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官房钨矿地质特征及勘探分析

合集下载

云南马关县田房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云南马关县田房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收稿日期:2019-12-20 作者简介:马 稢(1987~),男,云南省昆明市人,地质工程师,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及综合管理工作。

云南马关县田房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马 稢,李 炜(云南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51) 摘 要:云南省马关县田房钨矿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一是赋存于中寒武统田蓬组(∈2t)层间构造破碎带中,二是赋存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中,矿体围岩均为中寒武统田蓬组(∈2t)矽卡岩和钙硅酸盐岩。

成矿与花岗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属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钨矿床。

关键词:岩浆热液;矽卡岩;构造控矿;云南马关田房中图分类号:P618 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85(2020)2-247-5云南省马关县田房钨矿位于都龙变质核杂岩北西侧,区内成矿地质背景与麻栗坡钨矿成矿背景极为相似。

由于矿区内整体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仅对已往地表发现的矿体采用少量工程控制,本文通过对矿区已有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总结其矿床成因及规律,初步建立了矿床模型,以期为今后在该矿区内开展地质矿床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图1 田房钨多金属矿区地质简图Fig1.GeologicalSketchMapofTianfangWMultimetallicOrefield1.寒武纪中统田蓬组;2.寒武纪中统龙哈组;3.志留系混合花岗岩;4.侏罗纪二云母花岗岩;5.白垩系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6.钨矿体及编号;7.压扭性断裂;8.压性断裂;9.性质不明断裂;10.糜棱岩化带;11.地层产状;12.片麻理产状;13.节理产状 2020年第39卷 第2期247~251页云南地质CN53-1041/P ISSN1004-1885 842云 南 地 质39卷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马关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陆块区(Ⅵ),上扬子古陆块(Ⅶ-6)富宁-那坡被动陆缘(Pz)(Ⅵ-2-9)与都龙变质核杂岩(J)(Ⅵ-2-10)接触带附近。

云南省文山官房钨矿地质特征及勘探分析

云南省文山官房钨矿地质特征及勘探分析

云南省文山官房钨矿地质特征及勘探分析摘要:云南省文山官房钨矿床位于云南文山县境内,地处滇东南褶皱一系,属于中到大型钨矿床。

本文从这个矿区的地质构造入手,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控制机理进行探究分析。

结果显示:该矿区成矿的主要构造因素是花岗岩和围岩的接触带,挤压抬升是形成此矿的基础。

这些成果对在该矿区继续找矿和研究成矿规律的构造因素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字:文山钨矿;矿区地质;勘探分析云南东南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锌、钨、银、铅等矿产的产地。

分布着像白牛厂、个旧以及都龙等很多个超大型和大型的多金属矿床。

经过对云南省文山官房矿区进行勘察,已查明此钨矿床已达到中型矿床规模,矿石的种类为矽卡岩白钨矿,根据专业人员的规划,该矿山的未来年处理矿石能力可达7万吨,该矿区的生产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1.矿区的地质背景文山官房矿区的地质构造位于滇东南—富宁褶皱以及束薄竹山穹窿的南翼,在区内有震旦系屏边群地层出露,是复理石建造的,在屏边群之上为寒武系假整合,下部是由浅海相石英砂岩建造的,从下往上逐渐变为由浅海相和滨海相碳酸盐以及砂泥质建造。

本区的地质构造是环绕越北古陆环状的弧形,而且其间自北向东方向的断裂穿插,这主要是在晚印支运动中形成的。

在该区域的构造隆起位置和断裂的两侧有酸性侵入岩,这些侵入岩发育在华里西期和燕山期,主要有都龙岩体、南温河岩体等,有很多锌、钨、银、铅等矿床是在这些岩体边缘和外围地区发现的。

2.矿区地质情况官房矿区的西南和西北部出露于寒武系,其他部分出露于第四系。

冲庄组、大丫口组以及田蓬组自下而上排列,主要的含矿层位是后两者。

地层自北向南慢慢变新,因为受到花岗岩体的侵入,引起了变质作用,所以有广泛的角岩和钙质矽卡岩在矿区内形成。

矿区总体属于单斜构造,褶皱不发育。

在矿区中部有一条正断层,东西走向。

官房矿区地处薄竹山花岗岩体的西南边缘,此岩体沿着北西向展开,长轴约为17km,短轴约为9km,接近130km2,是花岗岩浆多次侵入所形成的复式岩体,这是云南东南最大的复式岩体之一。

云南官房铜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

云南官房铜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
i a f g c pp r d p st n Gu n a o e e o i ,Yu a o i c n nn n Pr v n e
LI De ,LI JS u U Ll U ih n,Z HANG aHu ,HAN i o a d Z Ci a HaTa n HOU Gu Yu o
b m i n y i .I i as rsn i u e n tr rn lrsa eo ie a ra h u fc fb m ie o t a d p rt e e t s l p ee ti f s r a d i eg a ua p c f n rl o tt es raeo o t . o n s s n m s Ke o d :g oo y i e n r ,m ie a c aa tr tc , d eo c u rn e y w rs e lg ,sl rmiea v l n rl h cei is mo f c re c ,Gu n a gc p rd p s , r s o a fn p e i o e o t
(co l f e ̄i c n n i n na E gne n , et l o t i r t, }nsa 10 3Hu a , h a Sh o o c e e dE v ome t nier g C nr uhUn esy cl gh 0 8 , nn C i ) G n a r l i aS v i a 4 n
S l e a ey o c r s i d p n e ta g n i r u ie a ,a d i i l x s e t a cu in n c a c p r e i rr r l c u sa n e d n r e t e o sm n r s n s man y e it n s i l s s i h o y i , v e f l n o l t

