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5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37.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莫,通“暮”)
39.彼尔维何。(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离骚》
40.偭秦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41.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
42.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43.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
44.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本文由简单高中生(ID:jiandan100cn)整理发布
答案:
1.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为”,把它作为;“行李”,往来官员;“乏困”,缺乏的东西;补充省略主语“您”)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向东边使郑国成为疆界,又想扩张他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6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劝学》
69.虽有槁暴(有,通“又”,再。暴,通“曝”,晒。)
7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71.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72.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过秦论》
73.合从缔交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2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王秦族矣。(《过秦论》)
2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须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论语》十二章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适,行事勤勉、言语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得分点:敏、就、挣,状语后置,句意通顺)2.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在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啊。

(得分点:朝、道、夕,句意通顺)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有德行、有才华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和才华的人,便应该在心里反省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得分点:贤、齐、内、省,宾语前置,句意通顺)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是君子。

(得分点:质、文、史、彬彬、然后,句意通顺)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很重大吗?一直到死才停止,这不是很遥远吗?(得分点:弘、毅、已,宾语前置,句意通顺)6.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好比堆土积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好比填平洼地,虽然(教参翻译成虽然,有版本翻译成即使)才倒了一筐土,继续下去,是我自己在往前努力。

(得分点:为山、篑、平地,句意通顺)7.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译文】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德。

一旦做到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就会称赞仁德了。

实践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得分点:克、复、一日、归,句意通顺)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课内重点字词(教师版)

课内重点字词(教师版)

必修上文言文课内重点注解《梦游天姥吟留别》1.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2.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3.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4.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5.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动6.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害怕7.失向来之烟霞:原来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表反问,怎么;侍奉《琵琶行》1.委身为贾人妇:商人2.秋月春风等闲度:平常3.老大嫁作商人妇:年纪大了4.如听仙乐耳暂明:忽然,一下子5.莫辞更坐弹一曲:再6.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紧、迫;更加、越发7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劝学》一、请翻译划线字。

1.虽有槁暴:2.金就砺则利:3.而闻者彰:4.假舆马者:5.而致千里:6.而绝江河:7.风雨兴焉:8.无以至千里:9.功在不舍:通“又”接近,靠近清楚借助到达横渡兼词,相当于“于此”没有用来……的,无从停止、止息二、请翻译下面句子。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翻译】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师说》请翻译划线字。

1.古之学者必有师: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4.其出人也远矣:5.犹且从师而问焉:6.今之众人:7.则耻师焉,惑矣:求学的人用来……的;传授知道,懂得超出尚且,还一般人以……为耻;糊涂1.小学而大遗:2.士大夫之族:3.官盛则近谀:4.君子不齿: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6.师不必贤与弟子:7.余嘉其能行古道:8.作《师说》以贻之:小的方面要学习;放弃类高;谄媚奉承并列、排列竟然超过赞许送给二、请翻译下面句子。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翻译】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翻译】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世俗的拘束《赤壁赋》一、请翻译划线字。

必修一文言文句子翻译

必修一文言文句子翻译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和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吞食尘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糅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

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用火烤使它成为这样的。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以道为师,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吧?8.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足以感到羞耻;以官大的人为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明句读,不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之处。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无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那些孩子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老师。

1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来送给他。

1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之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缓慢地移动。

1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我们任凭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

1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1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流逝的如同这江水,但不曾真正流逝;时圆时缺的如同那月亮,但终究没有增减。

必修一文言文句子翻译

必修一文言文句子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难。

译: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译: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译: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7、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译: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译: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译:1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11、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译:1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译:1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译:1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15、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16、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译:1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译:18、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19、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译:20、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译:21、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译:22、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译:23、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文言文翻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

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必修五文言文句子翻译答案

必修五文言文句子翻译答案

必修五课内翻译句子答案《陈情表》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离开过她。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4.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项脊轩志》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往下流;每当移动书桌时,左看右看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

2.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3.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得到功效,这孩子长大,就可以有指望了呀!”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报任安书》1.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往日承蒙您写信给我,教导我务必慎重地待人接物,并推荐贤能之士。

情意十分诚恳,似乎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而附和俗人的看法。

2.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假使我受到法律制裁被处死刑,就像九头牛身上失去一根毛一样,跟蝼蚁(之死)有什么不同?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必修1-5文言知识及句子翻译

