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开题报告
体育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效果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体育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效果影响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cbcc4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8.png)
体育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效果影响研究—开题报告体育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效果影响研究—开题报告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本研究基于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的相关资料,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性等来设计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的体育游戏,并对其进行3个月的干预。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研究对象的具体表现进行细微的观察并作好记录,采用访谈法对家长和老师进行访谈,以期了解最新情况,及时改变干预计划。
本研究以推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为目标,希望为自闭症儿童实训提供更好的内容和方法,为自闭症儿童教学课程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最终能为自闭症儿童早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做一点贡献。
目前,大多数对于自闭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研究、理论综述等,缺乏事实性分析研究的支持,说服力不强。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细致分析,探讨体育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希望弥补自闭症教学相关理论的不足,研究成果可为自闭症教育其他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撑;其次,了解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现实状况,为制定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案提供现实依据;再次,为自闭症儿童教育提供有效地体育游戏干预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最后,为更加有效的自闭症儿童训练模式的构建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而更大程度地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
1.1研究目的通过体育游戏干预的方法,制定相应的体育活动训练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研究表明,体育干预活动在多个方面对自闭症儿童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对其心理矫正有着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增进其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感能力等。
1.2研究意义针对XX省XX市益萌培智学校心理素质的实际情况分析出该年龄阶段身体素质下滑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对应的锻炼措施与合理化的建议为相关部门和相关机构在制定学生体质锻炼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1.3文献综述体育游戏是根据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以适当的体育锻炼为辅助手段,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所形成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
不同时间长度眼部提示下自闭症幼儿面孔情绪识别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时间长度眼部提示下自闭症幼儿面孔情绪识别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c363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0.png)
不同时间长度眼部提示下自闭症幼儿面孔情绪识别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题目不同时间长度眼部提示下自闭症幼儿面孔情绪识别的实验研究二、研究背景和意义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患者面临许多社交和情绪交流的困难。
这些困难包括面部表情识别,这是人类情感交流的关键之一。
一些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在情感识别任务中表现得比典型的发展者差。
由于面部表情是以微妙的方式展示的,因此需要那些能够区分面部细节的观察者和长时间的目光固定时间。
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探讨,自闭症患者的情感识别缺陷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足够的面部信息,还是因为他们不具有这些信息的处理能力。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幼儿自闭症患者在面孔情绪识别任务中,所需的眼部提示和时间长度。
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闭症患者的面部情感识别缺陷,从而为日后可能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更细致的指导。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将招募10名幼儿自闭症患者及10名年龄和性别相似的典型发展儿童作为控制组,年龄范围为3-5岁。
2. 实验设计本实验将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范式。
第一种实验范式将仅呈现面部图像的眼部区域,持续不同时间长度,以便研究被试在处理面孔情感信息时的需求。
第二种实验范式将呈现面孔全貌,让被试自由观察面孔,并模拟自然面孔表情的变化。
3. 数据分析我们将记录被试的反应时间、正确率和错误数。
我们还将评估被试对基本情绪(喜悦,悲伤,愤怒,恐惧)和混淆情绪(惊异,厌恶)的识别能力。
四、研究期望成果本研究期待发现幼儿自闭症患者在情感识别中的眼部提示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并且需要更长时间来处理情感信息。
这将有助于改进未来的干预和治疗,以便更好地满足自闭症患者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情感识别能力。
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开题报告
![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d263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c.png)
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开题报告研究背景特殊儿童是指那些在心理、生理或社交方面有一定程度的障碍,需要额外支持和关注的儿童。
