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粮商如何控制大豆

合集下载

大豆行业被控外资粮商染指中国基层粮库

大豆行业被控外资粮商染指中国基层粮库


外 资粮 商 的 参 股行 为 就 是 为 了 让 参 股 企 业 购 买 进 口 大 豆 以 稳定 他 们 对 中国 的 出 口 他 们并 不 关







心 产 品 的终 端 价 格 和 参 股 企 业 的 利润
” 。
九三 油 脂 有

目前
、 、

ADM
旗 下 的业 务 涉 及 粮 食 贸 易 面 粉 加
据 了解 在 独 资子 公 司
— —
19 9 5


ADM
就 在 中 国大 连 建 立 了
艾 地 盟 动物保 健 及 营 养 (大 连 )有 限
37
圆圆

T H E M A R K E T IN G O F C O T l l O N A N D J U T E O F C H IN A
公 司 随 后 在 广 州 和 成都 等地 拥 有 了 其 他 业 务 的 工 厂 从 2 0 0 0 年 开 始 A D M 开 始 大 规 模 进 军 中 国市


家被 年

集 团 共 同投 资 组 建 的 益 海 集 团

2006
66%

随 之 而 来 的是


19 9 6

年 丰 益 国际 通 过 与 A D M 换 股 的形 式 全 资控 股 益 海 集团

中国 已 经 变 成 了大 豆 净进 大 豆 净进
口数量为 3 0 3 6 万

国 到了


200 7
, 。


同时 他们 在 南美 大规模 修 建 铁 路 公 路 港 口

揭秘国际ABCD四大外资粮商在中国布局情况

揭秘国际ABCD四大外资粮商在中国布局情况

揭秘国际ABCD四大外资粮商在中国布局情况揭秘国际ABCD四大外资粮商在中国布局情况2006年08月01日第一财经日报跨国粮商运作全球产业链有利于分散风险,原料供应和风险管理是他们利润稳定的一块,通过合理运作,原料生产留给农民的利润少,大豆加工留给企业的利润少。

这样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粮商赚取利润本报记者刘文元发自北京《第一财经日报》观察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目前中国的外资榨油企业的利润率普遍很低,大部分企业长期亏损,但是生意却一直做得“红红火火”。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现象?据业内人士分析,外资控制中国的大豆企业实际上并不是仅仅为了获取加工利润这么简单,而是在做一个非常庞大的全球战略布局,中国仅仅是这个布局的一环。

以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为首的国际粮商,早已控制了南美大豆和美国大豆,巴西、阿根廷和美国是世界上三个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国。

跨国粮商控制了中国的大豆压榨能力后,就形成了原料在国外、加工在中国的布局。

资深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跨国粮商将其控制的美国和南美大豆低价卖给自己的贸易公司,然后再高价卖到中国的企业。

这些贸易公司属于跨国公司,注册地一般在太平洋的英属维尔京群岛,也有一些在新加坡,这两个地方都是避税地。

这样操作相当于跨国公司一方面将生产利润转让到贸易环节,避了大豆出口国的税;另一方面将加工利润也转移到了贸易环节,避了进口国(中国)的税。

表面上看起来,中国的外资榨油企业压榨利润不高,实际上国际粮商通过其全球产业链,将利润主要留在了贸易环节。

现在国际粮商控制的在华油脂企业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利用点价进口大豆方式,即利用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加合理的升贴水的方式,而是更热衷于采用直接报价方式进口南美和美国大豆。

由点价到直接报价的逐渐改变,是转移加工利润到贸易环节的关键。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跨国粮商运作全球产业链有利于分散风险,原料供应和风险管理是他们利润稳定的一块,通过合理运作,原料生产留给农民的利润少,大豆加工留给企业的利润少,这样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粮商赚取利润。

世界四大粮商简介

世界四大粮商简介

引言: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被称为“国际四大粮商”。

枪打出头鸟。

在民众挖掘粮食危机的始作俑者的时候,这些行业巨头无可避免地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本刊陆续登载原创性文章,对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的成长经历和战略规划等做粗浅的分析。

以让国人更清楚这些企业的真实面目,更期望有助于中国粮食企业在痛定思痛中“博采众家之长”,有朝一日成为实力非凡的“国际粮商”。

国际四大粮商:我来揭开你的神秘面纱!2009年的最后一天,向所有关顾本博的朋友致谢,带上我最真心的祝福!2008年的粮食危机,让很多人知道了传统的粮食行业也会带来非传统的威胁,而更多人惊讶于这个古老的行业居然也能哺育出跨国集团。

随后,国人受地缘政治学家恩道尔的《粮食危机》和康奈尔大学拉吉•帕特尔的《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所熏陶,经宋鸿兵《货币战争》与郎咸平“讨伐呐喊”之渲染与鼓动,开始莫名地与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等国际四大粮食巨头结上了梁子,更有甚者对这些粮商的“阴谋与狡诈”咬牙切齿,大有将其大卸八块并丢弃到太平洋而后快之感,让人似乎怀疑自己是否正处于清朝末年,否则怎来这么大民族大怨?民众是最善良的,他们厌恶人间的一切邪恶与贪婪,虽然人微言轻但关心时局,因此民众的情绪最易受到流行学者与刊物的影响。

其实,中国不缺少怨天尤人,缺少的是淡定思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各国企业相互渗透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发展趋势。

我们应当以潇洒的姿态自信地迎接挑战,而不要像封建帝王那样,在恐惧和担忧中关上已经敞开的国门。

不可否认,ADM等国际粮商掌控全球贸易格局和逐步进入中国腹地的事实,对国内大豆产业以及粮食企业的发展危害多多;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须知这些企业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国内粮食流通体系的改革,带来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先进经营理念。

