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层

合集下载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_大气层

第一节大气层知识点归纳一、大气的重要作用大气是指包围地球大气圈的整体,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阻挡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护层。

(由于大气圈的存在,挡住了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

因此,我们称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

)②提供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气体。

低层大气各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氮78.09%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20.95%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0.03%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原料;对大气起保温作用臭氧很少能吸收太阳紫外线。

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很少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很少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③深刻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如: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问: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答:如果没有大气外层,连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没有;即使在你的耳边开炮,你也听不到一点声音;没有大气就没有天气变化;会易受陨石侵袭;温差也较大;二、大气的温度以及大气分层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大气的温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分开层次的。

因此整个大气圈具有成层结构。

温度先是降低,再是升高。

依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我们将大气主要分为5层A、各大气层是如何分层的?1、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它受地面的影响最大。

因为地面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这样就发生了对流运动,所以把这层叫做对流层。

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

据观测,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地球的“外衣”—— 大气(概括)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地球的“外衣”—— 大气(概括)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一节大气层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米左右的高度内.与比地球半径相比,显得比较薄.然而对地球来说却很重要.它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差比较小;大气层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大气的温度:大气温度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大气层: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分为1对流层:从地面向上约12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越低,气温递减率为0.6℃/100米2平流层:12千米到55千米,大气的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因为平流层的大气中含有臭氧,能够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3中间层:55千米到8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这一层大气几乎没有臭氧,这使来自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穿过这一层大气而未被吸收.所以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的很快,到顶部时气温下降到-83℃以下.由于下层气温比上层高,有利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故又称之为高空对流层可上对流层.4暖层:在85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大气温度又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暖层的气温很高,据测在300Km高度上,气温达到1000℃以上.5外层.500千米到5000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这一层温度也很高,空气十分稀薄,受地球引力场的约束很弱.一些高速运动着的空气分子可以挣脱地球的引力和其它分子的阻力散逸到宇宙空间中去.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1000千米以上高度大气密度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对流层特点: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对流层的形成: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对流.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第二节天气和气温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天气现象:刮风,下雨,雷电,晴,阴等属于天气现象气温: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在气象观察中,除使用普通温度计外,还要使用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测量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第三节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大气的压强叫大气压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产生的原因:1大气压有重力-----产生压强的根本原因2大气会流动-----因此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由于大气压的密度随高度而减小,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标准大气压:大气压接近于1.01×10 帕(760毫米汞柱).大气还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量(空盒气压计上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hpa为单位,一行以汞柱为单位,一毫米汞柱为1.33百帕)气体(液体)的流速与压强有关.气体(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第四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即使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也不一定相同,就在同一地点,大气压也并非固定不变.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高压区的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大气对人体的影响:例如晴天的天气,一般心情比较舒畅,而在阴雨天,却往往感到疲倦和心情不宁,这就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现代工具能使人登临高山,远涉重洋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会使人的机体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山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能使这些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正常情况下,人的皮肤内外侧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大小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升高; 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压力锅,吸尘器等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制成的)第五节风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风是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风向和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天气观察和预报常使用有八种风向.东.东南.南等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是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表示第六节为什么会降水湿度:空气中水的多少叫湿度(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温度计:观察湿度的仪器称为温度计测量湿度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对湿度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雨的可能性就越大降水过程: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会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或冰晶,这就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云和雾.当空气的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就发生了水汽凝结.空气中凝结的水珠和冰晶很小,形成云后飘浮在空气中,并不一定形成降水.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降水包括雨,雪,冰雹.降雨量:一般用毫米来计量.它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第七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晴:指天空总云量在3/10以下少云:指天空总云量在3/10到5/10之间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之间阴:指天空总云量在8/10以上小雨: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中雨: 12小时内降水小于5~15毫米大雨: 12小时内降水大于15毫米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15℃~23℃表示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天气图上的曲线叫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连线.根据等压线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冷锋等.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上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第八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气候类型,我国各地的气候差异也很大,这是由于不同的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而造成的)纬度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它们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夏天内陆一般比较炎热,,而海边则比较凉爽.是因为大量的海水在吸热.海洋上的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比热(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用符号J/(kg·℃)表示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温度):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山顶的气温一般明显低于山麓.向阳坡高于背阳坡温度.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6℃.(降雨):垂直变化体现在地势高低不同,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上雨多山下雨少.水平差异主要体现在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季风: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冬季,欧亚大陆气温低,太平洋气温高.风从中国大陆吹向太平洋;夏季,欧亚大陆气温高, 太平洋气温低.风从太平洋吹向中国大陆,形成季风.中国东部的季风就是这样形成的(世界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以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第九节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气候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偏北风)(称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夏季风(偏南风)(称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充沛.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天气又常常会对工农业生产造成危害.我国南方的气候温暖,农作物的成熟期短.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气温差大,光照强,光照时间也长,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量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降水变化大.冬寒夏热,气温的日差和年差大,但日照充沛.适宜种瓜果.寒潮,台风和洪水: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它是由强冷高气压活动引起的.每年袭击我国的寒潮平均有5次.寒潮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形成于北太平洋的西部.半径一般有数百千米.台风中心叫台风眼,那里风平浪静,云量很少.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台风带来有很多危害,但也会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缓和高温天气洪水: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持续暴雨,台风是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引发或使洪水的危害增大.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有着很大关系.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有利于改良局部地区的气候,增加温度和降水量.减轻旱涝灾害的危险.相反,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等,会造成气候恶化.温室效应:由于人类的现代工业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下降,使的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使全球的气温呈现变暖趋势.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1《大气层》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一节《大气层》。本节主要介绍地球大气层的基本构成、各层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大气层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具体内容包括:
教学过程中,将结合课本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气层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应用。具体包括:
1.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球大气的分层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证能力和探究精神;
2.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各层大气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 反思总结:总结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成果。
作用与目的:
- 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大气层知识。
- 通过拓展学习,加深对气象学的理解。
- 通过反思总结,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六、教学资源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气层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拓展。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气象观测数据、卫星图像、大气层的模拟实验、相关的科普文章和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网络资源:引入相关网络资源,如气象数据、航空航天资讯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科学八年级上册 大气层