这些障碍可能包括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障碍等。
特殊儿童在行为方面常常表现出一些问题,例如冲动、焦虑、挑战权威等。
这些行为问题给特殊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并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
通过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家庭的压力。
研究内容1.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和特点–研究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例如自闭症、ADHD等。
–分析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特点,例如冲动、社交难题等。
2.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探讨行为问题对特殊儿童自身发展的影响,如学习、社交等方面。
–研究行为问题对特殊儿童家庭的影响,包括家庭关系、经济负担等方面。
3.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措施–综述目前已有的干预措施和方法,如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分析不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策略–研究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效果。
–探究不同预防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提供家庭支持、建立友善的学校环境等。
5.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分析家庭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支持作用,如家庭教育、家庭治疗等。
–探讨社会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支持作用,如学校教育、社区服务等。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全面了解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干预措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将深入了解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特点和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
这些研究成果将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Smith, J., & Johnson, A. (2015). Understanding behavior problems in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5(2),381-394.2.Brown, T. E. (2005).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The unfocused mind inchildren and adults. Yale University Press.3.Matson, J. L., & Peters, A. (2012). Treatments for aggression in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Research in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6(3), 830-841.4.Harris, K. S., & Handleman, J. S. (2000). Age and IQ at intake aspredictors of placement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a four- to six-yearfollow-up.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0(2), 137-142.以上是本研究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通过深入研究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干预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支持,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得到更好的发展。
自闭症开题报告
![自闭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408ac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d.png)
自闭症开题报告第一篇:自闭症开题报告2 3 篇二:开题报告详细版第1章引言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入自闭症康复模式以来,目前基本上自闭症康复有三种模式:在自闭症康复机构训练(二)医教结合模式:》即在儿童医院的康复部,一边结合用药,一边做一些认知,语言,感统训练等(三)融合教育模式因为上述两种康复模式使儿童失去了自然地社会环境,而受到质疑,在回归主流的理念下,使自闭儿与普通儿童融合的教育模式逐渐受到家长的欢迎。
箱庭疗法,又称沙盘疗法或沙箱疗法。
是指在治疗者的陪伴下,在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里,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选取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
箱庭疗法是游戏治疗的一种,对弱语言要求的特性,特别适合有语言障碍的特殊儿童,国内已经有一些用箱庭游戏治疗自闭症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本研究在上述基础上,试图摸索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箱庭疗法治疗自闭症的合理模式。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融合教育箱庭疗法第2部分文献综述(分4部分)2.1.1自闭症的研究历史与现状2.1.1.1自闭症的科学文献记载最早见于1943年。
当时,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莱奥·康纳尔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一群11岁左右的儿童和他们的行为,以社会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为三大特征,把自闭症从其他精神类疾患分离开来在康纳尔的报告发表一年之后,德国儿科专家汉斯·阿斯佩格描述了“小儿自闭症”的一系列症状,包括他们不愿用目光进行交流,情感转移能力十分有限,体势语言沟通困难,言语表达单调枯燥,专注于诸如天气等狭隘话题,并且对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抵抗行为。
后人将这些症状称作“阿斯佩格综合征”。
康纳尔和阿斯佩格关于儿童自闭症的描述,成为人们后来了解这种心理障碍的基础2.1.1.2自肯纳第一次报告自闭症案例以来,自闭症发病率稳定上升,不论种族的地区。
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尚无,中国也无统一数据,目前比较被承认的数据是公布的自闭症发病率,是随着对这种疾病如何进行界定和诊断的变化而变化的。
自闭症开题报告
![自闭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ef44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f.png)
自闭症开题报告自闭症开题报告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
自闭症患者通常表现出社交障碍、重复行为和语言发展延迟等特征。
