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会展业浅析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广告艺术学院经典案例结课论文题目: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特点、态势及其对策研究系别:广告艺术学院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姓名:张铭豪、王培霖、胡佳一、朱萍、卢家桐指导教师:吴红霞2013年 12 月 01 日题目: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特点、态势及其对策研究摘要:北京作为首都,会展业发展较快,规模不断扩大,其会展业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本文重点从发展规模、品牌会展、重点区域和发展方式等角度,分析了北京市会展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结合北京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品牌会展流失、场馆规模小、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等,提出了今后加快北京会展业繁荣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 会展业; 品牌会展; 会展服务目录中文摘要 (I)一、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北京市会展行业状况············································3-81.举办展会日趋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3-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目录 一、发展背景 1、“十一五”发展成就 2、“十二五”发展环境 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与原则 2、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1、着力培育和建设“四核六板块”会展产业集聚区 2、加大国际会奖旅游市场开发 3、完善建设现代化的大型专业会展设施 4、大力培育依托北京产业优势的品牌展会 5、加快培育和引进实力雄厚的专业会展企业 6、全面推进会展与多行业的融合发展 7、加强联动,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8、强化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与会展培训基地建设 四、保障措施 1、专设会展业管理机构 2、建立会展联席会议制度 3、出台“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管理办法” 4、建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 5、完善会展行业协会职能与作用 一、发展背景 1、“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北京会展业发展进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五年。
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与“亚洲会展之都”战略目标的定位,为会展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北京会展业正从单纯的会议业和展览业走向集会议、展览、节庆活动、奖励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呈现提升发展的良好态势。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北京会展业逆势而上,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力量、北京经济新的增长点,2010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北京市会展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特征为: 会展经济实现显著增长。
2009年北京市会展业总收入达124.4亿元,2006-2009年期间年均增长19.47%,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
其中,会议业收入72.5亿元,展览业收入51.9亿元。
接待会议22.4万个,接待会议人数1615.3万人次;承接展览项目1216个,展出面积共计(含室外展览面积)649.7万平方米。
会展业从业人员达20.7万人。
图1 北京市“十一五”期间会展收入变化 会议业蓬勃发展,正向全球国际会议十强举办地迈进。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都市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都市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10目录 一、发展回顾 (一)经济总量稳步提升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四)产业融合初显端倪 (五)产业布局优化拓展 (六)绿色发展全面推进 二、发展形势 三、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四、发展重点 (一)做强健康型都市产业体系 (二)做优创意型都市产业体系 (三)做精时尚型都市产业体系 (四)做专资源型都市产业体系 五、主要任务 (一)品牌力培育工程 (二)内生力强化工程 (三)影响力扩大工程 (四)集聚度提高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引导,完善配套支持 (二)抓好重大项目,带动产业转型 (三)完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环境(四)加强人才培育,凝聚高端人才前言 都市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民生性、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承接一产、拓展三产、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
都市产业是世界城市主导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北京都市产业要立足于服务世界城市建设,审视产业发展规律与趋势,全面提高科学发展水平,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升产业层级,增强产业辐射力,彰显首都城市特色,弘扬中华文化,加速首都向世界城市迈进的步伐。
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对都市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都市产业是以城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现代物流等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体,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就业拉动效应明显的现代工业,涉及消费品工业中的食品饮料、服装纺织、印刷包装、工艺美术、洗涤化妆、家具制造、文体用品、家电照明、塑料制品等行业。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统计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统计报告内容提要:会展业是指提供会议和展览综合服务的产业,这些产业包括接待会议及展览的场所和举办会议及展览的单位。
2003年1月,北京市统计局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五家单位共同开展首都会展业调查,旨在反映该行业发展现状,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促进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依据。
