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教学课件3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75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史ppt课件

136
PPT学习交流
137
PPT学习交流
138
PPT学习交流
139
PPT学习交流
140
PPT学习交流
141
PPT学习交流
142
PPT学习交流
143
PPT学习交流
144
PPT学习交流
63
PPT学习交流
64
• 三国、两晋、南北朝: 佛教建筑的出现: 佛寺建筑:以塔为主,塔院寺;“舍宅为寺”,佛殿式;
PPT学习交流
65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PPT学习交流
66
PPT学习交流
67
PPT学习交流
金 厢 斗 底 槽
68
PPT学习交流
69
PPT学习交流
70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100
PPT学习交流
101
PPT学习交流
102
• “子胥乃使相土尝水, 象天法地,建筑大城, 周围四十七里,陆门 八,以象天八风。水 门八,以法地八聪。 筑小城,周十里,陵 门三。” 《越绝书·吴 地传》记载的八座水 陆城门,为阊、胥、 巫(“平”)、齐、娄、 匠(“相”)、盘、蛇 (居南)门
• 象天法地:天人 合一
PPT学习交流
110
PPT学习交流
111
PPT学习交流
112
PPT学习交流
113
PPT学习交流
114
PPT学习交流
115
PPT学习交流
116
PPT学习交流
117
PPT学习交流
118
PPT学习交流
119
PPT学习交流
120
PPT学习交流
121
PPT学习交流
春秋战国建筑PPT课件

太和门 乾清门
《礼记·玉藻》: 天子诸侯皆三朝
三朝制度 外朝(大朝)、治朝、燕朝。
《管子 ·乘马 》: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城选址考虑到环境关系
2·庙制 《礼记·王制》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 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 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 寝。
【 注 】 昭、穆原为西周两代王的庙号(昭王、穆王), 后指左右位置,左昭右穆。
7
5
3
大祖
2
4
6
穆
昭
约魏晋,变为一庙多室,每室一主的形 制。亲尽则祧迁。
3· 明堂、辟雍
三种表达方式: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
明堂
黄帝时代明堂 周代明堂 汉代以后明堂
黄帝时代明堂--神社
日本 伊势神社 按柰良时期(9世纪)造替
3·1 周代明堂功用和形制 明堂是中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建筑,用于朝
会、祭祀、庆赏、习射、选士、教学等大典。 明堂已无实物
《周礼》、《考工记》中对明堂如是记载: 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
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九筵。
《大戴礼记·盛德》记有:
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 户,八聪,三十六户、部门掌管城市和建筑设计、征工、征料 与组织管理,总结经验,制定规范的一整套制度, 称工官制度 。
秦开始置将作少府;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改名大将. 隋称将作监,工官称将作监大监。 唐代工官仍称大将; 宋设监、少监各一; 元代有将作院; 明初设将作司,后隶属工部。
2 ·都城、王宫规划
其中攻木之工部分匠人一节,反映了春秋 战国许多重要建筑制度。
1 · 匠人的职责与工官制度 《考工记》中规定匠人的职责有三项:
《礼记·玉藻》: 天子诸侯皆三朝
三朝制度 外朝(大朝)、治朝、燕朝。
《管子 ·乘马 》: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城选址考虑到环境关系
2·庙制 《礼记·王制》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 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 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 寝。
【 注 】 昭、穆原为西周两代王的庙号(昭王、穆王), 后指左右位置,左昭右穆。
7
5
3
大祖
2
4
6
穆
昭
约魏晋,变为一庙多室,每室一主的形 制。亲尽则祧迁。
3· 明堂、辟雍
三种表达方式: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
明堂
黄帝时代明堂 周代明堂 汉代以后明堂
黄帝时代明堂--神社
日本 伊势神社 按柰良时期(9世纪)造替
3·1 周代明堂功用和形制 明堂是中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建筑,用于朝
会、祭祀、庆赏、习射、选士、教学等大典。 明堂已无实物
《周礼》、《考工记》中对明堂如是记载: 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
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九筵。
《大戴礼记·盛德》记有:
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 户,八聪,三十六户、部门掌管城市和建筑设计、征工、征料 与组织管理,总结经验,制定规范的一整套制度, 称工官制度 。
秦开始置将作少府;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改名大将. 隋称将作监,工官称将作监大监。 唐代工官仍称大将; 宋设监、少监各一; 元代有将作院; 明初设将作司,后隶属工部。
2 ·都城、王宫规划
其中攻木之工部分匠人一节,反映了春秋 战国许多重要建筑制度。
1 · 匠人的职责与工官制度 《考工记》中规定匠人的职责有三项:
中国建筑发展史 ppt课件

