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修订]
纪录片与专题片
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1、真实原则均不可违背,专题性对纪录片更有主观色彩2、从篇幅上来讲,专题片的长短、结构有一定的模式,且可以成为连续的或系列的,但纪录片却基本上只能是一个故事(一个人或一件事),其长度因题材而定,短者几分钟,长者数十分钟甚至几小时。
3、从制作上,纪录片比较考究,它从创意、构思、章节、景别、用光、色彩、音乐、解说、音响和剪辑方面都要有精心的打造,要求把道理讲清楚即可。
4、从时效上讲,专题片跟新闻片比较接近,而纪录片往往不需具备较强的新闻性和实效性,他可以任选题材,精心制作,反复播出,永久保存5、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纪录片显然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比较铺张,纪录片讲求质专题片讲量。
1、时事报道片:指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纪录片,性质与新闻片相同。
2、历史纪录片:再现了过去时代的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可以运用历史影片数据、历史照片3、传记纪录片:指记录人物生平或某一时期经历的纪录片4、人文地理片:指搜索一定地区的自然状况,或介绍社会风习,城乡风貌的纪录片5、舞台纪录片:指记录舞台演出实况的纪录片6、专题系列纪录片:指在统一的总题下,分别出片或连续出片的纪录片,其中各部影片都可连续放映。
记录内容一、根据具体题目来总结1、片子的开头、高潮以及结尾的内容2、片中关键性的镜头以及重点表现段落的内容。
3、片中人物特点,文化形态特点,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历程4、音乐在重点段落的起落以及音乐的风格特点等5、重要的光线影调特点6、重要的字幕内容7、片子的标题、编导的姓名8、片中的重要细节9、镜头的总体风格以及总体特点10、对于重要人物采访的重要说话内容,以及非重要人物的说话内容11、重要的解说词语言12、片中空镜头的使用以及镜头内容13、片中使用的特殊电视处理方法。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是两种常见的电视节目形式,它们在内容、形式以及拍摄技巧上有一些差异。
电视纪录片主要以真实事件、人物、社会问题等为主题,通过真实记录和还原的方式来展现给观众。
而专题片则是针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深入报道和解析,通常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在形式上,电视纪录片通常采用纪实的手法,力求真实地记录事实情况,不做任何剧情虚构。
而专题片则可以更加自由地表现,可以通过导演的个人观点和情感表现来突出主题,有较大的艺术自由度。
在拍摄技巧上,电视纪录片注重对真实场景和真实人物的拍摄,强调实地采访和记录,力求还原事实真相。
而专题片则更注重对事件或问题的解析和观点阐述,可以借助影像手法和剪辑技巧来加强表现效果。
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中,摄影师通常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能够捕捉到现场的真实瞬间,拍摄出有力的镜头。
镜头运动与切换也是电视纪录片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运用不同镜头的运动和切换,可以使影像更加生动、丰富。
在人物采访方面,摄影师需要与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使其真实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而在专题片的拍摄中,则需要更多的策划和前期准备工作。
导演和编导需要对专题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确定好视角和观点。
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可以灵活运用影像手法和剪辑技巧,通过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音乐的选取等来突出主题和表达观点。
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在内容、形式以及拍摄技巧上都有一些差异。
电视纪录片以真实还原为主旨,追求事实真相;而专题片则更加注重对问题的解析和观点的表达。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专题片,在拍摄中都需要摄影师和导演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功底,才能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专题片与纪录片异同
专题片与纪录片异同专题片与纪录片是常见的影视作品类型,它们在制作手法、表现形式和目的寻求上存在着一些异同之处。
本文将分析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异同,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定义及特点专题片是以某一主题为核心,通过深入报道、分析和解读,全面展现某一种事物、现象或问题的影视作品。
专题片通常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实地采访、专家评论、历史资料梳理等,以全面、多角度地展现主题。
专题片一般具有严肃性、系统性和深度分析的特点,力求真实、客观地呈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纪录片是以现实事件、人物或历史为素材,通过真实记录、描述和反映,以呈现事物的过程和真相为目的的影视作品。
纪录片更加注重对真实性、客观性和真相性的追求,追求直观、真实地展示事物的本来面貌。
纪录片通常采用真实拍摄、现场记录等方式,以视觉手段和叙事手法将事实呈现给观众,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事件、人物或历史。
二、制作手法专题片和纪录片在制作手法上有所不同。
专题片常常运用个案分析、对比研究和问题讨论等手法,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反复展现和对比,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专题片通常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评论和解读,增加专业性和权威性。
同时,专题片也善于运用一些技巧性手法,如配乐、剪辑等,提升影片的表现力和观赏性。
纪录片则更注重直观的记录和真实的呈现。
纪录片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有一支或多支摄像机进行现场拍摄,以最真实的方式展现事物的真相。
纪录片影像的呈现形式较为朴素和简洁,注重体现观众的现场感受和情感共鸣。
同时,纪录片也会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如利用音效、特效等修饰镜头,提升影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三、目的和应用领域专题片和纪录片在目的和应用领域上也存在一些异同。
专题片通常通过对某一主题的深入剖析,旨在提高观众对某一事物、现象或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专题片追求真实、客观地呈现事物,引起观众的重视和思考。
专题片广泛应用于新闻媒体、教育教学、科普宣传等领域,起到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专题片与纪录片异同
专题片与纪录片异同电视专题片: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它介乎电视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备艺术的审美性。
