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的形象-瓦尔特·本雅明
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简介
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简介马塞尔·普鲁斯特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
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普鲁斯特简介普鲁斯特于1871年3月10日出生在巴黎的一个殷实的家庭。
普鲁斯特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对文学非常的感兴趣,但他的体质虚弱,哮喘病伴随他终生。
普鲁斯特深受柏格森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经常和上流艺术界的名人进行学习与交流,他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凸显出文学才能,不仅写诗,也为报社写些专栏报道文章。
1896年,普鲁斯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欢乐与时日》。
普鲁斯特喜爱与人交流,并且善于发现生活,累积生活中的素材,逐渐养成分析批判的能力,于1913到1954年发表了《追忆似水年华》、《让桑德伊》、《驳圣伯夫》等重要著作。
普鲁斯特的小说是系列的、无意识的小说,他小说的内容主要包括的是遗忘与记忆的内容,这些作品受到了弗洛伊德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小说还具有意识流的特点,《追忆似水年华》被评为意识流的范围就是因为他在写作时运用了一种物体引导出另一种物体,环环相扣的无意识的方法进行联想,采用了时序倒叙的方法,创造了一部整体性的小说。
普鲁斯特简介中指出他在去世,前夜以继日的写作,最终完成了全部作品,他于1984年6月,在法国《读书》杂志上被选为十大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是后人成长的标杆,普鲁斯特与他的著作一起被后人所铭记。
普鲁斯特问卷有一种问卷调查叫做普鲁斯特问卷,它是用来调查人们个人生活方式、人生经验、生活观和世界观等问题。
它的名字来自于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著作《追忆逝水年华》,但并不是普鲁斯特发明了这个问卷。
因为普鲁斯特曾对问卷给出过经典的答案,所以后人就把这个问卷命名为普鲁斯特问卷。
普鲁斯特曾经在13岁和20岁两次回答过这个问卷,后来有人就用这两份问卷来分析普鲁斯特的人生经历。
写作与救赎:本雅明文选(增订本)
目录分析
1
论原初语言与 人的语言(1)
2
未来哲学论纲 (1)
3
经验与贫乏(1)
4
神学—政治断 想(1)
5
历史哲学论纲 (1)
悼亡剧与悲剧(1) 译者的职责(1)
儿童书籍世界一瞥(1) 儿童文学(1)
小说的危机(1)
民间艺术片论(1)
神学批评(1)
1
文学史和文学 研究(1)
剧场与广播: 2
双方之教育节 目的相互控制 (1)
谢谢观看
如果说睡眠是身体放松的顶点,那么无所事事则是精神放松的极致。
精神内容的一切传达都是语言,语词传达只是人类语言的一个特例,只是司法、诗歌以及其他任何支撑着它 或以它为基础的事物的一个特例。
翻译与阅读,无疑是对原作的再创作。然而,没有哪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是因此而具有历史意义的。生命 的范围最终取决于历史的观点,而非自然的观点,更非像感官和灵魂那样浅薄的因素。
人究竟是通过(by)他给予事物的名称来传达自身的?还是在他给予事物的名称之中(in)传达自身的?
不存在语言内容这样的东西;作为传达,语言传达思想实体——而思想实体本身便是可传达的。语言之间的 差别相当于媒介之间的差别,而媒介的差别是由传导密度来区分的,也就是说,是一种渐变的区别
鉴于语言的品性在于传达,鉴于语言的普遍性,如果在语言中言说的精神实体不具有整体的语言结构,换言 之,是不可传达的,那么其语言就是不完整的。只有人类语言,在其普遍性和彻底性中都是完整的。
质言之,精神内容的一切传达都是语言,语词传达只是人类语言的一个特例,只是司法、诗歌以及其他任何 支撑着它或以它为基础的事物的一个特例。
只要认可表达是对精神内容的传达这一前提,那么便可以将一切表达都归结为语言。
本雅明:普鲁斯特的形象
本雅明:普鲁斯特的形象1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三十卷《逝水华年》来自一种不可思议的综合,它把神秘主义者的凝聚力、散文大师的技巧、讽刺家的锋芒、学者的博闻强记和偏执狂的自我意识在一部自传性作品中熔于一炉。
诚如常言所说,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建立或瓦解了某种文体,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特例。
但在那些特例中,这一部作品属于最深不可测的一类。
它的一切都超越了常规。
从结构上看,它既是小说又是自传又是评论。
在句法上,它的句子绵延不绝,好似一条语言的尼罗河,它泛滥着,灌溉着真理的国土,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个特例同时也标志着过去几十年里的文学最高成就。
这部作品的创作条件是极不健康的:非同一般的疾病,极度的富有,古怪的脾性。
在任何一方面这都不是可资效仿的生活,然而它却整个变成了典范。
我们时代无与伦比的文学成就注定要降生在不可能性的心脏。
它既坐落在一切危险的中心,也处于一个无关痛痒的位置。
这标志着这部花费了毕生心血的作品乃是一个时代的断后之作。
普鲁斯特的形象则是文学与生活之间无可抗拒地扩大着的鸿沟的超一流面相。
这是我们为什么要乞灵于这个形象的理由。
我们知道,在他的作品里,普鲁斯特并非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描绘生活,而是把它作为经历过它的人的回忆描绘出来。
不过这样说未免过于粗疏空泛。
对于回忆着的作者说来,重要的不是他所经历过的事情,而是如何把回忆编织出来,是那种追忆的佩内罗普的劳作,或者不如说是遗忘的佩内罗普的劳作。
难道非意愿记忆,即普鲁斯特所说的mémoire involontaire,不是更接近遗忘而非通常所谓的回忆吗?在这种自发性的追思工作中,记忆就像经线,遗忘像纬线,难道这不是佩内罗普工作的对等物,而非相似物吗?在此,白日会拆散黑夜织好的东西,每天早上我们醒来,手中总是攥着些许经历过的生活的丝缕,哪怕它们往往是松散的、难以辨认的。
这张生活的挂毯似乎是遗忘为我国编织的。
然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目的的行为乃至有目的回忆却将遗忘的网络和装饰拆得七零八落。
14.2本雅明
本雅明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出身于德国柏林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美学理论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作家。
他童年曾受犹太教的影响;1912年进入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后又在慕尼黑、伯尔尼等大学就读,获得博士学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本雅明结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布洛赫,开始认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逐渐走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道路。
1927年他访苏回国后加盟法兰克福学派。
1929年结识布莱希特,在艺术理论上深受其启发。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他逃亡巴黎,继续为法兰克福学派撰稿。
1940年9月27日,本雅明不堪盖世太保的疯狂追捕,在西班牙一边境小镇自杀。
本雅明的著述集中于文艺理论方面,主要有:《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的概念》(1920)、《歌德的〈亲和力〉》(1924)、《德国悲剧的起源》(1928)、《作为生产者的作家》(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写成,1963年问世)、《书信集·1936》等。
本雅明从马克思的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论述中受到启示,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生产观点: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和过程。
这个观点体现在他的《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中。
他认为这个特殊的生产活动也与物质生产过程一样,由生产与消费、生产者、产品与消费者等要素构成。
其中艺术家是生产者,艺术品是商品,艺术创作是生产,艺术欣赏是消费,而艺术生产者与艺术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则组成了艺术生产关系。
艺术创作的“技术”则代表着一定的艺术发展水平,构成了艺术生产中的生产力,它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首先,技巧关系到文艺作品的评价原则,对作品肯定还是否定,不只是看其政治倾向,更要看其技巧是否先进。
第二,他认为技巧概念可以消除形式与内容之间传统的僵硬对立。
形式和内容都包含着技巧,这样,形式和内容的对立便被超越了。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本 质主义、反结构主义等。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后现代主义文论强调文本的独立性和自足 性,认为文本与作者、读者、世界的关系 是相对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确定的。
德里达、福柯、德勒兹、加塔里等。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01
德里达
解构主义文论的创始人,认为语 言符号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确定 的,文本的意义也是多元的、不 确定的。他主张对文本进行“解 构”,即揭示文本中的矛盾和冲 突,打破原有的意义结构。
法国的布瓦洛、英国的德莱顿等。
思想
主张文学作品应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 推崇古希腊罗马作家的创作原则和艺术标准。
古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欧洲文学的规 范化和艺术化。
局限性
过于强调模仿和传统,束缚了文学的 创新和个性表达,忽视了文学的情感 和内在价值。
西方文论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西方文论经历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 主义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详细描述
西方文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其发展 过程中经历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主 义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代表 人物,如古典主义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 比亚、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以及现代主义的卡夫卡等。 这些理论观点和代表人物对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目录
• 西方文论概述 • 古典主义文论 • 浪漫主义文论 • 现实主义文论 • 现代主义文论 • 后现代主义文论
01 西方文论概述
西方文论的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西方文论是关于西方文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多元性、历史 性和批判性的特点。
瓦尔特·本雅明生平及作品简介(附德语原文)
Erfahrung und Armut
■ Der Begriff Mythos ist eng mit dem Konzept der Erfahrung als Erzahlung verbunden.