云南省文山县薄竹山地区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探索

云南省文山县薄竹山地区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探索

云南省文山县薄竹山地区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探索作者:张庆理殷灿春王华成韩艳梅翟建军高瞻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03期摘要:薄竹山花岗岩为滇东南区内的重要花岗岩岩体,沿其周围分布有重要的多金属矿床分布,该地区的矿床成因类型多样,显示与花岗岩的关系较密切,本文结合前期的工作实践,结合区内的各种地质特征,作区域成矿理论上的探索。

关键词:薄竹山;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1 引言工作区主要沿薄竹山花岗岩外围南东侧、北东侧、北侧的接触蚀变质带分布,外围沉积岩开展地质普查工作,通过地质填图、配合相应的物探工作和适量的地球化学原生晕测量工作。

在该区域南自岩羊坡——北至东瓜林的广大区域,发现了众多的矿化点,同时也为查明该区域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建造,获得了大量的地质异常带,为下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由于区内的矿化点分散,矿体规模小,形态复杂,矿体连继性差等特点,区内的岩浆岩分布、岩石类型、接触交代变质岩类型的认识还有差异。

使区域地质找矿工作遇到了不同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在收集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次工作实际,从花岗岩和接触交代变质岩的类型、侵入时间、侵入方式、地球化学等诸多特征,与区域内的含矿岩石类型特征入手,结合区内的花岗岩、不同接触交代变质岩的分布范围,为该区域的进一步地质找矿提供理论支撑。

2 区域成矿条件分析2.1大地构造条件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之滇东南褶皱带——文山、富宁断褶束之薄竹山拱褶。

是我国比较古老的大地构造,在此区域内有我国比较重要的南岭花岗岩成矿带,在我国的有色金属矿产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在本区的西北方向分布有个旧锡矿、蒙自白牛厂铅锌银多金属矿、半面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及南部的都龙锡矿。

区域上成矿条件较好。

2.2 沉积岩组合条件区内分布有自寒武系——二叠系的地层,其中,寒武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岩体的南侧和东侧。

寒武系地层岩性组合主要以碎屑岩夹碳酸盐为主,奥陶系后至泥盆系地层岩性主要以碳酸盐夹碎屑岩为主。

云南省个旧锡钨矿床特征分析

云南省个旧锡钨矿床特征分析

云南省个旧锡钨矿床特征分析[摘要]钨是一种应用广泛且应用与多种重要工业领域的稀有矿产,因此相关的国家和企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钨矿开采的管理工作,具体在钨矿快发的前期,应该加强对钨矿的地质勘察和合理分析钨矿矿床的特点。

本文将主要分析云南省个旧锡(钨)矿床特征,以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字]钨矿矿床分析地质特点钨作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理由金属,其具有较高的熔点和难熔的特点,是现代冶金技术、高新技术和国防技术中重要的功能性金属材料,其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工业、电子工业、电气工业、汽车工业、船舶制造、航天工业等多种工业领域。

工业领域中应用含钨的高温合金材料的机械设备或装置主要有核反应堆、导弹、火箭、燃气轮等,而具有高比中重钨基合金的机械装备包括国防工业产生的反潜艇和反坦克用的穿甲弹头等。

钨矿应用的广泛应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性,国内钨矿开发企事业单位要合理高效的开发钨矿,故而钨矿开采的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强化钨矿矿床的分析,努力提高钨矿的开采水平。

1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时期华南加里东褶皱带控制着整个华南东西向锡(钨)矿带的分布趋势,个旧锡矿区位于褶皱带内局部隆起部位,向东与广西锡(钨)矿带相连接。

个旧锡矿区虽位于中生代海盆内,但含锡岩体仍处于海盆中局部隆起部位,含锡岩体除受褶皱带内局部隆起控制外,并处于北西向的哀牢山断裂及文山断裂近侧,作北西向有规律的排列,这组断裂构造对含锡岩浆侵入体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矿带的主要褶皱时期为加里东期,自加里东至燕山期历次造山运动皆有花岗岩类形成,个旧—都龙一带早期运动形成的岩体未见出露,仅分布有燕山期岩体,以及继燕山运动岩浆演化形成的喜山期碱性岩体。

个旧—都龙矿带中,个旧含锡花岗岩同位素年龄值60-119Ma,岩体侵入地质条件和年龄数据表明岩体和矿化作用产生于后造山作用的侵入活动,在侵入体接触带形成较强烈的接触变质晕圈。

2 矿床主要地质特点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锡矿的普查勘探,不仅提供了生产矿区所需的锡矿资源,同时还发现了大量锡(钨)矿床(点)和矿化线索。

马关县田房钨铜矿区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下步找矿方向探讨

马关县田房钨铜矿区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下步找矿方向探讨

马关县田房钨铜矿区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下步找矿方向探讨苗涛生;蒲军;胡志宏;陶志华【摘要】马关县田房钨铜矿区矿产十分丰富,为了更好的对其资源进行利用,本文对马关县田房钨铜矿床的地质、矿床成因及下步找矿方向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2页(P109,111)【关键词】钨铜矿床;地质分析【作者】苗涛生;蒲军;胡志宏;陶志华【作者单位】云南华联矿产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马关 663700;云南华联矿产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马关 663700;云南省有色地质局 317 队,云南曲靖 655000;云南华联矿产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马关 663700;云南华联矿产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马关 66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1 矿床特征马关县田房钨铜矿区位于马关都龙断裂东北部,紧邻都龙超单元花岗岩体西缘,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

矿床工业类型属硅酸盐似层状硫化物型钨铜矿矿床,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脉型硅酸盐酸性侵入岩变质改造钨铜矿床。

