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作业

习题:

某生产型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3月发生以下业务:

(1)销售一批货物给某商场,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100万元,同时取得单独记账的货物包装物押金10万元和包装物租金7.02万元;

(2)本月购进税控收款机抵扣信息扫描器具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价款为2万元,税金为0.34万元;

(3)折扣销售甲产品给A商场,在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额80万元和折扣额8万元,另外销售给A商场乙产品240件,采取买一送一方式,乙产品不含税售价每件3600元,所赠送产品的不含税售价每件240元;

(4)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丙产品100件,每件不含税单价为6600元,另支付给顾客每件旧产品收购款600元;

(5)将新研制的一批应税消费品赠送给客户,成本价20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0%,消费税税率为10%,该新产品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

(6)销售给本企业职工外观损伤的乙产品20件,每件不含税售价2000元;

(7)将自产价值33万元(不含税)的丙产品投资于B企业,另无偿赠送给B企业价值7万元(不含税)的丙产品;

(8)外购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支付运输费20万元,取得货运发票,当月基建工程领用外购材料20%;

(9)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一批材料,取得普通发票,价税合计6万元;从另一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一批手套作劳保用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2000元;(10)本月外购一批小家电发给员工每人一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7万元;

又向某孤儿院赠送童装一批,该批童装市场零售价3.51万元;

(11)进口一套生产设备,关税完税价格15万元,进口关税税率为20%,已缴纳关税和增值税,并取得有关票据;

(12)购进一台专用于免税项目的机器设备并与当月投入使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万元,增值税5.1万元,企业自己负担保险费和安装调试费4.9万元。

假定相关发票均已通过税务机关认证,请根据上述材料:

1.逐笔计算么笔业务的进项税和销项税额

2.汇总销项税额和进项税税额,并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

例题和作业

【例题3-2】钢筋混凝土四层框架计算简图如图3-13所示,层高均为4m ,重力荷载代表值G 1=450kN ,G 2 =G 3=440kN ,G 4=380kN 。体系的前三阶自振周期为:T 1=0.383s ,T 2=0.154s ,T 3=0.102s 。体系的前三阶振型见图3-13。结构阻尼比ξ=0.05,Ⅰ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s)。试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分别确定该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最大底部剪力。 (a )体系简图 (b )第一振型 (c )第二振型 (d )第三振型 图3-13 例题3-2图 【解】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1)计算地震影响系数 由表3.2查得,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s),在多遇地震时,αmax =0.16;由表3.3查得,Ⅰ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时,T g =0.25s 。 当阻尼比ξ=0.05时,由式(3-32)和式(3-33)得γ=0.9,η2=1.0。 因T g <T 1≤5T g ,故109.016.00.1383.025.09 .0max 21=????? ??=??? ? ? ?=αηαγ T T g 0.1s ≤T 2,T 3≤T g ,故α2=α3=η2αmax =0.16。 (2)计算振型参与系数 2 2221 211 111380)782.0508.0(440238.04501 380)782.0508.0(440238.0450?++?+??++?+?= = ∑∑==n i i i n i i i X m X m γ=1.338 同理,可计算得γ2=-0.462,γ3=0.131 (3)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第一振型时各质点地震作用F 1i : F 11=α1γ1X 11 G 1=0.109×1.338×0.238×450=15.62kN F 12=α1γ1X 12G 2=0.109×1.338×0.508×440=32.60kN F 13=α1γ1X 13G 3=0.109×1.338×0.782×440=50.18kN F 14=α1γ1X 14G 4=0.109×1.338×1.0×380=55.42kN 第二振型时各质点地震作用F 2i : F 21=α2γ2X 21 G 1=0.16×(-0.462)×(-0.605)×450=20.12kN F 22=α2γ2X 22G 2=0.16×(-0.462)×(-0.895)×440=29.11kN F 23=α2γ2X 23G 3=0.16×(-0.462)×(-0.349)×440=11.35kN F 24=α2γ2X 24G 4=0.16×(-0.462)×1.0×380=-28.09kN 第三振型时各质点地震作用F 3i : F 31=α3γ3X 31 G 1=0.16×0.131×1.542×450=14.54kN F 32=α3γ3X 32G 2=0.16×0.131×0.756×440=6.97kN F 33=α3γ3X 33 G 3=0.16×0.131×(-2.108)×440=-19.44kN F 34=α3γ3X 34G 4=0.16×0.131×1.0×380=7.96kN (4)计算各振型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底部剪力 V 11=F 11+F 12+F 13+F 14=153.82kN V 21=F 21+F 22+F 23+F 24=31.49kN V 31=F 31+F 32+F 33+F 34=10.03kN (5)通过振型组合求结构的最大底部剪力 222103.1049.3182.153++=V =157.33kN

