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震勘探(严选优质)

合集下载

浅层地震勘探(完整资料).doc

浅层地震勘探(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浅层地震勘探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实验地点实验成绩二〇一五年三月二〇一五年四月目录第一章序言第二章工作目的和任务及工作完成情况第三章工区地理情况和经济地理情况第四章工作方法技术及质量评价第五章数据处理5.1反射波数据处理5.1.1 原始记录5.1.2 道均衡5.1.3 一维滤波5.1.4 二维滤波5.1.5 抽道集5.1.6 速度分析5.1.7 动校正5.1.8 水平叠加5.1.9 混波5.1.10 时深转换5.1.11 数据输出5.2 折射波数据处理第六章解释推断第七章结论与建议第八章报告附图第一章序言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一中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地层与岩石的弹性差异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的一种极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在勘查精度、分辨地质体的能力以及勘探范围(浅、中、深)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优越性。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而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并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而浅震是工程物探中的一种常见勘探方法,此次实习,采用了折射波勘探和反射波勘探,此实习报告完成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室内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全部过程,并详细叙述了各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原理等。

由于浅震能量不需要很大,所以震源采用的是人工锤击的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VISTA。

对折射波勘探而言,使用的相遇时距曲线的解释,方法由于数据处理相对反射波较简单,所以,采用手工为主,计算机为辅的方式,完成数据处理。

第二章: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及工作的完成情况2.1 实习的目的及要求1、学习使用和维护地震仪器装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区一部分物理点的测量工作。

2、学习和掌握多种地震分支方法的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并能处理野外出现的一般故障问题。

如何进行浅层地震勘测和地壳运动监测

如何进行浅层地震勘测和地壳运动监测

如何进行浅层地震勘测和地壳运动监测地震是地球表面因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球巨大振动的现象。

地震的频发给人类的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对地震的勘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浅层地震勘测和地壳运动监测。

首先,浅层地震勘测是指对地壳浅部(一般为地壳表层0-30公里深度范围内)进行勘测的科学技术。

浅层地震勘测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地下地层结构、地震活动区域、地震带等信息,以便对地震活动进行预测和灾害防治工作进行规划。

浅层地震勘测主要采用地震仪器进行观测,常见的合成孔径雷达、地震仪、地震勘探仪等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实地勘测。

浅层地震勘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地震活动区域的确定。

通过对历史地震的统计分析和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的探讨,可以初步确定地震活动的区域范围。

然后在该区域内进行密集的地震仪器观测,记录地震波数据,通过对地震波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进一步确定地震活动的区域范围以及地震带线。

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地下地层结构的研究。

地下地层结构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地震波的传播和地震的破坏力。

因此,对地下地层结构进行研究,可以为预测地震强度和地震灾害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通常,浅层地震勘测利用地震仪器在地表以上布设一系列地震仪,记录并分析地震波的传播情况,通过地震波形的振幅、频率、传播速度等参数来推断地下地层结构。

此外,地震波速度的测量也是浅层地震勘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当发生地震时,地震波会在地震仪的记录上产生一系列震型,通过观测和分析这些震型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地层结构的构造。

另一方面,地壳运动监测是指对地壳的运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研究的科学活动。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由于板块运动、地壳应力分布和人类活动等原因而引起的变形、抬升或下沉的现象。

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监测地壳运动对于地震预测、灾害防治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壳运动监测主要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技术来实现。

GPS利用卫星和地面接收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差来计算接收站的位置,从而确定地壳运动和地壳变形情况。

浅层地震勘探在地下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勘探在地下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勘探在地下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摘要:浅层地震勘探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对地下采空区的形状和结构进行探测。

本文旨在讨论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监测地下采空区活动性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各种勘探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本文发现,浅层地震勘探是地下采空区监测的有力工具,它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并可用于传感器安装及地质研究。

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浅层地震勘探技术的相关理论原理及实际应用,为未来地质研究及监测提供了指导意义。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地下采空区;数据采集;传感器安装;地质研究正文: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地下采空区监测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困难的任务。

为了探测地下采空区的形状和结构,发展了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激光测距法、毫米波成像法、电阻率测井法、重力勘探法等。

