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4墙梁挑梁及过梁的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砌体结构4墙梁挑梁及梁设计(25页)
![砌体结构4墙梁挑梁及梁设计(25页)](https://img.taocdn.com/s3/m/0c0a4d1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5.png)
= 1.2X[4 + (10+2.1)X1.5] + 1.4 x 6 x 1.5 = 1.2 x 22.15 + 1.4 x 9 =
39-18 kN •挑梁采用C20混凝土,经计算(略),截面通长选 用3cp14纵
筋和<p6 @ 200双肢箍筋,
• 1.抗倾覆验算:
• (1)计算倾覆点: •去匕梁埋入墙体长度h = 2000mm>2.2hb = 2.2 x 350 =
770mm,倾覆点距墙边距离
• xo = 0.3hb = 0.3 x 350 = 105 mm • ( 2 )计算倾覆力矩: •倾覆力矩由阳台上荷载F1k、g1k、p1k和挑梁自重产 生: • Mov = 1.35 x [4 x (1.50 + 0.105) + (10 + 2.1) x (1.5 +
0.105)2/2 + 1.0 x 6 x 0-50 + 0.105)2/2 ] -1.35x(22.00 + 7.73] -37.43kN-m
• (3)计算抗倾覆力矩:
• Mr — 0,8Gr(l2 ~ xo)
-0.8 x [(8+ 2.1) x (2.0—0.105 )2/2
+ 5.24 x 2 x 3 x(1_0.105) + 5.24 x 2 x (3—2) x(1 +
2、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从连续梁端支座延伸出来一定 长度的梁段 称为外伸梁;一端嵌于砌体中,一端悬挑在外 的混凝土梁或板称为悬 臂梁。
三、挑梁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
弹性、带政缝工作和破坏專三冬受力阶段 有限元法分析结果
ffl
f J4f>j 轨碑找 f 出卜 23 rt«rtl 人瑣 Wifcfi 力困
39-18 kN •挑梁采用C20混凝土,经计算(略),截面通长选 用3cp14纵
筋和<p6 @ 200双肢箍筋,
• 1.抗倾覆验算:
• (1)计算倾覆点: •去匕梁埋入墙体长度h = 2000mm>2.2hb = 2.2 x 350 =
770mm,倾覆点距墙边距离
• xo = 0.3hb = 0.3 x 350 = 105 mm • ( 2 )计算倾覆力矩: •倾覆力矩由阳台上荷载F1k、g1k、p1k和挑梁自重产 生: • Mov = 1.35 x [4 x (1.50 + 0.105) + (10 + 2.1) x (1.5 +
0.105)2/2 + 1.0 x 6 x 0-50 + 0.105)2/2 ] -1.35x(22.00 + 7.73] -37.43kN-m
• (3)计算抗倾覆力矩:
• Mr — 0,8Gr(l2 ~ xo)
-0.8 x [(8+ 2.1) x (2.0—0.105 )2/2
+ 5.24 x 2 x 3 x(1_0.105) + 5.24 x 2 x (3—2) x(1 +
2、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从连续梁端支座延伸出来一定 长度的梁段 称为外伸梁;一端嵌于砌体中,一端悬挑在外 的混凝土梁或板称为悬 臂梁。
三、挑梁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
弹性、带政缝工作和破坏專三冬受力阶段 有限元法分析结果
ffl
f J4f>j 轨碑找 f 出卜 23 rt«rtl 人瑣 Wifcfi 力困
6-过梁、圈梁和挑梁PPT课件
![6-过梁、圈梁和挑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5c33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0.png)
(2)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
M r0.8G r(l2x0)
Gr:为挑梁的抗倾覆荷载取挑梁尾部上部45度扩展角的阴影 范 围内的上层恒载及本层墙体自重及本层恒载标准值之和。
l2:Gr作用点至 墙外边缘距离。
l1:挑梁埋入砌体长度
l3:45度扩散范围的水 平长度。
.
18
§ 5-1 结构布置和静力计算方案
V m R a ( 1 x . 2 F g 1 k . 4 F q ) k ( 1 . 2 g 1 k 1 . 4 q 1 k ) l x ( 0 )
(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受拉纵筋计算)
1 10.5fM cb0h2,As fcfby 0h
(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
21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
10
§ 5-1 结构布置和静力计算方案
(3)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 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根直径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 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4)圈梁兼作过梁时,在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 增配。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 hw<ln 时,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 hw≥ln 时,可不考虑梁、板荷载。
.