会展业作为都市型的朝阳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业带百业的效应。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会展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为摸清全市会展业家底、了解和掌握北京市会展业的发展情况,市统计局会同市贸促会、市计委、市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等单位于近期在全市开展了会展业统计调查。
调查数据将为市委、市政府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使北京会展经济尽快成为首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培育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提供决策依据。
一、会展业发展特点北京会展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壮大的,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主要指标见下表:北京会展业情况调查资料显示了我市会展业发展的六大特点:1.会展设施数量名列全国前茅,会展规模继续扩大。
这次被调查的13个场馆,基本涵盖了北京市目前拥有的大型的会议和展览场馆。
这些展馆的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会议室面积2.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6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
最大的展馆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拥有5.3万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8000平方米的室外展区。
展览三分之一是国际展览,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大型展览占半数以上。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是最大的会议场所,拥有44个会议室,面积达5000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会议室能容纳2500人,还拥有4400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3000平方米的室外展区,可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展会。
北京市怀柔区会展业的发展
试论北京市怀柔区会展业的发展王方(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北京101400)摘要:文章分析了北京市怀柔区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源整合、品牌培育”的产业发展思路,从准确定位、市场运作、产权改革、品牌培育等几方面,探讨了怀柔区发展会展业应采取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会展业北京怀柔区会展优势问题对策会展业因其经济拉动作用巨大、绿色低碳等特点,与房地产业、旅游业并列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一、会展、会展业及会展经济的概念会展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由多人聚集在一起,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经济文化活动。
“狭义”的会展是会议和展览的统称。
“广义”的会展不仅包括会议和展览,还包括奖励旅游和节事活动。
会展业是由会展经济活动而引起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同类企业的总和。
会展经济则是围绕会展活动的举办,带动会展组织者、会展场馆、展览设计搭建公司、相关服务行业(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以及参展商和参展观众共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经济形态。
北京市怀柔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会展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那么,怀柔区发展会展经济,具备哪些优势呢?二、北京市怀柔区发展会展业的优势1.区位优势(1)优美的自然环境北京市怀柔区地处首都东北部,面积2128.7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75.1%,水资源总量占全市的1/5,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74%,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有“京郊明珠”、“首都后花园”之称。
(2)便利的交通,发达的物流怀柔城区距北京市区50公里、首都机场32公里、天津港170公里,且均有快速公路直达;三条高等级公路———京承高速、101国道、111国道穿境而过;有大秦、京承、京通三条铁路通过,年吞吐货物能力1.2亿吨,具备向周边地区、全国及世界进行客流、货物集散的条件。
最新-漫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系 精品
漫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系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协同发展的国际借鉴为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如何与制造业实现协同发展,拟从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国进行分析。
但是,上述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要远高于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故此可认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其集群化发展是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美国。
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服务业增长主要依靠生产性服务业。
但是,美国的制造业近年来对经济的贡献下降较快,出现了相当明显的产业空洞化现象。
美国为扭转经济发展格局而实施的再工业化战略,旨在引导资源由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转移。
如,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制造业促进法案,旨在通过各种措施在促使制造业降低成本、恢复竞争力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收缩。
此外,为实现与制造业的有效对接,同时突出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新兴产业区积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如在硅谷扶持研发、设计、金融业、中介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二日本。
日本的制造业在1956-1973年间逐渐发展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布局,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且在1974-1991年间实施了从能源、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的产业转型升级。
就总体而言,日本的产业升级路径可认为是劳动密集工业、重化工业、高加工度组装工业、技术密集工业与服务业协同主导推进的,即制造业积极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对接是实现有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
日本对服务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完善动态的统计调查系统和相关的政策体系、设立日本服务质量奖和服务研究中心,进而带动集群化发展。
三英国。
