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重点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行为公式: B=f ( P. E )
B: 行为
P:人
E:环境
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在幼儿园,小朋友遵守纪律时,老师便奖 励他们一朵小红花,之后,这些小朋友越 来越遵守纪律。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上 述行为发生变化是( )的结果。【2010年 真题】
▪ A.刺激一反应 B.认知一行为 ▪ C.符号一互动 D.环境一行为
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直接动力。
(二)人类需要的层次(重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Abraham H.Maslow (1908-1970)
需要层次图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特点: 层次性、递进性 1、人类的需要依照由低到高不断递进的顺序分为若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
➢ 人类行为的类型 ➢ 1.本能行为与习得行为(行为起源)
➢ 本能:遗传,不需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行为 ➢ 习得:后天与环境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中逐渐学习获得
➢ 2.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对社会的作用)
➢ 亲社会:对社会有积极作用 ➢ 反社会:对社会有消极作用
➢ 3.正常行为与偏差行为(行为是否符合常模、社会规 范)
▪ A.多样性 B.滞后性 ▪ C.动态性 D.稳定性
D
二、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重点)
主要包括:家庭、朋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社区、 文化、大众传媒
(一)家庭:由夫妻与子女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是人接触社会生活 的基础。
家庭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对个体发生影响 家庭背景和家庭中的过去事件(纵向) 家庭成员间互动(横向) 家庭结构及其变化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重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行为的类型:P81.暗示与模仿:暗示是采用含蓄的方式将一种意见、态度或行为方式通过语言及其他象征符号传达给他人并能引起他人反应的行为。
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和反暗示三种。
模仿可分为潜意识的自动模仿和有意识的自觉模仿两类。
潜意识的自动模仿是指对暗示信息不加分析批判的自然而然的模仿,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有意识的自觉的模仿是指对暗示的信息做出分析判断之后进行的模仿,又称为合理模仿。
2.竞争与冲突:社会竞争是指人类社会的竞争,即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竞争,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
社会冲突是一种相互反对的行为方式。
冲突和竞争的区别:①冲突带有情绪上的敌对;②冲突的根源是个人或群体间在利益、意见和态度方面的对立,而竞争则不一定存在着利益、意见和态度的根本对立。
3.调适与同化:调适是人们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从广义上理解,调适有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调适和人类对社会环境的调适。
同化是调适的进一步发展,同化是社会成员全部改变原来的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完全接受了新社会环境,完全变成另一个社会或者社区的成员。
同化也指不同文化的民族、群体或个人融化成为一个同质文化单位的过程。
步瑞德山需要类型理论四种类型:P331.感觉性需要2.表达性需要3.规范性需要4.比较性需要多依和高夫的人类需要论将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P33P40社会唯实论:从宏观方面分析社会,强调社会对个人及其行为的决定作用,把社会看作是高于个人之上、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
(代表人物:迪尔凯姆)社会唯名论:强调个人及行为者的主观意义,即个人行为的意义大于社会(环境)。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动机和主观意义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具有决定意义。
(代表人物:韦伯)弗洛伊德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P64前意识:包含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能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
无意识: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含各种受到压抑或者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和动机,特别是性的欲望。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要点复习
交互影响宏观环境一、人类行为:个体的人社会的人概念: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分类:一按是否符合常规: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依据1、统计规律;2、社会规范;3、行为适应性;4、个体主观感受;综合使用二、按人生重要发展阶段8个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变化性,可按性,整合性二、社会环境定义: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系统,包括实体组织和创造物;分类:物理社会环境:各种人造物;生物社会环境:人所控制的动植物;文化社会环境: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研究的基本假设; 各项规章;1、生命中每个阶段都可能产生关键性的变化;毕生发展观(1)个体的心理行为发展贯穿终生2个体的心理行为发展是由多方面多层次的3个体的心理行为发展由多因素共同决定4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构成人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2、社会环境可改变人类行为;(1)不同社会环境塑造不同行为方式;2相同社会塑造同质行为;3对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影响程度不同;4对个体行为特殊影响;5与遗传因素有关;3、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1)社会环境为人类行为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方式;(2)社会环境是人类成长的有力支持;(3)社会环境为人类成长提供了参照标准;(4)人类行为中的个人问题,其真正原因常常不是个人原因而是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心理结构:意识,无潜意识存在的证据:梦,过失,疾病症状,前意识;2、人格结构:本我: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是人格的生物成分;自我:在本我基础上发展;遵循现实原则,是人格的心理成分;超我:道德化的自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遵道德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3、心理动力:性本能:生本能:表现生存、发展、爱欲的力量;死本能:表现对他人的攻击、毁灭,战争,谋杀;本能的表现与阻碍,精神投入与反投入,就是精神分析动力系统的要核;4、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人格角度;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5、适应问题:变相宣泄,自我防御压抑,否定,投射,合理化作用;反向作用:矫枉过正,转化,退行,幽默,升华6、贡献:提出了无意识的概念;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批评:非标准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样本;泛性论的观点;过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人格形成的定格;(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0—1感觉阶段,信任与不信任“希望”的出现;1—3肌肉发展阶段,自主与怀疑,“意志力”,“度”的把握;3—6性器官阶段,主动与内疚,“目的”,追求有价值的目标,对异性父母的情结;6—12潜伏期/学龄期;12—20青春期;自我认同和角色混淆,“忠诚”;20—40亲密与孤独;成年早期;40—60创造与停滞;成年中期;老年期成熟阶段;自我整合与绝望;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比较;相同点:将心理发展分成若干阶段;不同点:心理发展阶段;人格结构发展;心理动力;个人成长与发展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发展的实质:2、发展的因素:3、发展的阶段:连续与阶段的统一;感觉运动阶段0—2:主要凭借感觉和身体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前运算阶段2—7:开始能用语言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具体运算阶段7—11:获得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进行逻辑运算,已经开始区分自我和外部世界形式运算阶段11—15抽象思维4、道德认知的发展他律—自律前道德判断阶段5岁以前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5—10道德实在论阶段:根据行为的物质后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动机;自律道德判断阶段10岁以后道德相对论阶段:根据行为动机而不是行为结果;(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前常规道德:道德观念是外在的;1自我中心:服从和惩罚的定向阶段;根据行为的后果判断行为的好坏;2现实的利己主义阶段,天真的享乐主义时期,以满足个人需要和个人利益为行为准则2、常规道德:满足于社会舆论的希望,其道德标准在于满足别人的期待和保持传统秩序;3好孩子定向:满足亲近的人的期望,以行为者动机评价行为;4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阶段:认为人都应遵纪守法;3、后常规道德: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自己内在的道德命令,是一种理想状态;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能从法律、道义方面辩证看待各种行为;6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基于自己良心所选择的道德原则来判断;(五)行为主义的理论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1)强调行为是研究的目标;(2)强调刺