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8人口学考研初试及复试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参考书书目汇总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参考书书目汇总

《信息管理导论(第二版)》,党跃 武、谭祥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1.《信息组织》,戴维民主编,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信息资源共享》,程焕文、潘燕 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初试
“信息管理综 合”之“计算机 文化”部分
《计算机文化导论》,李志蜀著,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年
复试科目:语言 学概论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语言学概论》,刘颖主编,重庆大 学出版社
050101 ☆文艺学 01 文艺理论与批评 02 文艺美学 03 当代审美文化 04 中国文化与文论 05 西方文化与文论
635 文学评论写作: (1)《文学理论基础》,阎嘉,四川大学 出版社 (2)《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赵毅衡、傅 其林、张怡等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①101 政治②201 年 英语一或 202 俄 914 中国文学: 语或 203 日语 (1)《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 ③635 文学评论 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写作④914 中国 (2)《中国古代文学》,周裕锴、谢谦、 文学(含中国古 刘黎明,重庆大学出版社 代、现当代文学) (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 复旦出版社 (4)《中国现当代文学》,李怡、干天全, 重庆大学出版社 (5) 《中国文学》(1--4 册)四川人民出 版社 刘黎明主编
学科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备注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 学
662 哲学通论 961 西方哲学史
《大问题—简略哲学导论》,罗伯
特·所罗门著,张卜天译,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
复试教材:
《西方哲学史》,梯利,商务印书馆 《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

2024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博综合348考研真题

2024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博综合348考研真题

2024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博综合348考研真题业务课名称:文博综合348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文化遗产学2.物质文化遗产3.南通博物苑4. 陈列语言5. 博物馆教育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1. 简述博物馆藏品征集的基本途径。

2. 简述博物馆管理的基本原则。

3. 简述文化遗产的价值。

4. 简述文化遗产的利用原则。

5.简述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三、材料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形成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

博物馆的新职能、新形态新方法、新的收藏对象也不断地出现。

因此,国际公认的博物馆定义也在不新修改之中。

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了给博物馆下一个各国都能接受的定义,进行了很多工作花了很长时间,曾经作过多次讨论和修改。

1946 年11 月,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时的章程中提出: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

1952 年、1962 年、1971 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又多次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讨论修改,直到1974 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一届大会通过的章程,才明确规定: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

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博物馆机构设立的条件及博物馆的特征。

2.中国历代书画大部分属于是皇家的私人收藏,宋代是画家的黄金时代,由于“画院”兴盛,许多名画墓本便产生于宋代。

东晋画家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官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201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新祥旭考研

201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新祥旭考研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或254德语③654社会学理论④858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研究方法参考书目654社会学理论部分一、必看教材:1.《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需要重点精读)此书属于概论性质的教材,很简单,并且涉及许多考试内容,需要反复阅读并且在最后还需要反复背诵基本概念以及重点知识点。

2.《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人大出版社(精读)虽然此书比较老并且有些错误,但是由于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3.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分支社会学教材:1.《人口社会学》佟新著北大出版社(精读)系统掌握人口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相关问题。

2.《劳动社会学》刘艾玉北大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重点章节的核心内容。

3.《整合社会心理学》夏学銮河南人民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基本理论。

4.《中国社会思想史》王处辉中国人民大学2002(通读)掌握唐朝以前的思想,特别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

5.《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杨善华沈崇麟著浙江人民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家庭结构、关系、功能等发生的变化以及家庭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三、选看教材:1.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通读,至少掌握里面的重要概念,如差序格局等,也有可能出简答题。

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沃特斯华夏出版社(通读)此书是按照理论流派输理西方社会学的理论线索,较难,需要社会学史的背景知识。

如考研复习时间充足,可翻看。

3.《西方社会学原著选读》谢立中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通读)此书只需要翻看下,把那些名著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出来即可。

858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研究方法部分一、必看教材: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主编北大出版社(通读)需要通读几遍掌握些统计学基本概念以及部分公式。