其中,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具有显著的探测效果。

地震反射和反射/衍射法是浅层地震勘探中最常用的方法。

浅层地震勘探的数据可以有效地检测地下采空区的大小、形状、位置和活动性,可以记录地下采空区的地震波特征,反映出地下构造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从而有效地破解洞内结构。

它不但可以快速而有效地进行采集,还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并可用于传感器安装及地质研究。

此外,本文还简要介绍了浅层地震勘探技术的相关理论原理及实际应用。

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地下采空区监测探测中有着重要作用,用于地质研究及监测也十分有益。

因此,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将为未来地质研究及地下采空区监测提供指导意义。

除了浅层地震勘探技术,综合采用其他地质勘探技术也十分重要,如磁性、辐射成像和重力探测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气体探测和混凝土检测等方法来监测地下采空区活动性变化。

例如,气体探测可以检测空洞入口处的气体含量,并可用于检测地下采空区的活动性。

混凝土检测可以对混凝土周边的采空区进行监测,从而有效地控制和维护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为了更好地探测地下采空区的活动性,除了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外,还应将其他地质勘探技术牢牢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满足地质勘探需求。

浅层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浅层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浅层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3. 通过实验,提高对浅层地质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浅层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通过采集地震波数据,分析地震波在不同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反射和折射等现象,从而推断地下地质结构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反射波法,即通过激发地震波,接收其反射波,分析反射波的特征,推断地下地质结构。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器材(1)地震仪:用于采集地震波数据;(2)震源:用于激发地震波;(3)接收器:用于接收地震波;(4)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5)实验场地:用于进行地震波数据采集。

2. 实验步骤(1)实验场地选择:选择合适的实验场地,确保场地平坦、开阔,便于地震波传播。

(2)地震波数据采集:按照设计好的测线,布置震源和接收器,激发地震波,接收其反射波。

采集过程中,注意控制震源和接收器的间距、排列方向等参数。

(3)地震资料处理:将采集到的地震波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利用地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去噪、叠加等操作。

(4)地震资料分析:对处理后的地震资料进行分析,识别反射波特征,推断地下地质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采集到了一定数量的地震波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地质结构信息:(1)地下存在一个明显的反射界面,推断为沉积层与基岩的接触面;(2)地下存在一个倾斜的断层,推断为该地区的主要断裂;(3)地下存在一些小型的地质构造,如溶洞、地裂缝等。

2. 分析与讨论(1)实验结果表明,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可以有效地探测地下地质结构,为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提供重要依据。

(2)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地震波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质量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控制实验参数,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精度。

(3)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震波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浅层地震勘探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浅层地震勘探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浅层地震勘探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各种方法来预测和防范地震。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浅层地震勘探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浅层地震勘探是指在地表附近进行的地震勘探,其勘探深度一般不超过几百米。

这种勘探主要通过测定地壳中不同层次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反射特征,揭示地下结构的性质和分布。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测绘技术的发展使得浅层地震勘探变得更加精确和可行。

首先,浅层地震勘探中最常用的工具是地震仪和地震传感器。

地震仪可以测量地震波的振动频率和振幅,而地震传感器则可以记录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特征。

这些工具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地震波的数据,从而揭示地下结构的信息。

其次,测绘技术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震波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们可以重建地下结构的模型,并识别出不同地层的边界和性质。

这种地下结构的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震活动的机制和演化规律,进而为地震预测和防范提供依据。

此外,在浅层地震勘探中,测绘技术还可以辅助其他地质勘探方法的应用。

例如,通过利用测绘技术的高精度地形测量数据,可以更好地确定地震源的位置和规模。

这对于预测地震的强度和破坏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测绘技术在其他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测绘技术可以用于地基勘探和土地规划,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合理布局。

在资源勘探中,测绘技术可以用于矿产和石油勘探,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度。

然而,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浅层地震勘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地球内部的结构复杂多样,不同地区的地震特征也各不相同,因此勘探方法和技术需要针对不同地质环境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勘探成本较高,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

在某些地震活跃区域,由于政治因素等原因,勘探工作也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浅层地震勘探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结构的性质和分布,并为地震预测和防范提供依据。

