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浅谈

合集下载

浅谈对纪录片的认识

浅谈对纪录片的认识

纪录片赏析对于纪录片的最初认识,我是从《动物世界》开始的,喜欢看《动物世界》。

原来对于电影的分类基本不清楚,只知道看起来打打杀杀的就是动作片、讲述感人的爱情故事的就是爱情片,还有灾难片、科幻、恐怖等等。

随着见识的增长,慢慢知道了像动物世界这些应该是属于纪录片。

但是最初只以为像记录大自然、动植物、科学这些才是纪录片,而没想过有人物角色的也算是纪录片。

就像在刚开始看《北京的风很大》和《老头》时,我从一开始就惯性思维的认为它应该是有一个故事架构,因而在看的时候一直在找一个故事线索,看着看着就结束了,虽然过程中也有过对内容的思考,但却不够深。

因而这也才算是对纪录片认识的开端吧在学习中知道了纪录片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记录。

然而纪录片却又不是死板的记录事情的发生。

英国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是历史上第一个对纪录片下定义的人。

他认为纪录片应当是对真实事物做一种有创意的处理。

但真正的纪录片通常不只是呈现事实材料的客观记录;它运用事实材料证实作者的主张,或对现实的深入思考。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林达•威廉姆斯公开主张纪录片创作者应当由一个中立旁观者的角色过渡为一个主动制造意义的电影化表述的参与者。

他认为否定搬演和虚构束缚了纪录片人的手脚,单纯的纪实只能记录“肤浅的真实”。

其实说到这还不得不提一点,录片的影像是已经被中介了的现实。

在纪录片前期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不仅仅是记载客观现实的机器,亦是受创作者主观掌控的表意工具。

因而想要做到原汁原味的还原生活,想要做到“纯客观”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也许正是基于此,不同的纪录片创作者间的风格差异会很大,创作者为了使观众能清楚地理解到他的思想以及事实材料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思考,因而会对材料做一些文字、声音、镜头、效果的处理。

在处理的程度中就会形成差异,也就形成了创作者风格的差异。

在我们看的张以庆导演的《舟舟的世界》时,就能感觉出一些作者的主观意识。

片中用了带有感情色彩的低沉旁白及配乐,影响着观众的情绪,引发观众对舟舟的同情。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作者:郝琳杰来源:《大观》2017年第08期摘要: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的基石和魅力所在。

它要求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以非虚构的方式从事创作。

今天的纪录片是明天的历史,对纪录片的真实性而言,就是最大限度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

但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视作品,是创作者通过对客观记录的选择来表达主观态度的,从选题到后期制作,创作者的主观选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纪录片的真实并不是绝对真实,而是加入了人类主体意识的相对真实。

对事物采取纯客观的叙述,完全放弃传达意念情趣、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纪录片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如同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一般,纪录片来源于真实但高于真实,即有导演的真实,而不只是机械的监控记录。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如何在有导演的情况下保持对客观事物呈现的真实性呢?从早期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实电影开始,人们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呈现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发展、变化至今,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手法:第一种是以约翰·格里尔逊为代表“镜头要对准面前生活”的解说式主张,有大量解说词,拍摄者直接进入画面,做观众的向导,如《住房问题》、《锡兰之歌》;第二种是以罗伯特·德鲁和理查德·利科克为代表的“直接电影”主张,艺术家不抛头露面,摄像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无解说和采访,使用同期声,反对使用虚构手法,如《初选》、《意志的胜利》;第三种是以让·鲁什为代表的“真实电影”主张,导演可以介入、参与拍摄过程,以采访为主,使用同期声,不排斥采用虚构策略,如《夏日纪事》、《超码的我》;第四种是以埃伯哈特·费希纳和汉斯迪·特·格拉伯为代表的“口述电影”主张,仅以采访一种拍摄方式的素材构成,无旁白,无花哨的闪回,几乎没有镜头的切换,如《希特勒的秘书》、《第四公民》;第五种是以表演来再现客观事实的“真实再现”主张,即对生活场景的再创造,也称“纪录片情节剧”,如《北方的纳努克》;第六种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数字重现”主张,使用3D动画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如《圆明园》;后两种方式多在现代纪录片中运用。

浅谈纪录片画面中人物环境的力量

浅谈纪录片画面中人物环境的力量

2015年第23期21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 文学研究 .浅谈纪录片画面中人物环境的力量沈静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湖南 长沙 410006摘 要:纪录片是用电视画面来记录真实的一种形式,在纪录片中,人物、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既能为纪录片奠定情感基调,还能营造一种气氛,甚至能体现更深层次的人物性格,可以说,人物环境直接影响着纪录片的成败。

本文主要针对纪录片画面中人物环境的力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纪录片画面;人物环境;力量恩格斯说过一句话,“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也就是人物环境的出处,现如今,人物环境在记录片中尤为重要,既能为纪录片奠定情感基调,还能营造一种气氛,甚至能体现更深层次的人物性格。

在纪录片的拍摄创作中,我们看不到丰富的特效,也很少看到大牌明星参与制作,能吸引人的也只有许许多多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将有任务环境来打造。

一、抓住人物生活的环境着重渲染几乎每一部纪录片里都会提到人,并介绍他的生活环境与所记录事物的关联。

通过人物环境来烘托出更深层的含义。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火遍大江南北,不仅与他描写的美味的食物有关,我想更多的还是它里面许许多多看似为食物作陪称的人物生活的描写吸引了观众。