电视纪录片:运用现在进行时的新闻镜头,真实地纪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摆拍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无论是“电视专题片”还是“电视纪录片”,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作为自己的拍摄对象和表现内容。
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是及时、迅速反应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二者都以“真实性”作为创作的生命,都强调反映生活的真实,排斥虚构和扮演。
作为纪实性的作品,如果失去了真实性,就会失信于社会,失信于人民,那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者都需要运用纪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创作者在提炼生活素材的过程中,需尽量保留其自然形态,不能做过多的变形处理,“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它们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的电视节目形态,但是,它们都是遵循纪实性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的。
尽管“电视专题片”在表现手段和方法上有较多的艺术创造,构成审美性较强的电视艺术作品。
但是,在表现、描绘实际生活和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及其相互关系上,不应失去它的根本属性——真实性。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
电视纪录片,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的“再现”,主要是“再现生活的具体情境,较多地采用长镜头或同期声展现生活的真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本身说话”。
故而,电视纪录片是一种“以事信人”的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专题片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具有较强主体意识的渗透,它直接表现创造者对生活的看法和主张,允许采用“表现”的手段,艺术地表现社会生活。
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概述(最终定稿)
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概述(最终定稿)第一篇: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概述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概述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是模糊的,但各自又有独特之处。
多年来,围绕专题节目的界定所带来的专题片与纪录片的讨论,其结果也是众说纷纭,致使专题片和纪录片在分类、选题、评论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
随着创作思想和制作手段的发展,两者愈发难以明确界定。
纪录片与专题片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一、纪录片是指以声画合一的现场实景为主体拍摄的纪实风格的节目;专题片是指以声画对位的解说词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叙结合的节目。
应该说,这一定义具有科学意义,它符合我国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创作个性。
国家政府奖中专题片和纪录片分别设奖,其导向意义有利于澄清理论上的事实,有利于两种节目形态的健康发展。
不同概念反映不同本质属性,表现出不同内涵和外延。
电视专题片主要是针对屏幕上所存在“综合性”节目相对应的。
它是集中对某一社会现象,或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等,给予深入的专门报道。
尽管同纪录片一样,都是采用纪实手法,但专题片允许创作者在作品中直接阐述对人物、事件的理解、认识和主张。
专题片中强调的“纪录”,只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记录,它所强调的“表现”,则是指对客观事件的艺术表现。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专题片和纪录片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即它们都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
二者都是以历史客观存在与现实客观存在为前提,强调的都是真人、真事、真景,都是以真实性为生命。
二者强调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性,排斥虚构。
如果在报道事实上的失误,那就会失掉纪录片和专题片存在的价值。
他们都是强调纪实性,都运用纪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作者在创作素材的提炼中,都保留其自然形态,不作更多艺术加工。
二、专题片与纪录片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记录人物和事件的方式不同。
电视专题片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有较伺的主导意识,往往是通过解说词直接表达创作者对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主张。
第二,报道人物、事件组合形式的不同。
纪录片与专题片之区别
纪录片与专题片之区别纪录片与专题片之区别1.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电视纪录片,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的“再现”,主要是再现生活的具体情境,较多地采用长镜头或同期声展现生活的真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本身说话,突出事件的实时、真实的发生着。
故而,电视纪录片是一种“以事信人”的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专题片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具有较强主体意识的渗透,它直接表现创造者对生活的看法和主张,允许采用“表现”的手段,艺术地表现社会生活。
故而,电视专题片多是一种“以情感人”或“以理服人”的电视节目形态。
2.表现生活的手段不同电视纪录片更多地属于“新闻”的范畴,所以纪实手法较为单一,主要以新闻镜头纪录社会生活,它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挖掘声、光、色、画面、剪辑、音响的内部艺术潜力。
故而,电视纪录片具有较强的“新闻属性”。
电视专题片,由于“表现”生活的需要,允许较多地运用象征、隐喻、联想、对比、渲染等艺术手法表现社会生活,根据特殊的创作需求,甚至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的扮演、补拍、追述和摆拍。
故而,电视专题片具有较镪的“纪实属性”乃至于“艺术属性”。
3.时空处理不同电视纪录片,在时空的处理上,一般是“现在进行时”,也就是纪录“正在发生的生活”,甚至是未知最终生活去向的生活。
所以,有人说,纪录片是:跟随、跟随、再跟随。
也就是跟随正在发生中的事件。
电视专题片,在时空的处理上,比较自由,它既可以表现现在时,也可表现过去时,甚至可以表现将来时。
因为它不像纪录片那样,只是纪录生活,只要是对展现思想有好处,什么样的时空都可以运用。