浅层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浅层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教学实验实习,目的是使同学对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掌握,了解浅层地震仪器的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了解浅层地震勘探激发条件的选择,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地震反射波法野外资料的采集技术及方法,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解释;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施工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1、使用浅层物探设备对xx 场地进行实验,掌握浅层地震物探技术方法2、使用Geogiga 软件对所采集数据的资料处理(反射波法)三、实验原理3.1 地球物理条件地下介质内部存在波的波阻抗是介质的速度和密度的乘积。

具有一定厚度的地层与相邻地层存在有波阻抗差异时,才具有开展浅层地震勘探的前提。

只要波遇到弹性性质不同的分界面,就会有反射界面。

表3.1中分别列出了岩土介质中的波速、平均密度以及波阻抗的变化范围。

XXXXXXX 学校实验报告表3.1 几种岩石的波阻抗第四系覆盖层与基岩、砂与粘土、砾石层与粘土、砂层之间有明显的波阻抗差异和波速差异,各层具有一定的厚度时,均可形成反射界面;有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情况时,在断层面上会产生断面波、弯曲界面上会产生回旋波、在断点和尖灭点上会产生绕射波等,所以来自断层面或特殊地质构造面上的反射波会有明显异常;当疏松的覆盖层或风化带饱含地下水时,其波速将会明显地增大,对与P波来说,潜水面就是一个明显的波阻抗界面;一般基岩各风化层间从上到下通常具有速度和密度递增的趋势,多数情况下基岩风化层存在3~4个速度或波阻抗界面,这些界面常与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界面相一致或相接近;以上地质条件均为地震勘查提供了物理条件。

3.2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是地震勘探方法中的一种。

在地表向下激发地震波,当地震波向下传播遇到弹性不同的分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地震勘探仪器记录这些反射地震波。

由于反射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振动强度和波形将随着通过介质的结构和弹性性质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旅行时间和速度资料,就能推断解释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的形态,而根据反射波的振幅、频率、速度等参数,则可以推断地层或岩石的性质,从而达到地震勘探的目的。

《浅层地震勘探》总结

《浅层地震勘探》总结

《浅层地震勘探》总结绪论:地震勘探方法简介:地震勘探:人工震源激发地震波,研究其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解决地质问题。

各物探均以各种物性为前提,地震勘探依据岩、矿石的弹性,研究地下弹性波场的变化规律。

浅层地震勘探:常用于“水、工、环”地质调查,主要用于解决:工程地质填图、建筑、水电、矿山、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各种工程地质问题,因此,多被人称之为:“工程地震勘探”。

分类据波的类型分:纵波、横波、面波勘探据波传播特点分:反射、折射、透射波法据目的层深度分:浅层<n.100m,中层(n.100~n.1000m),深层>n.1000m 据勘探目的任务:工程(浅层), 煤田, 石油, 地震测深地震测深: 研究大地构造、深部地质问题。

浅震的特点:工作面积小,勘探深度浅,探测对象规模小,浅部各种干扰因素复杂。

优点:精度高、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仪器轻便第一章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弹性理论概述一、弹性介质与粘弹性介质1.弹性介质弹性: 外力体积、形状变化外力去掉恢复原状:具有这种特性的物体称为弹性体,其形变称为弹性形变:……如弹簧、橡皮等。

塑性: 外力 体积、形状变化 去掉外力 不恢复原状,保持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具有这种特性的物体称为塑性体,其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如橡皮泥外力下,是弹是塑,取决于: 是否在弹性限度之内,即三个方面: 外力大小、作用时间长短、物体本身的性质。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既可显弹,也可显塑地震勘探,震源是脉冲式的,作用时间很短(持续十几~几十毫秒),岩土受到的作用力很小,可把岩、土介质看作弹性介质,用弹性波理论来研究地震波。

各向同性介质:凡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的介质 各向异性介质: 凡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有关的介质 沉积稳定的沉积岩区,各项同性,简化问题地震勘探中,只要岩土性质差异不大,都可以将岩土作为各向同性介质来研究,这样可使很多弹性理论问题的讨论大为简化。