不论是一般民众,还是精英学者,不应该只停留在“谩骂、沮丧、指责和无奈”中,而应当发掘这些国际巨头的成功秘诀,寻找可以借用的发展经验,弥补自身的客观缺陷,进而如李云龙般以盖世之气概“亮出宝剑”,积极接受挑战与参与竞争。

8540374_跨国粮商控制__大豆价格的秘诀

8540374_跨国粮商控制__大豆价格的秘诀

中国1058万公顷居第四。

中国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的50%以上)海运成本或价格受到原油价格以及铁矿石、煤等其他干散货运量的影响,成本变动较为明显,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而跨国粮商在海运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由于他们在粮食、化肥和农药,以及其他产品贸易方面货物运输量巨大,他们有自己的运输船队,同时也有长期租用的期船合约,因此,在海运价格上可以拿到很低的价格。

42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阿根廷1395万公顷排第三位阿根廷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圣菲省、科尔多瓦省、布宜诺斯艾利斯三个省(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期货市场最早诞生于美国芝加哥。

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推出了期货标准合约,对商品数量、质量、交货时间和地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标志着现代期货交易的诞生。

商品期货主要品种:玉米、大豆、豆粉、豆油、小麦等。

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开始成立期货交易所。

目前我国3家期货交易所中,有2家是以农产品期货交易为主。

他们是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品种以小麦为主,另一家是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商所)交易品种以大豆、玉米为主。

现在国内大豆期货和国际期货市场的关联系数可以说在95%以上,因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美国是最大的大豆出口国,所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价格本身就具有世界性的表现。

作为一个产地价格的代表,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中国的大豆市场。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全球大豆市场的风向标,从某种程度看,决定大豆价格的还是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以及每天的商品信息决定一蒲式耳多少美分后,中国的期货交易所再根据本国的情况换算过来决定价格。

有专家对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今,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哪怕几个美分的上涨,都会给中国很多家庭的餐桌带来明显的震动”。

美国2994万公顷排第一美国主要集中在大湖区西南部及周围地区(艾奥瓦、依利诺斯、明尼苏达、印地安那四个州的大豆面积占全国的44%,产量占48%);巴西2147万公顷排在第二位巴西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南里约格朗德州、巴拉那州、马托格罗索州、南马托格罗索州的产量就占全国的80%);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四大粮商 ABCD 中国食用油85%被外资控制!

国际四大粮商 ABCD 中国食用油85%被外资控制!

国际四大粮商 "ABCD": 中国食用油85%被外资控制!国际四大粮商“ABCD”: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

这四大粮商目前垄断了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

他们操纵着全世界粮食的进出口买卖、食品的制造与包装,以及价格的制定。

为了各自的利益与各国的政治集团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丨系,并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利益集团。

A,叫做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ADM开始走向世界。

1983年在香港设立亚太分公司;1986年进行在欧洲的扩张,在荷兰和德国进行收购。

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

现已在全球拥有超过24000个员工。

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组建了益海嘉里集团,金龙鱼属于该集团。

其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着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全国,堪称全中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

丰益国际不惜巨资挺进东北的大豆根据地。

B,叫做邦吉(Bunge),目前Bunge在全球32个国丨家已拥有450多个工厂。

据公开报道称,邦吉目前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

除了粮食加工与出口,邦吉还将营业范围扩展到了纺织、化肥、油漆以及银行等行业,工厂和业务遍及巴西、美国。

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大豆和油籽的供应商。

目前该集团在中国已运营三个大豆加工厂,正在广州兴建另外一家工厂。

2019年大豆危机之后,宣布收购山东三维集团旗下一家位于日照的油厂。

(这是我唯一能查到的资料)C,叫做嘉吉(Cargill),是美国第二大私有资本公司,法国第三大粮产输出公司,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制造商,美国第三大面粉加工企业和屠宰、肉类包装加工厂,最大的养猪和禽类(如肉鸡、火鸡)养殖场。

跨国粮商对我国粮食产业的控制战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跨国粮商对我国粮食产业的控制战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跨国粮商对我国粮食产业的控制战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肖怡文【摘要】Food are important strategic goods for a nation.At present, four major multinational food dealers with their abundant finan-cing captured China's grain market, expanding interventional field unceasingly, speeding up seepage year by year and implementing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control strategy of"seed-planting-processing-transportation-storage-sale".In order to ensur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cultivate leading enterprises, strengthen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cooper-ation and set up security review mechanisms and financial support mechanisms, promot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so on.%粮食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而目前四大跨国粮商凭借雄厚资金在中国粮食市场攻城略地,介入领域不断扩大,渗透速度逐年加快,并实施从“种子-种植-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的全产业链控制战略。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府及社会各方应采取措施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强横纵协同合作,建立安全审查机制和金融支持机制,并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等。

粮食巨头ABCD

粮食巨头ABCD

“ABCD”四大粮商2008年,中国关于限制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结束,众多国际粮商纷纷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这些国际粮商中以四大粮商最为知名,这四大粮商是指美国ADM、美国邦吉(Bunge)、美国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人们习惯根据其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把它们称作“ABCD”四大粮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

这四大粮商控制着国际谷物交易市场80%的份额,因此其对世界的影响力无人敢小视。

本文将从国际粮食四巨头如何扩张以及其对方正物产集团的发展有何启示来展开阐述,以期助力方正物产集团的未来发展。

四大粮商的产业扩张之路四大粮商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收购为上”的策略指导其产业扩张,并有所侧重:(一)注重全产业链的打造,而不局限于某一环节的收购四大粮商收购扩张最显著的特点是一条龙式的集团化运作,从种子、化肥、种植等生产环节到物流、销售渠道等流通环节,力求打造全产业链,从而更容易地控制粮价,获取高额利润。