英国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主要采取了解除公司注册方面的壁垒以鼓励兴办企业、开放资本市场促使企业融资更加容易、政府做好咨询服务并对企业发展进行指导、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从事服务业的能力等四方面的措施。
如,政府通过相关法案、白皮书及具体措施、设立重大机构等做法,确保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顺利实施。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篇一: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全文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22-2022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在成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制定科学的战略安排对首都立足新的阶段变化、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至关重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2年)》的批复。
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第一章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首都经济实现重大跨越。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总量达到13777.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
北京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及规划(原创)
1)北京市首个“商业会展”扶持政策北京市首个“商业会展”扶持政策将于发布之日起30日内开始实施,执行期至2014年12月31日。
每年12月份,北京市商务委会同北京市财政局向社会发布本年度项目征集通知,符合条件的单位,按要求将会展项目或企业相关材料提交至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新政策规定,对新引进的国际展会,如满足每届展览面积不低于3万平方米、每届展览参展商不低于500家,其中境外参展商租用展览面积占总展览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条件的,在京办展的前三届,政府将每届给予主办方不超过5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场租费用支持。
为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国际影响力较强、符合北京产业发展政策的首都品牌展会,北京商务部门将结合北京产业发展现状,定期发布《北京引导支持品牌展会名录》,名录中的品牌展会如满足已在北京市连续举办两届、展览面积不低于2万平方米、展览参展商不低于300家,其中境外参展商租用展览面积占总展览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等条件,政府将给予主办方每届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资金。
另外,新政策还将引导具有发展潜力的同类同质展会进行整合,凡在京分别连续举办过两届以上、展览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同类同质展会,整合后展出面积超过整合前最大面积50%的,也会给予整合主办单位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
为优化会展环境,提高承接国际大型会展的能力,对于室内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含20000平方米)的专业展馆设施改造发生的贷款,政府将给予不高于50%的贴息,每年贴息额度不超过500万元,贴息年限不超过两年。
此外,北京市每年还将投入500万元左右以政府推介等形式在国际知名展会上对北京会展环境进行整体宣传推介;支持建设北京市会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给予北京市会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单位不超过50%的费用支持,总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2)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奋斗,将北京建设成为亚洲会展之都、全球国际会议五强举办地之一、亚洲排名领先的会奖旅游目的地、中国会展行业的引领者,力争实现会展业以高于全市GDP增长的倍增速度发展,2015年全市会展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会展业目前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最后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定位、市场机制、组织管理模式、硬件和软件建设、会展业竞争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
关键词:服务经济会展业发展对策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展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会展数量不断增加、展览面积迅速增大、会展组织能力大大增强、场馆经营能力得到提升、会展公司数量在增加、实力在加强、具有竞争力的会展品牌和成功申办会展的城市越来越多。
会展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改善公民居住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在这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混乱无序、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会展场馆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水平偏低、品牌展会偏少、专业人才素质偏低。
未来几年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魏景飞,2010),必须把握机遇,尽快找出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一)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改变,会展业发展出现新趋势由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大幅度下滑,美国经济萎靡不振,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
危机过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试图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欧美经济开始复苏,未来几年将逐步增长,发达国家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李智玲,200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新一轮国际分工呈现出以市场为导向,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包含经济活动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策划与管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流通手段等)在内的垂直分工。
会展业随之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外包化、人才化和跨业态经营等特点,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北京新国展二三期规划方案出炉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
苏常 仆I美 剑湖 畔 隆 重举 行 此 沦坛 汇 集了围 内外腱 览行、I 的 秀 企、I 、精英 专 家 ,人 家 就 “绿 包 汁 让空 间 更 荚 ”这 个中 题 展丌 交流 。为 进 一步 优化 绿 色 展览 噼 决 方案 , 通 览 联 合北 荚专 业 的弹 /j_ 布展 示系统 研发 和 制造 阳一美 幽M OSS公 司,
