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配合选择轴承
完整的轴承选型计算方法
轴瓦得材料
减摩性:材料副具有较低得摩擦系数。 耐磨性:材料得抗磨性能,通常以磨损率表示。 抗咬粘性(胶合):材料得耐热性与抗粘附性。 摩擦顺应性:材料通过表层弹塑性变形来补偿轴承滑动表面初始配合 不良得能力。
嵌入性:材料容纳硬质颗粒嵌入,从而减轻轴承滑动表面发生刮伤 或磨粒磨损得性能。
磨合性:轴瓦与轴颈表面经短期轻载运行后,形成相互吻合得表面形 状与粗糙度得能力(或性质)。
§7-4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得设计
一、失效形式
1、磨损
导致轴承配合间隙加大,影响轴得旋转精度,甚至使 轴承不能正常工作。
2、胶合
高速重载且润滑不良时,摩擦加剧,发热多,使轴承上 较软得金属粘焊在轴颈表面而出现胶合。
二、设计准则
B
Fr
1、限制轴承得压强 p :
d
目得 — 防止轴瓦过度磨损。
平均压强: p Fr [ p] MPa dB
(5)、根据调心性能 轴刚性差、轴承座孔同轴度差或多点支承
—— 选调心轴承( “1” 类 或 “2” 类 );
§11-5 滚动轴承得寿命计算
一、滚动轴承得载荷分析
Qi
各滚动体上得受力情况如何?
当轴承仅受到纯轴向力 Fa 作用时:
Fa
载荷由各滚动体平均分担,即:
Qi = Qj
Qj
当轴承仅受到纯径向力 Fr 作用时: 接触点产生弹性变形,内圈下沉δ,
此外还应有足够得强度与抗腐蚀能力、良好得导热性、工艺性与经 济性。
常用轴瓦材料有: 金属材料 —轴承合金(巴氏合金、白合金)就是由锡、铅、锑、铜等组成得合金 —铜合金 分为青铜与黄铜两类。 —铸铁 有普通灰铸铁、球墨铸铁等。
粉末冶金材料 —由铜、铁、石墨等粉末经压制、烧结而成得多孔隙轴瓦材料。
完整的轴承选型计算方法
完整的轴承选型计算方法轴承的选型计算方法是确保在给定载荷和工况下选择合适的轴承尺寸和类型,以满足设计要求。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轴承选型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载荷类型和大小:根据实际工况和设计需求,确定轴承所受到的载荷类型,包括径向负载、轴向负载和偏心负载等。
同时,测量和计算这些负载的大小。
第二步,计算额定载荷:额定载荷是指轴承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根据轴承类型和尺寸,使用公式计算出额定载荷。
如果轴承所受的实际载荷小于额定载荷,说明选用的轴承是合适的。
第三步,计算等效动载荷:等效动载荷是指在实际工况下,将径向负载和轴向负载转化为等效径向负载的能力。
根据不同的载荷组合,使用不同的公式计算等效动载荷。
第四步,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根据实际工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
常见的轴承类型包括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等。
考虑到轴承的受载能力、转速限制、摩擦损失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轴承类型。
第五步,选择合适的轴承尺寸:根据实际载荷、转速和工作温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轴承尺寸。
轴承的尺寸选择涉及到内径、外径和宽度等参数,可以参考轴承相关的产品手册或者使用在线轴承选型计算工具。
第六步,检查工作条件:在完成轴承选型计算之后,检查所选择的轴承类型和尺寸是否满足实际工作条件。
可以对所选轴承进行额外的校验,检查是否满足静态载荷、疲劳寿命、润滑要求、振动和噪声等要求。
第七步,进行轴承寿命计算:根据所选轴承类型和尺寸,以及实际工况参数,计算轴承的疲劳寿命。
轴承的疲劳寿命受到载荷、转速、润滑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使用一些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第八步,对比评估并优化:在完成轴承选型计算后,对所选轴承进行评估和对比考虑其他因素如成本、可获得性和可靠性等。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和优化,再次进行评估和比较,直到找到最适合的轴承。
以上是一个完整的轴承选型计算方法。
轴承的选型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载荷大小和类型、工作条件、轴承类型和尺寸等。
轴承选择的主要依据
轴承选择的主要依据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件,它能够支撑和减少旋转摩擦,使机械设备的运转更加平稳。
在选择轴承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轴承选择的主要依据。
1. 轴承负荷能力
轴承的负荷能力是选择轴承的首要考虑因素。
负荷能力是指轴承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包括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
在选择轴承时,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负荷情况来确定轴承的负荷能力,以确保轴承能够承受机械设备的工作负荷。
2. 轴承转速
轴承的转速是指轴承能够承受的最大转速。
在选择轴承时,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转速来确定轴承的转速,以确保轴承能够承受机械设备的工作转速。
3. 轴承精度
轴承的精度是指轴承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在选择轴承时,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精度要求来确定轴承的精度,以确保轴承能够满足机械设备的精度要求。