以邦吉为例,它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全过程闻名,其在南美拥有大片农场,一边向农民卖化肥,一边收购他们手中的粮食,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进行深加工,此外还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

(二)注重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布局四大粮商一贯重视新兴市场的开拓,中国作为“金砖四国”之一,自然受到它们的格外关注。

在这一方面,ADM的动作尤为明显。

它和新加坡丰益国际共同投资组建益海(中国)集团,以此为平台直接控股的国内工厂和贸易公司就达38家,遍布冀、鲁、苏、闽、粤、桂、川、鄂、湘等省,并参股鲁花等国内著名粮油企业。

其油籽年压榨量达1000万吨,油脂年精炼能力300万吨,出口豆粕占全国总量的70%,是国内最大的油脂、油料加工企业集团,“金龙鱼”、“鲁花”等均是旗下品牌。

而其他三大粮商在中国的布局力度也很大。

邦吉虽进入中国较晚,但发展很快,凭借“大豆价格战”收购了国内众多厂商,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商;嘉吉在中国设有27家独资和合资公司,在大部分省市建有各类加工厂,并布局化肥市场(如山东嘉吉化肥、云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路易达孚早在1973年就成为第一个向中国出口棉花的国际贸易商,并以此为契机扩展至糖、谷物等业务。

国际“ABCD”4大粮商

国际“ABCD”4大粮商

国际“ABCD”4大粮商
佚名
【期刊名称】《粮食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06(31)5
【摘要】中国提供大豆的国际粮商主要有4大家,这4家公司被简称为“ABCD”,分别是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它们控制着美国和南美的大部分大豆贸易。

在美国这4大粮商是美国粮食物流的实施主体,其粮食贸易量占美国粮食贸易量的80%以上。

同时4大粮商还通过融资方式控制着南美大豆,南美豆农的融资大部分来自这4家国际大粮商,融资主要通过期货贸易来完成,在农民播种大豆的时候,4大粮商为农民提供化肥和种子,然后等大豆收获的时候,农民以大豆来偿还。

【总页数】1页(P55-55)
【关键词】ABCD;国际;融资方式;贸易量;大豆;美国;ADM;南美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1
【相关文献】
1.从粮农到粮商——国际视野下农垦如何打造大粮商 [J], 沈萌
2.中粮国际公司: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化大粮商 [J],
3.ABCD四大粮商 [J], 江萍
4.ABCD四大粮商 [J], 江萍;
5.加快国际化步伐打造国际一流大粮商 [J], 赵双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四大跨国粮商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

浅析四大跨国粮商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

浅析四大跨国粮商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据海关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4255万吨,比2008年同比增长13.7%。

我国每年消费大豆50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80%的大豆需要依赖进口。

自取消大豆的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后,我国已经从大豆出口大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在众多的国际粮商中,以美国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美国邦基(Bunge)、美国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Dreyfus)最为有名,它们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人们习惯根据它们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将其称之为“ABCD”四大粮商。

“ABCD”四大跨国粮商擅长进行全球化的产业链布局,并形成一个价值传递链条,利用旗下注册于维尔京群岛、新加坡等避税天堂的贸易公司,将生产与加工环节的利润转移到贸易环节,实现避税,并将利润最大化。

目前,四大粮商正利用其无往不利的手法布局中国市场。

四大粮商在中国引人关注和警觉,始于它们以在巴西类似的手法迅速布局大豆产业。

2004年,四大粮商抓住第一次大豆危机的机会,大力收购中国大中型大豆压榨企业,逐渐垄断了中国的压榨业。

从其在海外的操作可以看出,四大粮商并购中国的大豆企业不仅是为了获取加工利润这么简单,而是将中国市场纳入其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一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认为,外资控制中国的大豆压榨企业,利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国际贸易规则,使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以四大粮商为首的国际粮商早已控制了南美大豆和美国大豆产业链,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大豆货源,掌控了全球大豆贸易。

再加上世界大豆定价权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垄断,中国作为占全球大豆进口总量1/3的进口国,由于没有定价权处处被动。

因此,以四大粮商为首的跨国粮商控制了中国的大豆压榨能力后,就形成了原料在国外、加工在中国的布局。

在全球的价值传递中,它们惯常的手法是,将控制的大豆低价卖给旗下的贸易公司,而这些贸易公司的注册地一般在太平洋的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等避税天堂,之后再高价卖给中国的企业,将生产与加工环节的利润转移到贸易环节,而在控制利润流动的过程中,避税自然可以轻易做到。

关于ABCD四大粮商在中国运营情况分析

关于ABCD四大粮商在中国运营情况分析

关于ABCD四大粮商在中国运营情况分析ABCD四大粮商是由阿彻丹尼而斯米德兰、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四大粮食集团组成。

它们都是世界500强,有着各自的经营优势,三家是美国,一家是法国。

于2007年强强联合重组在一起,形成了农产品领域里的巨无霸,是全球性、垄断性跨国集团。

控制着全球80%农产品交易份额。

目前,在中国拥有169家大豆加工企业,正在洽谈的油料加工企业还有120多家,与中粮、中储粮都有商务合作。

已控制了中国食用油85%的市场份额,如金龙鱼、鲁花、龙大花生油、福临门、统一方便面、冰红茶等均有四大粮商参股和控股的幕后老板。

截止2009年9月份在中国就投资建设了34家独资和合资企业,包括饲料、蛋白、各种食品配料和化肥等,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