必修1-5文言知识及句子翻译

人教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烛之武退秦师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失其所与,不知()3.无能为也已()4.秦伯说()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______________2.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带的包裹古义:________________3.共其乏困今义:疲劳古义:________________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义: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敢竭鄙怀,恭疏短引()2.许公曰:“……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杂然相许()潭中鱼可百许头()3.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焉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2.越国以鄙远()3.既东封郑()4.与郑人盟()5.既东封郑()6.越国以鄙远()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必修一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为”,把它作为;“行李”,往来官员;“乏困”,缺乏的东西;补充省略主语“您”)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向东边使郑国成为疆界,又想扩张他西部的疆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什么满足;“封”,使动“使…成为边界”;“阙”,侵损;“焉”,兼词,从哪里)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如果没有太子这番话,我也会请求行动。

(“微”,如果没有;“谒”,请求)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秦国对待,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遇”,对待;“深”,刻毒;“为戮没”,被动句,被杀死或没收入官)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衣戴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门客;“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在朝廷上拜送出来;“使使”,派使者;“闻”,使动,让您听到)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本来就比不上他啊,那我将要怎么办呢?(“固”,本来;“为之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必修一《鸿门宴》)我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出入”,偏意复词,进入;“非常”,意外事故)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必修1-5文言文课内同步检测及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

必修1-5文言文课内同步检测及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

必修1-5课内文言文同步训练及重要句子翻译(附答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Chuì)而出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D.①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 ②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共(供给)其乏困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无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B. 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 唯君图之 /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5、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马之千里者B. 是寡人之过也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何陋之有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3、夜缒..而出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5、焉.用亡.郑以陪.邻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7、吾其.还也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行李10邻之.厚,君之.薄也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2、既东..,若不阙.秦..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3、夫.晋,何厌之.有1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荆轲刺秦王》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一二鲁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句子翻译

一二鲁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句子翻译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3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5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 急,故幸来告良。” 6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8不如因善遇之。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 11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1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劝学翻译句子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1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7、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 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服侍) 之! 如果能够拿吴、越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 同他断绝关系;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 捆起铠甲,面向北向(曹操)投降呢!
• 8、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吾计决矣! 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万的将士,来受 别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
• 9、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 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这就是所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 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啊? 所以 兵法忌讳这种情况,说‘(这种情况)一定会 使主帅受挫。’
• 1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归附曹操的荆州的百姓,是被武力逼迫罢了, 并不是真心降服。 • 11、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况且将军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

必修上文言文新课标重点翻译句子《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

必修上文言文新课标重点翻译句子《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

《劝学》翻译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用火烘烤木材使它弯曲成车轮,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画出的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烘烤使它成为这样的。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见识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奔走,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就会得到非凡的智慧,具备圣人的心怀。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心思专一啊。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容身,这是因为它内心浮躁啊。

《师说》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出生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给他们理,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的人。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不通晓断句的方法,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大全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大全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分享的⾼中必背⽂⾔⽂及翻译⼤全。

欢迎阅读参考!1.⾼中必背⽂⾔⽂及翻译 兰亭集序 王羲之〔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峻岭,茂林修⽵;⼜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列坐其次。

虽⽆丝⽵管弦之盛,⼀觞⼀咏,亦⾜以畅叙幽情。

是⽇也,天朗⽓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骋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之相与,俯仰⼀世,或取诸怀抱,悟⾔⼀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快然⾃⾜,曾不知⽼之将⾄。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云:“死⽣亦⼤矣。

”岂不痛哉!(曾不知⽼之将⾄⼀作:不知⽼之将⾄) 每览昔⼈兴感之由,若合⼀契,未尝不临⽂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诸多贤⼠能⼈都汇聚到这⾥,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

兰亭这个地⽅有⾼峻的⼭峰,茂盛⾼密的树林和⽵丛;⼜有清澈激荡的⽔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排列坐在曲⽔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天,天⽓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地上繁多的万物,⽤来舒展眼⼒,开阔胸怀,⾜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与⼈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

