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复习提纲(打印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一)神奇的货币

●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a识记)

(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价值(社会属性和特有属性)和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考点2: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b理解)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其他职能:世界货币、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注意:区分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支付手段:随赊账买卖产生而出现,指用货币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租金、税款、工资等。)

●考点3:纸币的发行规律(b理解)

(1)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考点4: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b理解)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约交易费用,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考点5:外汇与汇率(b理解)

(1)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 汇率变动:100外币可兑换更多本币-→外汇汇率升高(本币汇率降低)-→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抑制进口、刺激出口,不利于偿还外债。

●考点6: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b理解)

①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变的价格

●考点1:供求影响价格(b理解)

(1)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2)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买方市场

●考点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理解):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影响价格的因素:

(1)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根本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成本)

(3)其他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

●考点3: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b理解)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考点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C应用)★★★

(1)基本内容:A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考点5: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C应用)★★★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讲,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P15);

(2)不同商品需求量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要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考点6: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C应用)★★★(价值规律作用的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之一)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减少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者会调整可相互替代的生产要素。

(三)多彩的消费

●考点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b理解)★★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3)其他因素:物价总水平,物价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消费心理、社会保障制度等。

●考点2:恩格尔系数(a)

(1)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公式: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100%

(2)恩格尔系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变化。恩格尔系数降低,说明家庭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考点3:消费的类型(b)

(1)按交易方式分为:人们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考点4: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b)★★

(1)从众心理——特征:盲目跟风、随大流;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2)求异心理——特征: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利: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3)攀比心理——特征:夸耀性;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4)求实心理——特征:讲求实惠、符合实际;态度:值得提倡。

●考点5:做理智的消费者(C)★★★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滞后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②量入为出,使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经济生活》复习提纲:第二单元

(四)生产与经济制度

●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C应用)★★★

(1)生产决定消费: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B.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C.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考点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b理解)★★

生产(决定作用)、分配和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目的和动力)p29

●考点3: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b理解)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意义: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综合国力,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①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④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考点4:公有制为主体(b理解)

(1)☆公有制的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公有制的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①国有经济:A、地位: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实现方式: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B、作用:(书P31)

②集体经济:P32A.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作用: a.共同富裕原则得以实现 b.吸收社会分散资金 c.缓解就业压力 d.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考点5: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理解)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2)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