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20分,含卷面分4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须用黑色字迹的水笔或钢笔书写,答案请按题号顺序写在答题卷上。
3.请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信息写在规定位置上。
为培养文化自信,学校举行了“守正创新,让文化“活起来'”的语文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活动一】溯源民族文脉(20分)汉字是人文思想的载体,小语想要通过汉字来解读中华民族其中一种精神,请你帮助她完成资料整理。
字说中国-“争”资料一:“争”之流变(4分)字形演变:)1−“争”的早期字,上面是“爪”(手),下面是“又”(手),两只手拉扯夺取中间“凵”形之物:两“手”及“凵”共同组成了“争”。
后来字形发生改变,中间之物慢慢与下面一只手发生交错,形成后来的字形。
.字义演变:小结:1.看字形演变,“争”在造字上属于__________(选择字母)(A.象形B.会意C.形声D.假借)2.看字义演变,“争”的本义是__________(填空)3.缘远流长的汉字,将承载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芳华永住。
→修改小结3划线词中的错别字: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资料二:“争”之表现(16分)4.摘录古诗文中体现“争”的诗句,完成以下填空。
(7分)《关雎》写“窈窕淑女,(1)__________”,“窈窕淑女,(2)__________”,主人公以弹琴鼓瑟,敲钟打鼓的方式展现自己,告诉我们,爱情或事业,我们要勇于去争取;孟浩然的“(3)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自己想出仕的心,告诉我们,自己的追求,要勇于去争取;白居易写“(4)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反差强烈,揭露“宫市”残酷,告诉我们,面对不公,要敢于去抗争;苏轼“(5)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面对现实的苦难,我们要争其必然,坚守傲骨。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和参考答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②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③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垒。”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④也。”有间⑤,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⑥也。”
我们不要谈黑暗的日子;我们宁愿说严酷的日子。这些不是黑暗的日子;这些是伟大的日子——我们国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日子;我们需感谢上帝允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并在我们民族的这段历史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它变成一段值得纪念的时光。
(选自《改变世界的精彩演讲:拯救英国的丘吉尔》,江涛、邝丹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本文为丘吉尔首相在“二战”期间于1941年10月访问母校哈罗公学时所做的演讲。)
(1)保尔·柯察金的成长与革命者朱赫来有着重要的关系,请按照先后顺序,给下面的小说情节重新排序。
①保尔突然扑向押送朱赫来的匪兵。朱赫来趁机跳过去,挥拳将匪兵打到壕沟里。
②朱赫来听保尔一家讲述各种事情,珍视保尔的反抗精神,引导他领悟革命道理。
③视察工作的朱赫来,看见保尔灌满雪的套鞋,十分关心,想要送保尔一双靴子。
16. 画横线处两次提到白云“不肯给我们看”扬子江和鄱阳湖,作者对此是否失望郁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17. 节选部分最后写到我对有些白话诗不押韵的看法,有什么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镌.刻(juàn)遗嘱.(zhǔ)咆哮.(xiào)水皆缥.碧(piǎo)B.桅.杆(wéi)翘首(qiáo)刹.那(chà)凛冽.(liè)C.要塞.(sè)悄.然(qiǎo)溃.退(kuì)殚.精竭虑(dān)D.承载.(zǎi)娴.熟(xián)澎湃.(pài)屏.息敛声(bǐng)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让情况更加尖锐的是这些势力越来越锐不可当....并常常卷入法律制裁之中。
B.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上场比赛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C.十一黄金周,天南海北的游客齐聚北京游玩,故宫景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D.这栋现代建筑,在这个老社区里显得鹤立鸡群....。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
C.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人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比喻)B.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C.小草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对偶)D.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比喻,设问)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船艉.(wěi) 不逊.(xùn) 窒.息(shì) 藏污纳垢.(gòu) B.颁.发(bēn) 绰.号(chuò) 镌.刻(juān) 杳.无消息(yǎo) C.泄.气(xiè) 周济.(jì) 黝.黑(yòu) 屏息敛.声(liǎn)D.巨额.(é) 翘.首(qiáo) 滞.留(zhì) 惟妙惟肖.(xiào)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父母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培养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B.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C.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C.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会昌县城的空气更加清新。
D.秋天的会昌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5、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每一次风雨交加都是上天的考验,每一场电闪雷鸣都是与时间在赛跑”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选贤与能”“矜寡孤独”“盗窃乱贼”都是并列短语。
C.“电光火石间,一根崭新的通讯电杆再次巍然屹立。
”句中“电光火石间”是状语。
D.“最近,蔡徐坤、朱正廷、范丞丞、丁泽仁等男明星参加青少年节目引发争议。
”句中标点使用正确。
