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复习提纲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德育原理复习要点.doc

德育原理复习要点.doc

第四章学校5育中的教师第四章学校徳育中的教师❖康德:“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

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更可注意的是,只有人才能教育人——换言之,即只有自身受过教育的才能教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人只能由人来建树。

教师的人格——这是施教的关键。

”❖马克思:“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第一节学校德育中教师的作用❖苟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荞也。

”一、不同认识(一)权威主义巾国古代:荀子的“贵师重傅”说。

❖近现代:洛克和涂尔干荀子的“贵师重傅”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礼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修身》)❖“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大略》)❖“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

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大夫遇诸途不与言”(《大略》)❖“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

”(《修身》)洛克的观点❖“人心是白纸’’❖“观念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关于道德价值和规范,“做导师的人应该随吋灌输给他,应该用尽一切办法使他懂得,使他彻底信服”涂尔干的观点❖教师是会与儿童之间的中介人,是社会强制儿童的代表者”。

❖“正像牧师是上帝的解释者一样,教师也是他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伟大道德观念的解释者。

”对权威主义的评价❖过分强调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势必弱化学生的地位与作用,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自主性。

(二)中立主义教师在道徳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在师生关系上保持价值屮立。

❖代表人物:❖价值澄清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斯腾豪斯价值澄清理论❖在价值领域尽管可以接近绝对真理,“但是要绝对清晰地认识它是一个极有可能,但却从未达到的目的”。

❖价值是纯粹个人的事情,因此价值观念的学习应当是学生个人审慎思考和选择的结果。

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0468】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对象和任务德育学科性质: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揭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

一、研究对象——一般问题德育一般问题是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

德育科学产生和发端于德育问题。

p3考点提示:特殊问题、普遍问题、现象二、德育原理的研究任务(一)研究任务p3根本任务——揭示德育规律最终目的——指导实践、解决德育问题(二)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1.德育规律的特点: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稳定性2.德育科学规律与德育客观规律被揭示出的客观规律是科学规律第二节德育原理的发展历史一、形成发展历史过程1.萌芽阶段《论语》、《理想国》《大学》:三纲领、八条目2.独立科学阶段1632《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德育原理在20世纪初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3.真正科学阶段标志——马克思德育原理的产生二、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一)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等思想: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2.集体教育思想(核心)—前景教育原则、平行教育原则3.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思想(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最高目标:道德信念方法:自我教育三、20世纪西方的道德教育思想(一)杜德海姆《道德教育论》道德内化:价值观—规范—行为习惯道德过程:他律到自律(二)杜威《教育中的道德原理》1.道德价值——”实用主义“标准2.道德教育目的——促进儿童生长3.内容——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宗教4.方法——三位一体(学校生活、教材、教法)(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主要研究:模仿学习、抗拒诱惑、言行一致主要方法:实验法1.社会学习和榜样影响道德判断2.榜样起到“替代强化”作用3.成人和同伴对儿童有重要影响(四)柯尔伯格1.认知发展阶段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2.学校德育目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方法:道德两难法第三节德育原理的研究方法一、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坚持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二、原则——客观性、全面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三、具体研究方法观察、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历史法、比较法第二章德育的概念知识体系德育定义品德定义品德的结构和要素本章出题趋势题型:选择、简答分值分布:3-7分重要程度:★★第一节德育的定义一、语源和词义道——处理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规律的综合)德——合乎道的思想和行为二、德育定义结构——条件+人+教学内容+目标简要定义: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00468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00468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第一章结论一、基本概念1、德育原理:研究德育一般问题,揭示德育一般现象的教育学科P12、德育规律:德育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P4二、基本理论1、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①代表作有《教育诗》、《塔上旗》、《父母必读》、《论共产主义教育》;②4个要点;③其特色是平行教育影响P102、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①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②4个要点:1)关于德育的地位和任务2)关于德育信念的形成与培养3)关于德育的原则和方法4)关于自我道德教育3、杜德海姆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社会学创始人)代表作是《道德教育论》,两个主要观点:1)个体品德社会和道德内化过程2)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4、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代表作是《民本主义教育》、《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四个主要观点:1)道德价值论2)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3)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4)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5、班杜拉等人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思想①班杜拉的三个观点:1)儿童道德行为通过社会学习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可以获得和改变2)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和榜样强化等是影响儿童道德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3)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和方法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②班杜拉和麦克唐纳的模仿学习:1963年至1968年,他们通过道德判断的故事进行试验证实,儿童的很多行为习惯时从模仿他人行中得来的③沃尔斯的抗拒诱惑:沃尔斯特等人1963年④米切尔的言行一致:米切尔等人1966年6、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①吸取了杜威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说和亚杰的认知结构说,采用“道德两难法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②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水平: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阶段:第一阶段是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是相对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三阶段是人际间的协调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四阶段从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五阶段是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六就鹅蛋是普遍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③道德教育思想(四个观点):1)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儿童相结合的德育原则2)集体教育的思想3)劳动教育的思想4)纪律教育的思想三、基本知识1、德育萌芽阶段的知识原始社会产生了简单的德育实践经验和德育思想,带有古朴性、融合性;代表性著作有《论语》、《理想园》、《礼记·大学》、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小学重做事,大学重明理),核心内容在修已和治人。