此 次 高 级 研 修 班 址 由 中围 会 展 济 研 究会 、德 围 Escolar学 院联 合土 办 。 中 囡 会展 经济 研 究 会 会 长 袁再 青 表 示 ,  ̄ E scolar学 院 引 人中 ,对 田 内 展 会 人 才 培 养 足种 新 尝 希 双 方不 断探 索, 长 期 合 作 ,促 进 中 嘲 会 腱 业 向 着 高 级 圳 、国 陌,4g发 展 ,l 力 中 围 会 展 大 围 向 会 展强 囤迈 进 。
NEW S I新闻 ·业界
北 京新 国展 二三 期 规划 方 案 出炉 预 计 2024年 投 入 使 用
本刊讯 (记者 林云 )据 顺 义区 父部 门透 露 ,中围国 际展 览中心 (简 称 “新 国展 ”) ■期 、l-期 H觇划 方案 已出炉 ,总建 筑面 积 达185万 平方米 ,是新 围展一 期总建 筑而 积 的近 5倍 , ¨ 汁总 投 资约39()亿 死 一期 主要承 担 展会 举 办等 功 能 ,三 !{}j主要 吸 引会 腱月fj务 、文化创 意 、商 务金 融 、住宿 橙饮 等 业 人驻 ,预 计2024年 竣 I:投 入使 用 。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08•【字号】京政发[2011]54号•【施行日期】2011.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1]5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目录一、新起点新发展(一)发展成就(二)面临形势(三)总体思路(四)发展目标二、加快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一)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二)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作用(三)全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软实力(四)积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保障能力(五)应需发展都市型现代产业(六)继续限制和淘汰低端产业三、彰显首都城市功能产业新格局(一)做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二)培育四大高端产业新区四、创新首都现代产业发展方式(一)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二)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三)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五)壮大产业资本规模(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七)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五、保障规划实施(一)加强组织协调统筹(二)强化产业准入标准(三)保障产业空间需求(四)优化政策服务环境(五)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序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努力打造“五个之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阶段。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03•【字号】西政任[2012]10号•【施行日期】2012.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的通知(西政任〔2012〕10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现将《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七月三日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二○一二年七月)目录序言第一章“十一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工作成果回顾一、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基础二、“十一五”时期保护与发展的主要工作成效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保护规划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取得积极成果重点街区整治成效显著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三、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投入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化城市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升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仍需完善保护与利用的认识尚未完全统一第二章“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工作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二、总体目标古都风貌特色进一步彰显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三、基本原则坚持整体保护坚持传统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引领坚持不断创新第三章“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点一、分类引导,合理规划调整功能分区传统居住型功能服务型综合发展型二、以人为本,加快人口疏解有序疏解人口妥善安置外迁居民改善留住居民生活环境三、点、线、面结合,重点推进“四大工程”(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快文物腾退修缮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环境改善工程加强“一轴一线一带”周边环境提升分类推进有价值建筑修缮整治增强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优化美化生态环境(三)产业提升工程扶持文化创意产业规范调整商贸产业适度发展旅游产业(四)重点街区打造工程打造什刹海人文生态涵养发展区打造大栅栏及琉璃厂文化创意聚集区打造法源寺文化体验区打造白塔寺配套服务区打造皇城文化展示中心打造南闹市口功能服务区第四章“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工作的保障措施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实施机制强化规划引导作用注重专家论证和群众参与多渠道筹集保护发展资金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序言作为首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城区是北京三千年建城史和八百年建都史的肇始之地,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
读书笔记
我国会展的发展过程及现状一、我国会展的发展过程(一) 古代时期(原始社会末期—1840年)作为早期展览会雏形的集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时期,并在唐宋以后得到了蓬勃发展。
集市在我国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许多种形式和名称,如集、市、墟、场等。
几千年来,集市一直是我国商品流通的重要途径。
在古代城市,集市一般称为“市”。
在古代农村,集市一般称为草市、村市等。
除了城乡各有特色的集市外,还有一种城乡并存的定期集市——庙会。
在我国,庙会的历史悠久,在唐朝已流行,宋朝继之,明、清盛行。
由于这样的集市是因宗教事件并在宗教场所产生、发展起来,因此一般称为庙会,也称庙市。
在我国古代,还出现过类似现代展览会的有组织的展览活动。
在唐代天宝初年(公元782年),陕郡太守、水陆转运史韦坚开槽渠引渭水至长安,在宫苑墙外造广运潭,广集各地酒舟所载的地方特产供皇帝观览。
就形式和规模而言,广运潭展示已相当于现代的博览会。
同时,也出现过专业性的展览形式。
(二) 近代时期(1840年—1949年)1840 年,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在西方的炮舰下被迫打开门户,中国人开始尝试着与外部世界接触。