人口学基础研究专题与参考书目

人口学基础研究专题与参考书目

人口学研究专题1、人口政策2、人力资本3、人口老龄化4、人口城市化5、流动人口管理6、人口职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参考书目1.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10.2.马寅初:《新人口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1.3.顾宝昌:《社会人口学的视野—西方社会人口学要论选译》,商务印书馆,19924.[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投资》,华夏出版社1990年5.[丹麦]卡塔琳娜·托马瑟斯基:《人口政策中的人权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6.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东方出版社1995年7.彭珮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8.路遇:《新中国人口50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9.谢宇:《社会学方法的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商务印书馆,199211.查瑞传:《查瑞传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12.邬沧萍:《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吕贝卡·库克等:《生殖健康与人权》,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4.段成荣:《人口迁移研究:原理与方法》,重庆出版社,199815.翟振武等:《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16.《人口理论新编》李竟能,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17.《人口理论教程》刘铮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18.《应用数理人口学》[美]内森•凯菲茨,华夏出版社,2000年19.《人口经济学新论》刘家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20.《世纪转变中的全球人口与发展》孙常敏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21.《中国人口发展评论:回顾与展望》于学军、谢振明主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22.《现代西方人口理论》李竟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3.《中国人口分析》曾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4.《人口将给中国带来什么》蔡昉等,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25.《中国贫困人口研究》王卓,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6.《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项人口分布经济学的探索研究》王桂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27.《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陆益龙,商务印书馆,2003年28.《现代人口管理学》王秀银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29.《农村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保障研究》周绍斌,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30.《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与抉择》童玉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31.《城市化与人口管理》沈建法,科学出版社,1999年32.《中国流动人口研究》魏津生主编,2002年33.《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蔡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34.《中国养老保障研究》王树新,华龄出版社,2005年35.《新人口论》马寅初,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年36.《人口分析与市场研究》郝虹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37.《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课题组、(美)行为与社会科学和教育委员会编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38.《21世纪中国人口系统模拟与决策》尹文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39.《中国家庭养老研究》姚远,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40.《养老保险的人口学研究》刘贵平,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41.《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研究》汤兆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42.《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莫志宏,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43.《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赵秋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44.《人力资源开发学》萧鸣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5.《人力资源经济学》杨蓉,中国物质出版社,2001年46.《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王章辉、黄柯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47.《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方式》侯亚非,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48.《当前中国城镇失业人口问题研究》郭庆松,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49.《人力资源开发与缓解贫困》陆杰华,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50.《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51.《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52.Newell, Colin. 1988. Methods and Models in Demography. Lond on: BelhavenPress.53.Henry Shyrock, Jacob Siegel and Associates. 1975.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Demography.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for the US Bureau of the Census.54.Hauser, Philip M. & Otis Dudl ey Duncan. 1959.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Aninventory and Appraisa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55.Rowland, Donald T. 2003. Demographic Methods and Concept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56.Rives, N.W & Serow, W.J. 1984.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Demography: DataSources and Estimation Techniques. Sage University Series on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57.Siegel, J. 2002. Applied Demography: Applications to Business, Government,Law, and Public Policy. San Diego: Acad emic Press.58.Livi-Bacci, Massimo. Translated by Carl Ipsen. 1997. A Concise History of WorldPopulation (second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59.United Nations. 1983. Indirect Techniques for Demographic Estimation.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Affairs, Population Studies, No. 8160.Fowl er, F. J. 1993.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Press.61.Engels, Friedrich. 1962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884). “The origins of the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In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Selected Works, Vol. II. Moscow: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62.Gerald R. Leslie. 1973. The Family in Social Context(second editi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63.Good e, W. J. 1963. World Revolution and Family Patterns. The Free Press.64.S. H. Preston, P. Heuveline, and M.Guill ot. 2000. Demography: Measuring andModeling Population Processes. Basil Blackwell.。

【人大考研辅导班】人大信息学院系统理论考研科目考研复试考研分数线考研经验

【人大考研辅导班】人大信息学院系统理论考研科目考研复试考研分数线考研经验

【人大考研辅导班】人大信息学院系统理论考研科目考研复试考研分数线考研经验一、人大信息学院系统理论简介-启道一、本专业是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二、 "系统理论"是理学门类中,系统科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按照教育部目录的规定,它研究的是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

系统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中兴起的、以人类认识、描述、管理、控制各种类型复杂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该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一方面,它研究的复杂系统的规律,囊括了从自然到社会的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方法论的特性,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它的研究课题都是现实的、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紧迫问题,如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它是各领域的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研究的范围很广,其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混沌、分形、复杂性科学、复杂网络理论、社会网络分析等,由于计算机在现代系统科学中是最主要的工具,其研究范围还包括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社会意义。

