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范文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材,主要围绕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展开,包括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史料,生动地展现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我国外交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背景有所了解。
但针对外交事业的具体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学生可能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外交事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重要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外交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史料,提高学生对外交事业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炼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案例分析法:以典型外交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2.课件: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笔等4.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等。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7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如何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利益,增进国际合作与友谊,展示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
学生对我国的外交事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发展过程和具体事件可能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掌握其主要事件和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我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外交事件,让学生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和互利共赢。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事件。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外交事件的视频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事件,如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加入世界贸易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课题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型问题引领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导学目标1、通过史料研读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归纳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2、通过联系现实和材料分析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锻炼分析能力3、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建交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主备人曹雪梅审核人宿春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复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分别是什么?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明确目标出示复习问题。
指导群体落实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解读目标独立思考,对子互考。
观察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史实找出目标中关键词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不好理解策略:由阅读大屏幕的图片形成感性认识,达到图文结合帮助学习的目的。
2、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标志易错策略:写在书上。
研习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时间:19712、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3、意义:外交重大胜利自学任务一1、中国何时、何会议恢复了合法席位?2、恢复的阻力是什么?中国如何突破?意义何在?1、教师讲授为何用“恢复”。
2、出示《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乔的笑》等多媒体史料依案自学、小组交流、汇报1、了解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
2、观看图片加深印象。
思考从《乔的笑》你能感受到什么?二、中美、中日建交1、中美建交(1)背景:20年敌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过程A.1971年基辛格访华B.1972年尼克松访华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3、中日建交;时间:1972年标志:田中角荣访华自学任务二1、中美(1)中美建交背景?(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中日建交时间和标志?1、(1),应培养学生站在国际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变化的原因(2)出示中美关系改善相关图片和资料2、打出中日建交图片,帮助记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3篇一教学目标1、能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了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培养分析能力,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1、阅读“中美关系正常化”一目,完成下列问题:(1)、归纳中美关系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正常化的?(2)、结合教材第80页第一段小字部分,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2、阅读“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一目,完成下列问题:liuxue86(1)、年月日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分析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意义。
(3)、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两国建交。
3、阅读“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一目,完成下列问题:(1)、年,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我国近今举办的规模最大、款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思考举办这次会议的原因是什么?二、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拓展延伸:小组讨论归纳新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四、系统总结:小组讨论制作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大事年表。
五、当堂反思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3篇二一、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出现转机的原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届次、主题及意义。
情感目标:《外交事业的发展》是第五单元第三课内容,它包含了本单元三节重点内容即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
它概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成就,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和国际上尊重。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
5.17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4.请举例说明我国在某一时期对外交政策及原则的调整及其原因。
答案:以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对外交政策及原则的调整为例: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交政策及原则进行了调整,由过去的“一边倒”政策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一些重大国际会议和事件中的立场和张,如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等。
3.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和思路,互相学习和交流。
4.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外交政策:让学生了解并对比分析一些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探讨其异同点,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思维能力。
-关注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外交动态:让学生关注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事业的最新发展,提高学生的时事意识和国际敏感度。
-参与模拟外交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模拟外交活动,如模拟联合国会议、外交谈判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外交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外交政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尚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论文,让学生提前阅读,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同时,在讨论过程中,我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历史解释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通过讲述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我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动态,提高他们的国际敏感度和时事意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外交事业的发展》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7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业。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展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本课内容包括: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改革开放后的外交事业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外交事业方面,学生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对具体的外交事件和外交政策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树立和平、合作、发展的国际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
2.难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外交事业的发展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外交事件,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4.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资料:关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文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的资料。
3.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7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7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7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教材通过讲述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以及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乒乓外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认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新中国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具体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可能较为表面,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讨论,来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乒乓外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重要历史事件的掌握。
2.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教学课件的制作,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01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材分析《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下)第五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这为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本课承接15课,着重介绍了70年代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成就,它和本单元其它两课一起概述了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的成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内容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件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询答案。
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学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半的历史学习,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外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各个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依然不易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从中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史料探询答案。
