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4-四川省泸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集下载

2302-四川省自贡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302-四川省自贡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自贡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自贡市统计局2011年5月31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自贡市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机器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2678898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033763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54865 人,减少13.25 %。

年平均减少1.24 %。

全市登记的户籍人口[4]为3254657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 836231 户,家庭户人口为258270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5人减少0.36 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39594人,占50.01 %;女性人口为1339304人,占49.99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05下降为100.02。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47127人,占16.69 %;15-64岁人口为1892480人,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为339291人,占12.6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6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64 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33 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3402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7622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94885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3725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四川省2010年人口普查公报

四川省2010年人口普查公报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2011-05-06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基本情况2009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这是新世纪我国开展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

这次普查的登记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包括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国人。

登记原则是按现有人口登记,即每个人都在其居住的普查区登记。

对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在其户口登记地也要收集相关信息。

普查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普查登记方法主要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

与历次普查相比,此次普查情况极为复杂,困难程度空前,任务十分艰巨。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广大普查工作者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前期各项工作任务:组建了省、市、县、乡、村各级普查机构;制定了普查工作规划和进度图;层层开展了普查专项试点和综合试点;落实了普查工作经费;制作了各级普查所需物资;开展了全省范围的宣传动员;选调了60多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并逐级开展了业务培训;完成了全省4.5万个普查小区名称和行政区划代码的核实、边界认定和地图绘制;开展了户口整顿暨流动人口清查;完成了清查摸底和入户登记;组织了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对普查数据进行了快速汇总;完成了普查表编码、光电录入和审核汇总,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目前,全省人口普查工作即将转入普查数据的发布及解读、普查资料的开发和应用阶段。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整体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将人口普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为普查工作开展提供了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及时协调处理了普查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重大问题。

(二)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省人口普查办公室通过广泛调研,及时形成了“以数据质量为核心,突出政府行为,狠抓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体现四川特色,注重成果运用”的总体思路。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2313-四川省宜宾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313-四川省宜宾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宜宾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2011-5-31来源:宜宾新闻网宜宾市统计局2011年5月20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全市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447200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90883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436838人,减幅为8.9 %。

年平均减幅0.93%。

全市户籍人口[4]为5406577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1419182户,家庭户人口为435358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3人减少0.36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99782人,占51.43%;女性人口为2172219人,占48.57 %。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63下降为105.87,下降3.76。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27378人,占20.74%;15-64岁人口为3072545人,占68.70%;65岁及以上人口为472078人,占10.5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1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0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8280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41146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40789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88423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9:19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四川省统计局2011年5月6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机器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8041820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8329093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872735人,减少3.45%。

年平均减少0. 35%。

全省登记的户籍人口[4]为89981705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25802326户,家庭户人口为7620665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2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0830945人,占50.77%;女性人口为39587 255人,占49.2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 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98下降为103.14。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644450人,占16.97%;15-64岁人口为57966205人,占72.08%;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07545人,占10.9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6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50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5510249人,占93.9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907951人,占6.10%。

2304-四川省泸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304-四川省泸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泸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泸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10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泸州市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421842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10216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16261人,增长2.83%。

年平均增长0.28%。

全市户籍人口为11426985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268325户,家庭户人口为406325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2人增加0.08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138061人,占50.68%;女性人口为2080365人,占49.3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66下降为102.77 。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92083人,占21.15%;15-64岁人口为3094675 人,占73.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231668人,占5.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8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2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3.35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6117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38879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28237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80831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2305-四川省德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305-四川省德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德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一期)德阳市统计局2011年5月13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德阳市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361575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788056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72297人,减少4.55%,年平均减少0.46%。

全市登记户籍人口为3869618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296586户,家庭户人口为347601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68 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9人减少0.41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27143人,占50.53%;女性人口为1788616人,占49.47%。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54下降为102.15。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70307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2723981人,占75.33%;65岁及以上人口为421471人,占11.6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7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 3606577 人,占 99.81 %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182人,占 0.25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06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25405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43252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37728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22063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成都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5月 13 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成都市政府和各区(市)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 1404762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 11244272 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803353 人,增长24.93 %。