■ “战略经验被阵地战揭穿了,经济经验被通货膨胀揭穿了,身体经验被饥饿 揭穿了,伦理经验被当权者揭穿了。…在毁灭和爆炸的洪流力场中,是微不 足道的衰弱人体。…星相学和瑜伽智慧,基督教科学派和手相术,食素主义 和灵知主义,烦琐哲学和招魂术的复兴…”
弹
Erfahrung und Armut
■ Die Tradition kann auch zur Last werden und sich wie Mehltau, wie eine Patina, wie eine Staubschicht auf allem ablagern. Sie überdeckt, überlagert, überzieht die Gegenwart mit Spuren der Vergangenheit.
■ heterogen, nicht zu einer allgemeinen alles übergreifenden zusammenfuhren – einer metaphysischer Benjamin – einer marxistischer Benjamin – einer kultur- und medienkritischer Benjamin – einer literarischer Benjamin
■ “我们经验的贫乏只是更大的,以新的面目一一其清晰与精确就像中世纪的 乞丐一般一一出现的贫乏的一部分。因为如果没有经验使我们与之相联系, 那么所有这些知识财富又有什么价值呢?”
浅议本雅明对现代主义的看法
浅议本雅明对现代主义的看法作者:汪婷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9期摘要:德国文化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在国内以及世界一直备受关注,乃至掀起一次次热潮。
迄今为止,本雅明对传统艺术的怀念和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理解所受的关注一直比较多。
然而对本雅明对现代主义态度的研究却比较少。
其实本雅明对现代主义一直怀有极大的热情,从他对波德莱尔、卡夫卡、普鲁斯特的热衷评论就可以看出,其中也隐含着本雅明的现代性批判的主题。
关键词:本雅明现代主义灵晕现代性瓦尔特·本雅明是西方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具有深邃、复杂的特点,同时在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不凡的建树。
其博学多才和涉及的领域之广,真的很难对其定位。
现代性是本雅明关注的核心所在,而他的现代性考察不是从哲学而来的现代性,也不是基于社会学的视野而来的,而是由文学艺术而来的现代性批判。
本雅明通过对传统艺术“灵晕”概念的梳理,看到经验在现代社会的贬值。
其对技术和生产理论的研究让他看到了后现代艺术的到来,并对其表示迎接的态度,因而很多人认为本雅明是站在灵晕的立场,对现代艺术是贬斥的,而其又对后现代主义出现的大众艺术的欢迎,又认为他是对现代主义的自恋性和拒绝交流是否定的。
然而经仔细研究发现,他对现代主义大师(卡夫卡、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及其艺术怀有极大的热情,并对其隐含的深层社会的变迁的深刻认识,以及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生存困境的感同身受的体验给予理解,从中可以看到他对现代主义并未一味持否定的态度。
现代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期,在一战后全面发展,是西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的产物。
人被置于大都市的人群和商品消费的场景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被打破了,之前的理性和完整的经验也被打破了,人面临信仰的危机、精神困境,再现现实的艺术已不再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于是出现一种求新求变的艺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扭曲的现实。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是变形的,现实是荒诞的,主题是现代人的困惑与绝望。
普鲁斯特形象的一种澄清
普鲁斯特形象的一种澄清普鲁斯特形象的一种澄清徐兆正10-13 10:32显示大图大众熟悉此类旧说:哲学家是没有生活的,比如康德。
说得漂亮些:他们生活在一己的沉思之中。
同时,在我们想象的一端,普鲁斯特大概扮演了另一个极为特殊的例子,他同样缺乏生活,几乎看不到有关于他的世俗交往,仿佛整日整夜都耽溺在写作里无法自拔。
几年前,康德的一部传记作家曾批评因黑格尔而导致的这种误解,即认为哲学家没有私人生活,或至少是无足轻重的,以至有关哲人的传记就应当是他全部思想的复述。
相比普鲁斯特,如此纠正似乎容易,只需写一部资料较为详实考订较为严谨的传记即可。
但即便如此,困难也自不在少。
如眼前这本《普鲁斯特评传》的作者坦承的:“普鲁斯特如此丰富(不论从其摄取咖啡因、书信写作还是手稿添补的数量来说),为他及其作品写一部小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其次,普鲁斯特的传记如果缺乏对传主“整日整夜都耽溺写作无法自拔”这类印象的足够解释,那么恐亦于事无补。
我们已经耳闻目睹太多有关普鲁斯特的错误印象了。
进而言之,“何以如此”的澄清要远比“仿佛如此”的补缀关紧。
这个问题,或可以更换为:《追忆似水年华》是什么类型的作品?我们习惯将它当作一部回忆录,就像丹尼·阿米埃尔1919年在《国家报》上指出的,他将普鲁斯特比作“一个类似雷茨(Retz)、圣西门的回忆录作家”。
普鲁斯特的全部作品固然得益于对往日的感受,但这似乎并不能就此表明《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录。
亚当·瓦特也提醒我们:在普鲁斯特为画家布朗士的文集所写的序言里他曾经透露,自其早年便已不是作为“一个年轻坦率的观察者在描述自己的经历”,而是像“一个老人在回首过去”了。
细细追问下去,往昔时日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为他的写作事业提供了原始素材,答案也不是“全部”。
譬如在1912年到1913年之间,普鲁斯特即借着写信向朋友询问了很多小说创作所需的经验,除此以外,“如果有什么是他不清楚的,他会‘查找文献,包括植物学的、农业的或是时尚报刊’。
论本雅明的经验观
审美经验的 过 程 是 审 美 主 体 在 审 美 活 动 中 感 受 审 美 愉 。“它不仅包 获得生命富足的过程 。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悦, 括人们作些什么和遭遇些什么, 他们追求什么, 爱些什么, 相 而且也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 信和坚持些什么, 响的, 他们怎样操作和遭遇, 他们怎样渴望和享受, 以及他们 瑡 瑏 — —简言之, ” 观看 、 信仰和想象的方式 — 能经验的过程 。 这一 充满着完整性, 自然是美的 过程囊括了主客双方的相互作用, : “由于我们常常不考虑现在而考虑过去与将来, 显现 把对过 去的记忆与对将来的期望加入经验之中, 这样的经验就成为 这种完整的经验所带来的美好时刻便构成了理 完整的经验, 瑢 瑏 ” 想的美 。 杜威赋予艺术以经验, 充分肯定经验在审美和情感 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无疑深刻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 。 按理, 艺术作品中的灵韵也包含着某种经验的创造, 无论是从艺术 情况都是如此 。 然而, 伴随技术复 生产还是从艺术接受来看, 制时代的到来, 灵韵的消散和震惊的出现, 审美经验作为美的 特质和艺术的膜拜价值一面日渐贫乏, 它不再筑基于神性之 — —一种诗意的氛围之中 。 本雅明在商品拜物教的虚幻景 上— “巴洛克艺 象中发现了重构审美经验的可能, 他的作品中有关 的隐喻, 对拾垃圾者和游手好闲者的青睐凸显了以碎片式 术” 的经验反抗商品拜物教的努力, 连同他对普鲁斯特的评析, 都 为了这样一个目的: 召唤那些正在远离自己的经验, 为这个时 代留下医治经验贫乏的良方 。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救赎蓝 图。 经验的消失更源于人类对技术的失控 。 本雅明把马克思 通过考 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运用到艺术领域, 察艺术生产的发展, 创立了独特的艺术生产理论 。 在他看来, 艺术创作就是一种生产过程, 艺术家是生产者, 欣赏者就是消 “技术 ” ( 即技巧) 构成了艺术生产中的生产 费者 。 艺术创作的 力, 代表着艺术发展的水平 。 由于本雅明把艺术活动看成生 现代艺术无疑体现着艺术生产的规律, 产与消费的辩证运动, 其审美本质 、 技术表现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 。 传统艺术具有 膜拜价值, 现代艺术则突出展示价值 。 当艺术由膜拜价值向 当艺术逐渐靠近展示价值, 依赖于展示价值发 展示价值转变, 挥自身的潜能时, 艺术和技术就显现为一种特殊关系 。 我们 以电影的发展为例 。 本雅明追溯电影的起源, 认为电影的产 生是机械复制技术使然, 给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 例如电影拓 宽了人的视野, 增强了感知的丰富程度, 尤其蒙太奇手段的运 使 得 景 物 呈 现 的 细 节 更 加 独 特。 用加深了艺 术 的 统 觉 能 力, , 电影的震惊效果还能给人提供“散心的感受之道 ” 促使人在 繁重的工作下消遣 、 定心 。 虽然电影带来了灵韵的消隐, 但电 影打破了灵韵笼罩下的传统艺术的贵族性 、 经典性外壳, 促进 了艺术的世俗化进程, 艺术不再深奥莫测, 高不可攀 。 本雅明 : “我们的艺术发 引用保罗 · 瓦雷里的一段话来说明这种情况 展已颇具形制规模, 其类别与用途的制定时代, 和我们今天极 为不同, 而过去的制定者对事物所能发挥的作用力比起我们 今天能做的 实 在 微 不 足 道 。 我 们 掌 握 的 媒 介 有 着 惊 人 的 成 长, 其适应性 、 准确性, 与激发的意念 、 习惯, 都在向我们保证, 瑣 瑏 ‘美 ’ ” 本雅 不久的将来在 的古老工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 。 明寄希望于电影在经验的重构中发挥重要功用, 即为“去魅 ” “复魅 ” , 了的艺术 是因为电影镜头面对的是真实世界, 能够摄 取本原信息 。 因此, 经验的重构不是简单的向传统文明的回 归, 而是包含了对现代技术的关切和体认 。 本雅明并不像法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简析
义的批判, 为社会批判理论提供了标 准的模式。
一、社会批判理论的起点 二、社会批判理论的早期阐述 三、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观点 四、社会批判理论的落脚点 五、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西方 马克思主义特色
一、社会批判理论的起点
1.霍克海默首次正式提出“批判理论” 的意识形态, 是在《传统理论和批判 理论》一文中。
1931年1月, 年方36岁的霍克海默正式就任研究所所长, 他在就职仪式上作了题为“社会哲学的目前形势和社会 研究所的任务”的演说, 提出要将哲学与经验性的社会研 究结合在一起, 旨在通过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哲学、 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揭示社会经济 生活、个人心理发展与文化领域里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对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的命运作出
海默以对“正统”马克思主义拥护者的不满和 批判为起点, 倡导建立社会批判理论, 从而开 创了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可见, 不能简单地 把法兰克福学派等同于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 而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霍克海默开创的, 始于20世 纪30年代的一个学术派别和理论思潮。
