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 (2009· 辽宁、宁夏文综· 30)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 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 )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君主凌驾于议会之上, 掌握国家的实权
内阁产生的途 议会产生,对议 君主任命,对君 径不同 会负责。 主负责。
(2007· 广东文基· 31)1689年《权利法 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 共同之处在于( )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关系
任命
行政、立法 权集于一身
(行政权)
皇帝
批 召 集 准 解 法 散 议 律 会
宰相、内阁
负责
帝国议会 选民选举
(权 小)
(审批法律)
议 会 (立法权)
联邦议会 邦代表
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2、君主都是世袭,终身制。 不同点: 比较项 权力中心不同 君主权限不同 英国君主立宪制 议会 统而不治, 无实权。 德国君主立宪制 君主
上述资料反映了当时的德意志面临着怎样的社 德国四分五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会状况?最需要的是什么? 发展。
德意志的统一
背景: 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
要求实现统一 过程、方式: 俾斯麦 实行“铁血政策”,通过 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18宪制的建立
背景:德意志统一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 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 的 ……. 而是要用铁和血
“铁”指武器和军队; “血”指战争。
高中历史: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成因

高中历史: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成因1.特点
(1)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掌握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
(2)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
(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
(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2.原因
(1)历史原因: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2)现实原因: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充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同他国展开竞争。
第1 页共1 页。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9年
民主改革循序渐进 英国:1640----1689
12年 7年
美国:1775----1787 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德国:1864----1871 专制制
代议制
民主
人治 法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总统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法国:议会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实)
1866 普鲁士
1864 丹麦
1870 法国
(二)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宪法的内容
①国体:
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 留了一些自治权。
江 苏 省上 冈 中 学
② 政 体: 君 主 立 宪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皇帝:国家元首,任命官吏、 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宣战、 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 统帅军队,权力巨大
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兑 换十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 他所运货物的价值。
上述资料反映了当时的德意志面临着怎样的问 题?最需要的是什么?
(一)前提: 德国的统一
1、原因:
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能够统一的原因:第一19世纪五、六十 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速发展,但国家四分五裂 的状况严重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统一成为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第二在资产阶级软弱的情况下,出现了经济和 军事实力强大的普鲁士邦国。在其“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 下,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
总江 苏结省上一冈:中 学英、美、法、德四国近代代议—制—近比代西较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国家制度)
第3课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3课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考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考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3.重点掌握: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理解民主政治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各国民主政治都与当时的国情相一致。
4.阅读内容“震荡中的法国"一目5。
浙江省已考考点(省抽测与高考卷,数字表示年份)10年抽测(法国,选择);12年高考(非选择,法国5分);13年抽测(法国,选择)★基础过关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一票共和”1.背景:(1)自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政局长期动荡,社会矛盾尖锐(2)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共和制,以发展资本主义。
2.颁布:1875年,议会以一票优势确立____ _制度。
3.内容(1)行政权:归于 ,任期年,是和军队最高统帅;经同意任命内阁;经同意,可以解散议会。
(2)立法权:实行两院制,由和组成,,由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负责.(3)其他:规定以《》为国歌、国庆节以及“政府的形式"永远不得动摇。
4.特点—-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5.评价:(1)在法律上确立了法国的政体,从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2)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后进入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3)总统和权力很大,是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4)法国共和政体很不稳固。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脆弱的德国民主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1)在宰相领导下的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奠定了基础.(2)工业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民主意识增长2.颁布时间:__ _年春。
3.内容(1)确定帝国为___ __制国家:掌握了军事、外交、海关和法律等权限,各邦保持了一些权。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你认为军队在德意志帝国的地位 怎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会导 致怎样的结果?
德国军队在帝国中占 有重要地位,说明德意志 帝国具有很强的军国主义 特色,军国主义思想在社 会中影响深刻,最终将德 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 深渊。
威廉二世
4、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2)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3)行政权和立法权没有真正的分离
★关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几点认识: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过程方式: 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到19 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确立。 主要特征: 1)以选举与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2)实行三权分立和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3)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拓展1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统一表现
法德两国宪法的制定,分别有何进步性?