该学科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直接为目前急需的系统工程等领域培养技术骨干和研究人才。

三、中国人民大学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出版了"三论研究"等至今影响很大的著作。

一些教授在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经济控制论等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事实上,中国人民大学多年来一直在计算机应用的硕士点中培养该学科的硕士生,人数超过20人。

自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信息学院就开始以系统理论的名称招硕士生,今年信息学院已经招了该专业的硕士生两届,校内外学生报名踊跃。

该专业目前在国内处于重要地位,陈禹教授和苗东升教授参与编写的教材《系统科学》被全国系统工程学会推荐为研究生教材,为许多兄弟院校采用。

许多重要著作为该专业师生翻译,该专业与国外最知名的Santa Fe 研究所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

2018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

2018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

2018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启道考研网快讯:2018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始,启道教育小编根据根据考生需要,整理2017年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复试细则,仅供参考:一、复试科目(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0202Z1) 合吉彩红 薛梅 乔杨02保险精算研究量经020209)01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同上数量经济学方法 王琴英 乔云霞 祝金甫 辛士波 尹玉良02金融投资计量分析金融(专业学位01资本市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金融学(按照金融专杨德勇 周莉 栗书茵 刘毅 葛红玲 李飞 刘肖02公司金融②204英语二二、复试通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一、复试时间、地点(一)资格审查:3月20日上午8:00-12:00,地点:海淀区阜成路33号北京工商大学综合楼715考生须携带以下证件及材料准备资格审查: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有效的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政审表原件、体检表(复印件纸型为A4纸,有效身份证件正、反面需复印在同一页面上),调剂考生需提供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

政审表和体检表可在研究生部网上下载。

往届生:准考证、有效的二代身份证(2份)、最后学历、学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复印件纸型为A4纸,有效身份证件正、反面需复印在同一页面上)、政审表原件、体检表。

政审表、体检表可在研究生部网上下载。

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须提供原定向、委培单位准予继续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证明原件。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同时还需提交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民教处(高教处)审查盖章的一份“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在职考生需所在单位审批同意盖章)。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同时还需提交提供本人《入伍证明》及《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

(二)专业面试1.笔试时间:3月22日下午14:00-16:002.笔试地点:北京工商大学教三楼(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北京工商大学西校区)(1)报考或调剂金融学和金融硕士地点:教三楼312(2)报考或调剂西方经济学、资产评估硕士考生,地点:教三楼313(3)报考产业经济学考生,地点:教三楼314(4)报考或调剂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生,地点:教三楼315(5)报考或调剂保险学、保险硕士考生,地点:教三楼316(6)报考或调剂财政学、税务硕士考生,地点:教三楼321(7)报考或调剂国际贸易学学、国际商务硕士、专门史考生,地点:教三楼3223.面试时间:3月22日下午17:00-22:00,地点及分组将在经济学院网站另行通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简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始建于1978年6月,其前身为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由原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与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组成,1983年4月经中共四川省委批准更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科研教学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肩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在“忠诚、创新、开放、和谐”的办院方针指引下,向着“坚强理论阵地、高端决策智库、一流学术殿堂、重要科普基地”的目标前行,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是国内较早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也是全国“东西南北中”科研单位培养社科类高级人才战略布局的关键单位之一。

1982年11月,经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部(2007年3月,经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研究生学院),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国内较早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单位。

目前我院已拥有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中国语言文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0余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除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外第三家非高等院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

现招收中国哲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学、人口学、文艺学、新闻学、专门史、农业经济管理共15个专业的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学生近400人,招生规模在西南地区科研单位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位居第二。