每一集都讲述的是一个人或是一家人与食物之间的羁绊,我还记得有一集,讲的是广东美食,里面就穿插了一位父亲为第一次见面的女婿准备晚餐的故事,美食本该是主角,但导演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人物与环境,正是这段真实的故事打动了很多观众,因为我们可能都经历过同样的或是类似的场景,感同身受,一顿看似简单而美味的晚餐,其中包含了一位准岳父的信任与责任的交接。

这样的故事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数不甚数,陈晓卿深知任务环境的力量,将中国美食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成功地将中国的饮食文化弘扬至全世界。

二、抓住人物生活环境中的细节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就像一件很平凡的东西,只要捉住细节,也能拍出很震撼的照片出来一样,抓住事物的细节,有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浅谈纪录片的解说词创作

浅谈纪录片的解说词创作

作者简介:陶大勇赤峰市元宝山区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浅谈纪录片的解说词创作陶大勇赤峰市元宝山区融媒体中心内蒙古赤峰市024076【摘要】纪录片是一种声画结合的影视艺术类型,它在视觉方面为观众提供直观形象,同时还在听觉方面帮助观众产生联想与想象。

因此,解说词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纪录片向观众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传达主旨的重要途径。

解说词要与画面相互配合,但是又不是简单的对画面进行重复表述,而是要相辅相成,甚至对画面进行补充与升华,同时语言风格上要通俗易懂,不同的纪录片的类型对解说词的风格要求也不同,本文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纪录片解说词画面【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6-0751(2019)12-0006-04纪录片主要是与故事片相对的纪实性影像作品,与故事片相比,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纪实性,所记述的事情都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即用影片来叙述非虚构的故事。

纪录片是一种声画结合的影视艺术类型,它不仅要给观众带来视觉方面的享受,还要促使观众从听觉方面产生联想与想象。

很多优秀的纪录片中,解说词通过声音向观众传递画面以外的信息,更加丰富的情感,使观众产生共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20世纪80年代的《话说长江》中的解说词就如同琼浆玉液,使人沉浸在如诗如画的美丽意境之中难以自拔,根据长江的流向介绍沿途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古老文明与壮美山河,画面浓墨重彩、气势磅礴,吸引着众多观众的目光,这部25集的纪录片收视率曾一度高达40%,这与其充满激情、富有想象力的解说词密不可分。

对于纪录片而言,解说词的作用不亚于画--24面,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解说词的作用会大于画面。

在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与画面相配合声画结合是纪录片叙事与表意的前提和基础,纪录片中的声音除了解说词还有同期声、音乐等,《话说长江》中除了音乐与解说词之外,基本没有其他声音,属于全解说词,而一部分纪录片是半解说词,也就是解说词与其他声音共同承担画面以外的叙事与表意功能,所谓的其他声音包括人物独白同期声、采访同期声、自然环境同期声等。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与价值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与价值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与价值作者:王玉波来源:《活力》2012年第20期[摘要]纪录片的“真实”问题众说纷纭,各抒己见。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从三个方面阐释了纪录片中“真实”的重要及真实与价值的关系,提出了“相对真实”的论点,对电视从业者和纪录片爱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即:一、“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纪录片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如果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纪录片所特有的审美价值,滑向了虚构的故事片的行列。

二、“真实”的相对性。

谈到纪录片的真实,有人就刻意追求纪录片的纯粹真实,即追求绝对真实。

认为真实纪录片不仅人物、事件是真实的,而且在时间、空间和细节方面都是真实的。

三、“真实”的价值。

真实是与价值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了真实就失去了价值。

它的价值在于通过记录,真实地反映现实,而带给人们某种历史或现实的启迪。

纪录片具有现实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纪律片;真实;相对性“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如果失去真实,就失去纪录片所有的审美价值,滑向虚构的故事片的行列。

纪录片不同于以虚构为本体的文学,虽然它们都是以探求人和人的生存为宗旨的,但审美目的不同。

文学的虚构性,使它具有一种想象的自由度,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这个丹麦王子。

在哈姆雷特身上,有着人类共同的人性,人性的优点和弱点,激情与彷徨,所以它提供给人们一个自居的空间,获得一种自恋的精神抚慰。

纪录片由于有真人真事的限定而非精心挑选和修饰的演员,这就从理性上破坏了自居的幻觉,在观众面前自始至终形成一道理性的屏障,把自己与片子隔离开来,所以纪录片提供的是一种关照,由关照对方而比照自身。

“如果说文学是一个梦,那么纪录片则是一面镜子,人类现实的生存之镜,从镜子中,我们理解人类自身的处境和状态。

”“不论被记录的对象是人还是别样生态的生命,也不论记录的是状态还是过程,这一切必须都是真的”。

纪录片的本源是人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是“在此”,是此刻当下,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因为一切都是当代史,即使是历史题材,也是站在今天的视野范围去解读,它以人们的现实存在作为它第一的东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内容提要:随着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开播,中国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市场动力明显增强。

历史文化题材作品不仅数量增多,影响力提升,美学探索更进一步,戏剧化和娱乐性更为凸显。

同时,关注当下、记录现实的纪录片作品数量有所减少,影响力也局限于边缘空间。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态势下,意识形态话语依然强健,市场的力量渐渐呈现,美学贴近市场变幻出万种风情。

本文试从近几年涌现出的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制作及传播特点等方面,浅议其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纪录片美学特征制作特点新趋势一、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近两年来,中国纪录片作品主要呈现为宣教型、审美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1、宣教型作品宣教型纪录片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参与了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成为宣教型作品的一种新趋势。

2010年以来,中国纪录片作品围绕着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社会事件展开。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关于世博的纪录片也蔚为大观,成为2010年度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个热点。