4. 轴承材料
轴承的材料是指轴承的制造材料。
在选择轴承时,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来确定轴承的材料,以确保轴承能够适应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
5. 轴承寿命
轴承的寿命是指轴承能够使用的时间。
在选择轴承时,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来确定轴承的寿命,以确保轴承能够满足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要求。
轴承选择的主要依据包括轴承负荷能力、轴承转速、轴承精度、轴承材料和轴承寿命。
在选择轴承时,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来确定轴承的各项参数,以确保轴承能够满足机械设备的工作要求。
轴承配合选择标准
轴承配合的选择1.滚动轴承用汽油或煤油清洗时,应一手捏住轴承内圈,另一手慢慢转动外圈,直至轴承的滚动体、滚道、保持架上的油污完全洗掉之后,再清洗净轴承外圈的表面。
清洗时还应注意,开始时宜缓慢转动,往复摇晃,不得过分用力旋转,否则,轴承的滚道和滚动体易被附着的污物损伤。
轴承清洗数量较大时,为了节省汽油、煤油和保证清洗质量,可分粗、细清洗两步进行。
1. 滚动轴承的配合选择1. 选择配合的依据根据作用于轴承上的载荷相对于套圈的旋转情况,轴承套圈所承受的载荷有三种:局部载荷、循环载荷、摆动载荷。
通常循环载荷(旋转载荷)、摆动载荷采用紧配合;局部载荷除使用上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不宜采用紧配合。
当轴承套圈承受持动载荷而且是重负荷时,内、外圈均应采用过盈配合,但有时外圈可稍松一点,应能在轴承座壳体孔内作轴向游动;当轴承套圈承受摆动载荷且载荷较轻时,可采用比紧配合稍松一些的配合。
配合的选择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而与外壳的配合则采用基轴制。
轴承与轴的配合与机器制造业中所采用的公差配合制度不同,轴承内径的公差带多处于零钱以下,因此,在采用相同配合的条件下,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比通常的配合较为紧密。
轴承外径的公差带与基轴制中轴的公差带虽然同处于零线以下,但其取值与一般公差制度也不相同。
各类轴承在安装时,对轴和外壳孔的公差带的选择见表2—1~2—4。
不同公差等级的轴承与轴及外壳配合的公差,见GB275—84,或轴承样本。
载荷大小轴承套圈与轴或壳体孔之间的过盈量取决于载荷的大小,载荷较重时,采用较大过盈量配合;载荷较轻时,采用较小过盈量配合。
一般径向载荷P小于0。
07C时为轻载荷,P大于0。
07C而等于或小于0。
15C时为正常载荷,P大于0。
15C时为重载荷(C为轴承的额定动载荷)。
工作温度轴承在运转时,套圈的温度经常高于相邻零件的温度,因此,轴承内圈可能因热膨胀而与轴产生松动,外圈可能因热膨胀而影响轴承在壳体孔内轴向游动。
简述滚动轴承的选用原则
简述滚动轴承的选用原则滚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在选用滚动轴承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选择合适的轴承满足设备的要求。
下面将介绍滚动轴承的选用原则。
1. 载荷能力:滚动轴承的最基本功能是承受载荷,并将载荷传递给设备的其他部件。
因此,选用滚动轴承时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
一般来说,滚动轴承的承载能力与其尺寸和结构有关。
对于承受大载荷的设备,应选用尺寸较大、结构较强的滚动轴承。
2. 轴承速度:滚动轴承的速度限制是指其能够承受的最高转速。
在选用滚动轴承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工作速度,选择能够满足要求的滚动轴承。
一般来说,滚动轴承的速度限制与其结构、润滑方式和材料有关。
如果设备的工作速度较高,应选用速度限制较高的滚动轴承。
3. 精度要求:滚动轴承的精度对于设备的工作效果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在选用滚动轴承时,需要根据设备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精度等级。
一般来说,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越高,其工作效果和使用寿命越好。
但高精度的滚动轴承通常价格较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 轴承刚度:滚动轴承的刚度是指其在承受载荷时的变形程度。
在选用滚动轴承时,需要考虑设备对刚度的要求。
一般来说,对于要求较高的设备,应选用刚度较高的滚动轴承,以确保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和精度。
5. 寿命要求:滚动轴承的寿命是指其在特定工况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
在选用滚动轴承时,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要求选择相应的轴承。
一般来说,滚动轴承的寿命与其材料、润滑方式和工作条件有关。
如果设备对寿命要求较高,应选择寿命较长的滚动轴承。
6. 环境适应性: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如高温、低温、潮湿等。
在选用滚动轴承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工作环境,并选择能够适应的轴承。
一般来说,滚动轴承的材料和润滑方式与其适应的环境有关。
如果设备工作环境恶劣,应选用能够耐受恶劣环境的滚动轴承。
以上是滚动轴承的选用原则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成本、可维护性等。
