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合集下载

重大危险源辨识(GB82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GB82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掘业;d) 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 生产场所work site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store area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重大危险源辨识4.1 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标准及范围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标准及范围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标准及范围一、重大危险源确认标准(一)《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二)《化学品安全标监编写规定》(GB15258-1999)(三)《职业性接触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四)《石油化工企业设计规范》(GB50160-92)(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六)《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二、重大危险源确认的范围根据上述重大危险源确认标准及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安全生产监管实际,本次确认的重大危险源是指:一是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二是存在重特大事故隐患、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或财产重特大损失,给社会带来重特大影响的单位、场所、路段、水域等;三是一年内发生过二次工伤死亡事故或一次3人以上死亡事故的单位。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类别如下:1、贮罐区(贮罐);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贮存表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

贮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贮罐区(贮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2)贮罐区内贮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q Q q Q q Q n n11221++⋅⋅⋅+≥ 式中,q q q n 12,,,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贮存量。

Q Q Q n 12,,,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1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注:毒性物质分级见表2。

表2 毒性物质分级(GB15258-199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2、库区(库);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属于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下称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和龙滩水力发电厂(下称龙滩电厂)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一)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规定,属于申报登记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二)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指:除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重大机械、设备损坏和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三)龙滩电厂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指:除国家及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以外,龙滩电厂组织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中的重大新危害,如升船机等;(四)重大危险源定义范围见附表1、2、3。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龙滩电厂。

第二章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第四条龙滩电厂职责:(一)认真执行国家重大危险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二)定期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确定和控制不可接受的危险或重大危险,并按照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落实预测、预警、预案工作,做好本厂重大危险源的建档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和资金,及时进行整改;(三)确保及时输入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准确、完整;(四)完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实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五)及时、如实上报重大危险源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对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在控;第五条安全监督部门职责:(一)认真执行国家重大危险源管理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贯彻落实上级单位及龙滩电厂相关规章制度;(二)定期组织各部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确定和控制不可接受的危险或重大危险,根据评价结果,按照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修订、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规定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实施标准;(三)组织各类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立动态管理台帐;(四)监督检查各类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五)监督检查重大危险源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六)参加公司组织的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七)参与重大危险源事故的调查处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辩识依据一、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根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如下: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

具体申报登记范围详见附件1。

附件1二、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本次申报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如下: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 生产场所; 4) 压力管道; 5) 锅炉; 6) 压力容器; 7) 煤矿(井工开采); 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9) 尾矿库。

具体申报范围如下所述。

1.贮罐区(贮罐)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1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

储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① 贮罐区(贮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② 贮罐区内储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q Q q Q q Q n n11221++⋅⋅⋅+≥ 式中,q q q n 12,,,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

Q Q Q n 12,,,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1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注:毒性物质分级见表2。

表2 毒性物质分级(GB15258-199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2.库区(库)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生产法》解释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掘业;d)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危险物质hazardous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单元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threshold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GB8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掘业;d) 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 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 生产场所work site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store area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1)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有关原理,进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一、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ﻫ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

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ﻫ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

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

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ﻫ(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 ﻫ(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存在于施工自然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1)人工挖孔桩、隧道掘进、地下市政工程接口、室内装修、挖掘机作业时损坏地下燃气管道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意外。

(2)深基坑、隧道、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

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项目。 ( 2)1997年开展普查试点(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深圳和
成都等六城市)。 (3)2000年制定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4)2004年国家局下发《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
导意见》,扩展了重大危险源的申报范围,开始重大危险源第二次普查试 点工作。
(5) 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大力推进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与监控 系统建设,为各地提供技术服务,全国共有8家单位开发的软件通过了 总局组织的专家组的应用技术审查。
复习思考题
二.单项选择p120 三.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可以分为: ①划分作业活动; ②辨
识危害; ③确定风险; ④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⑤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⑥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是正确的操作步骤。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① ○ C ③④⑤⑥①② D ④⑤⑥①②③
)和(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的
控制和管理。
复习思考题
一个工厂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属于同一个单元。
○ A一定
B不可能
○ C可能
D边缘距离小于500米,不可能
( )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起,按时序逻辑分析判断危险源的方法。
○ A事故树
B事件树
○ C安全检查表 D现场观察法
二、单项选择P116、 P118
复习思考题
二.单项选择p119
针对重大危险源每年至少开展(
专项应急演练。
●A 一 ●C 三
B二 D四
)次综合应急演练或
复习思考题
三.判断对错p116、 p116、 p120
1. 危险源辨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步。( ) 2. 厂址、厂区平面布局总图、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和装辨识的着入点和辨识过程不同;不同辨识方法灵活运用。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掘业;d) 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 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 生产场所work site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store area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标准及范围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标准及范围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标准及范围一、重大危险源确认标准(一)《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二)《化学品安全标监编写规定》(GB15258-1999)(三)《职业性接触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四)《石油化工企业设计规范》(GB50160-92)(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六)《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二、重大危险源确认的范围根据上述重大危险源确认标准及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安全生产监管实际,本次确认的重大危险源是指:一是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二是存在重特大事故隐患、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或财产重特大损失,给社会带来重特大影响的单位、场所、路段、水域等;三是一年内发生过二次工伤死亡事故或一次3人以上死亡事故的单位。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类别如下:1、贮罐区(贮罐);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贮存表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

贮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贮罐区(贮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2)贮罐区内贮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q Q q Q q Q n n11221++⋅⋅⋅+≥ 式中,q q q n 12,,,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贮存量。

Q Q Q n 12,,,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1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注:毒性物质分级见表2。