浅层综合地震勘探技术在活断层调查中的实验研究

浅层综合地震勘探技术在活断层调查中的实验研究

浅层综合地震勘探技术在活断层调查中的实验研究[摘要]综合应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多道面波分析法和折射波广义互换法,对长春蔡家活断层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这三种综合地震方法相结合可以解决浅层和超浅层地质问题,在地表可探测到地下活断层的精确位置、埋深、产状和空间展布情况。

浅层综合地震勘探技术是浅层和超浅层活断层探测手段中较有效、较可靠的方法。

在浅层地震反射法探测深度较深时,超浅地层内(20m以内)地震信息不足,这时利用多道面波分析法的地震信息来弥补浅层反射地震的不足。

折射波法可以求得界面速度,从而了解折射界面的岩石成分。

[关键字]活断层浅层反射波折射波广义互换法多道面波法1浅层综合地震技术的原理概述地震勘探方法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探测地下具有物性差异目标物的物探方法。

根据所利用的地震波的性质和传播方式可分为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表面波法[1]。

本文主要对活断层探测中常用到的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多道面波法作简要介绍。

1.1地震反射波法地震反射波法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物性差异分界面的反射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探测目的层埋深和异常体的几何形态。

已在油气、矿产资源及深部结构探测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该方法近年来在活断层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3][4]。

在野外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都有一套较成熟的专用方法。

其基本原理及方法技术在许多教科书中都有较系统、详细的论述(王庆海等,1991;王振东,1988)。

地震反射法常采用共反射点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是在不同检波点,接收来自不同激发点在同一反射点反射回到地表的反射波。

在将这些共反射点的反射波经计算机处理后叠加。

该方法对于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有良好的效果。

反射波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地层界面的起伏变化,对于探测地下隐伏断层、空洞及非均匀异常体十分有效。

1.2地震折射波当下伏介质的速度高于盖层的速度时,在盲区外就能接收到该界面上产生的折射波。

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地震安评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地震安评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地震安评中的应用摘要:浅层地震勘探在地震安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浅地表新生界起伏变化较大、勘探深度较浅,如何确定好施工采集参数是勘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依托项目从震源、偏移距、叠加次数等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最佳施工参数关键词:断层;地震安评;反射波近年来我国城市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许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评价。

[1]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址和场址周围的地震与地震地质环境的调查,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通过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工程等多学科资料的综合评价和分析计算,按照工程类型、性质、重要性,科学合理地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址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浅层地震勘探是地震安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确定城市浅层地震勘探的采集参数便是我们此次探讨的重点。

1勘察区地质条件1.1地质概况据勘察资料可知,在勘探孔揭露深度范围内,按地层成因、时代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等该场地内岩土层分为8层,3个亚层,亚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主层中,分层情况主要为:①杂填土,层厚0.90~0.30m;②粉质粘土,层厚1.10~0.30m;③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11.40~0.60m;③-1粉砂,层厚3.80~0.60m;④粉砂,层厚4.90~0.60m;⑤粉砂,层厚17.40~5.20m;⑥粉砂,层厚31.20~16.70m;⑥-1粉质粘土,层厚5.20~1.00m;⑦粉砂,层厚31.00~10.70m;⑦-1粉质粘土,层厚6.70~0.70m;⑧中砂,层厚14.60~2.80m。

1.2地震地质条件目的层深度约150m。

测区内岩土层主要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和粉砂组成。

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对地震波能量吸收衰减极为强烈。

[2]这些复杂的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对地震勘探的激发、接收都较为不利。

但岩层存在物性差异,可得到波阻抗界面反射波。

1.3地质任务了解场地内浅层断层发育情况。

高精度水上浅层地震勘探方法

高精度水上浅层地震勘探方法

高精度水上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就目前来看,浅层地震勘探在水上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主要在于浅层地震勘探具备的分辨率非常高,而且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呈现多样化。

但是,由于震源能量比较弱、水上锤击震源棒顶底多次反射、爆炸震源的气泡效应以及水底与水面之间存在的地震多次波干扰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水上工程地质勘察的总体质量下降。