科学八年级上册 大气层
A_______,B______ (2)A层气温变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B层气温变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 (4)填字母: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是_______, 利于大型喷气客机高空飞行的大气层是____, 有复杂天气变化的大气层是_______, 空气有显著对流运动的是_______。
50~85千米,气温逐渐降低;
0
85千米以上,气温逐渐升高。
-80 -60 -20 0 20 50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温度/摄氏度
为什么我们去登山时要注意保暖?
人类生活在0~12千米的区域内,大气温 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登山时,人登得 越高,大气温度越低,所以要注意保暖。
练习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 布特点,说说哈勃望远镜 (约600千米高空)的外 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 的“外衣”?
大气的温度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 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依据 大气的密度
对流层
雨、雪、暴雨和大部分云等
天气现大象气的组成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 C 仍然存在: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碧海蓝天
2、大气的作用是( D )。
A.是地球的外衣,保护地球。 B.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是人类不可缺少 的资源。 C.吸收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生物 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D.以上各项都是。
从供货商之间转移的成本
竞争者
新进 入者
客户
本企业的部件或原材 料产品占买方成本的 比例;各买方之间是 否有联合的危险;本 企业与买方是否具有 战略合作关系
进入本行业有哪些壁垒?它们阻 碍新进入者的作用有多大?本企 业怎样确定自己的地位(自己进 入或者阻止对手进入)?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

第2章天气与气候2.1 大气层知识点1 大气的作用及大气的温度1.大气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而且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大多数紫外线,避免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强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大气层的水汽可以成云致雨,构成了地球的水循环,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2.大气层具有缓冲作用,避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永远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温度,不会因为过冷或过热而导致生物死亡.3.大气温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12km 以下和55~85km的范围内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其余高度则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知识点2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其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底层的对流层.点拨: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目前地球大气上界有多高,说法不一.在1000 km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 km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km知识点3 对流层1.对流层的高度并不完全相同,低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大;高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小.2.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2 气温知识点1 天气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阴、晴、风、雨、雷、电、雾、霜、雪等都是天气现象.2.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也是不同的.3.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是构成天气的重要因素.知识点2 气温1.气温是时刻变化着的,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而不是太阳高度最高的12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不是晚上24时.2.陆地和海洋的性质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而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和北半球正好相反.2.3 大气的压强知识点1 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1.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有很多,如浮杯实验、可乐瓶瘦身、瓶吞鸡蛋等,日常生活应用中的吸管、吸盘等均是利用的大气压.2.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层的气体与固体、液体一样也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就产生了大气压强.3.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也就越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

大气层(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大气层(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空气受热时,是否也会和烧杯中的水一样流动起来?

