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名词解释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细胞学说(cell theory):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发表了《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聚合物。

两人共同提出:一切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这就是著名的“细胞学说”。

2.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是在细胞水平的生物工程,它是应用细胞培养、细胞分化的定向诱导、细胞融合和显微注射等技术,使细胞获得新的性状以及创造新的生物品种的现代生物技术。

第二章
1.朊病毒(prion):仅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生命体。

2.支原体(mycoplasma):为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也是唯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

支原体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3.类病毒(viroid):类似病毒的简单生命体,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

4.整合(integration):逆转录病毒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病毒自身所携带的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录出DNA分子,这种DNA分子能与宿主染色体DNA链结合,称为整合。

5.基因组(genome):细胞或者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染色体组中总的遗传信息,称为该生物的基因组。

基因组大小通常随物种的复杂性而增加。

6.类核(nucleoid):原核细胞中没有典型的细胞核结构,但存在由环状DNA分子盘绕的区域,该区域由其他密度较低的物质包绕,这个区域称为类核或核区。

核区可呈现各种形状,一个细胞中可以有多个核区。

7.中膜体(mesosome):由细胞膜内陷形成,每个细胞内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其形状差异很大,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常见,可能起DNA复制支点作用。

中膜体(mesosome)
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是细菌细胞质膜向细胞质内陷折皱形成的。

每个细胞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其中含有细胞色素和琥珀酸脱氢酶,为细胞提供呼吸酶,具有类似线粒体的作用,故又称为拟线粒体。

8.质粒(plasmid):独立于细胞染色体外的裸露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可进行单独复制的辅助遗传单位。

一般情况下,质粒对宿主的生存不是必需的,但质粒的某些基因编码产物可以弥补细菌本身功能的不足,从而有利于细菌的生存。

质粒是基因工程的重要载体。

9.θ复制模型(θreplication model):环状DNA分子在环上特定的起始点首先形成复制泡,随之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复制,复制泡逐渐扩大,形成像希腊字母θ的形状,将环状DNA的这种双向复制模式称为θ模型。

10.内生孢子(芽孢,spore):当细菌处于不利的环境或营养缺乏时,细胞内的重要物质,特别是DNA,集聚在细胞的一端,形成一种含水量较丰富,外被厚壁,具有很强的遮光性,不易染色的致密体,保证细菌能在恶略的条件下依然存活,是对不良环境有强抵抗力的休眠体。

11.中心质(centroplasm):在光镜下观察到的蓝藻细胞中央部位较周围原生质明亮,是遗传物质DNA所在部位,它相当于细菌的核区,称为中心质。

12.古细菌(archaebacteria):是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其形态结构、遗传装置及其基本生命活动方式虽与原核细胞相似,但16S rRNA序列同源性和其他一些基本分子生物学特点又与真核接近。

13.液泡(vacuole):在植物细胞胞质内,由脂蛋白膜包围的封闭系统称为液泡,内部是盐
糖等水溶液,液泡是植物细胞的代谢库,起调节细胞内环境的作用,液泡可以增大并相互合并。

第三章
1.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是用激光作为荧光的激发光,首先通过显微装置对样品的不同层面进行扫描获得二维荧光影像,再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每一个图层的影像进行三维重建,从而获得细胞的三维图像的一种显微技术。

每一个图层的二维影像都相对比较清晰是因为它采用了物镜和聚光镜共焦点的技术,使被选择的焦面发出的荧光聚焦成像,而焦面以外的漫射光被小孔阻挡,不能到达检测器成像。

2.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当供体发射的荧光与受体发色团分子的吸收光谱重叠,并且两个探针的距离在10nm范围以内时,就会产生FRET,是检测活体中生物大分子纳米级距离和纳米级距离变化的有力工具,可用于检测某一细胞中两个蛋白质分子是否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3.负染色技术(negative staining):用重金属盐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染色,吸去多余染料,干燥后,使样品凹陷处铺上一层重金属盐,而凸出的地方没有染料沉积,从而出现负染效果,分辨率可达1.5nm左右。

4.冷冻蚀刻技术(freeze etching):首先用快速低温冷冻法将样品迅速冷冻,然后在低温下使相对脆弱部分断裂,用铂、金等金属进行倾斜喷镀,再垂直于断面进行碳真空喷镀,形成一层连续的碳膜,最后将样品本身消化,在电镜下观察碳膜和金属“铸型”。