2 矿体特征矿区矿体赋存于剥离断层以下,南捞片麻岩组上部,经工程掘露,探获具工业价值的主矿体两个(1、2号矿体),小矿体2个(3、4号矿体),共4个矿体,1、2号为钨铜矿体,长1064m,平均水平宽132.5m~272m,单工程矿体厚1.06m~28.85m,矿体平均厚4.30m~5.76m;3、4号矿体均为钨矿体,走向长340m~578m,平均水平宽46m~157m,单工程矿体厚1.0m~4.80m,矿体平均厚1.25m~2.95m。

现将4个矿体主要特征叙述于下:(1)1号钨铜矿体特征。

1号矿体呈似层状面形展布,矿体空间部位紧邻剥离断层,赋存于剥离断层以下0~30m空间范围,上部围岩为大理岩、片岩、片麻岩,下部为片麻岩,矿体产状:30°~70°∠8°~20°。

官房钨矿控矿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官房钨矿控矿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Ch r c e itc fo e c n r l n tu t r s a d p o p c i g a a t rs is o r — o t o l g s r c u e n r s e tn i sg iia c n Gu n a g S h eie De o i i n f n ei a f n c e l p st c t
t e for il s r t r h a t rsi sofGua f ng Sc e lt po i nd is m e ha im t t e on r lo r ur s o e fe d, tuc u alc ar c e itc n a h eie De sta t c n s O ak c t o f o e bo r n l z d The s ud n c t s t t h ont t z dy a e a a y e . t y i dia e ha t e c ac one tuc ur s ofgr nie n al o ks a e i po t nt ’S s r t e a t a d w l r c r m ra s r t a a t r i r lz to t ucur lf c o sofm ne aia i n. The e r i n a itn nvr nm e S t ou a in ofm i r lz to xtuso nd lfi g e io nti he f nd to ne a ia in. The
( 明理 工 大 学 , 明 6 0 9 ) 昆 昆 5 0 3
摘 要 : 房 自钨 矿 床 位 于 云 南 省 文 山县 , 处 滇 东 南 褶 皱 系 , 于 中 一 大 型 矽 卡 岩 型 白 钨 矿 床 。从 矿 区 构 造 官 地 属

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边深部找矿预测

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边深部找矿预测

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边深部找矿预测摘要:长期的高速开采和人为破坏导致了我国钨资源的过度消耗。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多次强调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此基础上,对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钨矿矿床;地质特征;边深部找矿预测引言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金属,被称为“工业牙齿”。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建筑、航空航天、国防工程等领域。

由于全球储量少,需求旺盛,钨早就被许多国家列入战略储备名单,战略地位不可替代。

钨矿的开发利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因此钨矿的地球化学研究和选矿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矿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1矿床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内地层较简单,主要为震旦系、泥盆系和少量第四系。

震旦系下统坝里组:为主要赋矿围岩,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内,近南北走向,构成区域内复式背斜的核部。

主要岩性为变质杂砂岩和千枚岩,与上覆老虎塘组呈整合关系,区内未见底。

岩石性脆易产生裂隙,被后期矿化热液充填。

泥盆系:零星分布于矿区东部和西部的山脊上,呈近南北向展布。

与下伏震旦纪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岩性由上往下为粉砂质泥岩、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细砂岩、中粒砂岩,下部为石英粗砂岩、含砾石英砂岩。

第四系全新统联圩组:主要沿沟谷凹陷等低洼处分布,由黏土、亚黏土、砂、砾石等组成。

1.2岩浆岩矿区发育的岩体主要包括印支期岩体和燕山期岩体。

其中,印支期岩体呈马蹄形分布于邓阜仙复式岩体周边,占地面积130km2,分布于矿区东部、南部地区,燕山期中细粒花岗岩穿插其中。

印支期岩体岩性以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岩体风化面显现出黄褐色,新鲜面呈现出浅灰色。

岩体矿物组分以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为主,含量分别为40%、26%、22%、12%。

印支期似斑状粗粒花岗岩内发育有流面形叶理构造和片麻理叶理构造,以片麻理构造为主,呈压扁拉长的椭圆状或条状。

云南省云县官房——栗树铜矿成矿地质特征

云南省云县官房——栗树铜矿成矿地质特征

云南省云县官房——栗树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刘晓进【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18【总页数】2页(P130,132)【关键词】云县官房-栗树铜矿; 成矿; 地质特征【作者】刘晓进【作者单位】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一 0 队云南大理 6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云县官房-栗树铜矿区位于云县115°方向,平距43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云县栗树乡管辖,矿区位于澜沧江峡谷西侧,地形切割剧烈,相对高差大。

地形中间高两侧低,属中山地貌中深切割区。

前人在该区开展过大量的地质研究工作,但是总体研究还不够深入。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研究程度,结合实践对该矿成矿地质特征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1 区域地质背景(1)地层条件。

区域内出露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地层,其中二叠系地层岩性上统上部为灰黑色砂板岩凝灰质砂板岩夹玄武岩、安山岩、硅质岩及煤线;下部为板岩、千枚岩、砂岩夹炭质板岩、砾岩;下统为灰黑色板岩、千枚岩、砂砾岩夹燧石灰岩,三叠系地层在区内分布广泛[1]。

上统小定西组是铜多金属矿的产出层位,官房铜矿和文玉铜矿都分布于小定西组中上部玄武岩中。

侏罗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红色地层,岩性上段为杂色泥岩夹介壳灰岩及泥灰岩透镜体;下段为紫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及灰白色砂岩夹泥岩。