研究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 必 须从这篇论文的剖析入手。
2.批判理论和传统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
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据以再生产 自身的专门化劳动过程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 产过程,而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资本主义再 生产和现行劳动分工的限制之外,使人意识到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旨在推翻这个社 会再生产过程。
由此,霍克海默得出的结论 自然是: “因此,对资产阶 级自我意识的简单描述并没 有给我们提供关于这个阶级 的真理。
五、霍克海默社会批 判理论的西方马克思 主义特色
回忆与自我欺骗——石黑一雄《远山淡影》与《浮世画家》中的不可靠叙事
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回忆与自我欺骗—石黑一雄《远山淡影》与《浮忡両家》中的不可靠叙事王晨晓(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不可靠叙事”是石黑一雄的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手段,而“回忆”正是他达成“不可靠叙事”效果的重要方式。
在《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中,记忆本身的不可靠性以及小说主人公出于种种原因的自我欺骗共同构建了扑朔迷离的故事,在体 现个体内心挣扎的同时也展现出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创伤。
【关键词】石黑一雄;不可靠叙事;《远山淡影》;《浮世画家》【中图分类号】10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198 (2021 ) 07-190-03【本文著录格式】王晨晓.回忆与自我欺骗—石黑一雄《远山淡影》与《浮世画家》中的不可靠叙事[J]•中国民族博览,2021, 04 (07 ):190-192.“不可靠叙事”这一概念由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当作品中的叙述者的行动不符合隐含作者的思想规 范时,这样的叙述者便称之为不可靠的叙述者。
布斯认为存 在两种不可靠叙述,分别为“涉及故事事实”和“涉及价值 判断”,无论是事实方面的模糊还是价值判断上的不可靠,都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挑战。
这种叙述手段可以通过多种方 式实现,“回忆”正是不可靠叙事的常见实现方式之一。
《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是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 雄最早的两部作品。
石黑一雄出生于日本长崎,在故乡度过 了短暂的童年时光后便随家人一同移居英国,童年记忆与“异 乡人”的身份成为了他创作的契机,也是他以回忆为主体进 行书写的源头。
在《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这两部作品中,石黑一雄都以主人公的“回忆”为主体,并让主人公作为“不 可靠的叙述者”将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
在石黑一雄的其他 小说中,回忆也是极为常见的主题,石黑一雄也曾不止一次 地提到自己对“回忆”叙述的痴迷,在访谈中他曾提到:“我 对那些试图逃避关于自己和过去真相的叙述者感兴趣。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作品年表(选目)
Walter Benjamin (1892-1940)作品年表(选目)说明1)以下所列条目对照七卷本德文标准版《本雅明作品全集》(Gesammelte Schriften [GS] ,Rolf Tiedermann与Hermann Schweppenhaeuser编, Frankfurt: Suhrkamp Verlag, 1972-1989)、《本雅明书信全集》(Gesammelte Briefe[GB])和美国五卷本英译《本雅明作品选》(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 Michael Jennings, Howard Eiland, 及Gary Smith编,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2005)选出,包括除《德国悼亡剧的源流》(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 Berlin, E.Rowohlt, 1928)和《拱廊街计划》(Das Passagen-Werk, 未完成,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2)之外的主要作品。
2)考虑到绝大多数国内读者可以使用英文文献,本雅明作品题目的中译后附英文翻译而非德文原文。
3)作品题目后附带下列信息:写作年份(如1913, 1928等);原始出版或发表处及年份(如Verlag von A. Francke, 1920; Die literarische Welt, December 1927等)或注明“生前未刊行”;以及全集标准版卷数及起止页码(如GS IV, 454,GS II 310-24,等)。
1913-1919论经验Experience, 1913, Der Anfang, 1913-14关于青年的形而上思考The Metaphysics of Youth, 1914, 生前未刊行学生生活The Life of Students, Der neue Merkur, 1915悼亡剧与悲剧Trauerspiel and Tragedy, 1916, 未刊行语言在悼亡剧和悲剧中的作用The Role of Language in Trauerspiel and Tragedy, 1916, 未刊行论本质语言与人的语言On Language as Such and on the Language of Man, 1916, 未刊行同一性问题论纲Theses on the Problem of Identity, 1916, 未刊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痴》Dostoevsky’s The Idiot, 1917; Die Argonauten, 1921油画,或符号与记号Painting, or Signs and Marks, 1917, 未刊行论感知On Perception, 1917, 未刊行对贡朵夫《歌德》一书所作的评论Comments on Gundolf’s Goethe, 1917, 未刊行未来哲学的纲领On the Program of the Coming Philosophy, 1918, 未刊行德国浪漫派的批评概念(博士论文)The Concept of Criticism in German Romanticism, 1919, published by Verlag von A. Francke, 1920命运与性格Fate and Character, 1919, published in Die Argonauten, 19211920-1926批评的理论The Theory of Criticism, 1919-20, 未刊行审美诸范畴Categories of Aesthetics, 1919-20, 未刊行论相似性On Semblance, 1919-20, 未刊行世界与时间World and Time, 1919-20, 未刊行论爱以及同它相关的事物On Love and Related Matters (A European Problem), 1920, 未刊行使用武力的权力The Right to Use Force, 1920, 未刊行艺术对后世发生影响的媒介The Medium through Which Works of Art Continue to Influence Later Ages, 1920, 未刊行暴力批判Critique of Violence, 1921, in Archiv fuer Sozialwissenschaft und Sozialpolitik, 1921译作者的使命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19212, in Charles Baudelaire, “Tableaux parisiens”: Deutsche Uebertragung mit einem Vorwort ueber die Aufgaber des Uebersetzers, von Walter Benjamin 论想象Imagination, 1920-21, 未刊行时间在道德世界中的意义The Meaning of Time in the Moral Universe, 1921, unpublished资本主义与宗教Capitalism and Religion, 1921, 未刊行论歌德的《亲和力》Goethe’s Elective Affinities, 1921-22, Neue Deutsche Beitraege, 1924-25.论卡尔德隆的《嫉妒,最大的怪兽》与黑贝尔的《黑罗德斯与玛丽安妮》Calderón’s El Mayor Monstruo, Los Celos, and Hebbel’s Herodes und Mariamne, 1923, 未刊行被人遗忘的老小人书Old Forgotten Children’s Books, 1924, Illustrierte Zeitung, 1924那不勒斯Naples, 1925, Frankfurter Zeitung, 1925小人书世界一瞥A Glimpse into the World of Children’s Books, 1926, Die literarische Welt, 1926单行街One-Way Street, 1923-26, 未刊行* * 以上篇目均选自GS VI: Fragmente vermischten Inhalts, Autobiographische Schriften**1927梦幻的媚俗—超现实主义概览Dream Kitsch—Gloss on Surrealism, 1925, Die neue Rundeschau, January 1927, GS II 620-22俄国作家的政治团体The Political Groupings of Russian Writers, Die literarische Welt, March 1927, GS II 743-47论俄国电影现状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ssian Film, Die literarische Welt, March 1927, GS II 747-51莫斯科Moscow, Die Kreatur, 1927, GS VI 316-48评格拉德科夫的《水泥》Review of Gladkov’s Cement, Die literarische Welt, June 1927, GS III 61-63新闻业Journalism, Die literarische Welt, Die literarische Welt, June 1927, GS IV, 454戈特弗里德-凯勒:为其全集考证版出版而作Gottfried Keller—In Honor of a Critical Edition of His Works, Die literarische Welt, August 1927, GS II 283-95评黑塞尔的《不为人知的柏林》Review of Hesel’s Heimliches Berlin [Unknown Berlin], Dieliterarische Welt, December 1927, GS III 82-84色情业的垄断状态A State of Monopoly on Pornography, Die literarische Welt, December 1927, GS IV 456-581928安德烈·纪德与德国Andre Gide and Germany, Deutsche allgemeine Zeitung, January 1928, GS IV 497-502我对印度大麻第二次感受的若干要点Main Features of My Second Impression on Hashish—Written January 15, 1928, at 3:30pm, unpublished, GS