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
常用的光学基本概念
![常用的光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6c5b7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9.png)
常用的光学基本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光学基本概念:
1. 光线:光的传播路径可以用光线来描述,光线是一个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2. 光束:由许多光线组成的束称为光束,光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强度。
3. 反射:当光线遇到表面时,它会发生反射,即改变方向并离开表面。
4. 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会改变方向,这个现象称为折射。
5.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空气中的光速约为每秒3.0×10^8米。
6. 光的波长: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的概念,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7. 光的频率:光的频率与波长有直接关系,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8. 光的干涉:当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它们会产生干涉现象,干涉包括构造干涉和衍射干涉。
9. 光的衍射:光通过一个小孔或绕过障碍物时,会产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衍射。
10. 光的色散:当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以不同的速度通过,导致光发生分离的现象。
这只是光学的一小部分基本概念,光学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领域,涉及到许多其他的概念和原理。
光学
![光学](https://img.taocdn.com/s3/m/9356105f77232f60ddcca14b.png)
光学[guāng xué]本词条介绍的是光学(研究光的学科),更多含义,请参阅“光学(多义词)”。
光学(optics),是研究光(电磁波)的行为和性质,以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学科。
传统的光学只研究可见光,现代光学已扩展到对全波段电磁波的研究。
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物理学中,电磁波由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同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需要用量子力学表达。
1学科发现光学的起源在西方很早就有光学知识的记载,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约330~260)的<反射光学>(Catoptrica)研究了光的反射;阿拉伯学者阿勒·哈增(AI-Hazen,965~1038)写过一部<光学全书>,讨论了许多光学的现象。
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时代算起,这两个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17世纪,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几何光学的发展。
光的本性(物理光学)也是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微粒说把光看成是由微粒组成,认为这些微粒按力学规律沿直线飞行,因此光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
19世纪以前,微粒说比较盛行。
但是,随着光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许多不能用直进性解释的现象,例如干涉、衍射等,用光的波动性就很容易解释。
於是光学的波动说又占了上风。
两种学说的争论构成了光学发展史上的一根红线。
狭义来说,光学是关于光和视见的科学,optics(光学)这个词,早期只用于跟眼睛和视见相联系的事物。
而今天,常说的光学是广义的,是研究从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直到X射线的宽广波段范围内的,关于电磁辐射的发生、传播、接收和显示,以及跟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其他应用技术紧密相关的学科。
2历史发展光学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它的发展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古代研究人类对光的研究,最初主要是试图回答“人怎么能看见周围的物体?”之类问题,基本上停留在几何光学的研究和总结上。
光学基础知识详细版
![光学基础知识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1e8b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1.png)
光学基础知识详细版一、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能量传递形式。
光的本质可以通过波动理论和粒子理论来解释。
波动理论认为光是一种波动现象,具有波长、频率、振幅等特性;粒子理论则认为光是由光子组成的,光子是光的能量载体。
二、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约为299,792,458米/秒。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是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所致。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方向发生改变。
三、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遇到界面时,按照一定规律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在通过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光的反射和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一定的关系。
四、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由于光波的叠加,形成新的光强分布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发生弯曲并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
五、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自然光是由无数个振动方向不同的光波组成的,因此不具有偏振性。
当光波通过某些特殊材料或经过反射、折射等过程后,可以形成具有一定偏振性的光波。
六、光的吸收和发射光的吸收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被物质吸收的现象。
光的发射是指物质在吸收光能后,以光波的形式释放能量的现象。
光的吸收和发射遵循一定的规律,如光的吸收强度与光的频率有关,光的发射强度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七、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指利用光学系统(如透镜、反射镜等)使物体发出的光波或反射的光波在另一位置形成实像或虚像的过程。
光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通过光学系统可以实现对物体形状、大小、位置的观察和研究。
八、光的测量光的测量是光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光强、光强分布、波长、频率、相位等参数的测量。
光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直接测量是通过光学仪器直接测量光波参数,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光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来推算光波参数。
《光学》全套课件
![《光学》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7467d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04.png)
Δ
=2en2
(
1 cosγ
sin2 γ) +λ cosγ 2
Δ
=
2en2
c
os
γ
+
λ 2
Δ =2e n22
n12
sin2 i +λ 2
干涉条件
2e
n22
n12
sin2
i
2
k
k 1,2, 加强(明)
( 2k 1 ) 2 k 0,1,2, 减弱(暗)
额外程差的确定 不论入射光的的入射角如何
