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练习一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同步练习7.23人教版必修1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1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1949年周恩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外交问题有一个强化训练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
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D.求同存异解析:本题考查生分析能力。
结合1949年我国的外交方针分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4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不结盟政策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的一项重要方针。
答案:2.美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华采取的外交孤立政策主要表现在( )①政治上不承认②经济上封锁禁运③军事上包围威胁④制造“两个中国”A.①②③ B.②③④.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根本不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也就谈不上制造“两个中国”,所以④错误,排除含④的B、、D三项。
答案: A3.新中国首次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外交行动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派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派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D.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析: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就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答案: D4.1954年6月,周恩总应邀访问印度,此次访问( )A.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B.倡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国际关系的准则.提出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办法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解析:本题考查生的识记能力。
1954年6月,周恩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强化训练本原则。
答案: B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强化训练本准则主要是因为它( )A.适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B.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指导处了中国和印度的关系D.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析:本题变相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4.《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等级制 D.世袭制5.“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王室强大 B.郑伯不畏周王C.分封制瓦解 D.诸侯之间不和6.根据《孟子》、《管子》的说法,天子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便是附庸。
这说明分封制度( )A.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B.是“礼制”的表现形式C.扩大了商朝的统治疆域D.便于实行按亩纳税7.《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8.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
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9.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附解析)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 D. “一大片”2.下列是一组反映新中国外交的图片:①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②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③是《乔的笑》④是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其中体现了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图片是( )A .①B .②C .③D .④3.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有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 .协约国集团的建立4. “2006年11月3日—5日,在北京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次部长会议,这是中非关系史上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在过去的半多个世纪中,中非高层互访达800多起,迄今,中国已同4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中国领导人与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握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万隆会议B. 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C.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D. 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下列国家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④③B .②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②④6.“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国政府倡导的“这些原则”提出的历史场合是( )A .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建交谈判B .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谈判C .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D .讨论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7.“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 ①②③④①苏联②印度③美国④日本的日益坚强的愿望。
【历史】必修一专题七: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每课名题2)

必修一专题七: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每课名题2)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共0分)1.“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这份文件是()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2.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
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3.有人形容英国议会说:“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这反映了()①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②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③议会出现独裁专制统治④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权力的需求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
这句话说明()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5.有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本原因是() 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 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 D.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7.洛克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恩格斯说他“是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单元测试1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练习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演讲中说“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这句话所反映的实质是A.美国要操纵联合国 B.美国要肩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C.美国企图独霸世界 D.只有美国能够领导世界2. 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二战后美苏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 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3.“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出台B.华约组织建立C.马歇尔计划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4.苏联和东欧国家对美国的“欧洲复兴计划”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其主要表现是A.成立华约组织 B.建立经济联盟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弊、政治危机、社会动乱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6.“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州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这个“第三种力量”就是A.第三世界B.欧洲共同体C.联合国D.独联体7.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8. 二战后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主要外因是A.二战后世界长期处于和平环境 B.日本的民主化改革C.美国的大力支持 D.经济多极化局面的形成9. 不结盟运动的含义不包括A.积极的反对殖民主义 B.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C.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D.保证绝对中立,不参与任何国际事务10.对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叙述不准确的是A.亚非拉新兴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力量强大B.二战后亚非拉诞生许多新兴国家C.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争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D.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仍处于弱势地位1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高考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 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 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 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 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 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 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 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 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 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 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 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 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 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 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面对詹姆士二世的专制,处于十字路口的英国人,会选择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抗呢?
