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味 学
四气五味百科
四气五味目录摘要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
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
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
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四气五味-简介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
四气寒凉与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其间又有程度上的差别,即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是指其寒热偏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也有偏凉偏温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仍称四气(四性)。
四气理论是医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阴阳学说总结归纳形成的。
因此四气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如附子、肉桂、干等药性温热,用治四肢厥冷、脘腹冷痛、、脉微欲绝等阴寒证。
再如石膏、知母、黄连等药性寒凉,用治烦渴、面红、咽喉肿痛、脉洪而数等阳热证。
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清热、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等作用,主治实热烦渴、温毒发斑、吐衄、火毒疮疡、热结、热淋涩痛、、痰火、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阳热证;温热药多温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用治中寒、肺寒喘咳、寒疝作痛、、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中医的五味学说-五味与五脏的密切关系
中医的五味学说-五味与五脏的密切关系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人心,咸入肾、甘人脾。
”《灵枢.五味论》还说:“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
肝病禁辛,心病禁成,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饮食五味用之适宜,对人体则有益,若因过分偏嗜则可发生疾病,或在五脏有病之时,也应适当调整饮食五味。
《灵枢-五味论》中就说:“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油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哎;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免心。
《素问,宣明五气篇》也说:“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尤多食酸。
”如不遵循这些宜忌原则,硬行多食,百病必由此而生。
正如《素问。
五脏生成篇》中所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所伤也。
”由此可见,食物的五味,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长寿。
饮食的五味不仅要和食物四气相结合,而且也要与四季气温的变化、病情性质和身体素质而定。
传统医学中的食物五味理论,正是指导传统饮食宜忌的重要依据。
五味调和,脏腑得益,人体健康;五味偏嗜,或不谨遵宜忌,就会导致五脏失调,则形成疾病。
因此,饮食要求知四气,懂五味。
从《内经》气化理论解析中药气味学说
从《内经》气化理论解析中药气味学说陈曦【摘要】气味是中药性能、效用的最根本属性,中药气味是历代医家通过无数的临床实践和切身体会总结、提炼出的关于认识中药、运用中药的规律性认识.基于《内经》气化理论,有助于我们对中药气味的产生、气味学说的认识论基础,以及基于气味学说的用药基本规律进行深入理解,对中药四气五味及其主治作用乃至药物配伍机制开展深入探讨,进而系统发掘和阐明中药药性理论,提高临床对于中药特性的认识和运用效率.【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0)010【总页数】3页(P1321-1323)【关键词】《黄帝内经》;气化;药性;气味【作者】陈曦【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1气味是中药性能、效用的最根本属性,中药的气味学说与《内经》气化理论有着极为深刻、密切的联系。
本文仅就笔者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谈一谈如何从《内经》气化理论解析中药气味学说。
1 气化——中药气味的产生《内经》将气化作为万物生成的根本原理。
气作为万物的基质本身隐微难见,虽然而有象,但是象是“幽明一体”的,即气不尽为可见之形(明),它还有不可见的表征(幽)。
《内经》气化理论就是要阐明“幽明一体”的过程。
在中国哲学中,“味”常常被理解为万物的基本属性和功用。
如《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
”味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世间很多物无声无色但仍有味。
味是人们最熟悉的东西,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万物的基础和依据,对形、色、声等性质的认识往往基于对味的认识。
从前面的引文可以看到,味是气所“降”,这里的气是指万物化生之本的元气。
《内经》多处将“气”与“味”对举。
这个层面的“气”就是具体的气了。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气与味相对并配以阴阳,气成为阳气,味成为阴味,使得气与味成为相反相成、相互作用的因素。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四气: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性。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之间的偏盛或者偏衰。
中草药的自身所具有的四气五味我们称之为药物的偏性,作用于人的机体后发生的反应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温凉相对应,它可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失衡,可以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从而确定了中草药所具有的四性五味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标志。
药物的偏性:性味、归经、升降浮、有毒、无毒等,统称药性。
中药药性理论,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
按照中医学理论,中药可分为寒、热、温、凉四性,以及介于四性之间无明显偏颇的平性。
但是,中医理论习惯称之为四性。
❶寒凉药:大多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泻火、凉血、解毒、潜阳、等作用,可以保护人体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
如:黄芩、板蓝根、菊花、藕、梨、荸荠、绿豆、番茄、西瓜、萝卜、丝瓜、菱、冬瓜、白木耳、苹果、柚等。
寒凉药,适用于阳性体质和热性病证。
对素体阳虚的人,素体阴性体质的人则更伤人体阳气。
可能出现腹痛、便溏等不适。
❷温热药大多具有:温经、散寒、助阳、活血、通络、等作用,可以扶助人体阳气,改善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疾病与瘀血等,如:附子、干姜、羊肉、狗肉、生姜、小茴香、大葱、辣椒、胡椒、酒等。
这类药适用于阴寒体质和寒性病证。
对于阳性体质、实热证或阴虚内热者,会组成助热耗阴,导致或加重阴虚内热的症状。
❸平性药作用缓和,寒热之性不甚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神疲乏力、大便稀溏、水肿、小便不利等。
如:鲤鱼、猪肉、茯苓、薏苡仁、莲子、芡实、赤小豆、白扁豆、山药、黑豆、木耳、百合、香蕈、胡萝卜、无花果等。
在治疗原则方面,最基本的用药规律,就是——寒以热之,热以寒之。
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代表着药物不同的功效及应用。