2.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烧杯 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线香的
烟 会形成对流 。
新课讲授
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上__升___,冷的 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下__沉___。
新课讲授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新课讲授
对流层
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对流层中天气复杂多变了吗?
(1)对流层对流运动强烈 (2)对流层聚集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3)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运输,上升遇冷形成云和雨等天 气变化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探空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约30千米的高空,气球D 在上升过
程中--路遇到的情况是(C )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新课讲授
思考
冰箱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面?
冷空气下沉,易形成对流,到达制冷效果
新课讲授
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
它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新课讲授
对流层
1.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小。 2.对流层聚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 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3.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4.各种天气现象都产生在对流层。 5.对流层与人类最密切。
0 ~ 8/17千米 (赤道厚两极薄) 17 ~ 55千米
55 ~ 85千米
85 ~ 500千米
500 ~ 1000千米
温度散布特点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新课讲授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层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层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层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第一节大气层知识点归纳一、大气的重要作用大气是指包围地球大气圈的整体,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阻挡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护层。

(由于大气圈的存在,挡住了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

因此,我们称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

)②提供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气体。

③深刻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如: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问: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答:如果没有大气外层,连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没有;即使在你的耳边开炮,你也听不到一点声音;没有大气就没有天气变化;会易受陨石侵袭;温差也较大;二、大气的温度以及大气分层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大气的温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分开层次的。

因此整个大气圈具有成层结构。

温度先是降低,再是升高。

依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我们将大气主要分为5层A、各大气层是如何分层的?1、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它受地面的影响最大。

因为地面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这样就发生了对流运动,所以把这层叫做对流层。

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

据观测,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

夏季的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

以南京为例,夏季的对流层厚度达17公里,而冬季只有11公里,冬夏厚度之差达6公里之多。

2、平流层:从对流层的顶部,直到高于海平面50-55公里的这一层。

3、中间层:平流层之上,到高于海平面85公里高空。

初二科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初二科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1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2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第3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1大气层第二课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2.1大气层第二课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1、对流的形成原因: 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
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2、对流层对流运动的原因:
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讨论交流
1)在我国北方,冬季一般要使用供暖设备,请你猜一猜,暖 气片要安装在房间的上部还是下部?为什么?
安装在房间的下部。暖气片周围因空气受热密度变小而上升,装 在下方容易形成对流,从而让整个房间都暖和,有利于达到供暖效果。
结论: 气体和液体受热时,密度变小而上升,这是形成对流的原因。
活动3:
根据上面两个活动,你能得出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吗?如 果能,请在图 2-5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竖直方向:暖空气 上升 ,冷空气 下沉 ; 水平方向:空气从 冷 的地方流向 暖 的地方。
新知讲解
二、对流运动的形成原因:
新知讲解
3、对流导致天气变化: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新知讲解
4、对流层对流运动对生物影响: 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
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拓展:
平流层的主要特点:
2、对流运动: 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
3、对流层与天气关系: 对流层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
多变,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4、平流层的天气晴朗;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臭氧层可吸收大部分 紫外线。
板书设计
讨论交流
2)在我们的家乡浙江,盛夏一般要使用空调,请你说一说 空调制冷时,风门挡板应该向上还是向下调节?为什么?

第1节 大气层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第1节 大气层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题型1 大气层的重要性 ★★
典例4 下列关于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B.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温度不断下降C.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温度不断上升D.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依然存在各种天气现象
A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大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其中氧气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
线香的烟先向上流动,到顶部后向四周扩散,最后沿烧杯壁(或玻璃器皿壁)向下流动
实验结论
与水受热时会流动一样,空气受热时也会流动。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如下图所示:
续表
3.对流层的特点
A.气温越来越高 B.气温越来越低 C.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D.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0~12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在12~5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因此,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是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知识点2 大气的分层 重点
1.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3.大气层的特点
层序
特点
对流层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大都发生在该层
平流层
平流层内有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的臭氧层。平流层温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臭氧层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同时以热的形式释放大量的能量。平流层内以平流运动为主,没有云、雨等天气现象,飞机多在平流层中飞行
中间层
由于中间层没有臭氧这一类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成分,因此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这种温度下高上低的特点,使得中间层的空气再次出现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
典例6 (原创题)由于俄乌冲突的爆发,滞留乌克兰的中国同胞牵动人心,撤侨已成为当务之急。已知某撤离包机在某地上空飞行时出现了颠簸,随后飞机上升,颠簸消失。下列是小科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如右图)分析的颠簸消失的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