(完整版)高处作业试题库

高处作业题库 一、判断题目 (√)1.警告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形框,圆形和斜杠为红色。 (√)2.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边框及图形符号为黒色,衬底为黄色。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4.拆除模板、脚手架等作业时,下方不得有任何操作人员。(×)5.进行支模、粉刷、砌墙等作业时,下方若有其他作业人员,必须处于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之外。 (√)6.支设高度小于4米的柱模板,可以不设斜撑。 (√)7.支设高度小于3米的柱模板时,可使用马凳操作。(√)8.在离地高度2米以上浇灌混凝土时,不得直接站在模板上或支撑上操作。 (×)9.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10.悬空作业是指借助登高工具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11.搭设扣件式脚手架时,不得将Φ48与Φ51的钢管混合使用。 (√)14.企业要从制度上赋予职工相应的职责和权力参加安全管理工作。 (√)15.劳动者遵章守纪是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16.企业的“一把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17.安全帽应能承受5Kg钢锤自1m高自由落下的冲击,帽衬须具有缓冲、消耗冲击的能量,保护头部免受伤害的作用。(×)18.安全栏杆由两道栏杆及立柱组成,上栏杆高度1200mm,下栏杆高度500-600mm。 (×)19.连墙件应从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20.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作业2题目及答案

第三章 1.试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 参考要点: 资本总公式即为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即G-W-G’。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要求不等价交换至之间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必须按等价的原则进行。流通只会引起商品价值形态变化,并不改变商品的价值量。在任何商品经济社会里,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然而在资本流通公式中,资本不仅保存了自身价值,而且带来了剩余价值,这显然是同价值规律相违背的。 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即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形成。首先商品生产者在流通之外不可能与其它商品生产者接触,也就不可能增殖,所以价值增殖必须在流通中形成;其次,在流通中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可能产生价值增殖,所以价值增殖必须在生产中产生。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由于流通领域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那么价值变化只能发生在总公式的第一阶段所购买到的商品——劳动力上。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即劳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能创造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 2.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及其关系。 参考要点: (1)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3)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4)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 第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是使劳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已使劳动者实际上隶属于资本。第四、资本主义早期经常使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到一定时期,多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事实上两种方法是经常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多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试述生产劳动的内涵。 参考要点: 劳动创造价值,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这里所指的劳动是生产劳动。 (1)从一般劳动过程来理解,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只在于是否直接、间接创造物质产品有关。马克思认为,从劳动过程本身来看,只有以产品为结果的劳动才是生产的。因此这里所指的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那部分劳动。 这种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其外延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扩大。 (2)从商品生产过程考察,又可这样规定,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这是适用于商品经济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 (3)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别只在于是否为资本家生产或者带来剩余价值,对于资本家来说,只有生产或者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这反映劳动从属于资本,是直

安全作业试题库

6月份安全试题 1.《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修订)于(A )起正式施行。 A 2016年7月3日 B 2016年5月1日 C 2016年11月4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C )起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 2001年11月1日C2002年5月12 3.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 C )和中文警示说明。 A 公告栏 B 安全标语C警示标示 4、矽肺是由于吸入( B)粉尘引起的。 A 煤尘 B 游离二氧化硅 C 石棉尘 5、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A ) dBA。 A 85 B 115 C 75 6、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D)本人的健康档案。 A 有权索取 B 无权要求复印 C 无权索取 D 有权要求复印 7、生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中较少见的是( C)。 A 呼吸道 B 皮肤 C 消化道 8、可吸入性粉尘的粒径为(A )。 A 1--5微米 B 1-5毫米 C 1-5纳米 D 1-5厘米 9、生产性噪声不包括(D )。 A 电磁噪声 B 空气动力噪声 C 机械噪声 D 空气传播噪声 10、《职业病目录》规定,职业病有( B)大类。

