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广场设计实例.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中心广场设计实例

佛山文化广场规划构思方案

一、前言

佛山的历史文化可追溯至6000年以前。新石器时代,西樵山已有原始部落出现。佛山市石镇宕村发现七处见丘遗址。在秦汉间,佛山已是颇具规划的农渔村落。晋时传入佛教,塔坡岗(今京果街附近)有佛山市地之标。公元628年,塔坡出土铜佛三尊及碣等,及发现系前截坡寺教址,重建该寺,立石榜日“佛山”,此即该市得名由来。

佛山能使“天下商聚焉,烟火万家,百货骈集,合城百不及一也”(吴示《岭南杂记》,是因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历史悠久,气候温暖,雨量充,自古即鱼米商卖之张。加之河密布,水网纵横,有航道听途说2900多公里,因而“方商卖之到才,率以是为归”。佛山作为岭南工业生产之基地,以冶铸,制陶及纺织三大行业久负成名。

佛山亦是珠三角民间艺术的摇篮,剧和色皆源于此。

二、概述

拟建的佛山市文化广场位于佛山市城南新区,北靠城市东西向生活主轴线季华路,西邻南北向主干道大福路,南达彩虹路,东起规划城市主干道文华路,规划面积约:23.3公顷。

佛山市文化广场需解决的设计问题包括“

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城南新区中心地带

北侧为规划中的佛山市体育中心,面积约定

24.5公顷

复杂的交通环境:文化广场与体育中心的车行及步行系统考

虑;

深厚的历史底蕴:佛山市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综合的功能布局:用地中包括广场、体育中心、博物馆、歌剧

院、会展中心、广播中心;

佛山的中心轴线:佛山市新城区的中轴线为体育中心——文化

广场(电视塔)——景观绿轴;

市民活动的需要:文化广场可以安排节假日浏览观光及大型庆

祝活动;

城市内貘的体现:规划建筑应与佛山伯为珠江三角洲之广州大

都市区的副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并体现佛

山特色;

分期建筑的安排:规划应充分考虑广场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三、规划原则

踏入二十一世纪,腾飞中的佛山需要一处标志性区域,彰显其悠久的文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成就。

因此,佛山市政府致力于建设文化广场,并举行改代交,征集最佳方案。

最佳方案符合以下原则:

1.文化原则:

1994年1月4日,国务院公布佛山市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珠江三角洲文化之乡,佛山的历史唯物主义文化涵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场设计应力求挖掘佛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体现新时代的城市内貘。2.以人为本:

作为主要的洪功中心,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良好的环境效果,为人们提供舒适、多样性的活动空间。广场空间应能满足人的多维感受,并进行无障碍设计。

3.生态原则:

充分考虑岭南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

人与自然,广场和区域的和皆共生。

4.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广场设计应为将来预留发展空间,并能与全局协调。

5.经济原则:

生态方法就是最经济的方法,运用生态方法指导设计和实施,不但可以增加环境的多样性,也能增加建筑物的节能性及可行性,利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得环境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最大的利益。

6.分期建筑原则:

广场建筑可以分阶段及分片实施的。每一步实施的过程都

应与整体广场空间开态相结合。

四、规划目标:

1.景观目标:

以层次丰富的广场空间及造型优美的建筑物形成风格鲜明的广场群景观,并与建筑物、廓道、水品、绿化相配合,烘托广场气氛效果。

2.生态目标:

通过对软环境(树木、水体、草皮)及硬环境(建筑物)的生态设计、创造出绿色开放空间,使自然与人工有机联系,将自然引入都市。

3.控制目标:

通过广场城市设计导则,取以景观优美、环境恰人的全新广场面貌,控制好广场的分期开发建筑与整体环境的协调。

4.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生态原则:

重建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

生态在更高水平上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同息,生态

与经济共繁同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设计师把生态环境保

护,建筑持续发展(Sostainable developmentbuilding)作为必

须具有的意识,准则和行为。

5.分期建筑原则:

文化广场的建筑是可以分阶段及分片实施的。每一步实施

的过程中都应与整体广场空间与形态相结合。

五、规划依据

1.佛山市文化广场规划构思方案征集文件;

2.佛山市总体规划(1994—2010年);

3.佛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六、区位分析

设计概念

一、总图设计

1.总图设计

本方案以明确的传统城市街道方格网划分佛山市文化广场用地。方格网:

将基地复杂的构成和起伏变化的地形条理化和规律化为分期开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基础。使每个广场及建筑物不仅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开发区,而且成为整个文化广场的一部分。

创造一个易于理解的城市结构,使位于广场内未来的市民可以轻松地找到方位。

暗示了延续,方格网的存在点明了在相邻地块持续发展的方式,为佛山市有条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以这种直角方格网的形式规划城市街道,是将有秩序的人类社会加载于自然环境之上的一种通用技巧。几乎在每种文化中都能找到类似的城市平面方格网,也是早期中国城市规划的特征之一,在佛山的历史上也可以看见的踪迹。

方型广场与廊道围合空间:

中国城市设计的基本元素是围合的四合院。这种围合的内向空间是独特的中国式城市空间的基本内容,并一致辞地出现在各个尺度。以下的文字阐述了这一点:

道横亘国上的古样环绕着国家。国家最初由几个以围合的城市组成,城市里又有围合的宫殿,被胡同包绕的城市街坊。围合的四合院诠了城市。这种空间构成是一个由无控制的,开放的公共环境中渐私密的有序的个体空间之间的一种连贯的过渡。

廊道是文化广场设计的基本单元。设计中以六米高的廊道定义的广场的空间界限,围合成一个半开放的空间。这个低的边界符合人的步行尺度,并将各个广场的空间及与建筑物的边界分开。

这些廊道形成了广场的边界,是人的尺度和巨大的建筑物之间的过渡。

广场的分类体系:

设计中设计师认为佛山文化广场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广场体系,它应该可以包括:

文化广场主广场;

体育中心主广场;

音乐广场(歌剧院);

历史广场(博物馆);

交流广场(会展中心);

体育广场(体育馆)。

各个广场空间上和视觉上是通过廊道来限定划分开的,因此它们之间的空间是既分隔又可流动的,并且为分期实施预留了伏笔。

二、具体设计手法

2.1时空廊——多维活动空间

广场最大的意义在于创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的空间,时空廊的设置在于为市民提供了多维的活动空间,使人的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平面上。

多维活动空间包括:

人的视点具有平面及立体两个特征;

6米高的廊道为市民提供俯瞰广场的第二个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