M1
x
S1S2 平行于 WW '
d
S1
S2
C M2
o
W'
d <<D
D
屏幕上O点在两个虚光源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屏幕 上明暗条纹中心对O点的偏离 x为:
x =kλ D d
x = 2k +1 λ D 2d
明条纹中心的位置 暗条纹中心的位置
k =0,±1,±2L
2 洛埃镜
E
S1
d
S2
光栏
E
p
p'
Q'
M
L
橙 630nm~590nm 黄 590nm~570nm 绿 570nm~500nm
折射率
n=c = u
εrμr
青 500nm~460nm 蓝 460nm~430nm 紫 430nm~400nm
u = c ,λ = λ0 nn
§1-2 光源 光的相干性
一、光源
1.光源的发光机理 光源的最基本发光单元是分子、原子
§1-3 光程与光程差
干涉现象决定于两束相干光的位相差 两束相干光通过不同的介质时, 位相差不能单纯由几何路程差决定。
《光学》全套课件
![《光学》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2e8f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b.png)
干涉现象及其条件分析
干涉现象定义
干涉是指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某些区域 叠加时,相互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干涉条件
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 位差恒定。
常见干涉类型
杨氏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
干涉现象应用
测量光波波长、检测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等 。
衍射现象及其分类讨论
衍射现象定义
衍射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
黑体辐射概念及历史背景
01
阐述黑体辐射的定义、历史背景以及与经典物理学的矛盾。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02
介绍普朗克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提出的能量量子化假设,以及
由此导出的黑体辐射公式。
公式验证及意义
03
通过实验验证普朗克公式的正确性,并探讨其在物理学史上的
重要意义。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及结果分析
1 2 3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及原理
到障碍物或穿过小孔时,偏离直
线传播的现象。
01
衍射分类
02 根据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波长
的相对大小,可分为菲涅尔衍射
和夫琅禾费衍射。
常见衍射现象
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光栅衍射 等。 03
衍射现象应用
04 光谱分析、光学成像等。
偏振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偏振现象定义
偏振是指光波中电场矢量方向在传播过程中有规则变化的 现象。
介绍量子光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光的量子态、量子纠缠、量子通信等,
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03
量子光学在现代科技中应用前景
探讨量子光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前景,如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
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05
非线性光学简介
光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光学基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e2177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1.png)
光学基本知识点总结光学是一门研究光传播、控制和利用的学科,以光为研究对象,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光学在激光、光电子技术、光通信、光存储、光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光的本质、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干涉、衍射等内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光学。
一、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长决定了它的颜色,短波长的光呈蓝色,长波长的光呈红色。
光的速度约为每秒300000公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受模式、光源、光线方向等影响,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即出现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在其他介质中会发生光的折射。
光线的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都是沿着光线法线的垂直方向,在不同介质中光的速度不同,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计算光线折射角度。
光的传播还可以遵循菲涅耳衍射规律,即光经过一个小孔、缝隙或边缘会形成衍射,这种现象称为菲涅耳衍射。
三、折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光速的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即光线偏离的现象。
在光线通过界面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出现折射率不同,折射角度不同的现象,这个现象也可以被称之为光的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计算出光线折射的角度。
四、反射反射是光线遇到障碍物或界面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光线在遇到界面时可能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两种现象,反射光线会遵守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在反光镜、平面镜等物体上,反射光线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形成影像,产生特定的影像效果。
五、干涉干涉是指两束光线相遇时,由于它们的波长、相位、方向、强度等参数不同,会出现相互作用的现象。
干涉分为光程差干涉和振幅干涉。
光程差干涉是指两束光线走过的路程不同,产生相位的差别,形成明纹和暗纹。
振幅干涉是指两束光线的干涉是由于它们的波长、强度和相对相位不同而产生的。
六、衍射衍射是指光线通过一个孔或缝隙时,光线经过弯曲、扩散等变化,从孔径周围发散出去,产生向不同方向辐射的现象。
光学的分类
![光学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3552d6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a.png)
光学的分类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相互作用和性质的一门科学。
根据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光学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以下将详细介绍光学的几个主要分类。
1. 几何光学几何光学是光学的一个基础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基本现象,基于光线模型进行分析。
几何光学适用于描述光在粗糙程度远小于光的波长的介质中传播时的规律。
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光的几何特性,如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成像方程等。
几何光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光学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以及人们日常使用的眼镜等。
几何光学也为我们理解光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简单、直观的模型。
2. 物理光学物理光学是研究光的波动性质的一门学科,它考虑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并通过波动方程和波动光学理论进行解释。
物理光学的研究对象是光波的传播和相互作用,它涉及到光的频率、波长、相位、强度等方面的描述。