针对这一实际状况,选取高精度水上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将反射波法与映射法结合在一起进行勘探。

本文主要结合相关的工程案例,对高精度水上浅层地震勘探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标签:高精度地震勘探水上测量1前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设工程的发展,各类建设工程的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开始关注水上工程地震勘探,其方法也在逐渐完善。

本文主要针对红水河大桥物探勘察中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映射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映射法的有效性。

2工程概况河池市东兰县拟建K54+678红水河大桥,桥梁的轴线为弧线,桥梁轴线的走向大约为215°。

K54+678为红水河大桥桥梁的中心桩号。

本次红水河大桥物探勘察的目的,主要包括:①为了给隧道的设计提供准确、有效的工程物探资料;②检查隧道区域内是否存在地质不良情况,并且查明隧道区域的结构特征;③对于红水河大桥工程中的围岩进行分级处理,对一系列围岩作出工程地质评价;④了解与掌握红水河大桥工程中地质层位分布状况以及物性参数。

3地震勘探的技术要求、规范以及规程为了确保红水河大桥物探勘探工程的整体质量,在采用高精度水上浅层地震勘探方法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技术要求、规范以及规程:①《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B/T18314/2001);②《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③《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④《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⑤《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⑥《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T064—98)。

活断层探测中浅层地震勘探的应用.docx

活断层探测中浅层地震勘探的应用.docx

活断层探测中浅层地震勘探的应用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大地震对于城市建设的危害和破坏比较严重,地震灾害在我国城市建设危害中是一种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无数地震实例显示,地震给某一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经济的损失和人员伤害,例如,在我国的唐山大地震中死亡人数达25万之多,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地震造成了高达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等,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地震减灾的工作,我国提出要加强对地震多发地区的勘探,对地震的情况进行合理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做好相关应急预案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震灾害,尽量减少日后地震的发生,同时还要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提高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活断层勘测中应用,为人类提供更大的便利,降低危害,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我国面临的形势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对于地震的勘探认识和勘探力度还不是很足,对活断层的危害认识也有较大的不足,再加上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对城市活断层的展布位置以及地震的危害性评价做得还不够全面,相关人员也没有充分的了解。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和完善,国家战略实施和财富大范围聚集在大城市,使得很多新区的建设也进入施工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城市地震活断层的勘探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家加强了地震的勘测,地震专家在对全球范围的地震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地层断层带的沿部地区的建筑物都会受到极大的损害,而距离地层几十米以外的地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不是很深,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所以,在对城市建筑物进行建设的时候,就需要加强对地质的勘测工作,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进行建设,这样才能减少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提高城市抗震减灾的力度。

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抗震减灾将会是人类生存永恒的话题,要对地震进行预防工作,就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国家的抗震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浅层地震勘探原理

浅层地震勘探原理

浅层地震勘探原理
浅层地震勘探是一种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岩、土中传播的特征来探测浅部地质构造和测定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其原理是人为激发地震波,沿测线不同位置布置地震勘探仪器来检测和记录地震波,然后分析这些记录,从而获得勘探地区地下地质信息。

常用的激发方式包括炸药震源和非炸药震源,如落重震源、气动震源等。

在记录地震波时,需要利用地震勘探仪器,如地震检波器,来接收地震波信号。

分析地震波信号需要借助专门的软件,如地震处理软件,进行滤波、叠加、偏移等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结构的图像。

浅层地震勘探具有精确度高、勘探对象广、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的地基勘察、地下洞穴探测、地裂缝和滑坡体等地质灾害调查等领域。

同时,浅层地震勘探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地下水体和气体等非均匀介质的干扰、对浅层非地震因素的干扰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以提高勘探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应用冯伟

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应用冯伟

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应用冯伟发布时间:2023-06-17T12:07:06.04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7期作者:冯伟[导读]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加详实可靠,高精度的场区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数据。

传统勘探手段受限于勘探使用的仪器设备、场地条件,数据采集及解释精度问题,已不能满足当前建设用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要求。

本文介绍使用可控震源车,利用浅层地震勘探技术,为城市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地震地质资料。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勘探量队安徽宿州 234000摘要: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加详实可靠,高精度的场区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数据。