4.镜头运用不同电视纪录片,因为主要是纪录片现在进行时的生活,所以只能运用表现现在时的镜头,诸如跟拍、抓拍、偷拍、隐拍等。
而电视专题片,不仅可以运用表现现在进行时的镜头,而且可以运用表现过去时的镜头,诸如追述镜头、摆拍镜头、补拍镜头,甚至“扮演”镜头。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摘要】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是电视节目中常见的两种形式,它们在制作和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电视纪录片以真实事件或人物为主题,以客观的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强调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而专题片则更注重深度报道某一主题,通常经过较为严谨的策划和设计,以更加全面和独特的方式呈现。
在拍摄技巧上,电视纪录片通常采用观察记录和采访等手法,注重还原事实,而专题片则更注重叙事的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常常使用大片式的呈现手法。
对于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电视纪录片偏向还原真实人物形象,注重客观性,而专题片则更注重对人物的情感渲染和故事表达。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区别在于表现形式和内容呈现方式,而拍摄技巧的重要性则在于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这两种形式的独特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专题片、差异、拍摄技巧、特点、人物塑造、叙事手法、总结、定义、重要性1. 引言1.1 定义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电视纪录片是指通过真实记录和展示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实和事件的电视节目。
它不做任何编造或虚构,真实还原事件的发生过程,呈现给观众。
而专题片则是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或问题展开深入报道和探讨的电视节目。
它通过选题的局限性和深入挖掘的报道方式,使得观众能更加系统地了解相关主题或问题。
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事件真实性和客观性,真实还原事实过程;而后者更注重深度挖掘和系统性整理,通过专题的方式进行报道。
两者都是通过电视媒体传播,但在节目形式、表现手法、受众群体等方面略有不同。
电视纪录片更注重事件的真实还原和客观呈现,专题片更注重主题的深度挖掘和系统整理。
它们在电视节目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为观众提供不同层面的信息和视角,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也满足了观众不同层次的需求。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在电视节目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传播社会信息、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
1.2 重要性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性,不仅可以记录历史事件、传播知识,还可以唤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纪录片跟专题片的区别
纪录片跟专题片的区别以纪录片《中国》(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1972年摄制)和电视纪录片《北部湾》为例。
《中国》以事实为基础,同期声为主要表现手段,构成事实。
而《北部湾》更多的是解说词。
考虑到早期的纪录片的风格正是如此,为了强调所谓的真实性,即以镜头为主,解说为辅的的手段来表现。
但随着电视纪录片发展到现在,电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
如纪录片《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都已经突破原有纪录片的局限,解说词的成分远远大于同期声。
在《中国》中,导演以三个不同的故事。
第一部分拍摄于北京,展示了一个小学的学生们、城市的老区、使用针灸技术的剖腹产手术,还有一个棉纺厂及其工人等。
第二部分参观了林县的红旗渠,还有河南的集体农庄,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
最后一部分拍摄的是上海的码头和工厂。
纪录片即由这三个部分展现了文革时期的中国现实情况。
与同时期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红旗渠》截然不同。
《中国》聚焦的是个体的人和群体,而不是物。
聚焦的是个体的人和群体,而不是物。
中国的恢宏雄伟建筑,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国人文革期间的激昂斗志在片中没有浓墨重彩地突显,这是与传统的科教片和宣传片表现手法上相差最大的地方。
这也与主流的思想相违背,因此该片后来受到了中国政界的批评。
《北部湾》中从政策出发,以各位亲历人的讲述,表现了北部湾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尽管这两者存在主题上的差别,但我们分析之后却发现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在对某个主题进行发挥。
我们相信,无论所谓的研究要求纪录片是客观的,依然不能摆脱对某个主题的探索。
只是他们的侧重点有所偏差,才会让我们误以为导演用了什么神奇的拍摄手法,使得纪录片呈现不同的形态。
总结:1、纪录片和专题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专题片应该归属于记录片。
红旗渠中国中国北部湾。
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异同
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异同同: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即时真实的记录,以真实性来增强节目的生命力.异:1.专题片表现出不同的鲜明特征,反映社会生活时有较强的主观意识.直接表现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看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纪录片是对社会生活客观的再现,多采用长镜头,同时展现生活的场景.2.表现生活的手段不同:纪录片多以新闻方式出现,以新闻镜头记录生活.3.时间不同:纪录片拍的是当时生活,现在进行时.专题片拍的是过去或将来生活,过去式,将来时.4.镜头运用不同:纪录片采取跟随拍摄对象,跟拍或偷拍,是运动性镜头.专题片追溯,摆拍.5.思维方式不同:纪录片是自然生活记录融入画面和解说中.专题片是解释思想,是主观思维,强调写意.表意叙事与纪实叙事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无疑都是一种“叙事”的传媒艺术,但二者在叙事形态上是有所差异的。
简而言之,专题片的叙事,主要是一种“表现”性的,是一种“对现实的营造”;而纪录片的叙事,则主要是一种“再现”性的,是一种“对现实的记录”。
如此便见出了“表现性”叙事艺术和“再现性”叙事艺术的不同。
专题片的基本的叙事形态是“表意”的。
专题片的创作或编导,呈现着一种“主体性”或“主观性”的心态特征,营造着一种“有我之境”。
专题片往往不是按生活的自然流程来进行叙事的,换句话说,其叙事是为“论断”服务的。
它是用充分的论据——声音和画面来证明观点、得出结论,每个所运用的声音和画面要围绕核心理念,来实现对“已知”的求证,往往思想大于形象。