物理光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光的性质和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光学的应用包括激光、光纤通信、光学薄膜、光谱学等领域。
3. 波动光学波动光学是物理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和波动光学现象。
波动光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光的干涉、衍射、散射等现象,以及与波动光学有关的各种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应用。
波动光学的研究基于光的波动性质,通过对波动方程的求解和光场的描述,揭示了光在传播过程中的特性和规律。
波动光学广泛应用于光学成像、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
4. 光学仪器光学仪器是利用光的性质和光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的仪器和装置,用于观察、测量、加工和控制光。
根据所测量或实现的任务的不同,光学仪器可以被分为多个子类。
4.1 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的散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观察细小物体的光学仪器。
根据光路结构的不同,显微镜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
光学显微镜利用物理光学的原理,通过透射光观察样品的微小细节。
它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4.2 激光器激光器是一种产生一束集中、单色、相干光束的装置。
光学
![光学](https://img.taocdn.com/s3/m/7198811aa76e58fafab00361.png)
0
2 3 4 5
x
d' d' 2 4 d d
0
d' d' 2 4 d d
[例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屏的的距离为2.00米,所用 单色光的波长 5893 A. 1)在屏上测得中央明纹 两侧第五级条纹间距为3.44cm,求双缝间距d。2)将上述 装置浸入n =1.33 的水中求中央明纹两侧第五级的间距。
2、分振幅法: 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将一束光分为两部分。
s1
s
s2
分波阵面法
P
分振幅法
§7 - 2
杨氏双缝干涉
一、杨氏双缝干涉 1801年英国科学家Thomas Young首先成功实现光的干 涉,证实光具有波动性。 1、实验现象及定性分析:
实 验 装 置
2、光程差
s
s1
d o
r1
r2
D
p
x
o
s2
d 2 D (x ) 2
证明:设两种媒质的折射率为n1,n2,传播的几何距离分别为 r1,r2,则它们相位的变化量分别为
1
2r1
2
n1 2r2
2n1 r1
n2
2n2 r2
显然,当光程 n1 r1 n2 r2 时,相位变化 1 2
λ为真空中的波长,相位差与光程差的关系: 2 2 2 1 ( n2 r2 n1r1 ) ( n2 r2 n1r1 )
'
2
2.59 10 2 m
[例2] 已知S 2 缝上覆盖的介质厚度为 h ,折射率为 n ,设入射 光的波长为 。问:原来的零级明条纹移至何处?若移至 原来的第 - k 级明条纹处,其厚度 h 为多少? 解:1)从S 1 和S 2 发出的相干光所对应的光程差: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a22dd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4.png)
光学基础知识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光线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现象。
它是现代科技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光的特性、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以及光的色散等方面,对光学基础知识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无质量、无电荷、无形状、无味道和无颜色等特性。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共同组成了光的本质。
根据波粒二象性理论,光既可被看作是一种电磁波,也可被看作是由光子组成的一种粒子。
光具有波长、频率、速度和能量等基本性质。
二、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即光速。
根据实验测量,光速的数值约为每秒299,792,458米。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则会因介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光的传播满足直线传播的几何光学原理,光线在相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是沿着最短时间的路径传播,而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当光线遇到一个光滑的表面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符合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根据反射定律可以解释镜子的成像原理以及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偏转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符合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也不同。
四、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透明介质中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沿着不同的路径传播,导致光的分离现象。
这是由介质的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所决定的。
对于自然光,其颜色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波组成的。
当自然光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造成光的分离。
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光的折射现象,如光的折射在水中出现的折射率较大,使得看到的物体发生畸变。
五、光学应用光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科学,其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光学领域,光的折射原理被广泛用于镜片、透镜、眼镜等光学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上。
光学的名词解释
![光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efe32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0.png)
光学的名词解释光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光的性质、传播规律、相互作用以及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许多名词,本文将为读者详细解释一些光学领域中常见的术语,以期加深对光学的理解。
1、光线(Light ray)光线是光在空间中传播的直线路径。
它是由无数个光子组成的,光子是光在微观上的基本粒子。
光线在光学的研究中被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但实际上光的传播是波动性质。
光线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原理,可以通过反射、折射等现象来解释光的传播和偏折。
2、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折射率是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比值。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者的物理性质不同,光线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光线的偏折现象。
折射率是描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变化的参数,其计算公式为折射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这也是光在介质中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
3、反射(Reflection)反射是光线遇到边界时发生的现象,光线从一个介质(通常是光密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通常是光疏介质)时,一部分光线会被边界反射回来,这种现象称为反射。