五味的确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与实际口尝感觉有关;二是药物临床应用的归纳和总结。
中药学四气五味
第一节四气《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
每味药物都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历代本草在论述药物的功用时,首先标明其“气”和“味”,可见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之间、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
然从四性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的区分。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药性的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平性能否入性,医家见解不同。
有的主张“平应入性”,如《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平性药占100余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卷前绪论中说:“五性焉,寒热温凉平。
”第一个提出五性分类法。
如天麻性平,凡肝风内动,惊厥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可见无论文献记载,还是临床实践,均显示平性是客观存在的,“平”应入性。
然而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虽称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则性偏温,所以平性扔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扔称四气(四性)而不称五气(五性)。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第八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一)
第八讲中药的性能:四气(一)继续上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开始介绍中药性能的第一节,四气。
四气下面有三个问题,第一个四气的含义,第二个四气的确定,第三个四气的临床意义。
中药的四气是中药性能当中最重要的一种性能,历代的医家对这种性能高度的重视,比如说陶弘景为什么要搞《本草经集注》,他提出来就是因为当时《神农本草经》的寒热舛错,就是当时一些药物的药性记载不准确或者发生了错误,这是他要重新对《神农本草经》进行注释或者进行另外加工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而且他在《本草经集注》当中就明确的提出了药物的甘苦之味可略,就是可以忽略,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容易知道,当然容易知道的是急性中毒,其实慢性中毒也未必容易知道,但他当时认为易知;惟冷热须明,就是药物最主要的要明白它的药性,所以他把这个药性——中药的四气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以后比如说明代的李中梓,这个本草学家也是说,用药的时候“寒热温凉,一匕之谬”,就小小的一调羹就会“覆水难收”。
“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都是强调了四气的重要性。
所以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不管是本草还是中药,那么在记载药物的时候,首先就要记载药物的药性,就是它的四气,它是寒性的、凉性的、温性的、热性的?所以它是性能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很重要的一个依据。
所以我们把它放在了性能的第一位,应该是最重要的性能。
第一个,四气的含义,就什么叫四气?或者什么叫中药的四气?在我们书上,就是从30页到31页,基本上都是讲的这个问题。
它主要有这样四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我们书上的第一句话,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性,这是一层意思。
也就是说四气就是药物的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这是它的基本内容。
在这个四气当中,寒性和凉性实际上是属于同一种性质,寒性甚于凉性,就是一般说的寒甚于凉,或者凉次于寒,它是同一种药性;温性和热性又是另外一类相同的药性,热性甚于温性,温性反过来讲次于热性。
研究气、味的中医书籍
研究气、味的中医书籍
研究气和味道在中医书籍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我们来
谈谈气。
在中医学中,气指的是人体内的生命能量或者活力。
《黄
帝内经》是古代最重要的中医经典之一,其中有大量关于气的论述。
该书中提到了“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分为先天之
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是人体先天所具有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后天之气则是通过呼吸、饮食等途径获得的。
另外,《伤寒论》也
是中医经典之一,其中对气的运行、气的失调与疾病的关系有详细
的论述。
接下来是味道。
中医中的“味”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食物口感不
完全一样,它包括了五种基本味道,辛、甘、酸、苦、咸。
每种味
道都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
比如,《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了中国
古代草药的巨著,其中详细描述了各种草药的性味归经,以及它们
的功效与运用。
在这本书中,对于草药的味道有着详细的描述和运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经典著作,还有一些现代的中医书籍也对气和
味有着深入的研究。
例如,近年来出版的《中医药基础理论》、
《中医药学》等教材,都对气和味的概念、分类、功效等方面做了
系统的阐述。
总的来说,研究气和味在中医书籍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些书籍从不同的角度对气和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中药配伍原则“四气五味”
中药配伍原则“四⽓五味”中药的配伍原则很简单,根据中药的药性“四⽓五味”结合病症配合使⽤,“四⽓”指药物的“寒凉温热”;“五味”指:“⾟、⽢、酸、苦、寒”⼀般药物只有⼀味⼀性,各种药物配合使⽤的时候根据君⾂佐使组成⽅剂。
1、运⽤原则(⼀)四⽓是指寒凉温热四性。
运⽤原则是:“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
”温性,热性药如附⼦,⾁桂,⼲姜,吴茱萸等,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作⽤,常⽤于治疗寒性症;寒凉性药如⽯膏,黄芩,黄连,黄柏等,多具有清热泻⽕,解毒等作⽤,常⽤于治疗阳热症。
温热与寒凉药同⽤,则多⽤于寒热错杂症。
(⼆)五味,是指⾟、⽢、酸、苦、寒、咸五味,“⾟散能⾏,“⽢能补能和”“酸能”,涩能收,“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
”运⽤原则是:⾟味药如⿇黄,川芎,半夏等多⽤于外邪袭表,⽓滞⾎瘀,痰湿等症;⽢味药如⽣地,⿅茸,黄芪,阿胶等多⽤于阴阳⽓⾎诸虚症;酸味药如⼭茱萸,五味⼦,乌梅,⾦英⼦,⽩芍等,多⽤于久病滑脱虚症;苦味药如⼤黄,葶苈⼦,槟榔,莪术等多⽤于瘀结,痰饮,积滞,⽓逆,湿阻等症;咸味药如芒硝,牡蛎,鳖甲,海藻,等多⽤于瘰疡,瘿瘤,⾎分瘀结,⼤便燥结等症。
⼤部份药物只具有⼀性⼀味,即使多味药也是其中⼀味为主,绝⽆⼆重性。
诚然单⾏是不能满⾜临床需要的,因此必须相互配伍运⽤。
2、配伍⽅法:⾟⽢温热法:⾟⽢发散以治寒症。
主要⽤于两种情况,⼀为发散风寒,如桂枝汤,⽤⾟、⽢、温配桂枝,配⽢草、⼤枣⽤于外感风(⼀)⾟⽢温热法寒症;⼆为发散风,寒,湿如桂枝附⼦汤,⽤⽢⼤热附⼦,⾟、⽢、温桂枝配⽢草,⼤枣⽤于风寒湿邪留着肌⾁,痹阻筋脉症。
⾟⽢化阳以治阴虚⾥寒症。
主要⽤于三种情况:⼀为⼼阳虚,如桂枝⽢草汤,⽤⾟⽢温桂枝⼊⼼助阳,配⽢草益⽓。
⼆药⾟⽢合(⼆)⾟⽢化阳化,阳⽓乃⽣,⽤于⼼阳虚⼼悸症;⼆为脾阳虚,如附⼦理中汤,⽢⾟⼤热附⼦,⼲姜配⼈参,⽩术,⽢草合化,温中助阳,益⽓健脾,⽤于脾虚寒吐利腹痛症;三为肾阳虚,如四逆汤,⽤⽢⾟⼤热附⼦,⼲姜温肾回阳,配⽢草益⽓补虚,合为⾟⽢化阳,回阳救逆要⽅,主治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四肢厥冷,腹痛吐利症。
