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总结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总结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了解“冷战”起源的背景⑴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根本原因),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⑵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宣称要“领导世界”。

⑶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易混(错)警示】“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1、杜鲁门主义:⑴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总统在演说中提出的“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⑵实质: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⑶影响: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马歇尔计划:⑴含义: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⑵目的: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⑶作用: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

⑷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三)了解北约、华约的建立1、北约组织⑴概况:1949年,美英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⑵影响: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止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2、华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

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易混(错)警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四)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1、朝鲜战争(1)背景:1948年,在美苏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分裂。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思维导图课件: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八 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思维导图课件: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八 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A
材料赏析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
月7日)(节选):在彼得格勒,政权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手里。
一致举行起义的士兵和工人没有流血就取得了胜利。克伦斯基政府倒台了。
委员会号召前线和后方的人们不要受人挑拨离间,而要支持彼得格勒苏维埃
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家与革命》
⑴材料一主要包含了哪些信息?由此判断革命的性质。(8分)
⑵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
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
制?(8分)
⑴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无产阶级推翻;号召人们支持新政权;新政权将立即着手解 决和平、土地与民主问题。
肆 课标解读之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和历史意义
肆 课标解读之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和经验教训
巩固知识 提升能力
辨析正误
小题快做
努力向前冲
高考真题
材料赏析
易错易混知识点
易错易混点一
巴黎公社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指导的革命吗?
易错易混点二
俄国二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 命吗?
辨析一
不是,但在客观上体现了马 克思主义,且丰富了马克思 主义理论。
D
小题快做,夯实基础
4.马克思:“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 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这说 明巴黎公社( ) A.完全代表了工人阶级利益 B.国家政权性质具有不明确性 C.是各阶级阶层的联合政权 D.政治形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D
小题快做,夯实基础
5.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 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工 人阶级必须用巴黎公社式的革命政权来代替它。”这 说明巴黎公社的基本经验是( ) A.坚持民主与自由原则 B.坚持暴力革命学说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贯彻人人平等原则

【导与练】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八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导与练】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八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本专题主要讲述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十月革 命 70 年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其基 本趋势是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从一 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1.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有 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1871 年,巴黎工人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地方政权,为国际 工人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和其他一 切无产阶级政党的目的是一样的:使无 产阶级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 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 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
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 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上述材料均出自《共产党宣言》请回答: (1)概括上述材料的中心内容。 (2)由材料二分析无产阶级专政的最根本的目 的是什么? (3)此文献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 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 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 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而为马克思主义 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伟大的友谊
1.理论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的古典哲 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 主义加以批判和继承,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教训,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844 年,马克思 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中,第一次指明 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
【探究结论】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推动了国际工 人运动的蓬勃开展,并形成了不可抗拒的 历史潮流。 (2)《共产党宣言》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 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 史使命。 (3)马克思主义不能局限于既有的理论形 态之中,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通过自身 的理论创造,力求成为引导世界潮流的时 代精神。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结构】本专题要紧说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时期:夏商周阶段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点的矛盾。

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进展的历程。

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明白中央集权制度进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①背景: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夏商周阶段) (1)分封制③要紧封国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西周政治制度⑤妨碍:①含义:(2)宗法制②特点:③妨碍:(1)前提:秦的统一。

(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①皇帝制:特点、地位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古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秦朝至清朝) (2)地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进展趋势)①秦:中央:御史医生;地点:监御史;②两汉:中央:御史医生;地点:设刺史(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④宋:提点刑狱司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①世官制:含义(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进展、特征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50)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50)

3.七月流血事件——抛弃幻想
经过:
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遭镇压 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材料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 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 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 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 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的 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 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马克思主义诞生
空想—科学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理论—实践
第三阶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理想—现实