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神经化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自闭症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自闭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族史中有自闭症的人患病的风险要高于普通人群。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聚焦于自闭症与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
一些突变可能导致脑部神经元的异常连接,从而影响了大脑的发育和功能。
此外,神经化学因素也被认为与自闭症的发生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自闭症患者的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存在异常。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果其水平不平衡,可能导致大脑功能紊乱。
例如,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的血清素水平较低。
此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对自闭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孕期暴露于污染物、毒物或药物,以及产后受到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闭症的风险。
然而,这些因素与自闭症的具体关联尚需进一步研究。
自闭症的症状和表现因个体而异,但最常见的特征是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障碍。
自闭症患者往往不善于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他们可能出现对社交情境的困惑和不适应,难以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
此外,自闭症患者还常常表现出刻板重复的行为,如重复摆弄物品、重复说同一句话等。
自闭症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患者的社交和沟通困难可能导致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遭受排斥和歧视。
此外,自闭症患者常常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治疗,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成员也需要承担额外的责任和压力,为患者提供支持和关爱。
目前,对于自闭症的治疗主要是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包括行为疗法、语言和职业治疗、药物治疗等。
行为疗法是自闭症治疗的核心,旨在帮助患者改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
语言和职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发展语言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开题报告: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2500字】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开题报告: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2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f7243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8.png)
开题报告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院(系)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专业、班级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子课题题目开题报告内容包括:1.选题的意义;2.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3.论文(设计)所要设计、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4.主要关键技术、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理工科填写)1.选题意义从研究现状来看,己有的康复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将研究重点放置于自闭症儿童这一群体之±o就研究的理论意义而言,本研究所想达到的目标是在已有的康复治疗研究的基础上补充、扩展这方面的研究。
由于社会工作自身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同于精神病学等实质治疗方法,而是在具体的矫治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强调辅助性的作用。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矫治来说,追求完全根治本身就是一个误区,相反,最主要的关注点应该是如何使他们顺利完成社会化,融入主流社会。
因而,通过分析社会工作的介入对自闭症儿童社会化的意义,为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就显得更为现实。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自闭症儿童在顺利实现社会化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进而推进我国对于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研究现状2.1国内研究现状黄辛隐等(2009)利用东亚发育障碍儿童课题组向71名自闭症儿童家长搜集资料,对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需求及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自闭症儿童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希望获得诸如增加家庭补贴、增多特殊儿童的医生、特教人员和可以接纳特殊儿童的机构等。
彭虹、陈淑云(2010)认为缓解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可以从小到大分三个方面逐步来实施,分别是积极发展家长工作、完善自闭症儿童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体系以及政府出台相关救助政策。
首先在家长工作方面可以利用家长组成联盟让家长们相互沟通,找到心理上的依靠,或是请专家来教授关于自闭症儿童康复在知识与技能,其次就是发展专业机构的专业服务,帮助家长调试好心理状态和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最后就是相关的国家政策出台,解决家长的经济负担。
5--6岁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词汇水平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5--6岁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词汇水平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d10a5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a.png)
5--6岁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词汇水平的比
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语