6、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概率要大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凛.冽(lǐng)浩瀚锐不可当.(dǎng)惮精竭虑B.涿.州(zhuō)坠毁摧枯拉朽.(xiǔ)隐天蔽日C.悄.然(qiāo)溃退屏息敛.声(liǎn)林寒涧树D.素湍.(tuǎn)沸腾眼花缭.乱(liáo)小雾将歇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赵老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讨价还价,真不愧是模范教师。
B.那些旁逸斜出....的梅花,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D.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赠了校服、文具、图书三百余本。
C.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5、对下面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A.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摆脱母亲约束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B.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C.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和朋友们一起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D.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自由地独自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6、下面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②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③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④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⑤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加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加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肇.事(zhào)歹.徒(dǎi)荡涤.(dí)鲜.为人道(xiǎn)B.惬.意(xiá)澎湃.(bài)赫.然(hè)泰然处.之(chǔ)C.绮.丽(qǐ)贮.藏(zhù)枢.纽(qū)茅塞.顿开(sāi)D.诘.责(jié)破绽.(dìng)迸.流(bènɡ)随声附和.(h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小说《我是猫》,虽然没有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却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读者的青睐。
B.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丝;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C.今天他鹤立鸡群....,和平日嬉皮笑脸的样子判若两人。
D.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消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赠了校服、文具、图书三百余本。
C.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表现出藤野先生复杂而矛盾的心情。
)B.颔首低眉泉水激石屏息敛声殚精竭虑(以上四个短语中,“泉水激石”与另外三个短语的类型不同。
)C.“好,”他对我说,“现在把你的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正确的。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该句中“标致”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准确填涂姓名、班级等信息。
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 选择题每题3分) 1. 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cu àn.殆慢.d à.. 恬静(ti á..嘎然而止.ji.) B.嘱咐(zh ǔ. 晦暗.hu.. 羁绊(b à.. 销声匿迹.n. ) C.冗杂(r ǒng.缄默.ji à..蓦然(m...草长鹰飞(zh ǎn.) D.儒家.y..虔诚.qi ǎn. 俯瞰(k àn..接踵而至(zh ǒn.) 2.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真不愧是技术能手, 造模具的技术一流, 一个个模具络绎不绝地从他的手中造了出来。
B.这位经理明知那个法国人是有意刁难他, 但他却能袖手旁观, 以幽默的方法接待了这位顾客。
C.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雄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D.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3.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B.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 高兴得两颊红红的, 跟喝过酒似的。
C.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D.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4.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受到广泛媒体的关注, 被喻为是传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
B.专家们提出建议, 学校和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否 则 作 “0” 分 处 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连翘(qiáo)褶皱(zhě)携带(xié)戛然而止(gā)....B.蓦然(mò)翩然(piān)糜子(mì)拈轻怕重(niān)....C.摒弃(bìng)嫉妒(jí)啁啾(jiū)狩猎(shòu)....D.龟裂(guī)羁绊(jī)斡旋(wò)缄默(jiā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撺掇嘱咐偏僻天衣无逢B.追溯携带磅礴销声匿迹C.沙砾雾霭水畦目空一切D.沟壑眼眶亢奋海枯石烂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谈论云南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B.提高研究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一口吃成胖子,....显然是不切合实践的。