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9年,经省人事厅批准,成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2011年,更名为博士后创新研究基地),先后与西南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达成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专业课及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doc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专业课及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doc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专业课及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或器乐演奏谢谢你的观赏—赵金虎等河南大学出版社音乐与舞蹈学(音乐鉴赏与教学)音乐与舞蹈学(声乐演唱与教学) 1、音乐鉴赏(笔试)2、(1)面试(2)演奏钢琴或器乐演奏1、美声唱法:(1)意大利古典歌曲一首原文⑵外国艺术歌曲一首(3)演唱外国歌剧咏叹调一首原文⑷中国民歌一首⑸中国创作歌曲一首(6)演唱中国歌剧咏叹调一首2、民族唱法六首:(1)中国民歌两首1、《音乐鉴赏》2、《音乐欣赏讲话》上海音乐出版社3、《音乐欣赏手册》1、艺术概论2、歌曲作法1、李树榕《艺术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赵金虎等编《歌曲作法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音乐与舞蹈学(钢琴演奏与教学) ⑵创作或改编中国作品两首⑶中国歌剧选段一首⑷外国艺术歌曲一首3、(1)面试(2)钢琴演奏1、钢琴演奏(1)练习曲一首(肖帮、李斯特、德彪西、斯克里亚宾练习曲程度任选一首)(2)复调作品一首,四声部以上。

1、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高等艺术院校师范院校补充教材》上海音乐出版社3、《声乐教学曲库》人民音乐出版社《意大利歌曲108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5、《外国歌剧选曲集》(各声部)上海音乐出版社6、《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春风文艺出版社4、1、艺术概论2、歌曲作法1、李树榕《艺术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赵金虎等编《歌曲作法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肖邦练习曲》2、《李斯特练习曲》3、《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上下4、《贝多芬奏鸣曲》5、《肖邦奏鸣曲》6、《舒伯特奏鸣曲》7、《中国钢琴曲选》8、《外国钢琴曲选》以上均为人民音乐出版社1、艺术概论2、歌曲作法1、李树榕《艺术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赵金虎等编《歌曲作法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音乐与舞蹈学(手风琴演奏与教学)(3)奏鸣曲一首(古典奏鸣曲、近现代名曲的快板乐章)(4)大型乐曲一首(中外不限)2、(1)面试(2)视奏三升三降中外中等程度作品1、手风琴演奏(1)练习曲一首,740程度以上(2)复调作品一首,三部创作程度以上(3)大型乐曲2首2、(1)面试(2)视奏三升三降中外中小型作品1、2、3、《全国手风琴演奏作品集》《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教程》《天津音乐学院手风琴教程》4、《全国手风琴演奏作品集》5、《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协手风琴考级材料》6、《巴杨曲集》音乐与舞蹈学、(民族音乐学)1、中国民族音乐2、(1)面试(2)音乐技能1、《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中国民族音乐学概论》伍国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杜亚雄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音乐与舞蹈学(扬琴演奏与教学)1、扬琴演奏(1)练习曲一首八级以上程度(2)古典或传统作品一首程度不限(3)大型中国作品一首八级以上程度(4)大型外1、《全国扬琴考级曲集(1-10级)》上下册,项祖华北岳文艺出版社2、《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扬琴考级曲目(1-10级)》上下册桂习礼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3、《黄河扬琴练习曲九十九首上中下册》黄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4、《国乐四大名家许学东扬琴专辑》许学东湖南文化音像公司1、艺术概论2、歌曲作法1、艺术概论2、歌曲作法同等学力:1、艺术概论2、歌曲作法1、李树榕《艺术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赵金虎等编《歌曲作法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李树榕《艺术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赵金虎等编《歌曲作法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李树榕《艺术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赵金虎等编《歌曲作法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年南京大学考研官方参考书目

2018年南京大学考研官方参考书目

2018年南京大学考研官方参考书目以下汇总了南京大学各个学院专业的参考书目,由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方发布。

社会学:《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西方社会学理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版)风笑天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人口学:《现代西方人口理论》李竞能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人口社会学》佟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版)。

《人口统计学》郑真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人口统计学》温勇、尹勤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人类学:《人性之窗:简明人类学概论》(第三版),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尼著,范可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人类学》,招子明、陈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江村经济》,费孝通著,戴可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凌诺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埃德蒙-R-利奇著,杨春宇、周歆红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英】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现代社会工作理论》【英】佩恩著,何雪松、张宇莲、程福财、丁慧敏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年版;《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彭华民、徐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019年北林水土保持学院林业专硕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北林水土保持学院林业专硕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北林水土保持学院林业专硕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院系简介水土保持学院是北京林业大学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研究型学院。