德育原理复习纲要

德育原理复习纲要

德育原理复习纲要第一篇:德育原理复习纲要德育原理复习纲要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卷面分80分作业分20分共计100分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了解德育的内涵(一)广义的德育(大德育)ϖ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ϖ德育即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德育原理》,胡守棻ϖ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的所期望的品德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

——《德育原理》,胡厚福(二)狭义的德育(小德育)ϖ德育即育德,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

——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ϖ德育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素养的系统活动过程。

ϖ指道德教育,使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1.试论德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试析我国中小学“越加强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越难开展”现象。

第三章德育的必要性→试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第四章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1.理解德育目的的特性和功能;→2.了解德育目标的分类及制约因素;→3.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

第五章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1.试析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原则教育、道德规则教育之间的关系。

→2.中西学校德育内容之比较→3.调整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若干建议4.德育可否作为一门课程去开设?德育学科课程的特点有哪些?→5.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则应有哪些?→6.应当在哪些方面优化学校德育的隐性课程?第六章德育手段→→→→1.榜样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第一,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这样才能够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德育原理 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 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德育的概念❖广义:一切影响人的品德的活动。

❖狭义: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的素质的系统活动。

德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德育过程: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要素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道德认识(知):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和行为准则中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

为整个品德心理结构奠定思想基础,决定其他品德成分形成的方向、内容和速度。

道德情感(情):是在实践中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

情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动力中介作用。

道德意志(意):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自觉顽强地努力的心理品质,是一种调节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行):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对其他成分进行检验,起着加固、调节的作用。

德育原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班集体: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在班级集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产生巨大教育力量的教育主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模式。

2.简述德育过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德育过程的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其中,知是基础,情意是中介,行是关键。

德育过程应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无律期。

德育 复习资料

德育 复习资料

德育复习资料德育复习资料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一直被视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德育知识,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德育?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过程。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

2. 德育的重要性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德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德育的方法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品德。

例如,开展主题班会、德育讲座、德育活动等,都是德育的重要手段。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道德教育。

4. 德育的内容德育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 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 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 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尊重。

- 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德育的评价德育的评价是对学生德育成果的考核和反馈。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德育发展。

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德育活动的参与情况、道德品质的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

同时,评价需要客观公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

总结: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1、德育: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2、德性: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

3、新性善论: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后天的社会性心理文化结构的遗传存在,它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正式由于先天道德禀赋的存在,道德教育才有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的可能。

4、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5、德育过程: 即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

(也有人从单个德育任务自开始到完成的历程角度加以界定)6、德育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7、德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

8、德育内容: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9、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10、思维训练法: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11、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2、情感陶冶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13、品德测评:测评者设置一定的情境和标准,并观察被测评者在该情境中的反应,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发展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14、习俗性德育: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15、澄清反应::“澄清反应”亦称“澄清式问答”、“澄清式回应”,教师通过与学生就其关注的某一问题的对话,帮助学生澄清其思想以形成学生个人的价值观。

德育原理 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 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道德素养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德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德育的定义、德育原理以及一些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读者提供一些复习资料。

一、德育的定义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的塑造。

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感、有责任心、有担当精神的社会人。

二、德育原理1. 以身作则: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激发内在动力:德育应以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为基础,而非简单地通过外在奖惩来约束学生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赞扬以及提供适当的挑战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自主性: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权衡利弊、作出正确的选择。

4. 强调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情商和社交能力。

5. 教育与家庭合作: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教育与家庭的紧密合作是德育的基础。

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三、德育实践案例1. 校园志愿者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服务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自治组织:学校设立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德育主题教育:学校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座、演讲比赛、德育故事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德育评价机制:学校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综合考量学生的品德表现、道德素养和社会行为等方面,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德育的定义和意义1. 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指通过对个体进行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