专题片的编导往往借助于重复、强调、排比、对比等文学修辞手法来进行对理念的解说,即“说道理”;在画面的处理上,必要的摆拍,“累积式蒙太奇”,将声画“论据”进行意象叠加,隐喻性、象征性的“贴话”镜头等,都可以增强“言说”的表现力与扩张力。
在声音的处理上,专题片解说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解说词是专题片“说道理”的主线,往往具有强有力的引导作用。
专题片如此这般地将形象化的画面和声音进行艺术编排,推导出所要传达的理念,是将美的内容、目的和意蕴统一起来。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是电视节目中常见的两种节目形式,它们都以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为主题,展现出生活中的真实和鲜活。
它们在制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就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进行探讨。
我们来看看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
电视纪录片是以真实事件或者历史事实为主题的,通过具体的事件或人物来还原生活的真实面貌,呈现观众生活、社会的某个方面的真实情况。
电视纪录片通常是以叙述性和解说性为主,通过真实的叙述和解说来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某个事件或者人物。
专题片则更加侧重于某个特定的主题或问题,通常涉及到社会热点、社会问题等。
专题片对某个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它不仅要呈现事实,还要有所思考和探讨,给观众提供更多的想象和启发。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在拍摄技巧上也有一些不同。
在拍摄电视纪录片时,摄影师和导演通常会采用真实记录的方式,通过纪实的镜头展现事实的真相,力求真实和客观。
他们会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通过直观和生动的影像来还原事件的真实过程,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
而在拍摄专题片时,摄影师和导演通常会更加注重画面的艺术表现和情感渲染,他们会运用更多的镜头语言和艺术手法来表达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主题的内涵和魅力。
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在题材、手法和表现形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是以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为题材的,都力求客观、真实、深入地展现生活中的真实面貌。
在拍摄这两种类型的节目时,摄影师和导演都需要具备扎实的拍摄技巧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才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情况,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接下来,我们将就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的拍摄技巧进行一些探讨。
拍摄电视纪录片时,摄影师和导演需要具备扎实的摄影技术和丰富的拍摄经验。
他们需要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摄影器材和拍摄手法,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镜头和画面,使整个影片呈现出真实、客观的效果。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1、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电视纪录片,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的“再现”,主要是“再现生活的具体情境,较多地采用长镜头或同期声展现生活的真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本身说话”。
故而,电视纪录片是一种“以事信人”的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专题片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具有较强主体意识的渗透,它直接表现创造者对生活的看法和主张,允许采用“表现”的手段,艺术地表现社会生活。
故而,电视专题片多是一种“以情感人”或“以理服人”的电视节目形态。
2.表现生活的手段不同电视纪录片更多地属于“新闻”的范畴,所以纪实手法较为单一,主要以新闻镜头纪录社会生活,它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挖掘声、光、色、画面、剪辑、音响的内部艺术潜力。
故而,电视纪录片具有较强的“新闻属性”。
电视专题片,由于“表现”生活的需要,允许较多地运用象征、隐喻、联想、对比、渲染等艺术手法表现社会生活,根据特殊的创作需求,甚至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的扮演、补拍、追述和摆拍。
故而,电视专题片具有较镪的“纪实属性”乃至于“艺术属性”。
3.时空处理不同电视纪录片,在时空的处理上,一般是“现在进行时”,也就是纪录“正在发生的生活”,甚至是未知最终生活去向的生活。
所以,有人说,纪录片是:跟随、跟随、再跟随。
也就是跟随正在发生中的事件。
电视专题片,在时空的处理上,比较自由,它既可以表现现在时,也可表现过去时,甚至可以表现将来时。
因为它不像纪录片那样,只是纪录生活,只要是对展现思想有好处,什么样的时空都可以运用。
4.镜头运用不同电视纪录片,因为主要是纪录片现在进行时的生活,所以只能运用表现现在时的镜头,诸如跟拍、抓拍、偷拍、隐拍等。
而电视专题片,不仅可以运用表现现在进行时的镜头,而且可以运用表现过去时的镜头,诸如追述镜头、摆拍镜头、补拍镜头,甚至“扮演”镜头。
因为它还可以表现将来时空,当然可以运用将来时的镜头,诸如幻觉镜头、梦镜镜头,乃至于意识流的镜头。
比较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异同点
•
• •
异同点
名称
专题片
纪录片
相同点: 相同点:
取材都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 具有较强的现 实性和时代感,都以“真实性” 作为创作的生命,都需要运用纪实主 义的创作方法
不同点: 不同点:
1.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采用“表现” 的手法,允许有较强的主体意识的介
人;对生活的客观记录 ,不允许作者主观意念的直接表露
专题片特征
• 不需要在事情发生时同步进行拍摄,事情已 经了结,可以采用一些能让人联想的画面, 用旁白告诉观众 • 主要依赖旁白传达编导者的意图,是编导直 接告诉观众是什么 • 常常是直抒胸臆 • 更注重现实的价值 • 体现编辑的水平
纪录片特征
• • 画面所表现的与被拍摄对象之间有一段共 同的时空轨迹,必须在事情发生时同步进 行拍摄 摄像机再现客观事物直观的形声结构和运 动过程,主要依赖画面传达编导者的意图, 是被记录的事物本身告诉观众是什么 以自然生活流程为素材,择取有意义的瞬 间和段落,再现生活,讲求透过画面所折 射出来的深层含意 除了体现现实的价值,还具有永恒的历史 价值 体现摄影水平
专题片VS纪录片
1.专题片与纪录片的界定 2.专题片与纪录片各自的特点 3.专题片与纪录片是否该统一名称
专题片与纪录片的界定
• 什么是专题片? 什么是专题片? • 运用现在或过去的纪实镜头, 对社会生活和自 然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 深人的报道, 内容较为专一, 形式多种多样, 允 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生活, 允许创作者直 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的电视节目形态。