轴承选型的主要依据
轴承选型的主要依据一、引言轴承作为机械设备中的核心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因此,在机械设计中,轴承选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轴承选型的主要依据出发,详细介绍轴承选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负载类型及大小1. 载荷类型在进行轴承选型时,首先需要确定所需承受的载荷类型。
常见的载荷类型包括径向载荷、轴向载荷和组合载荷等。
不同类型的载荷会对轴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载荷大小在确定了所需承受的载荷类型后,还需要计算出具体的载荷大小。
这通常需要考虑到实际工作条件下所需承受的最大负载以及工作时可能存在的冲击负载等因素。
三、转速及温度1. 转速在进行轴承选型时,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工作条件下所需达到的最大转速。
通常情况下,较高转速会对轴承产生更大程度的磨损和热量,因此需要选择适合高速运转的轴承类型。
2. 温度在工作过程中,轴承会因为摩擦而产生一定的热量。
因此,在进行轴承选型时,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工作条件下所需承受的最高温度。
通常情况下,较高温度会对轴承产生更大程度的磨损和膨胀等问题,因此需要选择适合高温环境下使用的轴承类型。
四、环境及特殊要求1. 环境在进行轴承选型时,还需要考虑到所处环境对轴承的影响。
例如,在潮湿或者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使用轴承时,需要选择具有抗腐蚀性能较好的材质制成的轴承。
2. 特殊要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具有特殊功能的轴承。
例如,在高精密度机床上使用时,需要选择具有高精度和低噪音特点的超精密轴承。
五、材料及润滑方式1. 材料在进行轴承选型时,需要选择适合实际工作条件的材料。
常见的轴承材料包括钢、陶瓷和塑料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等特点。
2. 润滑方式在进行轴承选型时,还需要考虑到所需使用的润滑方式。
通常情况下,润滑方式分为干摩擦和液体润滑两种。
在选择轴承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条件选择适合的润滑方式。
轴承设计和选用
轴承设计和选用
轴承设计和选用是机械设计和维护的关键任务之一。
下面是一些关键的考虑因素:
1. 轴承类型:根据应用需求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如球轴承、滚子轴承、滑动轴承等。
2. 载荷和转速:根据轴承所需要承受的载荷和旋转速度来确定轴承的尺寸和类型。
载荷主要分为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而转速决定了轴承的疲劳寿命。
3. 环境条件:考虑环境中的温度、湿度、腐蚀性和污染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轴承材料和润滑方式。
4. 安装和维护需求:考虑轴承的安装和维护便捷性,以及可能的振动和噪音控制要求。
5. 经济性:在设计和选用轴承时,需要综合考虑轴承的价格、寿命和性能等因素,以确保经济合理性。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应该进行轴承的正确安装和定期维护,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轴承进行监测和检修,及时处理可能的问题。
轴承的选型技巧
轴承的选型技巧
选择轴承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载荷和速度:确定工作条件下的载荷大小和转速,以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尺寸。
载荷包括径向载荷、轴向载荷和转矩。
2. 轴承材料:根据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轴承的材料,通常可选择的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陶瓷等。
3. 寿命和可靠性:根据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具有较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的轴承产品。
4. 精度和刚性:根据机器设备的需求,选择具有适当精度和刚度的轴承产品。
5. 润滑和密封:根据工作条件选择适合的润滑方式和密封方式,以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行。
6. 安装和维护方便性:选择安装和维护方便的轴承产品,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选择适合工作条件的轴承产品,从而确保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电机轴承的选型方法及举例
2.3.电机轴承的配合的选择
滚动轴承配合的选用原则
2.3.1、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的状况
相对于负荷方向为旋转或摆动的套圈,应选择过盈配合或过渡 配合。相对于负荷方向固定的套圈应选择间隙配合。当以不可分离型 轴承作流动支承时,则应以相对于负荷方向为固定的套圈作为游动套 圈,选择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2.3.2、负荷的类型和大小
当受冲击负荷或重负荷时,一般应选择比正常、轻负荷时更 为紧密的配合。对于向心轴承负荷的大小用径向当量动负荷Pr与径向 额定动负荷Cr的比值来划分,负荷越大配合过盈越大。