当时,参加世界博览会就是我国早期参与国际性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近代中国展会活动的发端。
1851年,中国商人徐荣村和一些在中国经商的外国人以私人身份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1876年,中国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了费城世界博览会。
1905年,清朝商部颁行《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对华商出国参加国际性博览会做出了统一规定,鼓励各省商家踊跃赴赛。
1915年,中华民国政府派员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在这届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共获1211个奖项,其中大奖章57枚,荣誉奖74枚,金牌奖258枚,银牌奖337枚,铜牌奖258枚,奖词奖227枚,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
在参加世博会的过程中,中国人认识到了展会活动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近代展会活动在国内逐渐发展起来。
北京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会展业在这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会展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首先,北京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北京会展业的展览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展商数量超过10万家,观众数量超过1500万人次。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北京市场的持续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展览和会议不断涌现,为北京会展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其次,北京会展业的品质不断提升。
北京会展业不仅仅是规模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升。
北京会展业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和国内性展会,例如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
这些展会不仅吸引了海内外优秀企业的参展,还成为北京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和展示窗口的重要载体。
再次,北京会展业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会展业的发展,北京会展服务业也得到了提升。
各大会展中心相继建设和升级,设备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同时,北京还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培养会展服务人才,建立专业化的服务团队,提供更加专业、周到的服务,不断满足参展商和观众的需求。
最后,北京会展业充分发挥了城市文化的优势。
北京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氛围,使得会展业有了更多的创意和亮点。
许多展会通过融入北京的文化元素,为观众带来了艺术、时尚、设计等多样化的展示和体验,增强了展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北京会展业正在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北京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未来,北京会展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会展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为北京及中国会展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基于钻石模型理论的区域会展业竞争力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基于钻石模型理论的区域会展业竞争力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庾为【摘要】本文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机会和政府等六个角度,对北京市朝阳区的会展业竞争力状况进行研究,找到朝阳区会展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促进朝阳区会展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期刊名称】《江苏商论》【年(卷),期】2011(000)011【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钻石模型;朝阳区;会展业;竞争力【作者】庾为【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3.5一、引言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钻石模型”后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被公认为分析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宏观工具。
同时,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实践显示,该模型也适用于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分析。
本文以钻石模型(见图1)为工具对北京朝阳区的会业进行分析。
图1 波特竞争力“钻石模型”二、朝阳区会展业的“钻石模型”分析朝阳区地处北京市的东部,区域面积470.8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全区常住人口354.5万人。
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建设发展区,朝阳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发展资源和优势,地方财政收入连年居北京市各区县前列。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朝阳区会展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在“中国会展经济2009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朝阳区荣膺“中国会展名区”称号。
1、“钻石模型”要素之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前者包括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人口统计特征等,后者包括人力、知识、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波特认为,在竞争优势的形成中,高级要素的作用更为显著,而高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朝阳区具有优良的市政基础条件。
截至2010年末全区道路总长度1907公里,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地铁的立体交通网络。
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以及京津塘高速、京沈高速、机场高速、京通快速等线路纵横交错,能充分满足对外交通及区内交通的需要。
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京会展业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会展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首先,北京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北京市拥有众多的国际会展中心和展览馆,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等,可同时举办大型的国内外展览活动。
