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和墙梁

合集下载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与框支墙梁。

可划分为承重墙梁与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与烧结多孔砖砌体与配筋砌体得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得规定。

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得距离αi,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 oi。

对多层房屋得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得一般规定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得墙梁可参照使用;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得高度,带阁楼得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得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得距离不应小于0、5m;4 h 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h b—托梁截面高度;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b h—洞口宽度;h 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得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

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 墙梁计算跨度l0(l oi),对简支墙梁与连续墙梁取1、1l n(1、1l ni)或l c(l ci)两者得较小值;l n(l ni)为净跨,l c(l 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

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得距离l c(l ci);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l0时,取h w=l0(对连续墙梁与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得平均值);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 w+0、5h b;4) 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得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与l0/6;5) 框架柱计算高度H c,取H c=H cn+0、5h b;H cn为框架柱得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得距离。

7、3、4 墙梁得计算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使用阶段墙梁上得荷载1) 承重墙梁(1) 托梁顶面得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得恒荷载与活荷载;(2) 墙梁顶面得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得恒荷载与活荷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得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

(土建施工)圈梁过梁挑梁和墙梁的构造

(土建施工)圈梁过梁挑梁和墙梁的构造

圈梁、过梁、挑梁和墙梁
一、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熟悉圈梁的部署原那么及构造要求;
掌握过梁上荷载的计算及过梁的构造要求;
了解挑梁及墙梁的构造要求。

能力目标:具备分清混合结构房屋里零星构件〔圈梁、过梁、挑梁及墙梁〕的能力;
具备理部署混合结构房屋圈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圈梁、过梁、挑梁、墙梁的构造要求
难点:过梁上荷载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实例分析等方法。

四、教学实施
课前:教师利用云课堂APP部署任务,学生在课前观看本节的内容,并答复教师在云课堂APP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课中:教师首先通过图片介绍圈梁的位置及作用,然后讲解圈梁的部署原那么和构造要求;其次介绍过梁的分类,重点介绍过梁上荷载的计算;再次介绍挑梁的构造要求;最后介绍墙梁的概念和构造要求。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发一些建筑的立面,让大伙儿依据所学试着认识过梁、挑梁、墙梁,并部署圈梁,之后请各个小组将讨论的结果派代表进行论述,小组进行互评打分,最后老师点评。

课后:教师通过云课堂APP部署相关知识点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总结学生学习的缺乏。

五、教学小结
学生通过云课堂APP进行本次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并进行下次课程任务部署。

砌体结构第6章 过梁、圈梁、挑梁和墙梁

砌体结构第6章 过梁、圈梁、挑梁和墙梁
砌体结构第6章 过梁、圈梁、挑梁和墙梁
教学要求:本章让学生了解圈梁的设置和构 造要求;理解过梁、挑梁、墙梁的受力性能和破 坏形态,并掌握这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构 造要求;深刻了解墙体的一般构造要求和防止或 减轻墙体开裂的构造措施。
6.1 过 梁 6.1.1过梁的分类及应用范围
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顶部承受洞口上部一定范围内荷载的梁。 常用的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和砖砌过梁。 砖砌过梁按其构造不同为:钢筋砖过梁和砖砌平拱等。
钢筋面积
A s0.8M h 5 0fy
4.8 2160 3.9 5m2m 0.8 5582 570
选用2 6钢筋(as=57mm2)
(3)受剪承载力计算
z2h260040m0m 33
fvbz=0.14×240×400=13440N=13.44kN>V=12.86kN 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6.2 圈 梁
圈梁——砌体结构房屋中,在墙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 闭的钢筋混凝土梁;
檐口圈梁——位于房屋檐口处的圈梁又称为; 地圈梁(基础圈梁)——位于0.000以下基础顶面处设 置的圈梁。
圈梁的作用:
圈梁能够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 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6.2.1 圈梁的设置
1 挑梁抗倾覆验算
砌体墙中钢筋混凝土挑梁可按下式进行抗倾覆验算:
Mov≤Mr
式中
Mov ——挑梁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点产生的倾覆力矩; Mr ——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
试验表明,挑梁倾覆破坏时其倾覆点并不在墙边,而是 距墙外边缘x0处。
挑梁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①当l1≥2.2hb时,可近视采用 x0=0.3hb