学校在1952年建校之初即开设水土保持课程,1958年开设水土保持专业,1980年成立我国第一个水土保持系,1992年成立我国第一个水土保持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

专任教师中,教授32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48人。

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全国优秀教师奖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奖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1人。

学院现有农学、理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包括水土保持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结构工程4个二级学科,其中水土保持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为国家重点学科。

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现有3个系、6个教研室,设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土木工程3个本科专业。

专业介绍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科目设置及参考书目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科目设置及参考书目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科目设置及参考书目一览表
学院代码 招生专业 及名称 研究方 研究方向名称 向代码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 称 初试第 二单元 初试第三单元参考书目 初试第四单元参考书目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参考书
811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参考书目: 1)宋蜀华、白振声:《民 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 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①专业翻译(英译汉) 版; 2)庄孔 不指定参考书(可带词 韶:《人类学通论》,山 典) 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版; 3)黄淑娉,龚佩 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 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年版 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参考书目: 812当代中国民族政策 1)费孝通:《中华民族 参考书目: 1)吴仕民:《中国民族理 多元一体格局》,中央 论新编》,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出版社,2012年版; 2)雷振扬:《坚持和完善 2)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 策研究室:《中央民族 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研究 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面》,民族出版社, 社, 2014年版。 2015年版。 813中国民族史 参考书目: 1)《中国民族史》,王钟 ①中国民族史 翰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 不指定参考书 版社1994年第一版、2001 年增订版。 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②民俗学 参考书目: 1)图道多吉主编:《中 国民族理论与实践》,山 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 2)钟敬文主编:《民俗 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 社,1999。
①社会心理学 ②文化人类学 参考书目: 1)迈尔斯著,侯玉波等 译:《社会心理学》,人 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 。 2)周大鸣著:《文化人 类学概论》,中山大学出 版社,2009年版。

兰州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参考书目

兰州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参考书目
城市地理学(含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原理)
1、《区域分析与规划》(第二版),崔功豪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2、《旅游地理学》(第三版),保继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9月;
3、《城市地理学》(第二版),许学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4、《城市生态学》(第三版),杨小波等,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
《动物生物学》许崇任、程红等主编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9月第二版
《动物生物学》陈小麟,方文珍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四版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张红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三版
生理学《生理学》第7版,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解剖学《人体组织学与解部学》(第4版),段相林,郭炳冉,辜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郭齐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新编》,苗力田,李毓章,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汤国安等,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第2版),韦玉春等,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水文学(含水文统计学)
1、《水文学原理》,沈冰、黄红虎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
2、《水文统计学》,黄振平、陈元芳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
水文水利计算
《水文水利计算》(第2版),梁忠民、钟平安、华家鹏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
水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吴吉春、张景飞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版。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导论》,盛连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020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2020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2020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2020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政治学综合学科专业名称初试专业科目名称参考书目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0101哲学哲学通论孙正聿《哲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参考书目:《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版),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010102中国哲学复试科目:儒家哲学参考书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繁体竖排本。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