激—反应模式;(3)强调环境对行为塑造的影响;(4)反对阶段论,主张连续论;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新行为主义理论行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行为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模式化事件: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行为反应(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本假设:1已满足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2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3一般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有足够活力行为4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途径很多;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七)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1、人与社会的关系:本质上不可分离2、镜中自我: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3、首属群体(八)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1、基本观点:主张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重视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2、自我的组成部分:主我——客我——自我五、性别(一)性别差异1、生理差异:基因,内分泌,身体差异2、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行为和脑力上;传统观念性别角色模式阴柔,阳刚3、社会差异:性别角色作为一种行为模式,表现出最基本的男性女性差异;男权,女权玛格得特·米德:男女性别角色特征不是天生注定,而是通过各种文化中性别行为模式的学习模仿和认同形成的;男女性逐渐适应了成年早期的角色,他们会更多表现碑受到限制的特性,都变得更加中性—激素变化,角色需要(二)性别社会化1、影因:家庭父母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学校教科书,教师,学生同伴群体大众传媒2、理论:1生物学理论:性染色体、荷尔蒙的平衡,性腺组成,内生殖系统,外生殖器2精神分析理论:基本观点:性别源于儿童对男性和女性解剖差异的意识与他们强烈的天生的性欲望的结合;生殖器期:儿童发现男女之间有解剖差异;对异性父母的爱察觉构造差异——认同同性父母——性别认同——传统性别行为评价:高度的男性偏向;不能被实验证实;排除了社会影响;过分强调对同性父母的认同3社会学习理论:基本观点:两性角色不是先天的,而是经过社会学习而获得的男性观点和女性的行为由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中获得如果学习条件变化了行为也可很快变化;暴露于性别行为中——模仿同性父母——传统性别行为——性别认同4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强调性别概念而非行为;代表人物:科尔伯格;基本观点:性别角色发展中重要的是儿童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儿童大约3岁时产生性别意识,但还不知道性别是不可改变的;只有当儿童获得性别恒常性时,性别形成才发生,他们开始以性别适当的方式行为—看作是道德要求;批评:不能充分解释为什么女孩学会赏识女性角色;没有说明儿童为什么用性别作为一种分类概念;察觉两性差别——性别模式——性别认同——传统性别行为5性别图式理论察觉两性差别—性别认同—认同同性榜样—传统性别行为基本观点:儿童很早就获得了性别图式,性别图式使儿童获得了系统而深入的性别角色理论;在性别图式的支配下,儿童学会了依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或评判他人的行为;3、性别角色的优化发展;男女双性化气质;(三)性别不平等1、性别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1)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支配模式社会规则;双重标准;(2)对男性的消极影响:成功的压力,责任的重负,情感的压抑;(3)对女性的消极影响:教育中得到较少的肯定;传统角色要求女性造成心理压力;被期望与家庭相联系;被过分强调外表带来的压力;2、性别不平等的理论研究(1)结构功能主义(2)冲突理论德尔柯林斯;基本观点:经济和技术是男女两性社会分工差异的决定因素;性别不平等来自男性获取权力能力优于女性;为了改变不平等,应鼓劲和促进女子与男子在必需程度上发生冲突;(3)女权主义理论六、家庭1、家庭的定义: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或者以法律领养关系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同时家庭成员,还应当有共同的生活;2、家庭的特点:1、以婚姻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姻亲和血亲;2、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3、家庭关系最为密切和深刻;3、婚姻:婚姻并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是社会行为、制度化的行为、法律行为、历史行为;婚姻是两性之间一种持久的结合,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化现象,是一种制度性安排,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是一种历史结果;婚姻行为决定于婚姻的动机;上古:经济—繁衍—爱情;中古:繁衍—经济—爱情;现代:爱情—繁衍—经济4、家庭的社会特征;一、家庭具有历史性,家庭有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形式、规模、观念,演变;二、家庭是一个社会体系,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三、家庭是一个社会群体,是首属群体;四、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婚姻、生育家庭制度;5、家庭的形式一、按家庭成员身份的转变;养育家庭、生殖家庭二、按家庭成员关系及规模;家庭成员数量,代际层次,夫妻数量核心、主干、联合家庭6、婚后夫妻居住地点:从男居,从女居,新居制7、家庭中权力分配:父权,母权,平权8、婚姻形式: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9、家庭生命周期:夫妇家庭、抚养孩子家庭、学前儿童家庭、入学儿童家庭、青少年子女家庭、家庭成员出走阶段、中年夫妇家庭、老年夫妇家庭10、家庭关系(1)夫妻关系特点: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在家庭内部趋于平等;更注重爱情,情感支柱;冲突原因:对爱情的理解;对家庭的理解;其他因素的影响;(2)亲子关系:家庭中的基本三角;父母对子女的双向互动作用:子女出现使夫妻坏人进入了一个新的家庭角色——父母;影响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父母与子女是平等的,人格上地位上独立而平等;(3)婆媳关系:情感的独立性、排他性;双方对家庭权力的争夺;婆媳的相互关系:家庭结构、代沟、男女差异、生理和心理原因;11、家庭功能:性欲的调控;生育功能;抚养与赡养功能;教育的功能;情感的慰藉;12、家庭问题:1家庭暴力:丈夫对妻子的暴力伤害;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原因: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异化;社会环境尤其是截图传媒刺激;“期待”压力严重;青少年心理问题严重;传统道德失传; 2婚姻问题与离婚:双职工家庭中的问题:家务负担;传统观念造成的婚姻问题;婚姻破裂及其原因:心理上粗暴,不尊重,性格不合;生理上性的因素;社会上亲属关系,经济政治因素;七、胎儿期发育过程:卵细胞期受精~3周—胚胎期4~8/9周—胎儿期9周~出生影响因素:一、遗传1、获得人类所共有的全部遗传信息2、获得特定基因库所传递的特征二、母亲的影响1、自身条件;2、营养;3、情绪状态;4、其他因素如疾病酒精药物吸烟三、环境:化学物质、辐射、胎教胎儿的出生:扩张、产出、产后、恢复阶段胎儿的出生对家庭的影响:一、夫妻角色的转换1、夫妻的核心地位让位给子女;2、出现家庭经济紧张;二、兄弟姐妹关系的调整,对长子女的安全感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三、家庭秩序的重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年老父母与年轻父母的关系八、婴儿期三划分:0-1欧美最为传统的划分法0-2学会行走说出单词0-3个体心理发展整体和连续性研究的原因:社会服务的需要;早期智力开发和早期教育的兴起;心理或意识起源研究观念的转变;现代研究技术手段的产生的发展;生理发展:新生儿头四周一般特征:呼吸、排泄、循环、体温、消化、皮肤;神经系统发展:脑重量速增加;头围变化;脑细胞形状大小都发生变化;神经纤维逐步形成脑机能:条件反射;兴奋和抑制机能;两信号系统的发展动作发展:一般规律: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有一定的方向性顺序性;头尾原则远近原则简单原则意义:接触和认识的发展;心理变化;社会交往增加;促进智力发展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理论1、反射活动0-1月行为不是有意图而是天生的反射结果;2、初级循环反应1-4月重复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体初级重复的行为循环上;3、次级循环反应4-8月关注的焦点从他们自己的身体转移其他物体次级;4、习得图式的协调8—12月行为更有意向性,始形成物体恒存性,能够模仿5、第三级循环反应12-18月能够思考自己的行为,能有变化的重复;6、应付环境的新办法的创造18-24月向符号取向转变有着完全的物体恒存性二、智力开发语言发展:1、发展阶段:前咿呀学语阶段:哭泣:饥饿;愤怒;疼痛;挫折咿呀学语阶段:3-6个月独词句:9-12个月理解定向反应到动作反应;能听懂简单句子;固定化词义笼统说发音不清不准;单音重叠;只有名词动词;一词多义,以句代词电报句:词汇量明显增加,开始说出简单句不完整,词序颠倒2、理论:1模仿说:传统/机械模仿说: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临摹;选择性模仿说:结构和功能上的模仿;自然情境下的模仿2强化说:认为语言学习不过是一系列联结过程,并通过选择性强化使儿童语言逐渐变得有效和得体;3转换生成说:基本观点:决定人类言语发展的因素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获得装置”借助它,儿童可以把生来就有的“天赋语言原理”或“普遍语法”转换成个体的个别语法;由于有了这种装置,儿童只需从周围听到有限句子,就能产生出无限的句子;3、影响因素:生物因素;人格特征;教养方式社会性发展:1、自我的产生与发展1自我的认知:分不清物我;逐渐认识身体各个部分;缺乏对自己整体形象的认识;“我”的出现;2自我的归类:简单机械3自我的调控:服从、反抗意识; 