不论国家媒体还是民间机构,都对这一题材寄予了极大的热情,姿态各异,佳作纷呈。

由中央新影集团摄制的纪录电影《城市之光》,系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电影之一。

《城市之光》全景式记录了自2008年9月以来上海世博会筹备的重要事件和活动,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展现历史风貌,描画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书写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体会,以及对城市未来的思考。

由周兵导演的纪录片电影《外滩轶事》也是关于上海历史的巨制。

影片通过有意味的五位主人公,采取真实再现的手法,大规模运用了数字影像手段,展现上海从小渔村到远东第一大城市的百年沧桑。

专业演员的参与和精彩剧场的演绎也让这部纪录片更增加了戏剧性和观赏性,演员第一次在纪录片里开口说话,引发学术界关于纪录片边界的讨论。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将《外滩轶事》改编为52分钟版本在该频道播出。

浅谈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浅谈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浅谈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政论片;风情片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是一种纪念性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它以真实的人物、事件、环境、情景等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原生形态,来反映再现客观世界、现实生活,或表现创作主题的一种见解和情感。

它不同于广播专题片和电视新闻片,不仅有长篇幅的画面,还包括解说、音乐、音效、同期声和字幕六大创作要素。

画面图像,是一部片子的基础,有其自身语言,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感。

解说一般对画面有依附感,但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它对画面有高度的补充、丰富、点题、渲染等作用。

音乐是为配合图像与解说而存在的,它最具表情性。

音响效果是人为制造的自然声响,它可以营造真实的环境,表现人的情绪,折射人的心理,具有象征性和自身价值。

同期声是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和人物语言。

字幕用来代替说明性解说,起提示、补充作用。

以上六大创作要素,分别隶属于视听两大语言,共同形成电视语言。

它们表面独立,却又相互依附。

在电视纪录片创作诸元素中,解说只是创作一部片子的要素之一。

现仅对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政论片和风情片的解说词着重分析。

1 政论片解说词1.1政论片解说词位置感靠前从大量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政论片”的解说一般声音、气息力度较强;出字饱满;语言感觉严肃、质朴、庄重、大方,有主体感,此时位置感需上前,用文字补充画面或实物所欠缺的信息,扩大片子的包容量,使观众能够更好,更完整的了解到片子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所有信息。

1.2解说词可以补充片子欠缺的信息《故宫》(六)片子的一开始,画面呈现的便是故宫博物院的几座房屋,屋里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在仔细端详着几片支离破碎的陶瓷,但如果加上片中的解说词,观众所了解到的可就不止这些了。

“这里是故宫博物院东南角的南三所。

它曾经是紫禁城里皇子居住读书的地方。

故宫博物院的古器物部就在这里办公。

这位叫耿宝昌的老人,已经84岁了。

他已经在故宫工作了将近50年。

在这50年里,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瓷器、鉴定瓷器、抚摸这些瓷器。

浅谈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浅谈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浅谈纪录片的创作手法格里尔逊也是第一次正式提出“纪录片”这个概念的。

其主要特征就是“画面+解说。

”但表现手段太简单,不够客观,被人称为“上帝式的独白”。

约翰•格里尔逊只有一部个人作品《漂网渔船》。

这部49分钟的纪录片奠定了他的经典地位。

在他的个人作品《漂网渔船》里,始终表达着一种崇高而有人文价值的主题——劳动的尊严与工人的价值。

他所监制的纪录片当中,绝大多数的作品都围绕着工人劳动来说事。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比每一位纪录片导演都伟大,因为他的热心与无功利性让不少纪录片导演熠熠闪光。

自从电视纪录片走入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近几年,不但纪录片创作有了一定的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独立制片人和DV爱好者。

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电视纪录片是一种艺术的展现真实场景纪实性的节目形态,多角度的挖掘生活素材,通过纪实的真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和丑,给观众提供一个真实的人生体验,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电视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它讲述的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通过电视拍摄和编辑手段,展现凝练的生活,揭示不同的人生,激起人们对自己生存空间的审视,为了吸引观众的关注度,纪录片还要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故事性已经成为了电视纪录片吸引和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纪实性也就是影片的真实性应该是纪录片生存的基础,而艺术性的结合则体现在影片的故事性的强调上,在纪录片真是的讲述故事的创作过程中,恰当的运用艺术元素,展现故事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纪录片的可视性。

故事是纪录片中揭示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的情绪。

但是单单依靠一个真实的故事来传达趣味性和艺术性是不够的,在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中,后期还辅以艺术化的手法,增加情节的曲折性,还可以将音乐和画面结合,使得情节更具有节奏性,更能增强影片的关注度。

浅谈纪录片中“长镜头”的重要意义

浅谈纪录片中“长镜头”的重要意义

影视大观浅谈纪录片中“长镜头”的重要意义王 旭(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京 100020)摘 要:长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不仅有揭示完整生活的功能,还有记录生活过程的功能,它注重对外界画面真实性的表达和展现,起到保持空间画面完整性的作用。

纪实主要是对真实生活的高度还原,长镜头是高度还原真实性生活的重要表现手段,增加了影片的美学阐述,保证了影片声画的统一,对于增强整个纪录片不可置换的真实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镜头独特的属性,使得在纪实纪录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长镜头;纪录片;同质化;真实性一、我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一)我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回溯1950年的《中华儿女》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63年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并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

在文革时代,我国纪录片高质量产出,但形式与内容都比较单一,很多纪录片的拍摄都是为了宣传。

1980年中日合拍的纪录片《丝绸之路》,中国电视第一次对外开放协作,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片,开创了中网电视史上的两个“第一”记录,是中国纪录片的史新。