有的⼈在室内畅谈⾃⼰的胸怀抱负;有的⼈就着⾃⼰所爱好的事物,寄托⾃⼰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羁的⽣活。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归去》《滕王》《逍遥游》《陈情表》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答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归去》《滕王》《逍遥游》《陈情表》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答案
5.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 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翻译:回去吧,让我同 外界断绝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 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 以解闷消愁。
饮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的 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 已。”(《东坡题跋》卷一引)敬服之情, 无以复加。而《归去来兮辞》确实是在艺 术上精心撰写、刻意求工的力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已矣乎!寓(寄托)形宇内复几时! 曷(为什么)不委(随从顺从)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欲何之 (到)?富贵非吾愿,帝乡(仙境)不可 期(期望,期求)。怀良辰以孤往,或植 杖而耘(除草)耔(培苗)。登东皋以舒 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 天命复奚疑(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来度到 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 的呢)?
乃(于是,然后)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 高兴一边奔跑)。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 (庭院里的小路)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斜视,随便看) 庭柯以怡(使愉快)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 膝之易安(依靠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境,知 道住在仅能容膝的小屋容易安身)。园日涉 (走)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拄着)扶 老以流憩,时矫(举)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 岫(泛指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日光) 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徘徊)。
高中语文必修5
文言文词语解释句子翻 译训练
杨振文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文言文句子翻译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言文句子翻译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4.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侍奉秦国,当初建立的功 业一直延续到今天
5.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 王之所以无敌也。
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 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 缘故。 6.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将推崇皇权的高峻 ,永远保持无穷的福禄。
5.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统治百姓的人,如果能够看见想要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 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
叁 《烛之武退秦师》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 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 也没有什么害处。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 强大之名也。 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 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3.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 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既然这样,那么这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 视的却是人民大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异乎三子者之撰。

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庖丁解牛》1、技盖至此乎?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烛之武退秦师》1、焉用亡郑以陪邻?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夫晋,何厌之有?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鸿门宴》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4、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8、项王曰:“沛公安在?”《谏太宗十思疏》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答司马谏议书》1、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2、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阿房宫赋》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4、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六国论》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谏逐客书》1、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

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起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4、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高一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高一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高一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寡人之于国也》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为老百姓着想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因此更少,我的百姓并没有因此更多,这是什么缘故呢?”2、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两国的兵器已经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5、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尽。

6、王道之始也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老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自己背着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8、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猪狗吃人吃的粮食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开仓救济。

10、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刀子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劝学》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再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就锋利了。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1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课内文言文总结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课内文言文总结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3.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方〉中医医生。

4.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①不照顾;②不考虑,不顾忌。

5.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左右的侍卫人员。

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用在数字后面,表概数,跟“上下”相同。

6.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

7.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同意。

今义:故意。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如今去了而不能返回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应为“知其事者宾客”。

)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3.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应为“侍殿上者群臣”。

)译文:侍奉在大殿上的群臣。

4.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庭拜送”。

)译文:燕王亲自在廷堂上拜送。

5.使毕使于前。

(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应为“使(之)于前毕使”。

)译文: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6.秦王购之金千斤。

(状语后置和省略句,应为“(以)金千斤购之”。

) 译文:秦王用千斤金的赏格购取他的头。

7.皆为戮没。

(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

8.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见”表被动。

)译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六、名句默写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无标志被动句。

)译文:在早上进谏而在晚上即被贬黜。

2.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

(状语后置句,应为“以蕙替余,以揽茝申之”。

)译文: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3.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吾其亦已兮”。

)译文:不了解我也就罢了。

4.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句,应为“岌岌冠”“陆离佩”。

选择性必修上册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

11.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 其坚不能自举也 。 【译文】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 ,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 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 1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译文】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 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13.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译文】圣人是把治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一 定要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于是才能去治理。不知道祸 乱兴起的原因,就不能治理。 【重点】:治,治理;乱,祸乱;焉,于是;判断句。
16.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 父母。 【译文】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 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
7.埏埴以为器,当其无,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陶器中 空地方的“无”。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 产生于房屋四壁中空地方的“无”。 【重点】埏埴:和泥制作陶器;户牖:门窗。句意通顺 各一分。
8.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译文】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 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 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 【重点】兆:显露;泮:通“判”,分离。句意通顺各 一分。
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 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译文】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 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 【重点】:企:踮起脚;不行:古今异义,行走不稳; 自见:自我显露;自是:自以为是;自伐、自矜:自我 夸耀。 6.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 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稀罕难以得 到的货物,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 ,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重点】:是以:所以;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贵:稀罕、珍惜;复:弥补、补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1至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汇编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必修一《鸿门宴》)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必修一《鸿门宴》)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鸿门宴》)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必修二《兰亭集序》)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必修二《赤壁赋》)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必修二《游褒禅山记》)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必修二《游褒禅山记》)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1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1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必修三《劝学》)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必修三《劝学》)19.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必修三《过秦论》)2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必修三《过秦论》)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2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王秦族矣。

