重点学科,4个二级重点学科;拥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
在连续九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2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157篇)的1/7,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2004年,在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5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全国第一,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456名,副教授542名;博士生导师53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3人,其中7人担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走进人民大学演讲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感受这所著名学府的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机构,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基地。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学到丰富的知识,更能够接受精神的洗礼。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走进人民大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走进人大,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在这里,我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
走进人大,我们将会:1.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大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在这里,我们能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探索人文社会科学:人大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基地,汇聚了众多知名学者。
在这里,我们能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
3. 拓展国际视野:人大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全球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走进人大,我们有机会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二、走进人大,体验独特的校园文化中国人民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走进人大,我们将会:1. 传承红色基因:人大是红色革命圣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在这里,我们能够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2. 培养人文素养:人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这里,我们能够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
3. 丰富校园生活:人大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
走进人大,我们能够尽情享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三、走进人大,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
走进人大,我们将会:1. 锻炼意志品质:在人大,我们将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通过克服困难,我们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成为更加坚强的人。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人民、人本、人文”,“大师、大楼、大气”,巍巍明德楼,庄严世纪馆,百家园内品沧桑历史,求是石前握时代风云。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的是有“中国公共管理人才摇篮”的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为我国培育了大批的人才。
其中仅仅是政界领袖就有如此之多。
毛新宇:解放军少将、著名历史学家,在中国军事科学院工作。
于伟国:福建省省委常委、厦门市市委书记
冉万祥:甘肃省副省长
朱小丹: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省长
除此之外,更有艾青、张洁、王小波等等杰出校友。
下面再欣赏一些人大校园的风景图。
★人大历年录取分数线★
2011年录取分数线是648分
2012年录取分数线是681分
中国人民大学在2012年1月9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排名第13。
但人大是以“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为学科发展体系,所以在文科上人大可以说是全国顶尖的高校!除清华北大外,无出其右。
所以属意人大的同学
请为此而不懈努力吧!。
中国人民大学介绍ppt课件

中国人民大学
北方大学
1945年11月成立 ▲宗旨: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事和平建 国的各种专业人才; ▲ 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大胆创新, 把政治思想工作同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 ▲学风:自由思想、民主讨论、互相学习、追求真 理、实事求是; ▲校风:实事求是、团结友爱、耐劳朴素、活泼愉 快。
5
中国人民大学
三、华北大学
1948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 立华北大学,下设四部两院:一部为政治训练班,对知识青年进行短 期政治思想训练;二部为教育学院,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干部; 三部为文艺学院,培养文艺干部;四部为研究部,从事研究和培养、 提高大学师资;两院是工学院和农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
一、陕北公学
★共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并 于8月任命成仿吾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组书记。 ★陕北公学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实施国防教 育,培养抗战人才” ★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 ★忠诚、团结、紧张、活泼
3
中国人民大学
二、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
◆1939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四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 开赴敌后办学。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 校长 。 ◆教育方针是:为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而培养革命干部; 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则。 ◆校训是“团结、前进、刻苦、坚定 ”,实行军事化管 理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办起的第一所高等学府,被誉为 “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 1941年8月至1943年 1945年8月 全面恢复以办短期 训练班为主 ;从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华北联合大学 共培养了政治、经济、教育、 文学艺术、外语、新闻等4
1949年4月,华北大学迁入北平 ,1949年底圆满完成为全国解 放培训干部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介绍分析

未来展望
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十年基础”、“固本强基、重塑 形象”的阶段性目标已圆满实现,并已成功开启“十年腾飞”、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阶段。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 工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 的办学宗旨,贯彻“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全面推 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学科国际性提升、学 校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建成“人 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培育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 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 并于8月任命成仿吾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组书记。陕北公学实 行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直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领 导,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一所革命的大学。
陕北公学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 才”,为此制定了”帮助青年获得抗战中实际工作的方法与民 族自卫战争的最低限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方针,并根据七分 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制定教学计划,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一致确定为教学工作的原则。办学两 年,陕北公学共培养6000多名学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
学校优势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 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 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 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5个国家文 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 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在连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于1950年10月3日,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是我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
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先后担任校长。
现任校长为纪宝成教授,党委书记为程天权教授。
学校目前在校的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共有21640人。
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辅以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体系,尤其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