VI 560-66与安德烈·纪德的对话Conversation with Andre Gide, Die literarische Welt, February 1928, GS IV 502-509老玩具Old Toys—The Toy Exhibition at the Maerkisches Museum, Frankfurter Zeitung, March 1928, GS IV 511-15评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的《塔》Hugo von Hofmannsthal’s Der Turm, Die literarische Welt, March 1928, GS III, 98-101月光下的波艾蒂街Moonlit Nights on the Rue La Boetie, Die literarische Welt, March 1928, GS IV 509-11卡尔•克劳斯读奥芬巴赫Karl Kraus Reads Offenbach, Die literarische Welt, April 1928, GS IV, 515-17玩具的文化史The Cultural History of Toys, Frankfurter Zeitung, May 1928, GS III 113-17玩具与游戏:就一部巨著所作的边角札记Toys and Play—Marginal Notes on a Monumental Work [Karl Groeber, Kinderspielzeug aus alter Zeit: Geschichte des Spielzeugs/Children’s Toys fromOlden Times: A History of Toys, Berlin: Deutscher Kunstverlag, 1928, 68pp, with 306 b & w illustrations and 12 color plates], Die literarische Welt, June 1928, GS III, 127-32精神病患者所写的书:出自自己的收藏Books by the Mentally Ill—From My Collection, Die literarische Welt, July 1928, GS IV 615-19评门德尔松的《人如其书[手迹]》Review of Mendelssohns’Der Mensch in der Hanschrift [Man in His Handwriting, Leipzig: E.A. Seemann, 1928-30, 100 pp], Die literarische Welt, August 1928, GS III 135-39食品市场:柏林食品展览会后记Food Fair—Epilogue to the Berlin Food Exhibition, Frankfurter Zeitung, September 1928, GS IV 527-32女神般的巴黎:由毕贝斯科公主最新小说所发的幻想Paris as Goddess—Fantasy on the Latest Novel by Princess Bibesco, Die literarische Welt, September 1928, GS III 139-42成功的途径:十三题The Path to Success, in Thirteen Theses, Frankfurter Zeitung, September 1928, GS IV 349-52魏玛Weimar, Neue schweizer Rundschau, October 1928, GS IV 353-355火边的世家故事The Fireside Saga, Die literarische Welt, November 1928, GS III 144-48花的新闻(为植物摄影艺术而作)News about Flowers, Die literarische Welt, November 1928, GS III 151-53歌德Goethe, Die literarische Welt, December 1928 [condensed version], GS II 705-39.卡尔•克劳斯片论Karl Kraus (Fragments), Internationale Revue, December 1928, GS II 624-251929卓别林Chaplin, unpublished, GS VI 137-38无产阶级儿童剧纲领Program for a Proletarian Children’s Theater, unpublished, GS II 763-69超现实主义:欧洲知识分子的最后快照Surrealism—The Last Snapshot of the European Intelligentsia, Die literarische Welt, February 1929, GS II 295-310回顾卓别林Chaplin in Retrospect, Die literarische Welt, February 1929, GS III 157-59上个世纪的女仆言情小说Chambermaids’ Romances of the Past Century, Das illustrierte Blatt, April 1929, GS IV 620-22马赛Marseilles, Neue schweizer Rundschau, April 1929, GS IV 359-64普鲁斯特的形象On the Image of Proust, Die literarische Welt, June-July 1929; revised 1934, GS II 310-24儿童文学(广播稿)Children’s Literature, Radio talk broadcast by Suedwestdeutschen Rundfunk, August 1929, GS VII 250-57游荡者的复归——评弗朗兹-黑塞尔的《漫步柏林》The Return of the Flaneur——On Franz Hessel, Spazieren in Berlin, Die literarische Welt, October 1929, GS III 194-99短影Short Shadows (I), Neue schweizer Rundschau, November 1929, GS IV 368-73共产主义教育方法A Communist Pedagogy, Die neue Buecherschau, December 1929, GS III 206-209略论民间艺术Some Remarks on Folk Art, unpublished, 未刊行,GS VI 185-871930文学批评纲要Program for Literary Criticism, 未刊行, GS VI 161-67赌博理论手记Notes on a Theory of Gambling, 未刊行, GS VI 188-90小说的危机——评德波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The Crisis of the Novel [on AlfredDoeblin, Berlin Alexanderplatz: Die Geschichte von Franz Biberkopf, Die Gesellshcaft, 1930, GS III 230-36局外人的影响——评克拉考尔的《白领工人:来自德国的最新发展》An Outsider Makes His Mark [on S. Kracauer, Die Angestellten: Aus dem neuersten Deutschland, Die Gesellshcaft, 1930, GS III 219-25对德国法西斯所作的理论思考——评容格尔所编论文集《战争与武士》Theories of German Fascism—On the Collection of Essays War and Warriors, edited by Ernst Juenger, Die Gesellshcaft, 1930, GS III, 238-50鬼蜮的柏林(广播稿)Demonic Berlin, Radio talk delivered on Berlin Rundfunk, February 1930, GS VII 86-92印度大麻,始于1930年3月Hashish, Beginning of March 1930, 未刊行, GS VI 587-91论于连-格林Julien Green, , Neue schweizer Rundschau, April 1930, GS II 328-34巴黎日记Paris Diary, Die literarische Welt, April-June 1930, GS IV 567-87评克拉考尔的《白领工人》Review of Kracauer’s Die Angestellten, May 1930, GS III 216-28食品Food, Frankfurter Zeitung, May 1930, GS IV 374-81贝尔托特·布莱希特Bert Brecht, Radio talk broadcast by Frankfurter Rundfunk, June 1930, GS II 660-67拒不作判断的批评之第一种形式The First Form of Criticism That Refuses to Judge, 未刊行, GS VI 17071从布莱希特评论想到的From the Brecht Commentary, Literaturblatt der Frankfurter Zeitung, July 1930, GS II 506-10反对一部名著——评考马克斯-考默莱尔的《作为德国古典主义领袖的诗人——克洛普施托克,赫尔德,歌德,席勒,让·保罗,荷尔德林》Against a Masterpiece——On Max Commerell, Der Dichter als Fuehere in der deutschen Klassik: Klopstock, Herder, Goethe, Schiller, Jean Paul, Hoederlin, Die literarische Welt, August 1930, GS III 252-59米斯洛维奇·布劳恩施维希·马赛:一次印度大麻的迷幻经历Myslovice—Braunschwig—Marseilles: The Story of a Hashish Trance, Uhu, November 1930, GS IV 729-737出版业批判A Critique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Literaturblatt der Frankfurter Zeitung, 1930, GS II 769-72新老笔迹学Graphology Old and New, Suewestdeutshce Rundfunkzeitung, November 1930, GS IV 596-98新生代的特征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未刊行,GS VI 167-68认真对待布尔乔亚写作的中介特性The Need to Take the Mediating Character of Bourgeois Writing Seriously,未刊行,GS 174-75伪批评False Criticism, 未刊行,GS 175-791931批评是文学史的学科基础Criticism as the Fundamental Discipline of Literary History, 未刊行,GS VI 173-74新客体性批判Critique of the New Objectivity, 未刊行,GS VI 179-80左翼的忧郁Left-Wing Melancholy, Die Gesellschaft, 1933, GS III 279-83神学批评Theological Criticism, Die neue Rundschau, February 1931, GS III 275-78卡尔-克劳斯—献给古斯塔夫-格吕克Karl Kraus—Dedicated to Gustav Glueck, Frankfurter Zeitung und Handelsblatt, March 1931, GS II 334-67文学史与文学研究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Die Literarische Welt, April 1931, GS III 283-90德语书信选序German Letters, 未刊行,GS IV 945-47打开我的图书馆Unpacking My Library, Die Literarische Welt, July 1931, GS IV 388-96弗朗茨-卡夫卡:万里长城建造时Franz Kafka: Beim Bau der Chinesischen Mauer, 1937年7月广播稿,GS 