2、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主要照顾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绪倾向;一阶段1无差别社会反应月:无选择的微笑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选择性的互动3特殊的情感联结岁:明显依恋首要照顾者,产生分离焦虑4目标调整伙伴关系2岁以后:具有完全的物体恒存性和他人的社交较多;二模式: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三影响形成因素:婴儿本身的气质:育儿方式不同;对父亲的依恋;与同伴的互动;3、社会性互动:母亲和婴儿;父亲和婴儿九、幼儿期3-6岁游戏期和学龄前期1、游戏的理论:复演说;精力过剩说;生活预备说;精神分析说;认知动力说;学习论游戏的分类:皮亚杰:认知类:练习性0-2、象征性2-7、规则游戏7-12帕腾:空闲、单独、旁观、平行、联合、合作游戏年龄越小同伴越少合作程度越低游戏的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所需技能越来越高级游戏的意义:快乐经验获得;认知能力提高;社会性发展;性别的社会分化2、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评价的发展:从依存性评价发展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的评价;从对自己的笼统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在心理的细致辨析;往往不准确;(2)自我体验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体验过渡;易变性易受暗示性3自我控制的发展: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较弱;二性意识和性问题1性意识的觉醒:性别概念的发展,使用正确的性别标签,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性别角色观的发展2幼儿性问题与性行为十、儿童期7-11学龄儿童期、童年期1、生理发展:特点:平缓而稳定;2、新问题:肥胖:遗传影响,错误理解,父母误导,偏食贪食,少运动;脊椎弯曲;近视3、学校生活:一童年期儿童的学习活动;1、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发展:动机:初期常是被动的,受外界具体因素影响;逐渐和社会意义相联系;高年级具有重大学习意义的动机;态度:对老师、班集体、作业;2、学习兴趣;对学习过程形式和外部活动感兴趣向对学习内容结果感兴趣发展;从兴趣不分化向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分化的兴趣发展;从具体向抽象发展;3、学习习惯培养:使学习成为儿童独立活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着重基础知识技能培养;二学校的社会化作用: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学校自身;4、社会化交往:一与父母的交往:生活方式的变化降低了亲子互动频率;内容渐窄;冲突数量减少;父母的影响:教导强化榜样;二与同伴的交往:开始建立同伴团体、有组织的集体、自发的团体的时期;1、儿童小社会的形成;儿童亚文化的出现;同伴交往增加;友谊的产生:3-6前友谊6-8单向满足9-12双向满足12岁后真正友谊阶段三促进儿童社会化进程:正确地看待自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十一、青春期11-121、生理发展:身体外形的变化;生理机能的发展、性的发育和成熟2、性心理与性问题:1、早熟与晚熟;2、性意识的发展:发展阶段:抵触-好感-依恋;学校社工对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引导:抵触阶段克服和防止对立情绪;好感和依恋阶段属过渡阶段,注意性意识的健康发展;爱情阶段因势利导;3、性教育:学校家庭适时适度适当3、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下的发展:趋势: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不平衡,较快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对自已形象的关注;对自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明确意识;成人感的产生;对自已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的关注;敏感而强烈的自尊心;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4、社会性交往:与父母独立、依赖;与教师;与同伴友谊更强调相互理解忠诚和亲密感;性意识开始广泛而深刻地影响青少年同伴关系;青少年同伴团体普遍形成5、青少年犯罪:特征:低龄化;手段暴力化、智能化、成人化;类型主为侵财、暴力、性犯罪;形式团体化、盲目性和突发性十二、成年早期1、发展理论戈尔德,勒维来,哈维格斯特2、发展特点:1基本特征: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智力发展到全盛;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2走向顶峰时期:生理特点;智力状态;创造与成就的最佳年龄;社会交往的特点;3成年早期的婚姻生活:1.调适:忠贞如一;性生活和谐;处理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经济生活民主化;共同做好家务劳动;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对子女的适应;2.非主流现象:独身;同性恋;同居;晚婚晚育或自愿不育政策成本压力观念;4成年早期的工作和职业:1.工作和职业的意义:维持物质生活的基本来源;确定个人身份;建立社会关系;圆满个人人格;确立生活寄托;2.工作和职业的发展:成长阶段出生-14岁左右幻想-兴趣-能力阶段;探索阶段15-24岁试验-转折-尝试阶段;建树阶段25-44适应-稳定阶段;维持阶段45-65岁;衰退阶段65--3.职业选择与适应:兴趣,能力,性格和气质,社会需求十三、中年期1、生理发展变化:稳定而健全,逐步衰退的开始;更年期:女45-55持续8-10年;男晚5-102、家庭的调适:对老年父母的理解与接纳,赡养;对成年子女的调适,管教方式,调适空巢期心理状态;中年夫妇双方的调适:中年期的婚姻:热烈期-矛盾期-移情期-深沉期;婚姻危机:情感空虚,夫妇间不平衡发展;离婚:情感释放;对感悟重新审视与家庭重组问题;子女心理调适;3、失业:现实原因:政府科学认识;社会急剧变迁;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影响:家庭收入减少;失业者家庭地位降;割断失业者与社会联系;失业者人格偏差对策:更新观念正确看待;及时提高自身能力;改变就业观念;社会的帮助;中年危机:生理、家庭生活、事业方面的变化,正视现实,知足常乐,情绪稳定惕心疾十四、老年期生理老化:学习能力:记忆力减退;不能武断认为老年人思维能力或智力衰退;影响因素:身体健康程度;性别因素;教育因素心理老化:感情失控消极情绪较多;疑病倾向;健忘症;成功的老化:老年人快乐满足幸福地度过老化这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均感相对适应;活动理论:保持与社会的接触,在活动中获得充实感;社会疏离理论:减少职业性与社交性活动,尤其在情感性人际关系上更避免涉入;老年亚文化:老年人应有自身的共同的特点;连续性理论:人的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即使发生变化也应看作是对现实的一种适应;年龄分层理论:人的行为变化必然随所属年龄群体的改变而发展相应的改变;主要问题:1、老龄化: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中位年龄:老少之比:2、老年歧视:社会急剧变迁;反向社会化出现;片面的社会观念克服:改变社会观念;加强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大力宣扬我优文传;社会形成关爱环境;3、退休与强制退休调适过程:前退休期-蜜月期-休息和放松期-清醒期-重定方向期-规律期4、死亡:对死亡认识:直接影响个体对其晚年生活的设计和生活态度;阶段:否认和隔离;愤怒情绪;讨价还价;沮丧;接受成功的死亡:临终关怀;安乐死;居丧:悲伤体验的强度水平主要取决于死者和生者两者关系的亲密程度倾听鼓励。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题库版)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题库版)1、多选科尔伯格理论将习俗水平分为()等阶段。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B.普遍性伦理准则阶段C.寻求认可定向阶段D.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E.社会(江南博哥)契约定向阶段正确答案:C, D参考解析: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习俗水平阶段主要分为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A项是前习俗水平阶段。
BE两项是后习俗水平阶段。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考生要抓住几个阶段的特点来进行记忆。
2、单选青年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A.青年人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B.抽象逻辑思维是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C.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D.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出现两极发展特征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青年阶段心理发展特征。
3、单选()认为,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
A.常人方法学B.行为主义理论C.符号互动论D.社会学习理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常人方法学认为,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思性,即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
所以A项正确。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常人方法学进行考查。
对于常人方法学,考生需要注意它强调人的行动具有权宜性,并且根据环境调整。
4、单选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动机的作用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而人的动机又是由于某种需要引起的,以下关于需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了解人类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人类的需要B.人的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C.需要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D.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人类需要的含义。
5、单选婴儿的吮吸、爬行属于人类行为中的()类型。
A.习得行为B.本能行为C.正常行为D.自然行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人类行为的类型。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埃里克森认为( )的个体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A 1.5岁~3岁B 3岁~6岁C 6岁~12岁D 12岁~18岁E 18岁~40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提示]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儿童中期的主要冲突是勤奋对自卑,这个年龄阶段为6岁~12岁。
第2题可能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的母亲自身条件不包括( )。
A 体重B 身高C 年龄D 容貌E 疾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提示] 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的母亲的自身条件包括体重、身高、年龄、疾病、孕史、RH因素、营养等,而母亲的容貌不会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
第3题自我整合与绝望是老年期要处理的主要心理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而危机成功解决后则会形成( )的美德。