2. 德育的意义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德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1. 德育的整体性原理德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整体人格为目标,从心智、情感、意志、道德、品德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2. 德育的因材施教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使教育更加有效。

3. 德育的示范引领原理教师和家长应该发挥良好的行为榜样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4. 德育的全面指导原理德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还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觉悟、审美情趣、文化素养等进行全面指导,促进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5. 德育的阶段性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6. 德育的健康原理德育应该注重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活态度。

7. 德育的社会性原理德育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动关爱他人、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和意识。

8. 德育的系统性原理德育应该系统地进行规划和设计,统筹教育资源,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提高德育的综合效果。

三、德育原理的实施策略1. 培养教师的德育水平教师是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具备较高的德育水平,不仅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还应该不断学习德育理论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构建德育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德育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通过奖励和表彰等激励手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德育原理知识点汇总

德育原理知识点汇总

德育原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德育概念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道德教育就是道德教育。

2.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是如何理解道德教育的过程。

3、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4.狭义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

从广义上讲,道德教育除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之外,还应该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环境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

5、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①传统思想的影响②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③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轨迹使然。

6、过于广泛的德育界定有以下几大弊端:①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②在理论体系上存在致命的逻辑问题③使人无法一个共同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

④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却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⑤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应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8、“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内化说”仍是转化理论的一种改良形式。

9、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第二节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和革命性。

最本质特征应当是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故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2、德育历程(1)习俗性德育使之人类社会早起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区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2)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全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全

德育原理绪论一、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一、德育原理的对象1.不同观点“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德育规律,它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规律,也包含品德的形成规律”。

(华中师大,1988)“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目标、容、过程以与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

(胡守棻,1996)“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德育学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德育学科研究不同的德育问题,对不同的德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德育学科,在众多的德育学科中,有一门德育学科叫德育学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

(胡厚福,1996)2.基本观点德育原理理所当然要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德育现象(2)德育问题产生的过程:从心理上感受问题、从思维(或认知)上把握和澄清问题、用语言符号表达问题基本特征:客观性语境依赖性主体性二、德育原理的任务(一)认识和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二)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科学规律和德育客观规律。

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一般规律和德育特殊规律。

(三)指导和改进德育实践二、德育原理的发展历程一、古代德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论语》、《墨子》、《孟于》、《荀于》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与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与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有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有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A.尼尔・诺丁斯B.科尔伯格C.苏霍姆林斯基D.马卡连柯2.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B)A.班杜拉B.苏霍姆林斯基C.科尔伯格D.杜威3.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D)A.托马斯・里可纳B.威廉・贝内特C.爱德华・怀因D.尼尔・诺丁斯4.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D)A.威尔逊B.麦克费尔C.科尔伯格D.纽曼5.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A)。

A.《道德教育论》B.《德育鉴》C.《训育论》D.《德育原理》6.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B)。

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B.德育的自然性功能C.德育的个体性功能D.德育的教育性功能7.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A)A.涂尔干道德教育论B.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C.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D.诺丁斯的关怀理论8.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A)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著的《价值与教学》的出版。

A.拉思斯B.萨沙C.科尔伯格D.诺丁斯9.诺丁斯课程体系的第一一步是(A)A.对自我的关怀B.对思想的关怀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D.对世界的关怀10.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D)A.综合课程形式B.活动课程形式C.隐性课程形式D.螺旋式结构11.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B)A.“符号”课程模式B.“体谅”课程模式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D.品德教育课程模式12.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的基础之上。

A.自然论B.实践哲学C.神学D.儿童心理学13.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哪一个阶段(B)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非习俗水平14.教师作为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是下列哪种态度(B)A、权威主义B、中立主义C、调合的立场D、儿童中心主义15.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16.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知与情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D.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他们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7.下面,(A)是近代教育史上主要的课程论思想的代表人物。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德育(Moral Education)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教育过程。

它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公民。

本文将对德育原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德育教育。

一、德育的目标和意义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力、价值选择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德育教育的主要意义包括:1. 增强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能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2. 塑造个人品质: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个人素质,使他们具备坚定意志、高尚情操、健康心态等品质。

3.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具备自律、秩序、守纪律等素质。

4. 发展综合素质: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注重他们的智力发展,也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素质。

二、德育原理的基础德育原理是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它们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几个重要的德育原理:1. 以人为本原则:德育教育应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