676-83摄影小史Littl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Die literarische Welt, September-October 1931, GS II 368-85保罗·瓦雷里—为他的六十周岁生日而作Paul Valery, Die literarische Welt, October 1931, GS II 386-90毁灭性人格The Destructive Character, Die Frankfurter Zeitung, GS IV 396-98关于无线广播的思考Reflections on Radio, 未刊行,GS II 1506-07米老鼠Mickey Mouse, 未刊行, GS VI 144-45唯物主义文学史上几乎所有的例子In Almost Every Example We Have of Materialist Literary History, 未刊行,GS VI 172批评家的任务The Task of the Critic, 未刊行, GS VI 171-721932论经验Experience, 未刊行,GS VI 88-89旧信寻踪On the Trail of Old Letters, 未刊行, GS IV 942-44史诗句中的家庭戏A Family Drama in the Epic Theater, Die literarische Welt, February 1932, GS II 511-14得天独厚的思考—论泰奥多尔·海克尔的《浮吉尔》Privileged Thinking—On Theodor Haecker’s Virgil考古挖掘与记忆Excavation and Memory, 未刊行, GS IV 400-401俄底浦斯,或理性神话Oedipus, or Rational Myth, Blaetter des hessischen Landtheaters, April 1932, GS II 391-95论成语On Proverbs, 未刊行,GS VI 206-207戏剧与广播—它们是如何相互控制对方的教育节目的Theater and Radio—The Mutual Control of Their Education Program,生前未发表,Blaetter des hessischen Landestheaters, May 1932, GS II, 773-76伊比萨岛漫记Ibizan Sequence, Frankfurter Zeitung, June 1932, GS IV, 402-409柏林编年纪事—给我亲爱的的施蒂方Berlin Chronicle—For my dear Stefan,未刊行,GS VI 465-519西班牙, 1932 Spain, 1932, 未刊行,GS VI 446-64来自混暗之域的光—评汉斯·里勃施托柯尔的《我们时代之光照耀下的玄秘知识》Light from Obscurantists—Hans Liebstoeckl, Die Geheimwissenschaften im Lichte unserer Zeit, Frankfurter Zeitung, August 1932, GS III 356-60手帕The Handkerchief, Frankfurter Zeitung, November 1932, GS IV 741-45在阳光下In the Sun, Koelnische Zeitung, December 1932, GS IV, 417-20严格的艺术研究—评《艺术研究论文年刊》第一卷The Rigorous Study of Art—On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Kunstwissenschaftlische Forschungen,Literaturblatt der Frankfurter Zeitung, July 1933 (用笔名Detlef Holz发表),GS III 363-69马赛的印度大麻Hashish in Marseilles, Frankfurter Zeitung, December 1932, GS IV 409-161933灯The Lamp, 未刊行,GS VII 792-94相似性学说Doctrine of the Similar, 未刊行,GS II 204-10短影(2)Short Shadows (II), Koelnische Zeitung, February 1933, GS IV 425-28基尔恺郭尔—哲学唯心论的终结Kierkegaard—The End of Philosophical Idealism, Vorsische Zeitung, April 1933, GS III 380-83施蒂方·格奥尔格回顾—评一部研究该诗人的新作Stefan Georg in Retrospect, Frankfurter Zeitung, July 1933, GS III 392-99词与名的反题Antitheses Concerning Word and Name, 未刊行,GS VII 795-96论模仿的官能On the Mimetic Faculty, 未刊行, GSII 210-13思想形象Thought Figures, Die literarische Welt, November 1933 (用笔名Detlef Holz发表), GS IV 428-33经验与贫困Experience and Poverty, Die Welt im Wort(布拉格), December 1933, GS II 213-191934(The Author as Producer)报纸The Newspaper, Der oeffentliche Dienst(慕尼黑), March 1934, GS II 628-29法国作家当前的社会处境The Present Social Situation of the French Writer, Zeitschrift fuer Sozialforschung, spring 1934, GS II 776-803作为生产者的作者—193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西斯主义研究所所作的讲演The Author asProducer—Address at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Fascism, Paris, April 27, 1934, 未刊行,GS II 683-701斯文德堡手记,1934年夏Notes from Svendborg, Summer 1934, 未刊行, GS VII 523-32希特勒消弭了的男子气Hitler’s Diminished Masculinity, 未刊行, GS VI 103-04弗朗茨-卡夫卡—纪念作者逝世十周年Franz Kafka—On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His Death, Juedische Rundschau, December 1934, GS II 409-4381935布莱希特的《三分钱的小说》Brecht’s Threepenny Novel, 未刊行,GS III 440-49约翰·雅科布·巴霍芬Johann Jocab Bachofen, 原文为法文,未刊行,GS II 219-33滨海大道之上的谈话—回忆狂欢节时的尼斯Conversations above the Corso: Recollections of Carnival-Time in Nice, Frankfurter Zeitung, March 1935 (用笔名Detlef Holz发表), GS IV 763-71巴黎,十九世纪的都城Paris, the Capital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未刊行,GS V 45-59就“巴黎,十九世纪的都城”与阿多诺的通信Exchange with Theodore W. Adorno on the Essay “Paris, the Capital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GB V 95-100语言社会学诸问题:概论Problem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An Overview, 未刊行, Zeitschrift fuer Sozialforschung, summer 1935, GS III 452-80电影辩证结构的表述公式The Formula in Which the Dialectical Structure of Film Finds Expression, GS I 10401936技术可复制性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Reproducibility (2nd version),未刊行,GS VII 350-84另一种乌托邦意志A Different Utopian Will, 未刊行,GS VII 665-666美的相似性的重要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Beautiful Semblance, 未刊行, GS VII 667-68时代的签名The Signatures of the Age, 未刊行, GS VII 668-69关于注意力分散的理论思考Theory of Distraction, GS VII 678-79讲故事的人:就尼古拉-列斯托夫作品所作的思考The Storyteller: Observations on the Works of Nikolai Leskov, Orient und Occident, October 1936, GS II 438-465德语书信选German Men and Women: A Sequence of Letters, Vita Nova Verlag, November 1936, GS IV 149-233巴黎书简(2)油画与摄影:Letter from Paris (2): Painting and Photography, 未刊行,GS III 495-507翻译—支持与反对Translation—For and Against, 未刊行, GS VI 157-60模仿能力检验自身的最初物质基础The Knowledge That the First Material on Which the Mimetic Faculty Tested Itself, 未刊行, GS VI 1271937布莱希特《三分钱的歌剧》评论附录Addendum to the Brecht Commentary: The Threepenny Opera, GS VIII 347-49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与历史学家Eduard Fuchs, Collector and Historian, Zeitschrift fuer Sozialforschung, fall 1937, GS II 465-5051938神学政治片断Theological-Political Fragment, 未刊行, GS II 203-204一所致力于独立研究的德国研究所A German Institute for Independent Research,Mass und Werk, May-June 1938, GS III 518-26对勃洛特《卡发卡传》的看法View of Brod’s Franz Kafa, 未刊行, GS 526-29就弗朗茨-卡夫卡致盖尔肖姆-肖勒姆书Letter to Gershom Scholem on Franz Kafa, 未刊行, GB VI 105-114无产阶级不被提及的国度—就布莱希特八部独幕剧首演所作的思考The Land Where the Proletariat May Not Be Mentioned: The Premiere of Eight One-Act Plays by Brecht, Die neue Weltbuehne, June 1938, GS II 514-18日记选Diary Entries, 未刊行, GS VI 532-391900年前后的柏林童年(定稿及1934年稿) Berlin Childhood around 1900—Final Version & 1934 Version, 未刊行, GS VII 385-433 (1938年定稿); GS IV 245-46, 250, 252-52, 260-63, 264-67, 268-69, 276-78, 280-82, 283-88, 300-302 (1934年稿)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巴黎(包括“波西米亚人”;“游荡者”;“现代性”;以及两篇附录:“论唯物主义方法”和“论趣味”)The Paris of the Second Empire in Baudelaire,未刊行,GS I, 511-604, 1160-61, 1167-69布朗基Blanqui, 未刊行, GS I 