A 关怀B 博爱C 智慧D 勤奋E 创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提示]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整合与绝望是该时期要处理的主要心理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而危机成功解决后则会形成“智慧”的美德。
第4题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 需要B 恋父情结C 恋母情结D 性驱力E 潜意识【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提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人的一生中,性驱力的聚集区域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向另一个部位,而每一次转变都标志着人格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5题对潜意识的研究和重视童年经验是( )的主要贡献。
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罗杰斯D 埃里克森E 科尔伯格【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提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重视潜意识的研究和童年经验。
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
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1316国开电大2020年7月《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31 6国家开放大学2 0 2 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家庭关系中,()是核心。
A.父母子女关系B.夫妻关系C.婆媳关系D.祖孙关系2.()指的是一定数量的人们,基于某种共同关系和内在组织,居住在特定地区,在内在互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体。
A.学校B.组织C.性别D.社区3.如果把人的一生与一年四季相比拟,老年期相当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按照联合国1997年的定义,()是一种战略,将妇女和男子的关注事项和经验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所有领域的政策和方针的设计、落实、监测和评估,使男女都能平等受益,中止不平等现象,最终实现男女两性平等的目标。
A.平权行动B.女权主义C.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D.女性主流化5.()是儿童或青少年由于相近的年龄和相同的社会地位而结成的一个小团体。
A.同龄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弱势群体6.“十月怀胎”,是从母亲最后一次经期来计算的,这个时间约有(A. 266 天B. 280 天C. 300 天D. 305 天7.犯罪研究中的失范理论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是()。
A.龙布罗索B.弗洛伊德C.霍华德•贝克D.罗伯特•默顿8.调查显示,现代人一生的情绪低潮期在()oA.童年B.青年C.中年D.老年9.性别歧视者常犯的错误是以偏盖全,过分强调()。
A.生理性差别B.心理性差别C.社会性差别D.环境差别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根基是发现了()oA.超我B.心理结构C.无意识D.自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达到老龄化的指标主要有()oA.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B.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C.中位年龄D.老少之比12.皮亚杰根据认知心理的发展阶段,相应地区分出不同的游戏类型(A.练习游戏B.象征游戏C.规则游戏D.情感游戏13.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o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生理环境D.心理环境14.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有()。
行为与社会环境试题答案
行为与社会环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价值观和行为准则B. 社会地位和角色C. 心理状态和情感反应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体如何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改变自己的行为?A. 通过模仿B. 通过内化C. 通过反向学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通常通过哪种形式体现?A. 从众B. 顺从C. 领导力D. 合作答案:A4.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影响的因素?A. 文化背景B. 社会经济地位C. 个人生理特征D. 教育水平答案:C5. 在社会环境中,个体行为的适应性变化是为了实现什么目的?A. 获得社会认同B. 维持社会秩序C. 满足个人需求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1. 描述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具体影响机制。
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首先,社会环境提供了一套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内化这些规范,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其次,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分配和期望对个体行为产生指导作用,个体往往会根据所扮演的角色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角色期望。
再者,社会环境中的群体动态,如从众、顺从和合作等,也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
最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压力也会促使个体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
2. 举例说明社会学习理论在个体行为改变中的应用。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例如,一个孩子观察到同伴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后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以期望获得类似的正面反馈。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讨论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后果。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从众现象上。
个体在群体中往往会受到群体意见和行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以获得群体的接受和认同。
这可能导致积极的后果,如增强团队合作和凝聚力;但也可能导致消极的后果,比如个体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甚至参与到群体的不良行为中。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大作业考试科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大作业题目(内容):1、试述美国学者佩根提出的游戏发展模式。
请你谈谈对游戏发展模式的看法。
谈谈看法:(不得少于500文字)答:该发展模式体现出随着幼儿的成长,游戏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最开心的时候是出于搭积木、拍皮球、讲故事、过家家等各种游戏中时。
游戏给幼儿带来不少欢笑与快乐,也是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
因为追着幼儿的成长发展,家长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独立吃饭、穿衣、上厕所、收拾玩具等;在幼儿园,幼儿们需要完成手工、绘画、唱歌、跳舞等任务,这些都要求幼儿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一方面幼儿渴求与成人一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其能力比较有限,暂时无法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因此游戏就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方式。
有人据此将幼儿期称为游戏期。
感觉运动游戏需要幼儿知觉与运动技能的协调-致:假装/象征性不仅对幼儿的知觉与运动技能提出了要求,还需要幼儿记忆、表象思维、语言及情绪的表达能力参与:当然,到了结构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时期,幼儿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独立能力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综合提高。
在游戏内容形式和所需技能的变化过程中,幼儿的身心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首先,游戏能让幼儿们享受愉快、幸福的童年,“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不仅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好奇好模仿的特点,还能给孩子带来快乐感成功感自主感,满足孩子好合群好交往的特点,使其在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中产生快乐和喜悦,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幼儿的认知能力的到明显的提高,在换位思考方面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加角色获取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同时,在思考的深度方面,也能促使幼儿逐步从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向内在本质特征的方向转变;再次,让幼儿们体验到学习与创造的乐趣。
游戏所具有的虚构性愉悦性主动性和“控制感”特点,能极大的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极力地去克服,这样就有利于意志力的培养。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论述试题相关知识
一.儿童的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效能感:1.自我概念(我是谁)帮助我们了解我们自己和规范我们的作用,尤其是童年时期形成的自我感2.自尊自尊指个体在整体上和特定方面对自己的积极和消极评价。
★提高自尊的方法★①使儿童能够感受到爱②使儿童能给自主③使儿童能够成功④使儿童能够与他人互动⑤让儿童负责任3.自我效能能够按照特定情境的要求表现其行为。