言和行为的障碍。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指智力表现在正常及以上水平的自
闭症患者。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也是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比较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词汇水平,可以更深入地了
解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特点,为他们的语言康复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5-6岁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在词汇水平方
面的差异,以探究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自闭症儿童的
康复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选取在5-6岁阶段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各30名,共计60名。
采用研究者整理的语言测评工具,比较两组儿童在词汇量、词汇使用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内容与进度
1.整理语言测评工具:完成时间为1周。
2.选取研究对象:通过医院、学校等渠道筛选符合条件的高功能自
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完成时间为2周。
3.进行测评:对被选中的儿童进行语言测评,共计4周。
4.数据分析: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完成时间为2周。
5.写作论文:整理研究结果,完成论文撰写,完成时间为3周。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比较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在词汇水平方面的差异,为探究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提供依据,为这类儿童的语言康复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质量。
3-5岁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3-5岁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8408b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2.png)
3-5岁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3-5岁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
研究背景:
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临床主要表
现为社交障碍、沟通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范围有限等特征。
早期诊断和干预对
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干预是自闭症干预的主要方法之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3-5岁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方法,为提高自闭症干预效果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通过个案研究方法,选取3-5岁自闭症儿童4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以父母评估量表和儿童行为观察量表等为评估工具,对干预前后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
研究内容:
1. 选取3-5岁自闭症儿童4例,记录干预前的评估结果,并分析分析其特点。
2. 设计为期6个月的教育干预计划,不同干预方法包括行为干预、认知训练、交往技能训练等,每种干预方法均在每周2次的干预中进行。
3. 对干预结束时的评估结果与干预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干预效果。
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项目,预期能够发现适宜3-5岁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方法,为临床教育干预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研究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相关症状,优化儿童发展预后,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自闭症儿童的初始箱庭特征及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自闭症儿童的初始箱庭特征及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ea5c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c.png)
自闭症儿童的初始箱庭特征及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自闭症儿童的初始箱庭特征及个案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自闭症儿童在初始箱庭情境下的特征,以及通过个案研究,分析自闭症儿童在箱庭治疗中的表现、疗效及干预策略。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采访法和文献法相结合,收集自闭症儿童在初始箱庭情境中的表现,以及针对个案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干预。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箱庭治疗,初始情境,特征,研究一、研究背景自闭症是一种儿童发育障碍,患者通常表现出社交交流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语言交流困难等特征。
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交流能力、感知功能、情感管理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障碍,这也使得自闭症儿童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与普通儿童存在很大的差异。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方法也十分繁多,其中,箱庭治疗作为一种先进的心理治疗方法,逐渐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和应用。
箱庭治疗利用小雕塑、模型和符号等物件,呈现出一个具有情境的三维模型,借助自然界的物理运动模拟、模型化人物和故事情节等方式,引导个体沟通、自我表达,以及面对问题时的情境感知和处理能力。
因此,正在探讨自闭症儿童在箱庭治疗中的表现、疗效及干预策略,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箱庭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促进作用,为治疗自闭症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采用观察法、采访法和文献法相结合,研究自闭症儿童在初始箱庭情境下的特征。
通过搜集有关自闭症儿童的相关文献资料,探究自闭症儿童的特征、特殊处理方式和在箱庭治疗中的特点。
并且选出一定数目的自闭症儿童,开展针对性的箱庭治疗干预,深入了解自闭症儿童在箱庭治疗中的表现、疗效及干预策略。
初步拟定的研究步骤如下:1.采集数据:根据采访和观察资料,进行数据收集及整理。
2.箱庭治疗:选用一些自闭症儿童,利用箱庭治疗的方式给予干预。
方案中包含物品筛选、治疗期间的干预及后续支持等环节。