轻负荷
Pr/Cr小于等于0.06
正常负荷
Pr/Cr大于0.06,小于 0.13
重负荷
Pr/Cr大于0.13
2.3.电机轴承的配合的选择
回火的热处理方式,正常热处理的回火温度为3个小时160度,则高温回 火根据实际情况选用180度或220度、或250度等。
2.6.3、冷冻处理: 在淬火之后,回火之前,增加一道低温零下70度冷冻处理的工
艺,主要目的是减少套圈内部的残余奥氏体的含量,提高轴承尺寸精度 的稳定性。
2.7、 电机轴承的密封结构和材料的选择
轴承精度主要指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国标参照国际标准分别规定了
不同的精度等级及主要尺寸的公差及公差值,轴承精度分为P0、P6、P5、
P4、P2五个等级,依次提高。
内径、外径、宽度、组装宽度的公差
尺寸公差
倒角尺寸的公差极限值 宽度不同的公差值
滚动轴承的精度
旋转精度
不同标准的精度等级代号:
ISO(1) DIN(2)
轴承密封目的在于防止轴承部位内润滑剂的外漏, 以及防止外部的 灰尘、水分、异物等有害物体侵入轴承 内部,使得轴承可以在所要求的 条件状态下,安全而持久地运转。下列情况时,可优先考虑选择预作充 填滑脂的密封轴承。
轴承装配及公差选择
轴承装配及公差配合选择主要是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而定:1、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的配合采用基轴制;轴承与轴的配合与机器制造业中所采用的公差配合制度不同,轴承的内径公差多为负公差,因此,在采用相同配合的条件下,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比通常的配合较为紧密;轴承外径公差虽为负公差,但其公差取值与一般公差制度也不相同2、一般地讲,对于工作载荷的方向不改变的情况,转动圈应比不动圈有更紧一些的配合;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采用过盈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对于工作载荷的方向随转动件一起转动的情况,动圈就应配合得较松一些,不动圈就应配合得较紧一些;3、如果轴承内圈随转子轴一块儿旋转,则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采用过盈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如果轴承外圈随转子一块儿旋转,则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采用过盈配合,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采用过渡配合;4、选择轴承装配公差时,还要注意轴承与相配合零件的工作温度的差异,即考虑热膨胀现象;如果轴承座的温度要高于轴承的温度,则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应偏紧一些;如果轴的温度高于轴承的温度,则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就应偏松一些;一、配合的选择滚动轴承的内径尺寸和外径尺寸是按标准公差制造的,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座孔的配合松紧程度只能通过控制轴颈的公差和座孔的公差来实现;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外圈与座孔的配合采用机轴制;滚动轴承常用的配合;正确选择配合,必须知道轴承的实际负荷条件,工作温度及其他要求,而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因此,多数情况是根据使用精研选择配合的;二、负荷性质选择配合首先应考虑负荷向量相对套圈的旋转情况;按照合成径向负荷向量相对于套圈的旋转情况,套圈所承受的复合可分为:固定负荷、旋转负荷和摆动负荷;a. 固定负荷作用于套圈上的合成径向负荷,由套圈滚道的局部区域所承受,并传至轴或轴承座的相应局部区域,这种负荷称为固定负荷;其特点是合成径向负荷向量与套圈相对静止;承受定向负荷的套圈可选用较松的配合;b.旋转负荷作用于套圈上的合成径向负荷,沿滚道圆周方向旋转,顺次由各个部位所承受,这种负荷称为旋转负荷,其特点是合成径向负荷向量相对于套圈旋转;承受旋转负荷的套圈应选紧配合,在特殊情况下,如负荷很轻,或在重负荷作用下套圈仅偶尔低速转动,轴承选用较硬材料和表面粗糙较高时,承受旋转负荷的套圈也可选用较松的配合;c.摆动负荷作用于套圈上的合成径向负荷方向不定,这种负荷情况称为摆动负荷或不定向负荷,其特点是作用套圈上的合成径向负荷向量在套圈滚道的一定区域内摆动,为滚道一定区域所承受,或作用于轴承上的负荷是冲击负荷,振动负荷,其方向,数值经常变动的负荷;承受摆动负荷得轴承内、外套圈与州、轴承座孔的配合都应采用紧配合;。
轴承的使用与配合技巧
轴承的使用与配合技巧正确判断轴承运行规律与故障使用寿命的原因轴承在其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并且重复性非常好。
正常优质轴承(轴承)在开始使用时,振动和噪声均比较小,但频谱有些散乱,幅值都较小,可能是由于制造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如表面毛刺等所致。
运动一段时间后,振动和噪声维持一定水平,频谱非常单一,仅出现一、二倍频。
极少出现三倍工频以上频谱,轴承状态非常稳定,进入稳定工作期。
继续运行后进入使用后期,轴承振动和噪声开始增大,有时出现异音,但振动增大的变化较缓慢,此时,轴承峭度值开始突然达到一定数值。
我们认为,此时轴承即表现为初期故障。
这时,就要求对该轴承进行严密监测,密切注意其变化。
此后,轴承峭度值又开始快速下降,并接近正常值,而振动和噪声开始显著增大,其增大幅度开始加快,当振动超过振动标准时(如ISO2372标准),其轴承峭度值也开始快速增大,当既超过振动标准,而峭度值也超过正常值(可用峭度相对标准)时,我们认为轴承已进入晚期故障产,需及时检修设备,更换轴承。