表2 毒性物质分级(GB15258-199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2、库区(库);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

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批准日期 2000-10-17 实施日期 2001-07-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掘业;d) 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 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trees 610 tree, and flower more than 6,000 more strains, built high standards even building greenhouse 152 square meters, hardening courtyard 1800 square meters, opened has hospital within circular Lane, makes organ environment further get has green, and landscaping andbright of. Office building tension, disperse, managing difficult issues our departments Office space had been realigned, the maximum to meet the needs of departmental Office. Six, foreign bodies,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business unit achieved a new breakthrough this year, overseas offices and business units based on their practice to the full, proactive and bold innovations, dare to break through and work have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One is to play to their own advantages, in terms of coordinating service onto a new stage. Units always put quality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the service, set up the good image, expanding influence. Liaison Office in Beijing and offices in blue, is located in the capital and the capital city of advantages, actively building the city opening, economic relations,investment platform,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trengthen ties with Beijing, Orchid staff of, in particular, report on cohesion projects city and County personnel, the best of its ability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convenient, and strive to create sound environment for working and living. Also make full use of the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s, positive attention for them,成严重污染。

重大危险源识别依据

重大危险源识别依据

重大危险源识别依据
1.什么是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什么?
【答案】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是辨识重大危险源的政策依据。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标准规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

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资料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资料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掘业;d) 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 生产场所work site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store area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重大危险源辨识4.1 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重 大 危 险 源 辨 识
Id en tif ica ti on o fm a jo rh az ar d i n sta lla tions
GB 182 18 - 20 00
1 范围
本 标准 规 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 本 标准 适 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 本 标准 不 适用于 : a) 核 设 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 事 设施 ; c) 采 掘 业 ; d) 危 险物 质的运输。
指 对于 某 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 ,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 ,则该单元定为重
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 majorac cident
工 业 活动 中发生的重大火灾 、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 ,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
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 majorh azardin stallations
Gs 18218-2000
前 b
重 大危 险 源辨识是重大工业事故预防的有效手段。 自 19 82 年欧共体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以来 ,美国、加拿大、印度 、泰国等也都发 布了相应的标准,1996年澳大利亚颁布了国家标准 NOHSC,1014(1996)《重大危险源控制》。这些法规 或标准中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都是物质的危险性及临界量 ,这种做法在技术上是合理的,在使用上是 方便的。考虑到与国外相关标准接轨 ,本标准采用了与此相同的方法。 19 97 年 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 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了试点实施 , 本标准是在上述试点工作基础上提出的。 本 标准 由 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 本标 准 起 草单位: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 究院。 本 标准 主 要起草人 :吴宗之、王广亮 、高进东、李永兴、陈志刚 、刘雪峰、魏利军 、蒋涛。

ZBGB标准下载网-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ZBGB标准下载网-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宗之、 王广亮、 高进东、 李永兴、 陈志刚、 刘雪峰、 魏利军、 蒋涛。
中华人 民共和 国 国家标 准
重 大 危 险 源 辨 识
3 重 险 mj h a itlis . 大危 源 ar r n aao 5 o a d ltn z 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 加工、 搬运、 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 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
元。
36 生产场所 w r se . ok i t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 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 包括生产、 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 国家质i技术监督局20 一 9 1 批准 t 00 0 一7 20 一4 0 实施 01 0 -1
GB 81-20 12 8 0 0
成品、 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 s r ae . t e a o r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 贡大危险源辨识 4 1 辨识依据 "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421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
33 界量 tr hlqaty . r i m he o uni s d t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 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 则该单元定为重
大危险源。
3 重大事 mj a in . 4 故 ar d t oce c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 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 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 或对财产 造成重大损失,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 类物质的品名( 品名引用G 128 90危 B 6-19《 2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

火力发电重大危险源辨识1、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叫做一个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如果存在一种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这些物质称作危险物质。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构成重大危险源。

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是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在上述标准和文件中有明确规定。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是: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危险物质数量超过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①单元内现有的任一种危险物品的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②单元内有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式中,——每一种危险物品的现存量。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2. 火力发电厂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在火力发电厂中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主要有煤粉、乙炔、点火轻柴油、汽轮机油、绝缘油、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氨、联胺、硫酸、六氟化硫、磷酸三甲苯酯、高温高压水汽、烟气、锅炉灰渣等。

此外还有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和变压器、电缆等电气设备设施。

因此,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有害物质和因素进行分析,从中辨识出重大危险源,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对于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将会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2.1 锅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按照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规定,若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 t/h,则为重大危险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采掘业;
d) 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 生产场所work 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store 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4.2.1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a)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1。

表1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b)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2。

表2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c)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3。

表3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d)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4:
表4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4.2.2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大,具体数值见表1~表4。

4.3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表3及表4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4.3.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4.3.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n/Qn 》1
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附件2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
一、填表说明
1. 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目的是掌握重大危险源的状况及其分布,为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2.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表1),第二类为各类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表2-1~表2-12),第三类为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表3)。

填表时,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填写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以及所有符合申报范围的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哪一类别的重大危险源就填报相应的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每个重大危险源填表一份,如存在多个重大危险源,请自行复印表格填报。

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及其他可能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危险源应填写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3.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的填报、图文资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规范填写,如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4. 填表应用钢笔,表格内容要认真逐项填写,无某项内容时则填写无,因故无法填写的内容应注明原因。

5. 当重大危险源申报涉及保密数据时,应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二、重大危险源申报表
表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
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表2-1:贮罐区(贮罐)基本特征表
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