★培养儿童的自信★(课本)①关注过去的表现,孩子能够通过回顾以往的成功经验以增加自我效能感②观察他人,孩子看到一个与自己差不多的人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这能提高他的自信③口头劝说,即鼓励儿童相信自己并试着去完成一个新的任务④判断身体状况,当儿童焦虑或受惊吓时,他们可能会预料到失败;当儿童兴奋和感兴趣,而且不过分紧张时,他们更有可能认为自己能够获得成功.二.幼儿时期的自我社会观念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主要由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因素构成。
(1)自我评价:来自①他人的爱、支持或赞成;②具有特别的才能;③能够与他人或理想自我进行比较(2)自我体验:生理性体验(高兴、生气、愤怒)和社会性体验(委屈、羞愧、羞怯)(3)自我控制:前提是自我评价的发展1.幼儿期怎么培养幼儿心理★1.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父母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关注,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这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和对他人的信任。
2.鼓励探索与游戏:游戏是幼儿期的主要活动,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父母应鼓励孩子探索周围的环境,并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但不要过度干预。
3.培养自尊与自信:父母和老师应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这有助于孩子面对挑战时更加积极和勇敢。
4.社会性发展: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通过合作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5.艺术与创造力培养:艺术治疗如绘画、舞蹈、音乐等,可以作为表达情感和促进认知发展的手段。
通过艺术活动,孩子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考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本考点是本章最重要、信息量最大、抽象概念最多的考点,在2008年至2015年考题中都有出现。
考生在备考时要重点掌握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8阶段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4阶段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3水平6阶段论。
在考试中.一般都是通过实际情境的模拟来让考生判断其属于何种状态、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的。
1.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1)生物进化理论与进化心理学①生物进化理论。
是解释生物由无生命到有生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过程的学说。
②进化心理学。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
(2)基因理论①基因的特点:遗传基因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个体生命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②四种遗传异常:单一基因遗传;多重因素遗传;染色体错乱;环境引起的遗传异常。
2.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主要是本能的发展,本能的根源在于身体的紧张状态,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称为动欲区。
动欲区在发展的早期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口腔,其次是肛门,然后是生殖器。
据此,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
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即“停滞现象”。
“停滞”与“退行”是紧密联系的。
所谓“退行”是指当个人受到挫折或焦虑时,他就会返回到早期发展阶段,出现幼稚行为,如哭泣、抽烟、酗酒等。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复习题型:填空(15个×1分);名词解释(5个×3分);简答(5个×8分);案例分析(1个×15分);论述(1个×15分)一、填空1、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
2、人类行为划分的几种类型:生理行为——社会行为;外显行为——内隐行为;个人行为——集体行为;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正常行为——非正常行为3、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有常规事件影响因素与非常规事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
常规事件又包括年龄常规事件和生活常规事件。
4、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心理结构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性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
5、埃里克森认为,社会文化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
6、行为主义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7、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建立与操作和强化两个因素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8、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9、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生物成熟;物理经验;社会环境;平衡。
10、提出患者中心疗法的是罗杰斯。
符号互动理论的创始人是:米德11、胎儿发展的阶段:胚芽期;胚胎期;胎儿期12、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组成是DNA;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第23对是性染色体。
13、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简单复杂原则。
14、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15、依恋的三大功能★:寻求亲近;避风港;安全基地;安全基地是依恋最高级的功能,安全基地的形成,标志着依恋关系的成熟。
16、根据婴儿对母亲和陌生人的反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矛盾型、回避型。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重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人(P3)是一个系统的存在。
这里的系统能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第一个子系统要紧指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这个子系统包含生理、心理、认知、情感、行为等要素;第二个子系统要紧指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的人,这个子系统包含家庭、单位、社区、民族、制度等要素。
这两个系统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也就是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
2、成长(P9)贯穿一生的过程中个体所发生的系统的变化。
“贯穿一生”指的是人的终生,“系统的变化”强调的是,人的成长中的变化是有序的、范式的、持久的的变化,还指的是,人的成长包含生物的、认知的、情绪的、行为的与社会的成长与进展,这些方面的变化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这个复杂的系统。
3、图式(P26)一个人用来应付环境中的情景时所应用的心理结构与思维模式。
4、同化(P26)面对环境的刺激,吸纳新的信息,讲他们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与结构之中,以加强与丰富认识主体。
5、习惯(P26)通过调整思想,汲取新的信息,机体解决与满足它当下情形的要求。
6、家庭(P87)以婚姻与血缘关系,或者者以法律领养关系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同时,成员应当有共同的生活。
7、出生缺陷(P150)胎儿一出生就伴随有心理或者生理上的残疾。
8、身体意象(P264)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即生理表象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主观看法等。
10、早熟与晚熟(P266)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先后上出现差异,发育时间的早与晚的现象。
女孩要比男孩提早进入青春期,这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早熟与晚熟。
在男孩与女孩中,也存在个人意义上的差异。
12、婚姻(P305)要紧是男女两性之间一种持久的结合,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化现象,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是一种历史的结果。
13、成功老化(P373)老人们快乐、满足、幸福地度过老化这个时期,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等方面都感到相对习惯。
14、不成功老化(P373)老年人们在老化的过程中感到不幸福、不快乐、不满足,老化的过程中宠满了不习惯,充满了痛苦与悲凉,在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更多感受到的是矛盾、冲突与不习惯感。
社会工作者考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测试题(强化练习)
社会工作者考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测试题(强化练习)1、单选在某次期中考试中,小明估计自己的语文考试成绩为7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0分。
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语文的理想成绩定为85分。
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江南博哥)小明的()。
A.成长需要B.关系需要C.求知需要D.认知需要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ERG理论中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
2、单选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
A. 出现害羞情绪B.出现愤怒情绪C.母婴依恋的形成D.表现出兴趣情绪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周岁左右时孩子可能出现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3、多选小明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对小明管教较少。
