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 王晓明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一、智能电网的概念及背景智能电网是一种可以实现高可靠性、高效能、高安全性的电力系统。
为了应对绿色能源、电力市场化、信息化等新形势,智能电网应运而生。
它是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结合了信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优化,使电力系统更加智能、可靠、灵活、高效。
智能电网是现代电力系统的升级版,它包括了分布式电源、储能设施、智能传感器等组成部分,通过数据通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电网的实时监控和优化。
二、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智能电网的实现离不开以下关键技术:1.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它包括了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
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智能电网的信息系统,实现了电网中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2. 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以实现对电网各个部分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后续的控制和优化提供数据基础。
3. 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包括了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智能调度等技术手段。
控制技术的实现使得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
4.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是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支撑。
智能电网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数量巨大且形式复杂。
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这些数据的快速处理,进而推进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升级。
5. 安全性技术智能电网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流和能量流,安全性技术的实现可以确保数据、设备、人员等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保障。
安全性技术包括了加密技术、信息认证技术等。
三、智能电网的应用研究智能电网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 电力生产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监控和控制,从而提高电力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电力输送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输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监控和控制,从而提高电力输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电力使用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电力使用的智能化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分析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分析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方法 (4)2.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概述 (5)2.1 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概念 (6)2.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7)2.3 新型农村配电网的特点 (8)3.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技术 (9)3.1 智能传感器技术 (11)3.2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1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14)3.4 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 (15)3.5 优化调度与管理技术 (16)4.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方案设计 (18)4.1 系统架构设计 (19)4.2 设备选型与配置 (21)4.3 软件设计与实现 (22)4.4 系统集成与测试 (24)5.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施与应用 (25)5.1 实施过程与管理 (27)5.2 应用效果评估 (28)5.3 典型案例分析 (30)6. 总结与展望 (31)6.1 主要工作总结 (32)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4)6.3 进一步研究方向与建议 (35)1. 内容概览随着国家对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的重视和投入,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已成为农村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档旨在分析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现状、需求、技术挑战以及实施策略,为农村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本文将对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明确改造的目标和价值。
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梳理,总结出当前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然后,分析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面临的技术挑战,如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智能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和建议,以推动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顺利进行。
1.1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正处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新阶段。
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

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
智能配电网是一种基于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现代化配电系统,可通过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提高电能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中,智能配电网的应用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重点介绍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能实时监测电网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通过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可以用于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中,传感器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电网的负荷状态、线路的损耗情况等,为优化配电网络拓扑结构和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数据支持。
智能计量技术也是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
智能计量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能的使用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包括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于计费管理,还可以用于负荷预测和负荷管理,通过合理安排电力供应,优化配电网络的运行。
智能保护技术也是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
智能保护技术可以及时检测电网中的故障信息,并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自动实施保护措施。
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中,智能保护技术可以预防故障的发生,缩短故障恢复时间,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智能配电网还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电网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和处理,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优化电网的运行策略。
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负荷预测、电网异常检测、优化线路规划等方面,提高电网的性能和可靠性。
试析新型农网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

2 网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关键技术 农
2 1新 型 农 网智 能 调 度技 术 思 考 . 智 能 调 度 是 建 设 中 国特 色 的 坚 强 智 能 电 网 的 关键 内容 之 是 智 能 输 电 网 的 神 经 中枢 , 维 系 电 力 生 产 过 程 的基 础 , 是 是保 障智 能 电 网运 行 和发 展 的重 要 手 段 。 电 网 的 快速 发展 要 求 电 网运 行 更 加 智 能化 。传 统 的经 验 型 分 析 型 调 度模 式 已 经 不 能 适应 新 要 求 ,必须 结 合 科 技 进 步 .打 造 智 能 化 的 电 网 调 度。 未来 的农 网智 能 调 度体 系 的特 征 是 : 体 化 集 成 支 撑 , 一 全 景 化 预警 监 控 、 视化 多 维 展 现 , 益 化 决 策 管 理 。农 网智 能 可 精 调 度 的依 托 载 体 是农 网一 体 化 智 能 调 、 、 、 ( 度 自动 集 配 管 调 化 、 控 站 自动 化 、 网 自动 化 、 度 管理 信 息 化 ) 术 支 撑 平 集 配 调 技
1 . 息 网 络 通 信现 状 4信
目前 , 用 于 农 网 自动 化 的通 信 方 式 主 要 有 光 纤 通 信 、 应 租 用 电信 网 络通 信 、 电力 线 载 波 通 信 、无 线 通 信 ( D A G R C M /P S 等 ) 方 式 。 一小 部 分 地 区 由于基 础 薄 弱 或 者 地 域 限 制 . 等 目前 采用 租 用 电信 网络 通信 、 D L通 信 或 者 载波 通 信 等 方 式 。 A S
对州
学 术 论 丛
姜 忠建
山 东省 莱 阳市 供 电公 司 山 东
试析新型农 网 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