3.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自闭症儿童在箱庭治疗中的表现、疗效及干预策略。
自闭症 开题报告
![自闭症 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9f9d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8.png)
自闭症开题报告自闭症开题报告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和沟通能力的受损,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遗传因素被认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一、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自闭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族研究发现,自闭症在同卵双胞胎中的一致性明显高于异卵双胞胎,这表明遗传因素在自闭症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一些基因突变也与自闭症的发生相关。
例如,SHANK3、NLGN3和NLGN4等基因的突变与自闭症的发生有关。
此外,环境因素如母体感染、药物暴露等也被认为可能对自闭症的发病有一定影响。
二、自闭症的症状自闭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交和沟通能力的受损,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在社交方面,自闭症患者往往缺乏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和非语言交流的能力。
他们通常对社交互动缺乏兴趣,很少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
在沟通方面,自闭症患者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或完全缺乏语言能力的问题。
他们可能出现语言重复、语言理解困难等症状。
此外,自闭症患者常常表现出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如重复摆弄物品、坚持特定的日常习惯等。
三、自闭症的诊断自闭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行为评估。
通常在2-3岁左右,家长会开始注意到孩子的异常行为和发育迟缓。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观察,以了解孩子的社交、沟通和行为模式。
此外,医生还会通过使用标准评估工具,如儿童孤独症评估量表(CARS)和儿童孤独症评估量表(ADOS),来评估孩子的自闭症症状的严重程度。
四、自闭症的治疗目前,自闭症的治疗主要是综合干预,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教育干预等。
行为疗法是自闭症治疗的核心,旨在帮助患者改善社交和沟通能力,以及减少刻板重复行为。
常见的行为疗法包括应用行为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和社交技能训练等。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自闭症患者的症状,如焦虑、抑郁和多动等。
开题报告:如何在小学生自闭症教育中发挥家庭环境的作用
![开题报告:如何在小学生自闭症教育中发挥家庭环境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1a34e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0.png)
开题报告:如何在小学生自闭症教育中发挥家庭环境的作用如何在小学生自闭症教育中发挥家庭环境的作用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在识别社交情绪和人际交往方面有困难,表现为社交互动、语言和行为等方面的缺陷。
自闭症极具多样性,因此得到一个确切的照料和教育的重任被放在了家庭和学校的肩膀上。
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行为,同时缓解他们的症状。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来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发展呢?一、营造舒适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舒适性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理状态。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家庭环境的安静、有序和舒适非常重要。
在营造家庭环境时,需要避免过多的刺激和噪音,尽可能保持室内整洁和有序,让家庭环境显得温馨、舒适。
此外,为自闭症儿童打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非常有必要,一个稳定的睡眠环境有助于创建正常的生物钟。
未来将是抢救每一个方面,从而给小学自闭症患者营造出舒适的家庭环境。
二、创造能够激发兴趣的空间自闭症患者通常有着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如数字、特定的玩具等。
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需要为其创造一个可供探索和学习的空间,家庭中的客厅、卧室、图书室等都可以设计成他们探索和学习的空间。
同时,为自闭症儿童准备一些与他们兴趣相关的物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拼图、益智玩具等,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辅助,帮助他们学会掌握玩具、工具等,这有利于他们提高智力水平、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提供详细、贴心、并严谨的规则和指导自闭症儿童通常不受家庭环境的限制而出现冲动行为和不适当言语等,他们不能自己控制自己。
有合适的规则,有合理的指导,往往可以让自闭症儿童有目的而有计划地做事、表达,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因此,家庭应该提供详尽而严谨的家规,向孩子清楚表明什么是允许行为,什么是不允许行为。
同时,对于特殊行为,如自闭症儿童的自我刺痛行为,则需要更加贴心和细致的规则和指导,家庭应该充分关注这些问题,在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断提升后,指导他们学会逐渐掌控这些行为。
开 题 报 告
![开 题 报 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d1f437eefdc8d376ee32f3.png)
开题报告题目:初探箱庭游戏对儿童自闭症康复训练的影响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校生源状况越来越重,尤以自闭症学生居多,人数已经达到了90%以上。
而自闭症儿童在社会行为、语言交流上都存在着障碍,他们行为刻板,不会主动用语言表达他们的要求,常存在无意义言语或即时、延迟的模仿,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说话的语调、语速、节律也存在异常。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手段或是方法来促进他们在语言、行为上有所发展呢?箱庭游戏是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游戏疗法,我们试图通过游戏能够使他们在语言、行为上有所发展。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箱庭疗法是游戏疗法的形式之一,儿童在治疗者所创造的“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内利用沙、水和玩具模型游戏,有利于儿童自由地表达情感,引发想象和唤醒其自我治愈潜能。
我们力求通过箱庭游戏使自闭症儿童能够在以下几种能力上有所改变:1、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其中包括空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事物之间的关系);2、语言的表达力,使其能够达到由词语——简单句——复合语句这一过程的飞跃。