《古文观止》,中华书局繁体竖排本。

010103外国哲学参考书目:《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版),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010105伦理学复试科目:伦理学概论参考书目:伦理学导论》,程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010108科学哲学参考书目:《科学哲学-牛津通识读本》作者(英)萨米尔·奥卡沙译者韩广忠,译林出版社哲学史张志伟《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30202中外政治制度政治学原理待定复试教材:《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陈振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政治制度史》,韦庆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政治制度史》,马啸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政治学综合030301社会学664社会学综合965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复试科目:社会学综合,涉及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参考书目:可参考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侯钧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社会心理学(第11版),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1月人口学概论(第11版),约翰·魏克斯著,侯苗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月120204技术经济与管理管理学原理参见工商管理学院(待定)参考书目:《工业技术经济学》,傅家骥,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1204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知识(覆盖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概论》(马工程教材),《政治学概论》编写组(首席专家张永桃、王一程、房宁、王浦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5年.《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材)下册,《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首席专家吴易风、颜鹏飞),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管理学》(马工程教材),《管理学》编写组(首席专家陈传明、徐向艺、赵丽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20401行政管理复试科目一:公共政策参考书目:《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主编:陈振明,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 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 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050101文艺学401比较美学高建平1005法语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3026中西美院系所人数专业人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02中国古代文论1005法语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3027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03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化理论1005法语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3028中外文学理论与文化理论04文艺理论与媒介研究1005法语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3029文学理论基本问题05中国文学与文化理论1005法语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3334中国文学与文化理论基础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201中国古典文献刘跃进1005法语2014中国文学史2古代部分3031中国古典文献02宋辽金元文学与文献1005法语2014中国文学史2古代部分3254宋辽金元文学与文献050105中国古代文学401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1005法语2014中国文学史2古代部分3034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02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1005法语2014中国院系所人数专业人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文学史2古代部分3035中古文学03唐宋文学1005法语2014中国文学史2古代部分3335唐宋文学04明清文学与近代文学1005法语2014中国文学史2古代部分3255清代近代文学与文献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301文学史研究1005法语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3036文学史研究02中国现代文学含台港澳及海外华人文学1005法语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3039中国现代文学含台港澳及海外华人文学03中国当代小说李建军1005法语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3040现代小说理论与当代小说评论写作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1中英文学文化陆建德1005法语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3226中英文学比较02现代中外文学关系1005法语2013中国院系所人数专业人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文学史1古代部分3041中国现代作家作品0501z1中国民间文学201口头艺术的民族志研究1005法语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3042民间文学基础理论含民俗学02民间文学理论1005法语2013中国文学史1古代部分3336民间文学理论103少数民族文学系3030304民俗学101口头传统2113民俗学概论3243民间文学概论02非物质文化遗产2113民俗学概论3243民间文学概论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2200北方语言学3397语言学