• 纪录片:遵循的是“美是生活”这一美学
创作原则,与专题片相比,纪录片是对生活的 一种“发现”和“选择”性的再现,而不是 “意造”或“美化”性的表现。
专题片、纪录片的概念及两者异同
• 第二、两者之间所承载的功能不太一样。 第二、两者之间所承载的功能不太一样。
•
除一些有影响的文献型大片外,一般性专题片在内容的选择上主 观色彩较重。在决定制作片子时就已经确立了它的传播目的、收视对 象以及在预期中所要达到的媒介效应。要达到这种效果,片子往往难 以克服过多的说教成分。因此,为了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在多数情 况下专题片的创作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解说词占主导地位的摄制方 式。现在一些市级县级电视台每年指令性接受摄制的专题片大多属于 这一类型汇报片和资料片。这种片子其画在解说词中处于从附地位。 画面主要是为解说词服务的,而不是解说词为它服务的。正常情况下, 做这种片子,是先有解说词,后才有画面的。解说词基本上是文件化 格式,它的功能定向性太强,解说词经过各有关部门和人士定稿后, 才由作者根据解说词组织拍摄和编辑画面的。一般情况下制作人员先 将解说词录制成音频信号,然后才根据内容配以视频画面。而且解说 词的语言表述往往偏重于对政策术语、行业术语的诠释。情感化、人 性化、文学化的语言成分较少。片子解说词凸显的是宣教功能。其画 面镜头的作用是为了借助一种形象符号,帮助受众加深和强化对解说 词抽象概念的记忆印象。而纪录片则不一样。 • 纪录片是是一种客观的记录,它记录的是原生态的影像,记录的 是许多未知的、突发的,与所摄影像同处在一个时空的真人、真事和 真实的过程。它的取材不太受过多的指令性限制。也最忌讳缺乏含蓄 的直露的概念。二是通过真实形象的塑造在第一时间记录人的原汁性 生存状态,展示人物在时代变迁中留下的印记。如纪录片《德兴坊》 它选取的是上海市区40%人口居住状态的缩影,作者通过对石库门弄 堂那吓着的巷道,来表现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行为。这 一影像记录过程不承载特定的传播任务。
• 第一、两者之间在节目形态上不一样。 第一、两者之间在节目形态上不一样。
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区别
02
内容与题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题片的内容与题材
专题片的内容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主 题或话题展开,可以是某个领域的知 识普及,也可以是某个事件或人物的 介绍。内容相对较为集中,注重深入 挖掘和阐述。
专题片的题材广泛多样,可以涉及社 会、文化、科技、历史等多个领域, 旨在满足观众对特定信息或知识的需 求。
纪录片的受众与传播途径
受众
纪录片的目标观众更为广泛,它可以吸引对历史、文化、社会问题等各方面感兴趣的观众。纪录片注重真实、客 观地记录和反映事实,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探索。
传播途径
纪录片主要在电影院、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如视频网站、在线流媒体平台等进行传播。此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 展,纪录片也经常通过移动设备、智能电视等新媒体渠道进行观看。
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区 别
目录
• 定义与特点 • 内容与题材 • 制作方式与风格 • 受众与传播途径 • 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
01
定义与特点
专题片的定义与特点
专题片是以某个主题或题材为核 心,通过特定的手法和表现形式,
展现某个特定领域的内容。
专题片通常具有明确的主题或观 点,通过精心策划和制作,强调 艺术性和表现力,以吸引观众的
纪录片的内容与题材
纪录片的内容通常是对真实事件的记 录和呈现,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题 材通常包括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社 会问题等。
纪录片注重对真实事件的深入挖掘和 展现,通过影像和文字记录现实,反 映社会现象和时代变迁。
03
制作方式与风格
专题片的制作方式与风格
主题明确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是电视媒体中两种具有一定差异的节目形式,它们在内容呈现和拍摄技巧上有着诸多不同。
本文将就这两种节目形式的差异性以及拍摄技巧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电视纪录片及专题片的制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1. 内容定位电视纪录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等为题材,力求客观、真实地呈现事物的本来面貌。
它往往以丰富的资料和实地采访为主要手段,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对事物加以还原和再现,从而使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某一特定主题。
专题片则相对来说更加注重对某一特定话题的深度挖掘和解读,它更多地是站在一个主观的角度上,对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2. 叙事风格电视纪录片在叙事风格上往往较为客观、中立,它注重对事实的还原和呈现,希望通过真实的事实资料和实地采访来加以还原和还原某一特定主题。
专题片则更多地采用评论、解说等方式,加入了导向性和主观性的表达,力求使得观众在观看后产生一定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3. 观众定位电视纪录片往往以更加客观的态度去呈现事物的真相,它的叙事方式相对来说更加中立和客观,更多地是为了还原事实而呈现。
专题片则更加关注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启发,它往往通过情感化的叙事方式来引发观众的思考与共鸣。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在内容定位、叙事风格和观众定位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也决定了在制作上它们会有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1. 选题策划在选题策划上,电视纪录片应该力求选题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注重对事物的还原和呈现。
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选题能够为后期拍摄制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
而专题片则更加关注选题的深度和独特性,力求选出一个颇具争议或者引发共鸣的主题,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2. 序列设计电视纪录片在序列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实事的还原和呈现,因此要有丰富的实地采访和资料搜集。
在序列设计上要做到严谨、客观,避免过多的夸张和渲染。
浅谈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