八年级科学上第二章基础知识

八年级科学上第二章基础知识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一、大气层1、大气的重要性A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氧气、二氧化碳等);B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水蒸气成云致雨等);C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差比较小;D大气层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2、大气的温度与分层①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②根据大气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成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其中与人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

③大气的对流运动二、天气和气温1、动物反常行为与天气蛇出洞(蛇洞中空气潮湿稀薄);鸡不进笼(鸡喜干燥,而笼内潮湿);蜻蜓低飞;蚂蚁搬家等都预示着天气的变化。

2、天气①定义: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叫天气。

②天气的组成要素: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其中气温是最基本的要素。

③区别天气与气候阴转多云冬暖夏凉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终年高温冬雨夏干雷电交加长夏无冬烈日炎炎鹅毛大雪四季如春④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多变。

3、气温①定义:空气的温度叫气温,表示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②测量的仪器:温度计;单位:摄氏度(℃)。

③温度计的放置:距地面约1.5米的阴影处来测定气温。

(原因:这个高度空气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一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④观测时间: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

⑤气温的计算:A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B月平均气温:将一个月中每天的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该月天数。

⑥气温的变化A日变化:陆地最高气温:约14时;最低气温:日出前后;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B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4、百叶箱的介绍:A百叶箱的朝向:北方。

原因: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

B百叶箱漆成白色的原因:反射太阳光,使所测温度接近真实温度。

C百叶箱离地面的高度:1.5—2米左右。

原因:既脱离地面温度的影响,又是人类活动的一般范围。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含答案

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2.大气的重要性:①保护地球,避免的碰撞。

②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③臭氧层防止的伤害④能成云致雨3.大气层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至2500摄氏度4.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是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5.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的是、。

6.是大气的底层,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7.大气层两极厚度约为千米,赤道约到千米8.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的大气质量和的水汽固体杂质9.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10.对流层的成因:气温高的地方,空气,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从而形成空气的第二节气温1.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天气是有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

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即当地空气的,是构成天气的要素。

3.我国常用的气温的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温度出现在5.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白色的里。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

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6.一般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摄氏度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最先证明大气压存在:实验3.大气压的测量:气压计、气压计4.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接近即760毫米汞柱高。

所以1毫米汞柱约为帕5.利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用品有:、、真空压缩保存袋、吸盘挂钩、拔火罐、离心式水泵等6.大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也不一定相同。

气压高的区域称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称区。

高压区天气,中心气压从往流动。

低压区天气,中心气压从往流动。

7.气压晴高雨低,冬高夏低。

8.人体对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的过程。

9.大气压会直接影响人体血液的能力,大气压越高,溶解氧的能力越10.高原反应的原因:、11.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随着气压升高而。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含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含答案第一节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2.大气的重要性:①保护地球,避免的碰撞。

②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③ 臭氧层防止的伤害④ 能成云致雨 3.大气层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 至 2500 摄氏度 4.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是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5.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的是、。

6. 是大气的底层,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7.大气层两极厚度约为千米,赤道约到千米 8.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的大气质量和的水汽固体杂质 9.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10.对流层的成因:气温高的地方,空气,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从而形成空气的第二节气温 1. 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天气是有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

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即当地空气的,是构成天气的要素。

3.我国常用的气温的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温度出现在5.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白色的里。

原因 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

1/ 18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6.一般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摄氏度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最先证明大气压存在: 实验 3.大气压的测量: 气压计、气压计 4.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接近即 760 毫米汞柱高。

所以 1 毫米汞柱约为帕 5.利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用品有: 、、真空压缩保存袋、吸盘挂钩、拔火罐、离心式水泵等 6. 大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

八年级科学 大气层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 大气层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大气层知识点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层,由多种气体和微粒组成,是地球表面的保护层。

在八年级的科学课程中,了解大气层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大气层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来介绍大气层的知识点。