主要用来观察膜断裂面的蛋白质颗粒和膜表面结构,不需包埋和固定,能保持样品的真实结构。

5.电镜三维重构技术(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electron microscope):对样品在电镜中的不同倾角进行拍照,得到一系列电镜图片后再经过傅里叶变换等处理,最终展现出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的电子密度图,尤其适用于分析难以形成三维晶体的膜蛋白和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等大分子复合体。

6.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将免疫学方法与荧光标记技术相结合用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灵敏、有特异性,但其分辨率有限。

7.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碱基互补配对)确定特殊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

8.放射自显影(autoradiography):利用核素的电离辐射使乳胶感光的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半定量研究,也可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动态和追踪研究;它包含两个主要步骤:前体物掺入和放射显影。

9.细胞培养(cell culture):在无菌条件下,把动物或植物的细胞从有机体分离出来,在模拟体内的环境中,给予营养物质,使细胞不断生长、繁殖或传代,借以观察细胞的生长、分裂以及细胞的衰老、癌变、死亡等生命现象。

10.原代细胞(primary culture cell):培养直接来自动物机体的细胞群;一般指传10代以内的细胞。

11.传代细胞(sub culture cell):细胞群已经过数代培养,转到另一培养条件下培养的细胞群。

12.细胞株(cell strain):用单细胞克隆培养或通过药物筛选的方法从某一细胞系中分离出单个细胞,并由此增殖形成的,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性状的细胞群体。

该细胞群体经过生物学鉴定,如具有特殊的遗传标记或性质,这样的细胞系称为细胞株。

13.细胞系(cell line):经过第一次传代成功,并可顺利地传40~50代次,且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体的数量及接触抑制行为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14.永生细胞系(infinite cell line):细胞在传代过程中,如有部分细胞发生遗传突变,并使其带走癌细胞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的传代培养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永生细胞系。

其根本特点是染色体明显改变,一般呈亚二倍体或非整倍体,失去接触抑制。

如HeLa、BHK21、CHO细胞系等。

15.非细胞体系(cell-free system):用细胞部分结构和生物大分子等提取物,组成能完成一定的生物化学反应的体系,称为非细胞体系。

16.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s):由于基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和遗传密码的通用性,从某一种生物得到的有关基因性质或功能方面的信息往往也适用于其他生物。

因此,可利用一些个体较小、容易培养、操作简单、生长繁殖快的生物来研究某一生物学问题,这类生物称为模式生物。

17.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简称PCR:是一种体外扩增目的核苷酸序列的方法:在有模板DNA、引物、三磷酸脱氧核苷存在的情况下,向DNA合成体系中引入TapDNA聚合酶,该体系经变性、退火及扩增等步骤反复多次循环使反应产物成指数扩增。

第四章
1.细胞质膜(cell membrane):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构成的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又称细胞膜,厚约5~10nm。

细胞质膜不仅是细胞结构的边界,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l model):是生物膜的一种结构模型,认为脂类双分子层是膜的“构架”,球蛋白分子有的镶嵌在脂双层的表面,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有的横跨整个脂双层。

这一模型主要强调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的特点,较好的体现细胞的功能特点,被广泛接受。

3.脂筏模型(lipid raft model):脂筏是指膜脂双分子层内含有特殊脂质及蛋白的微区,微区内陷可形成囊泡;它与细胞骨架蛋白交联。

这一模型可解释生物膜的某些性质与功能。

4.膜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又称膜内在蛋白,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在两侧,以非极性氨基酸残基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

它与膜结合非常紧密,只有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出来。

5.膜周边蛋白(peripheral protein):又称外在膜蛋白,为水溶性蛋白,位于脂双分子层的内外两侧,主要是通过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结合。

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

6.去垢剂(detergent):是一端亲水一端疏水的两性小分子,分为离子型去垢剂和非离子型去垢剂两种,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

7.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用荧光素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束照射细胞表面某一区域,使被照射区的荧光逐渐变暗。

停止照射后,由于膜的流动性,变暗区域的亮度逐渐增加,最后恢复。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度可推算出膜蛋白或膜脂的扩散速率。