与下覆三叠系小定于西组为不整合接触。

白垩系地层出露下统景星组、南新组。

为陆相、泻湖相红色碎屑沉积。

第四系出露全新统地层,分布于河谷两岸及坡脚地带,岩性为冲积、洪积、坡、残积的松散砂砾,少量泥炭等。

(2)区域构造特征。

勘查区褶皱构造主要为忙怀——文玉复式背斜,核部为二叠系组成之等轴倒转背斜,向北倾伏(图1)。

棉花地——张导山复式向斜,核部为上三叠统小定西组、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以及下白垩统景星组组成,两翼为中三叠统忙怀组。

区内断裂构造以南北向断裂为主,主要有澜沧江断裂、忙亚断裂、拿鱼河断裂。

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地质勘查方法研究

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地质勘查方法研究
1 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地质勘查方法 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属于大型白钨矿床,处于云南省文山
市东北部,是滇东北多金属成矿带上最主要的钨矿区之一, 同时也是华南北部成矿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云南文山官房钨矿的大地构造属于华南褶皱系与扬子 板块交界部位,位于华南靠山带北缘的滇东北褶皱带官房 富宁断裂带,除此之外,在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区存在的二级 大地构造还有元谋 - 盐边基底断裂带、云岭 - 师宗褶皱带、 普安 - 兴义断裂带等,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具有相对稳定的大 地构造背景 [2]。
下统岩 为 主,岩 性 稳定
上统 196
J
白 云 质 砂 岩、深 灰 色 晶 状 白 云 岩, 夹薄层粉质砂岩
中统 146
灰 黄、灰 绿 色 长 石 石 英 砂 岩、粉 砂 岩及灰绿色贝岩
文章编号 :1002-5065(2019)22-0113-2
Study o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 of Guanfang tungsten deposit in Wenshan, Yunnan Province
LIU Xin-ye
(Yunnan Hualian mineral exploration Co., Ltd, Wenshan 663099,China)
在该矿区内地层已经出露比较完整,新生界和古生界地 层均有出露,主要为寒武系地层,次要地层为震旦系屏边群。 下表为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地层岩性简表。
收稿日期 :2019-11 作者简介 :刘欣晔,男,生于 1990 年,汉族,云南曲靖人,本科,助理工 程师,研究方向 :地质工程。
表 1 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地层岩性简表
界 新生
界 中生

古生 界
系 第四系 新近系 二叠系 三叠系 石碳系 泥盆系

滇东南薄竹山团山钨矿接触带多层矿化成矿特征研究

滇东南薄竹山团山钨矿接触带多层矿化成矿特征研究

滇东南薄竹山团山钨矿接触带多层矿化成矿特征研究张东泽;张世涛;张亚辉;陶时雨【摘要】团山钨矿位于滇东南薄竹山南部,是官房大型钨矿床最主要的成矿地段.官房大型钨矿床为典型的接触交代型矽卡岩白钨矿矿床,是薄竹山地区矿化最好的地段.文章从围岩、构造和岩浆岩与成矿关系入手,分析接触带构造、背斜构造、层理及层间破碎带的控矿作用,总结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接触带构造成矿地质条件.探讨该区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多层接触带和多层矿化带成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为薄竹山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5(034)016【总页数】3页(P175-177)【关键词】团山钨矿;成矿地质条件;多层矿化带;接触带构造【作者】张东泽;张世涛;张亚辉;陶时雨【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昆明65009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团山钨矿矿体主要产于团山短轴背斜顶部、侵入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及层间构造带矽卡岩内,少部分产于花岗岩内接触带和外接触带矽卡岩化大理岩内。

在背斜核部和接触带较缓部位矿体厚度较大、背斜两翼和接触带较陡部位矿体较薄,形成较为典型的多层矿化带。

团山钨矿矿石矿物以白钨矿为主,其它见有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透辉石、次透辉石、透闪石、钙铝榴石、符山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沸石、斜长石、石英、方解石等。

原生矿石中钨矿物以白钨矿为主,体积分数一般为2%~3%,粒度为0.1~0.9mm,主要呈自形他形粒状浸染状分布于透辉石、透闪石、绿帘石等矿物颗粒间,或与石榴石、电气石、方解石伴生,少量呈细脉分布[1-4]。

在岩体侵入过程中,当围岩是碳酸盐与碎屑岩互层时,岩层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多层矽卡岩化带,并在有利条件下形成多层状矿体。