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后来有了由康健宁与高国栋联合指导的记录电影《沙与海》和孙曾田的《最后的山神》,国内先后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

随着《望长城》、《生活的空间》的推出,中国纪录片发展到电视的最前沿。

[1]这些优秀的纪录片真实记录广大群众的朴实生活,直接诉诸观感,艺术传播者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给观众足够的空间思考和参考。

导演张以庆记录了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一个小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14个月里的生活,在2005年6月的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纪录片《幼儿园》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年底,在亚太地区青少年电视节、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上、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获得大奖。

《幼儿园》特别是在艺术内涵方面,向世人证实了中国的纪录片还是可以与世界水平一比高下。

浅谈纪录片的叙事原则

浅谈纪录片的叙事原则

浅谈纪录片的叙事原则作者:文菡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7年第06期纪录片作为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印证和写照,它用纪实手法非虚构地解释历史、记录现在、预测未来,客观地审视并再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

客观来说,纪录片的叙事原则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篇章中发生的片段,最大程度地将真相呈现给观众,对于弘扬时代先锋、宣传先进典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由于纪录片的观赏感性弱和叙事理性强的特点,导致党员电教片的拍摄者对于纪录片这种形式的运用相对较少。

那么新媒体时代下的纪录片能否在与党员电教片的碰撞中重新找到突破口呢?笔者尝试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山河印记》和《大黄山》三部纪录片寻找答案。

一、集合生活化的理念与真实化的场景,让叙述有温度《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绝非偶然,这不仅仅在于它运用了拍摄和制作的高科技手段,创作了美妙抒情的解说词,更为重要的是该片自始至终体现了纪录片创作生活化的理念和真实的场景展现。

在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什么声名远播的烹饪大师,更多的都是离我们很近甚至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的劳动者。

无论是职业挖藕兄弟,还是采集松茸的母女,他们在镜头下展现出的是一幕幕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捧出的是一道道寻常人的家常美食。

这些真实的画面让观众在观看之后不仅醉心于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为其中一个个细腻真实的场景所感动。

比如介绍《厨房的秘密》那一集,展示的是村宴的场景,全村人围坐会餐,必须用圆桌和红布。

分享美食的过程,其实更是彼此之间交流的重要仪式;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的是桌上的美食,品味的却是温暖的人情。

正是这些质朴平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让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自然而然就回味起“儿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使得这部纪录片具备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应该说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因素可能有很多,但能否在叙述生活化的理念与还原真实化的场景下温暖观众、赢得关注便是关键。

《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一方面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技巧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技巧

社科文化摘 要:纪录片是我国电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百姓精神世界的同时,可以让其对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发展进程具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对于提升人民的综合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伴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视纪录片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和创作理念.本文主要围绕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技巧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视媒体;记录片创作;拍摄技巧电视纪录片在制作的时候需要以社会当中出现的真人真事作为原始的创作素材,将现实生活作为艺术描绘的主要对象,在当今社会中,我国各个领域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人们的娱乐方式和渠道更加多样化。

在确保纪录片内容展现上客观、真实的同时。

在艺术创作和技巧创新上提出了更高挑战。

本文对现阶段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旨在帮助更多制作人员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强化纪录片情感的带入感评判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与其打动人心的程度。

怎样能够在情感上引起受众强烈的共鸣感,更好地将纪录片中的思想内涵传达到每个受众的内心深?《国庆纪事》用90分钟讲出了50年国庆的故事,浓缩了共和国50年的历史。

它在制作的时候就充分重视了情感因素的运用,让受众能够在一名老农对天安门的深情鞠躬中感受到其对祖国的深切之爱,这种细腻的表述方式能够切实感化受众,让更加细腻的情感渗透到受众的日常生活中。

另外,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选择素材的时候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家的厨房,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感受到来自家的亲切温馨,品出不一样的味道,将纪录片的主旨进行升华,从而切实引起受众心中的强烈共鸣[1]。

二、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材纪录片的题材源于现实生活,将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影像技术来深入加工。

纪录片所展示的场景都是真实的通过真实场景的展示让受众思考,所以其最关键的部分也即真实。

(完整版)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及纪实手法

(完整版)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及纪实手法

对于纪录片的概括我更喜欢肖平在他的书中所说的,"纪录片是既是一种世相,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和品格"。

我们用镜头去面对生活,提炼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而这种真实性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觉得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类型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以生命去试问自然、真理和人类的禁区与盲点,选择纪录片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一种对生活的忠诚。

这也是我们热爱纪录片的原因。

真实就是纪录片的生命,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片的真实理念1. 从客观真实角度看,纪录片的文本内容永远无法接近客观生活本身,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不尽一致、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即想像与虚构的成分。

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经过摘取,就未免带上主观性。

而在大千世界中我们只对一人、物、事感兴趣而成为叙述主体要表现的对象,这似乎也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

而叙述主题与对象的共鸣程度、采访拍摄过程的策划、镜头的参与到编辑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使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与客观存在物存在着不一致。

2. 纪录片文本内容具有主观性与虚构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纪录片叙述具有修辞性,但从另一方面,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也存在着客观性和真实性。

纪录片是真实事件的见证者,纪录片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用纯粹的文字方式对真实事件进行描述的"追忆性"行为这确保了纪录片文本内容反映客观真实的可靠性。

3. 纪录片文本内容的真实,是文体技巧与观众接受心理共谋的结果。

有人说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效果"是由观众对片中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决定的。