人口学专业研究生主文献0901

人口学专业研究生主文献0901

人口学专业研究生主文献书目(2009年1月版)必读书目(著作类):1.刘铮:《人口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62.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人口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邬沧萍:《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查瑞传:《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5.刘铮:《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6.查瑞传:《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7.田雪原:《人口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8.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国际计生委宣教司:《人口理论概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9.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0.马寅初:《新人口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1.顾宝昌:《社会人口学的视野—西方社会人口学要论选译》,商务印书馆,199212.邬沧萍等:《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美)埃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14.John R. Weeks. 2005. Popul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updated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5.Jacob S. Siegel & David A. Swanson (edit). 2004.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Demography (second edition). Elsevier Academic Press16.United Nations. 1973. The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Trends:New Summary of Findings on Interaction of Demographic,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V olume 1.17.Coale, A. J. and S. C. Watkins. 1986. The Decline of Fertility in Europ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8.Coale A. J. and Hoover E M. 1958.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in Low-Income Countr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86.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Policy Question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20.United Nations. 1954. The Cause of the Aging of Populations: DecliningMortality or Declining Fertility. Population Bulletin of United Nations. (4): 30-3821.Demeny, Paul and Geoffrey McNicoll (Eds.).1998. The Reader in Population andDevelopment. New York: St. Martin Press.22.Coleman, D. and R. Schofield (Eds.). 1986. The State of Population Theory:Forward from Malthus. Blackwell.必读书目(论文类):1.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人口研究,1992;62.郭志刚等.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 2003;53.朱国宏.中国历史人口增长再认识:公元2-1949.人口研究,1998;34.段成荣等. 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 人口研究,2006;45.郭志刚.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人口与经济,2000;16.Caldwell, John C. 1996. 1996. “Demography and Social Science”. PopulationStudies, 50 (3): 305-3337.Keyfitz, N. 1975. “How Do We Know the Facts of Demography”. Population andDevelopment Review. V ol.1: 267-2888.Ryder, Norman. 1964.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a 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of Sociology 69: 447-463.9.Davis, Kingsley. 1963. “The Theory of Change and Response in ModernDemographic History”. Population Index 29: 345-366.10.John C. Caldwell. 2004. “Demographic Theory: A Long View”. Population andDevelopment Review 30(2): 297-316.11.Robinson, Warren C. 1997.“Economic Theories of Population”. PopulationStudies 51: 63-74.12.Ahlburg, Dennis A. 1998. “Julian Simon 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Debate”.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 317-327.13.Greenhalgh, Susan. 199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pulation science: Anintellectual, i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demography”.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8(1):26-66.14.Ryder, Norman. 1965. “The Cohort as a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0: 843-861.15.Calot, G. 1993.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hort and Period DemographicIndicators: The Translation Problem Revisited”. Population. 5: 183-22116.Coale, A. J. 1973.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USSP InternationalPopulation. Conference, V ol. 1, Liege, Belgium.17.Caldwell, John C. 1976.“Toward a Restatement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 321-366.18.Bongaarts, John. 2002. “The end of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the developed world”.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 (3):419-433.19.Teitelbaum, Michael. 1975. “Relevance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forDeveloping Countries”. Science 188: 420-425.20.Mason, Karen O. 1997. “Explaining fertility transitions”. Demography34(4):443-454.21.Bongaarts, John. 1978. “Why are high birth rates so low?”Population andDevelopment Review 1: 286-289.22.Bongaarts, John. 1978.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Proximate Determinantsof Fertilit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 ol. 4, No. 123.Caldwell, John C. 1978. “A theory of fertility: From high plateau todestabilizati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4:553-577.24.Easterlin, R. A. 1975. “An Economic Framework for Fertility Analysis”. Studiesin Family Planning. 6: 54-6325.Davis, Kingsley. 1956. “Social structure and fertility: An analytic framework”.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 211-235.26.Bongaarts, J., and G. Feeney. 1998. “On the Quantum and Tempo of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2): 271-29127.Preston, Samuel. 1996. “Population studies of mortality”. Population Studies50:525-536.28.Preston, Samuel. 1975.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tality and the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Studies 29: 231-248.29.Coale, A. J. 1956.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Mortality and Fertility on AgeComposition”.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34(1): 79-11430.Coale, A. J. and J. Banister. 1994. “Five Decades of Missing Females in China”.Demography. 31(3): 459-47931.Lee, Everett S. 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3: 47-57.32.Duncan. O. D. 1957. “The Measurement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opulationStudies. 11(1): 27-4533.Wirth, Louis. 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4: 3-24.34.Preston, Samuel. 1979. “Urban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DemographicReappraisal”. Population Development Review 5: 195-215扩展阅读书目(著作类):1.彭珮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2.路遇:《新中国人口50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3.谢宇:《社会学方法的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翟振武等:《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商务印书馆,19926.查瑞传:《查瑞传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7.邬沧萍:《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吴申元:《中国人口思想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9.杨中新:《西方人口思想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10.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1.吕贝卡·库克等:《生殖健康与人权》,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2.段成荣:《人口迁移研究:原理与方法》,重庆出版社,199813.翟振武等:《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14.安德烈·比尔吉埃等:《家庭史》,三联书店,199815.达莱尔·哈夫:《统计陷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6.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17.顾宝昌:《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国际观点与动向》,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18.Newell, Colin. 1988. Methods and Models in Demography. London: BelhavenPress.19.Henry Shyrock, Jacob Siegel and Associates. 1975.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Demography.