放 人 类
社 会
的主
阳 光



原因:沙俄因参加“一战”而造成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
时地: 1917年3月,彼得格勒
结果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指方向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1)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2)口号: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意义:指明革命方向,准备和平夺权
联系
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基础,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 的发展和延伸
从十月革命的历程看其特点
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 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是俄国取得了革命的 胜利。 2、从革命的道路看:它走得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 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 的阶段。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 命形式夺取政权。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八复习资料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八复习资料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八复习资料I.【课标条目解读】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作B阶级矛盾的尖锐化阶级基础:独立的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思想基础:1)英法空想社会主义A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弊端开始暴露B代表人物:傅立叶、圣西门、欧文C主张;对资本主义邪恶面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2)德意志古典哲学:辩证法、唯物主义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和理论活动A社会实践:深入工人中,揭露批判资本主义B理论创造:充分利用人类先进的理论成果,创造指导工人阶级斗争的理论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1848 《共产党宣言》性质: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内容: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了;揭露和批判了;明确指出;号召)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产党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2,巴黎公社1)历史背景民族矛盾:普法战争法国战败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枪口对内不对外直接原因:临时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蒙哥马利高地2)成立:1871年3月28日3)措施:军队建设、政权建设、民主制度、工资待遇4)失败:五月流血周原因——客观上: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主观上:无产阶级的不成熟A无革命政党的领导B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C无经验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5)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依次伟大常识。

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高一历史知识点

高一历史知识点

必修一(划线部分为大家必须掌握的内容)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性质: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部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理解分封制基本内容: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权利: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了解秦朝的建立与疆域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了解皇帝制度的创立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秦朝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立三公。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了解郡县制的建立郡县制的建立始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郡守、县令或县长由朝廷(皇帝)任命。

郡县制的建立,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直接有效的控制,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对秦朝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来重要作用。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导与练】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八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导与练】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八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探究结论】 (1)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俄国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俄国十月革命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 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同时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 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解析:A 题干材料反映出俄国沙皇统治被 推翻。故该事件是二月革命。B、D 两项反 对的是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 是在十月 革命胜利之后,故排除 B、C、D 三项。
3.(2012 苏南检测)1917 年列宁发表了著名 的《四月提纲》。这个文件在刚提出时,并 没有被全党立即接受,但很快被广大人民 群众所接受。在下列《四月提纲》的内容 中,最能体现当时俄国广大人民群众愿望 的是( )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不要议会制共和国” C.“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 D.“废除警察、军队”
请回答: (1)“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什么理论? 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对材料一的理 论的创新和发展。仅就革命道路而言你有什么 认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 实践的过程。 第(1)问比较简单,可直接按教材 知识回答。第(2)问认识需要比较中俄革命道 路的不同,注意从两国的国情上来分析。
解析:A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 盾,人民迫切要求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获得基本 的生存条件,但是,临时政府却继续参加帝国主 义战争,这是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重要原因。
4.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显示出的特点有( ) ①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②走的是从 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③始终有布尔什维克 党的坚强领导 ④创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 军队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②③ D.①③④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结构导图及复习总纲6.7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

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可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抗争史和探索史)。

本专题主要涉及:列强侵略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争史)二个方面的内容。

而探索史主要在专题三中讲。

故宫午门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民主革命是实现近代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社会性质的不同,因此民主革命的内涵也有很大的不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指寻求民族独立(反侵略)和社会进步(反封建)而进行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本专题主要涉及农民阶级领导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四:近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本专题涉及两条主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实现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第一、第二课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

包含三个阶段:(1)建国初期民主政治的起步。

新中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而逐步确立了国家的三大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高中历史学考复习默写5.必修一专题八、九

高中历史学考复习默写5.必修一专题八、九

高中历史学考总复习默写5(必修一专题八、九)
班级姓名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时间?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三大阶级实践基础?
4、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5、《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斗争方式?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7、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
8、拉开冷战序幕事件、时间?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时间
9、冷战中美苏在军事上对抗的核心组织,成立时间?
10、冷战中美苏在政治上对抗的核心内容?
11、冷战开始后美国为在经济上控制西欧而提出的计划、时间?
12、标志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的条约名、时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推动了哪两国的和解?
13、欧共体诞生的时间?欧盟正式形成的时间?
14、不结盟运动兴起正式诞生的时间?三个主要推动国?
15、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意义?
16、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趋势?
17、多极化趋势中的“多极”在当今世界具体指哪些国际力量?
18、谁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中国在第几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成为其观察国?
19、多极化趋势的三个影响?。