三、研究预想第一阶段:选取研究对象阶段(计划用一到两周的时间完成)箱庭游戏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更适合于个别化训练,为了能够对比出其效果,我们分别从低年级和高年级中来选取研究对象,此外我们特意选取了两名智障儿童,将他们与自闭症对比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达到研究的目的。
第二阶段:熟悉箱庭游戏与相互建立信任关系阶段(计划用一到两个月完成)箱庭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这就需要他们有一个适应阶段。
首先要让他们对箱庭游戏室内的玩具及沙箱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并在引导教师的指导下了解箱庭游戏的实施步骤,让他们充分进入箱庭游戏的情境中,通过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及适当的帮助,最终让他们在充分适应箱庭游戏的同时也对引导教师产生一种依赖感,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第三阶段:辅助康复阶段(计划五年之内完成)1.初步体验阶段:通过箱庭游戏了解选取对象存在的问题;2.采取措施阶段:针对选取对象自身问题进行引导干预;3.改变阶段:选取对象在引导教师的干预引导下产生变化。
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现状调查与核心能力评估指标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现状调查与核心能力评估指标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4d8eb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5.png)
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现状调查与核心能力评估指标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自闭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具有严重的社交和交流障碍,对儿童的认知、语言和行为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中国,每1000名儿童中,大约有1到2名自闭症患者。
因此,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的需求迫切。
但目前的康复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同时康复人员的培训和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的现状,评估其核心能力,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康复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研究目的1. 了解目前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的数量、学历和从业经验等基本情况。
2. 评估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的核心能力,包括认知能力、交流能力、康复计划制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 提出改进方案,完善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的培训和能力,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康复效果。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合分析:主要收集有关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现状与能力评估的中外文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2. 调查问卷:用于了解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的数量、学历、从业经验等情况,以及他们在康复计划制定、团队协作等核心能力方面的表现。
3. 专家访谈:针对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核心能力评估指标,邀请相关学科专家进行深入访谈,以获取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1. 研究内容:(1)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现状分析(2)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核心能力评估指标的制定(3)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核心能力评估实证研究(4)改进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培训和能力2. 进度安排:第一年:完成调查问卷和文献综合分析,制定核心能力评估指标。
第二年:完成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核心能力评估,开展专家访谈。
第三年: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并撰写论文。
五、研究价值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目前儿童自闭症康复人员的现状,评估其核心能力,并提出改进方案。
这对于提高康复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儿童自闭症康复工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自闭症儿童基本数学能力测试表初步编制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自闭症儿童基本数学能力测试表初步编制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9eb4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9.png)
自闭症儿童基本数学能力测试表初步编制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自闭症儿童基本数学能力测试表初步编制及其应用研究一、研究背景自闭症是一种神经生物学疾病,常常表现为社交交往和沟通困难、兴趣狭隘、重复性行为和语言等问题。
虽然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困难,但许多研究表明,他们在某些领域的表现可能与正常儿童相当甚至更好,比如数学能力。
因此,研究自闭症儿童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闭症的多样性,也为促进其教育和发展提供了支持。
目前,关于自闭症儿童数学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感知等方面的评估,但对于基本数学能力的评估较为缺乏。
因此,制定适合自闭症儿童的基本数学能力测试表至关重要。
二、研究内容1. 初步编制自闭症儿童基本数学能力测试表。
本研究将聚焦在自闭症儿童的基本数学技能,包括数数、加减、比较大小、简单计量等方面,根据自闭症儿童特点制定相关测试题目。
2. 编制数学能力测试手册。
根据测试表编写测试手册,包含测试用具、测试环境、测试须知等信息,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应用测试表评估自闭症儿童的数学能力。
利用编制的测试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数学能力评估,包括基本数学技能和思维水平,收集评估数据。
4. 分析和解释评估数据。
通过对评估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和比较自闭症儿童的数学能力表现,思考其特点、发展趋势和改进方法。