中国建筑发展史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 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
中国建筑发展史
山东济南朗公谷神通寺单层石塔一座,俗呼 “四门塔”。平面正方形,四面辟门,中立方墩, 墩四面各坐一像。
中国建筑发展史
中国建筑发展史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建筑群处理成熟。 木构件标准化,无过大或过小的构件。木结构
中国建筑发展史
佛光寺大殿所用斗拱十分规矩和严整,东大殿 的表现了结构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具有我国唐
代木构建筑的明显特点,被作为仿唐建筑的范
中国建筑发展史
中国建筑发展史
宋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规 模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 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 台,主要以殿堂、寺塔和墓室建筑为代表,流 行仿木构建筑形式的砖石塔和墓葬。
这一时期,中国各地也已不再兴建规模巨大的 建筑了,只在建筑组合方面加强了进深方向的 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建筑,并大力发展建筑 装修与色彩。
中国建筑发展史
宋代砖石建筑的水平不断提高,这时的砖石建 筑主要是佛塔和桥梁。浙江杭州灵隐寺塔、河 南开封繁塔及河北赵县的永通桥等均是宋代砖 石建筑的典范。
经济社会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注重意境的园 林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
中国建筑发展史
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 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永乐宫是典型的 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 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 明朗。
中国建筑发展史
建于元代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云台用大理石砌 成,平面为矩形,台身倾斜,台中开一个半六角形的
中国建筑发展史
“邑于涿鹿之阿。迁陟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当时显然未有固定之城郭宫室。至尧之时,则“堂崇三 尺,茅茨不剪”,后世虽以此颂尧之俭德,实亦可解 为当时技术之简拙。至舜所居,则“一年成聚,二年 成邑,三年成都” 。舜“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初 期之都市已开始形成。“禹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 则因宫室已渐华侈,然后可以“卑”之。
中国建筑发展史 ppt课件

中国建筑发展史
至殷代末年,纣王广作宫室,益广囿苑,“南距朝歌, 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 。然周武王革命之 后,已全部被毁。箕子自朝鲜“朝周,过故殷虚,感 宫室毁坏生禾黍”而伤之。其后约三千年,乃由中央 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予以发掘,发现若干建筑遗址。 其中有多数土筑殿基,上置大石卵柱础,行列井然。 柱础之上,且有覆以铜櫍者。其中若干处之木柱之遗 炭尚宛然存在,盖兵乱中所焚毁也。除殿基外,尚有 门屋,水沟等遗址在。其全部布置颇有条理。后代中 国建筑之若干特征,如阶基上立木柱之构架制,平面 上以多数分座建筑组合为一院之布置,已可确考矣。
中国建筑发展史
中国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史
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 年以前) 两汉时期(公元前204—公元220 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90 年) 隋、唐时期(公元590—906 年) 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906—1280年) 元、明、清时期(公元1280—1912 年) 民国时期(公元1912 年以后)
中国建筑发展史
阙身形制略如碑而略厚,上覆以檐;其附有子阙者, 则有较低较小之阙,另具檐瓦,倚于主阙之侧。檐下 有刻作斗拱枋额,模仿木构形状者,有不作斗拱,仅 用上大下小之石块承檐者。
中国建筑发展史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
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但是, 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 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 不仅使中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而 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 变得更为成熟、圆淳。
中国建筑发展史
都市之制:天子都
中国建筑史教学课件3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PPT77页