《中医基础理论》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一、气、阴阳、五行的关系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
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厂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
(一)气与阴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
气范畴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阴阳是气的两种固有属性。
按阴阳分,则世界上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
阴阳又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
阴气和阳气又各具阴阳对立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气的矛盾统一体。
一气分为阴阳,阴阳统一于气。
“气有阴阳”(《正蒙·神化》),“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两》),“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正蒙·乾称》)。
气是一,万物本原为一气,但一气分阴阳,气有阴阳为两,两存在于一之中,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指对立双方的统一。
作为宇宙本原的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物,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横渠易说·说卦》)。
虚实、动静、聚散、清浊等是对立两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一气之阴阳的具体内涵。
这种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从而建立起对立统一的气一元的物质概念。
(二)气与五行气是世界的本原,“天地间一气耳。
气之清而强者为火,清而弱者为水;浊而沉者为土,浊而浮者为木,浊而实者为金,皆一气之清浊而流派为五也。
一气分五行,而五行又各有五行’’,“五可还一,一可摄五,譬之一树……各不同形,实总一根菱”(《百子全书·叔苴子内篇·卷一》)。
五行同一气,一气合五行。
《云笈七笺》吸收了阴阳五行思想,根据“元气本一,化生有万”的理论,阐述了气与五行的关系,谓:“一含五气,为水、为火、为木、为金、为土”,“元气分而为五行,五行归于一气”。
浅谈扶阳思想在营养学气味学说中的应用
学研究证明 , 凉性 食物或 药物 可以降低 人体 代谢状 态 , 寒
而温热性食物或药物则可 以增强人体代谢状态 j 。 食物之所以能 “ 以养 于生 ” 正是 因为常用食 物的气的 ,
属性 偏 胜 不 明显 , 属 于 平 性 食 物 。从 表 1中 不 难 看 出 , 多 《 经》 所 讲 的五 谷 、 果 、 畜 、 内 中 五 五 五菜 等 , 气 的 属 性 多 其
以外 , 的皆为平性或温性 的食物 。正是 因为这些食 物 其余
的平性或 微温 性属 性 , 人体 才可 以长 期 大量食 用 而不 会
“ 身 相 害 ” 与 。
因此 , 内经》 :五谷为养 , 《 讲 “ 五畜为益” 的学术 观点是 与现代 营养学 所提 倡的膳 食指南 的总 旨是相符 合的。同 时还体现 了保 护阳气在 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正如 《 内经》 所云 :少火生气 , “ 壮火食气 ” 平温性 的食物 可以起 到补充 , 调和 阳气 的作用 , 而寒凉 之物多食 容易损伤脾 胃阳气 , 气 热之物 多食则易耗损阳气 。
山 西 中 医 20 0 8年 1 第 2 第 1 0月 4卷 0期
・
S A X FT 1 O t 08V 12 o1 H N I O C1 c J V .2 0 o 4N .0 .
・ 9- 4
养 生保 健 ・
浅谈 扶 阳思 想在 营养 学 气味 学说 中的应 用
羊长 青 胡 雯
证 [
表 1 《 经》 五谷 、 果 、 畜 、 菜 的气 味属 性 内 中 五 五 五
2 1 食物 四气的属性与扶 阳思想 : . 食物气的属性是指食物 在人体 内的功能 反应 , 通常包 括寒 热温凉 四气 , 如果 没有
《内经》五味学说
《内经》五味学说《内经》五味学说五味学说指导中医临床用药,为中医遣方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下面是《内经》五味学说,一起来看看吧。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味理论早在《内经》已具雏形,但由于《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故亟待整理和提高。
1.五味的产生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
始见于《吕氏春秋》一书。
而最早论述中药五味的,则首推《内经》。
如“草(指药物,因中药以草类为本)生五味”(《素问·六节藏论篇第九》),“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第四》),“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说明药物具有五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
如甘草味甘,苦参味苦,细辛味辛,昆布味咸,乌梅味酸等,都是药物实际味道的客观反应。
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尝试药味,认识药物过程的真实写照。
在长期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人们还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内经》把药味与药理作用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中药性能的味,如“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这就是古人对五味作用的最早认识,为后世五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医药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发挥,使之日臻完善,如清·吴仪洛《本草从新》云:“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斯为历代医家中对五味作用最全面的概括,现行《中药学》教科书亦多宗此说。
由是观之,五味源于口尝,在实践中逐步抽象为中药性能的味,成为药物作用的重要标志。
2.五味与阴阳、五行、脏腑的关系作为中药性能的五味,它必须要接受中医药理论的指导。
因此,要掌握中药的五味,必须娴熟五味与阴阳、五行、脏腑的关系。
(1)五味与阴阳药味分阴阳,肇始于《内经》。
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人体气味的成分以及检测方法
人体气味的成分以及检测方法摘要人体气味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气味。
据生物学家测定,人体气味中含有好几百种化学物质。
在刑侦方面:体气味追踪罪犯, 进行人体气味的比对鉴别。
利用警犬根据罪犯的特异性气味来抓捕犯罪分子。
在医学方面,它是一种信号,能够帮助人们诊断疾病,当人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时,由体内排出的化学物质的成分也会随着发生变化,训练有素的医生可借助体味的辨别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
而有的体味甚至是是一种潜形药物,能帮助人们治病。
另外,研究体味成分对香水、抑汗剂等去体味产品的开发起到指导、和推进作用。
人体气味具有信息素的功能,研究人体气味的组成及性质对于刑侦、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全面研究了人体气味样品的分析程序,对以往研究人体气味的采样部位、采样介质、预处理方法等环节进行了比较。
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以及对不同的人进行体味检测,发现人体气味主要是由脂肪酸、酯、醇、胺、酮等物质组成,。
并且多次分析同一个体气味样品的色谱图有较好的相似性。
本论文还根据对以往研究方法的总结,围绕人体气味的组成及检测方法为主题,利用SPEM技术,与GC-MS技术设计实验,对人体腋窝的气味进行定性分析,以及相对量的比较。
