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知识梳理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原文】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字音】衍(yǎn)冠(guàn)【注释】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
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熄:同“息”,平息。
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命:教导、训诲。
母命之:母亲给予训导。
戒:告诫。
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女家:这里指夫家。
女,同“汝”,你。
夫子:这里指丈夫正:准则,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由:遵从。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行:固守坚持。
道:原则,行为准则。
淫:惑乱,迷惑。
使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
使动用法。
屈:屈服。
使动用法。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孟子》二章·电子课文(通用12篇)
《孟子》二章·电子课文(通用12篇)《孟子》二章·电子课文篇1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肯定要道先使他的内伤心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决,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
在一个国内假如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假如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常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孟子第二章原文与解析
孟子第二章原文与解析孟子,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思想家,被尊称为“孟母三迁之孟子”。
孟子的思想深受后世影响,他的著作《孟子》被誉为儒家经典之一。
本文将介绍《孟子》第二章的原文,并进行解析和讨论。
孟子第二章原文:「其诚心忍辱负重,宰相于异乡。
其志行自省日,夷陈河水;其道法自编辑,东阳以涂。
其为政,常以公为教,至智约也。
」这是《孟子》第二章的开篇,描写了一个在异乡担任宰相的人物。
下面我们将逐句进行解析和讨论。
「其诚心忍辱负重,宰相于异乡。
」这句话强调了这位宰相的品质和为官之道。
孟子认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应该具备诚心、忍辱和能够承受重担的能力。
他们是以全身心的投入来担任职务,即便身处异乡,也能够胜任宰相这样的高位。
「其志行自省日,夷陈河水;其道法自编辑,东阳以涂。
」这句话强调了这位宰相对自己的要求和修养。
他每天都会反思自己的志向和行为,并且用心整治河水,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此外,他也会精心调理东阳,使其像抹布一样干净纯洁,以体现他对道德的追求和规范。
「其为政,常以公为教,至智约也。
」这句话强调了这位宰相在治理国家时的原则和方法。
他始终以公正为准则,以智慧来约束自己。
通过以公为教的方式来治理,他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展示出他的至高智慧。
综上所述,《孟子》第二章通过描述一位宰相的品质和为政之道,展示了孟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强调了忍辱负重、自省自律、以公为教等准则,这些都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行为原则,旨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结起来,《孟子》第二章在描述一位宰相的品质与为政之道时,传达了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这位宰相的形象,孟子表达了忍辱负重、自省自律和以公为教的行为准则,以期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一思想观点对于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全长788字,已适当增加字数并保持内容准确性和流畅度)。
21《孟子》二章
21《孟子》二章一、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被誉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全书共有七篇,其中第二章是关于人性的探讨。
本文将从《孟子》二章的主题、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主题《孟子》二章的主题是人性。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良知和道德观念。
他提出了“性善论”,即认为人本性是善良的、好施恩的,并且每个人天生就有追求美好的愿望。
三、内容1.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基于人的天性和天赋。
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道德和善良的本能。
在《孟子》二章中,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这句话表明孟子对人性的理解是积极向善的。
2. 人性具有发展的潜能孟子认为人性本身具有发展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的愿望,可以通过修养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他说:“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
”,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像水一样下降的。
3. 孝顺的重要性在《孟子》二章中,孟子还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
他认为孝顺是人性的一种表现,也是实现人性善良的关键之一。
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孝悌之谓孝,慈爱之谓悌。
”这句话表明孝悌是人性的基本要求。
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他认为个人的修养对于家庭、国家和天下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他说:“身不修,庙堂何以正?家不治,国何以治?国不治,天下何以治?”这句话表明个人的修身养性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四、意义《孟子》二章对于理解人性和培养美好品德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他对人性的乐观态度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相信人性本身是积极向善的,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非常重要。
其次,通过重视孝悌,孟子强调了家庭关系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他认为孝顺是人性的基本要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对于社会和谐的贡献。
最后,孟子的思想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修炼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人的修身养性对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观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如果你要对贼、贼、贼采取守势,你就得被封,被固定;此世俗所谓知也。
但是,巨盗到来,他会背负着愧疚、尴尬和负担;恐怕它不牢固。
但是,农村所谓知者,非贼也。
所以,试着说说吧。
有没有所谓的世间知者不为贼积?所谓圣人,还有不防贼的?如何知道其恶?昔日齐国与邻城对峙,鸡犬之声相闻,布是王兰铺的,刺是雷兰刺的,两千多里。
四年之内,那么立祠堂、州、市、府、州、乡、宋的人尝过不法圣人的滋味吗?然而,一旦田成子杀了琦君,他偷走了他的国家。
小偷是不是一个人在为国作恶?然后用神识的方法去偷。
故有贼名,但在尧舜之安,小国不敢诛,大国不敢诛,排外齐。
不就是盗齐国,以其圣识守贼身吗?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富川尽而谷空,邱毅深而固。
圣人死,贼不起,天下平白。
圣人不死,贼不停。
圣人治天下固然重要,盗脚也很重要。
你为它量,就用它偷;称之以称之,然后用称之以盗;为傅而信,与傅而盗;正其为义,盗其为义。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故绝对圣人弃知,贼唯一;玉毁珍珠,贼不起;烧符破印,而民淳朴;斗争是平衡的,但人民不争;破坏世界神圣的法律,人民可以讨论。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那么我)放弃鱼而选取熊掌。