传统勘探手段受限于勘探使用的仪器设备、场地条件,数据采集及解释精度问题,已不能满足当前建设用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要求。

本文介绍使用可控震源车,利用浅层地震勘探技术,为城市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地震地质资料。

关键词:可控震源车;浅层地震勘探;地震安全性评价1引言地震灾害是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国内外大量的地震震例表明活动断层不仅是产生地震的根源而且沿断层线的破坏最严重,人员伤亡也明显高于断层两侧的其他区域,所以现代城市的发展规划及重大工程的选址必须建立在进行了活断层调查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

此前,受限于场地条件、震源选择、仪器设备、经济效益等因素,场地建设地球物理勘探多采用电法、磁法、重力勘探等工程物探手段,其在解释精度及可靠性上往往难以达到较好效果。

本文以某城市的活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为依托,采用可控震源车作为震源,着重说明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城市安全性评价项目中的运用,为场地建设提供可靠、详实、高精度的地球物理场数据资料。

2勘查区地质条件2.1区域地质概况勘探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某地,在地貌单元上属于黄淮海平原大区淮北冲积平原亚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缘,为冲积平原,地表比较平坦,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标高在17~38m。

浅层地震勘探在地下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勘探在地下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勘探在地下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摘要我国的地震勘探技术发展迅速,地震勘探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地震勘探,还能够应用于地下采空区的探测,将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于地下采空区的探测中,对我国地下采空区探测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还能够为地质环境的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对山西省某煤矿采空区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区域地震勘探的可行性,深入探讨了浅层地震勘探在地下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为促进了我国地下采空区探测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反射波法;地下采空区探测;应用前言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大量的煤炭被开采出来,地下煤炭被开采出来以后,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域。

这些地下采空区的存在,使人们的生活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地下采空区的位置、范围和规模等进行探测,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避免地下采空区给人们的安全带来威胁。

必须不断加强浅层地震勘探在地下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分析,促进了我国地下采空区探测领域的发展。

1 研究区域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1.1 研究区域地质状况该研究区域的可开采煤层位于古生界二叠系下统煤层,厚度在 5.77~6.89米之间,平均厚度为6.54米。

该地区地处三角洲湾上,位于上下三角洲平原的过渡地带,煤层的分布较为稳定和平缓,埋深在75~115米之间。

煤层顶部主要是由泥岩和砂质泥岩构成,平局厚度为2.2米,煤层底部主要有粉砂岩和砂质泥岩构成,平均厚度为6.4米。

1.2 研究区域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对该区域进行现场测试,结合历史研究数据可以得出本区域的主要岩土层的弹性系数,具体见表1中所示。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泥岩和砂岩,第四系覆盖层和基岩,以及煤层的顶底板之间,纵波速度和弹性波阻抗值都较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速度和波阻抗差异,为该区域的地下采空区探测形成强反射层。

不管地下采空区是否充水,都会和周围的岩层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速度和波阻抗差异,为本次运用浅层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地下采空区探测提供了充分的地球物理前提[1]。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 01 7 0—1 9 9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浅层地震勘查的设计、施工、记录质量评价和资料处理解释以及成果报告的编写、审查与评价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目的任务探测深度在几米至数百米范围的浅层地震勘查工作。

在工作中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还应符台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950-9l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Dz/T 0076-93石油、天然气和煤田地震勘探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Dz/T0153-95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3总则3.1应用领域3 1 1工程、水文、环境地质调查。

a)测定覆盖层厚度及基岩界面起伏形态;b)测定基岩岩岩性及风化层厚度的变化;c)测定隐伏断层、裂隙破碎带的位置、宽度及展布方向;d)测定砾石层中潜水面深度和地下含水层分布;e)探测岩溶及地下洞穴,f)划分松散沉积地层层序;g)滑坡及塌陷等灾害地质调查;h)地质填图;i)地质基础检测和岩士弹性力学参数测定等。