年平均增长2.25%。

全市户籍人口为11426985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4547109户,家庭户人口为 12354454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72 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7人减少0.35 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138723人,占50.82 %;女性人口为6908902 人,占49.18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5.57 下降为103.33 。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536850 人,占10.94 %;15-64岁人口为 11146427 人,占 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364348 人,占9.71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9 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7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75 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 13920686 人,占 99.1 %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6939 人,占 0.9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36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

第六次人口普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编辑第六次人口普查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此次人口普查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时,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已上报户口)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

目录1普查简介2普查意义3基本方案4普查标志▪标志涵义▪使用范围▪使用管理5政策文件6主要特点▪变化▪特点▪效果▪难点7普查数据8普查结果▪第一号公报▪第二号公报9遭遇难点▪流动人口▪难聘普查员▪维护隐私10热点解读▪户籍整顿▪普查建筑▪健康状况▪资料泄密11历史发展▪缘起▪成型12七大主要特点▪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性别比例仍是男多女少▪家庭成员人口在减少▪流动人口在增加▪老龄化进程在加快▪大学生比例依然不高▪广东成为人口第一大省13普查纪实14外媒聚焦▪美媒▪欧媒▪俄媒▪印媒▪日媒15相关链接1普查简介编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提出,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负责人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具体负责人口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协调。

通知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对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做好本地区普查工作。

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通知还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人口普查的有关规定。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地级市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地级市数据

总人口
(人) 合计
户籍人口 (人)
19612368 12554049
23019196 14185160
12938693 9919579
28846170 33149845
104320459 85024973
95792719 95479481
94029939 104281397
80417528 89980794
78660941 74963132
71854210 71910486
65700762 70780713
59500468 68620208
57237727 61759716
54426891 47331520
广西壮族 自治区
46023761 51591711
云南省
45966766 45631063
江西省
抚顺市 辽宁
辽阳市 辽宁
阜新市 辽宁
本溪市 辽宁
盘锦市 辽宁
赣州市 江西
上饶市 江西
宜春市 江西
南昌市 江西
吉安市 江西
九江市 江西
抚州市 江西
萍乡市 江西
景德镇市 江西
新余市 江西
鹰潭市 江西
苏州市 江苏
徐州市 江苏
南京市 江苏
南通市 江苏
盐城市 江苏
无锡市 江苏
淮安市 江苏
宿迁市 江苏
泰州市 江苏
681.4 578.99 556.82 549.42 453.06 374.85 372.93 280.48 280.11 203.53 129.85 220.87 139.68
48.93
44.17
37.84
27.33
25.67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课件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课件

登记原则 常住地 户籍登记地 常住地 常住地 常住地 现住地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新情况、新要求
1、普查对象:内居住的自然人。
与前五次人口普查不同的是,这次普查,将 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国人也纳入普查 范围,但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 留的境外人员。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情况介绍
一、人口普查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收集人口资 料的一种科学方法。
中国人口普查的目的在于查清人口在数量、 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 便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 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 的统计信息支持。
完成了省级人口普查业务技术总结工作; 组织精干力量深度开发人口普查资料,先后编撰
了《四川流动人口现状及其影响研究》等系列人 口普查专题分析和短平快信若干;
九、普查资料开发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支持配合省级有关部门完成了各种规划及有关 调研材料的撰写;
联合局宣传中心积极推进全省人口普查工作纪 实文学《决战2012》的撰写工作;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六、四川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主要工作
创造性地编制了《普查摸底表》和《流出人 口流向统计表》,从普查小区开始层层控制质 量。
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摸底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摸底工作督察和复查的通知》和 《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工作的通知》等, 以有力的措施强化摸底工作质量。
武侯区
外出人口普查
南部县
出生和死亡人口普查
仁寿县
普查区域划分与地图绘制

(2)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3号)

(2)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3号)
(2)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3号)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3号)
四川省统计局
2011年5月6日
现将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2]的自然变动情况公布如下:
地区
常住
人口
出生
人口
死亡
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
增长率
四川省
80418200
718280
乐山市
3235756
26137
21731
8.08
6.72
1.36
南充市
6278622
47230
39258
7.52
6.25
1.27
眉山市
2950548
27884
22176
9.45
7.52
1.93
宜宾市
4472001
54174
35657
12.11
7.97
4.14
广安市
3205476
28388
27204
8.86
9.89
4.72
5.17
甘孜州
1091872
13839
6462
12.67
5.92
6.76
凉山州
4532809
65471
26809
14.44
5.91
8.53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532567