该技术是研究膜蛋白或膜脂流动性的基本试验技术之一。

8.膜骨架(membrane associated cytoskeleton):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项生理功能。

9.脂筏(lipid rafts):一种相对稳定的、分子排列较紧密的、流动性较低的膜脂微区。

富含鞘磷脂、胆固醇和膜蛋白,脂筏比质膜其他部位较厚一些。

脂筏在细胞的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10.胞膜窟(caveolae):一种相对有序、结构相对稳定,直径50~100nm的质膜凹陷区。

胞膜窟在细胞的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11.红细胞血影(erythrocyte ghost):简称“血影”,红细胞经低渗处理,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和其他胞内可溶性蛋白,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空壳,称为血影。

第五章
1.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是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如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的方向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属于被动运输。

2.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s):又称通透酶(permease),生物膜上普遍存在的跨膜蛋白,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通过一系列构象改变介导跨膜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

3.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s):生物膜上普遍存在的多次跨膜蛋白,形成有选择性开关的亲水性通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介导水、小的水溶性分子、离子等的被动运输。

4.水孔蛋白(aquaporin,AQP):是由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每个亚基都由6个跨膜a螺旋组成,相对分子量为28000。

每个亚基单独形成一个供水分子运动的中央孔。

具有高度特异性,只允许水而不允许离子或其他小分子溶质通过。

5.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6.ATP驱动泵(ATP-driven pump):是ATP酶,直接利用水解ATP提供能量,实现离子或小分子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

7.协同转运(cotransport):是一类由钠钾泵或氢泵与载体蛋白协作,靠间接消耗ATP的主动运输方式。

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而维持这种电化学浓度梯度的是钠钾泵或质子泵。

8.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er mediated endocytosis):被转运的大分子物质(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网格蛋白在复合物胞质面组装使质膜内陷形成有被小窝,有被小窝脱落形成有被小囊泡并转运至目的地,包被去除后与胞内体融合,配体进入相应的细胞器,从而转运特异性的物质。

9.胞吐作用(exocytosis):通过膜泡运输的方式,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他某些膜泡中的物质转运至质膜,再转运出细胞的过程。

10.组成型胞吐途径(constitutive exocytosis pathway):在真核细胞,由高尔基体反面囊膜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膜泡运输过程,呈连续分泌状态,完成质膜更新,分泌胞外基质组分、营养或信号分子等功能。

11.调节型胞吐途径(rgulated exocytosis pathway):是真核生物的一些特化细胞,所产生的分泌物储存在分泌泡内,当细胞受到胞外刺激时,分泌泡与质膜融合并将内含物分泌出细胞。

该胞吐作用方式称为调节型胞吐途径。

12.膜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在膜泡运输过程中,克服质膜融合的能量障碍,从而介导转运囊泡与特定的靶膜融合的一类蛋白,如NSF蛋白和SNARPs蛋白等。

第六章
1.电子载体(electron carrier):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化合物称为电子载体。

有5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辅酶Q、铁硫蛋白和铜原子都具有氧化还原作用。

2.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光能被捕光色素分子吸收,并传递给反应中心,在反应中心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沿电子传递链传递,并与磷酸化过程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按照电子传递的方向可将光合磷酸化分为非循环式和循环式两种类型。

3.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PSll电子传递系统接受红光后,激发态P680*从水光解得到电子,传递给NADP+,电子传递经过两个光系统,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H+梯度驱动ATP的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传递是一个开放的通道,故称为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4.氧化磷酸化系统(ordative phosphorylation system):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的山脊上,由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组成。

由NADH提供电子和氢离子,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电子传递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内膜基质侧泵至膜间隙形成跨膜氢离子电动势,在这个梯度驱动下,H+穿过内膜上的ATP合成酶流回到基质,其能量促使ADP和Pi合成ATP。

5.线粒体(mitochondrion):存在于细胞质内,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围成的囊状结构,内膜凹陷形成线粒体山脊,山脊膜上有许多有柄小球体,即基粒,也称ATP酶复合体。

内外膜之间的空隙称为膜间隙,内膜以内的空隙为基质腔,充满着基质。

主要功能是产生ATP,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6.叶绿体(chloroplasy):由叶绿体膜、类囊体和叶绿体基质三部分构成,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它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即吸收光能,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7.半自主性细胞器(semiautomonous organelle):叶绿体、线粒体中存在DNA (ctDNA,mtDNA),也有蛋白质合成系统,也有蛋白质合成系统。