反射的规律由斯涅尔定律(也称为折射定律)描述,该定律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反射常见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形式,其中镜面反射是指光线在光滑的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漫反射则是指光线在粗糙的表面上发生反射,其反射角度随机分布。
4、散射(Scattering)散射是光线与物质微粒进行相互作用后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当光线经过粗糙表面或遇到较小的颗粒时,部分光线被物质微粒散射,使光线在空间中产生扩散和分散。
散射现象是大气底色的成因之一,也是晴朗天空为何呈现蓝色的原因之一,因为大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微粒对光的蓝色光的散射最强,使我们感知到蓝色。
5、色散(Dispersion)色散是光通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现象。
当光线经过透明介质时,光的波长会因介质的折射率而产生差异性。
光学的定义
![光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a9cc89b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f.png)
光学的定义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的一门科学。
它是物理学和工程学的重要分支,应用广泛,包括医学,通信,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
光的传播是光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光在空气,水,玻璃等媒介中传播时,会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
这是因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
在一定条件下,光的波动性质会表现出干涉,衍射等现象。
例如,当光通过两个狭缝时,会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种现象被称为双缝干涉,是光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也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
折射是光学中另一重要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两种介质交界处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斯涅尔定律。
折射现象在光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眼镜,显微镜等仪器的设计都离不开折射现象。
反射是光学中另一重要的现象。
当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反射现象在光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反光镜,光学望远镜等仪器的设计都离不开反射现象。
光学在医学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医用光学仪器可以用于检测和治疗眼部疾病,如白内障。
此外,医用光学技术还可以用于诊断乳腺癌,皮肤癌等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精度。
光学在通信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利用了光的波动性质,将信息通过光纤传输。
由于光纤具有高速,大带宽等优点,因此被应用于高速互联网,数字电视等领域。
光学在能源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的能量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使得太阳能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此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具等产品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光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学在医学,通信,能源等领域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贡献。
光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光学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60ba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a.png)
球面像差在镜头光圈全开或者接近全开的时候 表现最为明显,口径愈大的镜头,这种倾向愈明显。
在镜头使用上,通过缩小光圈可适当消除球面像 差。
44
球差的产生是因为理想的折射镜面不是球面,但 是为了加工方便一般都是用球面来近似,所以引起 球差。解决的方法是采用非球面技术。
45
目前主要有三种制造非球面镜片的方法: 1、研磨非球面镜片:在整块玻璃上直接研磨,这 种制造工艺成本相对较高; 2、模压非球面镜片:采用金属铸模技术将融化的 光学玻璃/光学树脂直接压制而成,这种制造工艺 成本相对较低;
41
当平行的光线由镜面的边缘(远轴光线)通过时, 它的焦点位置比较靠近镜片;而由镜片的中央通过 的光线(近轴光线),它的焦点位置则比较远离镜片 (这种沿着光轴的焦点错间开的量,称为纵向球面像 差)。
42
由于球面像差的缘故,就会在通过镜头中心部分 的近轴光线所结成的影像周围,形成由通过镜头边 缘部分的光线所产生的光斑(光晕),使人感到所形 成的影象变成模糊不清,画面整体好象蒙上一层纱 似的,变成缺少鲜锐度的灰蒙蒙的影像。这个光斑 的半径称为横向球面像差。
46
3、复合非球面镜片:在研磨成球面的玻璃镜片表 面上覆盖一层特殊的光学树脂,然后将光学树脂部 分研磨成非球面。这种制造工艺的成本界于上述两 种工艺之间。
47
像散
48
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 的斜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不 能结成一个清晰像点,而只能结成一弥散光斑,则 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像散。
4
对于理想的反射面而言,镜面表面亮度取决 于视点,观察角度不同,表面亮度也不同;
一个理想的漫射面将入射光线在各个方向做 均匀反射,其亮度与视点无关,是个常量。
光学工作原理
![光学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9eae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b.png)
光学工作原理光学工作原理是指通过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来实现各种光学现象和应用的原理。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吸收等现象和光的生成和检测的学科。
一、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指光线从光源发出后的传播过程。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恒定值,约为每秒299,792,458米,而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则取决于介质的光密度和折射率。
光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光线遵循直线传播原则,可以通过反射和折射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二、反射与折射反射是当光线遇到光滑的界面时,部分光线被界面弹回,而另一部分光线穿透进入新的介质中。
反射的角度等于入射角度,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弯曲现象,其原理是由于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线改变传播方向。
折射定律描述了折射角与入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三、干涉与衍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发生的相互作用现象。
当光线通过一系列孔径或缝隙时,光波将以不同的程度相互干涉,产生干涉效应。
干涉现象广泛应用于干涉仪、薄膜测试和激光干涉等领域。
衍射是光线通过孔径或物体边缘时发生的弯曲现象,产生衍射波束。
衍射现象常见于光的散射、照相术和红外光学等领域。
四、吸收与发射光的吸收是指光能量被物质吸收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过程。
当光射到物体上时,物体的原子或分子吸收光的能量,使其原子或分子转变到激发态。
吸收频率取决于物质的特性和光的波长。
光的发射是吸收后的反向过程,被激发的原子或分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释放出光的能量。
