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ppt

合集下载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试 答
提示: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5.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试 答
提示: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 青铜器和玉石器。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 写材料。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 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6. 图片中的文字为何种字体?秦汉瓦当具有怎样的史学 价值?
(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 无稽之谈,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 止暴政。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 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 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史料三反映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产生了什么
四 及群生也。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思考 4 试 答
史料解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 守意识。
史料四反映出儒学什么功能?
归纳总结 辩证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 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对今 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 护中央集权, 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 应当 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解析
汉武帝的推恩令实质上是削弱王国,加强中央
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质也是通过思想统一以 维护政治统一,故选 B 项。
通史综合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政治上: (1)削弱地方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 恩令”,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 视;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 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 相权;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 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通史复习(35张幻灯片)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通史复习(35张幻灯片)


1、青铜冶炼

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 (夏、商、周三代)
2、冶铁、钢(春秋始)
燃 料: 煤
焦炭
(汉出现,北宋普遍)(南宋末年开始,明流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春秋:冶炼生铁、块炼钢 表现:
南北朝:灌钢法
纺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

西汉: 丝国
唐代: 缂丝技艺
明清时期的丝织业中心:苏州、杭州 2、棉纺织业
(1)主要内容(春秋后渐渐形成) 生产工具:石器、铁器、牛耕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生产经营方式:
以家庭为单位
特点: 耕织结合
个体农耕:
自给自足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局限:分散、封闭、落后、脆弱
国有制:井田制、屯田制、均田制 土地制度:
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
(四)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谏议制的发展
• 选官制度:
原始社会:选贤举能 西周时期:世卿世禄 战国时期:军功授爵 西汉时期:察举征辟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科举制度
(四)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谏议制的发展
• 选官制度:科举制度的影响:
1.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 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D.郡县制
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 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 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 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 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

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

• 吉祥物和吉祥图案可以说是吉祥观念的具体表现──为了表达对 幸福、欢乐喜庆的向往,人们便把事物固有的属性予以加工,或 加上艺术的象征意义,例如把某个事物附会神话传说或取其名称 的谐音,并视为吉兆,或把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绘成图像。 • 吉祥物表现了人类与生俱来趋吉避凶的本性,撇除迷信的成分, 我们可尝试细味由追求吉祥而衍生的动人故事和艺术成就。就是 现今的许多体育盛会之中,亦常有 「吉祥物」的出现,其他诸 如建筑雕塑、木器文饰、陶瓷描绘、窗花剪纸、壁画挂历乃至商 标城徽或广告宣传等各方面,均反映了这种对生活的企盼。 • 吉祥两字的组合使用,据认为最早出于《庄子· 人间世》:“虚 室生白,吉祥止止。”唐人成玄英对此有个疏解:“吉者,福善 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试以这条疏解来说明众多吉祥纹图的 生成,就是把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绘成图像,用来表达求吉 驱凶观念;可以是自身祈愿的,也可以是相互祝颂的。反过来讲 ,就是许多吉祥纹图的题材和构图,都有“福善之事”和“嘉庆 之征”作为创作的素材。
新课标高中历史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先秦
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教学目标:强化时序、牢记关联、把握特征、 厚积薄发,构建横向知识结构体系。 课程链接: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 治制度的特点》、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 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节 《百家争鸣》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文化》 先秦: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 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时期三个阶段)
封建制不等于封建社会 • 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制,即封邦建国,以 藩屏周,是由周天子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 对周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建立 诸侯国,形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严格等级 关系,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 的封建社会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封 建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社会历史阶 段。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分朝代、时期(阶段特征)汇总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分朝代、时期(阶段特征)汇总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分朝代、时期(阶段特征)汇总中国古代史(远古、夏、商)历史及其阶段特征远古时期(距今170万年—前2070年)政治:禅让制、公天下、部落联盟。

经济:1.农业:经济形态从采集经济到种植经济(北方种植粟麦,南方种植稻谷);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3.生产工具:石刀、石斧;4.水利:大禹治水;二、手工业:制陶(白陶、黑陶、彩陶)、养蚕并有丝织品;三、商业:物物交换,原始商业;文化:1.书法:仓颉造字,原始文字;2.绘画:《鹳鱼石斧图》;3.戏剧:傩戏;科技:远古时期的科技不太发达。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政治:1.中央:制,王位继承的传子有制被破坏,井田制出现;2.占卜来神化王权;二、手工业:青铜铸造;三、中央与地方关系:内外服制度,地方封侯和伯;(方国联盟,“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

