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淮上与友人别》课件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淮上与友人别》课件 语文版
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 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 思绪写到了极至。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数声风笛离亭晚, 翻译: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
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 飘入离亭宴上正要分别的友人 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君向潇湘我向秦。Βιβλιοθήκη 翻译: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 湘大地,我却要往长安而去。
唐人送别的习俗 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 体有三: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 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 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 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 荣之意。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翻译: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杨花愁杀渡江人。
翻译: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郑谷
郑谷(公元848—909年), 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 人。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郑谷改“数”字为 “一”字,有“一字师”之称。
解题
淮上:即扬州。 “淮上与友人别”点出了地点、人 物,告诉我们是一首离别诗。 (为什么不说是送别诗?) (明确:“君向潇湘我向秦”,分 别+送别)。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 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 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 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 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淮上与友人别》课件1

《淮上与友人别》课件1

情感基调
这首诗是一首握别诗, 表现了友人间依依惜 别之情。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即景生情: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课外拓展
抓住关键字词,展开丰富的 联想和想象,把这首诗歌改 写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什么是诗?
诗就是特殊的时间、特殊 的地点、特殊的景物下的 事件和感情。
找出《淮上与友人别》中的特殊时间、 特殊地点、特殊景物下的事件。
特殊时间:春 傍晚
特殊地点:扬子江头 离亭 特殊景物:杨柳 杨花 风笛 事件:与友人别——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送别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 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 江的游子。晚风阵阵, 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 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 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 京城长安。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你 成语故事: 知 一字之师 道 吗?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 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个叫 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谷 的才名,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 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 这首诗时,不由得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 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面对齐已说:“梅 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 “不如把‘数’字改为‘一’字贴要。”齐已听 了,惊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 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 齐已的“一字之师”。 成语“一字之师”是指能纠
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一字 之师
郑谷 郑谷
唐代诗人,字守愚, 袁州宜春人。又以 《鹧鸪诗》得名, 人称郑鹧鸪。其诗 多写景咏物之作, 表现士大夫的闲情 逸致,风格清新通 俗。

语文版七上语文第25课《诗五首》之淮上与友人别课件

语文版七上语文第25课《诗五首》之淮上与友人别课件
你 成语故事: 知 一字之师 道 吗?
郑谷(公元848—909年),字守愚,袁州宜春 (今江西宜春)人。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 。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 ”。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 :当为一代风骚主”。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 郑谷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他写的一首 《鹧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郑鹧鸪”之称。他与许 棠、张乔、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常唱和往还,诗名颇盛, 被誉为“芳林十哲”。唐乾宁年间,郑谷“独守义命之戒 ,而不牵于名利之域”,毅然归隐故乡的仰山,过着“好 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的隐居生活。郑谷一生 作诗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云 台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 、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 籍,有的著作已失传。《全唐诗》收入郑谷的诗歌共有三 百多首。
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我 却要往长安而去。 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
数声风笛离亭晚,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
春天里的 离别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杨花愁杀渡江人。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二字,将友人 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依依惜别的 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飘入离亭宴上正要 分别的友人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 深情 君向潇湘我向秦。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芳林十哲”
郑谷、许棠、任涛、张口、李栖远、 张乔、喻坦之、周谷

17淮上与友人别 省优获奖课件

17淮上与友人别 省优获奖课件

一字 之师
郑谷(公元848—909年),字守愚,袁州宜春 (今江西宜春)人。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 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 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 为一代风骚主”。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郑谷 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他写的一首《鹧 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郑鹧鸪”之称。他与许棠、 张乔、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常唱和往还,诗名颇盛,被誉 为“芳林十哲”。唐乾宁年间,郑谷“独守义命之戒,而 不牵于名利之域”,毅然归隐故乡的仰山,过着“好句未 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的隐居生活。郑谷一生作诗 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云台 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 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 有的著作已失传。《全唐诗》收入郑谷的诗歌共有三百多 首。
春天里的 离别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杨花愁杀渡江人。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二字,将友 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依依惜别的 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飘入离亭宴上正要 分别的友人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 深情 君向潇湘我向秦。
杂 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
来日绮窗前,寒梅 着花未?
请你讲解这首诗的大意!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 着花未?
悟诗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杂 诗
王维
法抒发游 子的思乡 之情。
思念家乡,急切相问。“应知”一词生动 地表现出“我”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 殷切乡思,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 切。

《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

《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

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离愁别绪,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 厚、真挚的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大好春光和心中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 起,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春中与友握别,依依不舍。
诗文 欣赏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走近诗人 理解题意 诗歌朗诵 品词赏句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伍 陸

课堂小结
作者简介
投资理财https:///
郑谷,唐代诗人,字守 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人。生卒年不详。少颖悟 ,7岁能诗,前辈诗人司 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风 骚主”僖宗时进士,官都 官郎中,人 称 郑 都官。 又以《鹧鸪诗》得名,人 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 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 情逸致。
融资贷款https:///borrow/index.html
品词赏句
扬子江头杨柳春,
译: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评:“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 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 季节。
品词赏句
杨花愁杀渡江人。
译: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评: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二字, 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合作探究
• ②想象一下“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的画面: • 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 ,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 渡江南去。 • ③诗中的“风笛”、“离亭”有什么意蕴? • 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
合作探究
• ④《淮上与友人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通过写春天里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 别之情。 • ⑤全诗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 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即景生情,烘托了离 人的别离情绪

语文版25.淮上与友人别课件(3)

语文版25.淮上与友人别课件(3)