A 9 B 10 C 11 D 12 11、按照爆炸产生的原因和性质,爆炸可分为(C)。 A 炸药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 B 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物理爆炸, C 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12、水蒸气的灭火原理在于降低燃烧区的(C)。 A 湿度 B 温度 C 含氧量 13、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C)的标示牌。 A 在此工作 B 止步,高压危险 C 静止合闸,有人工作 14、吸入微量的硫化氢感到头痛恶心的时候,应采用的解毒方法是(C)。 A 吸入氯气 B 吸入二氧化硫 C 吸入大量新鲜空气 15、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B)。 A 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B 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 C 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16坠落防护应通过采取(C)等措施来实现。 A 消除坠落危害、坠落控制、坠落防护 B 消除坠落危险、坠落控制、坠落防护 C 消除坠落危害、坠落预防、坠落控制 17、正常使用的起重机,每(C)都应对制动器进行检查。 A 俩天 B 三天 C 班

荷载效应组合例题及作业[1]

荷载效应组合例题及作业[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例题: 某厂房采用1.5m ×6m 的大型屋面板,卷材防水保温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 2.7kN/m 2,屋面活荷载为0.7kN/m 2,屋面积灰荷载0.5kN/m 2,雪荷载 0.4kN/m 2,已知纵肋的计算跨度l =5.87m 。求纵肋跨中弯矩的基本组合设计值。 解:(1)荷载标准值 ① 永久荷载为 m kN m kN G k /025.2/)2/5.17.2(=?= ② 可变荷载为 屋面活荷载m kN m kN Q k /525.0/)2/5.17.0(1=?= 积灰荷载m kN m kN Q k /375.0/)2/5.15.0(2=?= 雪荷载m kN m kN Q k /3.0/)2/5.14.0(3=?= (2)荷载效应设计值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的规定,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组合。故采用以下几种组合方式进行荷载组合,并取其最大值作为设计值。 ①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纵肋跨中弯矩设计值 m kN m kN l Q l Q l G M M M M k k k k c Q k c Q Gk G ?=?????+????+???=??+??+?=++=03.1687.5375.08 19.04.187.5525.08 17.04.187.5025.28135.18 19.04.1817.04.18135.12222 22121222111ψγψγγ ②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n i ik ci Qi k Q Gk G S S S S 211ψγγγ 分别采用屋面活荷载与积灰荷载作为第一可变荷载进行组合。

作业题及例题

《成本管理会计1》作业题 材料按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习题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费用10 500元。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甲产品15千克,乙产品12千克。产量:甲产品100件,乙产品50件。[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习题2: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16 800千克,每千克元,费用共计210 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 000件,乙产品1 600件,丙产品1 200件。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甲产品3千克,乙产品2.5千克,丙产品5千克。[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和丙三种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习题3: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A、B原材料,费用共计231 9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200件,丙产品50件。单件产品A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甲产品10千克,乙产品8千克,丙产品4千克;单件产品B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甲产品12千克,乙产品8千克,丙产品10千克。A材料单价17元,B材料单价20元。[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乙和丙三种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低值易耗品摊销 习题4:[资料]某企业对于某些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一批工具,计划成本2500元;本月报废以前月份领用的另一批工具,计划成本为1 000元,残料计价60元,已验收入库。该月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节约4%。[要求]编制低值易耗品领用、报废和调整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习题5:[资料]某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摊销法。本月某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计划成本12 000元,本月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为超支2%;本月报废另一批专用工具,计划成本为8 000元,回收残料计价400元,以验收入库。[要求]编制领用、报废、调整成本差异和摊销的会计分录。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 习题6:某企业本月共耗电42 000度,每度电的单价元,应付电力费16 800元,未付。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4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4 0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8 000度。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 两种产品,A产品生产工时26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34 000小时。[要求]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编制分配电力费用的会计分录。 按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 习题7:某厂本月份应付工资50 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47 6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 400元。甲产品完工10 000件,乙产品完工8 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小时,乙产品3小时。[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编制工资分配的会计分录。 习题8: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甲产品35 000小时,乙产品21 000小时,丙产品34 000小时。根据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45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3 5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4 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3 000元。与此同时,企业根据以往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预计本月应计提的其他职工薪酬为9 17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其他薪酬6 300元,车间管理人员其他薪酬1 89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其他薪酬56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其他薪酬420元。[要求]按实际工时分配甲、乙、丙产品的生产工人应付薪酬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的核算 习题9:假定某工厂1月初通过银行转账预付保险费6 3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4 800元,行政管理部门1 500元,分3个月摊销。[要求]编制预付和摊销保险费的会计分录。 习题10:某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采用分月预提、季末结算的方法。第四季度按计划每月预提6 000元,12月份银行通知从该企业银行存款中支付全季度利息费用17 000元。[要求]编制10、11、12三个月预提和实付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发生的核算 习题11:某企业辅助生产车间自制包装物一批。为了简化核算,不单独核算辅助生产制造费用。本月发生费用如下:1.加工过程中领用原材料7200元,车间一般性耗料800元。2.生产工人工资6 400元,其他人员工资600元,并根据以往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预计本月应付职工福利费为980元。3.燃料和动力费用3 800元,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3 220元。5.以银行存款支付修理费、水费、办公费、劳动保护