C.开展“清洁家园”活动以来,我市各乡镇、村屯根据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渣滓处理模式。
D.纷扬的白雪里,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在冰冻的湖面上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加点字的书写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浮燥.(zào)矗.立(chù)震.耳欲聋(zhèn)接踵.而至(zhǒng)B.骤.然(zòu)驰骋.(chéng)名副.其实(fù)穿.流不息(chuān)C.颠簸.(bǒ)虔.诚(qián)怒不可遏.(è)目眩.神迷(xuàn)D.寒噤.(jīn)苍劲.(jìn)纷至踏.来(tà)瞬.息万变(shùn)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天兵天将大举进攻花果山的时候,孙悟空没有引颈受戮....,而是奋起反击。
B.家乡建设得真好,道路平坦宽阔,周道如砥....,高楼林立。
C.天晴朗得很,星临万户....,孩子们在星空下快乐地玩耍。
D.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电视观众触目伤怀....、感动不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等造成的。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C.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D.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对偶)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
(拟人) C.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反问)D.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
(比喻)6、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黝.黑(yòu) 挟着(jiǎ) 不逊.(xùn)B.颁.发(bān)迁徙.(xǐ) 悄.然(qiāo)凌.空(líng)C.翘.首(qiáo)屏息(bǐng)教诲.(huì)歼.灭(jiān)D.诘.责(jié)镌.刻(juàn)绯.红(fēi)锃.亮(.chéng)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众多球迷汇集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困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
D.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
6、下面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芜.湖(wú) 要塞.(sài) 轻盈.(yín) 甲胄.(wèi)B.荻.港(dí) 督.战(dū) 绯.红(fěi) 悄.然(qiǎo)C.歼.灭(qiān) 凌.空(lín) 企.图(qǐ) 锐不可当.(dǎng)D.初衷.(zhōng) 桅.杆(wéi) 仲裁.(cái) 炽.热(chì)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随着NBA赛季的结束,诺维茨基宣布退役,他21年的运动员生涯就此戛然而...止.了。
B.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从国外回来,我们欢聚一堂,为他接风洗尘....。
C.华晨宇在获得《快乐男声》总冠军后,立刻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D.这起安全事故,是施工单位未对隐患彻底整改而擅自施工造成的,百姓们对此义愤填膺....。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
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C.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D.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虽然他自己也了解,报导到底只是报导,不会成为文学的重镇,甚且有一天它会式微。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镌.刻(juān)坠.毁(zhuì)揪.心(jiū)深恶.痛绝(è)B.桅.杆(wéi)浩翰.(hàn)国殇.(shān)惨绝人寰.(huán)C.篡.改(cuàn)绽.放(zhàn)颁.发(bān)佃.农(diàn)D.诘.责(jié)不辍.(cuò)绯.红(fěi)正襟.危坐(jīn)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赵老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讨价还价,真不愧是模范教师。
B.那些旁逸斜出....的梅花,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D.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4、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人们喜爱观赏日出,面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了美丽的天然。
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B.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更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C.古人写诗作文,多有讲究。
或色彩相杂,或远近相映,或虚实相生。
D.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③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
八年级下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倔强(jué)B. 应届(yīng)应接不暇(yìng)C. 瞠目结舌(chēng)称心如意(chèn)D. 蹒跚(pán)蹑手蹑脚(n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不慌不忙地把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
B. 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总是能高瞻远瞩。
C.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喜与人交往。
D. 他做事总是一丝不苟,非常认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B. 他做事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C. 他总是不拘小节,不修边幅。
D. 他总是心不在焉,魂不守舍。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很明确,结构也很严谨。
D.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不来?”他问。
B. “你来不来,”他问。
C. “你来不来?”他问,“不来就算了。
”D. “你来不来,”他问,“不来就算了。