浅谈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发布时间:2022-07-20T08:31:25.00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30卷第5期第3月作者:高锋[导读] 结合当前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发展,能够看出新闻传媒领域取得了突出性的成果,结合高锋毕节市广播电视台摘要:结合当前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发展,能够看出新闻传媒领域取得了突出性的成果,结合当前电视纪录片与专题方式的区别,本人通过对电视纪录片以及专题片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能够看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结合当前电视纪录片以及专题片拍摄、生活方式、表现生活的手段、运用镜头的不同有着显著性的区别,能够看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今后的发展方向,能够看出本篇文章就从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能够看出今后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发展优化路径。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专题片;区别前言:本人通过对电视纪录片以及电视专题片等相关的大量文献进行阅读,从而能够发现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二者的区别,从而能够找寻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发展的优化路径,本文旨在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作出贡献。
一、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之一就是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电视纪录片,是社会生活场景的真实在现,一方面能够是对实际生活的还原,另一方面能够借助长镜头或同期声对真实的生活进行记录,而且电视纪录片,一般而言,不能允许电视记录片的创作者直接展示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能够看出电视纪录片,对于生活方式的展现较为隐晦,这一点充分说明电视纪录片,对于主体的内心想法不能有过多的展示,因此,能够看出电视纪录片,对于主体的意识表露并不明显,对于事实的展示较为全面,而与电视纪录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题片,电视专题片,能够对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映,这样就能够将主体的意识渗透到专题片之中,从而能够彰显出电视专题片之中的主人公的主体意识,从而能够突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从而能够反映出生活方式的反应不同,从而能够体现出电视专题片,能够以“表现”的手段,运用艺术展示的手法,从而能够以情感人,从而能够提升电视专题片的感染力与影响力[1]。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1. 引言1.1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概念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是电视节目中常见的两种形式,它们在内容呈现和制作手法上有着一定的差异。
电视纪录片是以真实事件或人物为主题进行记录和呈现的影视作品,其目的是通过记录和展示真实的事实来传递信息和思想。
而电视专题片则更侧重于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或议题展开深入报道和探讨,通过更加专业的角度和手法呈现出更加详尽和系统的内容。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它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们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历史的真实面貌,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
它们可以对当今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和批判,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它们也可以记录当下的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成为后人了解和研究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今后的探讨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要点。
【字数要求2000】1.2 纪录片与专题片的重要性纪录片与专题片在电视传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通过生动的影像与声音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不同领域的故事和事件。
纪录片以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成为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世界,丰富他们的知识与视野。
而专题片则更侧重于某一特定主题或事件的深度挖掘,帮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特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对于提升观众的认知水平和审美品位也起着重要作用。
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制作与播出不仅可以传播知识、增长见识,还可以引起社会关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与共享。
纪录片与专题片在电视传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社会发展、传播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正文2.1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虽然都是以电视为媒介展示的影视作品,但在制作手法、内容形式及观众受众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纪录片跟专题片的区别
纪录片跟专题片的区别以纪录片《中国》(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1972年摄制)和电视纪录片《北部湾》为例。
《中国》以事实为基础,同期声为主要表现手段,构成事实。
而《北部湾》更多的是解说词。
考虑到早期的纪录片的风格正是如此,为了强调所谓的真实性,即以镜头为主,解说为辅的的手段来表现。
但随着电视纪录片发展到现在,电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
如纪录片《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都已经突破原有纪录片的局限,解说词的成分远远大于同期声。
在《中国》中,导演以三个不同的故事。
第一部分拍摄于北京,展示了一个小学的学生们、城市的老区、使用针灸技术的剖腹产手术,还有一个棉纺厂及其工人等。
第二部分参观了林县的红旗渠,还有河南的集体农庄,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
最后一部分拍摄的是上海的码头和工厂。
纪录片即由这三个部分展现了文革时期的中国现实情况。
与同时期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红旗渠》截然不同。
《中国》聚焦的是个体的人和群体,而不是物。
聚焦的是个体的人和群体,而不是物。
中国的恢宏雄伟建筑,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国人文革期间的激昂斗志在片中没有浓墨重彩地突显,这是与传统的科教片和宣传片表现手法上相差最大的地方。
这也与主流的思想相违背,因此该片后来受到了中国政界的批评。