关键词:人体气味;成分分析;SPEM;GC-MSThe constituents and Detection methodsof human body odorAbstractHuman body odor has the function of the pheromone, study of composition and nature of human body odor is crucial to the investigation, medical science and other fields. Human body odor has the function of the pheromone, study of composition and nature of human body odor is crucial to the investigation, medical science and other fields.This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analytical procedures of the human body odor samples, which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human body odor sampling site, sampling media, pretreatment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Odor detection by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as well as different people, found that body odor is mainly composed of fatty acids, esters, alcohols, amines, ketones, and other substances. And repeated analyzes the similarity of the chromatograms of the same individual odor samples.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a summary of previous research methods, around the composition of body odor and test methods for the theme of using SPEM technology, technical design of experiments by GC-MS, and have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relative amount of comparison of human axillary odor.Key words: Body Odor; Component Analysis; SPEM;GC-目录1 引言 (1)1.1 人体气味概况 (1)1.2 人体气味的应用 (1)1.3 国内外对于人体气味研究 (2)2 人体气味的检测方法 (4)2.1 提取与浓缩 (4)2.1.1固相微萃取法(SPME) (4)2.1.2样品预浓缩捕集(SPT) (6)2.1.3两种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7)2.2 检测与分离 (7)3 人体气味成分检测实验设计 (8)3.1实验仪器 (8)3.2 实验步骤 (8)3.2.1样品采集 (9)3.2.2样品的预处理 (9)3.2.3色谱条件 (9)3.3 结果预测及处理 (9)3.4 结论 (9)参考文献 (11)1 引言1.1 人体气味概况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可以释放出气味的物质,在Macku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的植物挥发出的气味具有物种共性,即同一物种的植物具有大致相同的气味。
《黄帝内经》四气五味药学理论探析
《黄帝内经》四气五味药学理论探析发表时间:2020-08-27T01:56:33.061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3期作者:陈伟昌[导读] 四气五味则是指中药的滋味与性质,也属于中药药性理论基础内容。
(安顺市贵航302医院云马分院中医科贵州安顺 561000)【摘要】四气五味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论述,也属于中药核心理论,在中医学中还被称为气味。
本文此次针对《黄帝内经》四气五味进行了详细论述,进一步探究《黄帝内经》四气五味的含义和实质,并对《黄帝内经》四气五味等药物理论使用易学理论和古典哲学进行了新探。
【关键词】黄帝内经;四气;五味;药学理论【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3-0223-02四气五味则是指中药的滋味与性质,也属于中药药性理论基础内容。
凉、温、热、寒属于四气,还被称作四性[1];咸、辛、甘、苦、酸属于五味。
不同中药的四气五味存有一定差异性,进而产生不同的治疗疗效。
此理论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本文将针对《黄帝内经》四气五味药学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探究。
1.四气五味概述四气五味简称为气味,存有较多涵义,一种为嗅觉感受外界事物,另一种则为味觉感受外界事物。
四气五味在《黄帝内经》中主要是指食物或者药物的自身属性[2]。
比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在《神农本草经·序录》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均有显示,将中药药性分为阴阳,其中阴为味、阳为气,四气五味中又包含阴阳。
药物可根据四气阴阳性分类,包括凉、温、热、寒,如果添加平气则会形成五气。
此种现象主要来源于阴阳五行和四象。
药物可根据五味阴阳性分类,包括辛、甘、咸、苦、酸,五行和五味相通,因此五行属性能够和五味阴阳进行转化。
四气五味
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酸收涩苦澡湿甘缓急辛发散咸软坚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五味的确定
①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②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③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பைடு நூலகம்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药物的五味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以辛味为例,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等味辛,能散寒解表,常用于感冒初起。药理实验证明,它们具有解热、发汗,抗菌抗流感的作用。枳壳、木香、乌药等到行气药,多味辛,有行气止痛的功效。药理实验证明,这些药物具有解痉止痛、调整胃肠活动以促进消化的作用。药物的辛味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关,据统计,85种辛味药中,含挥发油的药物有53种,占辛味的72.1%并且不少药物的挥发油就是该药物的有效成分。如桂枝所含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具有退热作用,理气药陈皮和青皮所含的挥发油有调整胃肠功能作用。
中药之四气和五味的关系完整版资料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续前表)
具有清热泻火、
苦 降火气、解毒、
心
பைடு நூலகம்
除烦燥等作用。
泻下通便、软坚
咸 散结、消肿,多
肾
用于大便干结,
消除肿瘤、结核。
黄连、牛黄、 杏仁、大黄、 枇杷叶、黄 芩、厚朴、 白芍。
芒硝、牡蛎、 壁虎、石决 明。
辛 能活血行气,发 散风寒。
能生津开胃,收 酸 敛止汗,帮助消
化,改善拉肚子 症状。 补虚止痛,缓和 甘 药性,调和脾胃 系统
对应器官 肺
肝 脾
代表中药材
薄荷、木香、 川芎、小茴 香、紫苏、 白芷、花椒、 肉桂
乌梅、五倍 子、五味子、 山楂、山茱 萸。
人参、甘草、 红枣、黄芪、 淮山、薏仁、 熟地黄。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气和味的关系
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 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 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
麦冬、黄芪皆有甘味, 麦冬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 黄芪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 益气作用.