历史必修一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历史必修一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无产阶级 专政的任 务是为绝 大多数人 谋利益和 发展生产 力
阅读引自《 阅读引自《共 产党宣言》的 产党宣言》 原文, 原文,思考它 主要阐述了什 么内容? 么内容?
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 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显著特点就是 阶级性与实践性,是具体的解决途径和方案。 阶级性与实践性,是具体的解决途径和方案。
(伟大的友谊) 伟大的友谊)
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 《 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意义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全世界的鸡蛋们联合 起来,是有可能砸碎 石头的!”
专题结构分析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空想——科学 空想——科学 •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理论——实践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理论——实践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理想——现实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理想——现实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 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 英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大来源 马恩实践 马恩实践: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思想来源和三大组成部分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 黑格尔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 亚当 斯密 大卫·李嘉图 大卫 李嘉图 劳动价值论 批判 继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高一历史必修一8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8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8课知识点宋代社会的特点和生活情况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自唐朝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变革。

宋朝的社会特点和生活情况极具独特性,下面将一一进行探讨。

一、政治和经济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相对富庶的朝代,而且在这个时期,政治和经济也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和繁荣的发展阶段。

首先,在政治方面,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被广泛认可和推崇。

通过科举制度,使得社会精英不再只由贵族和豪门出身,而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进入官僚体系,这为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公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宋朝的官僚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各级官员都逐级晋升,有明确的职务和权责。

而且,在社会管理和控制方面也有较为严格的制度。

其次,在经济方面,宋朝是一个盛产农产品的朝代,出现了大规模的农业发展。

这主要得益于气候的温暖和昼夜温差不大,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大量的粮食和农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形成了相对富足的农民集体。

同时,宋朝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农业技术和工具,比如水稻的厢式耕地、灌溉渠道、袋式秧苗等,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规模化。

二、社会结构和阶级宋朝的社会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其中包含了不同的社会阶级和阶层。

在社会的最上层是皇帝和皇室成员,他们拥有最高的统治权力和特权,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具有绝对的决策权。

紧随其后的是高级官员和贵族地主,他们统治着一定的领地和人民,拥有丰富的土地和财富,享受着尊贵的地位和特权待遇。

在中间层次是广大的百姓,他们分为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三大群体。

农民依靠耕种土地谋生,其中富裕的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财产,而贫困的农民则生活较为艰难。

手工业者专门从事某种手工职业,比如制陶、制瓷、制漆等,他们依靠手工活谋生,同时也对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商人则通过商业活动赚取财富,他们是社会经济交往的重要人群,为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底层是奴隶和佃农,他们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财产和地位,受到主人和地主的操控和剥削。

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八巴黎公社

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八巴黎公社

考一考
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的自治组织,许多公社委员都是无政府 主义者,主张各区各公社有绝对自治权,反对建立中央集权 国家。这本质上反映了
二 一
巴 黎 公 社 成 立 大 会
政权建立
考一考
在纪念巴黎公社55周年活动中,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认为只有国内阶级 战争才能解放人类。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力 量,来求人类真正的平等自由。他意在 A. 指引中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 发动民众支持国民大革命 C.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指导思想 D. 为中国革命争取国际援助
如何解决私人占有和社会大生产矛盾? 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无产阶级政权
知识深化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巴黎公社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 不过当马克思说公社最高权力机关由全体社会直接选举产生、不称职委员 可以随时撤换时,实际上已经表明,公社政权的政治基础就是全民直接参 与政治生活的直接民主制。 从民主演化的逻辑看,直接民主通常适合于较小的政治地理空间,雅典 城邦民主就是这种直接民主的经典样式, 首先,巴黎公社之所以可以实行直接民主,也是因为1871年的巴黎, 尽管远比雅典的地理空间大,但处于普军和政府军包围的公社政权有 效政治空间被局限于巴黎城市中心区内,因此可以实行类似于雅典的 直接民主体制。 其次,巴黎这个法国政治中心,1789年以来一直是法国革命中心, 经过多次洗礼,巴黎市民与工人的民主素养相对较高,也为直接民主 准备了素质较高的公民 轻松巧记
专题八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
人运动
考点 巴黎公社
考纲要求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 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排查 细讲 精练 考点
基础知识
核心考点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八)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八)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必修一专题八: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选择题1.(2011年12月广州调研21题)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者、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所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和巴黎公社。