得兼:同时做某件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那么我)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故:所以苟得:苟且取得,指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辟:同“避”,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所想要的没有胜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使:如果,假使者:指代办法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桩不可以干呢?使:如果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做这种事,由(*2):通过是(*2):某种办法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
是故:由此可见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单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非独:不单是:这样心:想法(舍生取义)丧:丧失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
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但)如果(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孟子二章 课文及译文
18 《孟子》两章之蔡仲巾千创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堪。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堪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未几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克不及。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方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抄起来攻打它,却不克不及取胜。
采取四面包抄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克不及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其实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其实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其实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其实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苍生不克不及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克不及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克不及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忙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成“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忙他的人就少。
帮忙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叛变他;帮忙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八年级语文上册21《孟子》二章课件
补充资料:张仪、公孙衍的合纵、连横运动
• 公孙衍和张仪是政敌,公孙衍主张合纵,张 仪主张连横。最初,合纵与连横变化无常。 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游说于各个国家, 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 联秦,也可以联楚,这就是所谓“朝秦暮楚 ”。
•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 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 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 是“委妇之道”。
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诲他;女儿出嫁时,母亲 教诲她,送到门口,警告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 要恭敬、谨慎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 则,是妇女之道。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死于安乐也。 使……死亡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
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 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 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集市被 赎出用为大夫。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自学时间】:约3分钟
小结: 1.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敬佩 、崇拜和敬慕的态度。
从反问句式、副词“诚”以及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 描述上可以看出来。
应该以一种肯定、赞颂并试图得到听话人认可的语 气来读。
小结:
2.孟子的反驳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破(直接反驳)“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至“妾妇之道也”,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 、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 上大丈夫。 第二次——立(正面提出)“居天下之广居”至“ 此之谓大丈夫”,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正面提出何谓 大丈夫。 前一层次应该读出不屑、轻视和鄙视,后一个层次 应该读得大方激昂、掷地有声。
《孟子二章》课件
促进道德建设
通过学习《孟子二章》,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社 会责任感,推动社会道德 风尚的提升。
提供治理智慧
借鉴《孟子二章》等传统 文化中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智 慧和启示。
THANKS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
孟子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于现代人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和 使命。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05
《孟子二章》的实践应用
《孟子二章》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培养道德观念
传承文化底蕴
通过《孟子二章》的学习,家长可以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理解 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 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习《孟子二章》,家长可以向 孩子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
塑造良好品行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孟子二章》中的教诲,培养孩子谦 逊、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行 。
《孟子二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融入课程设置
学校可以将《孟子二章》作为语 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辅助教 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
孟子的思想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
孟子的思想在历史上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但其影响和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02
《孟子二章》的背景和意义
《孟子二章》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 争霸,人民生活困苦。孟子作为 儒家代表人物,致力于弘扬儒家 思想,解决社会问题。
内容。