《北部湾》中从政策出发,以各位亲历人的讲述,表现了北部湾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尽管这两者存在主题上的差别,但我们分析之后却发现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在对某个主题进行发挥。
我们相信,无论所谓的研究要求纪录片是客观的,依然不能摆脱对某个主题的探索。
只是他们的侧重点有所偏差,才会让我们误以为导演用了什么神奇的拍摄手法,使得纪录片呈现不同的形态。
总结:1、纪录片和专题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专题片应该归属于记录片。
红旗渠中国中国北部湾。
第四章电视专题和电视纪录片
纪录片的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无假定性的真实。 第二,形声一体化的表现结构。 第三,情境化的叙事方式。
二、国外纪录片的起源及发展
1、起源:卢米埃尔兄弟和他们的摄影师 《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
2、弗拉哈迪和《北方的纳努克》 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北方的
纳努克》被国际影视界公认为第一部完整意 义的纪录片,它体现的美学取向和手法、技 巧,对纪录片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新纪录片运动(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 新纪录片运动的先驱们大声呼喊四个字:纪 实主义。他们的创作理念是“真实再现”。
5、退潮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江湖》《老头》《食指》《英和白》
6、DV出现后的中国电视纪录片(20世纪90年 代末以来)
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之争:
1、“等同说”。 2、“从属说”。 3、“怪胎说”。 4、“独立说”。
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纪录片 的第一原则》中认为,纪录片是指那些“对时事新 闻素材进行了创造性处理”的影片,而“自然素材 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区别标准”。
1948年,布鲁塞尔的世界纪录片大会,纪录片是: “以各种记录方法在胶卷上录下经过诠释后的现实 的各个层面,诠释的方式可以是去拍摄正在发生的 事情,也可以是忠实而有道理的重演发生过的事实, 其目的在于通过感性或者理性的管道去激发和加强 人类的知识和认识,并真正提出经济、文化和其他 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美国1979年《电影术语词典》:“纪录片、纪录影 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 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汲取素 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
中国: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视艺术,它通过摄 影或摄像手段对于真实的环境里、真实的时间内, 发生在真实人物身上的事件所作的记录报道,并给 人一定的审美愉悦功能的影视作品;真实是纪录片 最根本的特性,是纪录片的灵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修订]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1、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电视纪录片,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的“再现”,主要是“再现生活的具体情境,较多地采用长镜头或同期声展现生活的真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不允许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直接表露,主体意识要尽量隐蔽,让事实本身说话”。
故而,电视纪录片是一种“以事信人”的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专题片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具有较强主体意识的渗透,它直接表现创造者对生活的看法和主张,允许采用“表现”的手段,艺术地表现社会生活。
故而,电视专题片多是一种“以情感人”或“以理服人”的电视节目形态。
2.表现生活的手段不同电视纪录片更多地属于“新闻”的范畴,所以纪实手法较为单一,主要以新闻镜头纪录社会生活,它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挖掘声、光、色、画面、剪辑、音响的内部艺术潜力。
故而,电视纪录片具有较强的“新闻属性”。
电视专题片,由于“表现”生活的需要,允许较多地运用象征、隐喻、联想、对比、渲染等艺术手法表现社会生活,根据特殊的创作需求,甚至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的扮演、补拍、追述和摆拍。
故而,电视专题片具有较镪的“纪实属性”乃至于“艺术属性”。
3.时空处理不同电视纪录片,在时空的处理上,一般是“现在进行时”,也就是纪录“正在发生的生活”,甚至是未知最终生活去向的生活。
所以,有人说,纪录片是:跟随、跟随、再跟随。
也就是跟随正在发生中的事件。
电视专题片,在时空的处理上,比较自由,它既可以表现现在时,也可表现过去时,甚至可以表现将来时。
因为它不像纪录片那样,只是纪录生活,只要是对展现思想有好处,什么样的时空都可以运用。
4.镜头运用不同电视纪录片,因为主要是纪录片现在进行时的生活,所以只能运用表现现在时的镜头,诸如跟拍、抓拍、偷拍、隐拍等。
而电视专题片,不仅可以运用表现现在进行时的镜头,而且可以运用表现过去时的镜头,诸如追述镜头、摆拍镜头、补拍镜头,甚至“扮演”镜头。
因为它还可以表现将来时空,当然可以运用将来时的镜头,诸如幻觉镜头、梦镜镜头,乃至于意识流的镜头。
5.结构形态不同电视纪录片的结构,一般是以“时间”变化为依据的“纵向结构”;电视专题片,一般是以“空间”变化为依据的“横向”结构。
前者,要纪录生活的流程,故而多以时间为序;后者,因为以思想阐释为主,故而是依据思想的需求而选材,材料与材料之间,都是断续的、不连贯的材料组合,故而采用的是以空间变化为依据的横向结构。
6.思维方式不同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创作的以上不同点,集中体现在创作的思维不同,因为一切创作方式的变化,基础都在于不同的思维方式。
简而言之,电视纪录片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展现生活。
那么,纪录片的思想哪里呢,纪录片的思想是渗透在对生活的展现之中。
电视专题片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揭示思想。
那么,专题片的生活在哪能里呢,专题片的生活是被思想统帅着。
一切生活画面都是为说明某种思想服务的。
在电视理论研究中,所谓“专题片”与“纪录片”之争由来已久,可说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理论话题。
关于二者之间的异同探讨,学术界已出现了多种观点;当然,还有的人认为二者是完全一致的,在国外没有分开的说法,“专题片”之说只是中国独产的一个“怪胎”。
应当承认,在当下的创作实践、学术评奖以及学术研讨中,不仅“专题片”的存在、它与“纪录片”的并存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二者在创作和理论中确实存在着某些差异。
下面我们就从美学思想、叙事形态和镜语方式三个方面,对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异同作一简要的比较谈。
理念的感性显现与美是生活专题片与纪录片,二者在审美特质或形态上是有所不同的。
换句话说,二者在具体的创作实践过程中所遵循的美学指导思想是有区别的。
