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合集下载

基层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基层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2 81 .
[ 2 ]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 总后 . 卫生部 . 抗 菌药 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S ] . 卫医发[ 2 0 0 4 ] 2 8 5号 , 2 0 0 4 .
[ 3 ] 陈新谦 , 金有豫 , 汤光主编 .新 编药物学 [ M] . 1 5版 .北京 : 人 民
出 版社 , 2 O o 5 。 5 4 .
素、 加替 沙星 、 亚胺培南等作用强 大的药物 主任 医师才有权 使
鉴于这 一问题应采取 相关措施 : ① 强化 医师遵循抗 菌药物使 用原则 , 明确用药指征 。②积极在 门诊开展药敏实验 , 根据药
敏 结 果 有 针 对 性 地 选 择 药 物 。 增 强 实 验 室 的 微 生 物 培 养 意
识, 以提高抗菌药物 的合理使 用 。 3 . 4 给药途径 ( 静脉滴 注) 比例 过高 静脉 给药后 药物作用
用 。另外 , 应该在 群众 中加大力度对合理应用抗生 素的宣传 ,
及时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合 理用药的教育 , 制作宣传栏 , 让公众 真正明 白滥用抗菌药物 可能导致 的细菌耐药性 的严重后果 以 及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 。使其懂得感 冒、 喉痛 、 咳嗽等上呼吸
滴注 1次体内达不到稳定有效血药浓度 , 起不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 调查结 果表 明该 医 院门诊儿科患儿 抗菌药 物 的使用基本合理 , 但 依然还 存在 一些 问题 。医生 应该更多 地
抗生素 , 这有悖于 《 抗菌 药物 临床应 用 指导 原则》 的规 定 :
此次抽查 中发现有几 张处方 中髋 关节 炎应用 头孢泊肟 酯片 、 手 口足病应用头孢克肟 颗粒 。髋 关节 炎是无 菌性炎 症 、 手口 足病为病毒感染 , 应用第 三代头孢抗生素属 于无适应证 用药。

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目的通过对我院儿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方法从我院儿科部门按随机的方式抽取6000张处方,对抽取的含抗生素的处方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共646张,其占抽取处方数的10.27%。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与其他药物间相互抗拮、副作用累加、抗生素用量太大或太小及用法不当等。

结论我院儿科部门存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各儿科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高度重视。

标签: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在临床药物使用中,治疗各种感染的过程中都要使用到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了感染性疾病引发的死亡率,与此同时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威胁中的患儿的生命安全[1]。

本文结合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的用药情况针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确保安全用药。

1 资料和方法从我院儿科部门按随机的方式抽取6000张处方,对抽取的含抗生素的处方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统计。

2 结果从我院儿科部门按随机的方式抽取6000张处方中,有3032张涉及抗生素用药,其中抗生素单用处方有1576张,占抗生素用药处方总数的51.98%;抗生素二联处方1437张,占抗生素用药处方总数的47.42%;抗生素联用处方18张,占抗生素用药处方总数的0.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生素儿科用药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在3032张涉及抗生素用药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共646张,占抗生素用药处方总数的20.98%,其占抽取处方数的10.27%。

在药物不合理使用的846张抗生素处方中,不合理使用的使用现象主要表现为药物间互相拮抗、毒性相加、用法不当、使用计量不当(见表1)。

3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3.1药物间相互拮抗3.1.1 微生态制剂+抗生素,如培菲康散剂与头孢克肟干糖浆。

其中,培菲康含有三联活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粪类球菌。

但是,这3种联活菌对抗生素都十分敏感,当其与抗生素一起用时会其疗效就会被抑制或灭活,并可能产生一系列副作用[2]。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城市和农村医疗服务的基础,其医药消耗品采购和使用是影响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

然而,目前国内许多基层医院在用药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如过度使用抗生素、滥用营养补剂、疑似假药乱象等。

这种现象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浪费了医疗资源。

本文将对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1.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能有效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但是,许多临床医生在治疗感染时滥用抗生素,导致抗菌药物滥用,特别是一些广谱抗生素的常规使用,不仅增加了医疗费用,而且也增加了抗药性菌株的发展。

2.滥用营养补剂营养补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营养健康问题,但是滥用营养补剂不仅不能改善健康状况,反而可能导致营养过剩,增加肾脏、心脏负担,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可能引发疾病。

3.疑似假药乱象医生推荐过多质量不可靠的药品,可能导致病患购买低质量的药品,无法治疗病情,有时甚至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二、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原因1.药品宣传力度大许多医药公司为了拓展市场,经常搞一些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引起医生和病患的关注,并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等渠道进行信息传递。

这种药品宣传使得医生在处方时更加倾向于该品牌的药物。

2.医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医生普遍处于缺乏一线临床医院训练、技能水平不高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基层医生没有掌握规范的药品使用知识和临床疾病的诊疗标准,导致了未能规范用药的情况。

3.药品的质量不可靠基层医院药品的供应体系相对复杂,供货渠道难以控制。

因此,药品质量控制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许多低质量的药品就会进入基层医院的使用范围,增加了不合理用药的可能性。