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for the US Bureau of the Census.20.Hauser, Philip M. & Otis Dudley Duncan. 1959.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Aninventory and Appraisa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1.Rowland, Donald T. 2003. Demographic Methods and Concepts. New Y 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2.Rives, N.W & Serow, W.J. 1984.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Demography: DataSources and Estimation Techniques. Sage University Series on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23.Siegel, J. 2002. Applied Demography: Applications to Business, Government,Law, and Public Policy.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24.Livi-Bacci, Massimo. Translated by Carl Ipsen. 1997. A Concise History of WorldPopulation (second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25.United Nations. 1983. Indirect Techniques for Demographic Estimation.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Affairs, Population Studies, No.8126.Fowler, F. J. 1993.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Press.27.Engels, Friedrich. 1962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884). “The origins of the family,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In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Selected Works, V ol. II. Moscow: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28.Gerald R. Leslie. 1973. The Family in Social Context(second editi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29.Goode, W. J. 1963. World Revolution and Family Patterns. The Free Press.30.S. H. Preston, P. Heuveline, and M.Guillot. 2000. Demography: Measuring andModeling Population Processes. Basil Blackwell.扩展阅读书目(论文类):1.米红等.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人口研究,1996;32.胡英.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的回顾.人口研究,2005;13.杨书章等.孩次性别递进比研究.人口研究,2006;24.姜向群等.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探析.人口学刊,2004;55.蒋正华.中国分区模型生命表.中国人口科学,1990;26.顾大男等.健康预期寿命计算方法述评.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47.Warren C. Robinson. 1997. “The Economic Theory of Fertility Over ThreeDecades”. Population Studies, V ol. 51, No. 18.David E. Bloom and Jeffrey G. Williamson. 1998.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V ol.12, No. 39.Harry T. Oshima. 1983. “The Industrial a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in EastAsi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 ol. 9, No. 410.John Bongaarts. 2001. “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 in Post-transitionalSociet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 ol. 27, Supplement: 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 260-281.11.Preston, S. H., C. Himes, and M. Eggers. 1989. “Demographic ConditionsResponsible for Population Aging”. Demography. 26(4): 691-70412.Preston, S. H. 1986. “The Relation Between Actual and Intrinsic Growth Rates”.Population Studies. 40: 343-35113.Dublin, L. I., and A. J. Lotka. 1925. “On the True Rate of Natural Increas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20: 305-33914.Feeney, G. 1983. “Population Dynamics Based on Birth Intervals and ParityProgression”. Population Studies. 37: 75-8915.Bongaarts, John. 1996.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the food supply system in thedeveloping world”.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2(3): 483-503.16.Demeny, Paul, 2003. “Population policy dilemmas in Europe at the dawn of thetwenty-first centur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9: 1-28.17.Isabelle Attane. 2002.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n overview of its past andfuture.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33 (1): 103-113.18.Keyfits, Nathan. 1996. “Population growth,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Population Studies 50: 335-359.19.Preston, Samuel. 1993. “The contours of demography: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Demography 30: 593-606.20.Hakim, Catherine. 2003. “A new approach to explaining fertility patterns:Preference theor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9(2):349-374.21.Morgan, Philip S. 2003. “Is Low Fertility a Twenty-First-Century DemographicCrisis?”Demography 40(4): 589-603.22.Caldwell, John C. 1990.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influencing mortality levels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Annals 510: 44-59.23.Fogel, Robert W. 2000. “The extension of lif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tsimplications for social polic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6(Supplement: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Change in East Asia): 291-317.24.Salomon, Joshua A.; Christopher J. L. Murray. 2002. “The EpidemiologicTransition Revisited: Compositional Models for Causes of Death by Age and Sex”.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2):205-228.25.Hummer, Robert A., Richard G. Rogers and Isaac W. Eberstein. 1998.“Socio-demographic differentials in adult mortality: A review of analytic approach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3(3):553-578.26.Wingard, D. L. 1982. “The Sex Differential in Mortality Rates: Demographic andBehavioral Factors”.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15: 205-21627.Halfon, Neal, and Miles Hochstein. 2002. “Life Course Health Development: An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Health, Policy, and Research”. The Milbank Quarterly 80(3):433-479.28.David E. Bloom and David Canning. 2000. “The Health and Wealth of Nations”.Science, V ol. 287: 1207-1209.29.Hatton, Timothy J. and Jeffrey G. Williamson. 1994. “What drove the massmigration from Europe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3): 533-559.30.Hirschman, Charles. 2005. “Immigration and the American Century”.Demography 42:4.31.Massey, Douglas S., Joaquin Arango, Graeme Hugo, Ali Kouaouchi, AdelaPellegrino, and J. Edward Taylor. 1993.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3): 431-466. 32.Axinn, William G., and Scott T. Y abiku. 2001. “Social change, the socialorganization of families, and fertility limit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5): 1219-1261.33.Goody, Jack. 1996. “Comparing family systems in Europe and Asia: Are theredifferent sets of rul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2(1): 1-20.34.Hanjal, John. 1982. “Two kinds of preindustrial household formation system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8 (3): 449-494.35.Daniel Courgeau. 1998. “New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An Overview”. Population: An English Selection, V ol. 10, No.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8人口学考研初试及复试参考书目出guo考研网为大家提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8人口学考研初试及复试参考书目,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的更新!
030302人口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704 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杭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年版。

《国外社会学史》(第三版),贾春增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年版
805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四版),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年版。

复试科目:人口学原理
参考书目:《人口新论》,张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人口与劳动统计②人口经济学
参考书目:①《人口统计学》,温勇,东南大学出版社,xx年版。

②《人口经济学》,李仲生,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版。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