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文本与客观存在物之间是否符合就在于观众的"真实判定"。

其实观众在判定纪录片文本是否逼真反映生活的依据,一方面来自观众习惯了的或理解力之内的意义模型。

另一方面来自节目类型、文体观念与技巧对观众的暗示。

二、纪录片是注重过程的纪录,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过程纪录中,较之"解说加画面",我们应尽量用纪实手法来表现过程纪录的真实。

浅谈纪录片中的摄像风格对影片的影响

浅谈纪录片中的摄像风格对影片的影响

纪录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既有艺术审美的价值追求,也有高度纪实的宗旨需要。

纪录片创作的成功与否与拍摄技巧有着直接关系,摄像风格则直接影响纪录片的整体效果和真实性的表现。

这就要求摄像师在纪录片的整个拍摄过程中,必须具备非常娴熟的拍摄技术,并能在时间的一维性和空间的多维性碰撞过程中,及时地、准确地、灵活运用各种摄影技巧。

一、画面构图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画面构图是纪录片拍摄取景的基础,是镜头语言最直观的表现,构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镜头的张力。

一般的构图方式有很多,比如九宫格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框架式”构图、对角线构图、“S”构图、紧凑式构图等。

构图方式不同表达的镜头语言也不同,它直接影响的是画面的张力,在纪录片《寻找巴布什金中校》中,老军人到烈士墓前献花的场景,背景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前景是墓前长了小草的石板路,墓地是一个比较肃静的地方,于是我们选择了“黄金分割”式构图突出庄严气氛。

拍摄主体情绪和影片主题决定了构图方式,在纪录片《暹罗追鸟》《美丽西江———守望》中使用比较多的是“框架式构图”,因为“框架結構”可以使观众和被拍摄主体产生距离感,比如在《美丽西江———守望》中白头叶猴野外觅食场景,画面构图利用树枝的框架结构很好地让观众感觉置身于丛林中却不会打扰到猴子。

有时候“框架式”构图的距离感能起到拉伸画面的纵深,让画面更有层次。

在纪录片《南溪河畔》中,越南友人在亭子下见到当年救治他父亲的老医生时的场景,摄像师利用亭子的立柱构成了一个带前景的框架,这种利用前后景组成的框架可以增加画面的纵深感,但拍摄主体必须放在视觉消失点上才能很好地完成这样的构图效果。

画面构图对镜头所表达的语言非常重要,但影片是一个整体呈现,它不但需要每个画面的精准,更需要画面上整体呈现出特性,这就涉及到构图风格。

构图风格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影调,它需要的是整体风格上的服务主题,所以构图风格直接影响主题的表达。

纪录片《生命在震撼中延续》主题表达的是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主题意味着突出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美好。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摘要】纪录片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诞生的,它的发展对当今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文简单阐释了纪录片的起源和基本概念,以及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纪录片;起源;定义;真实性;纪录片的发展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

它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变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基本特性。

纪录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技术等传统手段难以比拟的。

记录片用“声情并茂”的方式为人类记录事件的本质。

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于世。

1.纪录片的起源纪录片诞生以后,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文思等电影大师对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1.1弗拉哈迪与纪录片的雏形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在1922年制作出了他的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他被称为美国的“记录电影之父”。

同时也被作为纪录电影的创始人和鼻祖。

这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弗拉哈迪将纪实的手法用于拍摄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观照,也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

以《北方的纳努克》为例,纪录片具有独特的审美和价值观念。

同时影片是非虚构的搬演。

而非虚构行为的产生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真实的时间②真实的空间③真实的需求。

只有在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行为的本身才不是虚构的。

这是纪录片形成的首要条件。

其次,弗拉哈迪在拍摄影片过程中做到了深入了解对象。

这种力求表现鲜活对象的方法至今仍为许多人所效仿。

他的拍摄强调画面效果,而不是依靠蒙太奇。

蒙太奇手段在纪录片中的使用经常被指责为“宣传”。

弗拉哈迪凭着直觉,开创了一种相对“纯粹”的叙事方法。

1.2维尔托夫与先锋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电影吉加·维尔托夫(1896-1954)是一个曾被大家长期忽略的早期记录电影探索者。

他的纪录片创作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是电影史上最早探索纪录片样式并产生影响的人物之一。

浅谈纪录片《海洋》的现实意义

浅谈纪录片《海洋》的现实意义

浅谈纪录片《海洋》的现实意义作者:刘畅来源:《卷宗》2015年第07期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曾经说过:“纪录片是最高尚的片型。

”那么,纪录片之所以高尚,是因为它不追求短暂的、即时的功力目的,而是要忠实地具体可见的事物进行真实的记录。

这种“真实”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反射,而且凝聚了纪录片创作者的思考、选择与价值取向。

《海洋》这部纪录片通过对海洋世界的真实记录,导演雅克·贝汉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敬畏生命保护自然。

1 海洋的拍摄《海洋》中,雅克·贝汉以一名自然环境保护者的观察视角,不仅仅是把镜头深入海底,记录奇观世界,而且是更多地向人类展示和剖析了海洋的现状、人类对海洋的索取、影响以及破坏、海洋生物生活的险恶环境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危机。

《海洋》中每一个镜头都因为其真实性而显得那么的美,海水呈现着蔚蓝色,正好与天空相互照应。

海洋中形形色色的动物们更是让我大开眼界,画面震撼更是超过了我的想象。

不管是海鸟们垂直冲入水中捕食时的坚决,还是水中成群结队迁徙的鱼群,或是刚出生的小海龟们只为生存下来不被捕而快速冲向水中的勇气,都让我见识到了生命的壮阔,所以《海洋》不仅仅只是素材丰富的一部海洋纪录片,它成为了一部关于生态学的纪录片,更是体现了一种极为高贵的对生命深深的敬畏。