三、应对不合理用药的措施1.加强对药品的质量监管应该建立完善的药品采购渠道,努力遏制假冒伪劣药品的出现和扩散。

与此同时,建立基层医院的药品质量监管机制,要求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药品使用规范。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目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院各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更好地开展临床用药指导工作,提高我院临床医师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病历2 000份和门诊处方3 000份进行用药情况分析,将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

结果:在本次抽查中,我院不合理用药医嘱213份,占所抽查病历的10.65%;不合理用药处方535份,占所抽查处方的15.51%。

不合理用药情况达所抽查用药患者总数的14.96%。

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反映为滥用抗生素,占不合理用药情况的25.82%;滥用激素占16.51%;配伍不合理占13.52%;用法不合理占15.47%;选药不合理占11.71%;其他占16.97%。

另外,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跟住院医嘱相比,情况较为严重,可能跟门诊量较大、患者就诊时间较为仓促等因素有关。

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我院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药物的监管力度,目前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结论: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目前形势仍较为严峻。

因而,通过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加强了药物的监管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能力,对提高基层单位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不合理用药;用药情况分析;解决对策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运用于临床。

由于受众多因素影响,我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十分严重,据调查显示[1],我国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占用药者的12%~32%。

全国每年5 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引起死亡达19万人之多。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院各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更好地开展临床用药指导工作,提高我院临床医师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笔者2006~2008年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08年6月间我院住院患者病历2 000份和门诊处方3 000份进行用药情况分析,将分析结果采用Excel 2003 软件进行处理。

影响基层医院儿童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1)

影响基层医院儿童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1)

屏促进药液进入中耳腔,滴耳后固定头位在!"#$以上,每日%!&次,’(为)个疗程。

结果:在%周内治愈)*+例,显效,%例,好转%-例,无效%例,总有效率**.%/。

!慢性泪囊炎蔡江怀[,]将甲硝唑用于治疗后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的慢性泪囊炎收到良好的效果。

方法:用地卡因浸棉棒置内眦部,麻醉泪小点开口处黏膜组织。

用甲硝唑进行泪道冲洗和灌注,每日)次,共)周。

)周后改为隔日)次,第&周改为每周)次,共)个月。

治疗期间常规用利福平眼药水及-.!/甲硝唑交替点眼。

脓液多者口服甲硝唑片剂-.%0,每日%次,至脓液减少停止,一般’!),(。

结果: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例+&眼,治愈!+眼,治愈率11.*/,余均好转。

"干槽症谢玉华[!]采用甲硝唑加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

方法:对)-,例反复冠周炎或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清理拔牙创,填甲硝唑加明胶海绵)!%块,纱卷压迫止血,并与!-例拔牙创口常规处理者作对照。

结果:)-,例无一例发生干槽症,而对照组发生干槽症1例,发生率高达)+/,说明甲硝唑对口腔厌氧菌有特效,加明胶海绵可防止血凝块脱落,有助于创口愈合,可有效地降低干槽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王剑平,周明.甲硝唑糊剂治疗顽固性根尖周围炎&’例[2].医药导报,%--%,%)()):%&[%]张廷功.甲硝唑高压替换治疗慢性上颌窦炎!+例[2].新医学,)**!,%+(,):)1’[&]骆沙鸣,杨劲松.复方甲硝唑滴耳剂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例小结[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蔡江怀.甲硝唑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2].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1):!-&[!]谢玉华.甲硝唑加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例报告[2].海峡药学,%--),)&(&):*’3*1[收稿日期]%--!3-’3%%影响基层医院儿童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贺艰,田萍(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湖北老河口,,)1--)[关键词]基层医院;儿童;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4*+*.&[文献标识码]5[文章编号])--1311,*(%--+)-+3-’113-%儿童时期,由于身体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处于不断发育生长时期,在大多数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方面,不仅与成人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在不同年龄组的儿童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给儿童临床安全用药带来较大的难度。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近年来,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现象逐渐增多。

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对儿科医生的医疗形象和医疗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有必要对我院儿科门诊的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深入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导致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医生药物知识的欠缺是导致用药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医生们需要不断增加药物知识,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盲目需求也是导致用药不合理的因素。

一些家长可能因为对孩子病情的过度担心,会要求医生开具过多的药物进行治疗。

有些医生可能存在药品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考量,导致用药不合理。

医院的管理不严格也会导致用药不合理的问题。

如果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可能存在一些疏忽或不规范的行为。

在分析了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

医院应该加强对儿科医生的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其辨别和应用药物的能力。

医院还可以建立药品管理制度,规范药物使用和处方开具,防止医生因个人考虑而开具不合理的处方。

医院还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意识,避免盲目的用药需求。

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生的监督和管理,对违规开具处方的行为严惩不贷,确保儿科门诊用药的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一些实际问题。

医生的药物知识培训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医院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医院与患者的沟通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需要医院提供相关的支持。