2. 以实践为基础原则:德育教育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将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3. 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原则:德育教育应与社会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使他们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 教育与家庭相结合原则:德育教育需要与家庭相结合,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德育教育的方法德育教育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实施,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德育教育方法:1. 示范引导法:教师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行为示范,引导学生践行道德规范。

德育复习资料

德育复习资料

德育复习资料德育复习资料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一直被视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德育知识,以下是一些德育复习资料,希望对学生们的德育学习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德育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过程。

它不仅包括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还包括学生的思想觉悟、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等方面。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修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德育的重要性德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他们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好坏、对错。

其次,德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此外,德育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德育的教育方法德育的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课堂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故事、讲授道德知识、开展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3. 规章制度:学校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4. 榜样示范: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德育活动,邀请一些有道德操守、品德高尚的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或交流,让学生从榜样身上学习。

四、德育的评价方式评价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德育的评价应该注重综合性和全面性,不能仅仅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评价德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行为表现:评价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品德表现,如是否遵守规章制度、是否有爱心、是否有责任感等。

2.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如是否乐于助人、是否尊重他人、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等。

3. 思想觉悟:评价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思维方式,如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是否有正确的价值观等。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
C.科尔伯格
D.诺丁斯
A.对自我的关怀B.对思想的关怀
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D.对世界的关怀
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 )
A.综合课程形式B.活动课程形式C.隐性课程形式D.螺旋式结构
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
A.“符号”课程模式
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
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
A.自然论B.实践哲学
思想家是( )
A.班杜拉B.苏霍姆林斯基C.科尔伯格D.杜威
16.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
A.托马斯•里可纳B.威廉•贝内特
17.
18
19.
20.
19
与教学》
20
C.爱德华•怀因D.尼尔•诺丁斯
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威尔逊B.麦克费尔C.科尔伯格 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A.《道德教育论》B.《德育鉴》C.《训育论》 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著的《价值
1966年(
C.科尔伯格
D.诺丁斯
A.对自我的关怀B.对思想的关怀
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D.对世界的关怀
21. 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 )
A.综合课程形式B.活动课程形式
22.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A.“符号”课程模式
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
23.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
1.
2.
想家是
3.
4.
6.
7.
10.
11.
12.
13.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
、选择题
“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尼尔•诺丁斯B.科尔伯格

德育原理知识点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总结在现代社会中,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学生的品德培养,还涉及学生的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方面。

德育原理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它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德育原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德育原理。

一、德育目标1.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课程设置、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代社会中,社会责任感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学校德育工作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应该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着想。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科技竞赛、创新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德育内容1.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了道德理论、道德规范、道德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法律教育法律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保护自己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3.公民素质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责任和义务。

德育背诵知识点总结大全

德育背诵知识点总结大全

德育背诵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部分:德育基础知识1. 什么是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教育过程,是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2. 德育目标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3. 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操,还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社会行为和心理素质。

4. 德育工作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为人师表(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3)因材施教,因时制宜(4)关注思想引领,注重行为规范(5)强调情感教育,注重行为引导第二部分:道德知识1.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遵守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对人、对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

2. 什么是道德观道德观是人们对待价值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看法,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观念对待各种道德问题的态度和立场。

3. 什么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在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方面所具有的情感,是指人在道德领域中所产生的喜怒哀乐、忠诚、责任感等情感。

4. 什么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指人们在行为中所应当遵循的的规范和规定。

5. 什么是道德质量道德质量是指一个人在道德品质方面所具有的良好特点和优秀品质,包括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勇敢等道德品质。

第三部分:德育方法1. 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以教师为榜样,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情感疏导法情感疏导法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3. 话剧表演法话剧表演法是通过表演形式展示道德故事,引导学生感悟道德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

4. 互助与感恩教育法互助与感恩教育法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互助、关爱行为和感恩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概论

德育概论

《德育概论》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2.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体主义教育3.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处于基础性层次的是道德教育4.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它产生于奴隶社会5.人的品德发展的内因即动力是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6.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是实际训练法7.德育对社会意识的制约影响作用首先表现为传递社会意识的作用8.按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社会思想道德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将德育基本内容作系统连贯的安排,是指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安排的序列化9.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生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手段或中介物是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10.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激发品德发展动机11.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实际品德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

这一德育原则是因材施教原则12.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教师是班主任13.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14.班级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好班集体,教好全班学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15.一个人要进行品德修养,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主观条件是自我品德评价能力和品德修养的自觉性16.品德修养过程与德育、智育等教育过程相区别的根本特点自我品德陶练过程18.德育工作进行到一个阶段结束时,对德育效果或德育对象品德状况进行的综合全面性的总的测评。