1153-54研究从思考《恶之花》的影响开始The Study Begins with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Influence of Les Fleurs du mal, GS I, 1150-52就“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巴黎”同阿多诺的通信Exchange with Theodore W. Adorno on The Paris of the Second Empire in Baudelaire, Briefwechsel, 1928-1940, Suhrkamp Verlag, 1994, 364-86德国失业编年史—评安娜-西格尔的小说《救济》A Chronicle of Germany’s Unemployed—Anna Seghers’ novel Die Rettung, 删节版发表于Die neue Weltbuehne, May 1938, GS III 530-38一部关于德国犹太人的小说—评施蒂方-拉克纳的小说《无家可归》A Novel of German Jews—Stefan Lackner’s novel Jan Heimatlos, Die neue Weltbuehne, December 1938, GS III 546-481939评亨尼希斯瓦尔德的《哲学与语言—问题批判与系统》Review of Hoenigswald’s Philosophie und Sprache, 未刊行,GS III 564-69关于布莱希特的笔记Note on Brecht, 未刊行, GS VI 540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未刊行, GS I 665-90就“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巴黎”中“游荡者”部分同阿多诺的通信Exchange with Theodor W. Adorno on “The Flaneur” Section of “The Paris of the Second Empire in Baudelaire, Briefwechsel, 1928-1940, 388-407对布莱希特诗所作的评论Commentary on Poems by Brecht, 部分发表于Schweizer Zeitung am Sonnetag, April 1939, GS II 539-72技术可复制性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三稿)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third version), 未刊行,GS I 471-5081789年的德国人Germans of 1789, 原文为法文,发表于Europe: Revue mensuelle, July 1939, GS IV 863-80什么是史诗剧?What Is Epic Theater? Mass und Wert, July-August 1939, GS II 532-391940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On Some Motifs in Baudelaire, Zeitschrift fuer Sozialforschung, January 1940, GS I 605-53论卡尔·约赫曼的《诗的退化》The Regression of Poetry, by Carl Gustav Jochmann, Zeitschrift fuer Sozialforschung, GS II 572-98论席尔巴哈On Scheerbach, 原文为法文,未刊行,GS II 630-32论历史概念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 未刊行,GS I 691-704“论历史概念”补遗Paralipomena to “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 未刊行,GS I 1230-1235就波德莱尔、格奥尔格和霍夫曼斯塔尔致阿多诺书Letter to Theodor W. Adorno on Baudelaire, George, and Hofmannsthal, Briefwechsel, 1928-1940, 424-434。
论新月派小说的虚化与诗化倾向
论新月派小说的虚化与诗化倾向摘要:新月派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诗化倾向。
本文拟从虚化与诗化这对范畴入手,探讨新月派诗化小说得以形成的内在文化动力及其审美意义。
新月派小说虚化背景,将人生理想化,促成了了小说诗化的程度。
新月派小说是诗化小说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为小说创作开辟了新的写作空间。
关键词:新月派;虚化;诗化新月派是一个成分极其复杂的文学流派,为《新月》撰稿的有170多人,体裁涉及到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各个领域。
对新月派的研究评论,八十年代以前多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故否定多于肯定。
影响最大者当推鲁迅、茅盾,鲁迅《语丝》中对革命的小资产阶级文艺的批评,就是针对新月派的,茅盾则在《徐志摩论》中说,“志摩是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
”80年代以后研究开始深入,多从诗歌的角度进行探讨,小说领域鲜有人涉足(沈从文的小说微观研究除外)。
90年代朱寿桐著有《新月派的绅士风情》,以“绅士文化取向”来观照新月派的诗歌、散文及小说,标志着对新月派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1923~1934年间发表于《新月》、《现代评论》、《学文》等刊物的小说,涉及到的主要作家有徐志摩、林徽因、凌叔华、沈从文、杨振声等。
所谓诗化小说,“是立意小说,它拆除了传统小说的情节的堤坝,把它引进诗意的清池,它不是在感情无法约束的时候写的,而是感情得到凝固,把它容纳在精心熔裁的结构修辞中,使之神韵圆全,试趣盎然”。
[1] “诗”不仅局限于单纯的体裁的意义,而且融铸了对理想世界的更高追求。
“诗”的重要性在于它维系着人世间至上、极美的事物,是使人在平庸的生活中得以超越的一种形式。
虚化促成了新月派小说的诗化,三种虚化方式具体表现在:一、塑造理想人性的方式新月派作家通过小说文本勾勒出率真自然的理想人性,将小说创作引入诗意的情池。
情感美好,道德高尚,人性善良,往往是新月派作家展示人物性格单纯性的主要方面,“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些!丑的东西虽不全是罪恶,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壮严,产生那个高尚情操”(《〈看虹摘星录〉后记》)。
《我在岛屿读书》书单(1-5期),共计212本
苏童《妻妾成群》《黄雀记》《离婚指南》《妇女生活》余华《活着》《兄弟》西川《深浅》《开花》铁凝《永远有多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叶至诚《没有完的赛跑》《倒霉的橄榄核》唐纳德·巴塞尔姆《死去的父亲》《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务虚笔记》《我与地坛》《至诚六种》哥德《浮士德》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鲁迅《狂人日记》《故事新编》《伤逝》《孔乙己》《铸剑》沈从文《湘行散记》《边城》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海明威《老人与海》卡夫卡《变形记》《城堡》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生》汪曾祺《人间草木》麦尔维尔《白鲸》欧阳询《艺文类聚》中华书局《全唐诗》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随风而行》(诗集)孙犁《白洋淀纪事》《风云初记》《云斋小说》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里湾》李劼人《大波》《一个人的文学史》程永新(里程)苏童《红桃Q》《新天仙配》《穿旗袍的姨妈》《到处都在下雪》《青石与河流》老舍《茶馆》巴金《家、春、秋》鲁迅《野草》《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康式昭/奎曾《大学春秋》康濯《水滴石穿》张献《屋里的猫头鹰》严文井《“下次开船”港》张洁《方舟》笛安《姐姐的丛林》马原《虚构》《若只初见》《1934年的逃亡》《他们的儿子》《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在细雨中呼喊》《随想录》铁凝《麦秸垛》王蒙《活动变人形》张承志《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跛人》班宇《冬泳》《逍遥游》苏轼《苏东坡全集》圣埃克絮 ·佩里《人类的大地》弗吉尼亚 ·伍尔夫《到灯塔去》苏童《米》《祭奠红马》汪曾祺《异禀》《受戒》奥德修斯·埃利蒂斯纳撒尼尔·霍桑《红字》《玉石人像》《英雄挽歌》乔治·戈登·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乔治·西默农《拉脱维亚人皮埃特尔》《十字路口之夜》祝勇《故宫六百年》林斤澜《春雷》《头像》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唐璜》万芳《你和我》叶兆言《夜泊秦淮》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王安忆《米妮》余华《文城》《故宫艺术史》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格非《江南三部曲》阿诚《棋王 树王 孩子王》《闲话闲说》曹禺《雷雨》《原野》叶圣陶《内蒙日记》《渝沪通信》武茳虹《山的那边是海》叶昕昀《孔雀》《最小的海》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朱苏进《在一个夏令营里》杨本芬《秋园》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紫金陈《无证之罪》《坏小孩》那多《返祖》《荒墟归人》余华阿来《尘埃落定》《蘑菇圈》《河边的错误》埃德加·爱伦·坡《乌鸦》《黑猫》《玛丽·罗热疑案》《失窃的信》西川《北宋:山水画乌托邦》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郑执《生吞》《把羊群赶下大海》安妮·埃尔诺金庸《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聚斯金德《香水》纳博科夫《黑暗中的笑声》蔡骏《天机》《幽灵客栈》阿瑟·柯南·道尔《鲜血梅花》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福尔摩斯探案集》《斑点带子案》《悠悠岁月》《一个女人的故事》《事件》《古典爱情》《第七天》《世事如烟》马伯庸《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哥舒意《夜之琴女与耶稣之笛》《沉睡的女儿》东野圭吾《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栗鹿《致电蜃景岛》《所有罕见的鸟》亚历山大·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倪匡《精武门》《蓝血人》古龙《绝代双骄》梁羽生《七剑下天山》温瑞安《四大名捕》刘慈欣《三体》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西川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野草》《万寿》加西亚·马尔克斯《神奇的加勒比》周作人《知堂文集》《初恋》苏童《我从来不敢夸耀童年的幸福》《桑园留恋》《乘滑轮远去》张承志《张承志世界与我散文》莫泊桑《羊脂球》《项链》徐志摩《志摩的诗》罗兰·巴特《埃菲尔铁塔》瓦尔特·本雅明《普鲁斯特的形象》《驼背小人》屈原《九歌·少司命》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祝勇《故宫的古物之美》格非《江南三部曲》夏尔·皮诶尔·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的忧郁》冯骥才《人生滋味》蒙田《蒙田随笔》史铁生《史铁生散文精选》巴勃罗·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罗伯特·勃莱《水箱》《女神》《屈原》郭沫若《往事》《演春与种梨》柏华《春秋来信》《张枣的诗》张枣侯马《粽子》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冯至《十四行集》《昨日之歌》侯马《粽子》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随笔》。