2010年四川省21市州以及181个区县常住人口数量(免费)

2010年四川省21市州以及181个区县常住人口数量(免费)

2010年四川省21市州以及181个区县常住人口数量1 成都市 1278.62 南充市 624.913 达州市 5734 绵阳市 495.965 宜宾市 445.946 凉山州 438.357 泸州市 432.348 资阳市 423.689 内江市 395.6810 广安市 370.9611 德阳市 365.2512 遂宁市 357.1913 乐山市 336.8114 巴中市 315.7415 眉山市 300.0616 自贡市 280.9817 广元市 273.9318 雅安市 152.5219 攀枝花市 115.9920 甘孜州 99.9121 阿坝州 89.931.592E+09######1 安岳县 136.362 仁寿县 132.063 简阳市 125.064 渠县 122.585 资中县 120.16 中江县 118.87 三台县 113.578 达县 113.319 巴州区 111.8210 金牛区 108.6311 广安区 104.9812 宣汉县 104.5113 武侯区 100.0414 双流县97.3315 大竹县 93.8816 雁江区 93.317 南部县 93.2618 射洪县 91.219 仪陇县 90.0620 成华区 88.4421 泸县 87.2122 江油市 85.223 东兴区 84.3424 邻水县 83.1725 岳池县 82.8926 富顺县 82.2427 翠屏区 81.9128 宜宾县 80.829 青羊区 78.1430 平昌县 77.9531 彭州市77.8832 东坡区 77.3333 顺庆区 76.6334 金堂县75.3935 安居区 74.5536 涪城区 73.7437 合江县 73.2738 古蔺县 71.4739 营山县 71.3340 蓬溪县 70.3541 阆中市 70.3342 船山区 69.943 威远县 69.8344 武胜县 69.2345 隆昌县 69.1546 乐至县 68.9847 锦江区 68.1348 旌阳区 67.9149 新都区66.7250 西昌市 66.3951 通江县 65.6252 苍溪县 64.8753 崇州市64.44 54 都江堰市63.4455 叙永县 61.456 邛崃市61.157 龙泉驿区 6158 乐山市中区 60.9359 江阳区 60.4860 南江县 60.3361 嘉陵区 59.6262 广汉市 59.5163 荣县 58.764 高坪区 58.2265 剑阁县 58.0966 盐亭县 55.5867 蓬安县 55.0568 内江市中区 52.2869 郫县52.1870 大英县 51.2171 大邑县50.81 72 西充县 50.4373 游仙区 49.174 犍为县 49.0675 绵竹市 48.5676 利州区 48.1477 开江县 46.8178 万源市 46.779 纳溪区 45.5980 通川区 45.2581 会理县 44.482 什邡市 43.683 峨眉山市 43.5284 自流井区 42.0285 安县 41.3886 高县 41.1887 旺苍县 40.0988 青白江区 40.0689 温江区39.6690 江安县 39.291 珙县 38.292 大安区 37.9693 兴文县 37.7594 会东县 36.0795 夹江县 35.8996 井研县 35.6197 梓潼县 35.1598 雨城区 35.0599 冕宁县 34.48100 东区 34.03101 长宁县 33.92 102 南溪县 33.82 103 沿滩区 33.58 104 盐源县 33.44 105 龙马潭区 32.95 106 汉源县 32.16 107 筠连县 31.8108 五通桥区 31.59 109 华蓥市 30.71 110 新津县30.61 111 洪雅县 30.07 112 彭山县 28.6113 屏山县 27.4114 名山县 26.79 115 贡井区 26.49 116 越西县 25.75 117 蒲江县25.03 118 罗江县 23.73 119 仁和区 23.49 120 昭觉县 23.44 121 沐川县 23.29 122 雷波县 23.25 123 米易县 21.97124 青川县 21.69 125 北川县 21.6 126 元坝区 20.79 127 盐边县 20.32 128 朝天区 20.27 129 美姑县 20.27 130 甘洛县 20.2 131 沙湾区 20.17 132 德昌县 20.01 133 马边县 18.27 134 青神县 17.4 135 宁南县 17.29 136 平武县 16.45 137 西区 16.19 138 喜德县 15.92 139 布拖县 15.38 140 荥经县 14.9 141 丹棱县 14.6 142 普格县 14.6 143 天全县 14.5 144 金阳县 14.43 145 峨边县 13.92 146 木里县 13.07 147 石棉县 12.57 148 康定县 11.82 149 芦山县 10.85 150 汶川县 10.8 151 茂县 10.66 152 泸定县 8.5 153 小金县 8.01 154 若尔盖县 7.53 155 九寨沟县 7.35 156 德格县 7.17 157 松潘县 7.16 158 金川县 7.16 159 石渠县 6.97 160 阿坝县 6.91 161 九龙县 6.08 162 甘孜县 6.06 163 黑水县 6.03 164 丹巴县 5.79 165 宝兴县 5.73 166 马尔康县 5.72 167 理塘县 5.53 168 金口河区 5.35 169 道孚县 5.22 170 巴塘县 5.11 171 雅江县 4.99 172 白玉县 4.73 173 理县 4.71174 新龙县 4.48 175 炉霍县 4.48 176 红原县 4.25 177 色达县 4.1178 壤塘县 3.66 179 稻城县 3.15 180 乡城县 3.04 181 得荣县 2.68。