这种测评是总结性品德测评19.一个人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是家庭德育20.在各种能力素质中,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是组织德育活动的能力二、简答题21.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1. 个性发展原理德育原理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特长。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2. 以人为本原则德育原理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品德、体魄、美感和劳动等方面,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目标。

3. 实事求是原则德育原理强调实事求是,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

教育要立足于现实生活,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以德育为首原则德育原理认为,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以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5. 笃信笃行原则德育原理强调笃信笃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仰和行为自律。

教育要引导学生笃信任何宗教信仰、民族信仰、道德信仰等,培养学生做一个有信仰、有原则的人,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自律能力。

6. 教育为主原则德育原理认为教育是引导性的、塑造性的过程,要贯穿“教育为主”的原则。

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行为上的引导和塑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的来说,德育原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了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以德育为首、笃信笃行、教育为主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贯彻这些原则,才能实现德育目标,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值得一提的是,德育原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往往会受到挑战,而德育原理则可以成为稳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石。

同时,随着教育形式的改革和发展,德育原则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教育需求。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归纳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归纳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归纳德育原理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育原理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指导学校、教师和家长进行德育工作的理论依据。

德育原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一、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1. 德育目标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在思想、品德、学识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2. 德育对象德育对象是学生,是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和青少年。

由于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差异,德育对象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3. 德育内容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品德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德育内容应当贯穿在学校教育各个环节中。

4. 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模范榜样作用、教育活动的设计、教育环境的营造等。

德育方法要求教育者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通过个人的品格魅力和情感感染力,通过言传身教实现对学生的德育。

二、德育原理的基本特征1. 积极性原则德育工作应当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我动机和内在动力。

德育活动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和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

2. 个性化原则德育工作应当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他们自身情况的德育教育。

3. 整体性原则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个性化培养,要求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和身体等各个方面的素质。

4. 现实性原则德育工作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成长需要,注重创造性地发展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个性。

5. 社会性原则德育工作应当注重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校、家、社会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德育工作作出贡献。

三、德育原理的教育实践1. 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目标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多方面地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确定适合学生的德育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一、选择题⒈“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尼尔·诺丁斯B. 科尔伯格C. 苏霍姆林斯基D. 马卡连柯⒉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A. 班杜拉B. 苏霍姆林斯基C. 科尔伯格D. 杜威⒊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A. 托马斯·里可纳B. 威廉·贝内特C. 爱德华·怀因D. 尼尔·诺丁斯⒋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 威尔逊B. 麦克费尔C. 科尔伯格D. 纽曼⒌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A.《道德教育论》B.《德育鉴》C.《训育论》D.《德育原理》⒍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B.德育的自然性功能C.德育的个体性功能D.德育的教育性功能⒎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A.涂尔干道德教育论B.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C.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D.诺丁斯的关怀理论⒏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著的《价值与教学》的出版。

A.拉思斯B.萨沙C.科尔伯格D.诺丁斯⒐诺丁斯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A.对自我的关怀B.对思想的关怀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D.对世界的关怀10. 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A.综合课程形式B.活动课程形式C.隐性课程形式D.螺旋式结构⒒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A.“符号”课程模式B.“体谅”课程模式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D. 品德教育课程模式⒓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的基础之上。

A. 自然论B. 实践哲学C. 神学D. 儿童心理学⒔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哪一个阶段()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非习俗水平⒕“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尼尔·诺丁斯B. 科尔伯格C. 苏霍姆林斯基D. 马卡连柯⒖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A. 班杜拉B. 苏霍姆林斯基C. 科尔伯格D. 杜威⒗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A. 托马斯·里可纳B. 威廉·贝内特C. 爱德华·怀因D. 尼尔·诺丁斯⒘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 威尔逊B. 麦克费尔C. 科尔伯格D. 纽曼⒙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A.《道德教育论》B.《德育鉴》C.《训育论》D.《德育原理》⒚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B.德育的自然性功能C.德育的个体性功能D.德育的教育性功能⒛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A.涂尔干道德教育论B.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C.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D.诺丁斯的关怀理论⒚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著的《价值与教学》的出版。

A.拉思斯B.萨沙C.科尔伯格D.诺丁斯⒛诺丁斯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A.对自我的关怀B.对思想的关怀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D.对世界的关怀21.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A.综合课程形式B.活动课程形式C.隐性课程形式D.螺旋式结构22.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A.“符号”课程模式B.“体谅”课程模式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D. 品德教育课程模式23.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的基础之上。