”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
B.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咆哮。
C.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温顺。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奔跑。
7.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B.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这是众所周知的。
C.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D.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8. 下列句子中,符合逻辑的一项是:A. 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B. 只有你努力学习,你才会取得好成绩。
C. 你只要努力学习,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D. 你努力学习,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最新)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最新)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镌.刻(juān)坠.毁(zhuì)揪.心(jiū)深恶.痛绝(è)B.桅.杆(wéi)浩翰.(hàn)国殇.(shān)惨绝人寰.(huán)C.篡.改(cuàn)绽.放(zhàn)颁.发(bān)佃.农(diàn)D.诘.责(jié)不辍.(cuò)绯.红(fěi)正襟.危坐(jīn)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A.尽管风狂雨暴,排列在人民大会堂前的三军仪仗队员仍是持枪挺立,纹丝不...动.。
B.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C.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教育理论方面卓有成就....。
D.中国辽宁舰队的科学成员们殚精竭虑....,终于取得了令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巨大成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5、下面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B.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
C.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D.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全册,带答案)1社戏第一课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归省.()(2)行.辈()(3)撺.掇()(4)凫.水()(5)蕴.藻()(6)潺.潺()2.根据拼音填汉字。
(1)____(jué)蚯蚓(2)________(xù)叨(3)欺________(wǔ)(4)________(dài)慢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我们年纪都相仿,论起行辈来,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A.可……却……因为……如果……而B.但……却……然而……即使……而C.但……却……然而……即使……可D.可……但……由于……因此……而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玉树地震发生后,战士们冒着因余震而房屋随时垮塌,再次进入废墟,搜寻幸存者。
B.进入初中,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C.自从他加入学校足球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认真刻苦地训练。
D.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从房内飘出来的一股龙井茶的清香。
5.全文写了七个故事情节:A.赵庄看社戏;B.夜航去看社戏途中;C.看社戏前的波折;D.看社戏归航偷豆;E.六一公公送豆;F.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G.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根据下面的提示思考:(1)情节顺序是。
(2)详写的是。
(3)略写的是。
6.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写?7.你是怎样看待“偷豆”这一情节的?8. 课文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你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9.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天,一个穷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嫌他穷,不想留他,但又不好开口。
恰好这时下起雨来,主人便在纸上写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样一句话,没有加标点。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试题带答案一、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谁偷了我们的wif信号陈博翰①在这个信息时代,网速太差或者突然断网,无疑让人很沮丧。
更令人气恼的是,wifi 不好这种事,还每天都在发生。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网速呢?②在许多盛大节日里,人们总爱在屋子里装饰上彩灯,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比如,圣诞节时,人们会在圣诞树上悬挂一串串小彩灯。
而在中国新年到来的时候,许多人也习惯在家里布置上五颜六色的小灯。
这个时候,家中wifi第一大盗就出现了,它们就是彩灯。
英国宽带服务提供商Talk Talk公司研究发现,彩灯会影响网速,而且这一影响还高达25%。
据估计,大约有600万英国人被家里缓慢的网速折磨的痛苦不堪,而电子设备的干扰,特别是来自节庆时彩灯的影响就是罪魁祸首。
③我们知道,任何用电的东西都会产生一个电磁场——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电子颗粒云。
如果磁场足够大,就会干扰wifi网络中用到的无线电波。
所以,电线或者电灯都会干扰wifi。
这其中,彩灯的影响更大。
因为彩灯有很多的电线和电管,这些漂亮的小彩灯们,被人们装饰在门廊上,圣诞树上,它们的电线就在房间里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磁场,而且不像其他的电子设备,由于人们一开彩灯就会开一整晚,这时,这个磁场对网络的影响会更持久。
④不仅是灯光,厨房里的家电也会扰乱我们的网速。
WiFi发出的电磁波遇到金属材料后,一部分会被反射回去,所以,在金属后面的设备会接收到很弱的信号,如果你将WiFi 设备放置在金属材质覆盖的环境中,WiFi信号甚至会被屏蔽。
所以,我们家中的冰箱、烤炉、洗衣机等障碍物都会影响信号的传输。
在厨房里,最大的干扰还是来自于微波炉传出的无线电波。