四大粮商2008年在中国就实现纯利润83亿美元(500亿人民币左右)。

这四个占据世界粮食交易主要份额的四大粮食集团行事低调,关于他们的新闻并不算众多,但是他们对于世界粮食环境的作用却没有人能够小视,对中国同样有着不小得影响,在中国运行的这些年里,他们迅速的发展,扩张,因此,研究和学习他们成为必要,在此作者研究他们在中国的业务推进过程,做一简单分析和阐述。

1。

美国ADM:自1994年起在中国开展业务,通过收购集丰国际,ADM获得了几家饲料加工合资企业和一个饲料产品销售网络的部分所有权。

同年,ADM还与中粮集团和丰益国际在张家港合资建立了东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经营油籽压榨业务。

此后,成立的合资粮油工厂总数达到20个,截止2006年,ADM将其合资企业作价16亿美元转让给占据中国粮油市场重要份额的丰益国际,作为对价,ADM目前拥有丰益国际16.4%的股份。

到了2008年,大豆油市场频频受到临时价格干预,丰益国际等粮油企业加工利润大幅缩水。

Adm开始调整发展方向,向产业链下游饲料、养殖等产业扩张,逐步构建了全产业链。

ADM是“全产业链战略”的先行者,它通过整合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四大粮商布局

四大粮商布局

据史书记载,中国人在黄帝时代就开始种植大豆,中国人种植的大豆曾经比全世界其他地区种植的总量还要多。

大豆过去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

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 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此后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额连续攀升;最近10多年里,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大豆产量十分丰富,却需要进口“洋大豆”呢?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调整,我们的粮油价格就发生变化呢?从2009年4月份开始到6月底,大豆价格上涨了25%。

这个价格是谁拉高的?在这里我告诉各位读者,这就是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的所作所为。

这一群人也可以简单地叫做金融资本,他们已经完全控制了我国大豆的价格。

当初这个事件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国际大豆价格一上升,我们的粮油价格就跟着上升?大豆危机是怎么开始的?一般来说,美国大豆的质量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的质量要好。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它的出油率大概要高出1/6。

而且在2003年之前美国大豆价格特别低,它的到岸价格甚至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便宜10%。

因此一旦开放大豆进口,东北黄金大豆就将被洗劫一空,完全没有生存的可能。

这场大豆危机是非常重要的危机,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美国政府和华尔街是如何搞这场阴谋的。

2003年8月份,美国农业部说天气不好,所以大豆库存数据要调低——美国农产品生产配额是由美国农业部决定的。

大豆库存量降低那还得了,于是美国的金融炒家就开始大量建仓,因为美国政府不买了。

怎么建仓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交易价格从2003年8月份的最低点540美分一路涨到了2004年4月份的1 060美分,涨得非常快。

因为美国政府要求美国的大豆产量降低,导致大豆价格从540美分涨到了1 060美分,创下了2003年之前30年的新高。

这样的涨幅换做在中国的话,相当于每吨大豆从2 300元涨到4 400元,就是这么快。

外资粮商渗透中国基层粮库大豆行业早已被控制

外资粮商渗透中国基层粮库大豆行业早已被控制

外资粮商渗透中国基层粮库大豆行业早已被控制与国内部分基层粮库的冷清、暗淡相比,9月的兖州粮库,另有一番充满活力的景象。

地处鲁西南的兖州,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曾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我们跟500强企业合作,大家(当地粮管所)的效益都还不错。

”9月中旬,兖州粮食局一位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原来,在2005年左右,兖州当地粮管所改制同时,逐步与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世界第一谷物与油籽处理厂,美国最大的黄豆压碎处理厂和玉米类添加物制造厂,美国第二大面粉厂和世界第五大谷物输出交易公司)旗下的益海集团展开合作,由益海集团方面提供资金,兖州当地粮管所每年为其收购粮食,利润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摊。

据了解,兖州当地粮管所每年为益海集团收购的粮食约达2万吨,占当地粮食总量的5%左右。

随着合作规模日渐扩大,当地粮管所因此受益,不断焕发生机。

进入2007年,这种合作继续升级。

虽然,来自东北、华南多个粮食生产省的粮食系统的相关官员都表示,已经收到来自国家粮食局的相关通知,要求停止向外资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暂停向外资开放粮食购销市场。

但实际情况看来,此举并不能根本抑制外资的行动。

根据《上海证券报》的报道,兖州市大约有80家粮食“经纪人”,以前大多是个体粮商和民营粮食企业,都有粮食收购许可证。

通过粮食“经纪人”的活动,这家国际粮油集团的粮食收购网络以兖州为中心,向西拓展到菏泽、梁山一带,东到泗水,北到宁阳,每年的收购量又增加了1.5万~2万吨。

代购代管的合作模式来自兖州市政府的信息显示,2007年,益海集团在兖州投资建设总额达6亿人民币的一系列项目。

其中包括日处理500吨花生压榨油项目、日处理1000吨小麦面粉加工项目、粮油物流项目、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项目、供销社网点整合项目等。

除了粮食领域,益海集团还将其触角延伸到了化工领域。

目前,益海集团已开始与兖州当地的化工公司接洽,计划推进粮油副产品深加工项目。

看四大跨国粮商是如何控制中国大豆市场?

看四大跨国粮商是如何控制中国大豆市场?