2302-四川省自贡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302-四川省自贡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自贡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自贡市统计局2011年5月31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自贡市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机器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2678898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033763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54865 人,减少13.25 %。

年平均减少1.24 %。

全市登记的户籍人口[4]为3254657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 836231 户,家庭户人口为258270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5人减少0.36 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39594人,占50.01 %;女性人口为1339304人,占49.99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05下降为100.02。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47127人,占16.69 %;15-64岁人口为1892480人,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为339291人,占12.6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6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64 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33 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3402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7622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94885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3725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区数据汇总
年龄结构
民族构成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汉族
少数民族
大专以上
高中(含中专)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22245.97 16.60% 99843.34 74.50% 11883.17 8.90% 122,593.3 91.51% 11,379 8.49% 11963.68 8.93% 18798.60
105.20 106.80 114.52 102.84 105.56 108.05 102.54 102.67 103.22 106.18 101.54 105.69 103.39 105.96 107.46 102.33 102.06 105.56 105.81 109.00 108.26 110.90 102.43 103.14 106.89 107.84 105.69 106.92 104.42 107.40 105.09 105.34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市自治区数据汇总
省市自治 区
人口总数
家庭户人口
人数 (万人)
比5普 增长
排名
户数 (万户)
人口 (万人)
户均 (人)
性别构成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女性=100
全国 133,972.49 5.84% 北京市 1,961.20 44.50% 天津市 1,293.82 29.27% 河北省 7,185.42 6.55% 山西省 3,571.21 9.98% 内蒙古 2,470.63 4.00% 辽宁省 4,374.63 3.21% 吉林省 2,746.23 0.67% 黑龙江省 3,831.22 3.85% 上海市 2,301.91 37.53% 江苏省 7,865.99 5.75% 浙江省 5,442.69 16.37% 安徽省 5,950.05 -0.60% 福建省 3,689.42 6.28% 江西省 4,456.75 7.66% 山东省 9,579.31 5.50% 河南省 9,402.36 1.58% 湖北省 5,723.77 4.04% 湖南省 6,568.37 2.00% 广东省 10,430.31 20.69%

四川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作者:————————————————————————————————日期: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9:19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四川省统计局2011年5月6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机器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8041820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8329093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872735人,减少3.45%。

年平均减少0. 35%。

全省登记的户籍人口[4]为89981705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25802326户,家庭户人口为7620665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2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0830945人,占50.77%;女性人口为39587 255人,占49.2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 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98下降为103.14。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644450人,占16.97%;15-64岁人口为57966205人,占72.08%;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07545人,占10.9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6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50个百分点。

2309-四川省内江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309-四川省内江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内江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一期)来源:内江日报发表时间:2011-05-25 10:44:54内江市统计局2011 年 5 月 18 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全市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我市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370284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16030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457458人,减少11.0%。