这是因为,无线网络是一个高频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而微波炉的工作频率也包含2.4GHz这个频段,微波炉加热就靠水分子吸收这个波段的能量共振。
这也就意味着,当你用微波炉时,你的网络可能会被微波炉吸走去帮助你加热饭菜。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及答案[1]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061706f25c52cc58bd6be26.png)
第一部分:汉字(10分)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①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fù去地看。
②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2、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2分)①八宝酒,顾名思(A意、B义、C异),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子(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春酒》②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A 洌、 B 烈、C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雪》3、我国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分析汉字的构造,有“六书”之说,为“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和假借”。
据此,请将下列汉字构造所属类型填写在括号里。
(2分)①歪()②峥()4、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它主要根据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
请你写出以下字谜的谜底。
(2分)①谜面:池里不见水,地上不见泥,他旁不见人。
谜底:②谜面:鸟落山头不见脚,四周皆水无处找。
谜底:5、“神马都是浮云” 这一网络流行语,实为“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它表达了某种生活情感态度。
“浮云”一词据考证来源于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请结合孔子的话,分析“浮云”的含义。
(2分)答:第二部分:阅读(60分)一、畅游名胜古迹,探求仁人之心境(共5小题,计14分)【材料一】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材料二】岳阳楼上的一幅对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2分)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陈规陋习消声匿迹,文明新风接锺而至。
2.(2分)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龟.裂的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时代的发展。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14亿中华儿女再一次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怀。
B.有些同学的字书写得非常浮躁..,今后要加强书法练习。
C.在这个春意盎然的中国年、意气风发....的新时代,让我们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D.枣阳,以其“全国休闲小城”“玫瑰之都”的称号,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4.(2分)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善写游记,其中《峡江寺飞泉亭记》即是其《永州八记》之一。
B.“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四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C.汉字彰显着炎黄子孙的才智与心胸,演绎着华夏儿女的自信与豪情。
(这个句子成分搭配是不恰当的)D.家国一体、休戚与共的使命感、责任心,支撑中华民族。
(这个句子结构不完整)5.(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家书抵万金”的出现,是中国书信文化史的重大转折点,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
②从此以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又多了一个“家书文化”固定符号,横亘古今,贯穿往来。
③几乎绝大多数的学者,在谈论杜甫《春望》“家书抵万金”时,都会不约而同,毫无例外地说到这一点。
④“家书”作为一种特殊的中国文化符号,加上转而形成民族心理的同震共鸣,形成了中国书信文化。
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斯通。
A.①②⑤④③B.④③⑤①②C.④①③②⑤D.①③②④⑤6.(7分)诗文默写。
八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语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语文试题附答案一、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移动支付构建智慧生活①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移动支付正在成为人们享受智慧生活的助推器。
不管是去大型超市购物,还是在街边小摊买菜,都能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来完成支付,就连路边乞讨的人都开始随身携带目前最火的二维码了。
②移动支付属于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因而具有电子支付的特征。
随身携带的移动性,既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又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要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
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使得用户可随时对账户进行查询、转账或进行购物消费。
以手机为载体,运营商可以将移动通信卡、公交卡、地铁卡、银行卡等各类信息整合到手机中进行集成化管理,为用户提供十分方便的支付以及身份认证渠道,体现移动支付系统信息交互的集成性的特点。
③移动支付在中国是无处不在的,男女老少都在用,普及程度非常高。
那么,移动支付有哪些优势呢?④不需要现金,支付更便捷。
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够快速实现整钱、零钱支付。
对于商家来说,不需要再花费时间去找零。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对于钱包和零钱袋的需求减弱了。
移动支付也在快速走出国门。
支付宝已经让消费者在日本东京、泰国曼谷等旅游目的地实现一部手机畅快游;“五一”期间,微信支付在多个周边国家日均交易笔数大幅增长,俄罗斯增幅高达20倍,在柬埔寨、菲律宾增幅也有10倍之高。
⑤目前,移动支付与娱乐、餐饮、出行、购物、医疗等行业都有了高度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仅是线上,线下也是一样。