小明高中住宿后认识了一伙爱玩网络游戏的朋友,整日沉迷于网络,经常逃学,成绩一落千丈,最终不得不退学回家。
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小明的成长过程中,()因素导致了现存问题。
A.家庭管理B.学校教育C.朋辈群体D.社区邻里E.社会状态正确答案:A, B, C参考解析: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
小明的家庭所形成的家庭教养模式为放任型,在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此外,小明的朋辈群体及其学校教育都对其生活和性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4、问答题人类需要层次正确答案: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阿尔德弗尔(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5、多选下列属于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的有()。
A.种族B.单位C.群体D.家庭E.文化正确答案:B, C, D, E参考解析: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试题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备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需求层次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a罗洛*梅b马斯洛c弗兰克d罗杰斯2按需求层次论,排列在最低层次的需要是()。
a生存需要b性需要c生理需要d安全需要3()不是判定正常与异常行为的标准。
a统计规律b社会规范与价值:考试吧网c行为适应性d道德准则4家庭对个体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是通过()。
a家庭教育模式b家庭形态c家庭排行d家庭规模5埃里克森提出,成年早期的主要冲突与发展任务是()。
a亲密对孤独b勤奋对自卑c繁殖停滞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被称为()。
a前习俗水平b真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7形成依恋的关键时期是()。
a婴幼儿期b儿童早期c儿童中期d儿童晚期8以下哪个不属于青少年期的主要特征与发展任务()。
a自我同一性形成b智利发展的高峰期c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d开始掌握书面语言9离家独立生活是进入()的主要标志之一。
a儿童期b青少年期c成年期d老年期10埃里克森认为,老年期的心理危机成功解决之后会形成的品质是()。
a坦然b智慧c博爱d关怀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性需要包括()。
a性需要b权力需要c成就需要d交往需要2以下属于人类行为特点的有()。
a适应性b多样性c常态性d可控性3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主要包括()。
a物质技术b社会规范c精神体系d以上都不对4社会子系统包括()。
a家庭b同伴c经济d政治5以下有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表述准确的是()。
a个体必须适应环境b人格未充分定型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c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受遗传禀赋的制约d认为行为与社会环境影响的力度是对等的6皮亚杰所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
a后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期d辩证运算期7儿童阶段主要的发展特征有()。
a动作的熟练程度与协调力日益增长:考试吧网b朋辈群体游戏成为重要的社会化环境c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增强d家庭生活开始成为主要活动领域和交往对象8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社会工作者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三章⼈类⾏为与社会环境 第⼀节⼈类⾏为 【本节知识重点】 ⼈类需要的层次 ⼈类需要的类型 ⼈类⾏为的含义 ⼈类⾏为的类型 ⼈类⾏为的特点 社会⼯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科学⽅法助⼈的服务活动。
我们要科学地帮助别⼈,⾸先必须科学地理解别⼈的⾏为,明确⼈们为什么产⽣某些⾏为、为什么会出现某些状况。
到底是什么影响⼈类的⾏为呢?是⽣理因素、个性⽓质,还是家庭、学校、社区或者其他的社会环境因素呢?⼈在成长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在⽣理、⼼理和社会⽅⾯分别呈现出什么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深⼊研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种研究常常建⽴在⽣物学、⼼理学和社会学的视⾓的基础之上。
⼀、⼈类需要 需要何以产⽣?因为⼈的机体在某⼀⽅⾯表现出缺乏和不⾜,如⽣理的饥饿、⼼理空虚等。
为此,⼈们就会实施各种⾏为来满⾜相应的需要。
需要是内驱⼒的基础,内驱⼒的增强会形成某种被激发的动机状态,这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直接动⼒,另外,外部刺激对于形成动机也有重要影响。
⼀般⽽⾔,需要具有以下⼏个特征: 1、对象性。
⼈的需要总是指向⼀定的对象,具有特定的内容。
如饥饿导致对⾷物的需要、空虚导致对充实、成就的需要。
所以需要指向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东西;可以是社会⽣活、活动,也可以是活动的结果。
2、动⼒性。
需要不会因为暂时满⾜⽽终⽌,它们或者带有周期性,如我们隔数个⼩时就会想吃东西;或者在⼀种需要得到满⾜的同时⼜会产⽣新的、更⾼的需要,如考过了社会⼯作者初级的⼜想过中级的。
3、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也不会有两个⼈具备完全相同的需要。
4、社会性。
⼈具有两重属性,⼀是⾃然属性,⼆是具有社会属性,但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由此也就具有了社会性的需要,社会在变化,需要也在变化。
⼆、⼈类需要层次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提出⼈类需求按照由低到⾼的顺序分为如下⼏个层次 (1)⽣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 此需求包括维持个体⽣存及延续种族所需要的资源,和促进使个体处于平衡状态,如:⾷、⾐、住⾏的满⾜,需要运动、休息、休闲和睡眠等。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重点笔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重点笔记
1.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人类行为具有目的性、选择性、适应性、可变性和创造性等特征。
2.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可以塑造人的价值观、态度与行为模式,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与情感发展,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
3. 人类行为的动机因素:人类行为的动机因素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和认知需求等。
4. 社会认同对行为的影响: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受,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社会认同可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背景,影响着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5. 角色对行为的影响: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某种身份,不同的角色会带给个体不同的期望和责任,并影响其行为。
6. 社会正义感对行为的影响:社会正义感是指人们对社会公平与不公平的感知与评价,它可以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模式。
7. 文化对行为的影响:文化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模式、信仰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它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态度和情感发展。
8. 社会压力对行为的影响:社会压力是指来自社会环境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压力,它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与心理健康。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重点考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重点考点
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中,有很多重要的考点,让我们来一一学习。
1. 社会认知与情绪
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如何理解和理解其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社会认知包含很多方面,如社会推断、自我认知、情感、人际传播等。
情绪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反应,是心理和生理的反应,情绪和认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 自我概念与自尊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等。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评价。
3. 群体心理学
群体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在集体中的行为和思想,包括领导力、集体效能、同伴压力等。
4. 社会赞许、惩罚与合作
社会赞许和惩罚是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机会。
合作是人们间互助合作的行为,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 社会归因和解释行为
社会归因是指人们对行为和事件的原因的解释。
解释行为的方式决定了个体对行为和事件的态度、情绪和行为。
6. 社会化与文化的作用
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文化中的学习和接受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文化是人类在物质和非物质层面创造的一系列高度复杂的符号体系。
7.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等。
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以上就是本课程的重点考点,其中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复杂。