三、研究意义1. 初步编制适合自闭症儿童的基本数学能力测试表,为其发展提供支持和借鉴。
2. 增加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促进其能力和发展。
3. 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促进自闭症儿童的数学能力发展,并提供评估依据。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对自闭症儿童数学能力的研究现状和不足进行了解。
2. 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法。
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问卷调查,了解自闭症儿童的数学能力现状,并确定测试表目标和内容。
3. 试题编制法。
根据已经确定的测试目标和内容,制定测试表和测试手册,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06例孤独症儿童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206例孤独症儿童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b06e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5.png)
206例孤独症儿童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世界各地,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发病率一直在不断增加。
据国际上的统计数据显示,ASD的全球发病率已经达到了1%(Elsabbagh et al., 2012)。
ASD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神经发育障碍,具有遗传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ASD的复杂性和不同的临床表现,目前对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早期诊断和干预对ASD儿童的康复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ASD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对于促进ASD早期诊断和预防有着十分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使用系统文献搜索方法,对CNKI、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2005年至2019年间关于ASD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
选取样本为206例ASD儿童,分析ASD儿童的危险因素。
三、研究内容
在收集到的相关文献中,统计以下危险因素的分布:
1、遗传因素:54.7%
2、孕期并发症:19.1%
3、生活环境:9.7%
4、母亲职业:6.8%
5、生殖方式:4.4%
6、生育年龄:3.4%
7、孕期营养:1.0%
8、其他因素:1.0%
四、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期结果为,遗传因素是ASD发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孕
期并发症、生活环境等环境因素也对ASD发病有一定的影响。
五、研究意义
通过分析ASD的危险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ASD的发病机制。
同时,对于ASD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篇二:开题报告详细版第1章引言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入自闭症康复模式以来,目前基本上自闭症康复有三种模式:在自闭症康复机构训练(二)医教结合模式:》即在儿童医院的康复部,一边结合用药,一边做一些认知,语言,感统训练等(三)融合教育模式因为上述两种康复模式使儿童失去了自然地社会环境,而受到质疑,在回归主流的理念下,使自闭儿与普通儿童融合的教育模式逐渐受到家长的欢迎。
箱庭疗法,又称沙盘疗法或沙箱疗法。
是指在治疗者的陪伴下,在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里,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选取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
箱庭疗法是游戏治疗的一种,对弱语言要求的特性,特别适合有语言障碍的特殊儿童,国内已经有一些用箱庭游戏治疗自闭症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本研究在上述基础上,试图摸索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箱庭疗法治疗自闭症的合理模式。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融合教育箱庭疗法第2部分文献综述(分4部分)2.1.1自闭症的研究历史与现状2.1.1.1自闭症的科学文献记载最早见于1943年。
当时,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莱奥·康纳尔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一群11岁左右的儿童和他们的行为,以社会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为三大特征,把自闭症从其他精神类疾患分离开来在康纳尔的报告发表一年之后,德国儿科专家汉斯·阿斯佩格描述了“小儿自闭症”的一系列症状,包括他们不愿用目光进行交流,情感转移能力十分有限,体势语言沟通困难,言语表达单调枯燥,专注于诸如天气等狭隘话题,并且对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抵抗行为。
后人将这些症状称作“阿斯佩格综合征”。
康纳尔和阿斯佩格关于儿童自闭症的描述,成为人们后来了解这种心理障碍的基础2.1.1.2自肯纳第一次报告自闭症案例以来,自闭症发病率稳定上升,不论种族的地区。
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尚无,中国也无统一数据,目前比较被承认的数据是公布的自闭症发病率,是随着对这种疾病如何进行界定和诊断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德国、英国、日本、美国和加拿大进行的调查表明,自闭症的发病范围是:每1万个新生儿中有4~10名自闭症儿童,我国的发病率,目前我国自闭症发病率上升速度惊人,已由原来的万分之三上升到千分之一点五。
与认识提高和有效筛选有关。
男女比例4:1,世界上每20分钟就诞生一个自闭儿。
2.1.1.3自闭症发病原因至今不明,多因素同结果。
(1)、遗传因素:部分患儿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对小儿自闭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患本病的患儿同胞中有2%~6%患本病,单卵双生子同病率高达36%。
(2)、脑器质性损害:如产伤、宫内窒息、中毒、感染等,15%~50%的患儿伴癫痫发作、脑电图异常、脑ct、磁共振有非特异性改变。
有的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躯体畸形等。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可能与小儿自闭症发病有关。
孕早期宫内感染,宫内窘迫与自闭症高相关。
(3)、免疫功能异常: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活性减低,抵抗感染的功能下降。
2.1.1..4 70年来,医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教育界专业人士与广大家长一起,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探讨asd的病因,心理与行为功能,治疗与教育方法等。
我国对自闭症的研究较晚,1982年南京脑院陶国泰医生报道了四例闭症案例,并与1997年介绍了自闭症研究,自此,本土专业研究开始展开,我国大量专业人员和研究者在学习和引进国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开始尝试一些本土化的干预方式,如针灸等。