五、光学应用光学工作原理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光学仪器到光学通信,光学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光学仪器领域,显微镜、望远镜、光谱仪等是利用光学原理制作的设备,可以观察微观世界和远距离物体。
在光学通信领域,光纤传输技术通过利用光的特性进行高速信息传输,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方式。
其他领域如激光加工、成像技术和光学传感等也广泛应用了光学工作原理。
光学方面的知识点总结
![光学方面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60c7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2.png)
光学方面的知识点总结一、光的性质1.1 光的波动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
光的波动性表现在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上。
1.2 光的颗粒性光也具有颗粒性,即光子。
光子是一种能量量子,能够传递能量和动量,解释了光的一些特殊现象,如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等。
二、光的传播2.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光速c,约为3×10^8m/s。
在介质中,光的速度会减慢,其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2.2 光的传播方向光以直线传播,光的传播方向可以用光线来描述。
光线是法照面的矢量表示,也可以用波阵面来描述。
三、光的反射和折射3.1 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经过反射后与入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由反射定律来描述,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2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经过折射后与入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由折射定律来描述,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四、光的成像4.1 光的成像方式光的成像包括几何光学成像和物理光学成像。
几何光学成像是利用光线的传播规律描述物体成像的方法,物理光学成像则是利用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等现象来描述物体成像的方法。
4.2 光的成像规律在几何光学中,成像规律可以用成像公式和透镜公式来描述。
成像公式描述物像距离、物像高度和焦距之间的关系,透镜公式描述物像距离、成像距离和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
五、光的检测5.1 光的检测器光的检测器是一种利用光的能量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常见的检测器有光电二极管、光敏电阻和光电倍增管等。
5.2 光的检测原理光的检测原理是利用光的作用力来使光子在检测器中产生电子和空穴对,从而产生电流。
检测器的输出信号与入射光的能量和波长等有关。
光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上述知识点只是光学的冰山一角。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光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会不断涌现。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光学有所帮助,激发大家对光学的兴趣,促进光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光学的几大部分
![光学的几大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0ad865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5.png)
光学的几大部分
光学是研究光的行为和性质的科学领域,它涵盖了多个重要的部分,以下是其中几大部分:
1. 几何光学(Geometric Optics):
几何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它基于光线模型,将光看作是直线传播的粒子,适用于描述光的反射、折射和成像等现象。
这是处理光线追踪和光学成像问题的经典方法。
2. 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
物理光学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它考虑光波的干涉、衍射、偏振和干涉等现象。
物理光学更详细地解释了光的行为,特别是在涉及波动性质的情况下。
3. 波动光学(Wave Optics):
波动光学是物理光学的一部分,着重研究光波的性质。
它包括衍射、干涉和偏振等现象的研究,以及光波的传播、幅度和相位的分析。
4. 光学工程(Optical Engineering):
光学工程将光学原理应用于设计和制造光学系统和设备,如望远镜、显微镜、激光器、光纤通信系统等。
这个领域关注如何设计和优化光学系统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5. 光学材料科学(Optical Materials Science):
光学材料科学研究用于制造光学器件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半导体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选择和性质对于光学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6. 激光光学(Laser Optics):
激光光学专注于激光器的原理、设计和应用,以及激光光束的特性和控制。
激光技术在医学、通信、制造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这些部分构成了光学这一广泛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应用。
光学在科学、工程、医学和许多其他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
《光学》全套课件 PPT
![《光学》全套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88d5f6102de2bd960588dd.png)
[美]机载激光系统
•近年又产生了付立叶光学和非线性光学。 •付立叶光学:将数学中的付立叶变换和通讯中的线性系 统理论引入光学。
§1-1 光的电磁理论
一、光的电磁理论 按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变化 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产生变化的电场,这样变化 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不断地相互激发并由近及远地传播 形成电磁波。
•1610年,伽利略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察星体,发现了木星 的卫星。
• 斯涅耳和迪卡尔提出了折射定律
三、波动光学时期
• 1801年,托马斯· 杨做出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 1808年,马吕发现了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反射时的偏振性。
托马斯· 杨
பைடு நூலகம்
惠更斯
牛顿
• 1815年,菲涅耳提出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 1845年,法拉弟发现了光的振动面在强磁场中的旋转,揭 示了光现象和电磁现象的内在联系。 • 1865年,麦克斯韦提出,光波就是一种电磁波 通过以上研究,人们确信光是一种波动。
三、研究方法
实验 ——假设 ——理论 ——实验
§0-2 光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时期 世界光学的(知识)最早记录,一般书上说是古希腊欧 几里德关于“人为什么能看见物体”的回答,但应归中国的 墨翟。从时间上看,墨翟(公元前468~376年),欧几里德 (公元前330~275年),差一百多年。
墨翟(公元前468~376年)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760nm~630nm 630nm~590nm 590nm~570nm 570nm~500nm 500nm~460nm 460nm~430nm 430nm~400nm
光在不同媒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波 长和传播速度变小。 折射率 n = c = ε μ r r
光学
![光学](https://img.taocdn.com/s3/m/79680d5df01dc281e53af0bb.png)
(k 1,2, ) 暗纹
2
(k 1,2, ) 明纹 中央明纹
条纹特点: (1)为以中央明纹为中心,对称分布的明暗相间的平行 直条纹,中央明纹宽度为其它明纹宽度的两倍。 (2)中央明纹集中了透过狭缝的绝大部分能量,各级明 纹亮度随级数增大而减小。
讨论:(1)光强分布 问题: 当 θ 角增加时光强的 极大值为什么迅速衰减 ?