作业治疗操作题库完整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操作问答题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慨念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目的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原则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训练内容 5.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 6.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7.进食障碍的康复训练的的注意事项 8.修饰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9.穿上衣、裤子、鞋、袜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0.洗澡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1.家务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1.家务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包括 12.如厕障碍的注意事项 训练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操作问答题答案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慨念 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维持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作业,即人们为了达到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共同性的活动,包括衣、食、住、行、个人卫生及与他人的交往等基本活动。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目的 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信心,重建独立生活的激情。调动并挖掘潜力。达到生活自理或把依赖他人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解决。利用辅助性装置和用具,达到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能力。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原则 答: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找出影响其独立生活的主要问题,提出训练目标。以目标为中心,满足社会角色与个人需求。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突出重点。尽量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训练。训练时间最好与作息时间相一致。提高活动的技巧性。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训练内容

答:1.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2.进食障碍的康复训练 3.修饰障碍的康复训练。4.穿上衣障碍的康复训练。5.穿裤子、鞋、袜障碍的康复训练。6.洗澡障碍的康复训练。7.如厕障碍的康复训练。8.家务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 5.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 答:坐位平衡、站立与坐下、床-椅之间的转移及轮椅活动、室内外行走、乘坐交通工具 6.移动障碍的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答:床椅转移时轮椅与床成45°角放置。必要时对患者予以辅助,但要避免牵拉患侧上肢。轮椅转回床时,患腿先转动且要均匀负重,否则有跌倒的危险。患者从健侧坐起较从患侧坐起容易,但患侧坐起可以鼓励患者注意到其患侧的存在,促进患者使用患侧上肢和下肢。坐起训练要求患者具备一定的坐位平衡能力和姿势控制能力。 7.进食障碍的康复训练的的注意事项 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进食环境,进食前如有活动的义齿应取下。进食时要端坐于桌前,头颈部处于最佳的进食位置。偏瘫手臂置于向前的位置靠近餐具。进食时应是患者心情放松,注意观察患者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以避免进食时的呛咳发生。必要时提供防掉垫、万能袖套、合适的刀叉又把手的杯子、防流盘子等进食辅助具。如单手用勺进食时可以使用特制的碟挡, 碟子下面加垫湿毛巾或胶皮或利用带

中级财会 长期股权投资例题及作业

【例题1】下列投资中,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是()。 A.对子公司的投资 B.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 C.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没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D.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没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例题2】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A集团的子公司,2008年6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取得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80%,同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 (1)若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500万元 (2)若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700万元 【例题3】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A集团的子公司,2008年8月1日甲公司发行6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同日乙企业账面净资产总额为1300万元。 【例题4】甲公司以定向增发股票的方式购买同一集团内另一企业持有的A公司80%股权。为取得该股权,甲公司增发2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公允价值为5元;支付承销商佣金50万元。取得该股权时,A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假定甲公司和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甲公司取得该股权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 A.5 150万元 B.5 200万元 C.7 550万元 D.7 600万元 【例题5】2007年3月20日,甲公司合并乙企业,该项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中,甲公司发行本公司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2.1元),作为对价取得乙企业60%股权。合并日,乙企业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200万元,公允价值为3500万元。假定合并前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均相同。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对乙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2008年考题) A.1 920 B.2100 C.3 200 D.3 500 【例题6】A公司于2008年3月以4000万元取得B公司30%的股权,并对所取得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于2008年确认对B公司的投资收益100万元。2009年4月,A公司又投资4200万元取得B公司另外30%的股权。假定A公司在取得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后,B公司并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A公司未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任何减值准备。2009年4月,再次投资之后,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8300 B.4200 C.8200 D.4100 【例题7】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一台固定资产和银行存款200万元向乙公司投资(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的两个公司),占乙公司注册资本的60%, 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8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500万元,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公允价值为760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例题8】甲公司2008年4月1日与乙公司原投资者A公司签订协议,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公司。甲公司以存货和承担A公司的短期还贷款义务换取A持有的乙公司股权,2008年7月1日合并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甲公司取得70%的份额。甲公司投出存货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增值税85万元,账面成本400万元,承担归还短期贷款义务200万元。 【例题9】2008年5月1日,甲公司以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向丙公司投资(甲公司和丙