文山县官房铅锌矿利用方案李

文山县官房铅锌矿利用方案李

目录1 概述.................................................1.1 位置与交通 ............................................1.2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1.3 建设单位及单位性质.....................................1.4 矿山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5 编制依据及原则.........................................2 市场预测.............................................2.1 铅的市场分析及预测.....................................2.2 锌的市场分析及预测.....................................3 矿产资源概况.........................................3.1 矿区地质 ..............................................3.2 矿床特征 ..............................................3.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4 资源储量 ..............................................3.5 矿床地质勘探程度评述...................................3.6 存在问题及建议.........................................4 主要建设方案.........................................4.1 建设规模 ..............................................4.2 产品方案 ..............................................4.3 设计利用储量 ..........................................5 矿床开采.............................................5.1 开采范围和开采方式选择.................................5.2 开采技术条件 ..........................................5.3 中段划分及开采顺序.....................................6 采矿方法.............................................6.1 采矿方法选择 ..........................................6.2 浅孔留矿采矿法.........................................6.3 矿山生产能力 ..........................................7 开拓运输系统.........................................7.1 岩体移动范围 ..........................................7.2 开拓方法及开拓工程.....................................7.3 矿石运输 ..............................................7.4 矿井通风 ..............................................7.5 矿山主要机械设备.......................................7.6 出矿进度计划 ..........................................7.7 基建工程量及基建时间...................................8 公用及辅助设施.......................................8.1 总图运输 ..............................................8.2 电力与电信 ............................................8.3 供水 ..................................................8.4 土建 ..................................................8.5 废石堆放 ..............................................9 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措施.................................9.1 矿山地质灾害 ..........................................9.2 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措施...................................10 环境保护............................................10.1 设计依据 .............................................10.2 环境保护防治措施......................................10.3 水土保持 .............................................11 矿山安全............................................11.1 安全技术措施..........................................11.2 消防 .................................................12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12.1 企业组织机构..........................................12.2 劳动定员 .............................................12.3 职工培训 .............................................13 投资估算............................................13.1 投资估算依据..........................................13.2 项目建设投资..........................................13.3 流动资金 .............................................13.4 项目总投资 ...........................................13.5 资金筹措 .............................................14 经济效益分析........................................14.1 成本及费用 ...........................................14.2 财务效益分析..........................................14.3 经济效益分析..........................................15 开发方案主要结论....................................15.1 开发方案简要..........................................15.2 存在问题及建议........................................附件及附图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云南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滇)矿复[2006]第127号;附件3:《关于〈云南省文山县官房铅锌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云国土资储备字[2006]298号);附件4: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9月《云南省文山县官房铅锌矿普查报告》评审意见书》(云国土资矿评储字[2006]148号)。

钨矿地质资源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钨矿地质资源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钨矿地质资源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当下钨矿的地质资源特征,同时,分析了我国钨矿地质资源找矿潜力,以期可以为我国钨矿地质资源的勘察和开采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钨矿;地质资源;潜力一、前言钨矿是我国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我国钨矿资源的勘察和开采工作必须要更加深入,因此,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钨矿地质资源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中的找矿潜力。

二、端正对我国钨矿资源现状的认识多年以来,在我国地质界流传着一种认识,我国的钨矿资源丰富,可以开采数十年。

然而统计资料显示,这种认识是对我国钨矿资源的一种误解。

首先,我国钨矿储量大部分是不能满足矿山生产要求的资源量,要使之成为可供开采的储量,还需开展系统的勘查工作;其次我国钨矿储量大部分是属于目前难以利用或无法利用的白钨矿矿石,而易采易选的黑钨矿床,其储量很少,中国钨协的调查资料显示,黑钨矿主要产区的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等省(区)的国有大、中型矿山,2010之后,大部分将因资源枯竭缺乏后备基地而关闭;第三实践经验证明,完成一个矿床从资源变为可供矿山设计的储量的地质勘查工作,一般需要经历3—5a。

因此,无论是从缓解矿山资源危机,抑或是保障矿山的社会安定,都必须加强钨矿地质找矿工作。

加强钨矿地质找矿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我国的钨矿资源的现状和形势,端正已往对我国钨矿储量的盲目乐观态度,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力争在近几年内,使钨矿地质找矿实现较大的突破。

三、钨矿矿区地质特征1、地层钨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以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为主,其次为早寒武世沙松乌拉组,纳赤台群三叠纪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希里可特组第四纪地层均有分布。

2、构造断裂构造:矿区主体位于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中,构造变形强烈,断裂构造发育,以近东西走向为主,主要为逆断层,以脆性为主,部分为韧脆性。

韧性剪切构造:矿区韧性剪切变形强烈,由中浅构造层次伸展机制下形成的具有露头和标本尺度上小规模韧性剪切带和挤压机制下形成的具有区域性逆冲走滑韧性变形带互相叠加在一起由数条剪切带组成一个大的强韧性变形带。

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区隐伏花岗岩形态预测及找矿

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区隐伏花岗岩形态预测及找矿

1矿区概况及含矿层位官房矿区位于薄竹山穹窿南西翼,分为团山矿段、官房矿段和半坡矿段。

通过前人的研究了解到团山矿段有多个钨矿体,属于中-大型矿床,见矿厚度4-10m,钨品位是0.11~1.27%[1];官房矿段发现多个钨矿体,见矿厚度1~ 13.93m,钨品位是0.1%~1.78%。

2012年10月以来,昆明理工大学承担了本矿区半坡矿段的详查找矿工作,根据已打11个钻孔得知,见矿厚度为0.3~24.71m(ZK111-4),平均品位为0.268%。

根据团山22个钻孔(进尺为3679m)和官房5个平硐(进尺为3090m),通过mapgis及surfer软件模拟官房矿区主要剖面图A-A′(图1)、花岗岩顶板等高线图(图2)和矿区下伏花岗岩模拟图(图3),本文从隐伏花岗岩形态特征总结矿区矿床的分布特征及预测矿床的空间位置,从而指明找矿方向[2]。

2矿区隐伏岩体特征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床隐伏花岗岩属于燕山期的薄竹山花岗岩,矿区花岗岩可划分为两个单元即洋芋树单元(K1-2Y)和所作底单元(K1-2S),都属于S型花岗岩。

其中,分布面积比较广的是所作底单元(K1-2S),其岩性特征为淡红色-浅灰色,偶见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本区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其成因与薄竹山花岗岩相同。

团山矿段:岩体隐伏于寒武系田蓬组、大丫口组,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团山隐伏花岗岩体是已由钻探工程控制的隐伏岩体,位于薄竹山破背斜的南翼,而岩体位于团山矿段的西北部呈东西向似脊状隆起,由西向东逐渐倾伏,隐伏深度也从西部的不足50m加深到东部的大于450m。