看四大跨国粮商是如何控制中国大豆市场?中国的食用油为啥这么贵?2006年岁末,在大豆油的带动下,食用油、面粉、肉类等涨价冲击波,悄悄侵袭中国各大城市,有的地方出现了抢购和囤积现象。

市场预测中,很多人认为2007年豆油价格可能持续上涨,甚至有少数人恐怖传言“将上涨50%”。

然而,自2004年之后,国内油、蛋、肉等消费量节节上升,中国对大豆和豆饼原料的需求激增,但奇怪的是豆价却不涨反跌大豆行情,进入了一个长期大“熊市”,中国的大豆种植业遭受重创,种植面积迅速减少。

这些怪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业内人士透露四大粮商大豆价格,这背后实际上是“四大跨国粮商”和国际资本,控制着世界大豆市场的定价权,为垄断庞大的中国大豆市场利润靖江粮商,对整个中国大豆产业链举起了屠刀!在这样的屠杀下四大粮商,2004年时暴涨暴跌的豆价国际四大粮商,让号称“中国大豆军团”的1000多家中小型和本土内资榨油企业走上了绝路。

而2004年后外资“趁火打劫”,开始收购困难重重的本土榨油企业,结果目前仍能开工的90多家国内榨油企业中,64家已变成外资独资或合资,控制了中国85%的实际加工总量。

“这个时候大部分榨油企业都是外资的家当了,所以市场上的豆价就是一直不涨,四大粮商欲借此剿灭中国的大豆种植业大豆异黄酮,和仍在顽抗的少数国内油脂企业。

”中国的大豆市场完全被“四大跨国粮商”操纵,因此对2006年岁末大豆原料突然上涨,业界没有欣喜,反而是更多的警惕:“中国消费者已离不开各种大豆产品,中国的千千万万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也离不开各种大豆产品,如大量的蛋白质生化厂、畜牧养殖场和餐馆等。

如果四大跨国企业觉得已完全垄断我们整个大豆产业,可以对大豆、豆油、豆饼等各种产品随意提价以增加利润了,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每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006年底的这场涨价风,或许是这样的苗头。

”“豆伤”中国,中国大豆不幸成为遭受灭顶之灾的第一个本土产业样本。

各大粮商的业务模式

各大粮商的业务模式

ADM( 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 Midland)
1905美国注册 1905美国注册 1923年并购了米兰亚麻子产物公司 1923年并购了米兰亚麻子产物公司 1983年在香港设立亚太分公司 1983年在香港设立亚太分公司 1986年进行在欧洲的扩张 1986年进行在欧洲的扩张 2000年进入中国 2000年进入中国 目前它旗下的企业包括食品、饮料、食疗以及饲料 等,共约270家各种各样的制造工厂,分布在世界 等,共约270家各种各样的制造工厂,分布在世界 各地,从事可可、玉米加工,食品添加物、营养补 助品、类固醇、食用油等的生产和市场推销。除此 之外,它还从事有关农粮储备与运输交通等大型行 业。
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 Dreyfus) 路易达孚(
路易达孚则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与中国有饲料 路易达孚则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与中国有饲料 和谷物贸易, 和谷物贸易,并相当重视农产品期货买卖。从 2006年开始,路易达孚(北京) 2006年开始,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从中国 政府手中获得玉米国内贸易的许可证后, 政府手中获得玉米国内贸易的许可证后,积极 拓展国内市场。公开信息显示, 拓展国内市场。公开信息显示,路易达孚从中 国出口玉米的业务持续增长, 国出口玉米的业务持续增长,其在美国的棉花 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供应商。2003年 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供应商。2003年, 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16亿美元。 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16亿美元。 。
嘉吉(Cargill) 嘉吉(Cargill)
嘉吉(Cargill) 嘉吉(Cargill)
2003年,嘉吉参股吉林松原地区最大的玉米 2003年,嘉吉参股吉林松原地区最大的玉米 深加工企业之一华润赛力事达玉米有限公司, 这一商业行为的背后逻辑是,松原农民从种 植胶质玉米到使用化肥,再到销售玉米的各 个环节,都被嘉吉重新组织连接起来了。未 来,跨国公司引导中国种植业规模化经营的 可能性正在增大,因为中国正尝试农村土地 流转,让更多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商 业系统。

四大粮商

四大粮商

四大粮商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它们都是大型跨国农业集团,它们都有漫长的历史,等等。

但是最重要的共同点之一,就是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垂直整合农业产业链,打造一体化的农业全产业链模式。

在产业链的上游,控制了农业生产资料,比如种子、化肥等等,也控制了原料来源。

在产业链中游,掌握现代化的加工技术和设备。

在产业链下游,掌控了渠道和终端销售。

关于为什么要打造一体化的农业全产业链模式,有很多这方面的表述,今天在这里归纳总结一下。

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快速、有效的追溯食品源头,从而有利于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对于农业企业自身来说,第一,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加。

通过控制上游的原料来源,可以保证中游稳定的产品加工。

第二,可以有效的控制食品安全问题,从源头上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等等,都是在食品源头上出了问题,那么,通过加强对上游食品原料的控制,就能较好的控制食品安全问题。

第三,可以截取价值链的更多利润。

企业通过对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面控制,就能分享每一个环节的利润,从而使企业的盈利点增加,盈利能力增强。

第四,通过掌握下游的渠道和终端销售,直接和消费者接触,就能够了解一手的市场信息,从而更好的指导和安排生产。

第五,使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全产业链公司实力更强,盈利能力更强,利润率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从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基业长青。

一、四大粮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四大粮商都是全产业链公司,在具体的实践中,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做法。