法国: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2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经:工业资本主义;政:现代民主政治)
德国: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2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专横统治引起社会不满,把德国拖进一战的灾难)
专制主义
军国主义
为什么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会保留大量专制主义,其建 立起的代议制不如英国、美国、法国彻底和完善?
责,立法权归议会,但君主有否决权。
特点: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马克思对德意志帝国的评价
•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 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 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 形式粉饰门面”?
宪法表明:皇帝和宰相权力极大;议会无实权 可见: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魏三欧美代iom与®1第3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 法兰西共和历程:⑴过程:①1789年7月140,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执政府统治四个时期。
(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但法兰西不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
(2) 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 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③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惨败。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③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4)综合以上材料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演讲和大多数
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靠铁和血来 解决。” ❖ 请回答: ❖ 材料一提到的“当代重大问题”指什么?俾 斯麦是怎样用“铁和血”来解决的?
(1)重大问题指德国的统一,三次王朝战争 完成了统一。
❖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15条:“由皇帝 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 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 帝有权召集,召开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以 及使议会延期和结束。”
❖ 2)材料二对君主权力的规定有什么特点?
(2)帝国宪法赋予皇帝以巨大的权力,可以 任命宰相及各级官吏,可以解散议会。皇帝是 国家权力的核心。
❖ 二、确立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 布
❖ 1、内容(1)①皇帝权力:皇帝 掌握国家大权,是 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 散 议会 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 ②宰相权力 宰相是内阁首脑,主持政府工作。 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 ③议会权力: 议会 是立法机构,由 联邦议会 和
❖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 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 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 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材料一提到的“当代重大问题”指什么?俾斯麦是 怎样用“铁和血”来解决的?
(2)材料二对君主权力的规定有什么特点? (3)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说明材料三的“以
课表要求: 1.德国的统一 2.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3.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意义
❖ 知识结构 一、德国的统一
德意志帝国建立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高度文明伴着极端凶残,构成了德意志民族对人类历史 双重影响,恰如诗人歌德所说:“一想到德意志人民,我 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他们作为个人,个个可贵,作为整 体,却又那么可怜。”从德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德 国人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一.1871年以前德国的基本国情:
德意志帝国建立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脆弱的德国民主
他们是不同领域杰出的历史人物,世界的哲学泰斗、
思想家、文学名宿、艺术奇才和科学巨匠。相对论、量 子论、能量守恒定律、电磁波、X 光射线、自动点火内 燃机和汽油内燃机汽车的创制等,都是德国科学家的贡 献。另外,在数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领域也是 人材辈出、硕果累累。
材料四:
通过19 世纪初的改革, 容克地主牢牢的控制了国家政权,普鲁 士容克地主阶级的社会特征已经发生变化。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在
综经济上上所已述经,资1产8阶71级年化以, 甚前至历许史多发人展还的进入主工题业是领实域现, 成国为家第统一 一次工并业确革立命宪的政弄,潮儿并。且在统西一里的西条亚工件业已区经,“具一备部。分变成了农业
三.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国家组织(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分配): 内容:确定德国为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集最高立法、司法、行 政等,地方政府也获得了一些自治的权力。 特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作用:顺应了德国历史发展的趋势,真正实现了德国的统一,为 德国的统一开辟了统一国内市场和政权、政策支持;也利于地方 政府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推动德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启示: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的确立必须适合本国国情;国家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度设计要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其他言之 有理也可。
日展渐;形关成税。同盟和高度发达的铁路网将德意志部分地区形成统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15条:“由皇帝 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 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 帝有权召集,召开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以 及使议会延期和结束。”
❖ 2)材料二对君主权力的规定有什么特点?
