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文):计算机文化基础(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Applications)
课程编码:0404033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学时:70
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本科非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我校本科非计算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建立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因此本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能通过窗口操作,熟练地完成文件和磁盘的访问,从而实现软硬件功能。

通过对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学习,能熟练地掌握文件、信函、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录入、编辑、修改、存贮等操作方法,使用目前流行的办公应用软件,完成各种办公任务,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Internet(因特网)的基本应用。

在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病毒防治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熟悉基本的DOS操作命令,熟练使用流行的操作系统Windows;通过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Excel、
PowerPoint)的学习和实践,能熟练掌握文件、表格、演示文件的录入、编辑、修改和存贮;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因特网的基本应用。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14)
第一节计算机一般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
(2)计算机具有的特点、分类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3)数制和码制的基本知识
(4)计算机系统组成知识
第二节计算机硬件知识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
(2)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3)微型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
(4)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和主要技术指标
第三节计算机软件知识
(1)软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2)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
(3)计算机语言、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第五节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
(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发展
(2)多媒体声音技术与图象技术
(3)多媒体人机界面、多媒体信息存储与通讯技术
(4)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第二部分 Windows 中文操作系统(12)
第一节 Windows 概述
(1)Windows的特点
(2)Windows的桌面:图标、任务栏、开始菜单、公共命令菜单
(3)Windows 的窗口:标题栏、控制菜单、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对话框、窗口按钮
(4)Windows 的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功能
第二节 Windows 的基本操作
(1)Windows 的启动和退出
(2)窗口操作:窗口的激活、移动、尺寸的调整、最大化、最小化
(3)菜单操作:打开菜单、选择命令项
(4)工具栏和状态栏操作
第三节 Windows 的其他功能操作
(1)浏览计算机资源。

(2)组织文件和文件夹。

(3)安装软件、硬件,运行应用程序。

(4)快速复制和移动文件。

(5)在桌面上设置快捷方式和联机帮助。

(6)通过MS-DOS方式运行DOS命令。

第四节汉字处理基本知识
(1)中文操作系统。

(2)国际码、区位码。

(3)汉字库知识。

(4)中文输入方法。

第三部分 Windows平台下的文字处理(12)
第一节基本操作
(1)编辑的进入与退出
(2)插入、替换、删除操作
(3)字块操作:剪切、复制、粘贴
(4)字符串查找与替换操作
(5)格式设置:字体、字号、字距、行距、对齐方式以及主要修饰等
(6)浏览与打印
第二节其它操作
(1)图文混排技术;对象链接与嵌入的应用
(2)表格的制作与使用
(3)艺术字的使用
第四部分 Windows平台下的电子表格(12)
第一节电子表格基本知识
(1)电子表格的概念和术语
(2)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
第二节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1)系统的进入和退出
(2)工作簿文件的管理:建立、打开、保存、关闭、查找、预览和显示摘要(3)工作表的创建与编辑:单元格、行和列的插入与删除;单元格的复制、移动和选择性粘贴;数据的输入(包括公式和函数)、编辑、复制与移动(4)工作表的设置:数据格式;对齐方式;列宽和行高;边框、图案和颜色等
(5)图表的创建、编辑与设置
(6)预览与打印
第三节电子表格的数据库应用
(1)数据库的概念
(2)建立数据库操作
(3)记录的查找与排序;数据的筛选与统计
(4)宏操作与单变量求解
第五部分演示文稿的制作(8)
第一节演示文稿的创建
(1)应用向导创建演示文稿
(2)通过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3)创建空的演示文稿
(4)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
第二节编辑演示文稿
(1)输入文稿
(2)设置文稿格式
(3)修改模板
(4)制作幻灯片
第三节演示文稿的放映
(1)画效果的设置
(2)放映演示文稿
第六部分网络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12)
第一节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其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
(3)计算机局域网简介
第二节因特网(Internet)简介
(1)Internet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2)Internet的协议、地址和域名
(3)Internet提供的基本服务、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电子邮件(4)网页制作
第三节因特网(Internet)主要操作
(1)用户上网操作
(2)网上漫游操作
(3)信息检索和下载文件
(4)收发电子邮件
(5)主页(Home Page)的基本原理和简单制作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五、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点:
1.内容安排:键盘操作、指法练习。

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件与磁盘操作;汉字录入,文档的建立、编辑、格式化、存储、调用。

图文混排及打印,工作表的建立、编辑、格式化、存储及打印,图表的建立,Internet网的基本操作。

2.基本要求:学生上机前要做好上机准备,掌握上机的基本知识,准备好上机内容;上机不迟到、不早退,要认真操作计算机,对所学知识力求掌握,课内和课外上机时间达到1:1。

上机后要认真总结上机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总结、纠正,必要时写出上机报告。

六、课程教学其它有关问题的说明与建议:
1.课外练习方面的要求
为学好本课程,课外除布置上机作业,让学生上机前作上准备外,还要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

每次课后应结合讲授的内容留练习题。

对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可适当多留一些思考题及习题。

2.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教师使用电子教案,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在讲Windows 、Word、Excel、PowerPoint等实践性强,需要上机操作的部分,要边讲、边在计算机上演示。

3.材料及图书资料
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及试题》(海洋出版社)柴欣于明主编
4. 其它有关问题的说明
本课为考试课,考试方式采用上机考试,上机时采用“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系统”进行考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文档录入、文件的操作。

文档及工作表的建立、编辑、格式化、存贮等,考试结束后由考试系统评分,实现了教考分离,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

大纲制定人:张瑾大纲审定人:刘士杰
大纲批准人:耿子林制定时间:200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