人民版本高中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有关七练习一

姓名: 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___题号一、选择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总统先生,人们关怀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同意而能采纳行动,而你不用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议并获取内阁的支持。
”依据这段讲话判断此中的“我” 是指A .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2、以下对于英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③ 内阁由国家元首产生,对国家元首负① 政府领袖由世袭的君主担当② 议会履行最高立法权责④ 国家元首有代表国家出访,签订法律文件的职权A .①③B.②④C.②③ D .①④3、从实质上看,近代英国内阁和中国明朝内阁的差别是A.前者对议会负责,后者完整听从于皇帝B.前者由议会产生,后者由皇帝选派官员构成C.前者履行国家最高行政权,后者协助皇帝办理政务D.前者是财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后者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4、维多利亚女王“建立了君主制的新模范”,身为一国之君,她A 、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B、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议者和领导者C、能够任意解散议会D、“统而不治”5、你肩负着让现代人更认识近代英国的使命去采访1721 年的罗伯特·沃波尔,他会告诉你① 现代政治制度发源于英国② 他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内阁首相③ “荣耀革命”后英国推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④ 他领导的内阁只对国王负责A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近代中国有人评论西方某国制度:“盖自三权鼎峙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这一描绘最有可能是A .德国君主专制B.法公民主共和C.美国三权分立D.英国君主立宪7、 2010 年 5 月 11 日,卡梅伦成为英国第53 任首相,也是英国自1812 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一般说来,一个英国人要入选英国首相,一定具备哪些条件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② 要获取议会2/3 议员的投票认同③ 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④ 获取国王的委任A. ①③④B. ②③④C.①③D. ①②③④8、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能否同意保存英王”的民心检查,结果70%公众投票同意保存国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1)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知能优化提升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阶段特征1.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
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2.20世纪六十年代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
美国惊恐于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掀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开始插足越南战争。
3.20世纪七十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
美国因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在苏美争霸中又处于守势,美国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摩擦不断。
两国关系走上正常化道路后,仍存在不少分歧。
又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霸权思想有增无减,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典例剖析]例1197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
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
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了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了门户。
”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①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②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③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剖析][题组冲关]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改善,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时间界定。
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1月,A项错误。
由“寻求某种办法”可知,美国改变了过去那种敌对中国的态度,B项错误。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练习一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1、“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指A.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2、下列关于英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政府首脑由世袭的君主担任②议会行使最高立法权③内阁由国家元首产生,对国家元首负责④国家元首有代表国家出访,签署法律文件的职权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从本质上看,近代英国内阁和中国明朝内阁的区别是A. 前者对议会负责,后者完全听命于皇帝B. 前者由议会产生,后者由皇帝选派官员组成C. 前者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后者辅助皇帝处理政务D. 前者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后者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4、维多利亚女王“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身为一国之君,她A、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B、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C、可以随意解散议会D、“统而不治”5、你肩负着让现代人更了解近代英国的使命去采访1721年的罗伯特·沃波尔,他会告诉你①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②他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内阁首相③“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④他领导的内阁只对国王负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近代中国有人评价西方某国制度:“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这一描述最有可能是A.德国君主专制B.法国民主共和C.美国三权分立D.英国君主立宪7、2010年5月11日,卡梅伦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也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一般说来,一个英国人要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④得到国王的任命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8、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同步练习7.24人教版必修1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1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的。
”这句话最能说明( )A.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B.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美国无力阻挡中国加入联合国解析:这段话说明了第三世界国家在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答案: A2.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
主要表现在(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提案被废置D.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案”被否决解析:本题考查生识记能力。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答案: A3.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出发点不包括( )A.取得与美国同等的国际影响B.改善中国的国际发展环境.牵制和对付自苏联的威胁D.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解析:解题关键是把握中美关系改善的历史背景,这一点教材叙述的很清楚。
此外要把握当时美国的国际霸权地位,中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善中美关系绝不是要走美国的霸权道路。
答案: A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其关键是( )A.中日关系的改善B.中苏关系的缓和.中英关系的改善D.中美关系的缓和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缓和。
答案: D5.(2011·山东省济南外国语校月考)下图的漫画“乒乓外交”反映了( )A.中美关系的缓和B.中美关系的对抗.中美关系的破裂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周恩总代表中国正与美国比较默契的打乒乓球,反映了中美关系的缓和,A项正确;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周恩总已经去世,故D项不正确。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至专题七选择题早读练习

1月9日早读试卷命题人:王冀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单选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1.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
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