开展主题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孟子二章》的朗诵 、解读、角色扮演等主题活动,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孟子二章原文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 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 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 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 粮食不是不多, 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内外亲属都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 所以君子不战就罢了, 战争就一定能胜利。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孟子二章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孟子二章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孟子》是我国古代哲学领域里的一本重要著作,被誉为“儒家经典之首”。
其中的第二章,是本书的开篇,称为“天下篇”,是孟子的政治思想的开始。
本文旨在对孟子第二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孟子的思想。
1.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即所有人的本性都有善良的倾向。
他说:“人之初,性本善。
” 孟子进一步阐述,只有在社会环境和个人身心受到损害时,人的本性才可能受到污染,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保持或恢复人的本性,以充分发挥人的善良品质。
2. 人可远大:孟子强调人的可远大,即人拥有相对独立的思维能力,可以超越动物的本能反应,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行动方式。
他说:“人能养生,且知止足,可以远大也。
”3. 人性不能自足:孟子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人性不能自足,需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他认为,在恶劣的环境下,人的本性很容易受到污染,所以人需要接受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来纠正和巩固本性。
4. 道德观念:孟子的道德观念主要包括:仁、义、礼、智和信。
他把“仁”视为人性的本质,认为必须根据仁义来统治人民。
同时,他认为,智慧和信任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体系更加完善和稳定。
5. 经济观念:孟子认为,经济是国家必须重视的一部分,必须注重国家经济状况的发展,为了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需要制定有序的经济政策。
6. 政治观念:孟子的政治观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要稳定且长久,必须通过德治来实现,因为只有通过德治,才能使政治体系更加完善和稳定。
7. 治国理政:孟子的政治理论强调正义和公平的原则。
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管理者能够按照正义的原则来治理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变得繁荣和稳定。
8. 安全观念:在安全方面,孟子认为国家应该注重军事建设,强化边防防线,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必须建立和维护一个有力的军队。
9. 社会秩序:孟子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和谐、公正和规范的基础上。
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二章原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二章原文引言在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孟子的思想和文章。
其中,在第二章中,我们将认识到孟子的思想观点,了解他对人性和教育的看法。
本文将为您呈现孟子第二章的原文。
孟子二章原文孟子第二章的原文如下:孟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相近也,为礼何以别乎?习相远也,为礼何以同乎?有情,而后兴;有兴,而后广;观乎人之所兴,斯观乎人之所广。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原文解析孟子在这段原文中表达了他对人性和教育的看法。
以下是对原文的解析: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认为,所有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但因为不同的习惯和教育,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会有不同的差别。
2.性相近也,为礼何以别乎?习相远也,为礼何以同乎?孟子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人们的本性相近,那么礼仪和规范应该如何区分呢?另一方面,如果人们的习惯和教育相差很大,那么如何让大家达成共识并遵循相同的礼仪和规范呢?3.有情,而后兴;有兴,而后广;观乎人之所兴,斯观乎人之所广。
孟子强调了人的本性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只有有情感的支持,人才能有所成长;只有有兴趣的推动,人才能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
通过观察人们的兴趣,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才能和潜力。
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孟子在这句话中表达了他对人性的看法。
他认为,好德者不如好色者多。
这是一种讽刺和批评,表明许多人更关注外部的诱惑而忽视内在的道德追求。
总结孟子第二章的原文展示了孟子对人性和教育的看法。
他认为人性相近,但由于习惯和教育的不同,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会有所差异。
他还强调了人的情感对于成长和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并批评了那些追求外部诱惑而忽视内在道德的人。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您对孟子第二章的原文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孟子二章文言文翻译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犯其上,民皆为之。
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观之,由生至死,亦皆欲利也。
为之者谁?为之者,己也。
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章句:孟子拜见梁惠王。
惠王说:“老先生不辞辛苦,远道而来,也是为了我国谋取利益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问如何使我国获利,大夫问如何使我家获利,士人和百姓问如何使我自己获利,如果上下都只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如果有人弑杀君主,违抗上级,那么民众都会跟着他们。
孔子说:‘最初制造木偶的人,恐怕不会有后代吧!’因为他把木偶当作人来使用。
如果人们所渴望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获得生命的方法,为什么不都去尝试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么凡是可以避免灾难的方法,为什么不都去采取呢?从这个角度来看,从生到死,也都追求利益。
那么,追求利益的是谁呢?追求利益的是我们自己。
只要有了仁义,何必再说利呢?”孟子见梁惠王章句翻译:孟子去拜见梁惠王。
惠王说:“老先生不辞辛苦,远道而来,也是为了我国谋取利益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问如何使我国获利,大夫问如何使我家获利,士人和百姓问如何使我自己获利,如果上下都只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如果有人弑杀君主,违抗上级,那么民众都会跟着他们。
孔子说:‘最初制造木偶的人,恐怕不会有后代吧!’因为他把木偶当作人来使用。
如果人们所渴望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获得生命的方法,为什么不都去尝试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么凡是可以避免灾难的方法,为什么不都去采取呢?从这个角度来看,从生到死,也都追求利益。
孟子二章全文解析 孟子二章翻译和原文
【第二章】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
【原文】 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②岂不诚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 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5);女子之 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 敬必戒,无 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无,那么,木匠车工都可以从你那里 得到吃的。比如说这里有一
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长辈, 奉行先王的圣贤学说,来
培养后代的学者,却不能从你那里得到 吃的。你怎么可以尊重木
匠车工却轻视奉行仁义道德的人呢?”