例题和作业

例题和作业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例题3-2】钢筋混凝土四层框架计算简图如图3-13所示,层高均为4m ,重力荷载代表值G 1=450kN ,G 2=G 3=440kN ,G 4=380kN 。体系的前三阶自振周期为:T 1=,T 2=,T 3=。体系的前三阶振型见图3-13。结构阻尼比ξ=,Ⅰ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试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分别确定该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最大底部剪力。 (a )体系简图 (b )第一振型 (c )第二振型 (d )第三振型 图3-13 例题3-2图 【解】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1)计算地震影响系数 由表查得,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在多遇地震时,αmax =;由表查得,Ⅰ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时,T g =。 当阻尼比ξ=时,由式(3-32)和式(3-33)得γ=,η2=。 因T g <T 1≤5T g ,故109.016.00.1383.025.09 .0max 21=????? ??=??? ? ? ?=αηαγ T T g ≤T 2,T 3≤T g ,故α2=α3=η2αmax =。 (2)计算振型参与系数 2 2221 211 111380)782.0508.0(440238.04501 380)782.0508.0(440238.0450?++?+??++?+?= = ∑∑==n i i i n i i i X m X m γ= 同理,可计算得γ2=,γ3= (3)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第一振型时各质点地震作用F 1i : F 11=α1γ1X 11G 1=×××450= F 12=α1γ1X 12G 2=×××440= F 13=α1γ1X 13 G 3=×××440= F 14=α1γ1X 14G 4=×××380= 第二振型时各质点地震作用F 2i : F 21=α2γ2X 21G 1=×××450= F 22=α2γ2X 22G 2=×××440= F 23=α2γ2X 23G 3=×××440= F 24=α2γ2X 24G 4=×××380= 第三振型时各质点地震作用F 3i : F 31=α3γ3X 31G 1=×××450= F 32=α3γ3X 32G 2=×××440= F 33=α3γ3X 33G 3=×××440= F 34=α3γ3X 34G 4=×××380= (4)计算各振型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底部剪力

特种作业考试题库(有答案)

特种作业有答案 第一章 一、判断题 对1.国家规定要求:从事电气作业的电工,必须接受国家规定的机构培训、经考核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对2.作为一名电气工作人员,对发现任何人员有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应立即制止。 3.在电气施工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安装电气线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以方便使用者的原则来安装。 4.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工矿企业等单位有条件的应该建立适合自已情况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为了保证电气作业的安全性,新入厂的工作人员只有接受工厂、车间等部门的两级安全教育,才能从事电气作业。 6.电工作业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守有关安全法规,规程和制度。 二、单选题 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C)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 C)学时。 A.100,40 B.24,8 C.48,16 2.作为电气工作者,员工必须熟知本工种的(B)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制度,不违章作业。 A.生产安排 B.安全操作规程 C.工作时间 第二章电工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对1.全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指:电流的大小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而与电源内部电阻和负载电阻之和成反比。 2.若干电阻串联时,其中阻值越小的电阻,通过的电流也越小。 对3.对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回路,回路中各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各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 4.有两个频率和初相位不同的正弦交流电压U1和U2,若它们的有效值相同,则瞬时值也相同。 5.正弦量可以用相量表示,所以正弦量也等于相量。 对6.反映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叫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有正向特性曲线和反向特性曲线之分。 7.最大反向电流是指二极管加上最大反向工作电压时的反向电流,反向电流越大,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越好。 对8.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是:发射极电流等于集电极电流和基极电流之和。对9.输出电路与输入电路共用了发射极,简称共发射极电路。 10.共基极电路特点是输入阻抗较小,输出阻抗较大,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放大倍数以及稳定性与频率特性较差。 对11.整流电路就是利用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电路。 12.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与环境温度有关,环境温度愈高,则允许的最大允许耗散功率愈大。