过梁、墙梁及挑梁

过梁、墙梁及挑梁
3.9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3.10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三、过梁上的荷载 竖向的分类: ① 墙体的自量 ② 由楼板传来的荷载
3.11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1)、墙体的自重 《规范》规定过梁墙体自重荷载如下:
1)对砖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ιn/3 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墙体高度 hw≥ιn/3时,应按高度为ιn/3墙体的均布自 重来采用;
(1)砖砌平拱过梁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按式3.56计算,计算高度
取过梁底面以上的墙体高度,但不大于ln/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式3.57计算
3.16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2)、钢筋砖过梁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M 0.85h0 f y As
(3)、钢筋混凝土过梁 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过梁下局部
3.46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2、墙梁的计算荷载 1)承重墙梁
(1)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 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
(2)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 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 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 近似化为均布荷载。
3.47
3.40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1)、墙体总高度和墙梁跨度控制在表6.1 的范围内是稳妥、可靠的。
(2)、为了防止斜拉破坏,墙体高跨比 hw/loi应不小于0.4(承重墙梁)或1/3(自承 重墙梁)。
拖梁的刚度愈大,愈有利于改善墙体的抗剪性 能和拖梁支座上部砌体的局部受压性能,因而 拖梁的高跨比hb/loi不应小于1/10(承重墙梁) 或1/15(自承重墙梁)。
3.41

过梁、墙梁及挑梁

过梁、墙梁及挑梁
对砖和小型砌块砌体,当梁、板下的墙体高 度hw<ιn时(ιn为过梁的净跨),应计入梁、 板传来的荷载。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 hw≥ιn时,可不考虑梁、板荷载。
3.15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四、过梁的承载力计算和构造要求
1、过梁承载力计算 根据过梁破坏特征,过梁必须进行正截面受弯
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当洞距(a为洞口边至墙梁最近支座中 心的距离)较小(a/l0<1/4)时,拖梁 在洞口内侧截面产生垂直裂缝,一般在拖 梁与墙体交界处同时产生水平裂缝。荷载 继续增加时,使钢筋受拉屈服破坏,拖梁 呈大偏心受拉构件。
3.34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当洞距(a为洞口边至墙梁最近支座中 心的距离)较大(a/l0>1/4)时,与上述 情况相似,但拖梁呈小偏心受拉破坏。
3.22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对于无洞口墙梁,墙体主要受压, 拖梁处于小偏心受拉状态。墙梁顶部 荷载由墙体的内拱作用和拖梁的拉杆 作用共同承受。
3.23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墙梁在顶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有以下 几种:
弯曲破坏
剪切破坏
斜拉破坏 斜压破坏
局部受压破坏
3.24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2)剪切破坏 当托梁配筋较多,砌体强度较低
时,一般hw/lo适中,则由于支座 上方墙体出现斜裂缝并延伸至托梁 而发生墙体的剪切破坏。墙体剪切 破坏有以下两种形式:
3.27
第六章 过梁、墙梁及挑梁
1)、斜拉破坏
当墙体高跨比hw/lo<0.35~0.4,砂 浆强度较低或集中荷载作用位置(aF/ lo)较大时(aF为集中荷载到最近支座 的距离),墙体中部的主拉应力大于砌体 沿齿缝截面的抗拉强度而产生斜裂缝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和墙梁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和墙梁
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钢筋砖过梁
5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砖砌平拱过梁
6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砖砌弧拱过梁
7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钢筋混凝土过梁
8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13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2 钢筋混凝土圈梁
圈梁的布置 1 单层房屋(檐口或窗顶标高处) 2 多层房屋(檐口标高、纵横墙、托
梁墙梁顶面) 3 基础圈梁(基础顶面)
14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圈梁的构造 1 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 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 口上部增设相同截 面的附加圈梁。 2 钢筋混凝土圈 梁的宽度宜与墙厚 相同
挑梁的设计计算
针对挑梁可能发生的三种破坏形态, 在挑梁计算中应进行相应的验算或计算。
1 抗倾覆验算 2 局部受压验算 3 挑梁的配筋计算
21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挑梁的设计计算 抗倾覆验算
式中: Mr—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 Mov—挑梁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
点产生的力矩;
22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过梁上的荷载 梁板荷载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 <l n 时,应计 算梁、板传来的荷载,如hw ≥ l n ,则可不计
梁、板的作用。
9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上的荷载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7。

3.2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的规定。

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αi,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

15l 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

07l oi。

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

3.2 墙梁的一般规定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

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4 h 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