5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
(2)过梁上墙体的荷载
砖砌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Ln/3时(Ln 为过梁的净跨),
按墙体高度hw 的均布自重计算;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 ≥ ln /3
砌体结构
6 过梁、圈梁、挑梁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1
§ 6.1 过梁设计
M r0.8G r(l2x0)
Gr:为挑梁的抗倾覆荷载取挑梁尾部上部45度扩展角的阴影 范 围内的上层恒载及本层墙体自重及本层恒载标准值之和。
l2:Gr作用点至 墙外边缘距离。
l1:挑梁埋入砌体长度
l3:45度扩散范围的水 平长度。
.
18
§ 5-1 结构布置和静力计算方案
V m R a ( 1 x . 2 F g 1 k . 4 F q ) k ( 1 . 2 g 1 k 1 . 4 q 1 k ) l x ( 0 )
(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受拉纵筋计算)
1 10.5fM cb0h2,As fcfby 0h
(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
21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
10
§ 5-1 结构布置和静力计算方案
(3)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 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根直径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 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4)圈梁兼作过梁时,在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 增配。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 hw<ln 时,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 hw≥ln 时,可不考虑梁、板荷载。
.
5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
(2)过梁上墙体的荷载
砖砌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Ln/3时(Ln 为过梁的净跨),
按墙体高度hw 的均布自重计算;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 ≥ ln /3
砌体结构
6 过梁、圈梁、挑梁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1
§ 6.1 过梁设计
第五节过梁挑梁和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ppt课件41页PPT
![第五节过梁挑梁和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ppt课件4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ed652e01f69e314232944f.png)
2)干缩裂缝形态有垂直贯通裂缝、局部垂直裂缝两种。
(2)因地基发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常见的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形态有:正八字形 裂缝、倒八字形裂缝、层沉降引起的斜向裂缝、底层窗台下 墙体的斜向裂缝。
2.防止墙体开裂的措施 (1)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度和砌体 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 设置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 能性最大的地方。
在其两端l/4范围内设置(l为横墙长度);
5)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与外墙 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
6)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 纵向钢筋不宜少于2φ 4,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或2φ 6 钢筋,钢筋网片或钢筋应自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不小于1m (图10.3.4);
瓦材屋盖、木屋盖或楼盖、轻钢屋盖
间距 50 40 60 50 75 60 100
注:①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 对石砌体、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取表中数 值乘以0.8的系数。当有实践经验并采取可靠措施时,可不遵守本表 规定;
②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③按本表设置的墙体伸缩缝,一般不能同时防止由于钢筋混凝 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 ④层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 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⑤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 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⑥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在进行立面处 理时,必须保证缝隙的伸缩作用。
(2)因地基发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常见的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形态有:正八字形 裂缝、倒八字形裂缝、层沉降引起的斜向裂缝、底层窗台下 墙体的斜向裂缝。