雅克·贝汉喜欢将自己的影片比做歌剧,这也正是其作品的独到之处。

他对待自己的作品始终保持着足够的耐心和惊人的毅力,对每一个镜头字斟句酌的严谨使他的每部电影都成为一次漫长的征程。

二年的筹备,四年的拍摄周期,一年的精心剪辑, 400多人的拍摄团队,12 个摄制组,70 艘船,54 个拍摄地的循环往返,聚焦100 多种鱼类、海洋哺乳动物、水鸟等,积累超过500 小时的素材,并耗资5000 万欧元,被称为法国电影史上最昂贵的纪录片——正是这些数字成就了完美的《海洋》。

同时《海洋》中的大量机位,除了必需的俯视镜头,几乎都是平视,或者仰视,大量采用短焦距镜头,拍摄对象与摄像机只有一到两米的距离,一条完美的狮鱼或乌贼,一只海豚甚至鲸鲨,仿佛跟你近在咫尺无辜地注视着你,生命的无言对白就能令人心碎。

浅谈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

浅谈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

第 5 卷 总第 124期 39影视传播收稿日期:2021-1-21作者简介:刘冬(1973—),男,回族,新疆人,编辑,本科,主要从事记录片创作研究。

要想了解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之间的差异,首先需要了解这两者各自的特点。

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其主要运用到现在进行时的新闻镜头,将社会生活情况真实的记录出来,将生活的原生态更为客观的展现出来,对于那些摆拍和虚构的方式会比较排斥;对于电视专题片来说,其主要运用的是过去时或现在时的镜头,深入且集中的对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报道,报道的内容相对专业,但形式十分多样,允许创作者将观点进行直接阐述,是一种特殊的电视文化形态,其介于电视艺术与电视新闻之间。

电视专题片不仅具备新闻需要的真实性,同时也具备艺术的审美性,这即为两者的特点。

但无论是专题片还是纪录片,其都是将生活中的真情、真景、真人、真事作为拍摄的基本内容。

一、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之间的差异(一)表现生活的方式存在差异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其更属于新闻的范畴,因此采用的纪实手法会相对单一。

在记录社会生活时主要利用新闻镜头,通过对光、画面、色、剪辑、光、音响等内部艺术潜力来体现其艺术性[1]。

由此可见,电视纪录片的新闻属性更强。

而就电视专题片来说,其在表现社会生活时主要运用的是隐喻、对比、联想、象征以及渲染等艺术手法,可以结合不同的创作需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拍、摆拍、追拍以及扮拍等。

由此可见,电视专题片无论是纪实属性还是艺术属性都较强。

(二)反映生活的方式存在差异所谓电视纪录片,可看作为社会生活的客观再现,主要是利用同期声或长镜头等方式再现生活的具体情境,将真实的生活展现出来,其不允许创造者直接表露出自己的主观意识,要尽量隐蔽自身的主观意识,要用事实来说话。

而电视专题片则不同,其在对社会生活进行反映时,会渗透创作者较强的主观意识,可直接将创作者对生活的主张和看法表现出来,允许各种表现手段的融入,能够更为突出的表现出社会的真实生活。

纪录片创作心得浅谈

纪录片创作心得浅谈

纪录片创作心得浅谈作者:高苒来源:《活力》2012年第01期[关键词]纪录片;创作;美学最初认识纪录片,还是在我们儿时看电影的时候,每在放映正片前,总会看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新闻纪录片”,短短10分钟,讲述一个小故事,很有趣,这就是中国纪录片的前身。

我国电视纪录片自1958年诞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一大批内涵深刻、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强的优秀作品。

像大型系列纪录片《话说长江》、《望长城》、《改革开放20年》、《邓小平》等,片子以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直到现在许多专家学者和观众还对这些优秀作品赞不绝口。

那么,如何拍摄出叫好又叫座的纪录片,这也许是每位纪录片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有这样几点思考:一、纪录片创作要强调精品纪录片是一门艺术,艺术性是它的基本属性,要求纪录片的创作者要有精品意识。

它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制作上,要有精品意识;其次在思考上要有一定深度。

通常要创作一部制作精良而又有思想深度的纪录片精品,是需要比较长的创作周期的,周期长并不一定能出精品,但要出精品则一定要有创作周期作前提,这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中不成文的规律。

陈晓卿拍《龙脊》时,在山里一蹲就是大半年;王海兵拍《山里的日子》九进大巴山,拍摄时间长达一年半。

正如著名纪录片制片人陈虻曾作的一个比喻:“就像一个馒头和五百粒米,同样都能让你吃饱,我们的每一个作品本身的深度是不够的,但是累加起来就和大作品的深度相当了。

”2011年1月1日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一部部优秀的纪录片和观众见面了,《迁徙的鸟》、《外滩》、《野性俄罗斯》、《旗帜》、《日本细菌战》等等。