(2)帝国宪法赋予皇帝以巨大的权力,可以 任命宰相及各级官吏,可以解散议会。皇帝是 国家权力的核心。
国王,统而不治国 家的象征,无实权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 首相和政府(内阁)
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 掌握行政权,对议会
会负责。
负责
议会
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和帝国议会(民选,无实是权力的中心 权)是立法机构
❖ 小结:英德虽然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但英 国内阁掌握 实际的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国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4.(2008江苏,16)近代以来,英、 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 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 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 5.(2010·海南单科11)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 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先生已 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 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 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 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 普鲁士兵营的企图。”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
2. (2009宁夏辽宁文综,30)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 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3. (2009全国文综二,19)美国历 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 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 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 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 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 原因是
❖ A.普法战争
B.拿破仑战争
❖ C.德意志帝国成立
D.路易·波拿巴政变
❖ 6、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 小的是 ( )
❖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787年美国宪法
❖ 7.俾斯麦在1890年因与德皇意见不合而被罢 免,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皇这一做法 ()
❖ A. 合法 B. 不合法 C. 说不清 D. 屠戮功臣
❖ 8.“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 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
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
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
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 国宪法具有( )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3.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行政权与立法权没真正分开; ②议会中,联邦议会(上议院)权 大, 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小; ③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4、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
进步性:
①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德国历史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②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 主义强国。
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4)综合以上材料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演讲和大多数
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靠铁和血来 解决。” ❖ 请回答: ❖ 材料一提到的“当代重大问题”指什么?俾 斯麦是怎样用“铁和血”来解决的?
(1)重大问题指德国的统一,三次王朝战争 完成了统一。
第三部分 世界近代文明发展历程 专题三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4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表要求: 1.德国的统一 2.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3.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意义
❖ 知识结构 一、德国的统一
1.统一的原因和条件 2.统一的方式和过程 3.德国统一的影响 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 2.性质 3.特点 4.评价(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英国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对比
❖ 二、确立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 布
❖ 1、内容(1)①皇帝权力:皇帝 掌握国家大权,是 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 散 议会 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 ②宰相权力 宰相是内阁首脑,主持政府工作。 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 ③议会权力: 议会 是立法机构,由 联邦议会 和
❖ 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 法 ③法国1875年宪法 ④1871年《德意志帝 国宪法》
❖ A.①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英国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对比
国家元首
首相和 政府
(德国) 二元制君主 立宪 制
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
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 权力
(英国) 议会制君 主立宪制
❖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 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 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 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 家”。
❖ (3)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说明材 料三的“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3)《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立法权属于由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的议会,但是皇帝有权解 散议会且不对议会负责,任何立法都要经过皇帝的 批准方可生效。议会实质上起不到任何监督的作用。 所以只是粉饰门面而已。
(4)综合以上材料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4)局限性: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 制,它保留了浓厚了专制残余。
进步性: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 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 本主义强国之列。
2.性质: 保留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宪法。
局限性: ①确立的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②保留了君主制度和军国主义传统,阻碍了资 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1. (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21题)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 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 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 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 9.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 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 的“门面”是指( )
❖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 C.军国主义浓厚
❖ D.议会拥有立法权
❖ 10. 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 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列法 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 )
❖ A.英国 美国.英国 德国
❖ 1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 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 ①专制主义色彩深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 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其书《大外交》中描 述到:“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 男性普遍参政权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 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 国会的关系,比国王和国会之间更亲密“其中提到 的“它”是哪一个国家呢?当今世界中又是哪一个 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组成和“它”相似呢?
材料一 德意志的诗人们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德意志 的音乐家们用音符抒发抗争的激情;德意志的哲学家们,用理 念激发至高无上的国家崇拜。
材料二 最多的时候这片土地上使用的货币种类达到6000 种。……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 纪初,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 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一、德意志的统一
1.原因和条件:
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 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基础:启蒙思想的影响; 核心力量:普鲁士是德意志一个重要邦国, 专制色彩浓厚,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 核心人物:在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下, 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2.统一的方式和过程:
方式:王朝战争
❖ 15.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 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帝国议会 组成,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 和联邦议会 的批准才能生效。
❖ (2)宪法还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 国家, 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 了一些自治权。
❖ 材料一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演讲和大多数人的决议 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靠铁和血来解决。”
❖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 宰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 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帝国议会 和联邦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和结束。”
中世纪的德意志
962年意大利占领德意志,开始了德意志神圣罗马 帝国。自中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整个欧洲的战场。 1648年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以 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这片土地分裂为 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 1806年拿破仑占领德国,结束 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 德意志人想建立一个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愿望并未实 现,取而代之的是由38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 这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
德意志诗人席勒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 不到那块地方。”席勒的朋友歌德说,没有一个城市, 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 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 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