医院对医生的监督和管理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和流程,需要医院加强管理的力度。

基层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在国内卫生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基层医疗机构在用药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基层医疗机构中存在着过度使用抗生素的问题。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其滥用和过度使用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难题。

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医生由于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容易出现过于依赖抗生素的情况。

一方面,一些医生为了应对患者的追求疗效的心理,过度使用抗生素,忽视了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期望过高,医生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倾向于过度使用抗生素。

其次,基层医疗机构中药物使用指南不够规范和科学。

基层医疗机构在临床实践中缺乏一套科学的药物使用指南,导致医生在用药选择上缺乏统一的标准。

一些医生主观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惯性用药习惯进行药物选择,忽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指南的建议。

这样容易导致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用药。

例如,一些常见的感冒和咳嗽药物,由于缺乏科学依据,被过多地使用,不仅造成了药物浪费,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再次,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医疗资源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导致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设备、技术和医疗资源方面相对匮乏,医生在面对一些疾病诊疗时,往往只能依赖经验和过度用药来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此外,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丰富的医疗信息资源和研究数据支持,医生无法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信息,也导致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综上所述,基层医疗机构中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包括过度使用抗生素、药物使用指南不规范和科学,医疗资源和信息不对称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医生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能力,切实规范药物使用。

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科研力量,建立完善的药物使用指南,提供科学、规范的用药参考,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另外,加强基层和高级医疗机构的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支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及对策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及对策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及对策在基层医院中,不合理用药问题一直存在,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这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的药学知识;二是医患信任缺失,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意见缺乏信任;三是药品销售和利益驱动,医生可能存在利益冲突,选择高价药品;四是患者对药物的认知不足,过度依赖药物。

为了解决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

基层医生是患者最常接触到的医生,他们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用药的合理性。

因此,应加强基层医生的药学培训,提高他们的药物知识水平和用药判断能力。

此外,还可以加强基层医生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二是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医患之间的信任是患者顺从医生治疗意见的重要因素,也是合理用药的前提。

为了加强医患信任,可以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让医生能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解答患者的疑虑和疑问。

同时,也要加强医患信息的透明度,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等信息,提高他们的自我决策能力。

三是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管控。

药品价格过高是导致医生选择高价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降低药品的价格。

此外,也可以加强基层医院的药品采购管理,选择价格合理的药品,降低患者用药的负担。

四是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患者对药物的认知不足是导致不合理用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水平,可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普及药物的基本知识,告诉他们用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同时,在就诊过程中,医生也应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指导他们正确用药。

总之,解决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基层医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医患之间应加强沟通,建立起信任的关系;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管控;患者则需要提高对药物的认知水平,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浅谈存在儿科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浅谈存在儿科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导读 : 世 界 卫 生组 织 调 查 指 出 , 毕 业论文 范文全球 有 1 / 3患 者 死 于 不 合 理 用 药 , 而
不是疾 病本身。我国医院 的不合 理州药 现 象也相 当严 重 , 不 合理用 药 占用药 者 的 1 2