波 动 光 学
1
一、光振动
光的相干性
相干光源
薄膜干涉
光源----能发射光波的物体。 光源的发光机制是原子的能级跃迁。 E2 E1 能级跃迁辐射 波列
= (E2-E1)/h
波列长L = c
10 8 秒
可见光频率范围:7.5×1014 - 3.9×1014 Hz 真空中对应的波长范围:3900 – 7600 Å 相应光色:紫、蓝、青、绿、黄、橙、红
7
3
空气 肥皂膜 空气
1
2
n 1=1
e
n=1.33 n 1=1
紫色
5 4
可见光范围如下: (真空,单位为nm )
492 450 435 390
760
622
597
577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2 单缝衍射
一、光的衍射现象及其分类 1.光的衍射现象 屏幕
屏幕
阴 影
缝较大时,光是直线传播的
缝很小时,衍射现象明显
5 2a 3 2a
I
0
3 2a
5 2a
sin
当θ 角增加时,半波带数目增加,每个半波带 的面积减小,所占的能量减少,即光强变小。
(2)中央明纹宽度
光学知识点总结
![光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c850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d.png)
光学知识点总结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的科学。
它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应用广泛的一门学科。
下面将从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方面,对光学知识进行总结。
一、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的,约为每秒3×10^8米。
光的传播是沿直线路径进行的,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当光遇到介质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二、光的反射光在与介质界面相遇时,根据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会发生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与法线的夹角相等。
光的反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镜子的反射和光的漫反射等。
三、光的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定律可以表达为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光的折射现象在透明介质中非常常见,如光在水中的折射。
四、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产生的干涉现象。
根据干涉的相干性,干涉可以分为相干干涉和非相干干涉。
相干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在相位相同或相差恒定的情况下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如杨氏双缝干涉。
非相干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在相位相差不恒定的情况下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如牛顿环干涉。
五、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缝隙或物体的边缘时,产生的波的弯曲现象。
根据衍射的程度,衍射可以分为强衍射和弱衍射。
强衍射是指波的弯曲程度较大,如单缝衍射和双缝衍射。
弱衍射是指波的弯曲程度较小,如物体的边缘衍射。
光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光通信、光计算、光储存等领域。
通过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从而推动光学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光学的研究也为我们揭示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光学基础知识详细版
![光学基础知识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860d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b.png)
光学基础知识详细版光学是一门研究光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不仅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光学基础知识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等方面。
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千米。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光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可以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
镜面反射是指光线在光滑表面上的反射,反射光线方向明确;漫反射是指光线在粗糙表面上的反射,反射光线方向杂乱无章。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眼镜、放大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都是基于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4.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产生的光强分布现象。
光的干涉可以分为相干干涉和非相干干涉两种。
相干干涉是指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光线相遇时产生的干涉现象;非相干干涉是指频率不同或相位差不恒定的光线相遇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现象在光学测量、光学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线通过狭缝或障碍物时,发生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光的衍射现象在光学成像、光学检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6.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的电场矢量在某一特定方向上振动的现象。
光的偏振可以分为自然光、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等。
光的偏振现象在光学通信、光学测量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光学 学科分类
![光学 学科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e19e9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6.png)