轴承表现出晚期故障特征到出现严重故障(一般为轴承损坏如抱轴、烧伤、沙架散裂、滚道、珠粒磨损等)时间大都不超过一周,设备容量越大,转速越快,其间隔时间越短。
因此,在实际轴承故障诊断中,一旦发现晚期故障特征,应果断判断轴承存在故障,尽快安排检修。
使用因素主要是指安装调整、使用保养、维护修理等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根据轴承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对运转中的轴承所承受的载荷、转速、工作温度、振动、噪声和润滑条件进行监控和检查,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进行调整,使其恢复正常。
安装条件是使用因素中的首要因素之一,轴承往往因安装不合适而导致整套轴承各零件之间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轴承在不正常的状态下运转并提早结束使用寿命内在因素主要是指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和材料质量等决定轴承质量的三大因素。
轴承材料的冶金质量曾经是影响轴承早期失效的主要因素。
随着冶金技术(例如轴承钢的真空脱气等)的进步,原材料质量得到改善。
轴承的选用与计算
轴承的选用与计算前面我们介绍了关于轴承的型号及其类型,本期我们讨论一下组偶成的配置问题。
轴承配置不仅包括滚动轴承,而且包括同轴承有关的部件,如轴和轴承座。
润滑剂也是轴承配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润滑剂要防磨损防腐蚀,这样轴承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此外,密封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密封件的性能对润滑剂的清洁至关重要。
保持清洁对轴承的使用寿命有深远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润滑剂和密封件已成为SKF业务一部分的原因所在。
为了设计滚动轴承配置,需要选择合适的轴承种类并决定适当的轴承尺寸,但这还不够。
还要考虑其它几个方面:例如轴承配置中其它部件的适当形式和设计、正确的配合和轴承的内部游隙或预载荷、固定装置、适当的密封件、润滑剂的种类和剂量,以及安装和拆除方法等。
每个单独的决定都会影响到轴承配置的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
所需工作量取决于是否具备类似的轴承选配经验。
遇上缺乏经验、有特殊要求、或需要对轴承配置的成本及任何其它随后的外形给予特殊考虑时,就需要做更多工作,例如更精确的计算和/或测试。
【轴承材料】轴承内外圈由车加工厂车削成,配件进料严格把关,确保轴承在第一道生产工序就有稳定的质量。
轴承的套圈和钢球均采用精炼轴承钢制造;保持架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冲压或增强工程塑料制造;防尘盖采用SPCC专,密封圈采用丁晴耐油橡胶热压制成.其中, 国标轴承钢材型号与ISO等标准对照如下:【轴承的精度与等级】滚动轴承的精度分(主要)尺寸精度与旋转精度。
精度等级已标准化,分为0级、6X级、6级、5级、4级、2级六个等级。
精度从0级起依次提高,对于一般用途0级已足够,但在用于表1所示条件或场合时,需要5级或更高的精度。
以上的精度等级虽然是以ISO标准为基准制定的,但其称呼在各国标准中有所不同。
表2列出了各种轴承型式所适用的精度等级以及各国标准之间的比较。
尺寸精度(与轴及外壳安装有关的项目)1、内径、外径、宽度及装配宽度的允许偏差2、滚子组内复圆直径及外复圆直径的允许偏差3、倒角尺寸的允许界限值4、宽度的允许变动量旋转精度(与旋转体跳动有关的项目)1、内圈及外圈的允许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2、内圈的允许横向跳动3、外径面倾斜度的允许变动量4、推力轴承滚道厚度的允许变动量5、圆锥孔的允许偏差和允许变动量各类轴承的尺寸精度与旋转精度如表3-表6所示。
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
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轴承与轴的配合是机械传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运转效率和使用寿命。
正确的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能够有效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磨损,降低能量损耗,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合理选择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的基本原则。
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主要包括公差配合和间隙配合两种方式。
公差配合是指轴承与轴的尺寸之间的公差配合,通过对轴承孔和轴的公差进行配合,来实现轴承与轴的连接。
而间隙配合则是指轴承与轴之间的间隙大小,通过调整轴承与轴的间隙来保证其正常运转。
在选择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的选择原则。
在选择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时,需要考虑到轴承的类型、尺寸、转速、负荷、工作温度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轴承需要选择不同的配合标准,以保证其正常运转。
同时,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还需要考虑到轴承的安装和拆卸方便性,以及对轴的加工精度要求等因素。