一、大气层的组成大气层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其中氮气和氧气的含量占绝大部分。

此外,还有稀有气体和一些微粒,如臭氧、二氧化氮等。

大气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对流层是大气层的最低层,也是最厚的一层,它运动循环着地球表面的风、水汽和热量,维持着地球的温度稳定。

平流层主要分布在对流层以上,其中气流的速度稳定,温度随着纬度的不同而变化。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重要的一层,它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保护地球免受臭氧层以下的紫外线伤害。

电离层是大气层最高层,电离层中的气体分子被高能辐射分解,形成了丰富的离子和电子,这对通信和导航都有重要作用。

二、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的结构可以分为温度层和浓度层两个方面。

温度层是指大气层中各层次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

浓度层是指大气层中各层次气体成份数量的差异性。

大气层的温度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对流层是由温度急剧下降的温度逆转层分界的,一般起始高度在7至17千米。

平流层总体温度基本稳定,温度很低,一般约接近-55℃。

臭氧层是由温度增长的温度逆转层划分而成,它们的高度在17到50公里之间。

电离层的温度高于其他大气层区域,但是温度异常的火热,会导致物质相互碰撞后分子、原子、离子之间解离的现象。

三、大气层的功能大气层的功能包括保护、调节和反射三个方面。

大气层可以通过吸收和折射太阳的辐射、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度和调节地球表面的气候变化。

同时,大气层还可以发挥防御功能,抵御来自外部的小陨石或太空碎片。

此外,大气层还能够吸收紫外线、X光和高能粒子,有效地减少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生态系统的伤害。

总之,了解大气层知识点对于学习科学和探究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7.实践基地:学校实验室、户外观察点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是《2.1大气层》。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但最后却没有下,或者是相反的情况?这个看似神奇的现象实际上与大气层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揭开这个现象背后的奥秘。
3.对于研究性论文,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结论等方面的质量。在反馈中,可以指出论文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如何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如加强文献阅读,明确研究方法等。
在作业布置和反馈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通过作业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大气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实验操作: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力的变化,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大气层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课堂纪律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容易分心。
2.教学方法: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强化。
3.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课堂纪律管理:采用积分制等方式,鼓励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
2.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设置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3.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口头报告、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气象学入门》:一本Weather Science科普书籍,详细介绍了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大气层的相关知识,适合学生深入阅读。
《大气运动》:一篇科普文章,详细解析了大气运动的形式、原因及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更多关于大气层的研究论文和科普文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在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科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和热情,具备一定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科学的兴趣不足,需要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实际应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来进行培养。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和实验任务,具备一定的自律性。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课堂管理来进行调整。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来进行培养。
4.科学应用能力:学生将学习到大气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象预测、航空等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对气象学、气压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与大气相关的知识,如气象学、气压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3.网络资源:气象数据、大气科学研究论文等。
教学手段:
1.讲授法:讲解大气层的组成、气压与海拔的关系等基本概念。
2.实验法:进行气压计、温度计的使用实验,观察大气现象。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大气运动的形式和原因。
4.案例分析法:分析气象预报、航空等领域的大气层应用实例。
5.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现象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大气层知识点归纳一、大气的重要作用大气是指包围地球大气圈的整体,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阻挡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护层。

(由于大气圈的存在,挡住了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

因此,我们称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

)②提供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气体。

③深刻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如: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问: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答:如果没有大气外层,连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没有;即使在你的耳边开炮,你也听不到一点声音;没有大气就没有天气变化;会易受陨石侵袭;温差也较大;二、大气的温度以及大气分层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大气的温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分开层次的。

因此整个大气圈具有成层结构。

温度先是降低,再是升高。

依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我们将大气主要分为5层A、各大气层是如何分层的?1、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它受地面的影响最大。