32 % 。
我国现有 <1 4 周 岁的儿童约 4 亿 多, 每年约有 3万多儿童 因不合 理用药 而导致耳 毒性致 聋以及其他不 良反应 , 因此 , 儿童 合理用药 不仅关 系着一个 家庭 的幸福 , 更关 系 到整个 国家未来的发展。现笔者参考各种 文献 资料并结合 临床 作经验 . 就 儿科用药 常见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 1 儿科用药常见问题 1 . 1 抗生索 的滥用 目前 , 抗生素滥用在许多医院非常普遍。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 素 的原因很多 , 其 中为了满足家长想为孩子快速治愈疾病的迫 切愿望 是一个重要 因素 , 这 种滥 L } j 首先体现在病原体不明确的情 况下 , 盲 目使 用抗生 索。儿童 腹泻和感 冒是 目前 最常见的滥用抗生素疾病 , 儿童腹泻病 因较多 , 尽管感染是 主要原 因, 但病原有 细菌 、 病 毒、 真菌等 , 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 , 而且抗生素的长期 应用会导致肠 道菌群紊乱 , 使腹 泻 加 重 或 迁 延 不 愈 。 儿 童 感 冒大 多 为 病 毒 感 染 性 疾 病 , 具 有 自 限性 , 通 常 病 程 3—7天 , 没 有特效药可缩短病程 。 1 . 2解 热 镇 痛 药 的 滥 用 发 热 是 儿 科 最 常 见 的 症 状 之 一 , 解热 药是 儿科常用药 物 , 原 则 上 3个 月 以 下 的 4 , J L 发热应慎用解热 药, 在 物 理 降 温 无 效 的 情 况 下 可 选 择 外 用 栓 剂 以减少副作用。当前适用于/ l , J L 解热镇 痛药品种 剂型较 多 , 其 中 扑 热 息 痛 和 布 洛 芬 是 最安全的品种 1 l 。 ] 但在我 国已公布 的非处方药 目录 中, 有近百种抗感 冒或解热镇痛 药 中含有扑热息痛 , 且绝大多数为复方制剂 , 许多 患儿家属 甚至有 些医生 , 由于对复方 制 剂成分 了解不够 , 造成陔药的重复用药而使药物使用过量 , 甚至造成对 肝 、 肾、 血液 系统 等器官的损害。 1 . 3糖皮质激素的滥用糖皮质激素在儿科 处方 中较 为多见 , 尤其是 发热 的婴幼 儿, 使用糖皮质激素以达到快速退热 的目的。但此用法易改变 热型 , 掩 盖病情 , 使用不 当可 促进细菌或病毒感染扩散 而加重病 情 , 使用 过多还 可降 低机 体免疫 力 , 扰乱 内分泌 功 能, 影 响钙 的吸收 , 甚至引起 胃肠 出血 、 高血糖等。小儿应严格掌握适 应症 , 慎用 。 1 . 4维生素 、 微 量元素的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持身体生 长发育的要素 。许 多 家长过分强调把此类药 当作“ 营养药 ” 长期 给小 儿服用, 殊不知这类药虽毒性小 , 但长期 占目服用也会造成体内维生素不平衡“ , 营养药” 也会变成“ 毒药” 2 1 ] 。比如 : 锌血液浓 度超过 l 5 m l 时则有损害 巨噬细胞和灭真菌 的能力 , 增加脓疱 病的发生。 1 . 5 药 品选择不适宜儿童 由于其 自身生理的特殊性 , 对 药物的 吸收 、 分布 、 代谢 、 排 泄都不同于成人 , 在选择用 药时 , 不 能简单 用成人 用药 的标准 来衡 量。临床 上常见 的 有: 氨基糖 甙类抗 生素对耳蜗神经有毒性 , 幼儿 慎用 ; 四环素 类除有 肝肾损 害外还可 沉 淀于牙齿和骨髓造成 四环素牙 , 影响幼儿骨骼正常发育 , 8岁以下儿童禁用 ; 氯霉素可 引 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 慎用 ; 磺 胺 对 体 内葡 萄 糖 一6一磷 酸 脱 氢 酶 缺 乏 的 儿 童 可 致 溶 血 性 贫血 , 应禁用 ; 喹诺酮类可影响软骨发育 , 1 2 岁 以下儿童禁 用 , 1 8岁以下慎用 ; 肠虫清 对 肝肾功能有损害 , 2岁以下儿童禁用 ; 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 未完全发育 , 多潘立酬可引起 神经毒性 , 1岁 以 下 儿 童 慎 用 3 l 。l 1 . 6剂 型 、 给药 途 径 不适 宜 药 品 合 适 的 剂 型 , 正 确 的给 药 途 径 对 保 汪药 物 的 吸 收 、 发 挥作 用至关重要。临床上医生为了满 足患儿家属 想快速 治愈疾病 的心理 , 无 论疾病性 质, 大 多采用静脉 给药, 造成许多医院 门诊处方注射剂使用 比率偏高。虽说 静脉给药有 见效快 、 吸 收完 全 、 没有首过效应等优点 , 但由于静脉给药药物直接 进入血液 , 局部 浓度 高, 对局部 血管刺激性强 , 会引起输液 反应 , 严重可 引起静脉 炎 , 有的甚 至引起过 敏 、 休

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1390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曹敏贵州省镇宁自治县妇幼保健院(561200)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处方5000张,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对其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含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处方644张,占抽查处方的12.88%。

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药物间相互拮抗、毒性相加、用法及用量不当等。

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的用药存在不合理情况,通过分析,进一步唤起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意识。

关键词: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抗生素是临床治疗各种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而且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新药日益增多,一些广谱抗菌药物不断用于临床。

并且据调查目前中国是抗生素应用大国,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中国社会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儿科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位居首位[1]。

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儿科临床的首要问题。

现就对所调查儿科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2006年6月~2008年6月门诊处方5000张,从中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分析和统计。

2结果和分析5000张处方中含抗生素的处方2365张,占47.3%,其中单用抗生素处方1667张,占使用抗生素处方的70.49%,二联抗生素处方690张,三联抗生素处方8张,分别占29.18%和0.338%。

不合理用药处方644张,占所查处方的12.88%,占所查抗生素处方的27.23%,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药物间相互拮抗、繁殖期杀菌加抑菌剂、作用机制相同的抗生素联用,毒性相加,用法、用量不当等,见表1。

表1不合理用药分类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型不合理用药占所查抗生素占不合理处方(张)处方比例(%)处方比例(%)药物间相互拮抗32 1.35 4.97繁殖期杀菌加抑菌剂45 1.90 6.99作用机制相同的抗生素联用200.85 3.11毒性相加50.210.78用法不当180.76 2.80用量不当24 1.01 3.73疗程不足57 2.418.85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118 4.9918.32给药途径不合理32513.7450.47总计64427.231003分析3.1药物间相互拮抗如培菲康散剂与头孢克肟干糖浆(微生态制剂+抗生素),培菲康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粪类球菌,此三联活菌对抗生素均敏感[2],与抗生素合用时会被灭活或抑制,影响疗效。