因此,在选择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其符合实际工作条件的要求。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
在安装轴承时,需要保证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符合要求,以避免因配合不当而导致的故障。
同时,在轴承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轴承与轴的配合情况,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在更换轴承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总之,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正确选择合适的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能够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能量损耗,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轴承与轴的配合标准,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长期稳定性。
轴承选择的主要依据
轴承选择的主要依据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一种常见的零件,用来传递旋转或直线运动的载荷,同时减少摩擦和阻力。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同,轴承的类型和选择也会出现差异。
下面,我们来探讨轴承选择的主要依据。
1.载荷类型载荷类型指的是承受的力向量。
在选择轴承时,需要明确承受的载荷类型,包括径向载荷、轴向载荷和组合载荷。
径向载荷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轴承轴线;轴向载荷的作用力方向与轴承轴线平行;组合载荷则包含两者。
在确定载荷类型后,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选用承受相应载荷的轴承。
2.轴承尺寸轴承尺寸的选择是关键的一步,因为尺寸大小会直接影响到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合适负荷的大小。
要选择合适的轴承尺寸,需要考虑承载能力、压力分布、速度限制等因素。
对于复杂的应用场景,还需要使用载荷计算方法来确定轴承尺寸。
3.转速转速是指轴承的工作转速,通常以r/min为单位。
在选择轴承时,需要根据转速和载荷来确定轴承尺寸和型号。
因为在高速运转下,轴承受到的惯性和离心力会导致更高的负荷和摩擦。
因此,高速轴承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摩擦热和振动,并采用耐热耐磨材料。
4.轴承寿命轴承寿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寿命决定了轴承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轴承的寿命取决于其负荷、转速、温度和润滑方式等因素。
要选择合适的轴承寿命,需要首先了解正常操作条件下轴承应该具有的使用寿命期望,然后再计算出符合要求的轴承寿命。
5.环境和应用条件环境和应用条件是影响轴承选择的重要因素。
如温度、湿度、腐蚀和振动等环境因素。
在有重要的环境要求时,需要保证轴承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正常工作,同时,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选用耐用、耐腐蚀的轴承材料。
6.轴承类型轴承类型包括球轴承、滚子轴承、直线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等类型。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
例如,对于需要高速转动的机器,采用滚子轴承或角接触球轴承等轴承类型;对于小电机和家用电器等轻载荷设备,采用球轴承即可。
总体而言,选择合适的轴承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载荷类型、轴承尺寸、转速、寿命、环境和应用条件等因素。
轴承的选择原则
轴承的选择原则
轴承的选择原则包括以下方面:
1.类型和尺寸:选择适合机器的轴承类型和尺寸,以确保轴承能够满足机器的要求。
2.轴承负荷:考虑轴承的负荷大小和方向,以确保轴承能够承受住轴上施加的力和力矩。
3.允许转速:了解轴承的允许转速范围,以确保轴承能够在适当的转速下工作。
4.精度要求:考虑轴承的精度等级,以确保轴承的旋转精度和振动等级符合要求。
5.工作环境:考虑轴承的工作环境,例如温度、湿度、腐蚀等,以确保轴承的材料和密封件能够适应工作环境。
6.维护要求:考虑轴承的维护要求,例如润滑、清洁、防尘等,以确保轴承能够保持良好状态并延长使用寿命。
总之,选择合适的轴承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机械性能、工况条件、材料和精度等级等。
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最适合的轴承类型和规格才能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转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机械设计基础如何正确选择轴承类型
机械设计基础如何正确选择轴承类型机械设计中,轴承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不同的轴承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负载要求。