讨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
上与友人别》都写的是与友人惜别之 情。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首?谈谈自 己的感受。
友谊地久天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 柳永 《雨霖铃》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搅天飞。杨 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听录音,注意朗读节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què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huà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读一读 想一想
❖ 两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 分别之后,他们将往何方? ❖ 分别之际,他们的心情怎样? ❖ 诗人在诗中如何表达这种离别的情怀? ❖ 两首诗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宦游”现 象造就了中国的 送别诗文化,它 们共同的情感特 点是哀怨凄苦。
宦,做官入 仕。“宦游”指 封建文人外出求 官或做官。
Ο秦地(唐朝称长安, 今西安)
Ο 蜀州(指四川,诗 中用“五津”代替。)
Ο 潇湘(指 湖南)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听录音,注意朗读节奏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语文版)2018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nwKUlH

(语文版)2018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nwKUlH

别+送别)。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
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
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
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
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唐人送别的习俗 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 大体有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扬子江、杨柳、杨花、渡江人、风笛、 离亭。 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寓情于景,将离愁别绪寓于景物 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 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 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 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 荣之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郑谷(公元848—909年),字 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 数枝开。”郑谷改“数”字为“一” 字,有“一字师”之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解题
淮上:即扬州。
“淮上与友人别”点出了地点、人
物,告诉我们是一首离别诗。
(为什么不说是送别诗?)
(明确:“君向潇湘我向秦”,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翻译: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淮上与友人别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淮上与友人别课件语文版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翻译: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杨花愁杀渡江人。
翻译: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 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 思绪写到了极至。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数声风笛离亭晚, 翻译: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
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 飘入离亭宴上正要分别的友人 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君向潇湘我向秦。
翻译: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 湘大地,我却要往长安而去。
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扬子江、杨柳、杨花、渡江人、风笛、 离亭。 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
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寓情于景,将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郑谷
郑谷(公元848—909年),字 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 数枝开。”郑谷改“数”字为“一” 字,有“一字师”之称。

淮上与友人别 (1) 省优获奖课件ppt

淮上与友人别 (1)  省优获奖课件ppt

曹杨二中高三(14)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眠。平时功课再多再忙,我也不会‘开夜 车’。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保证有效学 习。”高三阶段,有的同学每天学习到凌晨 两三点,这种习惯在常方舟看来反而会影响 次日的学习状态。每天课后,常方舟也不会 花太多时间做功课,常常是做完老师布置的 作业就算完。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一分也不能少”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每 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晚上10: 30休息,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 高中学习。”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 绩后,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 道,“平时模拟考试时,自己总有 一门满分,这次高考却没有出现, 有些遗憾。”

语文版《诗五首》之《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

语文版《诗五首》之《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

THANKS
唐代诗歌发展
唐代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他 们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03
唐代送别诗传统
《淮上与友人别》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在唐代非常流行。这类诗歌往
往表达了对离别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郑谷生平及成就
郑谷简介
郑谷,字守愚,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 情感。
郑谷的文学成就
郑谷的诗作数量丰富,题材广泛。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在后世广为流传,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淮上与友人别》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在离乱之中。这种时代背景为诗歌 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基础。
作者经历
现代文学作品中不乏以离别为主题的佳作,这些作品通过对离别的描绘和反思,挖掘了人类情感的深层内涵。
离别主题对现代人的启示
离别虽然痛苦,但也是人生的一种成长和历练。通过对离别主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珍惜与身边人的相聚时光,同时学会面对和接受生活中的离别与重逢。
06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节奏感强
通过运用对比、排比等手法,诗歌呈现出鲜明的节奏感,使读者在诵读时能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起 伏。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唐代送别诗概述
唐代送别诗的背景
唐代送别诗的代表作品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 期之一,送别诗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 峰,成为唐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送别诗数量众多,代表作品有王 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送友 人》等。
全文朗读及录音

初中语文《淮上与友人别》(共17张)ppt

初中语文《淮上与友人别》(共17张)ppt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罟( gǔ )师:船夫。临圻( qí ):地名。
折柳送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问题: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情感?
饮酒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诗人送友人赴西北边疆的诗,前两句写送别地点、时间和 环境气氛。“轻尘”“杨柳”都是引发离情别绪的事物,但诗 人把这个场面写得清新明丽,蕴含着安慰、鼓励和祝愿的深情。 后两句表达与友人分手时依依惜别的真情实感,一经王维说出, 便广为传诵,谱为乐章,被称为《渭城曲》、《阳关曲》或 《阳关三叠》。
时间,地点,春景 即景抒情,点醒离别 抒写握别情景
君向潇湘我向秦
各奔前程,别意茫茫
对下面《淮上与友人别》的赏析,不恰当的一 项是( ) A. 前二句重在点明离别的地点和时令, 渲染离别的满腔愁绪,“扬子江”即长江下 游,“杨柳”即柳树,“杨花”也即柳絮。 B. 第三句是说微风从客船上送来几声 悠扬的笛声,提醒在亭中话别的友人天色已 晚,应该上路了。 C. 最后一句,不去写景,也不直写内心 情怀,更不做离别的嘱咐,却只点出分别后 将南北异途的事实,言尽而意不尽。 D. 本诗多次出现重复用字,不但毫无拖 沓之嫌,而且使诗的音节产生良好的效果, 表达了送别时的一种缠绵的意蕴。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2 语文版 (共27张PPT)

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2 语文版 (共27张PPT)
解题 淮上:即扬州。 “淮上与友人别”点出了地点、人物, 告诉我们是一首离别诗。 (为什么不说是送别诗?) (明确:“君向潇湘我向秦”,分别+ 送别)。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 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 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 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 则北向长安。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淮上与友人别19页PPT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淮上与友人别19页PPT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淮上与友人别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