现设有研究生院、22个学院、13个跨院系研究机构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国重点学科41个,在人文社科领域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学校现设有学士学位专业63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57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03个,一级授权学科14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1675人,其中,教授515人、副教授653人,博士生导师376人。
此外,还有193位学术造诣精深的国外学者和930位国内各界知名人士担任(或曾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拥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02人,有18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50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4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5位专家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15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成立以来共培养2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包括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企业家、哲学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各级党和政府高级领导干部以及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工作者等,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校于2005年开始招收培养武警国防生,目前已招收五届,在校国防生426人,分布在法学、哲学、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等四个专业。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国家重点高校,是首批进入国家"985计划"建设的九所重点大学之一。
建校110年来,浙江大学以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为己任,不断创新发展,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大学。
现任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教授。
学校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科学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市是东南沿海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校园环境幽雅,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是治学成才的理想园地。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和杰出创新人才。
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构建宽、专、交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学生提供多通道、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立竺可桢学院和工科试验班,以精英教育模式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成才环境。
学校设有24个学院,今年按35个学科大类招收本科生。
拥有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2个硕士点。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4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4个,国家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教学试验示范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学校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和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以知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的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1200余人。
全校有全日制本科生23000余人,硕士生9000余人,博士生6000余人。
学校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为学生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创造条件,设立了本科生对外交流基金,每年选派600余名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
毕业生综合素质出色,深受社会各界的青睐,就业前景广阔。
每年学生海内外继续深造比例超过40%。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
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科学馆(楼)、体育馆(场)、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图书馆总藏书量639万余册。
学校还拥有6家省级附属医院以及1家出版社。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隶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大学之一。
现有四个校区,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
主校址在广州,原名广东大学,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办,1926年更名为中山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都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鲁迅、郭沫若等著名学者和柯麟、陈心陶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校任教。
中山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设有人文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通识教育部)、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翻译学院、旅游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亚太研究院、管理学院、创业学院、教育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资讯管理系、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地球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工学院、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32个学院和所附属综合性医院,3个附属专科医院。
一本、二本大学简介:1.清华大学: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名副其实的大学巨无霸。
2.北京大学:综合类大学老大,文科、理科、医科都是顶呱呱。
3.复旦大学:综合类大学老二,南方“小北大”,似乎什么都比北大差一点。
4.浙江大学:工学综合实力老二,南方“小清华”,比老大差得很远,化工类和电气类牛比,理科也不弱,合并院校的老大。
5.南京大学:理科实力超牛,让人总感觉是靠SCI发家致富。
6.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电气、航海类实力强大,又合并了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越来越壮。
成为与浙大在工科相抗衡的强大对手、大有超二望一的势头。
7.中国科技大学:典型高、精、尖、“精品大学”,学风正,最有资格成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8.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医科圣殿,连去医院都要找协和。
9.国防科技大学:神秘的哈军工的衣钵传人,计算机超牛。
10.武汉大学:文科、理科都不错,但都不拔尖,只是并校后规模超大。
11.中国人民大学:文科类超牛,经济、法学、金融等专业越来越火、越来越热、生源很好。
1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器类实力较强,光电也不错,合并后规模膨胀超大,但近几年来,给国人留下浮的形象。
13.吉林大学:实力颇佳,曾是理科大学的老四,仅排在北大、中科大、复旦之后。
90年代后因地域偏僻,人才流失严重,实力明显下滑。
新吉大通过并校,成为超级大块头,目前学科建设发展平稳,特色不明显。
又地处北疆, 生源一般。
14.天津大学:化工类和建筑类实力强大。
15.南开大学:化学和数学实力不错,学风纯正,出了个名人陈省身。
16.中山大学:合并院校使其规模增大,好象只有哲学、历史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工程不错。
17.厦门大学:理论化学超牛,经济金融也很好;合并院校获得实惠,但因为合并的院校较少,尚未引起大家注意。
18.西安交通大学:管理、机械、电气通信类实力强大、学风正、感觉发展平稳。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实力是原来的二哥大, 80年代成为航天部的大学后,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强校,其他的学科也都不错。
但地处北疆,生源一般。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实力强大,名声在外,是航空航天类大学的领头羊。
21.同济大学:土木建筑类的超级巨牛,现在汽车也很有名。
22.四川大学:特色不太明显, 靠庞大的”综合性”支撑门面招牌。
合并后以规模出名,皮革工程, 口腔医科和高分子科学还有些名堂。
但地处西南内陆, 生源一般。
23.山东大学:无明显特色, 靠庞大的”综合性”支撑门面招牌。
听说文学、历史、数学、物理等有些优势。
24.大连理工大学:原来的船舶工程,港口海岸, 精密仪器, 电机电路, 物理学等有优势, 近些年来学科发展很快,综合工学实力不错,但不特别拔尖。
25.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比较牛、航海也不错。
26. 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工委院校,近十年来实力上升较快,集航天、兵器、电子、光电于一体的大学,兵器工业第一牛。
27.东南大学:原民国中央大学分支,电子类和建筑类实力强大。
28.东北大学:原名为东北工学院,近年合并了一些学校后,发展势头很猛,尤其是自动控制、计算机类学科异军突起,较牛!但地处北疆,生源一般。
29.重庆大学:综合性大学, 机电、能源、信息、生物、经管学科有优势, 院校合并和大学升格985工程受益匪浅。
但地处西南内陆, 生源一般。
30.华南理工:工学学科齐全,冶金,机械,制糖,造纸突出,工学学科实力还不错。
31.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精度很高,文、理学科实力很不错的综合性大学,32.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行业非常牛,但离开国防口后,发展底气不足。
33.南京理工大学:出身哈军工,国防科工委的大学。
光电技术,自动化,计算机,通信等都不错, 兵器工业技术第二牛。
34.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冶金行业的老大,实力很不错。
80年代发表论文在全国工科院校中名列三甲,但近5-6年来发展明显缓慢。
35.中南大学:地质、采矿、冶金一条龙都厉害,进入985工程、大量合并学校使名声一下子提高了一、两个当次,近几年非常风光。
36.西北大学:原来实力很强. 但人家合并,你却分流,几乎“孕育”了整个西安高校群落,新闻,中文,地质和经济专业突出,中国省属大学中实力最强。
37.中国农业大学:农林学类的老大,但受行业名称的影响,生源不济。
38.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类学科实力超牛,其它一般。
39.湖南大学:综合性院校,好像分析化学,车辆工程和工业设计不错,其它学科一般,985里面实力较弱者。
40.华东师范大学:在师范类仅次于北师大,培养中学老师名气大。
41. 南航空航天大学:民用低空飞机技术不错, 直升机有点东西,但在航空航天的几所大学里差些。
42.哈尔滨工程大学:航海工程第一牛,哈军工的次子。
实力大于所谓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