训练学生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归纳和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展馆一)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游览,参观新中国外交事业成就陈列馆,请同学扮演历史讲解员,回顾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以巩固旧知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导入新课,学习新知(展馆二)实物展示两份70年代的人民日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出问题:两份旧报纸刊登的是新中国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在外交上取得的哪些成就,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陈列馆展厅二,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了解七十年代重要的外交事件,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人教部编版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询答案。
3.通过讲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国逐渐走向“双赢”。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乔冠华,因为他出色的文采和作为一代外交家在中国外交舞台上的演出,曾经使太多的中国人感受到激情和振奋。
毛泽东曾经说:“乔的文章顶得上两个坦克师”,足见他早年国际评论文采的飞扬和见识的犀利;而后来在外交领域的超俗作为,也足以使他彪炳中国外交的史册。
你知道乔先生因何事而开怀大笑吗?二、自主学习(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建交1.美国敌视新中国: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2.建交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3.建交主要过程:(1)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2)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总理会谈,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3)正式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5.17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解决办法:
1.针对重点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资料影片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2.对于难点内容,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背景和内在逻辑。例如,通过设置问题“为什么新中国初期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对国内改革发展的影响有哪些?”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
简短介绍外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外交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外交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外交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外交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交的实际应用或作用。
3.外交案例分析(20分钟)
3.网络资源:引入相关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5.17外交事业的发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外交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外交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外交的魅力或特点。
3.创设情景模拟:模拟外交事件的情景,让学生参与模拟谈判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课堂氛围不够活跃: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学环节过于依赖讲授法,缺乏有效的互动和讨论,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3.作业布置不够灵活:作业布置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3.让学生以我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以“乒乓外交”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新时期的中美关系。
2.通过前后历史的对比和新中国外交成果的归纳,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
2.通过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教学,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分析本课承接上课内容,讲述在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成就。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美国改变对中国外交政策。
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日本也在尼克松访华后也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到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四.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五.教学准备:1.熟悉“乒乓外交”和握手事件的历史故事。
2.收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并制成幻灯片。
3.收集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新闻。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回答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情况如何?【学生回答】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面对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积极开展外交,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积极了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使中国国际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优秀教案范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优秀教案范文一、导入新课2018年,是中美建交39周年。
三十九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之时,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变更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看图片,这是一幅反映中美外交出现转圜的漫画,历史上将其称作乒乓外交。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图片展示:2.老师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复原?提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老师讲解并描述:为什么要用复原一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睬常任理事国。
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平安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
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最终复原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平安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4.图片展示: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5.引导学生回答:它记录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脸上。
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自信的笑、成功的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加、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一)中美建交1.老师简要介绍:中美乒乓外交的一些故事。
2.史料展示:假如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气,要建立稳定和长久的国际秩序是不行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3.提出问题:从尼克松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看法有怎样的转变?提示: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精选】初二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期教案: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doc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左边是周恩来,中间是蒋介石,右边是尼克松)2018年,是中美建交39周年。
三十九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之时,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改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看图片,这是一幅反映中美外交出现转圜的漫画,历史上将其称作“乒乓外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图片展示:联合国总部前飘扬的中国国旗2.教师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提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教师讲述: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
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4.图片展示: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5.引导学生回答:它记录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脸上。
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自信的笑、胜利的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一)中美建交1.教师简要介绍:中美“乒乓外交”的一些故事。
初中:八年级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参考文本)
( 历史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初中:八年级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参考文本)History is a highly comprehensive subject, and its effect on student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moral beliefs.初中:八年级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参考文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
在总结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原因时,可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善于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为鉴。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关系重大发展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各国同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使学生明确从50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通过讲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重要贡献。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50年代至70年代的外交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后外交事业的新发展,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历史进程,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我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于本课的内容,他们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外交事业的理解不够深入;2. 对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认识不足;3. 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成就,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难点: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调整和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政策的调整。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外交事件,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八年级下册。
2.资料:我国外交事业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复习我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成就。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调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案
D.祖国统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2、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图。据此分析,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苏关系恢复正常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
根据视频和课本,总结: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
【拓展延伸】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当堂检测】
1、学校准备开展以“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某学习小组进行相关栏目典型素材的收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外交成就——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预习指导】(仔细阅自主学习
【学习模块】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观看视频,阅读课本第一框题,回答:中国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
①中美关系不断地深化发展②我国的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
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
A、B层:P70达标闯关1-10
C层:P70达标闯关1-9
2、预习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ABC)
【课堂小结】
八年级(下)历史科教学案
班级:姓名:学习小组:教学案编号:初历八下17号
课题:17、《外交事业的发展》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最新整理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外交事业的发展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外交事业的发展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外交事业的发展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外交事业的发展[课程目标]①讲述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②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和出现转机的原因,并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2)掌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3)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主题、意义等。