“五一”期间,选择用微信搭乘公共交通的人数同比增长215%;在加油站的消费同比增长116%。
在超市、停车场、餐厅等大部分生活场景中,扫码支付已经得到普及,这种高度融合促进了无现金在国内的发展进程。
⑥移动支付更加的环保。
首先体现在减少了现金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此外,不知道你身边有多少人在玩支付宝里面的蚂蚁森林,我们可以通过获得能量,可以实现种树,而这种种树,不是像几年前流行的农场,只是在网络上种树,而是在现实中种树,所以在进行移动支付的同时,我们也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zhù) 丘壑.(hè) 巧妙绝仑.(lún) 锐不可当.(dǎnɡ)B.推崇.(chóng) 翘.首(qiào) 惟妙惟肖.(xiāo) 眼花瞭.乱(liáo)C.狼藉.(jí) 遒劲.(jìnɡ) 自出心裁.(cái) 殚.精竭虑(dān) D.畸.形(qī) 摄.取(shè) 络.绎不绝(luò) 油光可鉴.(jiàn)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五一期间,织金洞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B.蜀锦的传统技艺让许多现代工厂生产出来的锦缎黯然失色....。
C.韩国政府自出心裁....地部署“萨德”,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
D.网络是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是也会藏污纳...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B.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C.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5、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
(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排比)B.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
(张晓风《到山中去》)(反复)C.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比喻)D.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2分)墨守陈规难发展;锐意进取创辉皇。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斗者、搏击者。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惟有奋斗能留下深深的印记,惟有奋斗者能永葆青春的朝气。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让更多奇迹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些国产电影没有历史的厚重感,完全是好莱坞似的套路..。
B.美国带有明显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调查和单边开启贸易战的做法,羁绊..不了中国人前进的脚步。
C.2018年襄阳经济增速在全省锋芒毕露....,这与全市人民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D.气势恢宏的港珠澳大桥竣工的背后,是一大批恪尽职守....的建设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B.“襄阳马拉松”对于我市马拉松爱好者来说是不陌生的。
C.通过扶贫办全体队员努力,让“精准扶贫”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D.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500米短道速滑项目中夺冠的具体详情,被各大自媒体迅速转播。
5.“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能读懂一首诗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
请把下面这首“第五届中国(海宁)徐志摩微诗歌大赛”获奖作品《月亮游向了他乡》,打乱的诗句顺序还原,最佳的选项是()(2分)①我在瓦盆里养一尾月亮②少年长大,月亮游向了他乡③后来,花落了,瓦盆碎了④榆钱开花嘟噜噜黄A.④③②①B. ①②③④C. ②③①④D. ④①③②6.名著阅读。
(2分)除保尔·柯察金外,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个人物的名字是_________,保尔身上最能打动你的人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8分)(1)城阙辅三秦,□□□□□。
(2)□□□□,悠悠我心。
(3)《大道之行也》一文中表明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一句话是:□□□□,□□□□。
(4)《北冥有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一定条件的。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人们疾苦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37岁的雷海为是杭州市一名普通的外卖小哥,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到书店看书、背书,回家默写,在不久前《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夺得冠军。
在同学们纷纷谈论外卖小哥夺总冠军时,小明不屑地说:“得了冠军又如何?他还不是个送外卖的?”你听了小明的话,该如何反驳他?(2分)9.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
它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飚突进式的啸傲……今天,让我们深入校园,走进家庭,走向社会,与语文世界进行一次亲密接触,领略语文的风采,尽情漫游在语文的世界里!(8分)(1)【明确搜集任务】开展本次活动首先要搜集资料,现在同学们走上街头,进行搜集,请结合其他两组任务示例,给第二小组明确搜集任务:(2分)第一小组:走上街头——店名、公司(企业)名、匾额、其他招牌搜集任务:A、是否有新意B、新意在何处(有什么含意)第二小组:走上街头——广告(商品广告、公益广告)、标语搜集任务:第三小组:走进商店(或超市)——促销方法、服务用语、各类商标搜集任务:A、促销文字与方法B、商标名的精妙与劣拙(2)【抒写学习感受】回到教室,活动在一段深情的开场白中拉开了序幕。
请帮助主持人把开场白补充完整。
(2分)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在旅途中,我们可以聆听《黄河颂》的雄壮旋律,领略名人演说的大师风采,,,感受探险英雄的壮志豪情……语文学习让我们流连忘返。
(3)【分析材料内涵】本次活动当然少不了“诗词大会”了!班级诗词大会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
是啊,在综艺和鲜肉霸屏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两条原因。
(2分)材料一:在浮躁的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忽视了对人文素养的追求,《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让人们重拾一颗单纯的诗心,不求其他,只安静地品一首诗,享受片刻的宁静。