气教育同部老味年服异务与管者理专,作业教学用资源有库 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 用治热证。
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 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气和味的关系
• 气所味区结论均别不. 同的药在必综物辨须合,识将起其药气来功性和看效时味待也,的就作有用 气黄在能味 气但黄具四紫薄具但乌补黄能 紫乌紫气黄薄黄人补黄黄但四但紫气具气能薄补红黄薄味芪辨生同味黄芪有气苏荷有黄梅虚连生苏梅苏同连荷连参虚芪连黄气黄苏同有味生荷虚枣连荷均 甘 识 津 气均 连 甘 清 辛 、 清 连 、 止 、 津、 、 、 味 、 、 、 止 甘 、 连 连 辛 味 清 均 津 、 止 、 、 、、、不温药开异 不苦温热温木热苦五痛生开 薄五薄异牛凉生甘痛温牛苦苦温异热不开木痛黄生木五五同,性胃者 同寒,泻,香泻寒倍,地胃 荷倍荷者黄地草,,黄寒寒,者泻同胃香,芪地香味 味的有时,,的,有火能、火,子缓黄, 皆子皆,、黄、缓有、,,能,火的,、缓、黄、作作作 作作药温,收药清温、发川、清、和均收 有、有杏均红和温杏清清发、药收川和当均川用用用 用用物养敛物热养降散芎降热五药性敛 辛五辛仁性枣药养仁热热散降物敛芎药归性芎的的有 有有必,中止,燥中火风、火燥味性寒止 味味味、寒、性中、燥燥风火,止、性、寒、总总共 共共须其焦汗其湿焦气寒小气湿子,,汗 ,子,大热,黄,焦大湿湿寒气其汗小,川,小结结同同同将功,,功,,、;茴、,、调皆,能、能黄。皆芪调,黄,,;、功,茴调芎皆茴之 之之气效补帮效主补解香解主山和能帮 发山发、能、和补、主主解效帮香和、能香处 处处和也中助也治中毒、毒治楂脾清助 散楂散枇清淮脾中枇治治毒也助、脾龙清、,,,也 也也味就益消就湿益、紫、湿、胃热消 表、表杷热山胃益杷湿湿、就消紫胃眼热紫有 有有的有气化有热气除苏除热山系,化 邪山邪叶,、系气叶热热除有化苏系肉,苏不 不不作所作,所证作烦、烦证茱统, ,茱,、薏统作、证证烦所,、统、同 同同用区用改区。用燥白燥。萸改 萸黄仁用黄。。燥区改白白之 之之综别善别等芷等。善 。芩、芩等别善芷芷... 处 处处合拉作、作拉 、熟、作拉、、... 起肚用花用肚 厚地厚用肚花花来子。椒。子 朴黄朴。子椒椒看症、症 、。、症、、待状肉状 白白状肉肉。桂。 芍芍。桂桂。。
中医气学知识
中医气学知识
中医气学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它认为人体的健康状况与自然界中的天气、地气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医气学中,气是指生命的能量和物质,是维持人体健康
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介绍一些中医气学的知识。
一、气的种类
中医气学认为,人体内有多种不同的气,其中包括化气、生气、营气、卫气、原气等。
这些气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比如化气是指人体内各个部位之间的物质代谢和转化过程,
生气是指人体内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营气和卫气则是指人体内的防御机制和新陈代谢。
二、气的循环
中医气学认为,气在人体内循环流动,通过气机的调节和运转来保持人体健康。
这种
气的循环与自然界中的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春天是万物萌
发的季节,人体内的气也需要随之变化,调节心脾肝气,避免发生疾病。
三、气的调节
中医气学认为,人体内的气可以被外部因素所影响,比如气候、环境、饮食、生活习
惯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这些外部因素来调节人体内的气,避免气机紊乱、疾病发生。
比如,在炎热的夏天,要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润,避免气虚血瘀等疾病的发生。
四、气的阻滞
中医气学认为,如果人体内的气流动受阻,就会导致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等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锻炼身体、调节饮食、保持心理平衡等方法来增强气的运行能力,避免
出现气的阻滞,保持身体的健康。
总之,中医气学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它提倡人们要注意环境、饮食、生
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调节人体内的气,保持身体的健康。
基于气本体论的经方五味合化组方原理研究
基于气本体论的经方五味合化组方原理研究
气本体论是一种传统的医学理论,它认为生命及其周围环境中存在五种气体,即寒、热、湿、干、风,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
因此,调和这五种力量,达到调节体内气本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就是气本体论的基本思想。
而经方五味合化组方,便是运用气本体论这一理论,可以有效和安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关键。
经方五味合化组方的原理是,通过对中药材及药效的观察,发现中药药材有五味,即甘、咸、苦、辛、酸。
根据气本体论,气本体也可以分为五种,即寒气本体、热气本体、湿气本体、干气本体、风气本体。
药材的五味正好与气本体的五种相当,可以相互调和,从而产生对治疗的良好效果。
经方五味合化组方可以有效的根据病情分析,将多种中药进行合理组合,使其产生抵消、加和、平衡的作用,释放所有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比如,天竺葵、百部、逍遥散、温息散等经方证病方药组,都能够调和本体气,益气潜阳,达到治病的效果。
此外,经方五味合化组方还具备灵活性、安全性、有效性等优点,历尽千辛万苦,以真正健康的心态去体验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和心灵的均衡,彻底摆脱病痛,实现身体和心灵的协调,从而达到健康的境界。