岩体的隐伏部位与矿区中部半坡矿段及东部官房矿段对应,地表脊状花岗岩延长约5km,形态不规则,宽约为50~300m,故推测隐伏岩体向东半坡还有延伸。

官房矿段:岩体隐伏于寒武系田蓬组,岩体南东方向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官房隐伏花岗岩体属于钻探工程和坑探工程控制的隐伏岩体,岩体位于官房矿区的东北部呈东西向似脊状隆起,由东向西逐渐平缓倾伏,东靠近薄竹山所作底单元花岗岩,隐伏深度也从东部的不足50m加深到西部的大于200m。

23781919_滇东南官房钨矿床石榴子石原位LA-SF-ICP-MS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23781919_滇东南官房钨矿床石榴子石原位LA-SF-ICP-MS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1000 0569/2021/037(03) 0847 64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3 13滇东南官房钨矿床石榴子石原位LA SF ICP MSU Pb定年及地质意义刘益1 孔志岗1 陈港2 邵凤丽3 唐燕文4 孙滨1 杨光树1 蔡金定1LIUYi1,KONGZhiGang1 ,CHENGang2,SHAOFengLi3,TANGYanWen4,SUNBin1,YANGGuangShu1andCAIJinDing11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 650093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3 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临沂 2760004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811 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FacultyofLandResourcesEngineering,Kunming650093,China2 InstituteofMineralResource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3 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LinyiUniversity,Linyi276000,China4 StateKeyLaboratoryofOreDepositGeochemistry,InstituteofGeochemistr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Guiyang550081,China2020 11 28收稿,2021 02 10改回LiuY,KongZG,ChenG,ShaoFL,TangYW,SunB,YangGSandCaiJD 2021 In situLA SF ICP MSU PbdatingofgarnetfromGuanfangtungstendepositinsoutheasternYunnanProvinceanditsgeologicalsignificance ActaPetrologicaSinica,37(3):847-864,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3 13Abstract TheGuanfangskarn typetungstendepositislocatedintheBozhushantungstenpolymetallicoreconcentrationareainsoutheasternYunnan ItissituatedatthejunctionofthreemajortectonicunitsofYangtzeblock,CathaysiablockandIndosinianblock Scheeliteisdisseminatedingarnet pyroxeneskarnswhicharegenerallynotindirectcontactwithintrusiverocksandoccurinveinorlenticularformsinhostrocks Theaccuratedeterminationofpetrogeneticandmetallogenicageisofgreatsignificanceforstudyingthepetrogeneticandmetallogenicgeologicalbackground,genesisandmetallogenicpredictionoftheW SndepositinsoutheasternYunnan Accordingtotheresultsofelectronmicroprobeanalysis,thegarnetsaretheseriesofandradite almanditesolidsolution In situLA SF ICP MSU PbdatingofthegarnetfromtheGuanfangdeposityieldedalowerintercep206Pb/238Uageof101 3±5 4Ma(MSWD=2 0)and87 6±2 3Ma(MSWD=1 5)intheTera WasserburgConcordiadiagram,respectively,suggestingthattheremaybetwostagesskarnpetrogeneticeventsinEarlyCretaceousandLateCretaceousinthisarea Thecomprehensivestudyshowsthatin situU Pbdatingofthegarnetisfeasibletoconstrainthemetallogenicageofskarn typetungstendeposit CombinedwiththeLateYanshanianpetrogeneticandmetallogenicevents,wesuggestthat~88Maisthemainore formingperiodofW Snpolymetallicdepositsinthearea,andtheore formingprocessiscloselyrelatedtothecontemporaneousgranites ~101Mamaybeanotherskarnpetrogeneticandmetallogenicevent Thisnewfindingandunderstandingisof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forregionalprospectingdeploymentKeywords Guanfangtungstendeposit;Garnet;InsituLA SF ICP MSU Pb;Bozhushan摘 要 官房矽卡岩型钨矿床位于滇东南薄竹山W多金属矿集区,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印支地块三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

云南官房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

云南官房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

云南官房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毛艺;刘雅兰;杜金锐;余春梅;廖海【摘要】官房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南澜沧江火山岩带北段,属云县-景洪(火山弧)铜多金属成矿带.通过总结官房铜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认为该铜矿床是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矿床主要成矿期为晚三叠世早期,区域性南北向澜沧江断裂控制了区域成矿带的展布;伴随火山活动形成的放射状断层、节理和玄武岩的气孔状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产出形态.岩浆作用晚期的含矿气液在产状陡倾的断层中形成以角砾状矿石为特征的透镜状矿体,在玄武岩气孔或裂隙中富集形成脉状或似层状矿体.【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9(039)001【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铜矿床;构造控矿;南澜沧江火山岩带;云南官房【作者】毛艺;刘雅兰;杜金锐;余春梅;廖海【作者单位】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成都640045;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成都640045;四川三合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成都610041;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成都64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南澜沧江火山岩带是一个寻找与火山岩有关的铜多金属成矿带[1、2],伴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大量成矿元素从深部带到地表,从而在火山岩中形成了众多的矿床(点)。

其中,以大平掌、民乐、文玉、官房等铜多金属矿床最有代表性。

它们分别形成于不同构造环境的火山活动中,从早到晚,总体具有从岛弧中心向大陆边缘、板内裂谷转移的构造环境变化特征[3-7]。

构造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成矿类型的多样性,这在中国众多火山岩系成矿带中是十分少见的。

官房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南澜沧江火山岩带的北段,行政区划属云南省临沧市云县。

区内地形复杂,地势北高南低,起伏比较大,属于切割强烈的高中山区。

官房铜矿在解放前曾有过开采,并从1959年后断续开展过不同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

滇东南官房钨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滇东南官房钨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滇东南官房钨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蔡金定;刘益;孔志岗;李文昌;陈港;朱俊【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24(43)3【摘要】官房钨矿床位于滇东南薄竹山W多金属矿集区,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白钨矿床。