3.3条取用;h b-托梁截面高度;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

3条取用;b h—洞口宽度;h 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7.3.3 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

3采用.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1)墙梁计算跨度l0(l 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 n(1。

1l ni)或l c(l ci)两者的较小值;l n(l ni)为净跨,l c(l 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

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 c(l ci);2)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l0时,取h w=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3)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 w+0。

5h b;4) 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

5h(h 为墙体厚度)和l0/6;5)框架柱计算高度H c,取H c=H cn+0.5h b;H 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7。

3.4 墙梁的计算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1)承重墙梁(1)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2)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

砌体结构设计要求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要求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的规定。

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αi ,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oi。

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的一般规定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4 h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hb—托梁截面高度;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bh—洞口宽度;h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

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1) 墙梁计算跨度l0(l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n(1.1lni)或lc(lci)两者的较小值;ln (lni)为净跨,lc(l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

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c (lci);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w >l0时,取hw=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hw+0.5hb;4) 翼墙计算宽度b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5) 框架柱计算高度Hc ,取Hc=Hcn+0.5hb;H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7.3.4 墙梁的计算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1) 承重墙梁(1) 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2) 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砌体结构
——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中,为了承受 洞口处墙体荷载、加强墙体整体性,以及设 置大跨度洞口、挑出阳台等需要,在墙体的 适当部位应设置以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主的其 他构件,他们与墙体共同工作。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在挑梁计算中应进行相应的验算或计算。
(1)抗倾覆验算
(2)局部受压验算
(3)挑梁的配筋计算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挑梁的设计计算
抗倾覆验算
M ov M r
式中: Mr—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
Mov—挑梁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
点产生的力矩;
第六章过梁、圈梁、梁与墙梁
挑梁的设计计算
局部受压验算
圈梁的类型
(1)钢筋砖圈梁
(2)预制圈梁
(3)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2 钢筋混凝土圈梁
圈梁的作用
(1)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
(2)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
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3)通过洞口的圈梁还可兼做过梁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2 钢筋混凝土圈梁
Nl f Al
式中: η—梁底面压应力图形的完整系数, 可取0.7。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挑梁的设计计算 挑梁的配筋计算 挑梁的配筋计算按照钢筋混凝土受弯构 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计算。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过梁上的荷载 墙体荷载
对于混凝土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
高度hw < ln /2时,应按全部墙体的自重作为均
布荷载考虑。 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 ≥ ln/2
时,应按高度ln /2的墙体自重作为均布荷载 考虑。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2 钢筋混凝土圈梁
在房屋墙体内沿水平方向同一标高设置胡封闭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称为圈梁
设置在门窗洞口顶部承受洞口上部一定 范围内荷载的梁称为过梁 过梁的作用
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的墙体重量以及
梁、板传来的荷载。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1)钢筋砖过梁 (2)砖砌平拱过梁 (3)砖砌弧拱过梁 (4)钢筋混凝土过梁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挑梁的受力特点
(1)弹性阶段(2)裂缝开展阶段(3)破坏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挑梁的破坏形态
(1)倾覆破坏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挑梁的破坏形态 (2)砌体的局部受压破坏
(3)挑梁自身的破坏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3 钢筋混凝土挑梁
挑梁的设计计算 针对挑梁可能发生的三种破坏形态,
圈梁的布置 (1)单层房屋(檐口或窗顶标高处) (2)多层房屋(檐口标高、纵横墙、托 梁墙梁顶面) (3)基础圈梁(基础顶面)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圈梁的构造 ( 1 )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 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 口上部增设相同截
面的附加圈梁。
(2)钢筋混凝土圈
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钢筋砖过梁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砖砌平拱过梁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砖砌弧拱过梁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钢筋混凝土过梁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上的荷载
梁板荷载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 < ln时,应计
算梁、板传来的荷载,如hw ≥ ln ,则可不计
梁、板的作用。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上的荷载
墙体荷载 对于砖砌墙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
hw<ln/3时,应按全部墙体的自重作为均布荷 载考虑。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 ≥ ln /3时, 应按高度ln /3的墙体自重作为均布荷载考虑
梁的宽度宜与墙厚
相同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圈梁的构造 (3)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3 钢筋混凝土挑梁
一端嵌入墙内、另一端悬臂挑出的梁称为 挑梁。依靠压在埋入部分的上部砌体重力以及 上部楼、屋盖传来的竖向荷载防止倾覆。 挑梁的用途
雨蓬、阳台、悬挑楼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