学习这门课程需要动脑、动手,勤于思考,才能真正掌握。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综合类题型整理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考试题整理第二部分综合类第一章:1、我国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包括什么内容?(不以大题的形式整理)答:(1)介绍有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及其相互影响的关系的基本理论;(2)提供有关个人成长的基本知识及各成长阶段所可能面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分析可能的危险人群的特征和形成原因;(3)体现社区、社会和文化等制度性、结构性因素对个体的影响作用,分析其对促进或妨碍人们达到和维持健康和幸福状态的具体功能;(4)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表明社会工作追求社会及经济公正的价值取向;(5)贯穿对社会工作学习者的基本价值观和专业伦理的培养;(6)体现多元文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不同要求,并提供跨文化的视角和案例资料。
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层次是什么?答: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它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图1-1,引自Zastrow & Krish-Ashman, 2001: 18,有改动)。
微观系统是指处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看似单个的个人,个人既是一种生物的社会系统类型,更是一种心理——社会系统类型;中观系统是指小规模的群体,包括家庭、同辈群体、职业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则是指比小规模群体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包括文化、社区、组织、制度等等。
这三个系统是传统社会工作应着力关注的三个重要方面,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领域,主要围绕在个人、团体和社区这三个方面展开。
我们认为,宏观系统中,同时还应包括自然环境(也就是狭义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请绘出社会生态系统影响模式的图表并进行解释。
答:其中上方的三个圆圈代表着影响案主的三个重要系统:社会制度、社区、组织(包括政府、工作单位、学校、娱乐机构等)。
箭头表示系统间能量输入输出的方向,即系统间的影响状况,双箭头则意味着存在共同的相互影响;虚线表示弱关系,实线表示强关系。
统影响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不仅仅只针对案主、而应当同时针对其他重要系统进行工作,以解决案主的问题。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掌握) 人生发展阶段(重点掌握)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掌握)人生发展阶段(重点掌握)地区: [单选题] *○长沙○湘潭○衡阳○邵阳○宁乡○石家庄○其他ID号: [填空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1515)为实现邻里互助和环境保护目标,社会工作者在某社区倡导开展了“骑车出游”的活动。
活动开展半年后,小区居民都切身感受到邻里关系的融洽,互助精神蔚然成风。
这反映出( )。
[单选题] *A.生理因素影响人的成长B.社会因素影响人的成长C.人类行为影响社会环境(正确答案)D.心理因素影响社会环境答案解析:参考答案:C解析:人类是在环境之中生活的,同时人又具有能动性。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
由于人类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所以人类可以改变自然环境,也可以改变社会环境。
如个人独创的行为模式被其他社会成员所仿效,并广泛地推行,就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模式,领袖人物或者大众的一致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巨大。
2、(201517)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发现他所服务的小学里有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小王制定了干预方案,其中属于针对学校进行的干预措施是( )。
[单选题] *A.纠正欺负者的攻击行为B.帮助学生家长改正错误的教养方式C.提升受欺负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D.指导教师在班级内开展“反欺负行为”班会(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参考答案:D[解析]由题干显然可知:AC项是针对个人进行的干预措施;B项是针对家长进行的干预措施。
正确答案为D。
3、(201614)安全型依恋关系会促进自我认识更早地形成,这种关系主要产生于()。
[单选题] *A.2~3岁(正确答案)B.6~7岁C.12~17岁D.18周岁以上答案解析:参考答案:A考点解析: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有三个阶段,出生至6个月的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7个月至2周岁是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2~3周岁是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发生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游戏伙伴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退缩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我意识出现阶段。
《人类行为与环境》复习资料
1.人类行为的特征适应性、多样性、可变性、可控制性、整合性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目的、任务和冲突。
他认为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关键的任务,如果个体能够处理好这一任务,便会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而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3.人类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形成需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个体对某种外在客体的缺乏,二是个体的获得期望。
人类需要的类型:①客观性②社会性③对象性④动力性⑤独特性4.提供福利制度制度的功能:1.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功能2.实现社会整合的功能3.传递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社会福利特征:1.福利对象的扩大2.福利项目的丰富3.福利提供者的多元化5.强关系、弱关系(86)社会网络,嵌入性假设(1)强弱关系:互动的次数多、感情较深、关系亲密、互惠交换多则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
强关系是在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往往是在个人特质相似的群体内部产生的,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
弱关系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些人间相似程度低,他们掌握的信息大不相同。
弱关系分布的范围较广,它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取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这些的群体的某个个体,从而起到“信息桥”的作用。
一个人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大,网络成员的地位越高,个体与成员的关系越弱,则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
(2)嵌入性理论:政治经济等行动都是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的。
6.出生性别比(194)指某一时期内出生的男婴数与女婴数之比。
而近年来持续上升,出生性别比对总人口的性别比和年龄别人口的性别比具有决定的作用,严重失衡,会影响人口安全和社会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名词解释1、人(P3)是一个系统的存在。
这里的系统可以划分为两个子系统:第一个子系统主要指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这个子系统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行为等要素;第二个子系统主要指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的人,这个子系统包括家庭、单位、社区、民族、制度等要素。
这两个系统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也就是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
2、成长(P9)贯穿一生的过程中个体所发生的系统的变化。
“贯穿一生”指的是人的终生,“系统的变化”强调的是,人的成长中的变化是有序的、范式的、持久的的变化,还指的是,人的成长包括生物的、认知的、情绪的、行为的以及社会的成长和发展,这些方面的变化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这个复杂的系统。
3、图式(P26)一个人用来对付环境中的情景时所应用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
4、同化(P26)面对环境的刺激,吸纳新的信息,讲他们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和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认识主体。
5、适应(P26)通过调整思想,吸收新的信息,机体解决和满足它当下情形的要求。
6、家庭(P87)以婚姻和血缘关系,或者以法律领养关系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同时,成员应当有共同的生活。
7、出生缺陷(P150)胎儿一出生就伴随有心理或生理上的残疾。
8、身体意象(P264)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即生理表象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主观看法等。
10、早熟和晚熟(P266)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先后上出现差异,发育时间的早和晚的现象。
女孩要比男孩提前进入青春期,这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早熟和晚熟。
在男孩和女孩中,也存在个人意义上的差异。
12、婚姻(P305)主要是男女两性之间一种持久的结合,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化现象,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是一种历史的结果。
13、成功老化(P373)老人们快乐、满足、幸福地度过老化这个时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感到相对适应。
14、不成功老化(P373)老年人们在老化的过程中感到不幸福、不快乐、不满足,老化的过程中宠满了不适应,充满了痛苦和悲凉,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更多感受到的是矛盾、冲突和不适应感。