3.1.2区域和场地稳定性调查段评价。

a)进行岩体及场地土分类;b)计算场地卓越周期;c)判定砂土液化势;d)场地土地震效应分析和反应谱计算;e)地震烈度小区划工作中局部构造的调查等。

3 1 3能源、矿产地质调查及其他。

a)浅层油气和煤田的勘查和开发,b)铀矿床勘查;c)地热资源勘查;d)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勘查;e)建筑材料资源勘查;f)油气地震勘探中的低速带和降速带测定;g)古代遗存及地下埋设物探测等。

3 2应用方法及探测能力3 2 1进行浅层地震勘查工作设汁时,应根据各方法的探测能力,地球物理前提和使用条件.合理选用适用的折射波法、反射波法、直达波法和瑞雷波法。

各种方法在层状和似层状介质条件下应用,可得到较好效果。

浅层地震法

浅层地震法

浅层地震法
利用地震波的折射原理,对浅层具有波速差异的地层或构造进行探测的一种地震勘探方法,简称浅层折射波法。

浅层折射波法地震勘探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传播。

当穿过波速不同的介质的分界面时,波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而产生折射。

当下层介质的波速大于其上层介质的波速时,在波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情况下,折射波将会沿着分界面以下层介质中的速度“滑行”。

这种沿着界面传播的“滑行”波也将引起界面上层质点的振动,并以折射波的形式传至地面。

通过地震仪测量折射波到达地面观测点的时间和震源距,就可以求出折射界面的埋藏深度。

浅层地震折射波法是浅层地震勘探中的一种重要工程勘察方法,常用来探测覆盖层(或低速层)的厚度、基岩起伏、断层和古河道的分布等水文工程地质问题。

浅层地震勘探在沿海地区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勘探在沿海地区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勘探在沿海地区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概述沿海地区是断层活动较为活跃的区域,而隐伏断层是对普通人难以察觉的,但对工程建设及生活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地质构造。

因此,如何准确探测隐伏断层,成为沿海地区地质灾害及工程灾害防范的重要手段之一。

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探测隐伏断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是通过在地表布置一定数量的地震检波器,并在地表播放人工地震波,对研究区域进行震源和成像的一种地震勘探方法。

与传统的钻探方法相比,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具有迅速、经济、不破坏地质环境等特点。

主要应用于城市道路、桥梁等工程勘察、矿产勘探等领域。

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1.识别隐伏断层位置隐伏断层的存在一般会导致地形的起伏和不规则地貌,因此通过测量地形与进行地貌分析可以推断出其可能存在的位置。

在使用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时,通过调节人工地震波的频率,可以在地下探测到断层带所形成的特定地震波干扰,进而识别出隐伏断层的位置。

2.识别隐伏断层构造特征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在地下成像中还原隐伏断层的构造特征。

通过在大量的检波器位置记录地面振动信号的方法,可以对地下的物理现象的分布进行成像,如反射波形态、振动波速、振幅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识别出隐伏断层的构造特征,从而深化对隐伏断层的认识。

3.确认地下地质条件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可以获取地下研究区域的地质信息,包括岩性组成、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等,这些信息对于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范非常重要。

在沿海地区,地下水位的高低与河流方向、排水系统等都与隐伏断层有着密切关系,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帮助分析和认识这些地下地质条件,为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范提供可靠的依据。

使用案例在山东烟台市南京路和经十路交叉口附近,运用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成功探测到了一条深度约为50米、近顶部宽度约100米的隐伏断层。

在此基础上,烟台市地震局进一步组织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的观测,对该断层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

浅层地震勘探

浅层地震勘探

一.方法应用⑴.水上浅层地震水上浅层地震施工时采用船舶拖拉漂浮电缆及空气枪匀速航行,动态GPS定时定位的同时单边激发、单边接收连续航行的方式施工,覆盖次数为4-6次。

施工过程中,漂浮电缆及空气枪悬挂在船尾并沉放一定水深,尽量保持其在一条航线上。

水上浅层地震勘探结合钻探资料可优质、高效的完成水深大于3m 的水域地质勘探任务,是一种进行水域地质物性分层和探查隐伏区构造带的有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成果直观等特点。

通过此方法可以探测水底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面埋深及其起伏形态;结合钻探资料可以划分出水与水底、水底与覆盖层、覆盖层内以及覆盖层与基岩的分界面及各分层岩性;可以探测水底岩层中有无断层及其它地质构造体的存在和分布状况。