“方国”一词最初由孙怡让在《契文举例》中提出。

《周易·既济》篇载,“方,国也”。

“方”便是“所有的国”,甲骨文中称为“多方”);四、中央官制:相、卿士,相权力大,甚至可以放逐王(伊尹放逐太甲);文化:1.书法:象形文字;2.历法:《夏小正》;科技:夏朝时期的科技相对较发达。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政治:启以王位制取代禅让制;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经济:1.农业:土地制度:井田制发展,村社结构仍有保留;生产工具:少量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为主;技术: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2.手工业:冶金、制瓷、纺织;3.商业:商人善经商,名称由来;文化:1.书法:甲骨文,文字成熟;2.历法:殷历——①干支纪日法;②月亮圆缺一次作为一个月,1年12月,闰年13月;③大月30天,小月29天;科技:商朝时期的科技相对较发达。

总体: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西周和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2015高考历史(山东)一轮课件:选修1 第1课时 古代中国的改革

2015高考历史(山东)一轮课件:选修1 第1课时 古代中国的改革

本解决,因而无法真正缓和严重的政治危机。
3.从措施和结果看,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那 么,也就无法解决农民的问题,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
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
被废除。
[史料印证]
史料 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
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
则资之天地。……就食他郡,可以舒转漕之急……犹人之血 脉,不及则枯,聚则疽,分使就食,亦犹血脉流通之势也。 ——(宋)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导读:史料反映了王安石节用、生财、流通的理财主张,体
现了其开源节流的指导思想。
三、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理性思考
1.指导思想有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如均输法)。
2.变法措施过于激进,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 强烈反对。 3.变法过程中出现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的现象。 4.变法后期,宋神宗决心动摇及其去世,使王安石变法失
实施,继其之后,楚国起用吴起进行变法。
(3)“百家争鸣”的推动:法家的学说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 阶级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取信于民,立志变法——主观条件
(1)秦统治者热衷于改革,向全国发出“求贤令”。
(2)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得到秦孝公的 赏识。
[史料印证]
史料 齐威王当上霸主以后,燕、赵、韩、魏等国都来朝
③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2.主要措施
(1)富国之法 ①青苗法:a.措施:每年夏秋两收前政府以低息贷借给
农民钱或粮食,收获后农民按20%~30%的利息率归
还。b.作用:限制了大地主、高利贷者的剥削,增加了 政府财政收入。 ②募役法:a.措施:州县政府按富裕程度摊派“免役 钱”,由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b.作用:保障农民生产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归纳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比较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封地、爵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 官位概不世袭
不 同
地方权力
拥有封地和爵位,封地内有行 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没有封地,辖区内只行使行政 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地方与中 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3)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
据材料,指出秦朝 郡县分布的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1、特点:郡县分布在 全国范围;主要分布在 黄河中下游的南北各地; 江南及西部边疆地区较 少。
2、成因: 秦统一全国; 黄河中下游的地区开发 程度较高; 秦的统治力量主要分布 在北方
皇帝 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内容: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 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4、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
后分邯郸郡设恒山郡(汉设为常山郡),分临淄
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
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A. 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 B. 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
C. 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 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综述

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综述
现象:百家争鸣。 联系: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材料四 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国语· 晋语》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 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吕氏春秋· 审分》
印象东周
战国时期铁农具
(公元前483年)季孙欲以田赋(按田亩收取地租) 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 ——《左传· 哀公十一年》 (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 商君列传》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1.土地制度 2.农业 3.手工业 4.商业 礼崩乐坏 各国变法 5.小农经济 6.重农抑商政策
政治 经济
禅让制 1.土地制度 2.农业 3.手工业 4.商业
文化
文字:刻画 符号
文字:甲骨文
1.思想:百家争鸣 2.文学:《诗经》、楚辞 3.科技:司南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阶段 1.政治:夏朝建立奴隶制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时期奴隶 制崩溃,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 2.经济:原始农业出现后,农业在各部门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手工业、 商业发展,封建经济逐渐形成。 3.文化:以儒家思想等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大宗、小宗示意图
表二
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 政治
1.王位继承:世袭、“家天下”
2.西周分封制: 目的、内容、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提高 ②国家产生和完善
3.西周宗法制: 目的、内容、核心、作用
1.土地制度: 国有(井田制)
2.农业:仍以耒耜为主要农具
经济
3.手工业: “工商食官”、青铜业、冶铁业(块炼 铁)、 原始瓷器、丝织技术突飞猛进(斜纹提花 织物) 4.商业:职业商人、贝(商朝); “工商食官”(西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_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春秋战国 课件(共45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_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春秋战国 课件(共45张PPT)
(1)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选2 P4)
(2)公元前 15—前(31)4 战世纪国,以小后亚出细现亚了东大部量的铁赫农梯具人率的先范掌。握(了选冶2铁P技21术),后来这一技术逐
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 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选中2逐P步19推广。(选2 P20)
概况 ⑶“田氏代齐” ②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⑷“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结果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影响 ①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推动了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
②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
三、社会转型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专题知识概览
社会 形态 原始 社会
奴隶 社会
时期
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年) 夏(前2070年——前1600年) 商(前1600——前1046年) 西周元一体,为中华文明 的起源、国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实现强国抱负,难以落到实处
②在法家思想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 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
④具体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个中体央现集为权儒的家封建与国法家家之争
三、社会转型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二)政治
6.户籍制度:战国时期 (选1 P) (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2)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专题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2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专题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2