光学学科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产生、传播、探测、测量、调制和控制等过程的学科。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物理学、化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光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涉及到许多领域如光学通信、激光技术、光学仪器、光学成像等。
光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可以将光学分为多个不同的学科分类。
下面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光学学科分类:1. 基础光学学科基础光学是光学学科中最基础、最原始的部分,包括光的产生、传播、干涉、衍射、偏振等基本光学现象的研究。
这些基础光学理论构成了光学学科的基础,对光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光学是基础光学的延伸和应用,包括光学通信、激光技术、光学成像、光学测量、光学仪器等领域。
这些应用光学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光学原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
生物光学是将光学原理和技术应用于生物领域的学科,包括生物成像、荧光探测、光学诊断等研究内容。
生物光学在医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光学材料学研究光学材料的合成、属性、性能及其在光学器件中的应用。
光学材料是光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同的光学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领域,如半导体光电材料、激光晶体材料、光学纤维材料等。
光学计算是将计算机技术与光学原理相结合的学科,主要研究光学信息处理、光学图像处理、光学数据传输等内容。
光学计算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光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光学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和便利。
希望大家关注光学学科的发展,共同推动光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此文仅供参考】.第二篇示例: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反射、吸收和折射等现象的学科,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 • 将所有振动在任意两个 任意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任意两个 上投影有:
∑A = ∑A
x
y
1 Ix = Iy = I0 2
I0 为自然光的强度
• 可用任意两个振幅相等,振动面相互垂
直,彼此间无位相关系的线偏光表示
3.部分偏振光 3.部分偏振光 部分 迎光看,光矢量关于传播方向不是轴对称 方向: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 光矢量 E 大小:各方向上的振幅不相等 位相:彼此各不相关
直线方程( 2,4象限)
正椭圆或圆方程(右旋)
正椭圆或圆方程(左旋)
结论: 结论: 不同,导致合成的振动的轨迹不同
2.椭圆和圆偏振光的产生 2.椭圆和圆偏振光的产生 • 自然光入射到单轴晶体上 o光和e光无位相关系,不能合成 • 线偏光入射到单轴晶体上 o光和e光有固定的位相差,可以合成
3.波片(延迟片) 3.波片(延迟片) 波片 双折射晶体磨成的薄片其光轴与表面平行 • 起位相延迟的作用 • 附加位相差: 为波片的厚度
二. 旋光现象
线偏光沿光轴通过某种晶体或有机溶液 后,它的振动面将向左或向右旋转。
自然光 圆偏振光 线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
第二步:利用 波片 波片+偏振片 第二步:利用1/4波片 偏振片 自然光 圆偏光 部分偏光 椭圆偏光
3600
光强不变无消光 光强变有消光 光强变无消光 光强变有消光
3600
说明 • 在区别部分偏光与椭圆偏光时,需先用 一偏振片迎光旋转一周,定出光强最强 或最弱的方向。 • 将1/4波片的光轴对准光强最强或最弱方 向,以保证入射为正椭圆偏振光。
• 波片的分类 1)四分之一波片 ) 经1/4波片后,o光e 光的附加光程差为
负晶体取“+” 正晶体取“-”
作用
线偏振光
正椭圆偏振光
正椭圆偏光即指椭圆的长 (短)轴在波片光轴方向上
讨论
入射为线偏光,其振动矢量与波片 光轴成 则
• •
出射为线偏振光 出射为圆偏振光
2)半波片 ) 经1/2波片后, o光和e光的附加光程差:
四.惠更斯对双折射现象的解释 1. 单轴晶体内的主折射率 各向异性介质中折射率随振动方向而异 以光轴为参考: 凡⊥光轴振动: 凡//光轴振动: 称为晶体的主折射率
2. 单轴晶体内的波面(惠更斯假设) 单轴晶体内的波面(惠更斯假设)
o光:各传播方向上振动均垂直于光轴 o光波面为球面
e光: 振动方向与光轴方向的夹角随传播 方向而异 沿光轴方向传播: ⊥光轴方向传播: 传播方向与光轴 // or ⊥: e光波面为以光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椭球面!
3)注意正负晶体的特点 • 正晶体:如石英 球包椭球---椭球长轴在光轴方向上 • 负晶体:如方解石 椭球包球---椭球短轴在光轴方向上
例
负晶体的光轴方向如图,求作平行光1,2
在晶体中的折射光线
1. 以A为圆心作圆; 2. 确定A处的光轴及与光轴垂直的方向; 3. 做出椭圆 • 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分别在光轴和垂直 于光轴方向上 • 椭圆与圆在光轴方向上相切
3. 单轴与双轴晶体 • 单轴晶体 只有一个光轴的晶体。如 石英,方解石。 • 双轴晶体 有两个光轴的晶体。如云母。
3. 主截面及 光e光的偏振态 主截面及o光 光的偏振态 晶体中给定的光线与晶轴所构成的平面 为该光线的主截面。 • o 光和e 光都是线偏振光 • o光的振动垂直自己的主截面 • e光的振动平行自己的主截面
二. 椭圆和圆偏振光的产生 • 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且位相 差恒定的振动的合成:
}
2 x 2 Ey
E = E + Ey x
E Ey E co ∆ =sin2 ∆ + 2 −2 x ϕ 2 A A s ϕ A A x y x y
直线方程( 1,3象限)
4. 索列尔补偿器(书上 索列尔补偿器(书上p343)
d1 d2
例题 1.一束右旋圆偏振光垂直入射到1/4波片和 1/8波片上,求出射光的偏振态
2. 一椭圆偏振光垂直入射到石英做成的 1/4波片上,求出射光的偏振态
三.偏振光的检验 第一步: 第一步: 偏振片迎光旋转一周 光强不变,无消光 光强变化,有消光 光强变化,无消光
讨论 • 旋转任意元件, • 变化,光强变化
一定,光强取决于波片的厚度
• 对于厚度一定的波片,白光入射产生 彩色干涉图样
特例 A 两个偏振片透振方向相互平行
B 偏振片透振方向相互垂直
结论 与 两种情形下:
位相差相差 ,光强互补
显色偏振 白光入射时 • 正交时显色的光与平行时显色的光恰 好互补 •由正交向平行过渡时,屏上会出现颜色 突变的现象
第六章
光的偏振
§6-1 光的偏振现象
一. 光的横波性 • 横波: 振动方垂直于传播方向 E ⊥k • 光波是横波,具有偏振性
偏振性是横波区别与 纵波的重要标志! 纵波的重要标志!