北京会展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为其他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其次,北京会展业的品质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展览和会议选择在北京举办,为北京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同时,北京市加大了对会展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了会展服务质量,增强了北京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
再次,北京会展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北京市积极推动会展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为会展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遇。
同时,北京市还鼓励会展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北京会展业的区域布局不断优化。
除了举办大型的国际会展活动外,北京市还积极推动会展业向城市周边地区延伸。
例如,北京市将天津和河北等地纳入到北京会展业的发展规划中,形成了京津冀会展经济圈。
总之,北京会展业在规模、品质、创新能力和区域布局等方面
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北京市将继续加大对会展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北京的会展服务水平,推动北京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际会议选址因素重要性的感知差异分析——以北京为例
第 2 8卷
2 0 1 3年 第 5期
T o u r i s m T i r b u n e V o 1 . 2 8 N o . 5。 2 0 1 3
国际会议选址因素重要性的感知差异分析
以北 京为 例
沈 晔 , 朴志娜 , 吴 必虎
( 北 京 大 学 城 市 与环 境 学 院旅 游 研 究 与 规 划 中心 , 北京 1 0 0 8 7 1 )
议组 织方 在会 议选 址 中发 挥 着 十 分 重要 的作 用 , 因此 , 了解 会议 组 织 方 在选 择 国 际会 议 举 办 地 过程 中考 虑 的因素 , 对 目的地建设 具 有重要 意 义 。 本研 究 在 综 述 有 关 会 展 的 中 外 文 献 基 础 上 , 以会 展 产 业 中 的会 议 作 为 研 究 范 围 , 总 结 国 际 会 议 目的地 的选 址 因 素 , 并 且 以 北 京 为 研 究 个 案 进
行调研 , 从 时 间 和 举 办 主 体 两 个 维 度 分 析 国 际 会 议 组 织 方 对 会 议 选 址 因 素 的感 知 差 异 , 为 北 京 的 会议产业 提供切 实可 循 的发展方 向。因此 , 本 文
的研 究 目 的 为 : ( 1 ) 总 结 国际会 议 的选 址 因素 ;
2 . 1 国际会 议 选 址 的 利 益相 关 者 : 与 会 者、 组 织 方
与 举 办 地
目前 而 言 , 关 于 国 际会 议 的研 究 主 要分 为 三 方 面: 与会 者 、 组织 方 与举 办地 。 国外 学 者们 多关 注影
响 与会 者 决 策 的 因素 ’ , 与 会 者 需 求 及 满 意 度 等
方 面 的研 究 ; 举 办 地 的 研 究 多 涉 及 城 市 形 象 建 设、 目的地 营销 、 竞 争 力 分析 , 以 及会 议 对 城 市 发 展
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研究
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研究近年来,伴随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以及国际化大都市进程的加快,北京会展业快速发展,凸显出国际化特色浓厚、主题鲜明、品牌效应显现的特色,对首都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背景,以及北京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形势,如何发挥首都独特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首都会展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首都会展业,成为当务之急。
一北京会展业发展的特点近年来,北京会展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会展业水平和综合效益得到稳步增长。
(一)会展设施不断完善经过改扩建和新建,北京市会展场馆面积逐年增长,场馆周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总体上看,会议场所的增幅要快于展览场馆。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2004年北京市共有会议场所3433个,2007年增加到4425个,增长28.9%,每年新增会议场所超过200个,其中座位数超过500座的大型会议场所从2004年的80个增加至2007年的129个,增长了61.3%。
[1]从2004年开始,针对展览场馆紧张的局面,北京加快了改扩建和新建工作。
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于2005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展厅面积13000平方米,大大提升了农展馆承接大型展览的能力。
2007年开始,北京市对国家博物馆实施改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由6.5万平方米扩大到19.2万平方米。
2008年3月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在顺义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期占地116公顷,建筑面积43.1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0万平方米。
新国展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完善、设施最先进的展馆,从根本上缓解了北京举办大型国际会展场馆受限的局面。
从3月28日开幕的第16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开始,2008年共有17个大型国际展会在此举办,其中包括北京国际汽车展、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等。
今后,北京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型展会的70%以上都将在新国展举办。
2013年古北水镇文化景区分析
2013年古北水镇文化
景区分析
目录
一、景区概述 (3)
1、景区介绍:类似乌镇并优于乌镇 (3)
2、项目前景:五年10个亿并不是梦 (4)
二、古北水镇:打造京郊最成功“微旅游”景区 (5)
1、市场潜力:京郊“微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5)
2、案例分析:面向会议旅游的九华山庄和面向观光旅游的十渡景区 (7)
3、开发基础:交通便利、政策支持、整体开发、渠道完备 (8)
4、项目介绍:观光+休闲+会议复合型景区 (9)
5、股权结构:中青旅权益占比36% (11)
6、估值:预计古北水镇总价值在116亿元 (11)
一、景区概述
1、景区介绍:类似乌镇并优于乌镇
古北水镇定位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会议等于一体的文化型旅游目的地,发展空间巨大。
项目符合“类乌镇”景区需要的核心要素,毗邻北京和承德两个旅游集散地(项目距北京120公里、承德80公里);以司马台长城为背景,打造具有华北民居特色的北方水乡;并且由乌镇团队核心人员进行经营管理;旅游用地717亩,景区面积近1.5万亩,市场空间预计为乌镇的2-3倍。
北京市具有绝佳的旅游市场基础,2012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500.9万人,人均花费1028美元;接待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者13620万人次,同比增长6.3%,人均花费2217元/人次;本市居民在京旅游人数9014万人次,同比增长11.7%,人均花费312元/人次。