2021年度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1年度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度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行业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鼓励和推动电力行业的科学技术创新,促进电力建设的科技进步,2021年度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出了一等奖,以下将对该奖项的获奖项目进行介绍。
获奖项目名为《智能电网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该项目以智能电网建设为目标,围绕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研究并应用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实际应用成果。
该项目在智能电网安全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研究智能电网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提出了一套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安全监测、安全预警和安全防护措施等。
该体系能够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及时预警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全防护,有效提高了智能电网的安全性。
该项目在智能电网稳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研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调度方法。
该方法能够实时分析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电力供需状况和各种因素的影响,精确预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自动调整电力供给和负荷分配,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该项目还在智能电网高效运行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研究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能耗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提出高效的运行策略,实现电力设备的智能管理和能耗的最优化,大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该项目的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还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年度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评选,充分体现了电力行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推崇。
获得该奖项的《智能电网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不仅在智能电网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也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概述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配电网运行方式以固定网络结构和被动管理方式为主,已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复杂需求。
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推动现代配电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以其高度的灵活性、智能化和自适应性,为现代配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配电网的灵活互联、智能控制和优化配置,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分布式电源接入与控制、高级量测体系(AMI)以及配电网自动化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为配电网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型柔性配电装备如智能软开关(SOP)、能量路由器等的发展也为配电网的柔性互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关键技术,提高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配电网与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电力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现代配电网向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的概念与特点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作为传统配电网的升级与革新,是在原有配电网基础上融入了智能化、信息化、互联网化等先进技术手段的新型电网体系。
其核心概念在于“柔性”与“智能”,即通过柔性互联技术实现配电网的灵活调节与优化配置,同时借助智能化手段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柔性互联技术使得配电网具备了更加灵活的调节能力。
通过采用智能软开关、能量路由器等先进设备,实现对配电网中电能流向和功率分配的精准控制,有效应对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带来的电能波动问题,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力便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
然而,由于既有电网的老化和基础设施的短板,电力供应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频繁的停电、负荷不平衡等。
因此,实现电网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一、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实现电网智能化的基础。
通过将传感器、终端设备和通信网络相连接,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电网中各个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
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能源消耗情况,将这些数据通过通信网络反馈给智能控制中心,以便及时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
物联网技术还可以远程监控电力设备,实现远程诊断和故障排除,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二、大数据分析电网智能化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从这些海量数据中发现隐藏的规律和趋势,为电网运行提供实时、准确的决策支持。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电力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合理规划电力的生产和调度。
大数据分析还可以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电事故的发生。
此外,大数据分析还可以优化电力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三、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智能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智能算法应用于电网控制系统中,可以实现电网的自动化运行。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电网负荷进行预测和调度,可以在保证电力供应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电网的脆弱环节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通过学习和迭代,不断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提高电网的自适应能力和稳定性。
四、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电网智能化的重要支撑。
通过将电网中的数据存储、计算和处理等功能移至云端,可以实现电网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云计算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方案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方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们对生活便利性和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农村地区的电网也不能例外。
如何实现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方案,提高供电效率、减少损耗,成为当前电力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当前农村电网面临的问题农村电网存在供电不稳定、老旧设备、故障率高、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村发展的需求。
传统电网运营模式效率低下,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很大矛盾。
二、智能化技术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手段,实现对农村电网的监控、管理、优化。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及时发现供电故障、预测设备寿命、提高供电质量。
三、智能化设备在农村电网中的作用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设备自动化、远程控制、智能巡检等功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化设备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电网的影响,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四、推动农村电网智能化的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鼓励电力企业加大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力度。
政策支持是推动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关键。
五、农村电网智能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农村电网智能化可以提高供电效率、减少损耗、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
智能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投资,但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农村电网智能化解决方案农村电网智能化解决方案包括设备更新、智能化系统建设、数据分析平台等多个部分。
需要电力企业综合考虑,制定全面的智能化建设方案。
七、智能化系统对农村电网的影响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电网的自动化、集中化管理,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响应,减少供电故障对农村生产生活的影响。