浅析小儿用药中不合理表现及对策

浅析小儿用药中不合理表现及对策

浅析小儿用药中不合理表现及对策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发展,小儿用药的品种多种多样,特别是众说纷纭的广告药品,一方面给人们传递了医药信息,另一方面也误导了小儿用药的合理性。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鍵时期,由于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都有着与成人明显不同的特点,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都极为敏感,在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更有着其特殊性,因此浅析小儿用药中不合理表现及对策对今后小儿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具有重要意义。

小儿用药中不合理用药的表现1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我国推行基本药物政策已多年,相继出台了抗菌素使用原则,但目前滥用抗菌素现象仍较突出。

对单纯性小儿腹泻、非感染性肠痉挛,一般性感冒发热患儿不究其因动辄使用抗菌素。

据悉在儿科治疗中,小儿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时,使用抗菌素者高达99%。

对于急诊患儿就首先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名曰“保险、勿做皮试”,殊不知导致小儿肾毒性和耳毒性的严重后果。

另外对儿科感染性腹泻,不恰当地给予抗生素治疗,事实上婴幼儿感染性腹泻60%左右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既不能缩短病程,亦不能减轻其腹泻症状,相反导致了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产生,同时应知对于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大都是消化不良造成的,更不应使用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也是我们儿科使用机率较高的抗生素,殊不知此类药物对小儿肾脏都有损伤作用,严重的可引起血尿,尤其是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对小儿肾脏的损伤程度最甚。

喹诺酮类抗菌素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床使用机率很高的抗菌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但该类药物可引起少儿骨关节软骨组织损伤,因此临床对18岁以下少儿及孕妇禁用喹诺酮类药物。

2 解热镇痛药使用不合理目前含有吡唑酮类药物的复方制剂(如氨非咖片、去痛片、散利痛片等)仍有销售和使用,其解热镇痛效果好,但不宜长期使用,儿童使用很易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用药前后应检查血象。

给发热儿童使用阿司匹林与雷耶氏综合症发生有密切关系,可出现于感冒、水痘等病毒感染,病死率高达50%。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近年来,我院儿科门诊在用药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儿科门诊的处方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和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

对于患儿的用药,儿科医生应该更加谨慎和细心,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机理与成人存在很大差异。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儿科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以下问题:一、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过度和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

在儿科门诊,一些医生在治疗感冒、咳嗽等病症时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处方。

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规范用药原则,不能滥用抗生素。

二、不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对于儿童来说是高危药物,过度使用会导致患儿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等问题。

但是在一些处方中,我们发现医生过度使用激素类药物,尤其是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时,过度使用激素会导致患儿的长期健康受到威胁。

使用激素类药物需要慎重,必须根据患儿的病情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三、滥用止咳药物在儿科门诊,一些医生在治疗儿童咳嗽时,过度使用止咳药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儿童咳嗽的自然排痰反射,导致痰液滞留,使炎症得不到及时排出,对儿童的呼吸系统健康造成威胁。

对于儿童咳嗽的治疗应该遵循“不咳不用药”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止咳药物。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院儿科门诊的用药质量和用药安全,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儿科门诊的用药行为。

建立完善的用药指南,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用药原则,确保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能够严格遵循规定。

建立起常规的内部用药审核制度,对于一些易滥用的药物,采取严格审核措施,确保患儿用药的合理性。

加强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培训,对于儿科医生和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于儿童用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使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加规范和科学地开具处方。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引言:儿科门诊是医院中就诊人数较多的科室之一,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儿科门诊的用药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需要医务人员特别重视。

我们发现在我院儿科门诊中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患儿的治疗效果,还可能给患儿带来不良的健康影响。

有必要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

一、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分析1. 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然而在我院的儿科门诊中,我们发现一些医生在诊断出感冒、咳嗽等症状时,往往会过度使用抗生素。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感冒和咳嗽是由病毒引起的,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还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给患儿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2. 重复开具抗菌药物在一些患儿连续就诊时,我们发现有医生会重复开具抗菌药物,甚至在患儿症状未见好转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开具相同成分的抗菌药物。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患儿家长的金钱,还可能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 用药剂量不合理在一些处方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用药剂量不合理的情况。

有些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因素做出合理的剂量调整,导致患儿服药过量或者过少,影响了药物的疗效。

4. 忽视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在一些处方中,我们还发现了医生忽视患儿的过敏史、禁忌症等情况,继续给患儿开具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风险的药物。

这种行为可能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以上情况表明我院儿科门诊用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这不仅影响了患儿的治疗效果,还给患儿带来健康风险。

有必要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改进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培训针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我们首先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培训。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用药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合理地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摘要:目的评估儿科合理用药监控系统的应用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儿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讨论儿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趋势、不同类型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比例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联。

结果不合理现象对于儿童的用药安全和疗效都存在一定的影响,需要提高科研和临床实践中对于儿童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结论合理用药监控系统还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从而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