总之,经方五味合化组方的原理是基于气本体论的,能够有效地调和本体气,达到治病效果,它既具有功效卓著的特点,也具有安全性和灵活性的优点,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度过有病无病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的境界。
气 味 学
气味学简介气味学是嗅觉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范畴,是专门研究生物界如何利用嗅觉谋生的科学。
气味是物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最能代表物质的本质。
嗅觉是生命的守护神,是辨毒工具,是接收信息的主渠道,产生气味就是发送信息,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
植物依天又医天。
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保持大气中氧气的含量,才能给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条件。
植物产生次生代谢物(毒素),部分低等动物和微生物产生毒素,就形成了反食物链。
草食动物和微生物要获取食物,就得产生化解植物毒素的分解酶。
这种产毒与解毒的斗争,贯穿生存斗争的全过程,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
1、气味学概论1-1气味学的主要论点气味学是嗅觉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范畴,是专门研究生物界如何利用嗅觉谋生的科学。
它与生物学、医学、化学密切相关,属于边缘科学。
气味学是个空白学科,词典上无这一名词,世界上无此学科,亦无专著。
人有眼耳口鼻身(皮肤)五种感觉器官,脊椎动物也有,它们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视觉建立了光学,听觉建立了声学,触觉产生了许多物理量,唯味觉与嗅觉没有建立相关的学科,原因何在?味觉与嗅觉是化学反应,而化学起步较晚,人们对味觉与嗅觉的产生机理还处在朦胧阶段,研究难度较大,也没有专门机构进行系统地研究。
对气味的研究是各取所需,分属于食品、化妆品、侦察、环保、虫害的生物防治等不同领域。
嗅觉在五种感觉器官中的地位应该是排第一位的。
对动物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觅食与繁衍后代。
多数动物觅食靠嗅觉,辨别毒物更离不开嗅觉,鼻子长在口的上方,鼻孔正对嘴巴。
找配偶交配靠嗅觉感知求偶素,认亲子亦靠嗅觉。
关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对嗅觉的依赖程度作为专题讨论。
本文就气味学的主要论点概述如下:一、气味是物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最能代表物质的本质,一种物质一种气味,没有相同气味的两种不同物质,物质不变其气味不变,气味改变了物质一定发生了质的改变;二、没有绝对不挥发的物质(在绝对零度-273℃以上时),因此任何物质都有气味产生;三、任何生物都有呼吸,是新陈代谢活动的表征,而呼吸系统与嗅觉系统是相关联的,因而任何生物体都有嗅觉;四、任何生物的嗅觉都有一定的感知范围,也必有它的盲区。
17世纪东亚“气”学的发展——以王夫之、宋时烈、伊藤仁斋为代表
17世纪东亚“气”学的发展———以王夫之、宋时烈、伊藤仁斋为代表“气”学是东亚儒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王夫之(1619—1692)、韩国宋时烈(1607—1689)、日本伊藤仁斋(1627—1705)气学思想的论述,阐明17世纪东亚“气”学的发展并对中、韩、日气学的价值进行比较。
一17世纪的中国社会处于明末清初之际。
这是一个“天崩地裂不汝恤”的大变动时代,剧烈变动的时代孕育了明末清初一代人才。
王夫之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的代表。
王夫之字而农、号薑斋、又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
之所以称王夫之是中国17世纪儒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是因为他在继承张载“气”学思想基础上,对朱熹理学进行了全面总结,由此建立了集气学大成的船山哲学。
其实早在明中期以后,朱熹哲学就分化为两个对立的派别,一是以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一是以罗钦顺、王廷相为代表的“气”学。
王夫之继承了罗钦顺、王廷相等人的气学传统,并以“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的精神和“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朱熹哲学进行了批评、分析,从而构建了自己的气学思想。
王夫之气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理气”说王夫之和朱熹一样,认为“理”与“气”是最基本的范畴。
关于“气”,他认为就是指阴阳变化的物质实体。
他说:“阴阳具于太虚缊之中,其一阴一阳,或动或静,相与摩荡。
”“二气之动,交感而生,凝滞而成,物我之万象”。
[1]这是说“太虚”中充满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运动、交感形成“物我万象”。
关于“太虚”,王夫之说:“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
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
”[2]太虚并不是虚空无一物,也不单是虚空中无形之气,而是物质存在的空间形式。
因此,“凡虚空皆气也”,所谓聚散不测之妙,并不是从太虚中来,又回到太虚中去,其实太虚中皆“有迹可见”,故“太虚—实者也”。