2.1.2自闭症谱系障碍症状与分类自闭症谱系障碍」通常包括:dsm-ⅳ(1994)使用广泛性发展障碍(pdd)一词来包含典型自闭症及其它类似自闭症儿童。
目前通称之为「泛自闭症障碍」或「自闭症系列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通常包括:1、典型自闭症:发生于三岁前,含社会互动、沟通、想象性游戏等三种障碍,并存有定型的行为、兴趣及活动。
2、亚斯伯格症:社会互动障碍及局限的兴趣和活动,无明显的语言障碍,智商约在中等或中等之上。
3、儿童崩解症(倒退型)4、雷特症5、广泛性发展障碍非特定型,或一般所称的「非典型自2.1.3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与评估wing提出的自闭症的三个主要症状构成了临床上诊断自闭症的基础。
dsm-ⅲ-r和icd -10 均根据wing的三个主要症状对自闭症儿童从社会相互作用、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以及活动和兴趣三个方面进行诊断。
目前与dsm-iv以及icd-10 (apa,1994)诊断标准一致的诊断工具中,值得关注的有:适用于婴幼儿的筛选工具chat(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11];广泛性发展障碍筛查测验(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screeningtest,pddst)[12]两岁儿童自闭症筛选测验(screeningtool for autism in two-years-olds, stat)[13]gilliam孤独症评估量表、和孤独症诊断观察程序(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schedule ,ados)等等。
其中我国引用且信效度较好的有:自闭症诊断访谈-修订版其中我国引用且信效度较好的有:自闭症诊断访谈-修订版(the autism diag-nosticinterview-revised (adi-r)。
我国于2002年引进该量表,包括三个核心部分:社会交互作用方面(16项)质的缺陷(b类),语言及交流方面(13项)的异常(c类),刻篇三:傅华的开题报告滨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儿童自闭症研究现状及行为矫治—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个案析系(院)政法系年级 2011级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班级 1班学生姓名傅华学号 1112010409 指导教师周芳职称讲师滨州学院教务处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开题报告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
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5.研究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在开始工作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
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篇四: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包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关于音乐教育对孤独症幼儿身心影响的研究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王琪学号:专业:学前教育指导教师:高伟年月日篇五:关于自闭症儿童的实践调查报告关于自闭症儿童的调查报告前言:参与者:10电子班全体主题:自闭症儿童时间:2012.8.31 地点:常州市武进区蓝精灵儿童康复中心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自闭症的认识临床上首次描述自闭症是在20世纪40年代。
1943年,美国医生kanner报道了11例患者,并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
他当时描述这个类群的患者特征如下: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在其他方面学习困难形成对比;聪明、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
最初,kanner报道的这类患者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而未受重视。
在20世纪40~60年代,又有数人描述了与kanner报道相似的病例,并冠以各种各样的名称。
当时的国际及美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将这类患者归入“儿童分裂样反应”类别中。
对于自闭症的病因学,当时普遍认为是父母养育方式不当造成了自闭症的发生。
kanner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描述成一群高学历的、事业心很强但又冷漠无情的人,这一观点在当时似乎很少有异议。
20世纪60~70年代,rutter的研究指出,自闭症的行为如果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则更为合情合理。
由此,逐渐把自闭症看作为是一种躯体性的、与父母抚育方式无任何关联的发育障碍。
在此时期,lotter发表了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强调把社会交互作用、言语与交流和重复性活动三个方面作为基本标准,并舍弃了kanner诊断标准中关于“特殊技能和吸引人的外貌”等两项。
以后,在lotter标准的基础上,开展了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现在所普遍接受的“自闭症发病率4~5/万”是当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关于自闭症的研究进入全新阶段。
人们开始抛弃所谓“父母抚养方式不当”的病因假说,从生物学领域探索自闭症的病因,并在临床症状的识别和临床诊断方面将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彻底分开。
kolvin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同成年精神病性障碍,尤其是成年精神分裂症没有关系。
1980年出版的《dsm-ⅲ》首次将童年自闭症视为~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之后,随着对自闭症研究的深入,逐步认识到自闭症是一种在一定遗传因素作用下,受多种环境因子刺激导致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从分子遗传到神经免疫、功能影像、神经解剖和神经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人们试图从这些研究中找到自闭症的致病原因。
但直至目前,仍没有任何一种假说能从根本上完美地解释自闭症的病因。
二.实践活动过程2012年8月31日早上八点钟大家准时从学校出发,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公交之旅后大家到达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常州市武进区蓝精灵儿童康复中心。
大家分成两排有序进入中心内,康复中心的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各自分派服务对象。
我被分派的是一个叫顾鹏辉的小男孩。
他从外表看起来与普通小孩无异,只是说话发音不太清楚以及有时候过于兴奋会不顾场合大声喊叫,他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把任何东西放在嘴里,一不小心像小纸团、小盒子、小钥匙以及其他小玩意就出现在他的嘴里,康复中心的老师也特别提醒一定要注意他的嘴,当发现嘴里有东西的时候要心平气和的跟他要,他愿意给就拿过来,不愿意给也不能跟他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