关键词:儿科用药,不合理用药,用药原则,探讨1儿童药物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不合理现象(1)儿童用药缺乏临床试验数据支持:由于伦理和法规等方面的限制,很多药物在儿童中的临床试验数据较少,医生在用药选择时缺乏充分的依据。

(2)儿童适应症不明确:很多药物的适应症并未明确包括儿童,导致医生在用药时缺乏明确的指导,容易引发不合理用药行为。

(3)儿童剂量和给药途径不合理: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体重变化,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但在实际临床中,经常出现剂量不足或过量、给药途径选择不当等问题。

(4)用药信息不全可能无法获得全面和及时的用药信息,如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这可能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2儿科合理用药监控系统的应用与效果2.1 系统实施和应用案例儿科合理用药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医疗数据进行儿科药物使用监测和管理的系统。

下面是几个儿科合理用药监控系统的应用案例:案例一:儿科电子处方系统一些医院儿科部门实施了儿科电子处方系统,通过将患儿的临床信息、药物信息和用药规范整合到系统中,医生可以便捷地制定儿童的用药方案。

系统会自动进行用药的审核和警示,提醒医生关注不合理用药情况,如药物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等。

这种系统在改善儿科用药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案例二:儿科药物剂量计算软件儿科药物剂量计算软件是一种帮助医生准确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工具。

它考虑了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和药物动力学参数,并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等信息,自动生成合理的用药剂量方案。

关于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在儿科门诊中的分析

关于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在儿科门诊中的分析

关于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在儿科门诊中的分析目的:是对于儿科门诊药房处方不合理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我们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儿科处方中随机的挑选了100张处方进行分析和审核,并且将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归类分析。

结果:我们通过对这100张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17张处方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包括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给药周期不合理、联合用药时间不合理以及药物选用不合理等,数据表明门诊药房儿科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占17%。

结论:对门诊药房儿科的处方用药的安全合理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全面的提高医生的个人素养,以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儿科的患者年龄都还比较小,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抵抗力比较弱,所以一定要非常重视儿科的合理用药情况。

本院通过对临床药学室的门诊处方调查,对不合理的用药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以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门诊药房的儿科处方中,随机的抽取了100张处方资料进行分析和审查,在随机抽取得这100张处方中,有48名男性患者,52名女性患者,他们的年龄基本都在4个月-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岁。

1.2 方法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00张处方逐一进行审核和分析,将用药不合理的处方挑选出来并进行归类分析。

2.结果通过对这100张处方进行分析和审核,发现其中有17张处方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下面我们对用药不可以的情况进行分类,包括了:抗生素使用不合理7例、药物配伍不合理4例、给药周期不合理3例、联合用药时间不合理2例以及药物选用不合理1例等,门诊药房儿科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占17%。

3.讨论3.2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在這次实验中,有7名患者是由于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在临床中,对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比较常见,目前在儿科患者中,最常见的抗生素是第三代孢菌素,但在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研究中发现,革兰阳性球菌的比例比较多,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能是由于以前大量使用格兰阴性杆菌的头孢三代菌素和头孢二代菌素所导致的。

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儿科用药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儿科用药存在诸多问题,如药物选择不当、用量不准确、联合用药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儿童疾病治疗效果和保障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1.药物选择不当在儿科临床治疗中,药物选择不当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在成人中安全有效的药物并不一定适用于儿童。

此外,一些医生对于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方面了解不足,也可能导致药物选择不当。

2.用量不准确儿童的用药剂量需要根据其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计算,而一些医生在计算用药剂量时可能出现误差,导致用量不准确。

用量不准确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3.联合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是儿科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用药方式,但联合用药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些医生在联合用药时缺乏科学依据,导致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此外,一些医生在给儿童开具处方时,未能充分考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增加了联合用药的风险。

4.忽视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用药时需要考虑其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差异。

然而,一些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导致用药方案不合理。

5.缺乏临床试验数据支持儿科临床试验的难度较大,因此许多药物在上市前缺乏足够的儿科临床试验数据支持。

这导致医生在给儿童用药时缺乏科学依据,增加了用药风险。

6.缺乏儿科专用剂型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用药需求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针对儿童开发专门的药品剂型。

然而,目前市场上针对儿童的专用剂型仍然较少,这给儿科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7.医生和家长教育不足医生和家长在儿童用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一些医生和家长对于儿科用药的知识了解不足,导致用药不当。

观察基层医院儿科药物剂量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基层医院儿科药物剂量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基层医院儿科药物剂量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儿科药物剂量合理使用情况,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相关的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地收集其病历及住院用药资料,分析用药剂量的不合理现象及不良反应。

结果:在64例患儿中有13例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占总数的20%,其中抗菌药8例(12.50%),解热镇痛药3例(4.69%),中药制剂1例(1.56%),营养药1例(1.56%);在64例患儿中有12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7%,其中皮肤过敏5例(7.81%),腹泻3例(4.69%),呕吐2例(3.13%),肝损伤1例(1.56%),肾损伤1例(1.56%)。