本雅明我带着惊异领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迫使我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
本雅明我带着惊异领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迫使我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2017-04-29现实以上主义我发现,世界上除了那个固执的问题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问题就是:世界何以存在事物?何以存在世界?我带着惊异领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迫使我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
它的不存在对于我,一点都不比它的存在更值得怀疑。
存在对不存在眉来眼去。
当月光闪亮时,海洋和大陆并不比我的盥洗池更领风骚。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德国著名哲学家,马克思主义者。
出生于柏林。
出版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和《单向街》等作品。
有人称之为“欧洲最后一位文人”。
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他的卡夫卡式的细腻、敏感、脆弱不是让他安静地躲在一个固定的夜晚,而是驱使他流落整个欧洲去体验震惊。
本雅明1892年7月15日生于德国柏林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父亲原是一名巴黎银行家,之后来到柏林成为一个古董商。
本雅明曾在弗莱堡、慕尼黑、柏林和伯尔尼研究哲学。
1919年以“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观”一文获得伯尔尼大学博士学位,但未能顺利取得大学教授资格。
他的教授职位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曾被法兰克福大学否决,其评介是“如一片泥淖,令人不知所云”,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今该书却成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经典。
本雅明在柏林以一个自由作家和翻译家的身份维生,兼及精神病理学的研究。
1933年,他被纳粹驱逐出境,移居法国,并成为“社会研究所”成员。
为了躲避盖世太保,1940年又移居至西班牙边境小镇--Port Bou,在此写下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如《论歌德的(亲和力)》、《德国悲剧的起源》、《单向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00年左右的柏林童年》、以及传世名作《巴黎拱廊街》。
1917年他与朵拉·苏菲·波拉客(1890-1964 )结婚,1928年两人分居,两年后离婚。
1940年9月27日,于西班牙一个边境小镇被迫自杀。
瓦尔特·本雅明:早期浪漫派的艺术理论与歌德
瓦尔特·本雅明:早期浪漫派的艺术理论与歌德瓦尔特·本雅明,1892年7月15日生于德国柏林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在柏林以一个自由作家和翻译家的身份维生。
1933年,他被纳粹驱逐出境,移居法国,并成为“社会研究所”成员。
为了躲避盖世太保,1940年又移居至西班牙边境小镇Port Bou,在此写下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如《论歌德的(亲和力)》、《德国悲剧的起源》、《单向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00年左右的柏林童年》、以及传世名作《巴黎拱廊街》。
1917年他与朵拉·苏菲·波拉客(Dora Sophie Pollak,1890-1964 )结婚,1928年两人分居,两年后离婚。
1940年9月26日,在移居美国的流亡路线被迫中断后,本雅明在西班牙边境的一个小镇自杀身亡。
早期浪漫派的艺术理论与歌德瓦尔特·本雅明选自其博士论文《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早期浪漫主义者的艺术理论与歌德的在原则上是对立的[1]。
而研究这一对立,可以大大增进对艺术批评这一概念的历史的了解。
因为这种对立同时意味着批评概念历史的危机阶段:浪漫派的批评概念与歌德的批评概念处于问题史的关系之中,它直接表现出的是纯粹的艺术批评的问题。
而艺术批评概念本身,却极明显地依赖于艺术哲学的中心。
这种依赖性最尖锐地表现在艺术作品的可批评性这一问题上。
无论是否认,还是宣称这一可批评性,完全取决于构成艺术理论基础的哲学基本概念。
对早期浪漫主义者在艺术哲学上的全部努力可作如下总结:他们试图在原则上证实艺术作品的可批评性。
歌德的全部艺术理论都是为了证实他的关于作品的不可批评性的观念。
这并不是说,他只是偶尔强调这一看法,也不是说,他没有写过批评。
他对这种观念的概念性表述并不感兴趣,就在他的晚年——这里首先看重的就是这一时期——他还写了不少批评。
不过,在很多批评中都可看出,他不仅对作品,而且对自己的批评行为持有略带讽刺的保留态度。
解构主义学派1
1992年漓江出版社的编辑找到董燕生,邀请他重新翻译《堂吉诃德》。
当时,杨绛版的《堂吉诃德》面世已经14年。
在《听杨绛谈往事》中,杨绛曾经回忆翻译这部72万字的译著前后经历整整二十年时间。
为了以读懂原著,杨绛从1958年开始自学西班牙语,1961年着手翻译,“文革”初期,已被完成的译稿被红卫兵没收,十来年后干校结束又从头翻起。
而《堂吉诃德》第一版在“文革”结束后不久首印的十万套很快售完,第二次印刷又是十万套。
1978年西班牙国王、王后访华先遣队到达中国见到的一个景观就是:北京书店门前读者排着长队购买《堂吉诃德》新出版中译本的盛况。
之后西班牙国王访华,邓小平把《堂吉诃德》作为礼物送给了国王。
二、教学重点:原文和译文的关系,解构与结构的概念,德里达的“延异”和“播撒”等学说,本雅明的“纯语言”理论,异化翻译。
三、教学难点:解构的概念,德里达的“延异”学说,本雅明的“纯语言”。
四、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对学生进行一些提问。
五、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提问环节: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原文依赖于译文,没有译文,原文就无法存在。
(二)解构主义的背景:中国文化大革命影响,法国“五月风暴”,解构破坏结构。
(三)解构主义的起源:雅克·德里达攻击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攻击结构主义的理论,提出解构主义。
(四)与结构主义的比较:解构的基础是结构。
(五)解构学派突出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瓦尔特·本雅明,劳伦斯·韦努蒂。
1. 雅克·德里达:(1)生平:解构主义的鼻祖(2)主要著述:《论文字学》,《写作与差异》,《言语与现象》(3)翻译学说:“延异”概念-产生各种差异的播撒行为,“印迹”概念-意义表示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物,“播撒”概念-揭示了文本旅行方向的杂乱无序,“可重复性”概念-打开了不可译的上下文(4)翻译观点简述。
2. 瓦尔特·本雅明:(1)生平:哲学家,思想家。
中国乡土文学的空间意识
中国乡土文学的空间意识作者:苏红香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6期[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乡土文学的空间意识特征,并比较不同作家所内化的情感态度的不同表现。
乡土文学里的这种空间转换,无形中赋予乡土小说以诗化特性。
本文还阐述了当今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乡土文学的空间意识的存在形式的思考。
[关键词] 乡土文学;空间意识;空间转换文学发展的趋势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类自身发展等,同时也包括空间地域意识的影响。
作家所生存的空间状态直接影响着文学发展的特点。
因此,我们关注文学发展的动态,要对空间意识保持着高度的敏感。
回顾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也应该关注空间对作家及作品的影响。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土地有着一种割不断、理还乱的眷恋之情,人类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人们称之为母亲,视为自己最初的发源地,栖息地与最终的归属地。
中国乡土文学源远流长,《诗经》、《楚辞》中某些篇章都流露出作者依依不舍的故土情结,唐诗宋词中也有很多乡土情结的表现。
而回顾20世纪百年中国文学,成就最大的就是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作为这个时期的主流文学,它的生成、发展、嬗变,既与中国乡村的前现代社会状况有关,又与作家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所带来的记忆与经验有关。
综观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发展状况,我们不可忽略“空间”这一概念。
一、中国文学里的空间意识中国传统小说有两大系统,一是历史传记系统,它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空间意识,描写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物所具有的不同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征,对后代小说的叙事模式影响极大;另一个是地理志系统,它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空间意识,对后世小说的自然意识、空间思维方式以及空间描写等方面影响深远。
例如,早在先秦时代,《山海经》就既描绘了山川湖泊的地理分布,也按照空间顺序,将许多神话传说连缀成一个宏大的叙事体系。
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说:“在这种神话与神话的多方域聚合和历史的代代层积中,中国神话形成了迥异于西方史诗神话的非情节性和多义性的基本特征。
普鲁斯特简介
普鲁斯特简介1. 普鲁斯特简介- 普鲁斯特是一位法国小说家,生于1871年,死于1922年。
他的全名是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
- 普鲁斯特的代表作是《追忆逝水年华》(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这是一部非常长篇的小说(共七卷),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 普鲁斯特还写过一些散文和短篇小说,包括《小路的一侧》(Du côté de chez Swann)和《失落的时光》(Le temps retrouvé)等。
- 普鲁斯特是一位非常敏感和有才华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要围绕着人的内心世界展开,涉及到爱情、社会、艺术等主题。
2. 《追忆逝水年华》- 《追忆逝水年华》是普鲁斯特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
-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马塞尔的青年,他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尤其是与阿尔伯蒂娜、吉尔伯特和艾莲娜三位女子的关系。