表上作业法

第三章 运输问题 主要内容 运输问题的模型、算法 讲授重点 运输问题的模型、算法 讲授方式 讲授式、启发式 第一节 运输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一、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设某种物品有m 个产地A 1,A 2,…,A m ,各产地的产量分别是a 1,a 2,…,a m ;有n 个销地B l ,B 2,…,B n ,各销地的销量分别为b l ,b 2,…,b n 。假定从产地A i (i =1,2,…,m)向销地B j (j =1,2,…,n)运输单位物品的运价是c ij ,问怎样调运这些物品才能使总运费最小? 这是由多个产地供应多个销地的单品种物品运输问题。为直观清楚起见,可列出该出该问题的运输表,如表3-1所示。 设 ij x 表示从A i 运往B j 的物品数量, ij c 表示从A i 运往B j 的单位物品的运价。则对于平 衡运输问题( ∑∑=== n j j m i i b a 1 1),其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 ∑∑=== n j m i ij ij x c s 11 min ()()()????? ???? ==≥====∑∑==n j m i x n j b x m i a x ij j m i ij i n j ij ,2,1;,2,10 ,,2,1,,2,11 1 (3.1) 二、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特点 对于平衡运输问题( ∑∑=== n j j m i i b a 1 1 ),可以证明其有如下两个特点: (1)矩阵A 的秩R(A)=m+n-1。 (2)问题必有最优解,而且当j i b a ,皆为整数时,其最优解必为整数最优解。 第二节 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 一、给出运输问题的初始可行解(初始调运方案) 1、最小元素法 解题步骤: ⑴在运价表中找到最小运价c 1k ; ⑵将的A L 产品给B k ;

作业与习题

期末复习与课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关系 一个关系即一张二维表,如student(sno,sname,sex ,age) 2.主码 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如SNO 3.元组 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4.属性 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如SNO 5.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如人的年龄一般在职~150岁之间 6.元组 关系表中的一行 7.联系 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关联(或实体间的关联) 8.实体 客观存在并可互相区别的事物。 9.实体集 同型实体的集合。 10.DBA 数据库管理员 11. X封锁

如果事务T对数据R实现X封锁,那么其他的事务要等T解除X封锁以后,才能对这个数据进行封锁。 12. 非码属性 包含在任何一个非候选码中的属性。 13.部分函数依赖 关系模式中,如果X→Y, 且X存在真子集X',使X'→Y也成立, 这时称X→Y为部分函数依赖。 14.参照完整性 若属性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另一个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或取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15.一级封锁协议 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事务结束才释放。 典型习题 2、分析题 1.学生与教师教学模型 (1)有若干班级,每个班级包括:班级号、班级名、专业、人数、教室 (2)每个班级有若干学生,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班,学生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3)有若干教师,教师包括: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4)开设若干课程,课程包括:课程号、课程名、课时、学分 (5)一门课程可由多名教师任教,一名教师可任多门课程。 (6)一门课程有多名学生选修,每名学生可选多门课,但选同一门课时,只能选其中一名教师。 解题要求: (1)画出每个实体及其属性关系、实体间实体联系的(E-R)图。 (2)根据试题中的处理要求:完成数据库逻辑模型,包括各个表的名称和属性。 (1)

钢丝作业题库完整

钢丝作业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得分 1KPa= 1000 Pa= 0.145 psi;1Pa= 1 牛/平方米。 1标准大气压= 1.01325×105KPa= 760 mmHg 1英尺= 12 英寸= 30.48 cm;1磅= 0.454 kg;1m2= 1000000 mm2;1m3= 1000000 cm3 钢丝作业标准丝扣规格是 15/16-10UN 和 17/16-10UN 两种。 纯净水在标况下的密度是 1 g/cm3; 打捞井下Y型堵塞器(Y堵)使用 2 寸(公称尺寸)JDC或SB 2 7/8"油管的外径 7 3 mm,壁厚 5.5 mm,径 62 mm,2 7/8油管每米容积是 3.02 升; 3 1/2"油管的外径 89 mm,壁厚 6.5 mm,径 76 mm,3 1/2油管每米容积是 4.5 4 升; φ38mm钢丝绳帽打捞颈是 1.375 英寸的( 34.925 mm),使用公称尺寸是 2 寸的打捞工具打捞它。φ48mm钢丝绳帽打捞颈是 1.75 英寸的( 44.45 mm),使用公称尺寸是 2.5 寸的打捞工具打捞它。OMEGA压力计的外径为 1.25 英寸= 3.2 cm。 井口短节上泄压孔的扣型是 1/2NPT;我们常用的防喷盒液压管线两端的扣型为 1/4英寸-19牙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CH4,另外还有C2H6、C3H8、C2H2等气体。 CNG指的是压缩天然气;LNG指的是液化天然气。 单位使用的钢丝工具箱尺寸一般是长 3.6m 宽 2.2m 高 2.2m ;(a+b)2=a2+ 2ab + b2 钢丝作业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工具的外径,请问如下图所示,工具外径为16.82mm 2.313非选择移位工具使用的销钉直径为 6 mm的,2.813非选择移位工具使用的销钉直径为8 mm的。 压力计电池的电压一般要求必须达到 3.2 V以上,才可以正常使用。 压力计的耐压等级分为10000 Psia和15000 Psia两种,温度等级分为150 ℃和177 ℃。 碳的化学符号为 C ;铁的化学符号为Fe ;硫的化学符号为S ;氢的化学符号为H ; 水的分子式为H2O ;硫化氢的分子式为H ;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例题及作业