《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
材料二: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一季的《中国诗词大会》把诗词与电视手段有机结合,赢得满堂喝彩,传统与现实的融合获得了广泛成功,既大力弘扬了传统文化,也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④【畅谈观点理由】本次活动中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的成员也来到现场,他们带来了一个话题“襄音,保护还是摒弃?”同学们积极参与,展开激烈辩论。
(2分)甲同学:“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襄音)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
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
”乙同学:“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
”丙同学:“对,什么年代了。
还讲襄音?太土气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襄音”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⑼法,并说说理由。
三、阅读与欣赏(40分)(一)诗词赏析(4分)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0.词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氛围?11.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二)文言文阅读(10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乙】沈宣词尝为丽水领,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
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②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
”因引出,至则奋眄③,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
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
因求前所直售宣词。
宣词得之,复如是。
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④,前后至者皆不可。
公阅马,一阅遂售之。
后入飞龙⑤,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注释】①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
②直,价值、价钱。
③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
④贡马:向皇帝进贡的吗。
⑤飞龙:指皇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A. 不知其旨.也旨:B. 诸仆乘,亦如是.是:13.下列句子中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2分)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C、沈宣词/尝为/丽水领D、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1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三)记叙文阅读(13分)提着手风琴箱的老人①家乡市中心旁边有一个开阔的广场,由于地处商业街区,这个广场养活了不少乞讨者。
不论冬夏,经常能看到穿着朴素的年轻人蹲在广场边,手里举着一块纸板或者塑料板,上面书写着自己的凄惨故事,真伪不辨。
商业街平日很繁华,路人们总是像看戏一般,看着不少身强力壮的乞讨者“表演”,偶尔发发善心,扔下一些零钱。
②直到某一天,我在这里看到了别样的风景。
那是初秋的一个下午,行人和大街一如往常般平淡无奇,而广场上早已有年轻人举好牌子、跪好并低下头,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这时,走过来一个与众不同的、颤巍巍的身影——那是一位老人。
阳光很刺眼,毫不留情地射在他的身上,照得他整洁的旧中山装有些发白。
他的左手提着一个大大的硬质黑皮箱子,与他有些瘦削的身形不太成比例。
老人有些跛脚,提着箱子一瘸一拐地慢慢走着,一小步、一小步蹭到了年轻的乞讨者中间。
我不知道这位老人要做什么,只是从他走到一群乞讨者中间来看,他也是来乞讨的。
可我从未见过拿着这么大箱子乞讨的人,这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③在我胡思乱想间,老人已经慢慢躬身放下箱子。
或许是年老的原因,老人的动作仿佛是老电影的回播,却不显拖沓,反倒给人几分郑重和怀旧。
而此时,这个箱子更仿佛魔盒般,勾起了过路的“潘多拉”们的心。
他会以怎样的方式乞讨呢?开始有人窃窃私语,不时有“家人的照片”“自己的残疾证明”这样的言语传出。
老人离人群不远,十有八九是听得到这些揣测的,但他不辩解,而是自顾自地打开了箱子。
④箱子里竟是一把手风琴。
这把手风琴有些年头了,即便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色的琴身也看得出有些黯淡了,甚至有几处掉了漆,露出黑黢黢的琴身,原本质地不错的背带也脱落了几块皮。
白色的塑料琴键更是泛着旧旧的黄,有点像家乡冬天角落里被人遗忘的积雪的颜色。
人群的窃窃私语声大了起来。
老人低头给风琴调音时,更是传来一声尖锐的口哨声。
老人也并不恼,而是默默低头调音。
歌曲的前奏起来时,人群的声响已经很大了。
可老人仿佛和人群是两个世界,他静静地摆弄着手风琴。
琴的音色有些沙哑,这是年老的铜制簧片们的叙旧声。
歌曲进入主旋律时,老人缓缓开口,我听出他唱的是《白桦林》。
他的声音并不老迈沙哑,反倒有些低沉,仿佛一列老旧而汽笛轰鸣的蒸汽火车,从中东铁路上缓缓驶过,驶入西伯利亚的方向,只抖落下厚厚一地煤渣。
⑤我听过很多版本的《白桦林》,温柔的、炫技的、飞扬恣意的、故作深沉的……唯独这次的声音,似乎是戈壁上隽永的沙海在说话,歌声不高,却泛着黄、携着尘,渐渐压下了人群躁乱的私语。
人群越聚越多,人们早已忘记自己安静了多久,没人敢轻率地发声,只是不时有人(A.轻轻 B.郑重 C.主动)地将钱放入装琴的箱子。
可不论人群喧哗或安静,老人从未抬头看过一眼,仿佛在思考什么,又像在回忆什么,唯独在唱那句“年轻的人们消失在白桦林”时破了音。
他抬了抬眼皮,似乎有泪花在闪动。
⑥一曲完毕,不知是谁开始轻轻鼓起了掌,渐渐地四周都响起了低低的拍手声。
老人听到了掌声,终于抬了抬头,向人群微微笑了笑。
然后,他又低下头,摆弄起琴键,开始表演他的第二首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我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箱子里的钱越来越多,我周围的听众换了又换,可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一个广场、一位老人和一段亘长而低沉的歌声,歌声里夹杂着无数个欲言又止的故事。
⑦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第一首歌结束,又或许是第十首歌结束,我抬首发现已是黄昏。
老人蹲下身子,如枯木一样的手指缓缓拂过琴身,仿佛在安抚一位多年的老友。
然后,他收起钱,将手风琴放回箱子,跛着脚走出安静了好久的广场,又跛着脚走入喧嚣的人群。
家乡这条平淡无奇的大街上,我见过无数个年轻力壮却跪地祈求的乞讨者,却只见过一位这样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