[3]充满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具体存在,所谓太虚之气,无非是关于宇宙间一切物质存在的一个概括或总名,可见太虚之气是“实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味学简介气味学是嗅觉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范畴,是专门研究生物界如何利用嗅觉谋生的科学。
气味是物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最能代表物质的本质。
嗅觉是生命的守护神,是辨毒工具,是接收信息的主渠道,产生气味就是发送信息,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
植物依天又医天。
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保持大气中氧气的含量,才能给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条件。
植物产生次生代谢物(毒素),部分低等动物和微生物产生毒素,就形成了反食物链。
草食动物和微生物要获取食物,就得产生化解植物毒素的分解酶。
这种产毒与解毒的斗争,贯穿生存斗争的全过程,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
1、气味学概论1-1气味学的主要论点气味学是嗅觉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范畴,是专门研究生物界如何利用嗅觉谋生的科学。
它与生物学、医学、化学密切相关,属于边缘科学。
气味学是个空白学科,词典上无这一名词,世界上无此学科,亦无专著。
人有眼耳口鼻身(皮肤)五种感觉器官,脊椎动物也有,它们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视觉建立了光学,听觉建立了声学,触觉产生了许多物理量,唯味觉与嗅觉没有建立相关的学科,原因何在?味觉与嗅觉是化学反应,而化学起步较晚,人们对味觉与嗅觉的产生机理还处在朦胧阶段,研究难度较大,也没有专门机构进行系统地研究。
对气味的研究是各取所需,分属于食品、化妆品、侦察、环保、虫害的生物防治等不同领域。
嗅觉在五种感觉器官中的地位应该是排第一位的。
对动物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觅食与繁衍后代。
多数动物觅食靠嗅觉,辨别毒物更离不开嗅觉,鼻子长在口的上方,鼻孔正对嘴巴。
找配偶交配靠嗅觉感知求偶素,认亲子亦靠嗅觉。
关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对嗅觉的依赖程度作为专题讨论。
本文就气味学的主要论点概述如下:一、气味是物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最能代表物质的本质,一种物质一种气味,没有相同气味的两种不同物质,物质不变其气味不变,气味改变了物质一定发生了质的改变;二、没有绝对不挥发的物质(在绝对零度-273℃以上时),因此任何物质都有气味产生;三、任何生物都有呼吸,是新陈代谢活动的表征,而呼吸系统与嗅觉系统是相关联的,因而任何生物体都有嗅觉;四、任何生物的嗅觉都有一定的感知范围,也必有它的盲区。
生物嗅觉的感知范围,仅仅与它的生存需要有关,与生存有益的为正相关,与生存有害的为负相关,与生存无关的气味是它的盲区。
也有特殊情况,如氧气、水蒸汽、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生存相关,而人对它们无感觉,是因为它们一直存在于空气中,人们不需要刻意寻求或防范它们,所以人的嗅觉中枢删除了它们的气味信号。
沙漠之舟的骆驼需要找水源,它就保留了对水蒸汽的敏感。
曾经历一氧化碳中毒的人就不同程度地恢复了对一氧化碳的敏感性;五、生物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是极复杂的混合物,化学成份达数百种,组成一混合气味代表该物种,种群之间又有区别,使之能识别亲族,如蚂蚁、蜜蜂、鸟兽等。
好狗不咬亲戚,就是能识别血缘关系。
同种群的个体又有差异,所以警犬能凭气味追踪;六、动物的气味还随饮食、疾病、情绪而临时变化,生物还能有意识地释放特殊气味,用作信息交流或攻防武器;七、生物的进化程度愈低,对嗅觉的依赖性愈高;八、许多植物能释放气体用于消除空气中对其生长有害的气体;九、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十、嗅觉是生命的守护神;十一、气味有互补性,互补的气味能自动结合,变成一种新的物质;十二、嗅觉能感知混合气味,但不能准确分析混合气味的组成成份;十三、生物对单一毒物能产生适应性,而对混合毒物很难适应,生物就是靠产生混合毒物保护自己的;十四、长期的单一毒物能使生物物种发生变异,而低等生物的变异比高等生物来得容易;十五、生物产生新毒物保护自己或产生新的解毒物质以适应环境变化,简称产毒与解毒,这种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贯穿生命的始终,终将引起基因的变异,推动生物的进化;十六、香与臭、毒与非毒是相关联的。
香是嗅觉对有益健康气味的感受,臭是嗅觉对有害气味的感受。
香与臭对不同生物物种来说不完全相同,对同种生物的个别个体也有差异。
香与臭跟气味的浓度也有关系,很香的东西有时浓度过大会感到臭,有些极臭的东西浓度过低时是香味,如麝香和香蕉水;十七、人对天然物的毒与非毒靠气味判断准确率很高,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的判断准确率稍差,是以已知物的气味参照对比而来,往往会错判,但接触日久会自动纠正过来。
动物不吃天然毒物,对化学毒物缺乏分辨力而上当,上过当之后会醒悟,这不仅仅是老鼠能做到,包括昆虫和细菌,它们还能把自己的觉悟告诉同类,使大家都具有防范能力。
十八、微生物的攻防武器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植物的攻防武器是次生代谢物,一部份低等动物也靠产毒。
进化程度高的动物有免疫系统,其死亡后免疫系统亦死亡,植物的次生代谢物(免疫物质)在死亡后能保持很久,所以动物尸体易腐;十九、植物靠多种次生代谢物御敌,这就限制了动物的食源,吃者恒吃,不吃者永不吃。