结论:在基层医院,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的用药知识培训,确保用药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剂量错误导致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基层医院儿科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大量的新药不断问世,应用也越来越多,错用药物及其所致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药物剂量不合理是错用药物的常见问题。

俗语说:是药三分毒,即使是按常规剂量使用药物,一些有害成分或与治疗无关的药物也会导致不良反应,更不用说剂量或配比出现错误了。

药物有效的前提是安全,所以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用辩证的方法权衡药物的剂量或配比,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

近年来儿童错误用药与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不断出现,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据调查,这些用药错误与不良反应,多出现在基层医院。

基层医院设备不足,临床经验相对缺乏,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疗效评估不足,一旦发生错误用药,很难及时发现。

本项目旨在观察、分析用药错误及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2~14岁,住院天数平均(22.50±2.14)d,腹泻患儿9例,上呼吸道感染21例,下呼吸道感染34例。

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研究

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研究
价[ J] .健康前沿,2018(8) .
[3] 牛慧敏,韩国将.浅析影响基层医院患儿用药合理性
的因素[ 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1) .
作者简介:
李莹,贵州省平塘县卡罗卫生院。
·83·
这三种药物,会对乳酸杆菌产生灭活反应,导致药效无法完
全发挥。
( 五) 水合氯醛与氨茶碱伍用
水合氯醛与氨茶碱经常作为基层医院儿科的联合灌肠
处方用药出现,这种联合用药存在较强的不合理性。 是因为
氨茶碱可导致水合氯醛发生分解反应,进而生成氯仿和甲酸
盐,会产生一定的毒性。 所以在应用这两种药物进行灌肠
时,需间隔两三个小时进行,不能混合用药。
新生儿进行高浓度滴鼻净给药,会导致其鼻腔黏膜出现溃烂
反应,对其呼吸也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造成新生儿心率
减慢。
( 四) 不合理应用高浓度碳酸氢钠
新生儿酸中毒发病率比较高,具体从患病种类来划分,
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是呼吸性酸中毒。 为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对新生儿的通气情况进行改善,应用碳酸氢钠给药方式
来对酸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来稀
( 二) 滥用氧化作用药物
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还原酶和分解酶所具有
的活性要低于成人,在对其进行磺胺药、k 类维生素等药物
时,会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若新生儿存在 C6PD
缺乏的问题,可能会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和溶血等问题。
( 三) 滥用高浓度滴鼻净
新生儿药物大多可以通过皮肤黏膜来吸收,所以如果对
释药物,给药剂量与速度也应严加控制,避免出现不当使用
高浓度碳酸氢钠而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问题的发生。
( 五) 输液张力过高或速度过快

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发表时间:2015-11-10T11:29:28.6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作者:杨爱萍[导读] 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卫生院儿童正在生长阶段,对于药物的吸收以及代谢等于成年人不同,基层儿科临床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情况。

杨爱萍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卫生院 314302摘要:合理药物不仅可以治愈疾病、环节疼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用药不当,就会让病人承受毒副作用的损害。

因此,合理用药时公共卫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儿童正在生长阶段,对于药物的吸收以及代谢等于成年人不同,基层儿科临床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情况。

文章对儿童用药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简要论述,其次对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与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基层儿科;临床;措施一、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1.1药物滥用现象的普遍性抗菌药物的滥用或过度使用现象在全球所有地区均存在。

在欧洲,针对相同疾病的治疗,某些国家使用抗菌药物的数量是其他国家的3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只有70%的肺炎得到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大约一半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腹泻患儿正在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滥用可能产生耳毒性、肾毒性、肝毒性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糖皮质激素滥用现象也十分普遍,某些基层医师常用糖皮质激素作退热治疗,并同时超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

糖皮质激素滥用可以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包括儿童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和免疫功能下降等,还可能导致代谢紊乱,诱发多种感染性疾病等。

据调查,中草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占了39.48%,说明中草药同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肾炎等。

1.2诊断和用药指征不明确,药物选择应用不恰当在基层儿科临床用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儿童发热的情况,遇到发热的情况就会想到抗炎,还会激素,不管是不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都会让幼儿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10T11:29:28.6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作者:杨爱萍
[导读] 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卫生院儿童正在生长阶段,对于药物的吸收以及代谢等于成年人不同,基层儿科临床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情况。

杨爱萍
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卫生院 314302
摘要:合理药物不仅可以治愈疾病、环节疼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用药不当,就会让病人承受毒副作用的损害。

因此,合理用药时公共卫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儿童正在生长阶段,对于药物的吸收以及代谢等于成年人不同,基层儿科临床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情况。

文章对儿童用药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简要论述,其次对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与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基层儿科;临床;措施
一、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1.1药物滥用现象的普遍性
抗菌药物的滥用或过度使用现象在全球所有地区均存在。

在欧洲,针对相同疾病的治疗,某些国家使用抗菌药物的数量是其他国家的3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只有70%的肺炎得到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大约一半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腹泻患儿正在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滥用可能产生耳毒性、肾毒性、肝毒性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糖皮质激素滥用现象也十分普遍,某些基层医师常用糖皮质激素作退热治疗,并同时超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