”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_国,天下分而为七。
_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_县。
更_、_分裂,至_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_”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B.秦C.汉D.唐3.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4.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这些规定体现了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6.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
2021高中历史专题七7.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光荣革命”1.背景:(1)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_____________统治。
(2)1660年5月,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直接威胁。
詹姆士二世2.概况:1688年,议会发动政变,赶走国王___________,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新国王。
这一事件被称为“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权利法案(1)1689年《_________》,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和军权等,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王位继承法(2)1701年《___________》对王权进一步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1.过程:枢密院(1)“光荣革命”前,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是_______。
内阁(2)“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时,_____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沃波尔(3)1721年,_______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责任内阁制(4)18世纪中叶,___________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统而不治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_________”,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意义: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及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一)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背景:(1)原有的议会选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改革选举制度。
(2)原有选举制度引发了资产阶级和工人的斗争。
2.1832年议会改革:(1)内容:降低了对选民的高额财产限制,扩大了选民的范围;重新分配议会代表新兴工业城市名额,增加了_____________的代表名额。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七质量检测试题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专题七质量检测试题试卷编写说明:1、本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688年,英国发生的“女婿接替岳父王位”的历史事件是指A、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处死国王查理一世C、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D、“光荣革命”2、“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案,其目的在于A、实现两党制B、巩固革命成果C、限制王权D、保证议会活动的自由3、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4、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
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A、无所事事B、“统而不治”C、掌控议会D、领导内阁5、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的人物是A、威廉三世B、乔治一世C、沃波尔D、狄士累利6、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作用不包括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B、使英国的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C、为后来各种企图实现社会变革的力量提供了合法的渠道和手段D、工人阶级获得了普选权7、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国王“统而不治”B、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C、议会中的多数党有权组织内阁D、内阁对国王负责8、联邦政府所谓的“三权分立”中的三大权力不包括A、行政权B、宗教裁决权C、立法权D、司法权9、美国1787年宪法的最主要特点是A、制约权力,平衡利益B、协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C、规定了美国的两党制D、体现自由平等的原则10、2008年又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共和党的麦凯恩和民主党的奥巴马、希拉里呼声最高,他们中的一位有望成为新一届总统。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7练习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恩格斯指出:在英国,“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甚至1832年的胜利,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
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A.具有妥协性和保守性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C.保留了英王行政大权D.未使资产阶级获得成果2.1879年,一位在西非的德国巡视员说:“我们德国从英国兄弟那里学习□□□□并与他们竞争是明智之举”“如果新的德国想长久保持它新获得的国家地位,就一定要注意它的‘文化使命’”。
该巡视员话语中的□□□□可能是A.君主立宪 B.文化传统C.殖民技巧 D.工业技术3.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指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
康有为在此主要强调A.美国之政有诸多弊端B.革命必带来恐怖动荡C.体制变革应因国而异D.各国革命需互相学习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A.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B.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C.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D.限制总统的政治经济特权5.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B.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C.“皇帝有权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D.“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6.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共和制民主国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机遇。
经过班内同学小组讨论,形成了不同观点,你认为哪组观点最为科学?A.甲组:美洲孤立于欧亚大陆先进文明,没有经历封建社会B.乙组:欧洲先进的工业文明与疆土辽阔的现实需要结合,造就了联邦共和制C.丙组:与欧洲隔离,免于欧洲干涉,有助于走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D.丁组:美国独立后的国内政治斗争使然7.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精品]新人教版高一历史7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1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一历史7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1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ea8b374431b90d6d85c713.png)
高中历史必修1 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关系最主要的特色是( )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高涨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社会主义开始形成世界体系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解析: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是当时最大的特色,促使中国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答案: D2.建国后,毛泽东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解正确的是( )①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②取缔帝国主义特权③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④强化训练强化训练了新中国的主权与独立A.①②③B.①③④.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一边倒”政策的内容,可排除含③的A、B、D三项。
答案: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利于世界和平B.是新中国首次阐述自己的外交政策.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强化训练本准则D.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贡献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强化训练本准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强化训练本准则。
所以,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答案: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右图是我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的照片,该会议应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APE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D.第26届联大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生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知识的掌握。