A. 自然论B. 实践哲学C. 神学D. 儿童心理学2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哪一个阶段()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非习俗水平25.教师作为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是下列哪种态度A、权威主义B、中立主义C、调合的立场D、儿童中心主义26.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27.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知与情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D.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他们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8.下面,()是近代教育史上主要的课程论思想的代表人物。

A斯宾塞 B洛克 C皮亚杰 D尼尔·诺丁斯29.《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A马卡连柯 B苏霍姆林斯基 C杜德海姆 D杜威30. 一般说来,狭义的德育专指()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法制教育D.道德教育31.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

这表明德育具有()A.政治政治性B.享用性C.发展性D.社会性32. 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在品德发展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形成发展的,其顺序是()A.知情意行 B.情知意行 C.意情知行D.行意情知3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 )A.创造性特点B.长期性特点 C.主体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34. 价值澄清理论关注的主要是什么?()A、世界观教育B、人生观教育C、道德观教育D、价值观教育35.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只需通过()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A、观察B、模仿C、实践D、诱导36. 夸美纽斯从“泛智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的课程观?A、百科全书式B、个人功利主义C、“符号”式D、社会行动37. 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一种()的影响A、教育性B、社会性C、个体性D、价值性38. 关于道德发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主要有三个,不包括()A 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B 智力发展方面的多元智力理论C 认知发展方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D 行为发展方面的社会学理论39. 对德育主体作用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C)A 权威主义B 中立主义C 民主立场 D调和的立场40. 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不包括(A)A 职业素养B 专业素养C 教育素养D 道德素养42. 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其特点不包括()A.在教师的直接讲授方面B.在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应方面C.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D.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安排方面43. 道德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的课程形式是()A.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B.隐性课程 D. 教育课程44. 关于直接影响德育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教师与学生 C. 对德育过程的理解和设计B.德育过程其他要素的影响 D. 政府教育方针的制定45.具体的德育方法不包括()A.思维训练法 C. 启发法B.情感陶冶法 D. 理想激励法46.在近现代,对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作权威主义理解的代表人物是?()A. 杜威B. 洛克和涂尔干C. 班杜拉D. 弗洛伊德47. “课程在其发展中应该回顾那些以他们为基础的基本概念,直到学生全面掌握了课程的参考资料为止”这是对哪一种课程设计的解释?()A. 综合课程B. 单一分科课程C. 螺旋式课程D. 经验课程48. 皮亚杰说,儿童是道德哲学家。

这实际上是对哪种德育方法的阐释?()A. 启发法B. 雕塑法C. 树人法D. 塑造法49.学校德育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应该归因到()上去50.A.社会发展等宏观因素 B.生产力发展等宏观因素51.C.科技发展等社会因素 D. 道德教育内容的教育性因素50.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的矛盾B.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发展实际的矛盾C.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D.社会价值环境与学校的价值系统的矛盾51. 道德发展可以概括为下列哪一过程()A. 他律—自律—自由—无律B. 无律—他律—自律—自由C. 无律—自律—他律—自由D. 自由—自律—他律—无律52. 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是()A.精神分析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新性善论 D.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5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 )A.示范法B. 陶冶法C. 讲解法D. 讨论法54. 德育目的具体化的首要任务是()A.实现德育目标的序列化过程B.实现由德育目的向德育目标的转化C.实现目标分类的过程D.实现德育目标的分解操作化过程55. 关于我国的德育方面,政府的领导方式为()A 全面干预型 B部分干预型 C政策干预型 D自由发展型56. 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它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7.《学记》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反映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是()A.知行统一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58. 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教育B.国际主义教育C.共产主义教育D.集体主义教育59. 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关键是( )A.分析B.指导C.运用D. 系统化6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A. 创造性特点B. 长期性特点C. 主体性特点D. 示范性特点二、名词解释1. 德育2. 德性3. 新性善论4. 德育目的5. 德育过程6. 德育方法7. 德育主体8. 德育内容9. 德育课程.10.思维训练法11.行为训练法12.情感陶冶法13.品德测评14.习俗性德育15.澄清反应三、填空题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生产性、_____________科学性、____________和革命性等。

2.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_____________、德育论、______________、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3.价值澄清过程的七个步骤涉及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珍视、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是德育主题性发挥的前提之一。

5.关于道德发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很多。

概括地讲,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三大流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发展方面的社会学习理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德育目的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调控功能、_____________;德育目的的公德功能主要表现为:引导性功能、_______________.7.德育过程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