这些优秀的纪录片都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不惜在拍摄上花费时间。

没有晴朗的天气,可以等,没有出现精彩的画面,就重新拍。

《外滩》拍摄时间3年,家在北京的编导常驻上海的时间有两年多。

《野性俄罗斯》拍摄时间长达5年,导演和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历尽千难万危,冒着生命危险近距离拍摄野生动物,片子制作出来后,获到了世界的赞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拍摄的《走遍中国》“潮州”专题片中,在表现潮州人当年为了生计背景离乡,出海下南洋的时候也运用了这种“真实再现”的手法。仿旧的褐色画面,扮演的出海人赤脚在沙滩上一步步走向海边的一叶孤舟,手中拿着一支潮州乐器——椰琴,身上背着一个蓝白相间的碎花小包裹,背景音乐是一曲潮乐中悲怨的乐曲。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使用“真实再现”手法,使影视画面得以大大地丰富,对于我们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对于更生动地表现追忆回眸类纪录片,对于我们拓展纪录片的选题范围,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如《纪录片之窗》中的节目《与生命签约》一片就是其中的成功的作品。节目讲了一位身患血液重症、如不及时治疗来日不多的男主人公,与生命抗争,签约贷款承包桃园,为自己挣治疗费的故事。节目多处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真实再现的镜头,如主人公因过度劳累,病情加重,昏倒在桃树前一段,就采用了补拍和组织拍摄。随着人们的呼喊声,桃园里干活的伙计们伴着摄像机的晃动的镜头跑向倒下的主人公。镜头拍得真实感人,弥补了“不在场”之憾,更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顽强精神,给观众的心灵带来震撼。还有主人公找邻居借钱的一段也再现得很感人。由于天旱缺水,急需资金挖蓄水池。节目出现了这样一组镜头:夜幕降临,主人公徘徊在邻居家的门前……敲门……主人公与邻居的一段对话。虽然我们看不清人物的面部表情,但通过这段再现,增强了节目的叙述张力,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
纪录片《国球沧桑》讲到“文革”期间中国乒乓球队员被下放农村,乒乓球训练被迫中断时,编导采用了这样一组镜头:长满蒿草的荒芜的农家院落,一间放置农机具的棚子,土屋旁的草丛中一个破乒乓球案子斜靠着,棚子中拉着一条红色的大标语。
纪录片《追梦舞台——》讲到老舍先生离开人艺、离开人世的时候,也用了一组很有感染力的再现镜头:空空的首都剧场,几盏舞台追光灯照着入口的大门,慢慢地拉到老舍先生生前常坐的座位,实再现”的分类和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虚构的表现手法,确实广泛地、大量地运用于非虚构的纪录片创作之中。纠其存在之根源,寻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许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 扩展纪录片的选题范围,丰富节目画面。
“真实再现”之所以能在纪录片中找到生存土壤,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原始影像资料的匮乏。
在我国,尽管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强烈攻击的目标,尽管至今双方意见依然激烈对峙,然而“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在现今的影视作品创作中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乃至电视纪实类节目或栏目中。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今日说法》、《人与自然》、《记忆》等,包括我们新影创作的《纪录片之窗》、《亲历·见证》、《走遍中国》、《华夏文明》、《地图上的故事》等节目中都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
二是扮演;是由演员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行为进行扮演。如英国纪录片《失落的文明》(8集1995)中就采用了大量的扮演的手法。其中最后一集《美索不达米亚:回到伊甸园》讲到“死海文卷”时,由两位演员扮演了1947年“死海文卷”被发现时的场景:烈日下,两个牧羊人走在耶路撒冷的荒野中;他们来到了被陡峭的斜坡所隐蔽的小山洞前;一个牧羊人爬了上去;洞中有大量的古代陶瓷碎片和羊皮纸卷轴等文物……《纪录片之窗》栏目《破解西夏王陵之谜》节目中,讲到西夏文字的发现时也运用了扮演的手法:一个手举火把的人下到一个深深的洞穴中;探险者的脚步,在火把的映照下一步步向前走去;火把停在一块残破的石碑前;石碑上刻满了西夏文字。这种扮演在纪录片《金字塔》中再现塔顶巨石安装、《望长城》中再现烽火传警、《姊妹溪》中再现搭建盐卤栈道等中都有表现。
这里所说的“真实再现”是指事件发生时,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以及音响资料,事后根据创作的需要,采用虚构的方式把当时发生的东西模拟重现出来。
事实上,在电影纪录片诞生后的百年间,“真实再现”的手法就一直被采用着。弗拉哈迪(Rober Flaherty)的被公认为是世界纪录片开山之作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一片中,许多情景也都是利用重拍、摆拍等虚构手法拍摄的。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也很善于进行组织拍摄,他把这种方法称为“重拾现场”、“复原补拍”。
“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种:
一是重演,也叫摆拍或补拍;是由纪录片中的特定人物,按编导的要求对自己的过去的特定的真实生活片断进行重演。如弗拉哈迪拍《北方的纳努克》时,爱斯基摩人已不居住冰屋了,为了表现爱斯基摩人的风俗特点,弗拉哈迪请纳努克一家重演了搭建冰屋的情景。另外,影片中弗拉哈迪还请纳努克和他的邻居们穿上了他们早已脱去的兽皮,仿照他们爷爷的样子到海边用钢叉去捕捉海象。据我国老一辈纪录片摄影师讲,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时,先遣部队中并没有随军摄影记者,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组解放军战士跑入总统府、房顶上国民党党旗被抛落而下、战士们振臂高呼的经典镜头也是后来补拍的。