中国建筑史教学课件3春秋战国秦汉魏晋 南北朝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秦汉建筑

207〕秦朝灭亡
· 秦咸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15公里 的咸阳
塬上、渭河的北岸。
· 195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 管理委员会联合对咸阳城遗址进展考古调查
城址北部的阶地上,约相当于城中轴线 附近的地方,有一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它 坐落在秦时的 上原谷道的东西两侧,分为 跨沟对峙的两局部, 西侧为 1号遗址,东侧 为2号遗址
之阳的规定。明堂方位正南北
···可明 中称中明能堂心的层堂上上 建3四建层层圆 筑“在中台下 的堂一央榭方 尺〞个太式之 度。圆室建说 ,八形顶筑如“夯上。不室土为上计〞基圆层算;上形有四底,屋5面室层推顶敞,是测廊呈附为,井属十每字用字面形房轴约构线合图对2;8 步,恰与?考工记?所记夏后氏世室理想方案一样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庙阙
·太室阙是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阙上有篆隶铭文和 雕刻画像,内容为车马出行、马戏、倒立、斗鸡、 羊头、玄武、犬逐兔等,艺术风格浑朴古拙,气 势深沉
太室阙 (1940年摄)
· 启母阙 启母庙前的神道阙。启母庙因启母 石而建,阙身的画像保存较完整的有6O余幅
· 少室阙 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秦汉 建筑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
秦 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 206年
· 秦瓦当在使用的广泛性与艺术性方面均开 展至极盛。秦以云纹、葵纹、网纹等为母题 的瓦当在全国流行。汉代出现了文字瓦当和 四神瓦当。战国秦汉瓦当常直接扣挡于椽头 有保护椽子的实用功能。
· 秦咸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15公里 的咸阳
塬上、渭河的北岸。
· 195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 管理委员会联合对咸阳城遗址进展考古调查
城址北部的阶地上,约相当于城中轴线 附近的地方,有一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它 坐落在秦时的 上原谷道的东西两侧,分为 跨沟对峙的两局部, 西侧为 1号遗址,东侧 为2号遗址
之阳的规定。明堂方位正南北
···可明 中称中明能堂心的层堂上上 建3四建层层圆 筑“在中台下 的堂一央榭方 尺〞个太式之 度。圆室建说 ,八形顶筑如“夯上。不室土为上计〞基圆层算;上形有四底,屋5面室层推顶敞,是测廊呈附为,井属十每字用字面形房轴约构线合图对2;8 步,恰与?考工记?所记夏后氏世室理想方案一样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庙阙
·太室阙是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阙上有篆隶铭文和 雕刻画像,内容为车马出行、马戏、倒立、斗鸡、 羊头、玄武、犬逐兔等,艺术风格浑朴古拙,气 势深沉
太室阙 (1940年摄)
· 启母阙 启母庙前的神道阙。启母庙因启母 石而建,阙身的画像保存较完整的有6O余幅
· 少室阙 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秦汉 建筑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
秦 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 206年
· 秦瓦当在使用的广泛性与艺术性方面均开 展至极盛。秦以云纹、葵纹、网纹等为母题 的瓦当在全国流行。汉代出现了文字瓦当和 四神瓦当。战国秦汉瓦当常直接扣挡于椽头 有保护椽子的实用功能。
中国建筑史 ppt

唐朝宫殿
唐朝斗拱
宋:(960年—1279年)
• 城市经济发达,手工业分工细化,科技生产工具更进步, 商业的繁荣推动了整个社会前进。受精神领域的影响,宋 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体量较小,绚烂而富 于变化,呈现出细致柔丽的风格,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 殿、台、楼、阁。 • 宋建筑构件、建筑方法和工料估算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 标准化,规范化,并且出现了总结这些经验的书籍—— 《营造法式》和《木经》。其中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 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相当于宋代建筑业的"国标"。 由于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高 度,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原始建筑河姆渡遗址干阑式
黄河流域木骨泥墙建筑
奴隶社会的建筑
• (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 • (一)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 夏代的城市遗址在河南王城岗、山西夏县及河南淮阳平粮台有所 发现。有人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都城之一——斟郇的遗址。 • (二)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 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大发展的时期,青铜工艺已达到纯熟程度, 已有甲骨文等文字记述的历史。建筑技术明显提高。著名遗址有:① 郑州商城,可能是商王仲丁时的嗷都。②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早商宫 殿建筑,可能是成汤都城——西毫的遗址。其中一号宫殿最大,是我 国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二号宫殿是一更为完 整的廊院式建筑(二里头宫殿遗址,近来列入夏代,存疑)。③黄陂盘 龙城商城遗址,夯土台基上平行排列三座殿堂。可能是商代某一诸侯 国的宫殿。④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城址。已发掘出两座庭院式建筑。 ⑤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中国考古界 多年来对殷墟做过细致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于它的宫殿、墓葬等已有 较清楚的认识。它的建筑建于长方形土台上,长面朝前,有纵有横, 说明布局已具庭院的雏形。它的墓葬为土圹木椁墓,深达十几米,四 出羡道,有很多殉葬的人与物。安阳殷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建筑史春秋三国两晋南北朝PPT课件

代 层楼阁。
建 筑 史
木棺椁各有内外两层, 外填白土、沙土、木炭等构成防
水体系,并在墓地设置排水管.
21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战国棺椁榫卯
22
史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陶制建材23
史
转角釭
釭的原始意义——连接,加固木构件
24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25
史
二、建筑现象—汉(B.C206~A.D220年)
政治至上 独尊儒术 农业立国
史
二、建筑现象—战国至秦 1、城市的建设高潮 1)齐国的临淄、燕国的下都和赵国的邯郸等
齐故都临淄“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
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
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临淄之途,车毂(gu)
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mei)成幕,挥汗成
中 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32
史
2)斗拱普遍应用
——一斗三升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33
史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第四讲 春秋—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
(前770220年)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1
史
第一节 春秋战国、秦、汉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秦(前221—前206)—汉(前206—220)
政治上:诸侯比天子强大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经济上:
中 国
发展农业—水利工程的兴建
古
商业贸易发达—商人,城市兴起
代
建
铁器广泛使用
国
——《史记•苏秦列传》
《先秦秦汉南北朝》课件