此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水域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分层、核电及大型桥梁选址、城市活断层勘探、地质灾害调查等领域。

为取得优质地震勘探资料,根据气枪参数及现场试验结果,选取最佳气枪沉放深度及合理施工参数,获取信噪比较高的第一手地震勘探资料,以达到地震勘探的目的。

二.仪器设备我院水上浅层地震现有仪器设备:⑴地震仪采用美国产的NZxp地震仪24道(插照1)或GEODE地震采集系统24道(插照2);震源采用套筒式(Sleeve)空气枪及与其匹配的空气压缩机(插照3),最大气压可达90kg/cm2;接收装置采用封装在特制塑料管中的每道4个一组的组合压电晶体漂浮电缆(插照4),主频为80Hz,道间距为2-4米。

⑵.浅地层剖面仪采用英国产的AAE浅地层剖面系统(插照4),接收装置为20个单元。

⑶.定位采用DSM 132 DGPS信标机(插照5),其动态精度为±0.32m。

插照3 套筒式空气枪及空气压缩机插照4 水上漂浮电缆插照1 NZxp 地震仪插照2 GEODE 地震采集系统三.勘探实例插照5 DSM 132 DGPS信标机水上浅层地震时间剖面图。

高精度水上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应用研究

高精度水上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应用研究

高精度水上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应用研究
何振才;唐健
【期刊名称】《水利水电快报》
【年(卷),期】2002(023)013
【摘要】浅层地震勘探以其特有的高分辨率在水上工程地质勘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方法也不断在增多.但水面和水底之间的地震多次波干扰、爆炸震源的气泡效应、水上锤击震源棒顶底多次反射及震源能量弱等因素使得水上地震资料的品质降低.
为此,提出高精度水上浅层地震勘探方法,采用映射法和反射法联合勘探.勘探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和地质推断解释的可靠性.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何振才;唐健
【作者单位】株洲戴家岭铁四院工程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南,株洲,412003;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61
【相关文献】
1.水上浅层地震勘探在某水电站的应用研究
2.浅层地震勘探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3.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4.浅层地震勘探中有限
元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研究5.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老窑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浅层地震勘探
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序言
第二章工作目的和任务及工作完成情况第三章工区地理情况和经济地理情况第四章工作方法技术及质量评价
第五章数据处理
5.1反射波数据处理
5.1.1 原始记录
5.1.2 道均衡
5.1.3 一维滤波
5.1.4 二维滤波
5.1.5 抽道集
5.1.6 速度分析
5.1.7 动校正
5.1.8 水平叠加
5.1.9 混波
5.1.10 时深转换
5.1.11 数据输出
5.2 折射波数据处理
第六章解释推断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第八章报告附图
第一章序言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一中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地层与岩石的弹性差异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的一种极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在勘查精度、分辨地质体的能力以及勘探范围(浅、中、深)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优越性。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而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并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而浅震是工程物探中的一种常见勘探方法,此次实习,采用了折射波勘探和反射波勘探,此实习报告完成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室内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全部过程,并详细叙述了各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原理等。

由于浅震能量不需要很大,所以震源采用的是人工锤击的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VISTA。

对折射波勘探而言,使用的相遇时距曲线的解释,方法由于数据处理相对反射波较简单,所以,采用手工为主,计算机为辅的方式,完成数据处理。

第二章: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及工作的完成情况
2.1 实习的目的及要求
1、学习使用和维护地震仪器装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区一部分物理点的测量工作。

2、学习和掌握多种地震分支方法的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并能处理野外出现的一般故障问题。

3、结合实际工区的资料,初步了解地震工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学习并掌握地震野外资料的一般整理、处理和反演、图示方法。

5、根据工区实际地质条件和实测的物探资料,编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物探资料的解释方法。

2.2 工作完成情况
工作共两周时间,第一周是野外数据采集,第一天观察并掌握地震仪器的使用,接着天在银杏反射波工区,后天再南苑折射波工区施工。

第二周进行数据处理并解释。

野外数据采集反射波完成4条测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