北京发展会展农业的优势、前景与对策分析
【 关键词 】 会展; 农业; 品牌; 北京
【 中图分 类号 】 F 3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7 2 5 2( 2 0 1 3 )0 1 . 0 0 2 6 — 0 5
会 展 农 业 是 以农 业 展 示 和农 产 品 贸 易 为 主 要 内容 ,以一定 的场 馆设 施 和 展示 基 地 为基 础 , 以会 议 、展 览 、展 销 、节 庆 活 动等 为 主 要形 式 , 具 有 高 度 产 业 融 合 性 的农 业 产 业 形 态 。会 展 农
办 奥 运 会 ,使 北 京 形 成 了 众 多 新 的 地 标 性 建
外展览使 用面积达 2 6 . 9万平方米 。2 0 1 0年全
业不仅带 动旅游 、物流、交通 、饭店服务 等产 业 的发展 ,而且聚合农业产业链上 的诸多环节 和产品 ,是都市 型现代农业 的高端产 业形式和
经 济 形 态 ,是 引领 京 郊 农 业 全 面 升 级 和 布 局 结
构调 整优 化 的重要 形式 ,具 有广 阔 的发展前 景 。
一
全球城市排名 中位列第 十二 ,在 中国大 陆仍保 持第一 。此外 , 《 北京市 “ 十二五”时期会展业 发展规划 》提 出了要把会展业发展成 为推动首
都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快 速 增 长 的 重 要 支 撑 ,实 现
、
北京发展会展农业 的优势 北 京 建 设 中 国特 色 世 界 城 市 目标 的 重 要 抓 手 。
北 京 会 展农 业 的发 展 势 必 要 以会 展 行 业 为
( 一) 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会展农业的发
依 托 ,需 要 良好 的会 展 设 施 及 交 通 、住 宿 等 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目录一、发展背景 (1)1、“十一五”发展成就 (1)2、“十二五”发展环境 (5)二、总体要求 (7)1、指导思想与原则 (7)2、发展目标 (9)三、主要任务 (11)1、着力培育和建设“四核六板块”会展产业集聚区 (11)2、加大国际会奖旅游市场开发 (13)3、完善建设现代化的大型专业会展设施 (14)4、大力培育依托北京产业优势的品牌展会 (15)5、加快培育和引进实力雄厚的专业会展企业 (15)6、全面推进会展与多行业的融合发展 (16)7、加强联动,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17)8、强化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与会展培训基地建设 (18)四、保障措施 (20)1、专设会展业管理机构 (20)2、建立会展联席会议制度 (20)3、出台“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管理办法” (20)4、建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 (21)5、完善会展行业协会职能与作用 (21)一、发展背景1、“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是北京会展业发展进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五年。
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与“亚洲会展之都”战略目标的定位,为会展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北京会展业正从单纯的会议业和展览业走向集会议、展览、节庆活动、奖励旅游1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呈现提升发展的良好态势。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北京会展业逆势而上,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力量、北京经济新的增长点,2010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北京市会展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特征为:会展经济实现显著增长。
2009年北京市会展业总收入达124.4亿元,2006-2009年期间年均增长19.47%,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2。
其中,会议业收入72.5亿元,展览业收入51.9亿元。
接待会议22.4万个,接待会议人数1615.3万人次;承接展览项目1216个,展出面积共计(含室外展览面积)649.7万平方米。
会展业从业人员达20.7万人。
1即incentive travel。
按照国际奖励旅游协会的定义:奖励旅游是一种现代的管理工具,目的在于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的企业目标,并对目标的参与人员给予一个非比寻常的假期作为鼓励,同时也是大公司安排的以旅游为一种诱因、以开发市场为最终目的的客户邀请团。
2“十一五”期间会展统计口径有所变化,增长率数据有待统计局确认。
会展活动调查范围包括住宿业、会议(展览)场馆、主办会议(展览)的单位和会展服务业四部分。
2008年住宿业单位的调查范围由星级饭店和星级以外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调整为星级饭店和星级以外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
610903.1702600818068.81318186.41244412.920052006200720082009图1 北京市“十一五”期间会展收入变化会议业蓬勃发展,正向全球国际会议十强举办地迈进。
2009年北京市接待会议22.4万个,比2005年增加5.2万个,年均增长6.6%;会议收入72.54亿元,比2005年增加38.9亿元,年均增长21.2%3。
在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发布的2009年举办国际协会会议数量全球城市排名中,北京(举办96个)位居第十名,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新加坡(排名第五,119个)。
336327.7358099.2487880.6648062.6725430.320052006200720082009图2 北京市“十一五”期间会议收入变化展览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
北京已形成由生产设备展、教育培训艺术展、咨询顾问人才招聘展和房产建材装潢展为主的四大类展会主体4。
2009年全市举办各类展32007年之前,会展收入中包括会议收入、展览收入和其它收入,从2007年开始,会展收入中只包括会议收入和展览收入。
42008年四大类型展会个数分别占总展览个数的25.2%、14.4%、12.6%、6.5%。
览1216个,比2005年减少1151个,但展览收入达到51.90亿元,保持年均25.6%的增速;展出面积649.72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204.70万平方米;举办大型展览5个数由“十五”期末年的3个增长到13个;经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展会数量由2004年的10个增长到2009年的13个,北京国际汽车展等不少大型展会虽未申报UFI认证,但也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展览累计面积占接待展览累计面积的50.0%,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等展会的境外参展面积和境外企业比例达30-50%。
政府主导型展会数量比重约为20%,市场化运作的展会较为普遍。
208451266731.1330188.2670123.8518982.620052006200720082009图3 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展览收入变化会展设施不断完善。
2009年北京市拥有(可出租)会议室5718个,比2005年增加2028个;其中规模超过500座席的大型会议室179个,比2005年增加1倍。
新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一期)、九华国际会展中心两处大型展览设施,完成了国家会议中心的奥运后功能改造以及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的改5指展出总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展览。