从材料信息看,文告的目的是鼓励农民参与革命,A、C 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该政权不包括农民阶级,故B项错误。

巴黎公社发布该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

因此选D。

2.(2011年10月淮安联考20题)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指()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答案【答案】C3.(2011年10月望江县月考21题)“普法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和小资产阶级的破产,资产阶级的卖国行为及其加重人民苦难的措施——这一切便是推动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B.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答案】A4.(2012年1月济宁质检19题)列宁认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列宁认为革命的胜利与否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B.列宁认为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C.列宁认为1871 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D.列宁的总结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答案】C5.(2011年10月天津六校联考28题)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景仰。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点【实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点【实用】

专题八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3、柏林危机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结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结构

专题八第一课一、课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二、基础知识:见《三维设计》三、知识结构:经济基础:工革推资本主发展,经济危机发生、阶级矛盾尖锐客观:阶级基础:欧三大工运,无产阶级作登上政治舞台(法里昂、英宪章、德织工)条件理论基础:19世纪早期三大理论成果(德古哲、英古政经学、法空想社会主义)主观: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标志: 1842年《共产党宣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指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内容: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诞生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性质、特点、纲领、策略原则、建立政党的必要性)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义:从此国际工运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主义的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四、练习题1、(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2、(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21)《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3、(2012高考20)“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八)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八)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必修一专题八: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选择题1.(2011年11月福州八县联考24题)“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具有空想性B.与时俱进、不断发展C.不成熟的理论D.僵化、保守【答案】B2.(2012年1月青岛市期末10题)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

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背景的理解。

根据所学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应该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对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欧文尝试是要创建新的社会制度故应排除A;无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应该是巴黎公社故应排除B;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2月也应排除C;只有D项才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故此题应该选择D。

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一些思想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

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主张建立合作组织,“新和谐公社”出现了。

3.(2011年12月衡阳市六校联考21题)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A.工人运动的兴起B.城乡差别的扩大C.经济危机的发生D.垄断现象的出现【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亚当·斯密认为社会财富过多集中到资本家手中,不仅在道义上站不住脚,也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引起阶级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世界多极化趋势
导言:美苏冷战对峙40多年,但这40多年间并不是一成不变,其中有三股实力逐渐发展壮大。

一、欧洲共同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②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③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性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4、合作内容:关税、农业、货币,加强科技合作(其中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
5、影响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

②美国霸权地位严重消弱,不得不改变对欧政策。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二、日本
1、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基本前提: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余的封建因素。

②美国大力扶植日本。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影响
①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加速了多极化进程。

三、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实力壮大)
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基础: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的独立国家。

②主要原因:美苏冷战严重威胁了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③直接原因:这些国家想要谋求维护自身主权、独立、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2、诞生的标志: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3、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5、影响:
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导致各种矛盾激化。

②主要和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
2、东欧巨变(1989——1990年)
(1)实质:是东欧国家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2)原因:
①根本原因:东欧各国沿袭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

②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③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3、“八一九”事件
①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国内政局混乱
②影响: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4、苏联解体的时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1、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原因: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结束,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使一些地区冲突得到了缓解。

2、在缓和的同时,也存在动荡,原因是
①两级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对比平衡,冷战掩盖的民族、领土、宗教矛盾暴露出来。

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③恐怖主义活动频繁。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2、造成当今国际局势的原因
①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增强。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历史意义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