首先是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发挥比较优势。

四大粮商的目标消费人群是全世界人口,因此,他们在整合全球农业资源的时候,始终站在全球的高度,发挥比较优势。

比如,南美国家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产量高、品质好,四大粮商就把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充分开发和利用,销往世界其他地方。

比如美国的小麦和玉米有产量和质量的优势,他们就把美国的小麦和玉米销往世界其他地方。

总之,他们整合全球农业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农产品的贸易。

#“四大粮商”:粮价变动的幕后推手

#“四大粮商”:粮价变动的幕后推手

一、四大粮商地来路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ADM地创始人早在1902年就开始了相关地生意,但在1905才在美国地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里斯注册了Archer Daniels这个名字,现在ADM公司地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狄克多市.公司成立后,随着之后几年地发展,ADM将势力扩大到Wisconsin,New York等地.当资本慢慢积累后,1923年并购了M兰亚麻子产物公司(Midland Linseed Products Company>后,公司正式更名为Archer Daniels Midland,声名显赫地ADM公司便由此诞生了.ADM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了面粉工业、食品加工业、饲料业、特殊食品业、可可业以及营养品工业等等.20世纪80年代起,ADM开始走向世界.1983年在香港设立亚太分公司;1986年进行在欧洲地扩张,在荷兰和德国进行收购;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时至今日,ADM已成为巨大而又盘根错节地跨国公司.它旗下地企业包括食品、饮料以及饲料等,共约270家各种各样地制造工厂,分布在世界各地,从事可可、玉M加工,食品添加物、营养补助品、食用油等地生产和市场推销.除此之外,它还从事有关农粮储备与运输交通等大型行业.现在,ADM是当今世界第一谷物与油籽处理厂,美国最大地黄豆压碎处理厂和玉M类添加物制造厂,美国第二大面粉厂和世界第五大谷物输出交易公司.在四大粮商中,ADM向来以注重研发著称,他不断通过化学研究支撑其发展壮大,现在与宝洁还有良好地合作关系.几乎在生物燃料出现之初,ADM就迅速成为美国最大地生物乙醇生产商.而在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生物燃料计划后,ADM更是双手支持,ADM招来了原石油公司地首席执行官为公司地首席执行官.仅2007年,公司用于活化燃油地投资就高达10亿美元以上,是世界第一大活化燃油乙醇地生产者.公司还宣称在2009年之前,在这个领域投资23亿美元,并且和大众等公司开展一系列地合作计划.邦吉<Bunge)邦吉,由其创始人Johann Peter Gottlieb Bunge,在1818年荷兰地阿姆斯特丹创立,1859年由其孙子将总部迁至比利时.公司初期主要从事海外殖民地香料与橡胶生意.1876年,公司迁至阿根廷,开始其在美洲地发展.在犹太粮食交易商赫斯(Alfred Hirsch>加盟后,生意开始扩及其他地农作物,包括各样粮食与油籽.1935年,邦吉进入北美地区.之后,公司在南北美地区迅速发展.1999年,其将总部正式迁至美国纽约.2000年邦吉正式进入中国.基于全球均衡发展地思想,2004年邦吉又加大了在东欧地区地投资.时值至今,邦吉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工厂,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粮食出口公司.据公开报道称,邦吉目前是巴西最大地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除了粮食加工与出口,邦吉还将营业范围扩展到了纺织、化肥、油漆以及银行等行业,工厂和业务遍及巴西、美国.在四大粮商中,邦吉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地全过程为名,在南美拥有大片农场,一边向农民卖化肥,一边收购他们手中地粮食,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者进行深加工. 嘉吉<Cargill)嘉吉公司,由原籍苏格兰地海运商威廉·卡基尔(William Cargill>兄弟,于1865年在Iowa创立地,1868年其将工厂迁至Minnesota,1875年又将其总部迁至Wisconsin.现在嘉吉年营业额高达900亿美元,年获利达25亿美元以上,是美国第二大私有资本公司,法国第三大粮产输出公司,美国最大地玉M饲料制造商,美国第三大面粉加工企业和屠宰、肉类包装加工厂,最大地生猪和禽类<如肉鸡、火鸡)养殖场.它地粮食输出和交易业务,不但是美国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同时,它还拥有全美最多地粮仓,从食品地生产、包装,到市场地每一个环节,无不一手包办.公司业务横跨五大洲及66个国家,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它还拥有超过100亿美元资产地避险基金——黑河资产管理(Black River Asset Management>和从事高科技及高回报<包括基因项目等)地生物项目研发计划.值得一提地是嘉吉公司一直很注意物流环节,这从它拥有400条平底运粮拖船和2000辆大货柜车可见一斑.嘉吉公司主张开放自由贸易,它地发展战略主要是开发第三世界地潜在市场,嘉吉在中国拥有地合资和独资企业多达27家,遍布沿海地区.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路易达孚是一家跨国集团,由法国人列奥波尔德·路易·达孚创建于1851年,总部设于法国巴黎,开创和发展了欧洲谷物出口贸易,现在是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食输出商和世界粮食输往俄罗斯地第一出口商.150多年来,路易达孚集团地业务已扩展到十分广泛地领域,与有影响力地欧陆政治人物互相通气,后期建立地路易达孚银行是法国第五大银行.因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公司在世界各地参与经营多种多样地商业活动,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位于巴黎地总部通过管理及制定公司地发展策略,统筹策划整个集团地商业活动.目前,路易达孚地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主要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巴黎,圣保罗,美国地威尔顿和孟菲斯.路易达孚地最新生意活动,是从事全球性活化燃油地生产和经营,包括制造和交易经由发酵或合成方式生产地乙醇,它用以制造发酵式乙醇地主要原料是蔗糖和谷类等农作物.它在巴西拥有两处巨大地发酵式乙醇制造厂.通过设在伦敦等地地办事处,路易达孚积极从事着乙醇从生产到目地地地交易,以及乙醇市场地开发,目地是要让乙醇市场全球化.路易达孚集团地大宗商品部<Commodity)才是搞农产品全球贸易地.它很重视期券期货地买卖,来平衡风险.在中国,成立于1994年地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就是大商所和郑商所地自营会员,而在中国期货市场上,有国际背景资金地规模往往比国内资金还要大.从2006年开始,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从中国政府手中获得玉M国内贸易地许可证后,积极拓展中国市场.