(4)通过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5)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 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
(2) 课上播放录像资料,自我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重大发展的史实表明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 新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点]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3、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成就[难点]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导入①)录相《石广生部长在中国加入WTO后的现场讲话》(导入②)历史照片《周恩来与尼克松的握手》教师带感情地朗读《尼克松回忆录》中的一段描写。
(导入③)学生模拟尼克松发表计划访问北京的电视讲话。
(导入④)复习旧课[讲授新课]一、中美关系正常化[议一议]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中国与美国之间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那么从拒绝到主动握手其间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归纳)美:敌对态度——美苏争霸——陷入越战泥潭中:中苏交恶——对外方针变化——国际地位提高共同要求改善关系(故事会)乒乓外交的几个故事(或排小品“大球带动小球”)基辛格访华的故事[练一练]请列举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三件大事(补充)中美建交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台湾问题等都是不协调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范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了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培养分析能力,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1、阅读“中美关系正常化”一目,完成下列问题:(1)、归纳中美关系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正常化的?(2)、结合教材第80页第一段小字部分,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1)、年月日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分析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意义。
(3)、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两国建交。
3、阅读“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一目,完成下列问题:(1)、年,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我国近今举办的规模最大、款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思考举办这次会议的原因是什么?二、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拓展延伸:小组讨论归纳新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四、系统总结:小组讨论制作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大事年表。
五、当堂反思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二一、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出现转机的原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届次、主题及意义。
情感目标:《外交事业的发展》是第五单元第三课内容,它包含了本单元三节重点内容即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
它概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成就,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和国际上尊重。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后,对于新中国初期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外交形势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这些内容跟他们现在所接触的国际形势有比较大的反差,往往会产生不理解。
但是也正式这种反差能激起学生学习这部分历史的兴趣,从他们的疑问入手,结合现实,深入探讨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和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尼克松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并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经过会谈,中美双方于2月28日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结束了长期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这不但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非法窃据。
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争取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
关于“亚太经合组织”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有关影视像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并认识到此次会议的重大意义。
2.教学难点:(1)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新中国建立到70年代这一时期,由于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
然而到了七十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
从美国讲,已经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认为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从中国讲,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于是,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2)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美国接受了在台湾问题上“断交、废约、撤军”三原则,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五、教学方法本课大量运用历史图片,注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图片和问题并用导入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对重大事件配以图片文字说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教学模式:创设历史情境--师生共同探究--结论与评价。
六.教学过程介绍历任美国总统与中国的联系,组织学生评选“最有中国缘的美国总统”。
既而展示史料让学生将当前中国外交发展状况与建国初相对比,启发学生思考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并自己提出问题“中美关系是如何正常化的?”、“中国是怎样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等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探讨本课知识。
(一)开创外交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1.“中美关系正常化”新国建立――70年代初出示《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指导学生分析从新中国建立到70年代中美关系的状况。
教师总结:由于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
然而到了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出现转机(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观看视频“乒乓外交”(1971年4月)。
教师讲述,展示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访华(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署的图片——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引导学生思考“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阻碍是什么?”得出结论,台湾问题。
1979年,中美破戒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引导学生思考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是什么?并用大屏幕投影:尼克松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摘录)。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从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小结:从美国讲,(1)已经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出示《截止到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总统就职以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图》。
(2)另外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从中国讲,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过渡: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除了与美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之外,另一个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展示图片,直观体验。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乔的笑》)。
引导学生思考“恢复”一词的由来。
讨论: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时,教师及时设计一些较小且容易回答的问题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由浅入深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是孤立无援的吗?得到了哪些力量的支持?他们的提案能被通过说明了什么?联合国成立之初操控在哪个国家手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三教学目标:通过图片、材料、视频等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掌握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原因,认识到: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树立热爱祖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信念。
重点:一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通过多媒体演示,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二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三是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难点:一是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二是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通过比较旧中国外交处于无权地位与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各种表现,从而使学生认识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学法指导:1、阅读史料从中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史料探寻答案。
训练学生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鉴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活中我们用握手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远方客人的问候。
国际大舞台上,我们同样会看到一次次坚定的握手。
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见证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在外交事业的舞台上,与世界握手的精彩瞬间,唱响“合作与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二、?展示学习目标一起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三、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知识梳理明确目标、重在落实请大家阅读课本,结合导学案,小组合作完成知识梳理,完成的小组举手。
四、展示交流师:在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历程中,20世纪70年代可谓好戏连台,其中,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事件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一)中美关系1、对抗篇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图说说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我们首先想到的词语是——敌对。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是什么?生: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孤立政策。
师:双方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美国人,不是我们的朋友,甚至是敌人。
2、转机篇师: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
学生思考: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材料。
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当时中美两国各自面临着什么困难,共同的需要是什么?(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需要拉拢中国以对抗苏联。
而由于中苏交恶,中国开始重新调整战略和外交政策。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使中美共同的需要是:改善中美关系。
决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的利益。
3、正常篇师:那么,中美多年筑起的坚冰壁垒如何化解?我们一起感受中美关系改善的发展历程。
知道的同学主动站起来说。
生:①乒乓外交。
②1971年基辛格访华;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1979年中美建交。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师:说得好。
这是本课的重点,1分钟记忆,同桌互查。
师:在当时第二代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的推动下,中美1979年正式建交。
这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宣告着: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
我们怎样理解这句话?生:中美之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4、合作与分歧师:中美关系在风雨中前行。
我们看到中美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分歧。
经济、环保、新能源等方面合作卓有成就。
同时我们看到中美分歧仍然存在,核心是台湾问题。
美国不愿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