南北朝时期的杰出人物
北魏孝文帝:改革家,推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融合 南朝宋武帝:开国皇帝,统一南方,建立南朝宋 南朝梁武帝:文学家,推动文学发展,创作《文心雕龙》 北齐文宣帝:政治家,推行均田制,促进经济发展 北周武帝:军事家,统一北方,建立北周 南朝陈后主:诗人,创作《玉树后庭花》,被誉为“南朝第一才子”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无为 而治、顺应自然、追求自由。
墨家: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 节俭、尚贤等政治理念。
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法治、中 央集权、改革创新等政治理念。
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主张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等哲学观念。
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青铜器:铸造 技术高超,造 型精美,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
源和发展
第三章
秦汉时期
秦朝统一六国
秦朝: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
统一时间:公元前 221年
统一过程:通过战 争和外交手段,先 后灭掉六国
统一意义:结束了春 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 面,实现了国家的统 一和民族的融合
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建设
汉朝的政治演变
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汉朝的政治制度: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汉朝的皇帝制度:皇帝拥有最高权力,实行三公九卿制 汉朝的法律制度:实行《汉律》,注重法律公正和公平 汉朝的军事制度:实行征兵制,注重军队训练和装备 汉朝的文化制度:实行儒家思想,注重文化教育和道德修养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政治变革: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经济变革:铁器牛耕的推广,商品经济的发展 思想变革: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兴起 军事变革:战争频繁,兵法、兵器、战术的进步
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 纷兴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
中国建筑史精品PPT课件

台榭,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 两者合称为台榭。春秋至汉代的六七百年间,台榭是宫室、宗庙中常用 的一种建筑形式,具有防潮和防御的功能。
钩心斗角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历史上大 动乱的时期, 佛教得以广泛 地传播与发展 。一时间,兴 建佛寺,蔚然 成风。这个时 期还有石窟寺 的出现。很多 成为了我国古 代文化的宝贵 财富。图为山 西大同的云冈 石窟。
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始建年代不详,重 建于唐建中三年)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
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因此
太和殿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其建筑规制 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 重檐庑(wǔ)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 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 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 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金辽时期建筑
这个时期接近于唐代风格,为了扩大室内的使用面积,在建筑平面 上创造性地使用“减柱法”,使梁架结构发生一些变化。
华严寺位于 大同古城内西南 隅,始建于辽重 熙七年(公元 1038年),依据 佛教经典《华严 经》取“慈悲之 华,必结庄严之 果”的大乘教义 而命名。
奉国寺在辽宁 省义县城内东街路 北。创建于辽开泰 九年(1020)。初名 咸熙寺,后易奉国 。寺内主要建筑为大
钩心斗角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历史上大 动乱的时期, 佛教得以广泛 地传播与发展 。一时间,兴 建佛寺,蔚然 成风。这个时 期还有石窟寺 的出现。很多 成为了我国古 代文化的宝贵 财富。图为山 西大同的云冈 石窟。
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始建年代不详,重 建于唐建中三年)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
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因此
太和殿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其建筑规制 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 重檐庑(wǔ)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 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 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 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金辽时期建筑
这个时期接近于唐代风格,为了扩大室内的使用面积,在建筑平面 上创造性地使用“减柱法”,使梁架结构发生一些变化。
华严寺位于 大同古城内西南 隅,始建于辽重 熙七年(公元 1038年),依据 佛教经典《华严 经》取“慈悲之 华,必结庄严之 果”的大乘教义 而命名。
奉国寺在辽宁 省义县城内东街路 北。创建于辽开泰 九年(1020)。初名 咸熙寺,后易奉国 。寺内主要建筑为大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ppt课件