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发展与繁荣 从魏晋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朝烧制出白瓷 南北朝 (2)隋唐:制瓷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到宋元 (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网络构建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夏商周 (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 (3)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传统农业形成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春秋战国 (2)生产技术:注重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松动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
策 明清
萌芽的发展——固守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讲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课件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讲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课件

素养提升
题组二 易错防范——不失分 ▶易错点1 元朝行省具有双重性 4.(2021·湖北九师联考)在元朝,行省实质上是中书省的下属,要接受后者的 节制和领导,但从统领路、府、州、县的角度以及官名、品秩等侧面来看, 行省与中书省又具有某种“平等”关系。据此可知,元朝行省( ) A.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B.与中书省是平等关系 C.掌握了地方行政大权 D.具有二元混合的特点
3.(2020·全国Ⅰ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 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 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知魏晋时期原属宰相的权力 转移到了尚书台,这就分散了宰相的权力,说明相权转移,故选B项;相权的 转移有利于强化皇权,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枢权力的转移,与“地 方权力削弱”无关,排除C项;权力转移到尚书台不能说明行政效率降低,排 除D项。
宗法观念具有两面性 (3)礼乐制度:西周文化的精髓,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有利于社会 的和谐与安定,对价值观的传播、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有促进作用。
[对点训练] 题组一 经典对练——拿高分
1.(2021·全国乙卷,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 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 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易错点2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中国通史PPT课件

中国通史PPT课件
中国通史
安徽科技学院 李坚怀主讲
1
2
绪论
《中国通史》是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 课。每一门学科往往要回答三个W,即: what why how,历史学则要学习5个W: when where who what why。绪论中 也主要3个W,即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 学历史?和怎样学习历史三个问题。
3
1、什么是历史?
•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史”:“史者, 记事者也,从右,持中;中,正也。”
•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 公理公例者也。”
4
历史有三层含义:
• 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即人类客观的 发展历程,是历史的客体。
• 二是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 识成果的各种历史书,是主观对客观的 能动的反映。
擦取火,出现了弓箭; 过着氏族公社(母系)生活。
➢ 意义:摩擦取火,这是人类第一次支配 了一种自然力,最终把认同动物界分开。
探讨人类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
意圣经·创世记》有“上帝造日月、 星辰、山川、草木、鸟兽凡五日,第六 日乃照已像,抟土为人,名日亚当,后 取亚当之肋骨变为妇人,名日夏娃,现 在世界上的一切人类都是亚当夏娃的子 孙后代。”
16
17
盘古开天辟地
• 三国徐整的《三五历记》有:天地混沌 如鸡子,盘古氏生于其中,以利斧劈开 宇宙,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 一万八千年后垂死身化,气为风云,声 音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 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 道路,肌肉为田地,发胡为星辰,皮肤 为花草树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 汗为雨露甘霖,由此而有宇宙万物。
41
新人的主要代表
• (1)、1951年在四川资阳黄鳝溪 基处发现的资阳人。

(完整版)中国古代史(通史)

(完整版)中国古代史(通史)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时期【阶段特征】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时期,是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

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和奠基时期一、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二、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三、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知识整合】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

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分封制——地方行政“封建时代”的开始①背景:A、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西周。

B、内外服制度使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加之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周公执政后,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

2015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015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为什么说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是历史的进步?
1 王位世袭制是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制度, 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结果; 2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阶级对立的产物,符合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潮流;; 3 较好解决了最高统治者的继承问题,使得国和家很好 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国家政局稳定及政策的延续; (王位世袭制在中国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 (我们评价历史制度等是否符合历史进步趋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远古 时代活跃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就已初 具国家规模。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 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 治制度。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 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 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1 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注意: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处于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但是,由于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很 大的权利,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徭役 等,独立性比较强,随着岁月的发展,他们的 实力日益强大,尤其到了西周后期,王权衰微, 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周郑交质”和“射中 王肩”的现象。
史实:春秋年初,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 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 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 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无
夏 朝 世袭制 确 立
宗法制 分封制
商朝 兄终弟及 父死子继
西周 嫡长子继 承制确立
春秋 战国
逐渐形成 逐渐形成
发展完备 发展完备
动摇 破坏 逐渐 解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