糖皮质激素滥用可以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包括儿童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和免疫功能下降等,还可能导致代谢紊乱,诱发多种感染性疾病等。

据调查,中草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占了39.48%,说明中草药同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肾炎等。

1.2诊断和用药指征不明确,药物选择应用不恰当
在基层儿科临床用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儿童发热的情况,遇到发热的情况就会想到抗炎,还会激素,不管是不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都会让幼儿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

例如,有个患儿3岁,发热伴有呕吐、腹泻、大便稀薄、无味。

然后当地医院给予氨卡青霉素抗炎进行治疗,服用三天后没有效果,腹泻次数增加。

由稀便演变为水样便后,去医院就诊,通过检查,患儿是得了秋季腹泻,由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

所以,停止抗生素药物的服用,给予抗病毒、补液疗法,3天痊愈出院。

在日常中,有很多常见病和传染性疾病早期就是以发热症状为主,如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肺炎、肠炎、菌痢等等,一些基层医生和家长以发热是否降为正常来作为疗效标准,追求退热。

结果呢,延误了病情,特别是出疹性疾病,有一定的热度才有利于病毒的表出。

1.3儿科药物剂型的匮乏
由于缺乏相应的儿科药物剂型,医护人员及家长往往采用不安全的替代方法,将成人剂型的药片分隔捣碎或取胶囊内药物溶解于水给儿童服用。

目前,有超过半数用于儿童的药物未经过测试和被授权使用。

儿童通常被给予成人的药物,而一些成人药物,尤其是治疗艾滋病、肿瘤、精神性疾病的药物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有较大的不良反应。

1.4给药途径不合理
静脉滴注往往成为儿科患者的主要给药方式。

形成这种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医师只注重于静脉输液确实比口服和肌肉注射给药效果要快要好的特点,却对静脉输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习惯将其列为首选;另一方面,患者家属主动要求输液,助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尤其是婴幼儿,静脉输液不仅疼痛,而且还容易发生急性肺水肿、静脉炎,带来潜在危害和发生输液反应的可能性,同时输液给药与其他途径给药相比医疗成本要高得多。

1.5超说明书用药现象严重
即使在美国,许多用于儿童的药物没有许可证或者是超说明书(offlabel)用药。

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显示,有1/3的家长承认在儿童住院期间被使用了1种甚至更多种没有许可证或超出说明书的药物;其原因在于:①儿科药物临床研究较难开展,目前许多药物说明书缺乏儿童用药指导信息;②缺少儿童用药相关指南和法律依据,导致儿童用药的科学性差,儿科医师通常采用的是经验性用药。

1.6药物选择不合理
如小儿腹泻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伴有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其治疗原则是调整饮食,控制感染,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其中抗生素主要应用于侵袭性细菌感染,要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对于真菌性肠炎首先停用原抗生素,积极抗真菌治疗;对于病毒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但儿科临床医师已习惯用八面体蒙脱石微粒+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腹泻,由于前者能覆盖胃肠道粘膜,影响抗感染药物作用,同时可吸附抗菌药物从粪便中排出,故应分开服用。

1.7配伍和联合用药问题
在儿科临床用药方面,为了方便给药,缩短用药时间,医生一般会将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注入到一个器皿中,或者是为了提升疗效,进行联合用药,从而出现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的配伍是不可以使用的,例如青霉素配伍间羟胺可使两者同时降低疗效,青霉素配伍氨茶碱可使青霉素失去活性,氨苄西林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易使氨苄西林钠失去活性和聚合物增加,又增加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红霉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点,易使红霉素效价降低等,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可增加对肾脏毒性,尤其是放在同一容器内静点,还可使氨基糖苷类灭活而降效或失效,利尿剂与第一代头孢菌素联合应用,可加重对肾脏的损害。

二、讨论
第一,主要是因为基层医院没有针对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设施,同时,基层医院对于这方面的重视度还不够,还不足以针对病菌合理的选择抗生素以及抗病毒的药物。

因此,我建议,基层医院应该建立或者完善药敏设施,让临床用药更合理。

第二,针对基层儿科临床药物应用剂量,我建立,应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例如实际体重,或者是实际体重所得到的体表面积,从而来计算药物的用量情况。

千万不要按照患儿的年龄、月龄计算体重不准确而导致用药量过大或不足现象发生。

第三,不管是什么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古人云,是药三分毒,因此,我们应该避免用药致病的发生。

第四,在用药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联合用药或两种药物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药物互相作用资料及配伍禁忌表来配伍和联合应用。

综上所述,儿童不是成人缩影,面对儿科不合理用药的诸多现状,必须全面提升认识,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医学科学及安全用药知识,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用药观念和习惯,提高社会安全用药意识,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维护儿童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于明忠,赵鹏.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J].中国药师,2004,06:459-460.
[2]王响华.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6,06:924-925.
[3]李南屏,王秀琴,田硕,纪丽颖.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探讨[A].中国药学会(Chinese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天津市人民政府.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中国药学会(Chinese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天津市人民政府:,20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