但由于它们自身的遗传系统储存的信息很少,构建所需的信息大部分来源于细胞核的DNA,所以它们的生物合成涉及两个彼此分开的遗传系统。

由于ctDNA、mtDNA的信息太少,不能为自己全部的蛋白质编码,所以它们只是一个半自主性细胞器,其遗传上由自身基因组和细胞核基因组共同控制,故称半自主性细胞器。

8.内共生学说(endoeymbiosis theory):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细菌和蓝藻。

线粒体来源于细菌,即细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后在长期共生过程中,通过演变,形成了线粒体。

叶绿体来源于蓝藻,被原始真核细胞摄入胞内,在共生过程中,形成了叶绿体。

9.非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它比典型的原核细胞大,这样就要逐渐增加呼吸作用的膜表面。

开始是通过细菌细胞膜的内陷,扩张和分化(形成的双层膜分别将基因组包围在其中),后形成了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雏形。

10.导肽(leader sequence):引导蛋白质到线粒体中去的具有定向信息的特异氨基酸序列,约含有20~80个氨基酸残基,含有丰富的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以及羟基氨基酸(如丝氨酸),不含有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可形成既具有亲水性又具有疏水性a螺旋结构。

导肽决定运送的方向,它对被运送的蛋白质并无特异性要求。

11.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的有关氧化磷酸化的脂蛋白复合物,它们是传递电子的酶体系,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化学物质组成,在内膜上相互关联地有序排列,称为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

12.ATP合成酶(ATP synthetase):ATP合成酶又叫做F1F0-ATP酶或H+-ATP酶,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异养菌和光合细菌中,是生物体能量转换的核心酶。

该酶分别位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或质膜上,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催化合成ATP。

13.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其作用是帮助蛋白质分子折叠或解折叠,在正常生理条件下,Hsp对蛋白质跨膜运送及复合物的装配起着重要作用,在运送通过内膜的过程中还需要消耗能量。

14.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其作用是帮助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
在线粒体蛋白的跨膜转运过程中,前体蛋白在跨过内膜和导肽被水解之后,重新卷曲折叠为成熟的蛋白质分子,在跨膜蛋白的解折叠与重折叠过程中需要某些被称为“分子伴侣”的分子参与。

分子伴侣是具有解折叠酶(unfoldase)的功能,并识别蛋白质解折叠之后暴露出的疏水面并与之结合,防止相互作用产生凝集或错误折叠,同时还参与蛋白质跨膜运送后分子的重折叠以及装配(assembly)过程。

分子伴侣的这种作用没有专一性。

第七章
1.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真核细胞所特有的,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挥金如土你到了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

2.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 or cytomatrix):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其体积约占细胞质的一半。

主要介导细胞与环境,细胞质与细胞核,以及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细胞中间代谢等。

3.微粒体(microsome):指在细胞匀浆和差速离心过程中,由破碎的内质网自我融合形成的近球形的膜囊泡状结构。

它包含内质网膜与核糖体两种基本成分。

微粒体仍具有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功能。

4.微体(microbody):过氧化物酶体的别称,普遍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和许多植物细胞,是由单层膜围绕的、内含一种或几种氧化酶类的细胞器,它的内含物可洗使细胞免受H2O2的毒害。

5.易位子(translocon):存在于真核细胞内质网膜上的一种蛋白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2nm 的“通道”,其功能与新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有关。

6.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SR):心肌和骨骼肌等细胞中存在的一种特化的光面内质网,肌质网膜上的Ca²-ATP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Ca²泵入肌质网腔中储存起来,当收到神经冲动的刺激后,Ca²释放,肌肉收缩。

7.磷脂转位因子(phospholipid translocator):又称转位酶(flippase),存在于真核细胞内质网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它的主要功能是,使在内质网膜上合成的磷脂由细胞质基质侧转向内质网腔面的转位速度提高约10*5倍。