(必修三《过秦论》)2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必修三《过秦论》)2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必修三《师说》)必修文言文重点翻译汇编22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必修三《师说》)2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必修三《师说》)2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必修三《师说》)2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必修三《师说》)29.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3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31.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32.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3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34.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35.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必修四《苏武传》)36.事如此,此比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必修四《苏武传》)37.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

(必修四《苏武传》)38.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必修四《苏武传》)39.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必修四《苏武传》)40.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必修四《张衡传》)41.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必修五《归去来兮辞》)42.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必修五《归去来兮辞》)4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必修五《滕王阁序》)4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必修五《滕王阁序》)45.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必修五《逍遥游》)46.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必修五《陈情表》)47.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必修五《陈情表》)48.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必修五《陈情表》)49.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必修五《陈情表》)50.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必修五《陈情表》)必修文言文重点翻译汇编答案1.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为”,把它作为;“行李”,往来官员;“乏困”,缺乏的东西;补充省略主语“您”)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向东边使郑国成为疆界,又想扩张他西部的疆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什么满足;“封”,使动“使…成为边界”;“阙”,侵损;“焉”,兼词,从哪里)3.如果没有太子这番话,我也会请求行动。

(“微”,如果没有;“谒”,请求)4.秦国对待,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遇”,对待;“深”,刻毒;“为戮没”,被动句,被杀死或没收入官)5.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衣戴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门客;“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6.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在朝廷上拜送出来;“使使”,派使者;“闻”,使动,让您听到)7.本来就比不上他啊,那我将要怎么办呢?(“固”,本来;“为之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8.我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出入”,偏意复词,进入;“非常”,意外事故)9.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若”,你;“击沛公于坐”,状语后置,在座位上击杀沛公;“不者”,否则;“且为所虏”,被动句,将被他所俘虏)10.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告辞干什么呢?(“方为”,正是;“何……为”,固定句式,为什么……呢?)11.本来就知道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是多么荒诞,把长命与夭亡看做一回事纯是无稽之谈。

(“一”,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12.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物时刻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

……而我们又羡慕什么呢?(“盖”,表示假设语气,相当于“如果”;“以一瞬”,省略谓语“止”,在一瞬间停止;“何羡”,宾语前置,羡慕什么呢)13.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省略主语“我们”;“既”,……之后;“咎”,责备,埋怨;“极”,动词,极尽,穷尽)14.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

(“至于”,古今异义词,到;“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的地方;“相”,帮助)15.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颁”,通“斑”,头发花白)16.这和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是”,代词,这样;“何异于……”,状语后置,和……有什么不同)17.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就”,接近;“砺”,磨刀石;“参省乎己”,状语后置,对自己检查反省;“知”,通“智”)18.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者……也”,表原因的判断句,是因为……)19.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

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珠宝、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优秀的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

(“弱”,使动用法,使……变弱,削弱;“爱”,怜惜;“致”,招致;“相与”,共同,一起)20.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

(“延”,请;“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21.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陈”,拿着;“谁何”,“何”通“呵”,盘问来人)22.(他们)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担着粮食像影子似的跟随他。

肴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云”“响”“景”,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赢”,挑着,担着;“亡”,使动用法,使……灭亡)23.(可是)一个人发难就毁掉了秦朝宗庙,(秦王子婴)也死在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不施行仁义,攻守的形式就发生了变化啊。

(“一夫”,一个人;“隳”,毁坏;“身死人手”,省略介词“于”;“为天下笑者”,被动句,被天下人耻笑)24.出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出生比我晚(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生乎吾前”,状语后置,在我之前出生;“从而师之”,省略宾语“之”,“从之而师之”,“师”,意动用法,把……当作老师)25.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其”,表推测,大概)26.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庸”,岂,哪里;“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27.文章的句读不明,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没能看出那种人(是否)明白(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