这种原始资料的匮乏,在历史文化类题材的纪录片中,在追溯回眸类的纪录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我们新影的《中华文明之光》栏目中《孔子》、《老子》等节目,又如我们的《千秋史话》栏目的大同系列的《大同沧桑》、《走遍中国》栏目的苏州系列的《吴越春秋》、大连系列的《百年旅顺》等节目中,编导遇到的问题是除仅有的图片资料、拍摄的一些实景资料之外,声音资料、影像资料为零。在编导们的面前,或者只有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个个口口相传的传说;或者只有祖先留下的一篇篇无影无声的文字;或者只有那些亲历者、知情者一段段生动难忘的回忆。如果想把这些美妙的传说、震撼的故事、难忘的回忆呈现在观众面前,“真实再现”便成了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法。
三、 营造艺术氛围、意境,增加了节目的感染力。
米歇尔·雷诺在《非虚构的艺术》中说:“如果认为只有故事片才需要借助观众的想像……是极不明智的,如果夸大纪录片平实非虚构的特点,就往往不能够理解故事片根深蒂固的感召力。”事实证明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以虚构的表现手法去渲染、去再现的镜头,也不乏是一种如同故事片一样的感召力的创造。所不同的是纪录片的真实是从日常生活中摘取出来的,是真实大海中的一滴水,而不是为银幕所编造出来的虚构的东西。如匆忙的脚步、拥挤的人流、金秋后落叶、冬日的枯枝、飞翔的白鸽……这些在故事片中常用的借景造势的渲染手法,在纪录片中也成为了一种再现的重要手法,能够增加纪录片的艺术性。
“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从内容上讲大体也可归纳为两类:
一类是细节再现,或称作过程再现。主要用来再现某一事情的细节过程。如纳努克一家如何生活的带有细节性的场景。又如,“死海文卷”被发现的细节过程等。这种“再现”的写实性更强。
第二类是象征再现,或者称为虚化再现。主要以虚化处理的情景象征某一种事物。如以火把和脚步象征寻找;以匆忙的脚步、拥挤的人流象征奔波;以万马奔腾的足迹和卷起的消烟象征战场的嘶杀等。
这种情况,在世界影视业并不少见,一个个造假节目被揭露出来,而一个个造假节目又被制作出来。有人便把这一切都归结为“真实再现”手法的泛滥,或许有些偏颇,但“真实再现”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广泛应用确为造假提供了便利,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真实环境、真实时间、真人、真事,这四“真”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纪录片创作上,一直被视为是生命之所在。自上世纪50年代起,“挑、等、抢”的拍摄手法(又被称为“自然主义手法”),在我国纪录片创作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在“文革”中曾被提升到政治素质、政治态度的高度。然而,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纪录片的传统定义遭到了质疑和颠覆。有人提出:这一把真实看成是纪录片仅有属性,把虚构看成是和真实相对立的表现手法的定义是有局限性的,并这种局限性在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来。有人质疑:有了虚构的表现手法就不真实了吗?采用了虚构的手法的东西就不是纪录片了吗?有更多的人把被长期摒弃的“再现”手法,大大方方地应用在了纪录片中。
纪录片《阿炳1950》,是一部34分钟的片子,而导演初次接触这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时,手中的资料只有日本人统治无锡时,阿炳的一张良民证上的照片和1950年留下的六首曲子。在这种情况下,如仅用访谈和这点资料凑成一部片子显然是很单薄的,于是编导采用了“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还原的无锡历史街景、孤独的阿炳的背影在凄凄的二胡曲的衬托下,大大增加了视觉图像的感染力,增加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二、 满足观众的收视欲望,增强节目的叙述张力。
与历史文化类的纪录片相比,一些纪实性新闻类纪录片虽然在时效性上距我们靠近了许多,但在节目制作中却常常存在着种种“不在场”的遗憾,而这种遗憾却往往正是观众收视欲望的所在。
渴望从画面中获得真实的震撼、真实的美感,是观众收视心态的主体。一位电影专家说:“真实的定义是多重的,你可以从故事片看到事实,但纪录片却有一个与现实关系更为紧密的联系。”另一位英国纪录片制作人说:“人们发现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失去了与真实的交流,于是人们希望从纪录片中找回真实的交流,并从中去发现自己不能看到的、不能感受到的真实。”而在创作中,编导们会发现观众们所渴望看到的真实,往往在创作者面前只是一种“不在场”的遗憾,这种遗憾对于一些新闻类纪录片的影响是尤为明显的。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便有了“真实再现”手法在新闻类纪录片中被广为使用的现象,并在其中不乏成功者。
然而,“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美化我们的节目,同时更能损伤我们的作品,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败笔。这也是许多纪录片人对此持有异议、主张谨慎从事的重要原因。
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为造假提供了便利条件,负面影响难以想象。
1998年一则英国卡尔顿中央独立电视中心发布的道歉声明,在世界影视界引起轩然大波。他们称1996年制作并播出的电视纪录片《关联》是一个捕风捉影,缺少事实根据的节目。故事所表现的一条从哥伦比亚到伦敦的地下毒品运输线并不存在,而纪录片的主要部分都是表演出来的。
三是运用相关镜头,达到再现的目的。这里说的相关镜头包括:借用的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以至电视戏曲片、电视艺术片的镜头和带有一定喻意的空镜头。《见证·亲历》栏目《无声的较量》系列节目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相关镜头再现人类曾经历经的疾病灾难。《终结麻风病》、《阻击黑死病》中讲到一个世纪前发生的灾难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许多表现古希腊人生活情境的相关镜头。《送瘟神》中除了采用了大量的纪实镜头外,还采用了电影故事片的镜头。纪录片《中华文明》中,有一组司马迁写《史记》的镜头,采用的是一段戏曲片中司马迁在放有正在撰写的《史记》的几案前深思的镜头。纪录片《马王堆》运用舞台艺术片中女主人公 的独舞镜头。空镜头的虚构方法也常运用于历史类纪录片和人物传记纪录片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