8.磷脂转换蛋白(phospholipid exchange proteins,PEP),是一种水溶性载体蛋白,其功能是与磷脂结合,并在膜之间转移磷脂。

9.N-连接的糖基化(N-linked glycosylation):在内质网腔面,寡糖链连接在插入膜内的多萜醇上,当与糖基化有关的氨基酸残基出现后,通过在膜上的糖基转移酶的作用,将寡糖基由磷酸多萜醇转移到相应的天冬酰胺残基上,这一过程称为N-连接的糖基化。

10.O-连接的糖基化(O-linked glycosylation):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由不同的糖基转移酶催化,将一个一个单糖连接到丝氨酸、苏氨酸、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O原子上。

该糖基化修饰的方式称为O-连接的糖基化。

11.M6P受体(receptor M6P):即6磷酸甘露糖受体,为高尔基体反面膜囊上的膜整合蛋白,能够识别溶酶体水解酶蛋白上的M6P信号并与之结合,从而将溶酶体蛋白分选出来并得到局部浓缩,再通过COPII有被小泡介导酶蛋白转运至溶酶体。

12.溶酶体(lysosome):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

在不同细胞内其形态数量迥异,同时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具有异质性特征。

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

13.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当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或异噬泡融合后,即形成次级溶酶体,它可能含有多种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和病原体等,形态结构不规则,它
具有消化作用。

14.残余小体(residual):次级溶酶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被消化的小分子物质被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而未被消化的物质残存在溶酶体中所形成的结构称为残余小体或后溶酶体。

15.分泌溶酶体(secretory lysosome):在正常T淋巴细胞中,溶酶体酶通过不依赖M6P 的途径进入溶酶体,当接到外界信号后,溶酶体像分泌泡一样释放内含物,杀伤靶细胞,这类溶酶体称为分泌溶酶体。

16.乙醛酸循环体(glyoxysome):在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降解储存在种子中的脂肪酸产生乙酰辅酶A,并进一步形成琥珀酸,琥珀酸离开过氧化物酶体进一步转变成为葡萄糖。

因为上述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称为乙醛酸循环的反应,因此这种过氧化物酶体又称为乙醛酸循环体。

17.蛋白质分选(protein sorting):绝大多数蛋白质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随后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或转运至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合成完毕后,再通过不同的途径转运到细胞的特定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参与细胞活动,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分选或定向转运。

18.信号肽(signal peptide):位于蛋白质的N端,一般有16~20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包括疏水核心区、信号肽的C端和N端三部分。

它作为分选信号指导分泌性蛋白质到内质网膜上合成,在蛋白质合成结束之前,信号肽被切除。

19.信号斑(signal patch):存在于完成折叠的蛋白质中,是由几段信号肽形成的一个三维结构,该三维结构称为蛋白质分选的信号,,被特异的蛋白质进一步识别,从而指导蛋白质的转移和定位。

20.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是一种核糖核酸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通常由6种多肽和一个7S的RNA组成,有三个功能部位:翻译暂停结构域,信号肽识别引进结合位点,SRP受体蛋白结合位点。

它既可以与新生肽信号序列结合和核糖体结合,又可与停泊蛋白结合,从而介导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膜上继续蛋白质的合成。

21.导肽(leader peptide):线粒体、叶绿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的大多数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内合成,也是在某种信号序列的指导下进入相应的细胞器中,这种信号序列被称为导肽。

22.后转移(post translocation):线粒体、叶绿体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蛋白质在导肽或前导肽的指导下进入这些细胞器,这些蛋白质基本的特征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因此称为后转移。

23.蛋白质跨膜转运(transmembrane transport):主要指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内质网、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部位的一种蛋白质运输类型。

24.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运输的一种特有方式。

蛋白质通过不同类型的转运小泡从其粗面内质网合成部位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质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多种不同膜泡定向运输极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25.选择性门控运输(selective gated transport):是指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选择性的完成核输入或从细胞核返回细胞质。

26.回收信号序列(retrieval signal):内质网的正常驻留蛋白,不管在腔中还是在膜上,它们在C端含有一段回收信号序列,如果它们被意外地逃逸进入转运泡从内质网进入高尔基体CGN,就与相应的受体识别并结合,形成COPI有被小泡被运回内质网。

如果蛋白二硫异构酶和Bip蛋白C端含有Lys-asp-gly-leu-Coo序列,即KDEL信号序列就是信号回收序列。

27.Sar蛋白(protein Sar):是COPII包被蛋白中一种小的GTP结合蛋白,它作为分子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