53
54
▪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具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2、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 与布局
▪ 3、独特的单体造型 ▪ 4、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 5、写意的山水园景
55
56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木构建筑以木材构成各种形式的梁架,并作为整 个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主体,墙壁只起围护作用, 多数不承担荷载,故有“墙倒屋不倒”之称。
7
江苏武进淹城遗址(春 秋时小国淹国的都城,
有城墙三圈)鸟瞰
8
3、秦汉-南北朝
▪ 秦 古建走向统一化、大型化,为汉代打下基础。 ▪ 汉 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第一个高峰。木架建筑渐趋
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叠梁式、穿斗式 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普遍建造。斗拱普遍使 用,但形式不统一,未定型。屋顶形式多样化:悬 山顶、庑殿顶、攒尖、歇山、囤顶等。岩墓出现并 盛行,石拱券墓,石梁板墓在东汉开始流行,石雕 艺术发展。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西汉都 城长安城面积约为AD4cent古罗马城的二倍半。 ▪ 三国、晋、南北朝 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和运用 汉代的成就,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佛教建筑大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如洛阳永宁寺、登封嵩岳寺、新疆 赫色尔石窟、敦煌、大同、云岗、龙门等。
59
60
61
2)木构架体系之穿斗式
▪ 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构架,也称穿逗架、穿斗架。 其特点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 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 穿枋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平行的两组木 构架之间,也是用横向的枋与檩连接。
▪ 穿斗式构架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细木料,山面抗风性 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
▪ 混合式构架:即叠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的构架形 式。一般是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 用抬梁式的,称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法。多见于南方 民居中。
54
▪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具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2、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 与布局
▪ 3、独特的单体造型 ▪ 4、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 5、写意的山水园景
55
56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木构建筑以木材构成各种形式的梁架,并作为整 个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主体,墙壁只起围护作用, 多数不承担荷载,故有“墙倒屋不倒”之称。
7
江苏武进淹城遗址(春 秋时小国淹国的都城,
有城墙三圈)鸟瞰
8
3、秦汉-南北朝
▪ 秦 古建走向统一化、大型化,为汉代打下基础。 ▪ 汉 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第一个高峰。木架建筑渐趋
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叠梁式、穿斗式 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普遍建造。斗拱普遍使 用,但形式不统一,未定型。屋顶形式多样化:悬 山顶、庑殿顶、攒尖、歇山、囤顶等。岩墓出现并 盛行,石拱券墓,石梁板墓在东汉开始流行,石雕 艺术发展。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西汉都 城长安城面积约为AD4cent古罗马城的二倍半。 ▪ 三国、晋、南北朝 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和运用 汉代的成就,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佛教建筑大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如洛阳永宁寺、登封嵩岳寺、新疆 赫色尔石窟、敦煌、大同、云岗、龙门等。
59
60
61
2)木构架体系之穿斗式
▪ 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构架,也称穿逗架、穿斗架。 其特点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 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 穿枋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平行的两组木 构架之间,也是用横向的枋与檩连接。
▪ 穿斗式构架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细木料,山面抗风性 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
▪ 混合式构架:即叠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的构架形 式。一般是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 用抬梁式的,称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法。多见于南方 民居中。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PPT课件

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
2.2.1城市建设与宫殿建筑 1.西汉长安城 长安城是西汉的都城。它位于今西 安市渭水南岸的台地上,地势南高北低,
整个城的平面很不规则,其周长约为
21.5 km,有12个城门,城墙用黄土筑 成,最厚处约16 m。
9
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
2.2.1城市建设与宫殿建筑 2.东汉洛阳城 东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室后,由于当时的长安已残破,故建都洛阳。东汉洛 阳城在原东周时期“成周城”的基础上建立而成,北依邙山,南临洛水,而谷水
支流自西向东横贯城中,它依照西汉旧宫模式在纵横轴上建立南北二宫。
10
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06~公元220年)
2.2.2住宅与陵墓 1.住宅 (1)中小型宅舍 小型住宅规模较小,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屋门开在房屋一面的当中或偏在
一旁,房屋的构造除少数用承重墙结构外,大多数采用木构架结构,墙壁用夯土
筑造。窗的形式有方形、横长方形、圆形等多种,屋顶多采用悬山式顶或囤顶。 中型住宅规模较小型宅舍稍大一些,以墙垣构成一个院落,也有三合式与“日” 字形平面的住宅,后者有前后两个院落,而中央一排房屋较高大,正中有楼高起, 其余次要房屋都低矮。
15
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
2.2.2住宅与陵墓 1.住宅 (3)坞壁(也称坞堡,是一种城堡式的大型住宅) 其平面为方形,周围环以高墙,四角均有高两层的角楼,角楼之间有阁道相
通。院内套院,中央竖立高5层的望楼。高耸的望楼与角楼、门楼相互呼应,构
成了坞壁建筑的丰富外形。
16
2.2 两汉时期的建筑(前206~公元220年)
2.1 秦朝时期的建筑(前221~前2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