2.防止墙体开裂的措施 (1)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度和砌体 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 设置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 能性最大的地方。
在其两端l/4范围内设置(l为横墙长度);
5)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与外墙 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
6)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 纵向钢筋不宜少于2φ 4,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或2φ 6 钢筋,钢筋网片或钢筋应自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不小于1m (图10.3.4);
瓦材屋盖、木屋盖或楼盖、轻钢屋盖
间距 50 40 60 50 75 60 100
注:①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 对石砌体、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取表中数 值乘以0.8的系数。当有实践经验并采取可靠措施时,可不遵守本表 规定;
②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③按本表设置的墙体伸缩缝,一般不能同时防止由于钢筋混凝 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 ④层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 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⑤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 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⑥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在进行立面处 理时,必须保证缝隙的伸缩作用。
4、圈梁过梁墙梁挑梁 -59页PPT文档资料
![4、圈梁过梁墙梁挑梁 -59页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bcd84f0722192e4436f611.png)
b——截面宽度; z——内力臂,对于矩形截面取
zIS2h3
I——惯性矩;
S——截面面积矩;
h——过梁的截面计算高度。
注:过梁的砂浆强度等级从M2.5变到M10时,若正截面
受弯承载力验算满足,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自动满
足要求,可不必另行计算。
2.钢筋砖过梁的计算 1)内力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取净跨。 2)抗弯计算
砌体结构设计
(2)施工阶段托梁上的荷载 施工阶段作用于托梁上的荷载包括托梁自重、本层楼盖的
恒载和施工荷载以及墙体自重,对于托梁上的墙体自重,无洞口 时取高度为l0max/3的墙体自重(l0max为各计算跨度的最大值), 有洞口时尚应按洞顶以下实际分布的墙体自重复核。 3、使用阶段墙梁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承载力
砌体结构设计
无洞口墙梁,墙梁顶部竖向荷载由墙体的内拱作用和托 梁的拉杆作用共同承受,即墙体以受压为主,托梁则处于偏 心受拉状态。
由于墙梁具有很好的拱作用特性,它比单独托梁的刚度 大得多,其承载力也是单独托梁的好几倍。
砌体结构设计
墙梁受力特点与破坏形态:
墙梁的受力较为复杂,其破坏形态是墙梁设计的重要依据 1、弯曲破坏 当托梁配筋不足,砌体强度较
2) 砖砌平拱过梁的截面计算高度h取过梁底面以上
的墙体高度,但不大于 ln /3。
3)抗弯计算
M ftmW
式中:M ——设计弯矩; f tm ——砌体沿齿缝截面破坏的弯曲抗拉强度设计
值;
W ——过梁的截面抵抗矩。
4)抗剪计算 V fvbz
式中:V ——设计剪力;
f v ——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托梁大部分区段处于偏心受拉状态,仅在中间支座附近很小区段,由于拱 的推力而造成偏心受压和受剪的复合受力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19
三、墙梁的计算
1、计算内容与计算简图 (1)、墙梁的计算简图
20
各计算参数 说明:
墙梁计算跨度LO(L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 1.1Ln(1.1Lni)或Lc(Lci)两者的较小值;Ln(Lni)为净跨, Lc(L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 中心线间的距离Lc(Lci);
Nbti=ηNM2i/H0
简支墙梁:αM=ΨM(1.7hb/l0 -0.03) ;
ΨM=4.5-10a/l0 ; ηN=0.44+2.1hw/l0
连续墙梁:αM=ΨN(2.7hb/l0i -0.08) ;
ΨM=3.8-8a/l0i ; ηN=0.8+2.6hw/l0i 式中:
M1i----荷载设计值Q1、F1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弯矩或 按连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梁各跨跨中最大弯矩;
24(如前图示)
施工阶段托梁上的荷载:
A: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 B:本层楼盖的施工荷载 C:墙体自重可取高度为l0max/3的墙体自重(l0max为
各计算跨度的最大值),开洞时应按洞顶以下实际 分布的墙体自重复核。
25
3、墙梁的托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 托梁跨中截面
应按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计算,其弯矩Mbi及轴 心拉力Nbti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3
2、墙梁荷载计算
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
(1)、承重墙梁 A: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
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 B: 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