例2(B)有间歇、有搭接 某项目经理部拟承建一工程,该工程有Ⅰ、Ⅱ、Ⅲ、Ⅳ、Ⅴ等五个施工过程,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及施工段如下表所示。 规定:施工过程Ⅱ完成后相应施工段至少养护2天;施工过程Ⅳ完成后其相应施工过程要有一天准备时间。为了尽早完工,允许施工过程Ⅰ和Ⅱ之间搭接施工一天.试计算流水步距、工期,并作施工进度表 流水节拍及施工段 解题步骤: (1)计算流水步距(累加斜减取大差) Ⅰ:..3...5...7 ...11 ...14 ... kⅠ.Ⅱ= 4 d Ⅱ:..1...4...9 ...12 ...13 ... kⅡ.Ⅲ= 6 d Ⅲ:..2...3...6 ...11 ...13 ... kⅢ.Ⅳ= 2 d Ⅳ:..4...6...9...12 ...13 ... kⅣ.Ⅴ= 4 d Ⅴ:..3...7...9 ...10 ...12 ... 2)计算工期T T=∑ki,i+1 +∑tj -∑td + Tn = (4+6+2+4)+(2+1)-1+(3+4+2+1+2) = 16+3-1+12 = 30 d

作如下施工进度表 作业: 1.相邻两个施工过程先后进入同一流水段施工的时间间隔称为()。 A.流水节拍 B.流水步距 C.工艺间歇 D.流水间歇 2.下列()参数为工艺参数。 A.施工过程数 B.施工段数 C.流水步距 D.流水节拍 3.某施工段的工程量为200m3 ,施工队的人数为25人,日产量0.8 m3 /人,则该队在该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为()。 A. 8天 B. 10天 C. 12天 D. 15天 4、某工程由Ⅰ、Ⅱ、Ⅲ、Ⅳ等施工过程组成;现划分为六个施工段;其流水节拍如下表所 施工过程流水节拍 ①②③④⑤⑥ Ⅰ234232Ⅱ322321

作业审批人题库单选(带依据)

1、B 类火灾场所应选择(D )。 A、固体物质火灾专用灭火器B 、金属火灾专用灭火器C、气体火灾 专用灭火器D、液体火灾专用灭火器 (培训课件: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16 页) 2、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报废年限为(C )。 A、5 年B 、8 年C 、10 年D 、12 年(培训课件:消防器材的 使用和管理40 页) 3、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报废年限为(D )。 A、5 年B 、8 年C 、10 年D 、12 年(培训课件:消防器材的 使用和管理40 页) 4、灭火器配置的一般规定: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 B )具。 A、1 B 、2 C 、3 D 、5 (培训课件: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18 页) 5、在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 伏以下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时应采用那种灭火器( C )。 A、清水灭火器 B 、酸碱灭火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化学泡沫灭火器 培训课件: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25 页) 6、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 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C )m A、0.03 B 、0.05 C 、0.08 D 、0.1

(培训课件: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17 页) 7、在确定安全带使用期限时应注意:安全带使用(B)年后,应按批量购入情况抽检一次,若合格,该批安全带可继续使用。 A、1 B 、2 C 、3 D 、4 (培训课件: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 19 页) 8、防尘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采用过滤式,过滤式是以佩戴者自身呼吸为动力,将空气中有害物质予以过滤净化,只能在氧含量不低于( A )的环境和低浓度毒污染环境下使用。 A、18% B 、28% C 、30% D 、40% (培训课件: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45 页) 9、下列选项中安全帽的养护方法错误的是(C)。 A、不能私自在安全帽上打孔,不要随意碰撞安全帽。不要将安全帽当板凳坐,以免影响其强度。 B安全帽不能放置在有酸、碱、高温、日晒、潮湿或化学试剂的场所,以免其老化或变质。 C安全帽上有污渍时,可用热水浸泡、冲洗,但不能在暖气片、火炉上烘烤,以防止帽体变形。 D不要将安全帽当板凳坐,以免影响其强度。 (培训课件: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28-29 页) 10、电绝缘鞋使用中每(B)个月进行一次电性能测试,如不符合停 止使用。 A、3 B 、6 C 、10 D 、12 (培训课件: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 71 页)