年平均减少1.16%。

全市户籍人口为4278501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1203038户,家庭户人口为362295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5人减少0.34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78205人,占50.72%;女性人口为1824642人,占49.2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30下降为102.94。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15740人,占16.63%;15~64岁人口为2648468人,占71.53%;65岁及以上人口为438639人,占11.8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8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4104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35421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55220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23380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2010年人口普查工作情况介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2010年人口普查工作情况介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主要人口指标要实行全过程监控:户口整顿、摸底和正式登 记、复查。 每一环节都要善于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10、普查区域划分,绘制普查区及普查小区地图, 录入上报地址码 ★普查区域划分:市、镇级、普查区、普查小区人口普查地理
区域与同时期国家法定行政区划一致。 人口普查地图:市级、镇级、普查区和普查小区 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地图要交上级普查机构,作为质量检查的 重要依据。
9、户口整顿 ★积极参与、协调;掌握户口整顿结果:户籍人口、流动人
口、出生、死亡人口、入户登记表。
★ 特别关注几个主要指标:死亡未销户、迁出未销户、未落
常住户口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数(县内、县外 市内、外市、外省)、居住本地,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 人口(县内、县外市内、外市、外省)、居住本地,离开户 口登记地不到半年人口(县内、县外市内、外市、外省)。 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登记前,第一次获得详细入户资料,对 于这项工作要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其成果。 户籍人口是人口普查登记和判断常住人口的基础性参考资料。
摸底、登记和复查。 问题到登记和复查阶段才发现很可能在时间上无法 、入户登记前的准备工作阶段 1、建立机构、普查经费预算
★建立机构时间要求:村级 5月份前 ★加强基层普查机构的协调能力 : 组织入户;资料收集。 ★外籍人口多的地区还要考虑外语沟通问题。 2、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进度图)
2、 复查 11月11---15日
切实解决现场登记存在的问题,不要将问题带入下一阶段工作。
3、对登记资料进行质量验收 11月16---25日 ★日常质量控制 。市镇人普办要设立质量控制组。
★质量验收:2000年人口普查,每个普查区抽1个普查小区;要
求7个指标同时合格。总人口差错率、净差率、出生、死亡 人口差错率、总记录差错率、性别和年龄差错率。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02•【字号】泸市府办函[2010]194号•【施行日期】2010.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的通知(泸市府办函〔2010〕194号)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有关新闻单位: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09〕23号)精神,市政府决定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

现将公告发布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公告发布时间:2010年9月至11月。

二、公告内容:《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公告》。

三、发布方式: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免费全文发布公告。

四、发布要求:(一)《泸州日报》、《泸州晚报》、《泸州广播电视报》从2010年9月至11月不定期发布公告,原则上不低于4次,其中,11月1日在头版显著位置全文发布公告1次。

(二)泸州人民广播电台从2010年9月至11月不定期在《泸州新闻联播》综合类、经济类节目中口播公告,原则上不低于4次,其中,11月1日在黄金时段全文发布公告1次。

(三)泸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公共频道、教育频道从2010年9月至11月在《泸州新闻联播》等栏目发布公告,原则上不低于4次,其中,11月1日在黄金时段口播加字幕全文发布公告1次。

(四)泸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泸州新闻网于2010年9月1日起在显著位置全文发布公告,保留至2011年11月30 日。

(五)泸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管主办的报纸、刊物、网站及市级部门行业网站自2010年9月起根据媒体出版周期连续全文发布公告。

附件: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公告二○一○年九月二日附件: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公告国务院决定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第1号)
泸州市统计局
2011年5月10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泸州市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421842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10216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16261人,增长2.83%。

年平均增长0.28%。

全市户籍人口为11426985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268325户,家庭户人口为406325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2人增加0.08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138061人,占50.68%;女性人口为2080365人,占49.3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66下降为102.77 。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92083人,占21.15%;15-64岁人口为3094675 人,占73.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231668人,占5.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8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2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3.35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6117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38879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28237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80831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730人上升为382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6366人上升为921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4710人上升为3039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50150人下降为42867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9330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60147人,文盲率[5]由6.18%下降为4.58%,下降1.60个百分点。

注释: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 各县(市、区)的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 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泸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第2号)
泸州市统计局
2011年5月10日
现将泸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常住人口[2]公布如下: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注释: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各县(市、区)的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 比重为各县(市、区)的人口占全市合计的比重。

[4] 计算人口密度使用的面积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泸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第3号)
泸州市统计局
2011年5月11日
现将泸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常住人口[2]的自然变动情况公布如下:
注释: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