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 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 (2)、自承重墙梁 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自重及托梁以上墙体自 重。
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22
(2)、墙梁的计算内容
考虑托梁与墙体的组合作用,墙梁应分别进行: a、使用阶段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b、使用阶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c、使用阶段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
计算; d、施工阶段托梁承载力验算。
自承重墙梁可不验算墙体受剪承载力和砌体局部受 压承载力。
(1)、弯曲破坏 (2)、剪切破坏 (3)、弯剪破坏 (4)、局压破坏
14
5、连续墙梁的破坏形态
(1)、斜拉破坏 (2)、斜压破坏 (3)、剪压-局压破坏
15
两跨连续墙梁的破坏(试验结果)
16
二、墙梁的一般规定(如图所示)
墙梁类别 (m)
墙高 hw/Loi
托梁高 hb/Loi
1、墙梁适用于: 商店-住宅、车库-住宅、小型生产车间
3
2、分类 按受荷性质 :① 承重墙梁 ② 自承重墙梁 按结构形式: ① 简支墙梁 ② 连续墙梁 ③ 框支墙
梁; 按开洞类型: ① 无洞口墙梁 ② 有洞口墙梁
4
5
(a) 无洞口简支墙梁; (b) 有洞口双跨框支墙梁;
6
一、墙梁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
洞宽 bh/Loi
洞高hh
≤5hw/6且
≤18 ≤9 ≥0.4 ≥1/10 ≤0.3
hw-
hh≥0.4m
自承重墙梁 ≤18 ≤12 ≥1/3 ≥1/15 ≤0.8
hw---墙体计算高度; hb---托梁截面高度; Loi---墙梁计算跨度; bh---洞口宽度; hh----洞口高度,对窗洞取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Mbi=M1i+αMM2i
Nbti=ηNM2i/H0
对简支墙梁:αM=ΨM(1.7hb/l0 -0.03)
ΨM=4.5-10a/l0
ηN=0.44+2.1hw/l0
对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αM=ΨN(2.7hb/l0i -0.08)
ΨM=3.8-8a/l0i
26
ηN=0.8+2.6hw/l0i
Mbi=M1i+αMM2i
17
注: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 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 小于0.1Lo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 0.5m;
计算高度范围内一般每跨仅允许设置一个洞口, 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上下层宜对齐;
M2i----荷载设计值Q2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弯矩或按连 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梁各跨跨中弯矩中的最大值;
αM----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跨中弯矩系数,可按 公式计算,但对自承重简支墙梁应乘以0.8;简支墙 梁中的hb/l0>1/6时,取hb/l0 =1/6;连续墙梁和框支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 hw>LO时,取hw=LO(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 LO取各跨的平均值);
21
各计算参数 说明: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w+0.5hb; 翼墙计算宽度b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
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 框架柱计算高度Hc,取Hc=Hcn+0.5hb;Hcn为框架
10
竖向荷载下有洞口简支墙梁托梁内力分布图(弹性 计算结果) (a)轴力图;(b)弯矩图;(c) 剪力图;
11
3、简支墙梁的破坏形态
(1)、弯曲破坏 (2)、剪切破坏: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劈裂破坏 (3)、局压破坏: 纵筋锚固长度不足,支座处托梁
或砌体的局部受压破坏→构造措施
12
13
4、框支墙梁的破坏形态
第四章 墙梁、挑梁及过梁的设计
第一节 墙梁 第二节 挑梁 第三节 过梁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第一节 墙梁
墙体不仅作为荷载作用在托梁 上,而且作为结构的一部分与托 梁共同工作,这种由钢筋混凝土 托梁和梁上计算高度范围内的砌 体墙组成的组合构件,称为墙梁。
1、无洞口简支墙梁的有限元分析 (托梁偏心受 拉、墙体大部分受压)
7
无洞口简支墙 梁应力图(弹
a
性计算结果)
(a) 正应力;
(b) 剪应力;
(c) 主应力轨
b
迹线;
8
c
竖向荷载下无洞口简支墙梁托梁内力分布图(弹 性计算结果) (a)轴力图;(b)弯矩图;(c)剪力图;
9
2、有洞口简支墙梁有限元 计算分析 跨中开洞简支墙梁的弹性 计算结果 (a)截面应力图; (b)主应力轨迹线; (c)组合拱受力体系;
19
三、墙梁的计算
1、计算内容与计算简图 (1)、墙梁的计算简图
20
各计算参数 说明:
墙梁计算跨度LO(L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 1.1Ln(1.1Lni)或Lc(Lci)两者的较小值;Ln(Lni)为净跨, Lc(L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 中心线间的距离Lc(Lci);
Nbti=ηNM2i/H0
简支墙梁:αM=ΨM(1.7hb/l0 -0.03) ;
ΨM=4.5-10a/l0 ; ηN=0.44+2.1hw/l0
连续墙梁:αM=ΨN(2.7hb/l0i -0.08) ;
ΨM=3.8-8a/l0i ; ηN=0.8+2.6hw/l0i 式中:
M1i----荷载设计值Q1、F1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弯矩或 按连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梁各跨跨中最大弯矩;
24(如前图示)
施工阶段托梁上的荷载:
A: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 B:本层楼盖的施工荷载 C:墙体自重可取高度为l0max/3的墙体自重(l0max为