因为地面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这样就发生了对流运动,所以把这层叫做对流层。

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

据观测,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

夏季的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

以南京为例,夏季的对流层厚度达17公里,而冬季只有11公里,冬夏厚度之差达6公里之多。

2、平流层:从对流层的顶部,直到高于海平面50-55公里的这一层。

3、中间层:平流层之上,到高于海平面85公里高空。

中间层顶部尚有水汽存在,可出现很薄且发光的“夜光云”,在夏季的夜晚,高纬度地区偶尔能见到这种银白色的夜光云。

4、暖(热)层:又叫电离层?。

从中间层顶部到高出海面800公里的高空。

这一层空气密度很小,在700公里厚的气层中,只含有大气总重量的0.5%。

据探测,在120公里高空,声波已难以传播;270公里高空,大气密度只有地面的一百亿分之一,所以在这里即使在你耳边开大炮,也难听到什么声音。

5、散逸层又叫外层。

暖层顶以上的大气。

它是大气的最高层,高度最高可达到3000公里。

6、地冕根据宇宙火箭探测资料表明,地球大气圈之外,还有一层极其稀薄的电离气体,其高度可伸延到22000公里的高空,称之为地冕B、各层的气温是如何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原因是什么(一)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

因此,离地面越高的大气,受热越少,气温越低;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

(二)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因为平流层大气中由于含有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三)中间层:这一层大气中,几乎没有臭氧,这就使来自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白白地穿过了这一层大气而未被吸收,所以,在这层大气里,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很快,到顶部气温已下降到-83℃以下.由于下层气温比上层高,有利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故又称之为高空对流层或上对流层.(四)暖层:暖层里的气温很高,据人造卫星观测,在300公里高度上,气温高达1000℃以上。

所以这一层叫做暖层或者热层。

(五)散逸层:这一层大气的温度也很高,空气十分稀薄,受地球引力场的约束很弱,一些高速运动着的空气分子可以挣脱地球的引力和其它分子的阻力散逸到宇宙空间中去。

C、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1、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上冷下暖,使得热的地方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因有空气流向热的地方,从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所以,对流层是以对流运动为主;2、而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因此以水平运动为主。

D、在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不一样,这是因为: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对流层高度高;可达17~18 千米;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高度低;,一般只有8~9千米;中纬地区则适中E、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与人类有何关系?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可能会产生什么天气现象呢?与人类有何关系?1、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在大气对流过程中,容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2、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和杂质极少,故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列表归纳]三、总结与扩展:人们是这样比喻地球上的大气的:(1)大气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2)大气是地球的空调器;(3)大气是地球生命呼吸所需氧气的源泉;(4)大气是风云变幻的大舞台。

可见,大气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层则是地球大气的主要特征,其中,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层次;各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是最基本特征,它影响气流运动状况,进而产生不同的天气特征。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大气的成分影响越来越明显,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典型例题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A.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C.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2.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发生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 )A. 狂风暴雨B.雷电交加C. 火山喷发D.天空出现彩虹3.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4.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着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C. 其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5.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A.①②B.①③C. ①④D.③④6.下列各图中,对流层的温度与高度的变化表示正确的是()7.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8.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是:热空气的密度,向运动;而上方空气的温度低,密度,下沉,形成对流。

9.对流层是大气的,它集中了地球3/4的和几乎全部的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对流层最显着的特点是运动。

课外作业1.被称为“天气层”的地球大气最底层是()A.中间层B.对流层C.暖层D.平流层2.对流层高度最高的地区是()A.两极地区 B.中纬地区 C.低纬地区 D.赤道地区3.民航客机在高空飞行时一般位于哪层大气层中()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4.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C5.厨房里排热气和油烟的风扇,应该安装在屋子的()A.上部 B.下部 C.中间 D.任何地方6.大气的作用是()A.它是地球的外衣,保护地球 B.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C.使地球的表面温差比较小 D.以上各项都是7.下列有关对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才有对流运动 B.只有液体才有对流运动C.气体和液体都有对流运动 D.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有对流运动8.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对流层占据可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9.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其中对流层的温度变化规律是随高度的增加而。

10.苏轼《水调歌头》中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高处不胜寒是因为处于地球大气的,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是逐渐的。

能力提升11.家用冰箱的冷冻室内一般有三个抽屉,为了使冷藏效果比较好,冷凝管的位置应该() A.在抽屉口上方 B.在抽屉底 C.在抽屉口上、下都有 D.在抽屉的侧壁12.一架侦察机在北京上空执行任务,由14000米爬升到 18000米,飞行员可能遇到()A.随高度升高气温急剧升高B.随高度升高气温不断下降C.天气晴好,能见度好D.出现雨雪天气,能见度差13.一架科考飞机保持万米高度由南极飞向广州,它穿越的大气层是()A.一直在平流层 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C.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D.一直在对流层14.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 )15.小明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气温,以此绘制出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简析该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