植物药物不会产生抗药性的根源在于此;二十、植物的次生代谢物常为药,在于它有解毒、杀菌、毒虫功效,植物的化学成份愈复杂,药用价值愈高,天然药物以植物为主也因此;二十一、许多植物有净化毒气的能力,从植物中提取空气净化剂可行并已取得可喜的成就,这就是“敏芝异味消”,被称为《还地球一个清新》的技术;二十二、气味致病又治病,植物依天又医天是气味学的重要观点,人菌之战应以植物为武器;二十三、化学农药和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根源是化学成份单一;二十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矛盾对立是自然科学中的怪现象,它们能够统一,统一的途径是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的结合,西药的复合化与中药的精炼化(不是提纯)将抹去中西药的界线;二十五、人类嗅觉的退化不是进化的必然,而是危险的信号和警钟,环境污染与疫病流行皆因人类失去了生命的保护神;二十六、用眼睛观察出生物界谁吃谁得出食物链理论,而用鼻子“观察”生物界是谁都不让谁吃,得出反食物链理论;二十七、中医用口味(甘咸辛苦酸)解释药性,得到的是药物滋补性能,扶正祛邪。
用气味研究药性可以得到解毒、灭菌、杀虫机理,有助于推动中医发展。
1-2气味波人类的生存空间存在着四种波,即光波、声波、电磁波和气味波。
前三者已建立了相应的学科,唯后者我们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司空见惯,说它陌生是很少有人提到它。
气味波的发生源是挥发性物质和生物体,它比光波、声波、电磁波的发生源要广,且被一切生物所利用,堪称生物界的共同语言。
光波、声波、电磁波与气味波共有的特点是:有发生源;具有传播性;能定向;有可接收性。
气味波是气味学研究的范畴,因为气味学尚未建立系统的学科,所以气味波这一名词还未提出。
气味波是气态分子,有空气的特性,但又有别于空气。
空气是指充满大气层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和微量的隋性气体氦、氖、氩、氪、氙,尘埃和微生物是它的杂质。
它的密度随海拔高度而渐减,又受温度影响形成气压差而成风。
空气分子的布朗运动是空气的等密度性和成份均匀性的原因。
气味物质是物质和生物散发在空气或水中的气态分子,它有扩散性,它的密度与扩散的距离成反比,所以显示出方向性。
物质的挥发度和蒸汽压差异很大,所以有许多物质不能成为气味波发生源。
生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往往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包括它们呼出的气体和有意识地释放的气体),所以每个生物体都是一个气味波发生源。
新陈代谢是生命存在的表征,呼吸是新陈代谢的表现,而呼吸系统与嗅觉密切相关。
植物和微生物都有呼吸,而它们是否都有嗅觉是个有待证明的公理。
1-3气味研究的误区人有鼻子,天天在闻味,遇到难闻的气味就逃避,遇到腐臭或怪味的食物就拒食,还经常靠鼻子分辨一些东西,还用香味美化环境,刺激食欲。
但是对气味的研究还很肤浅,甚至还有许多模糊或错误的观念,使气味学的研究误入歧途。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以人划线,把人能闻到的气味叫气味物质,把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嗅觉排除在外。
光波与声波同是感觉器官得到的信号,它们并未以人划线。
对人而言,可见光的波长在7.7×10-5与4×10-5CM之间,在此区域以外的称红外光或紫外光,它们有可能被其它生物感知。
声波频率在20—2000周之间,在此区域以外称次生波与超声波,也会被某些生物感知。
按此推理,对气味可以分为可感知气味与不可感知气味方妥。
可感知气味与不可感知气味是指人类而言,它不能以某种物理量定量。
但是它也可以用标准划分,即用与生存相关(有益或有害)与不相关来划分。
嗅觉是为维系生命而设的,它的感知范围有特定性。
有些气味要接收,有些气味要舍弃,以防干扰,像电台要调频一样。
假若一切光、一切声都接收,眼睛和耳朵也受不了。
美国学者蒙克里夫花了很大精力试图找出气味物质与非气味物质的分界线,他用挥发度、蒸汽压、丁泽尔效应、拉曼位移等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没有收获。
求偶素是每种动物都有的,但各不相同,求偶素仅对同种动物有吸引力,即能被嗅知,不同种的动物嗅不到。
而找出不同动物的求偶素的物理特征却很困难,虽化学成份不同但无明显规律可循。
(二)嗅觉疲劳说有待商榷。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人们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嗅觉疲劳。
视觉会疲劳,是长期注视某种目标(如看书、刺绣)眼肌需要调节水晶体的焦距,会有酸楚的感觉,要做眼睛保健按摩或远眺一会儿,放松一下晶体调节肌,若是漫无目的地浏览,则视觉不会疲劳,对眼下的景物可能视而不见,没有印象或印象很淡泊。
长期在噪音下工作,也有充耳不闻的感觉,而对留意的声音,尽管很细小,混在噪音中也能听得见,这是听觉神经的屏蔽与选择作用的结果。
嗅的过程没有肌肉运动,是嗅觉细胞接受化学刺激,神经的传递也靠化学物质,用疲劳一词不妥。
为什么久而不闻其臭呢?当嗅觉把气味信息传递给大脑以后,若人没有离开这个环境,原气味又没有发生浓度的变化,大脑就屏蔽了这一气味信号,准备接收新的信息。
(三)人的嗅觉的退化是不用则废吗?人和狗相比,嗅觉的灵敏度差异太大了。
人的生存条件的改善,使对嗅觉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不再靠鼻子找食物,固定的夫妻不靠求偶素的吸引,过家族生活和社会关系人情化不需要靠气味辨血缘关系,不用担心猛兽的侵袭等等,这些动物必需具备的嗅觉功能人类亦不再是迫切需要。
法国国家科学院微分子生物研究中心一小组对人的20—50个不同的染色体区域进行仔细搜寻之后,找出了1000个有关嗅觉的基因,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这1000个嗅觉基因中,有72%的基因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不用则废是自然规律,是进化的表现,勿需操心,这是社会的现实。
但是人们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极大危险,即嗅觉被破坏的严峻现实,任其发展,将有灭顶之灾。
不会说话是哑巴,听不见叫聋子,看不见叫瞎子,闻不见叫什么?不算病。
不以为是病,也不医治,也无法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