矽卡岩多产于层间破碎带,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一般不与花岗岩体接触而形成远端矽卡岩(深部揭露有少量产于接触带),矽卡岩矿物发育。

为进一步查明矽卡岩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特征,揭示矽卡岩形成环境,探讨矽卡岩与矿化类型之间的关系,笔者采集了KT3近端矽卡岩与KT5远端矽卡岩进行对比,通过开展系统的矿物学镜下观察,利用EMPA进行石榴子石成分分析,LA-ICP-MS对典型的矽卡岩矿物进行了单矿物分析。

研究表明,官房钨矿床矽卡岩属典型钙质矽卡岩,矽卡岩矿物主要有石榴子石、辉石、符山石等,其中石榴子石为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符山石属普通符山石。

由近端矽卡岩向远端矽卡岩,石榴子石主要成分由钙铝榴石向钙铁榴石转化;辉石几乎全部为透辉石向透辉石、钙铁辉石的组合转化,石榴子石与辉石的特征表明矿床的矽卡岩由还原型矽卡岩转为氧化型矽卡岩;KT5形成条件较KT3氧逸度更高,两者流体交代方式以扩散交代为主。

石榴子石、辉石端员组分及Mn/Fe、Mg/Fe比值稍高的特征,综合指示其矿化类型属于铁铜锌等多金属矿化类型;符山石中较低的w(W)可作为钨矿找矿标志。

【总页数】20页(P527-546)【作者】蔡金定;刘益;孔志岗;李文昌;陈港;朱俊【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相关文献】1.滇东南南秧田白钨矿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探讨2.江西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3.鄂东南地区鸡笼山矽卡岩金矿床的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4.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岩体西侧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条件及找矿预测5.滇东南新寨锡矿床夕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东坡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云南东坡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云南东坡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王东华;李学册
【期刊名称】《甘肃科技》
【年(卷),期】2016(32)14
【摘要】矿区位于松潘-甘孜褶皱带南段,区域上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旋回作用,形成了窿起区、沉降带相间分布格局.矿区处于玉龙雪山窿起区西侧.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玄武岩及三叠系灰岩、板岩中,近南北向断裂控制矿化带及矿体的产出,矿化带长大于1000m,带内圈出主矿体5条,长200~600m,延深最大430m,品位
0.11%~0.399%,具分支、复合特点.金属矿物以白钨矿、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为主,次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白钨矿化与硅化、白云石化、铅锌矿化密切相关,初步认为矿床成因为中高温构造热液蚀变岩型矿床.
【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王东华;李学册
【作者单位】甘肃地矿局第三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50;甘肃地矿局第三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73
【相关文献】
1.云南省麻栗坡地区高棬槽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勘查类型的确定 [J], 陈敏华;张林奎;张彬;刘书生;石洪召
2.青海同德地区谷芒金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张天继;张文峰;丛殿阁;任二峰;张占武
3.江西狮子岩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王忠东;郭礼涛
4.安徽省绩溪县逍遥钨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J], 李虎
5.青海大黑山钨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J], 王雷; 赵志飞; 王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文山官房钨矿地质特征及勘探分析
摘要:
云南省文山官房钨矿床位于云南文山县境内,地处滇东南褶皱一系,属于中到大型钨矿床。

本文从这个矿区的地质构造入手,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控制机理进行探究分析。

结果显示:该矿区成矿的主要构造因素是花岗岩和围岩的接触带,挤压抬升是形成此矿的基础。

这些成果对在该矿区继续找矿和研究成矿规律的构造因素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字:文山钨矿;矿区地质;勘探分析
云南东南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锌、钨、银、铅等矿产的产地。

分布着像白牛厂、个旧以及都龙等很多个超大型和大型的多金属矿床。

经过对云南省文山官房矿区进行勘察,已查明此钨矿床已达到中型矿床规模,矿石的种类为矽卡岩白钨矿,根据专业人员的规划,该矿山的未来年处理矿石能力可达7万吨,该矿区的生产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1.矿区的地质背景
文山官房矿区的地质构造位于滇东南—富宁褶皱以及束薄竹山穹窿的南翼,在区内有震旦系屏边群地层出露,是复理石建造的,在屏边群之上为寒武系假整合,下部是由浅海相石英砂岩建造的,从下往上逐渐变为由浅海相和滨海相碳酸盐以及砂泥质建造。

本区的地质构造是环绕越北古陆环状的弧形,而且其间自北向东方向的断裂穿插,这主要是在晚印支运动中形成的。

在该区域的构造隆起位置和断裂的两侧有酸性侵入岩,这些侵入岩发育在华里西期和燕山期,主要有都龙岩体、南温河岩体等,有很多锌、钨、银、铅等矿床是在这些岩体边缘和外围地区发现的。

2.矿区地质情况
官房矿区的西南和西北部出露于寒武系,其他部分出露于第四系。

冲庄组、大丫口组以及田蓬组自下而上排列,主要的含矿层位是后两者。

地层自北向南慢慢变新,因为受到花岗岩体的侵入,引起了变质作用,所以有广泛的角岩和钙质矽卡岩在矿区内形成。

矿区总体属于单斜构造,褶皱不发育。

在矿区中部有一条正断层,东西走向。

官房矿区地处薄竹山花岗岩体的西南边缘,此岩体沿着北西
向展开,长轴约为17km,短轴约为9km,接近130km2,是花岗岩浆多次侵入所形成的复式岩体,这是云南东南最大的复式岩体之一。