正确的轴承选择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减少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选择轴承类型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轴承的基本分类轴承按照载荷类型可分为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两大类。
径向轴承主要用于承受垂直于轴向的载荷,而推力轴承则主要用于承受沿轴向作用的载荷。
1. 径向轴承径向轴承包括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等。
深沟球轴承适用于承受轻到中等的径向载荷,速度相对较高的场合。
圆柱滚子轴承适用于承受较大径向载荷,速度较低的场合。
圆锥滚子轴承适用于承受同时作用径向和轴向载荷的场合。
角接触球轴承适用于承受往返作用力和较大径向载荷的场合。
2. 推力轴承推力轴承包括推力球轴承和推力滚子轴承。
推力球轴承适用于承受较小推力载荷的场合。
推力滚子轴承适用于承受较大推力载荷的场合。
二、选择轴承类型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工作环境和负载要求选择轴承类型。
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负载要求对轴承的精度、耐磨性、承载能力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高速旋转场合,选择需要高精度和低摩擦损失的轴承类型。
2. 考虑轴承的尺寸和重量。
轴承尺寸和重量会对整个机械设备的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
选择尺寸适中且重量较轻的轴承类型可以减小机械设备的体积和重量。
3. 考虑轴承的维护性能。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轴承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
选择易于维护的轴承类型可以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维护成本。
4. 考虑轴承的可靠性和寿命。
轴承的可靠性和寿命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寿命的轴承类型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三、轴承选择的注意事项在选择轴承类型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确定轴承所受载荷的种类、大小和方向。
根据不同的载荷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
2. 确定轴承所安装的位置和工作条件。
轴承选择方法
轴承选择方法
选择轴承的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轴承负载:确定轴承所需承受的负载,包括径向负载和轴向负载。
根据负载大小选择适当的轴承类型和尺寸。
2. 轴承转速:确定轴承所需承受的转速。
根据转速要求选择适合的轴承材料、润滑方式和密封结构。
3. 轴承尺寸:根据安装空间和轴承载荷确定轴承的尺寸。
一般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轴承尺寸来满足负载要求,并预留一定的安全系数。
4. 轴承精度和刚度:根据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轴承精度和刚度。
高精度和高刚度的轴承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应用,如机床、精密仪器等。
5. 寿命要求:根据应用的寿命要求选择合适的轴承寿命。
一般情况下,根据轴承的基本负荷额定寿命和实际负荷来预估寿命。
6. 环境条件:考虑应用环境的温度、湿度、腐蚀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轴承材料和润滑方式。
7. 经济性:根据成本和性能要求,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选择较经济合理的轴承类型和品牌。
需要注意的是,轴承的选择方法可能因不同的应用和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这只是一个一般的指导。
轴承配合的选择
轴承配合的选择
1.汽车变速器轴承常用配合
根据汽车变速器轴承的类型和工作条件进行选取,一般可按以下配合选用。
与滚针配合内接圆孔径选用G6;
与滚针配合外接圆轴径选用g6;
滚针直径选用h5;
与向心轴承外圈配合的孔径选用K6或H7;
与向心轴承内圈配合的轴径选用k6。
2.滚针轴承内接轴和外接孔的技术要求
3.滚针轴承的外接轴与内接孔的配合(摘自光洋滚动轴承目录)
2.2有外壳滚针轴承外接轴和内接孔推荐的公差等级和配合
2.3有外圈滚针轴承根据径向间隙选择内接轴公差等级和配合
4.向心轴承的安装配合
4.1向心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4.2向心轴承外圈与孔的配合。
完整轴承选型计算方法
完整轴承选型计算方法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
正确选型轴承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完整的轴承选型计算方法。
1.确定负荷类型和方向:首先需要明确负荷的类型和方向,常见的负荷类型有径向负荷、轴向负荷、偏心负荷等。
确定负荷的类型和方向有助于后续的选型计算。
2.计算轴承负载:根据实际工况,计算轴承的负载。
对于径向负荷,可以通过工作条件中的力和力矩来计算,对于轴向负荷,可以将轴向力转化为等效径向负荷进行计算。
3.确定基本额定负荷寿命:基本额定负荷寿命是指在相同的工况下,90%的轴承可以超过该寿命的工作时间。
根据轴承的类型和参数,可以在轴承手册中查找对应的基本额定负荷寿命数值。