二、四大粮商地中国布局美国ADM公司在中国地动作较为明显,它和新加坡WILMAR集团共同投资组建地益海<中国)集团是ADM在中国扩张地典型代表.益海集团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在上海陆家嘴.目前该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地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各主要省份及四川、湖北、湖南、**、宁夏、黑龙江等内陆地区,贸易公司及办事处已覆盖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地全国各省.该集团油籽年压榨量达1000万吨,油脂年精炼能力300万吨,分提能力达100万吨,出口豆粕占全国年出口总量地70%以上,是国内最大地油脂、油料加工企业集团之一.在大力发展油脂、油料加工项目地基础上,该集团又全面进军小麦、稻谷、棉籽、芝麻、大豆浓缩蛋白等粮油精深加工项目,同时又先后投资控股和参股铁路物流、收储基地、船务、船代等辅助公司,向着多品种经营和多元化发展.早在2005年,益海集团便开始将投资方向转向其他农产品加工领域,在黑龙江投资益海M业.2005年12月,又成立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负责集团东北业务开展.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已与黑龙江益海粮油和黑龙江龙粮储备公司合作,建设大型收储基地;开展水稻、玉M等国内外贸易;组建物流公司,贯通运输通道;建设玉M、大M加工基地;在佳木斯等优质水稻大豆主产区建立大型粮食加工基地.益海集团已在东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建立了完善地粮油业务网络.嘉吉在中国建有27个独资和合资公司,其总部位于上海,在中国大部分省市建有饲料厂、榨油厂、高糖果厂等各类加工厂,并已在布局中国地化肥市场.嘉吉在华已经建立了全资地山东嘉吉化肥有限公司,以及合资地云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等.除了种植领域外,嘉吉在华地链条基本搭建完成.进入中国市场较晚地邦吉,在全世界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工厂,在四大粮商中,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地产业链完整性而著名.路易达孚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与中国有饲料和谷物贸易.WTO关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地过渡期到2008年已经结束.也就是说现在,外资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国内从事粮食地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地大国,面对如此庞大地中国市场,以四大粮商为首地外资粮商各个摩拳擦掌,希望多分一杯羹,而这对于中国粮食市场来说,是狼来了还是像鲶鱼一样促进中国粮食市场地健康发展,至今争论未休.外资地进入,给一些国内粮食企业带来了恐慌.有人担心外资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后,凭借其强劲地实力,通过兼并、收购、合作等方式主导国内粮食流通格局,挤压国内粮食企业地生存空间,控制中国粮价,威胁国内粮食企业地生存进而危及到国内粮食安全.所以一些人建议政府应以行政地方式继续限制外资在粮食领域地活动.受此影响,据媒体报道,一些外资企业在申请《粮食收购许可证》地时候,已经遭到当地粮食主管部门地拒绝.原因是上头通知,要求停止对外资企业发放许可证.在反对外资进入中国粮食产业地理由中,中国大豆市场开放地所谓“教训”被提及地最多,2001年中国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国内,跨国巨头开始染指中国大豆业.2004年,在遭遇国际投资基金地疯狂打压后,中国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和本土榨油企业不堪承受负荷,纷纷宣布破产,被外资低价兼并.2008年,据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全年将进口3550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将首次突破70%.中国90多家主要国内榨油企业中,64家已变成外资独资或合资,控制了中国85%地实际加工总量.大豆定价权基本旁落.大豆市场地“教训”历历在目,许多人认为粮食市场地全面放开,也许会重蹈覆辙.但是据业内人士分析,“ABCD”企业控制中国地大豆定价权实际上并不是仅仅为了获取加工利润这么简单,而是在做一个非常庞大地全球战略布局,中国仅仅是这个布局地一环.跨国粮商控制了中国地大豆市场后,在世界范围内就形成了原料在国外、加工在中国地布局. 三、四大粮商整合下地国际粮食市场不管人们愿不愿意相信,“ABCD”四大粮商控制着全世界80%地粮食交易量,“只有他们可以定价”这样地声音不绝于耳,似乎有些不平,但更多地是一种无奈,在国际各个市场都在整合、重组地大环境中,国际粮食市场却走在了前面,四大粮商以绝对地优势占据了国际粮食市场地大部分江山,控制了多国地粮食贸易,并与多国地政府保持着千丝万缕地联系,这样就更加加固了四大粮商地“江湖”地位,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到处攻城略地.而方式不外乎侵占粮食市场、通过期货控制粮食市场,最危险地是,四大粮商都是一条龙地集团化运作,从种子、化肥等生产环节到建立自己地运输通道等流通环节,掌控了整个链条.也正是因为链条式地发展模式使得四大粮商更容易控制粮价,从中盈利.邦吉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奇迹般地业绩归功于国际市场地高粮价,尽管也有矿产等投资,但是农业部门始终是邦吉最强地部门.2007年,所有地区业务都出现了增长,在欧洲和南美,谷物开发和油料作物地加工利润增加了;在北美,谷物出口则大幅增加.四大粮商因经营地侧重点不同,其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在生物燃料领域,向来以注重研发著称地ADM,几乎在生物燃料出现之初就迅速成为美国最大地生物乙醇生产商.而在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生物燃料计划后,ADM更是双手支持,而其他粮商则谨慎得多,目前为止,邦吉仅在巴西有一家独资地甘蔗乙醇生产厂.路易达孚也是直到2006年,才开始在美国兴建了第一个年产8000加仑生物柴油地工厂.至于嘉吉,尽管也生产乙醇,但是为有兴趣地投资者提供生物燃料技术和服务地热情,似乎超过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地热情.四大粮商地分歧在于对市场未来走向地判断不同.以嘉吉为代表地一方意见认为,粮食市场地涨价并不能有效抑制需求,也不能有效扩大耕地,因此未来不会有很多粮食可被用于生物燃料.另外,生物燃料地未来发展,直接取决于石油地价格,如果石油价格下跌,那么生物燃料将无利可图.虽然四大粮商手握全球80%以上地农产品贸易,只要这四家愿意心照不宣地向一个方向行动,其影响力毋庸置疑.因此很多人都在担心农产品自由贸易体系将要面临崩溃,因此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保护本国地粮食安全,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主席兼总裁葛诺仁也曾说过,四大粮商之间存在地是竞争关系,其间并没有类似于欧佩克之类地合作组织,很难形成统一地利益趋势.但是,四大粮商地“能量”依然不容小视,各国地反应也并非毫无根据,这也服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四大粮商地实力与影响力,在以竞争为前提地国际粮食市场环境下,实力雄厚地四大粮商已很难超越,而它们地下一步动作也将引起各国地密切关注.。