彭更说:“木匠车
工,他们干活的动机就是为了求饭吃。读书人研究学问,其动机
也是为了求饭吃吗?”
【第六章】胁肩诌笑,病于夏畦
【原文】 公孙五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 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①逾垣而辟②之,泄柳闭门 而不 内③,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④而恶无礼, 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⑤孔子之亡 也, 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 先,岂 得不见?曾子曰:‘胁肩馅笑,病于夏畦(6)。’子路 (7):‘未同而言, 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 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 已矣。”
【注释】
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②公孙
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 名的说客。③张仪:魏国人,与苏
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 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
“合纵”相对。④熄:指战火熄灭,天 下太平。⑤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 礼,父亲开导他。
《孟子二章》文言知识点归类
《孟子二章》文言知识点归类孟子第二章是一篇关于孟子思想的重要篇章,主要阐述了人性的善恶之辨、人性的转化及修养的重要性等。
下面将该章节的文言知识点进行归类,具体如下:一、人性的善恶之辨1.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指人类在出生时都具有善良的本性,善良是人类天生而具备的,人性本善是指人性具有善良的基本倾向。
2.善恶之辨:孟子认为人性中不仅包含了善的倾向,也存在着恶的倾向,善恶之间的区别取决于人的修养和环境的影响。
二、人性的转化和修养1.人的修养:孟子提倡人的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过修养,人才能使自己的本性得到发扬和转化。
2.六亲:六亲是指父母、兄弟、子女、妻妾、朋友和臣子等人际关系,孟子认为这些关系是人性转化的重要途径。
3.以心传心:孟子强调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传递,通过传递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品德,可以使人的心性发生改变。
4.性善即理:孟子认为人的天性善良,人们应该依据内心的善良之理去行事,与之相逆的行为是违背人性的。
5.成己、成人:人的修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修养影响和改变他人。
三、善恶和修养的关系1.善恶是相对的:孟子认为善恶的判断是相对的,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和处境,人们需要具备辨别善恶的能力。
2.天人合一:孟子主张人与天地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人的善恶和天地之间是相互吸纳和传递的,通过修养使人的善得到发扬。
3.以感人之心:孟子认为人们应该以感动他人的心去感受、理解他人的善良之心,这样才能达到人的修养的目的。
4.以化人之心:人们通过修养感动和教化他人,让他人受到感动和改变,这样就实现了善的扩展和人性的转化。
四、修养的重要性1.悟性:孟子认为人的修养不仅需要外在的教化和感化,还需要悟性的启迪,通过自己的领悟去改变和转化内心的善恶。
2.文化:孟子强调修养需要借助文化的知识和智慧,通过学习和思考,使人的修养达到更高的水平。
3.克己复礼:修养的核心在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以及恪守礼仪规范,在人际关系中遵守社会准则。
孟子二章原文和翻译
孟子二章原文和翻译孟子二章原文和翻译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鱼我所欲也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孟子二章课文及译文
孟子二章课文及译文(总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18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孟子二章原文和翻译
孟子二章【先秦】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二章一、字音字形㈠字音舜(shùn)畎(quǎn)鬲(gé)奚(xī)拂(fú)傅说(fù yuè)箪(dān)羹(gēng)蹴(cù)屑(xiè)欤(yú)㈡字形苟(gǒu)苟且辨(biàn)辨别喻(yù)比喻苛(kē)苛刻辩(biàn)辩解渝(yú)坚贞不渝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尊其为“亚圣”。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魏等国。
政治上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名言,重视民心的向背,推崇“唐、虞,三代之德”,由于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孟子》:《孟子》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共7篇,261章,它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对哲学、伦理、教育等问题的论述。
文章雄辩有力,气势磅礴,言辞犀利,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对后代的散文有较大的影响。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文长于雄辩,文章铺张扬厉,情感激越奔放,笔锋咄咄逼人。
北宋以后,《孟子》成为儒家经典,地位上升,南宋时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知识点梳理㈠通假字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原先,从前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得通“德”,感激恩德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辅佐㈡古今异义词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筑墙用的夹板今义:版本,出版征.于色,发于声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征兆、特征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被任用今义:发生,产生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被举用、选拔今义:往上托一箪食,一豆.羹古义:盛食物的器皿今义:豆科植物故患.