我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
答案: A5.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总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当时在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直接原因是(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D.一些国家对新中国产生误解和疑惧解析:当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万隆会议,散布“共产主义威胁论”,将矛头指向中国,导致一些国家对新中国产生误解和疑惧,为此,周总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方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

1. 根据预习, 梳理知识。
突出重点, 画出本课知识树, 形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 认真研究课内探究题目, 标注疑惑点, 准备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一结合下列图片, 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几个国王, 他们的命运如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
CharlesⅠ Charles II James II William III
探究二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第1条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 为非法权利。
第4条凡未经过议会准许, 借口国王特权, 为国王征税,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 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皆为非法。
第6条除经议会同意外, 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 皆属违法。
第7条国会议员选举应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
请回答:
(1)法案是谁制定的?为什么颁布这个法案?【规律总结】
课堂合作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1、“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指
A.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
2、下列关于英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政府首脑由世袭的君主担任②议会行使最高立法权③内阁由国家元首产生,对国家元首负
责④国家元首有代表国家出访,签署法律文件的职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从本质上看,近代英国内阁和中国明朝内阁的区别是
A. 前者对议会负责,后者完全听命于皇帝
B. 前者由议会产生,后者由皇帝选派官员组成
C. 前者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后者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 前者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后者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4、维多利亚女王“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身为一国之君,她
A、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B、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C、可以随意解散议会
D、“统而不治”
5、你肩负着让现代人更了解近代英国的使命去采访1721年的罗伯特·沃波尔,他会告诉你
①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②他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内阁首相③“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④他领导的内阁只对国王负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近代中国有人评价西方某国制度:“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这一描述最有可能是
A.德国君主专制B.法国民主共和
C.美国三权分立D.英国君主立宪
7、2010年5月11日,卡梅伦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也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一般说来,一个英国人要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
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④得到国王的任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8、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
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
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民众社会生活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9、19世纪英国有位权威人士曾说:“议会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这则材料说明
A. 英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制度
B.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C.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存在很大的弊端
10、程汉大教授认为:“1689年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把国王与议会带入新的时代。
”
下列符合“新的时代”的特点的是
A.“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时代开始B.“国王靠自己生活”的时代开始
C.“国王领导议会”的时代开始D.“议会完全取代国王”的时代开始
11、2012年5月因英国政府在伊朗问题上处理不当,英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C、要么解散议会,要么解除首相职务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
12、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治要员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
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女王的态度
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13、英国哲学家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
”这里的“它”是指
A.议会
B.法院
C.内
阁 D.总统
14、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D.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15、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在不断演变。
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
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
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
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
17、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地位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18、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19、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实:“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
”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
”他所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21、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
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对权力的监控B.对君主的制约C.突出法治D.强调主权在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D
5、B
6、D
7、A
8、D
9、C
10、A
11、B
12、C
13、A
14、选D。
“教堂尖顶”是天主教统治下中世纪的象征,高耸的“烟囱”超过“教堂尖顶”,意味了近代社会的进步,而且普罗米修斯是带给人类光明的天神,因此材料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描述应该是赞美。
15、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掌握行政权力的内阁政府或总统可以对议会的权力加以限制。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
16、C解析:A、B两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D项说法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B、D三项都不正确。
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由专制走向民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本国向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17、C解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革命前国王实行专制,议会权力受限,革命后议会掌权,国王“统而不治”。
革命前后两者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
18、D
19、D
20、【解析】选C。
本题考查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题干说明的是对外意见一致,据此排除A项;英国责任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权力不平等,排除B项;从题干中墨尔本要求阁员对外保持一致及内阁集体辞职体现了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并与首相共进退,故英国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C项正确;D项题干未能体现。
2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