二、简答题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17)(1)、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本能的冲动,与生俱来,并且贯穿所有的冲动源泉,它的功能是寻求能够满足本能冲动的目标,追求的是性欲和攻击性冲动以及饥渴等自我保存需要的及时满足。
遵循“快感原则”。
自我,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属于意识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它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介,努力追寻本我的冲动和社会现实的要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超我,五六岁时形成,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组成部分,它代表着生活的理想,遵循“至善原则”。
三者的理想结构是:本我传布着本能的冲动和需要,自我控制着本我的冲动,同时又寻找现实的途径来满足这些需要,超我则决定自我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现实中三折的冲突不可避免。
(2)、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人格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将发展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①口唇期(0-1岁):婴儿通过嘴来获得性冲动的快感②肛门期(1-3岁):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幼儿通过对自己身体器官功能的掌握而达到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是幼儿人格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③生殖器期(3-6岁):孩子感到异性父母的吸引力,并产生依恋之情。
④潜伏期(10-12岁):孩子的注意力从性的满足转移到智力和社会发展上,成年人的人格特征已有很多方面开始形成。
⑤生殖器(青春期-):性开始成熟,性的冲动再次转移到生殖器部位。
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他的正确运用可以改变个体对内心与外在现实的认识,可以使人们对自己本能性欲望的觉察变得淡化,并使人们积极的附着于另外的欲望会对象上去。
弗洛伊德的思想是深刻的,对他的批评集中于他的泛性论,主要强调他的许多假设没有明确的定义,没有充足的实验证据,因此他的许多理论都很难或根本不能进行实证的科学检验,大大削弱了精神分析学说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25)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于对儿童的认知周围环境并对之作出反应的方式和过程的研究。
他的思想被认为是当代发展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成果。
皮亚杰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的认识,他所关心的主要是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以及新的思想创立的过程。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不管多么高级、多么复杂,其实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期甚至还可以上溯到胚胎时期。
(一)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1)、图式:指的是就是一个人用来对付环境中的情景是所应用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
(2)、适应:通过适应,机体能够解决和满足它的当下情形的要求,通过适应,儿童可以学会调整他们的思想,吸收新的信息,从而推进他们理解能力的发展。
(3)、同化和顺应:应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的,这两种形式就是同化和顺应。
同化指的是面对环境的刺激,吸纳新信息,并将它们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和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认识主体;顺应指的是当旧的图式不再起作用时,通过创造出新的图式从而作出调整并适应新的情况。
(4)、平衡:平衡指的是图式和顺应之间的平衡。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个内在结构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连续的,这种连续表现在阶段的连续性。
皮亚杰将整个认知的发展过程区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这四个阶段构成了皮亚杰所谓的“不变的发展序列”。
(1)、感觉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这个阶段的新生儿运用感觉和身体运动来探索和获取对环境的基本理解。
在这个阶段中,新生儿初步具有了自我和个人感觉,能够认识到即使看不见的物体也依然存在,已经开始内化行为的图式,并以此产生想象或心理图式。
(2)、前运算阶段:从2岁到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更多的运用头脑而不是用手进行思考,他们可以运用想象和语言来表达和理解环境的各个方面,可以按照事物所表现的方式来对待事物作出反应。
但此时的儿童在同一时刻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且这时儿童的思想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3)、具体运算阶段:从7岁到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脱离物体而在头脑中进行运算,能保持数量和长度概念,数学方面超过了简单的机械的加减水平,行为控制能力逐步增强,孩子们已经开始区别开自我和外部世界,不再像原来那样将世界看做是自我或人格事物扩展(4)、形式运算阶段:从11岁以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能够超越具体的、现实的经验,用更加抽象、更加逻辑的词语进行思维,他们更热衷于沉思假设性的事情。
皮亚杰的评论:赞扬-是伟大的,他是第一个强调儿童是积极、顺应性的并且不同于成人,他的理论对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哲学以及健康护理等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批评-最主要的一个批评认为,皮亚杰所宣扬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它们确实如皮亚杰所描绘的那样而存在,许多人可能从来就没有达到最高的阶段;另外一种批评认为,皮亚杰的生物学背景过于浓烈了,皮亚杰过于迷恋动物性的过程,并且过高的估计了它在人类成长中的地位,从而低估了家庭、学校等社会因素对培养人的发展所起到的应有作用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P29)劳伦斯•科尔伯格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的相关思想,进一步将道德的发展区分为三个层次,并将这三个层次细分为六个阶段:1 、第一层次:前常规道德在这个曾段,道德戒律还是外在于自我的,尚未内化于心。
儿童遵守权威的道德戒律主要是从他们的行为后果来进行判断的,受到惩罚的行为是坏的,得到赞许和奖励的行为则是好的。
这个层次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我中心阶段。
道德的判断建立在对惩罚的微距和对权威毫不怀疑的拥护上,这种处罚越厉害,他们认为行为就错的越严重。
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是现实的利己主义或者说是天真的享乐主义时期。
孩子们面对道德的判断是出自于具体的行为后果,而不去考虑事情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孩子们遵守道德是为了得到奖赏或满足个人目的,他们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关心他人,但这种关心也是出于获得报偿的目的。
2 、第二层次:常规道德大约从10岁开始,在这个时期,个体力图遵守戒律和规范以便获得他人的赞许或维持社会秩序,他们的行为动机不再是获得赞赏或避免惩罚,而是赢得社会的赞扬、避免社会的批评。
他们此时也清楚地意识到了他人,并对其进行仔细的考虑。
这个层次又包括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第三阶段:主要特征是相互的期望。
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他人的赞许、同意和帮助而达成,他们已经能够从行为的动机来批判行为本身的道德意义,他们判断道德的标准是他们所认为和自己亲近的人,如自己的朋友和家属的期待,他们希望成为一个好人——好的男孩或好的女孩。
第四阶段:特征是维护社会秩序。
这时,个体开始关注社会的法律,他们将法律与道德等同起来,道德的选择不再依靠奖惩,也不再依靠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相反,他们认为,法律和戒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应该遵守。
3 、第三层次:后常规道德这个阶段也被称为原则道德。
在这个阶段,人们认识到还有许多比法律更重要的道德原则,这种更广义的道德原则有可能会与法律或权威发生冲突。
这个层次包括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第五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社会契约。
人们认识到法律的必要性并遵守它,因为法律与个人的权利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但他们也认识到法律是可以变动的,法律是为了促进人类的进步,否则可以改变甚至废除它。
第六阶段,这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道德的确立不是取决于法律或社会契约,而是取决于更加崇高、更加超验的良心原则。
这些原则是抽象的、普遍的适用于全人类的,当然也包含了个人的权利,反映了正义、平等,并且尊重全人类的尊严。
评价(批评):有人认为科尔伯格的第六阶段并不是采用经验的方法,而是一种假设的和推理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个理想的道德阶段,更少有人经常保持在这个阶段。
他的道德阶段划分是否是普遍的,是否是不可更改的;也有人严厉地批评他,因为他的道德理论反映的仅仅是西方的、自由的价值观,反映的是男人的道德观;甚至科尔伯格的方法的有效性也遭到了质疑。
4、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P34)他认为,我们的行为可以操作外在的环境,从而产生一定的结果,这个结果的本质将决定我们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如果最后的结果是奖赏或积极强化,我们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最后的结果是惩罚,我们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将会减少。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可以解释儿童以及成人的行为变化和发展。
斯金纳同样认为,人的习惯是由于环境或者说是由于我们的学习经验而决定,每个人的学习经验不同,决定了每个人行为习惯也必然不同。
此理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在行为矫治方面,斯金纳的影响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