4.计算动载荷系数:轴承工作中,由于变动的载荷和转速,会导致载荷系数发生变化。
需要根据实际工况和轴承的特性计算动载荷系数,以确定修正的额定寿命。
5.计算修正的额定寿命:通过将基本额定负荷寿命乘以动载荷系数,得到修正的额定寿命。
6.确定轴承类型和规格:根据实际负荷和速度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规格。
根据实际负荷,可以计算所需最小额定动载荷,并选择承载能力满足要求的轴承。
根据实际转速、工作温度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和轴承材料。
7.检查轴承选型是否满足:通过计算的结果,确认选型是否满足要求。
对于径向和轴向负荷,需要查阅轴承手册上的额定承载能力和极限转速以进行校核。
8.进行冲击和振动分析:在一些工况下,轴承会受到冲击和振动的影响,需要进行冲击和振动分析,以确保轴承选型的合理性。
以上就是完整的轴承选型计算方法。
选型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负荷、速度、工作温度、冲击和振动等。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机械设备和工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以确保选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根据配合选择轴承
如何根据配合选择轴承
1.轴承的选择
(1)圆柱形内孔的轴承
选择轴承的配合应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如下:
①负荷的类型
根据作用于轴承上的负荷,对套圈旋转情况,可将套圈所承受的负荷分为固定负荷、回转负荷和摆动负荷三种。
a.固定负荷(静松,轴承不动的一端选用间隙配合)
合成的径向负荷由套圈滚道局部区域所承受,并相应传递至轴或外壳配合表面的相应局部区域风。
这种负荷称为固定负荷。
固定负荷的特点是合成的径向负荷量与套圈相对静止。
承受固定负荷的套圈一般可选用较松的配合。
b.回转负荷(动紧,轴承转动的一端选用过盈配合)
作用于轴承套圈上的合成径向负荷向量沿着滚道圆周方向旋转,依次由滚道的各个部位所承受,并相应地传递至轴外壳孔表面的各个部位。
这种负荷称为回转负荷,又称循环负荷。
回转负荷的特点是合成径向负荷向量与套圈相对旋转。
承受回转负荷的套圈与轴或外壳孔应选用过渡或过盈配合。
若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彼此之间会发生打滑现象,从而会导致接触面摩损、摩擦发热,使温度急剧升高,轴承很快损坏。
过盈量的大小依据运转情况而定,以轴承在负荷作用下工作时,不致引起套圈在轴或外壳孔内的配合表面上出现“爬行”现象为原则。
c.摆动负荷
作用于轴承套圈上的合成径向负荷向量在套圈滚道的一定区域内相对摆动,为滚道一定区域所承受,并相地传递至轴或外壳孔表面的一定区域,或作用于轴承上的负荷是冲击负荷、振动负荷,其负荷方向或数值经常变动者,这种负荷称为摆动负荷,又称不是方向负荷。
轴承承受摆动负荷时,特别是在承受重负荷时,内外圈均应采用过盈配合。
内圈摆动旋转时,通常内圈采用回转负荷时的配合。
但是,有时外圈必须在外壳外内能够轴承向游动或其负荷较轻时,可采用比回转负荷稍松的配合。
②负荷的大小
轴承套圈在负荷的径向分量作用下,其径向会受到压缩,易引起配合松弛,尢其是在重回转负荷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打滑现象。
因此,对于重负荷场合,通常应比轻负荷和正常负荷场合的配合更为紧些。
总之,负荷愈重,其配合过盈量应愈大。
③工作温度
轴承在运转时,因为套圈的工作温度通常比相邻零件的温度高,轴承内圈可能因热膨胀而与轴承发生松动,外圈可能因热膨胀而影响轴承的轴向游隙,所以,在选择配合时,必须注意考虑套圈间的温度差异和其热传导方向。
④旋转精度
当对轴承的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要求较高时,为了消除轴承部件的弹性变形及振动的影响,应尽可量避免采用间隙配合。
⑤轴和外壳的结构和材质
如果轴和外壳(箱)孔表面开形状不规则,将导致轴承内、外圈的不正常变
形,并且受力不均匀。
对开式外壳(箱)体,与轴承外圈的配合不宜采用过盈配合,但也不应使外圈在外壳(箱)孔内转动。
当轴承安装在薄壁、轻合金外壳(箱)孔或空心轴上时,为了保证轴承有足够的支承面,应采用比安装在厚壁外壳(箱)体、铸铁外壳(箱)体或实心轴上所选择的配合要紧些。
⑥安装与拆卸
在许多复杂结构应用中,为了方便安装与拆卸,需采用间隙配合。
根据轴承运转情况,如必须采用过盈配合安装时,则可采用分离型轴承(内、外圈可分别安装的有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推力轴承)或锥形内孔的轴承,可使装卸简便。
⑦非固定端轴承的轴向位移
这种位移是指要求安装在非固定端的轴承的一个套圈能在轴向方向有一定的游动隙。
通常将承受固定负荷的套圈(一般为外圈)以间隙配合安装。
如果采用内圈或外圈无档边的圆柱滚子轴承(2000型和3200型)或滚针轴承安装于非固定端时,内、外圈均采用过盈配合安装。
(2)圆锥形内孔的轴承
圆锥形内孔的轴承,其安装与拆卸比较方便,可以直接安装于锥形的轴颈上或外部为锥形柱面的中间套筒(紧定套、退卸套)上,然后边中间套筒一起安装于圆柱形的轴上。
轴承外圈与外壳(箱)孔的配合与圆柱形内孔轴承的规则相同。
带紧定套或退卸衬套的非分离型轴承,可用于公差较大的轴承,但是轴的形位公差必须严格控制。
2.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
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与轴的配合与机器制造业中所采用的公差配合制度不同,轴承的内径公差多为负公差,因此,在采用相同配合的条件下,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比通常的配合较为紧密。
轴承外径公差虽为负公差,但其公差取值与一般公差制度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