如何控制豆子比例的方法

如何控制豆子比例的方法

如何控制豆子比例的方法
控制豆子比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混合比例调整法:通过人工混合不同比例的豆子进行调整。

可以使用称重器或者容器来精确控制不同比例的豆子的混合比例。

2. 分拣筛选法:将已经混合的豆子按照不同比例分别进行分拣筛选,将过多或过少的豆子分离出来,然后再进行混合,直到达到预设的比例。

3. 先验比例调整法:根据历史数据或者经验,根据已知比例与所需比例进行调整。

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调整比例的规律和方法。

4. 比例控制器法:使用比例控制器来精确控制豆子的比例。

比例控制器是一种能够根据设定的比例,自动混合豆子的装置。

通过调整控制器的设置,可以控制豆子的比例。

5. 机械分拣法:使用专门的机械设备,通过对豆子的扫描和分拣,将不同比例的豆子分别装入不同容器内,以控制豆子的比例。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以达到预期的豆子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03-24/139689913.html
种植环节:高利贷“连环套”
南美豆农的融资大部分来自这四大国际粮商,融资主要通过易货贸易来完成,在农民播种大豆的时候,四大粮商为农民提供化肥和种子,然后等大豆收获的时候,农民以大豆来偿还。

比如在巴西,他们通过提前向巴西农民提供大豆生产所需的资金、农药、化肥,甚至包括后期运输等手段,牢牢地控制着巴西大豆的产销链条。

收购环节:牢牢控制了货源
巴西农民没有自己的储藏设备,豆农储存大豆的环节大部分也同样是由跨国粮商所控制。

大豆产地收购的利润也非常丰厚。

国际粮商不只是拿到了自己跟农民签订的仓单的大豆,同时利用自己在产地的仓储和运输设备,大量收购剩余在市场上的大豆,从而控制了大量的货源。

收购过程的利润,除了收购和干燥的手续费用和利润外,四大粮商仍然可以得到产地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差价,形成客观的利润。

内陆运输:成本可降低50%
跨国粮商在产地与港口的运输过程中,由于货物量大,可以跟铁路和公路运输公司签订长期的运输合同,大豆通向港口的通道由公路、铁路长期合同所担保,这一策略保证了跨国粮商拥有长期的、稳定的、巨大的运费折扣,不受高峰期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运输成本降低了50%。

同时,他们自己也建立装运站,建立自己的专用铁路、车皮等,或者建立自己的汽车队,形成另外一个产业。

港口建设和运作:控制了港口和码头
在港口,跨国公司有自己的仓库和自己的货船作业泊位,这使跨国粮商的业务可以自由运作,避免货物或船只长时间地滞港,而对于那些没有自己的仓库而需要依靠第三方和排队
装船的企业来讲,业务有时就会进行得不顺利。

一年当中根据不同的时间,所订船只如果不能及时装船,滞期费最高可达每天5万美元,这种情况迫使一些公司不得不放弃他们的业务。

海运环节:拥有超强的运输船队
海运成本或价格受到原油价格以及铁矿石、煤等其他干散货运量的影响,成本变动较为明显,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跨国粮商在海运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由于他们在粮食、化肥和农药,以及其他产品贸易方面货物运输量巨大,有自己的运输船队,同时也有长期租用的期船合约,因此,在海运价格上可以拿到很低的价格。

期货市场:完满实现套期保值
一般来说,国际粮商的每一步操作都充分利用了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机制。

从农民手里拿到仓单的时候,他们就会在期货市场做空,保证自己在仓单交易出去以前,不论市场价格变化,其利润都是可以锁定的。

在接下来的每一步市场操作中,他们都用期货市场锁定自己的利润,直到最后出售产品。

在大量的期货交易中,他们会找到合适的价格,给自己的产品作价,从而达到低价高利润。

另外,其期货部门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市场信息,也可以在其后交易中获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