扩建,2009年全市展览场馆展厅使用面积35.4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21.5万平方米,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15.0万平方米和15.1万平方米。
2010年拥有星级饭店785家,其中四星和五星级饭店202家、客房6.4万间以上,成为北京会展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政府主导型展会产业引领作用明显。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北京形成了以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旅游产业博览会和节能减排技术博览会等一批政府倡导或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发起,符合北京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具有一定市场生命力的展会项目,对本领域的产业发展和对北京会展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升了会展业的整体实力。
奥运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最具吸引力的文化会展活动,为北京会展业硬件设施的改善奠定了基础,以“奥运”为主题的会展活动也使北京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吸引眼球的会展中心城市之一。
奥运会在人才队伍培养、规范管理、国际合作、对外宣传、广告策划、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为北京会展业提供了辐射和示范效应,同时带动了物流、交通、旅游、餐饮、购物、娱乐等相关行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会展业促进措施进一步增强。
一是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展览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有效减少了知识产权投诉案件的数量。
二是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系列举措,进一步深化落实了北京市会展业营业税差额纳税的优惠政策。
三是市政府每年安排不低于5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包括会展类项目在内的符合政策重点支持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另通过旅游局给国际会议的申办行动以资助。
四是积极开展全球性行业资质认证工作的国际合作,包括推出“全环会议专家认证”培训项目等,以提升北京会展策划专业人才的国际化水准。
2、“十二五”发展环境(1)发展机遇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亚洲会展之都”目标的助推。
“十二五”时期北京将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而会展业自身所具有的经济辐射功能、政治传播功能、文化教育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宣传营销功能使其成为北京迈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的一个重要推手;“亚洲会展之都”建设目标的确立,为北京会展业的整体提升发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市会展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新的快速增长期。
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遇。
大型会议、论坛、展览不仅是展示最新技术和发布行业最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传播新视角、新导向的“风向标”。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重点发展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功能街区,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和创意文化产业。
这些重大举措将为这些领域的专业品牌会展的培育和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产业支撑和经济基础。
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加强的机遇。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和重化工业基地,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规模化发展,成为北京会展经济发展重要的产业支撑。
同时,以北京为中心的“四横四纵”高速铁路专线网的建设、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2小时交通圈”的形成,将进一步增强北京作为国内三大会展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伴随环渤海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以及京津同城化效应的不断显现,区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日益密切。
作为区域内会展业的龙头城市,北京会展业的发展将更多获益于整个区域以及国家经济和产业的平稳增长。
(2)主要挑战国内外严峻形势与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人民币汇率升值、重大突发事件常态化、北京城市资源环境与人口交通的巨大压力,对北京会展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
同时,国内不少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会展业的发展,纷纷出台扶持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一批新兴会展城市和会展项目不断涌现,区域和城市之间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十一五”期间,有29个省区市把会展业列入本地经济发展规划之中,40多个城市设立了会展办、会展协会组织;300多个展览场馆中,绝大部分是由各级政府直接投资或通过土地置换投资。
会展行业自身项目并购步伐的加快、外资会展企业的不断加盟,也对北京会展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
制约因素明显。
尽管北京会展业“十一五”时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国外会展业发达城市以及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相比,在会展业的规范发展、国际竞争力以及体制、管理、环境、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即:管理体制仍未理顺,会展行业行政主管机构仍不明确,多头管理;现有展览场馆在规模和设施条件上难以满足大型国际品牌展会的需求;会展产业集聚发展不足,综合配套与服务不够完善,业态较单一;会展业促进体系有待完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偏弱,会展人才缺乏,会展信息咨询和发布系统有待完善。
二、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与原则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亚洲会展之都”战略目标,以市场化、效益化、专业化、国际化和产业化发展为根本,市区(县)统筹、产业集聚、功能强化、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为主线,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创新机制体制、优化发展环境与空间,构建由会展组织者(PCO)、目的地接待者(DMC)分工协作的会展服务体系,创新发展融会议、展览、节庆和奖励旅游等于一体的大会展产业(MICE)6,力争将北京会展业发展成为推动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实现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