二. 几种常见的光的偏振态 • 偏振态 光矢量 E 在垂直于 k 的平面上所具 有的可能的状态 • 偏振光的振动面 光矢量方向和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
3. 过B分别作圆和椭圆的切线,切点 分别为c1和c2 ; • o 光为A点和圆切点 c1 的连线; • e 光为A点和椭圆切点c2 的连线; 4. 标出o光e光的偏振态来
说明 • 光轴如果不在入射面内,球与椭球的切点 不在入射 面内,o光e光主截面不重合 • 光轴在入射面内,可以出现e光与入射光 在法线的同侧的情形
结论: 结论: • o光的波面为球面,e光的波面为椭球面 • 球面,椭球面在光轴方向上相切 • o光和e光在光轴方向的速度相等
3. 正负晶体 正晶体: 球包椭球,如石英 负晶体: 椭球包球,如方解石
4. 作图法确定晶体中光的传播方向 基本要点为: 1)o光满足折射定律,e光不满足; 2)o光波面为球面,e光为椭球面; 椭球与球在光轴方向上相切
22
• 利用双折射现象产生o光e光 • 利用全反射原理将o光反射掉
二. 能给出两个线偏振光的偏振器 沃 拉 斯 顿 棱 镜
1
2
§6-6椭圆和圆偏振光 偏振光的检验
一. 椭圆和圆偏振光的特征 光矢量绕着传播方向作匀速转动,端点 的轨迹为一椭圆或圆。 迎光看: 顺时针:右旋 逆时针: 左旋
• 自然光与圆偏振光的区别 • 椭圆与圆偏光的特征 由两个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且有固定位 相关系的线偏振光合成
• 线偏振光
Im = 0 ⇒P =1 in
完全偏振
• 自然光
Imx = Im ⇒P = 0 a in
无偏振
• 部分偏振光
0 < Im < Imx ⇒0 < P <1 in a
部分偏振
例题 ( p312 [5.2]) 通过偏振片来观察一束部分偏振光,当偏 振片由所对应的光强最大位置转60。时,其 光强减弱一半。试求: 1)这束部分偏振光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 强度比 2)光束的偏振度
• 折射起偏 玻璃堆 折射起偏—玻 仪器:玻璃堆 ( P317 图) 作用:自然光以布氏角入射,经过多次反射与折 射,最终从折射光中得到线偏光
原理 对某一玻璃板,若上表面反射光为线偏光, 则下表面的反射光也为线偏振光。
n2 tgip = n 1
i2 =90 −ip
}
n ⇒tgi2 = ctgip = 1 n2
特例
此时e光也满足折射定律
1. 光轴平行于晶体表面且平行于入射面 光线垂直光轴入射(见图) o光 e光不分开,但 2. 光线沿光轴方向入射 o光 e光不分开,且 无双折射 有双折射
3. 光轴垂直于入射面(见图) e光垂直于光轴方向传播,在晶体内部
此时 e光也满足折射定律
§6-5 偏振元件
一. 能给出一个线偏光的偏振器 1. 二向色性偏振片 2. 尼科耳棱镜 相当于一个偏振片!
说明 1)布鲁斯特角 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时的入射角 i
p
n sinip = n sini 1 2 ip +i =9 0
'
'
}
n2 ⇒tgip = n 1
2) 可解释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现象
3. 应用 • 反射起偏 偏振特点:
利用布氏角可以从反 射光中得到线偏光
1) 反射光虽为线偏光,但光强很弱 2)折射光光强强,但是偏振度不高
§6-7 偏振光的干涉 旋光现象
以平行光为例) 一. 偏振光的干涉 (以平行光为例)
当振动方向相互平行的两个线偏光满足
相干条件时,将产生干涉现象。
1. 装置与现象
β
2. 现象解释
自然光
P 2 P 1
波片
• 合成光强
• 位相差-由两部分组成
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 向在波片主截面的同 侧为“0”,异侧为 “π”
下表面入射角也 满足布氏定律!
§6-4 光的双折射现象
一. 双折射现象
一束光通过某 些各向异性介 质时,在晶体 中产生两束折 射光的现象
二. 有关的基本概念 1. 晶体中的两束折射光 • 寻常光(o光) 遵循折射定律的折射光 • 非常光(e光) 不遵循折射定律的折射光
说明 • o 光和e 光只在晶体内才有意义 2. 晶轴(光轴) 晶轴(光轴) 晶体中的一个特殊方向。光沿此方向传播 不发生双折射现象。
I出 = I入 co θ s
2
说明 当偏振片迎光旋转360 • 入射光为线偏光 出现两明 和两暗 的变化 • 若入射光为自然光
1 出射光强恒定为 I出 = I0 2
。
三.偏振度 用来描述光的偏振程度的物理量 定义
Imx − Im in P= a Imx + Im a in
0≤P≤1
将一偏振片迎光 。 旋转360
说明 • 严格讲只有当光轴在入射面内时, o光e光的主截面方重合! • 该共同的主截面常称为晶体的主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