有所不辟也古义:灾难,祸害今义:忧虑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用处今义:加上、增加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量器或乐器今义:计时用的工具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止,停止今义:已经㈢词类活用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劳、饿、空乏、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受饥饿;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乱:使……颠倒错乱)所以动.心忍.性动、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使……惊动;忍:使……坚忍)人恒过过,名词活用为动词(过:犯过失)㈣一词多义舜发.于畎亩之中(被起用)傅说举.于版筑之中发朝发.白帝(《三峡》)(出发)举举.头望明月(《静夜思》)(举起,抬起)征于色,发.于声(发出)举.国欢腾,举.世无双(全)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国去国.怀乡(国都,京城)于发于.畎亩之中(从)死国.可乎(国事)降大任于.斯人也(给)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今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为了)吾与.汝毕力平险(和,同)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wéi 做,接受)与行拂乱其所为.(wéi 作为,做的事)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给)㈤重点文言词语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意愿)征.于色,发于声征:征验,从……看出二者不可得兼.兼:兼有,同时获得故不为苟得..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指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益、好处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本来的思想,即本性㈥特殊句式①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此句以一个陈述语气词“也”来表示判断,构成“……,……也”的句式。
“也”只表示判断语气,可不译。
②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例:死亦我所恶。
“于死”为“甚”的后置状语,译时应把它移前,意思是“比死更厌恶”。
③省略句例:乡为(义)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介词“为”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义”,译时应出。
四、课文翻译及结构分析鱼我所欲也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第一层(“生,亦我所欲也”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论点,第一句话是以鱼和熊掌为设喻,得到结论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第二句话是由第一句的设喻引发出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亦即本文的题旨: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可以不干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到“所恶有甚于死者”),是分析论证,亦即逻辑推理论证“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的过程。
作者第一步推理是:虽然生命是我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所以,即使有导致死亡的祸患我也不避开它。
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指“不义”。
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作者第二步是假设推理,从反面来论述: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导致死亡的祸患的办法,什么可以不干呢?接着,转入正面阐述:按照这种办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按照这种办法去做,就可躲避导致死亡的祸患,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这种人就是“君子之人”,君子之人的存在,证明了“所欲有甚于生者”“义”的存在。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第三层(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到“贤者能勿丧耳”),是说人人皆有“义”。
这一层运用的层进论证,与上文也是层进关系。
前文已论证“义”的存在,这里使主题升华,证明“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人人皆具备,它似乎成了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
第二部分(第2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这一部分运用举例论证法,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乞人”也不愿意接受。
这就是“羞恶之心”,以食“嗟来之食”为“羞”,这就是“义”的观念,证明“义”的普遍存在。
第三部分(第3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此之谓失其本心。
(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本来的思想,即“义”,即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这一部分又举一例,从反面说明“万钟”的丰厚俸禄不应接受,为什么接受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吗?从前为了避免死亡都不接受那“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一箪食,一豆羹”,今天为了这些而接受“万钟”吗?“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
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
按财富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
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
两次举例论证的运用,再次深刻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部分(第1—2段),就一系列典型事例阐述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此句列举事例用排比句列举了6个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这就为下文的论理奠定了事实基础。
6个人物的例子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