3.矿床的地质特征
官房矿区矿段中部有三个主矿体,赋存在大丫口组灰岩和黑云花岗岩的接触带,在距离主矿体30米到90米的矽卡岩、大理岩和角岩中一般有次要矿体以及小矿体分布。

矿体一般为层状或透镜状,极不规则,总体方向为从南到西,倾角为35°左右。

矿体厚度是2米到18米,平均厚度为8米左右。

矿体中钨的品位在0.14%到1.31%,矿体的厚度变化系数是62%,厚度比较稳定。

矿体品位的变化系数是90%,主要成分的分布均匀。

矿石的成分复杂,含有的主要金属有:白钨矿、黄铜矿、黄铁矿、黄铁矿以及闪锌矿等。

含有的主要非金属主要有石英、长石和黑云母等,另外含有少量的绿泥石、石榴子石和透闪石等矿物。

矿石主要有粒状变晶结构、胶状结构等。

钨矿以及伴生矿物一般呈粒状,还有少部分呈自形和半自形粒状晶;矿石主要为块状和浸染状构造,还有少部分是细脉状构造。

从总体分析,文山官房矿区的中钨品位比较高,钨矿化和矽卡岩存在紧密联系,矿体由褶皱、断裂以及接触带共同控制。

4.对矿区的勘探分析
通过分析官房钨矿的形态特征和产出部位,可以查明该矿区是由接触带构造控制的。

通过分析坑道以及钻孔工程的勘探成果,可以判断出碳酸盐和花岗岩的接触带构造以及东北和东西向的断裂构造、东西向的褶皱构造都是和成矿有关的构造。

4.1.接触带构造
从整个区域上分析,燕山时期的花岗质岩浆沿着西北向断裂和东北向褶皱侵入,然后在西北向断裂和东北背斜的汇合处形成薄竹山花岗岩体。

该矿体位于薄竹山的背斜南翼,矿体产状和岩层产状基本一致,也就是矿体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

岩体由东北方向侵入矿区,和围岩成斜交接触,有的局部是整合接触。

以下对文山官房钨矿区的接触带构造分为超覆整合接触和倾斜整合接触以及这两种类型的特点和对成矿的影响。

下表是官房矿区岩体的接触带构造特征。

4.1.1超覆整合接触
在该接触类型中,岩体的接触面内倾,超覆在围岩上面。

围岩的岩层整合接触。

这种情况中,寒武纪灰岩被黑云二长花岗岩超覆在之上,构成矿层顶板。

由于它渗透率低,岩性比较致密,所以是一层天然的遮挡保护层,这样就不会使含矿流体渗透散失,有利于厚层矽卡岩和矿体的形成。

在那些灰岩层较薄,而且底板是粉砂质泥岩作为保护层的区域,被夹在两个保护层之间的灰岩更容易被热液充分作用,从而可以形成更加稳定和厚层状矿体。

4.1.2倾斜整合接触
在该接触类型中,岩体的接触面外倾,和围岩的岩层整合接触。

在接触带中,围岩层间有裂隙发育,导致矽卡岩化以及矿化大都为顺层交代,形成的透镜状和层状矿体都是形态简单并且有一定的规模。

倾斜接触整合中上下两个封闭层是由花岗岩和角岩构成的,接触面本身是上升热液很好地通道,在中间的大理岩由于上升热液的作用形成了6到28米左右的矽卡岩和矿石带。

在该矿区内,经常可以见到矽卡岩和矿石中带有灰岩残留。

该灰岩残留层的规模可观,而且被两侧的矿体分开,从而分成了两个矿化带。

4.2断裂构造
该矿区的主要破坏构造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正断层。

断层的倾角40°到80°,倾向为0°到9°,该断层的破碎带宽1m到6m。

破碎带主要含有断层角砾和断层泥。

整个寒武系岩层被该断层切穿,在野外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该断层形成的破碎带,黄铁矿化在破碎带中作用明显,花岗岩为破碎带中的主要破裂岩,在破碎带及其两侧采集样本,经过化学分析,得出:断层中破碎岩钨含量为0,这就表明该断层在花岗岩成岩后才形成,并且和钨矿的成矿不在同一时期,后来又经过取样分析,发现该断层的上盘是矽卡岩,下盘是花岗岩,说明该断层是在钨矿的成矿期之后才形成的,所以该矿区的部分矿体已经遭到断层的破坏。

4.3褶皱构造
文山官房矿区内的主要褶皱构造是位于矿区西北部的东西向团山背斜。

该背斜是东西轴向,长度约为700m。

中寒武统的大丫口组第二段是该背斜的核部地层,背斜的两翼是大丫口组第三段。

南翼的地层产状为140°∠40°,北翼60°∠35°,倾角35°左右,枢纽呈北西倾伏,属于比较开阔的斜歪倾伏背斜。

5.结束语
文山官房矿床主要由岩体和围岩的接触带、断层构造以及褶皱构造来控制的。

花岗岩体的接触带构造类型有超覆整合与倾斜整合接触两种。

岩体和围岩的接触面以及大理岩层间的裂隙对矿体的形成非常有利。

该矿区的主要矿体分布在围岩的层间裂隙中。

从地质构造角度预测在该矿区的中部和西北部有可能找到和文山官房矿区相似的钨矿床。

参考文献:
[1] 郑平.湖南衡南杨林坳白钨矿床构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4).
[2] 徐耀鉴.黄满湘.湖南东山钨矿控矿构造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J].湖南有色金属.2005(5).
[3] 解洪晶.张乾.祝朝辉等.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岩岩石学及其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J].矿物学报.2009(4).
[4]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R].云南省蒙自县白牛厂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077(6).
[5] 翟裕生.矿田构造与成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4).
[6] 程彦博.毛景文.陈小林等. 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