- 这部小说的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象征和隐喻,同时也涉及到很多哲学和文学方面的问题。
通过马塞尔的回忆,普鲁斯特探讨了记忆、时间、艺术等多个领域的问题。
- 《追忆逝水年华》在出版后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
3. 普鲁斯特的影响- 普鲁斯特对20世纪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还对后来的文学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普鲁斯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被称为“普鲁斯特式的写作”。
这种写作风格注重细节和内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 普鲁斯特的作品也对心理学、哲学和美学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探讨了人类心理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和哲学思考产生了影响。
- 普鲁斯特的影响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电影、艺术和音乐等。
他的作品被改编成了很多电影和舞台剧,对电影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鲁斯特的形象(德)瓦尔特·本雅明/文张旭东/译1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三十卷《逝水华年》来自一种不可思议的综合,它把神秘主义者的凝聚力、散文大师的技巧、讽刺家的锋芒、学者的博闻强记和偏执狂的自我意识在一部自传性作品中熔于一炉。
诚如常言所说,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建立或瓦解了某种文体,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特例。
但在那些特例中,这一部作品属于最深不可测的一类。
它的一切都超越了常规。
从结构上看,它既是小说又是自传又是评论。
在句法上,它的句子绵延不绝,好似一条语言的尼罗河,它泛滥着,灌溉着真理的国土,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个特例同时也标志着过去几十年里的文学最高成就。
这部作品的创作条件是极不健康的:非同一般的疾病,极度的富有,古怪的脾性。
在任何一方面这都不是可资效仿的生活,然而它却整个变成了典范。
我们时代无与伦比的文学成就注定要降生在不可能性的心脏。
它既坐落在一切危险的中心,也处于一个无关痛痒的位置。
这标志着这部花费了毕生心血的作品乃是一个时代的断后之作。
普鲁斯特的形象则是文学与生活之间无可抗拒地扩大着的鸿沟的超一流面相。
这是我们为什么要乞灵于这个形象的理由。
我们知道,在他的作品里,普鲁斯特并非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描绘生活,而是把它作为经历过它的人的回忆描绘出来。
不过这样说未免过于粗疏空泛。
对于回忆着的作者说来,重要的不是他所经历过的事情,而是如何把回忆编织出来,是那种追忆的佩内罗普的劳作,或者不如说是遗忘的佩内罗普的劳作。
难道非意愿记忆,即普鲁斯特所说的mémoire involontaire,不是更接近遗忘而非通常所谓的回忆吗?在这种自发性的追思工作中,记忆就像经线,遗忘像纬线,难道这不是佩内罗普工作的对等物,而非相似物吗?在此,白日会拆散黑夜织好的东西,每天早上我们醒来,手中总是攥着些许经历过的生活的丝缕,哪怕它们往往是松散的、难以辨认的。
这张生活的挂毯似乎是遗忘为我国编织的。
然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目的的行为乃至有目的回忆却将遗忘的网络和装饰拆得七零八落。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普鲁斯特把他的白昼变成了黑夜。
在那间人工照明的黑屋子里,他把所有的时辰奉献给了不受袭扰的工作,以便将那些扑朔迷离、精美纷呈的形象尽收眼底。
拉丁文“文本”的原义是“编织”。
谁的文本也没有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编织得那样紧密。
在他看来,任何事物都不够紧凑,不够耐久。
从他的出版商伽里玛那儿我们得知,普鲁斯特的校阅习惯要了排字工的命。
送还的清样上写满了边角注,所有的空白处都被新的文句填满,可错字却一个没改。
这样一来,记忆的法则甚至在作品修改过程中也大行其道。
因为一件经历是有限的,无论怎么样,它都局限在某个经验的领域;然而回忆中的事件是无限的,因为它不过是开启发生于此前此后的一切的一把钥匙。
记忆还在另一层面上颁布编织的法则。
构成文本机体的既不是作者也不是情节,而是回忆的过程本身。
我们甚至可以说作者和情节是记忆连续体中的间断,它构成了那张挂毯的背面图案。
普鲁斯特曾说他更愿意把他的整部作品出成单卷,分两栏排印,中间不分段落。
这里他要表明的正是这一点,我们也必须这样来理解他。
普鲁斯特如此狂热地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这些无止境的努力究竟包含着什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一切生命、作品和事物不过是生活中一些最平常、最飘忽不定、最多愁善感、最隐晦不明的时刻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能将它把握住的人们的眼前?当普鲁斯特在一个著名的段落中描绘仅仅属于他本人的辰光时,他的描绘方式让人都觉得这辰光也在自己的存在之中。
我们也许可以把它称为日常时辰;它是夜,是失去的鸟儿的婉转啼鸣,是在敞开的窗前的一次呼吸。
如果我们不这么屈服于睡眠,也许我们就永远不知道有多少机遇正在翘首以待。
普鲁斯特从未向睡眠屈服。
然而,或不如说正由于此,让·谷克多在一篇优美的文章里说普鲁斯特的声音抑扬顿挫,遵循着夜与蜜的法则。
委身于这样的法则竟使他征服了一直伴随着他的无望的遗憾。
他曾把这种遗憾称为“现实存在物本质上不可救药的不完美”(I?imperfection incurable dans I?essence měme du présent)。
在记忆的蜂巢里他为自己营造了容纳思想幼虫的房屋。
谷克多所认识到的正是所有普鲁斯特的读者都关心的问题。
但谁也没意识到这正是他思想和效果的枢纽。
谷克多看出来普鲁斯特对幸福的追寻是那样盲目、狂热、不能自制。
这一切闪烁在他的眼里;尽管这不是一双幸福的眼睛,但人们却可以在里面看到好运,就好像它们潜伏在赌博或恋爱之中。
普鲁斯特的读者不太能够领会那种漫布在作品中的令人目瞪口呆的爆炸性的幸福意志,这里的原因并不奇怪。
在许多地方,普鲁斯特易于让人从遁世主义、英雄主义或苦行主义等等久经时间考验的角度去看他的作品。
无论如何,那些生活的小学生们最愿意相信这样的说教:伟大的成就是苦役、患难和挫折的果实。
那种认为幸福也可在美的王国中占一席之地的念头未免过于想好事,令人们的ressentiment(忌恨)难于接受。
但的确有一种二元的幸福意志,一种幸福的辩证法:一是赞歌形式,一是挽歌形式。
一是前所未有的极乐的高峰;一是永恒的轮回,无尽的回归太初,回归最初的幸福。
在普鲁斯特看来,正是幸福的挽歌观念----我们亦可称之为伊利亚式的----将生活转化为回忆的宝藏。
为此他在生活中牺牲了朋友和伴侣,在作品中割舍了情人、人物、叙事的流动和想象的游戏。
马克斯·乌诺尔德是一位具有洞察力的普鲁斯特读者,他指出“无聊感”就是这样从普鲁斯特的行文中产生出来的。
他把这称为“没有要点的故事”。
他写道:“普鲁斯特能使没有要点的故事变得兴味盎然。
他说‘想想看,亲爱的读者,当昨天我把一块小饼干浸泡在茶里时我想起了孩提时在乡间度过的一段时光’。
他为此用了八十页的篇幅,然而这一切是这样迷人,以致于你不再是一个听故事的人,而是变成了白日梦患者本人。
”在普鲁斯特笔下,“平平常常的梦一旦被讲述出来就立即变成了没有要点的故事”。
乌诺尔德发现了通向梦境的桥梁。
任何关于普鲁斯特的全面性阐释都不能无视这一点。
通向这个地点的路径是足够的、勿庸置疑的。
它们包括普鲁斯特对记忆的狂热研究,以及他对相似性的充满激情的崇拜。
当他出奇不意、令人震惊地揭示出举止、相貌、言词风格中的相象性时,这种同梦境间的关联尚没有暴露出它的无所不在的霸权。
那种为我们所习以为常、并在我们清醒时被把握住的事物间的类似性只是模糊地映射出梦的世界的更深一层的相象。
在梦的世界里,一切发生的事情看上去不是彼此同一,而是在类似性的伪装下暧昧地彼此相象。
孩子们都熟知这个世界的象征物:洗衣筐里卷好的长筒袜既是一个“包裹”又是一个“礼物”,它具有这个梦幻世界的结构。
正如孩子们从不倦于迅速地把这只袋子连同里面的内容一道变成第三件东西----一只袜子,普鲁斯特也总是无法一下子将那只玩偶----他的自我----腾空,以便囤积第三种东西,那些满足他的好奇心,或不如说缓解他的怀旧病的意象。
普鲁斯特躺在他那张床上被这种怀旧病折磨着,那是对一个在类似性的国度里被扭曲了的世界的乡愁,也就在这个世界里,存在的超现实主义面目凸显出来。
普鲁斯特的一切,包括那些精心策划、挑挑剔剔的表现方式都属于这个世界。
无论在词藻上还是在视觉上,这个世界都永远不是孤立的;它总是被小心翼翼地引导出来,万无一失地予以持护。
他承受的是一种脆弱、珍贵的现实:意象。
它自己从普鲁斯特的句子结构上脱颖而出,就像那个巴贝尔克的夏天----陈旧、干瘪、无从追忆----从弗朗索瓦丝手中的花边窗帘上浮现出来。
2最重要的话并不总由人高声宣告。
同样,我们也不总是私下里与那些最接近的人、最亲密的朋友或那些最乐于聆听忏悔的人分享非说不可的话。
如果不仅人是这样,而且时代也以这种天真的----换句话说,误入歧途的,琐碎的----方式同路人交流纯属自身的东西,那么十九世纪与之倾诉衷肠的不是阿纳托利·法朗士,而是年轻的普鲁斯特。
这个无足轻重的势利眼、花花公子、社会名流竟若无其事地捕获了这个颓败时代最惊人的秘密,好像它不过是另一个疲惫不堪的斯旺。
普鲁斯特被挑中了来为记忆把十九世纪孕育成熟。
在他之前,这个时代显得松松垮垮,而如今却成了精力聚汇之所,后世作家更从中引出了五花八门的潮流。
这类作品中两部最重要的出自两位与普鲁斯特私交甚密的仰慕者:克莱尔芒?托耐尔公主的回忆录,及莱昂·多代的自传。
两部作品都于近期出版,这不是偶然的。
某种明确的普鲁斯特式的灵感激发了多代将自己的生活转向城市,而他政治上的愚蠢又粗糙迟钝得不足以加害于他的令人钦佩的才华。
《不复存在的巴黎》(Paris vécu)是一部传记在城市地图上的投影。
我们在不止一处看到了普鲁斯特的影子。
克莱尔芒?托耐尔公主的书名是《相聚的时光》(Au Temps des équipages),这在普鲁斯特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这本书是普鲁斯特从圣日尔曼近郊发出的野心勃勃、亲昵而富有挑战性的召唤的轻柔的回声。
此外,这部多彩多姿的作品也在气质和人物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借鉴了普鲁斯特,甚至它描绘了普鲁斯特本人以及他在里茨饭店和几个最心爱的研究对象。
无疑,这把我们带了一种非常贵族气的环境中,外加克莱尔芒?托耐尔公主拿手地描摹出来的人物,比如罗伯特·德·孟德斯鸠,这还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贵族环境。
就普鲁斯特来说,情形同样如此。
在他的作品里亦有同孟德斯鸠相对应的人物。
如果德国文学批评不是热衷于挑容易的大谈一气,这些无关宏旨的模特问题本是不值得讨论的。
但德国文学批评不愿错过任何机会去迁就公共图书馆人群的阅读水平,雇佣批评家们忍不住要从普鲁斯特作品的势利气氛中得出关于作者的某种结论,他们把这些作品视为法国人的隐私,Almanach de Gotha(哥达年鉴)的文学副刊。
显然,普鲁斯特的人物属于饱食终日者的圈子,但那里面没有一个人同作者的颠覆者形象相同。
把这一切归纳为一个公式,我们可以说普鲁斯特的用心在于把整个社会的内部结构设计为闲谈的观相术。
在它的偏见与准则的宝库里,每一样东西都被一种危险的喜剧成分彻底瓦解了。
比埃尔?坎是第一个注意到这一点的人。
他写道:“提到幽默作品,人们总想到薄薄的、滑稽的、带插图封套的小册子。
人们忘记了《堂·吉诃德》、《巨人传》和《吉尔·布拉斯》这样的印数不多的煌煌巨制。
”当然,这种比较尚不足以充分说明普鲁斯特社会批判的爆炸力量。
他的风格是喜剧而不是幽默。
他的笑声不是把世界捧起来,倒是将它摔到了地上。
这样做的危险在于这个世界会四分五裂,而这又会让普鲁斯特流下眼泪。
不过,家庭与人格的整体,性道德和职业荣誉的确早已支离破碎了,于是布尔乔亚的矫揉造作在笑声中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