专题片的审美形态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它在创作中所遵循的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美学创作原则,即:专题片是对特定的理念作“形象”的表达。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一个著名的美学观点或定义。
“理念”是美的内容,“感性显现”是美的表现,是理念要表现为或客观化为感性事物的外形,直接呈现于意识,诉诸人感官和心灵的形象。
美和艺术作为它们的统一,意味着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以及主观与客观等等的统一。
所以,美的理念有别于逻辑理念,是一种可以外化为现实的具体形象并且能与这种形象融合为统一体的理念。
美是在美的理念显现为感性形象过程中产生的,这一过程就是对象化,它要求实现理性思想与感性形象的统一。
如何把抽象的理念感性化,以一种艺术图像化的方式让受众自然地接受、认同,这是专题片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专题片是将抽象的理念通过画面、声音等感性形式、感性手段呈现出来的,感性形象成为抽象理念的对象化显现。
二者统一的过程体现了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审美理念在电视传播具体领域中的适宜性与有效性。
一般来说,专题片在拍摄之前都预先设定好了一个主题概念和大体脉络框架,即是“主题先行”,是“戴着镣铐的舞蹈”。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拍摄中往往运用“摆拍”手段、剪辑中抓取富有说服力的画面和声音进行不断的意象叠加,所有的感性形式内容统统围绕所要表现的抽象理念对受众进行视觉和心理的冲击,都指向最后所要推导出的结果亦即所要传达的理念。
这一过程,恰好契合了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蕴涵的要义。
特别是与纪录片相较而言,编导匠心对专题片的掌控更多,痕迹更重,所要传达的理念更多的是以论证的形式实现。
正如有人所说,专题片作为传播思想的工具,在更多时候像是一种“命题作文”。
这样,“主题先行”是必然的,既然确立了中心意旨,即是一种“立论”,那么之后的叙述就应该紧紧围绕“论点”铺排充分的论据,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证。
“论证”的过程即是其独特的叙述方式。
那么纪录片的审美形态是什么呢,在我们看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关于“美是生活”的美学思想,正适用于纪录片创作的指导原则。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他强调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艺术的目的和本质在于再现生活,艺术家应该“说明生活”,“对生活现象下判断”,通过描写生活所提出的主题,来展现一定的思想。
与专题片相比,纪录片是对生活的一种“发现”和“选择”性的再现,而不是“意造”或“美化”性的表现。
它具有如同生活一样的丰富、真实而完整的气息或情状,它的主要作用或功能是“再现生活中引人兴趣的一切事物”(车尔尼雪夫斯基语),“显示生活的实际存在的样子”(别林斯基语)。
在纪录片中,形象是永远大于思想的。
电视纪录片对“非虚构性”的强调体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所倡导的美学精神内核,同时,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艺术化表现则对“美是生活”有了新的演绎。
电视纪录片应该是纪实风格与艺术表现风格有机结合为一体的电视艺术节目。
首先可以确认的是,纪录片不是虚构文学,而是一种“非虚构性”的电视作品。
真实是纪录片最根本的特性,是纪录片的灵魂。
也可以说,真实本身就是纪录片最高的美学追求。
此外,纪录片内蕴的人文关怀精神能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感与感染力,从而彰显出纪录片这种审美形式的独特魅力。
纪录片源于生活,无论是它的题材、内容,还是所采用的叙事方式、表现手法,都要建基于生活本身。
生活本身就是美的,丰富多彩的,罗丹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从上述意义来看,纪录片的“美”是生活。
当然,“源于生活”并不等于照搬生活,“纪录”不仅仅是“记录”。
纪录片又是美学性很强的艺术品,其价值不在于说教功能,而是要反映历史,解释历史,要“载道”。
这一切都需要艺术化地呈现出来,这种呈现,要“非虚构”、“不失其真”,要巧妙、不留痕迹不动声色,要隐藏和内在于真实的声画之中。
我们认为,运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和“美是生活”这两个传统经典的美学理念来分别对应于专题片与纪录片的美学指导思想,这对于认识或把握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创作特质,无疑具有着一种“实践性”的理论品格。
表意叙事与纪实叙事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无疑都是一种“叙事”的传媒艺术,但二者在叙事形态上是有所差异的。
简而言之,专题片的叙事,主要是一种“表现”性的,是一种“对现实的营造”;而纪录片的叙事,则主要是一种“再现”性的,是一种“对现实的记录”。
如此便见出了“表现性”叙事艺术和“再现性”叙事艺术的不同。
专题片的基本的叙事形态是“表意”的。
专题片的创作或编导,呈现着一种“主体性”或“主观性”的心态特征,营造着一种“有我之境”。
专题片往往不是按生活的自然流程来进行叙事的,换句话说,其叙事是为“论断”服务的。
它是用充分的论据——声音和画面来证明观点、得出结论,每个所运用的声音和画面要围绕核心理念,来实现对“已知”的求证,往往思想大于形象。
专题片的编导往往借助于重复、强调、排比、对比等文学修辞手法来进行对理念的解说,即“说道理”;在画面的处理上,必要的摆拍,“累积式蒙太奇”,将声画“论据”进行意象叠加,隐喻性、象征性的“贴话”镜头等,都可以增强“言说”的表现力与扩张力。
在声音的处理上,专题片解说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解说词是专题片“说道理”的主线,往往具有强有力的引导作用。
专题片如此这般地将形象化的画面和声音进行艺术编排,推导出所要传达的理念,是将美的内容、目的和意蕴统一起来。
这样,对“理念”的表现就是内容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对其背后编导思想的诠释和演绎,透显出“我”来。
黑格尔强调艺术的理性内容,强调“理性”通过感性渠道的最终显现,在这一点上专题片结合得很好,某种程度上归因于主体的主导和把控作用。
如果说纪录片强调的是现在进行时态,是一段时空中的流动,那么专题片则更重视的是现在完成时态,是一个观点、理念的层层推导和强调突显。
在专题片中,声音和画面都只是“感性显现”的工具,它并非单纯地展现存在的事物,而是要慢慢引导观众了解、接受它所要阐发的观念,是有“义”要“表”的,着力点在所宣讲的意义上,在声画背后的理念上。
当然,“表现”必须建立在“非虚构”的基础之上。
从受众接受与作品的关系来看,专题片是属于理性维度的,其心理诉求在于以“理”服人,即理性诉求。
它力图通过一种“意象”的感性叠加,向受众说清楚一个理念、表述一种主体(观)性的看法或结论,实现一种“理念的感性显现”之美。
而作为“再现”性的纪录片,其叙事的基本形态就是“纪实”。
纪录片的创作态度是客体性的,整个作品呈现的是一种“无我之境”。
纪录片寓论断于叙事,在“发现”和“选择”的影像背后,“我”的主体意识“藏而不露,隐而不发”。
从受众接受与作品的关系来看,纪录片是属于感性维度的,心理诉求点在于“以情动人”,通过感性渠道来通达一种具有形上意味的无限延伸的“意境”。
如果说专题片的讲述过程是罗列一个个相关联的“点”,那么纪录片的叙事流程就是铺展一条“线”,它侧重于“故事”的线性发展,关注的是过程,是一段相对完整时空的流动,而编导的思想就隐藏在声画的选择与编排运用当中,隐藏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是藉由生活本身来隐喻、暗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