各计算跨度的最大值),开洞时应按洞顶以下实际 分布的墙体自重复核。
25
3、墙梁的托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 托梁跨中截面
应按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计算,其弯矩Mbi及轴 心拉力Nbti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3
2、墙梁荷载计算
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
(1)、承重墙梁 A: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
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 B: 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
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 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 (2)、自承重墙梁 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自重及托梁以上墙体自 重。
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22
(2)、墙梁的计算内容
考虑托梁与墙体的组合作用,墙梁应分别进行: a、使用阶段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b、使用阶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c、使用阶段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
计算; d、施工阶段托梁承载力验算。
自承重墙梁可不验算墙体受剪承载力和砌体局部受 压承载力。
(1)、弯曲破坏 (2)、剪切破坏 (3)、弯剪破坏 (4)、局压破坏
14
5、连续墙梁的破坏形态
(1)、斜拉破坏 (2)、斜压破坏 (3)、剪压-局压破坏
15
两跨连续墙梁的破坏(试验结果)
16
二、墙梁的一般规定(如图所示)
墙梁类别 (m)
墙高 hw/Loi
托梁高 hb/Loi
1、墙梁适用于: 商店-住宅、车库-住宅、小型生产车间
3
2、分类 按受荷性质 :① 承重墙梁 ② 自承重墙梁 按结构形式: ① 简支墙梁 ② 连续墙梁 ③ 框支墙
梁; 按开洞类型: ① 无洞口墙梁 ② 有洞口墙梁
4
5
(a) 无洞口简支墙梁; (b) 有洞口双跨框支墙梁;
6
一、墙梁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
洞宽 bh/Loi
洞高hh
≤5hw/6且
≤18 ≤9 ≥0.4 ≥1/10 ≤0.3
hw-
hh≥0.4m
自承重墙梁 ≤18 ≤12 ≥1/3 ≥1/15 ≤0.8
hw---墙体计算高度; hb---托梁截面高度; Loi---墙梁计算跨度; bh---洞口宽度; hh----洞口高度,对窗洞取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Mbi=M1i+αMM2i
Nbti=ηNM2i/H0
对简支墙梁:αM=ΨM(1.7hb/l0 -0.03)
ΨM=4.5-10a/l0
ηN=0.44+2.1hw/l0
对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αM=ΨN(2.7hb/l0i -0.08)
ΨM=3.8-8a/l0i
26
ηN=0.8+2.6hw/l0i
Mbi=M1i+αMM2i
17
注: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 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 小于0.1Lo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 0.5m;
计算高度范围内一般每跨仅允许设置一个洞口, 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上下层宜对齐;
M2i----荷载设计值Q2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弯矩或按连 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梁各跨跨中弯矩中的最大值;
αM----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跨中弯矩系数,可按 公式计算,但对自承重简支墙梁应乘以0.8;简支墙 梁中的hb/l0>1/6时,取hb/l0 =1/6;连续墙梁和框支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 hw>LO时,取hw=LO(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 LO取各跨的平均值);
21
各计算参数 说明: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w+0.5hb; 翼墙计算宽度b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
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 框架柱计算高度Hc,取Hc=Hcn+0.5hb;Hcn为框架
10
竖向荷载下有洞口简支墙梁托梁内力分布图(弹性 计算结果) (a)轴力图;(b)弯矩图;(c) 剪力图;
11
3、简支墙梁的破坏形态
(1)、弯曲破坏 (2)、剪切破坏: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劈裂破坏 (3)、局压破坏: 纵筋锚固长度不足,支座处托梁
或砌体的局部受压破坏→构造措施
12
13
4、框支墙梁的破坏形态
第四章 墙梁、挑梁及过梁的设计
第一节 墙梁 第二节 挑梁 第三节 过梁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第一节 墙梁
墙体不仅作为荷载作用在托梁 上,而且作为结构的一部分与托 梁共同工作,这种由钢筋混凝土 托梁和梁上计算高度范围内的砌 体墙组成的组合构件,称为墙梁。
1、无洞口简支墙梁的有限元分析 (托梁偏心受 拉、墙体大部分受压)
7
无洞口简支墙 梁应力图(弹
a
性计算结果)
(a) 正应力;
(b) 剪应力;
(c) 主应力轨
b
迹线;
8
c
竖向荷载下无洞口简支墙梁托梁内力分布图(弹 性计算结果) (a)轴力图;(b)弯矩图;(c)剪力图;
9
2、有洞口简支墙梁有限元 计算分析 跨中开洞简支墙梁的弹性 计算结果 (a)截面应力图; (b)主应力轨迹线; (c)组合拱受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