第七章-作业管理与接口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作业管理与接口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作业是由①、②和③组成的。 【答案】①程序、②数据、③作业说明书 【解析】从用户的角度看,作业是在一次应用业务处理过程中,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用户要求计算机所作的有关该次业务处理的全部工作。从系统的角度看,作业是一个比程序更广泛的概念,它由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组成。系统通过作业说明书控制文件形式的程序和数据,使之执行和操作。 2.批处理系统中,是以①为单位把程序和数据调入②以便执行。 【答案】①作业,②内存 【解析】从系统的角度看,作业是批处理系统抢占内存的单位,而分时系统不存在作业的概念。 3.处理机调度算法中:“相应比高者优先”其相应比是采用公式: 相应比=确定的。 【答案】响应比=(等待时间+计算时间)/计算时间 【解析】本算法的思想是对“计算时间”短的小作业优先处理;对“等待时间”长的作业,即使该作业“计算时间”不是很短,也可得到较高的响应比,获得运行的机会。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以批处理为主的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吞吐率,总是要力争缩短用户作业的。 (A)周转时间(B)运行时间 (C)提交时间(D)完成时间 【答案】(A) 【解析】周转时间是衡量批处理系统的重要指标。 2.作业在系统中存在与否的唯一标志是。 (A)源程序(B)作业说明书 (C)作业控制块(D)目的程序 【答案】(C) 【解析】系统是根据作业控制块 JCB来感知作业的存在的。 3.作业调度从处于①状态的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叫做②。③是指作业从进入后备队列到被调度程序选中时的时间间隔。 (A)运行(B)提交 (C)后备(D)完成 (E)停止(F)周转时间 (G)响应时间(H)运行时间 (I)等待时间(J)触发时间 【答案】①(C),②(F),③(I) 4.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 (A)作业运行时间(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

安全作业考试题库

1 重要节假日、重要活动等时期执行与常态时期相同的管控模型。(×) 2 作业人员应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情绪稳定。(√) 3 登高作业人员必须参加配电线路工种的培训并获得配电线路工职业技能资格证,熟悉电气设备及其系统。(√) 4 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岗位调整可在未取得配电线路工职业技能资格证的情况下进行登杆作业。(×) 5 每年参加统组织一的安全规程考试,考试合格者才可参加现场工作。(√) 6 配电设备现场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 7 现场勘察应查看检修作业范围内设施情况,现场作业条件、环境,应停电的设备、保留或邻近的带电部位等,了解配电系统接线方式和双电源用户。(√) 8 检查试验不合格以及试验超期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外观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 9 实行驾驶员企业内部准驾证管理制度,遵守相关车辆管理规定,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执行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三检查”。(√) 10 班前会议安排工作时要做到四个清楚:即工作任务和分工清楚;停电范围和有电设备清楚;工作方法和操作步骤清楚;事故预想和风险防范措施清楚。(√) 11 在冰雪、霜冻、雨雾天气进行室外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 12 高温天气、不宜进行作业,以免中暑,如确需进行作业时,应充分做好防暑降温准备,缩短作业的时间,轮流休息。(√) 13 夜间出现故障时,在不影响用户用电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夜间作业。(√) 14 确需夜间作业的,作业现场应配置数量充足、照度满足要求的应急照明灯具。(√) 15 现场照明时,在保证照明强度的情况下,从一个角度照明即可。(×) 16 安全组织措施作为保证安全的制度措施之一,包括工作票、工作的许可、监护、间断和终结等。(√) 17 确定工作负责人后,应对工作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明确工作任务、工作地点和工作要求的安全措施。(√) 18 现场勘察应查看现场检修(施工)作业范围内设施情况,现场作业条件、环境,应停电的设备、保留或邻近的带电部位等。(√) 19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作业项目,应制订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20 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前,应由工作许可人向工作班成员开展安全技术交底。(×) 21 安全技术交底时应宣读工作票内容,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停电范围,应断开的开关和刀闸、向全体班组成员指出保留的带电线路或带电部位、接地线装设位置等安全措施,以及其它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