八、人工智能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算法等手段,实现对农村电网设备的健康状态监测和预测。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电力企业及时发现问题、预防事故,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九、物联网在农村电网中的作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数据共享,实现电网设备互联互通。
浅析我国建设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浅析我国建设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技术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农村电网在国家电网系统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够使得国家电网在未来发展中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将农村电网的建设的智能化发展对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主要针对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价值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提出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核心技术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技术引言与传统的配电网络相比,智能电网在技术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尤其将自动化的配电技术融入配电网络的管理工作中,使得智能电网的管理更加高效。
另外,农村电网与城市电网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而加快我国农村电网的建设,能够极大地满足我国农村的使用需求,进而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通过对将智能电网融入农村电网中,科学地对农村电网进行高效配置,不但能够实现农村电网配电的自动化,还能够保障每一个用户的实际需求,使得农村电网在进行电力规划时更加具有前瞻性。
1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价值1.1 大多数农村所在的地理位置都处于较为偏僻的山区当中,所以在建设电网的过程中不管是对整体线路进行构架还是对已建电网进行检查维修时实际难度都非常大。
同时因为农村电网的建设与其他电网的建设相比之下缺少投资的资金,所以农村电力方面的相关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都低于其他电网。
尽管在农村对电网进行了建设使得农村电网的水平得到了一些保障,但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所需的用电量也大幅度增长,这就导致农村电网出现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电路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也层出不穷。
因为有着农村经济状况的限制,所以只有在已有的条件之下对网架的承载能力进行提高才可以保证农村的正常用电,除此之外增强网架的承载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发展。
1.2 对农村进行实际的供电时因为并没有详细精确的规划,所以就会导致在农村电网变压器当中的配置存在很多问题。
浅析我国建设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浅析我国建设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作者:赵晨星赵志伟苏静来源:《山西农经》 2018年第15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技术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农村电网智能化技术也提上日程。
阐述当前阶段我国农村电网建设的现状,分析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希望对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电网;智能化;关键技术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5-0110-01中国图书分类号:TM76文献标志码:A1我国农村电网建设现状配电网在电力网中起着分配电能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电网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村电网可靠性得到了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电网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
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电网建设为农村用电环境的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我国农村电网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农村电网可靠性较低。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存在故障隔离能力低、网架结构薄弱、电源点交叉过多等问题。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造成电网系统抵抗不稳定因素的能力较差。
其次,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利用率低。
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电网通信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使用量和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且主要用于供电部门单方面使用上,用户不能实时参与其中,用电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导致电力供需发生一定的矛盾[1]。
2农村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内容农村智能电网建设主要包括装备建设、自动化与优化运行建设和智能通信建设。
2.1农村智能电网装备建设主要有智能配电开关、智能变电站和智能配电设备。
从作用来看,智能配电开关可以实现非平面接触结构开关操动机构、断路器、气体绝缘开关和固体绝缘开关的智能化;智能变电站可以优化农村电网检修、实现变电设备的在线监测,提高电网在线管理的能力;智能配电设备是指通过引入智能化的配电柜,完善智能电网建设的基本需求。
2.2自动化与优化运行建设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离不开低压电网统一采集与交换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对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有效提升电网防护系统。
乡村电气设施智能化改造电气工程师的新使命

乡村电气设施智能化改造电气工程师的新使命在当代社会中,科技的快速发展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特别是电气领域。
乡村电气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成为电气工程师面临的新使命。
本文将探讨乡村电气设施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性,以及电气工程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首先,乡村电气设施智能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电气设施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
然而,乡村地区的电气设施相对滞后,迫切需要智能化改造。
智能化设备的引入可以提高农村电网的负荷管理能力,减少能源浪费,优化供电质量。
同时,智能化改造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电气工程师在乡村电气设施智能化改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电气工程师需要从整体规划的角度出发,对乡村电气设施的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他们需要了解设施的老化程度、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客户的需求。
通过这些评估,电气工程师可以提供有效的改造方案,满足农村地区的电力需求。
其次,电气工程师需要具备智能化设备的专业知识。
在电气设施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智能设备的选型、采购以及安装调试都需电气工程师参与和指导。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设备的特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并在施工过程中确保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按照规范进行。
此外,电气工程师还需要具备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的能力。
在乡村地区,电气设施分布广泛,传统的现场检修方式效率低下。
而通过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电气工程师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故障排查的效率。
因此,电气工程师需要熟悉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操作,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乡村电气设施智能化改造对电气工程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新使命,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了解最新的智能化设备和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乡村电气设施智能化改造给电气工程师带来了新的使命。
电气工程师需要从整体规划、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到远程监控等方面全面参与改造过程。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 王景波

农村智能电网建设的智能装备主要包括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开关、智能配电设备三部分。农村智能变电站建设应着力解决农网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设备优化检修、变电设备智能化控制的智能化平台建设问题,使变电站处于主设备全寿命周期智能在线管理状态。农网智能配电开关建设方面,对断路器、非平面接触结构开关操动机构、固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开关等设备实现智能化配套建设。农网智能配电设备方面,研制或引入符合智能配电网功能的配电柜和箱变,使配电台区具有较高的智能自适应,设计出智能一体化管理的配电终端方案。
1.3严重缺乏技术人员
由于农村电网智能化发展较晚,同时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许多专业性的人才不愿意进入农村电网工作。这就使得农村电网在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存在技术管理不规范、自动化装备应用不熟练的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2农村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
农村智能电网建设主要包括装备建设、自动化与优化运行建设和智能通信建设。
3.2智能变电站技术
在某种程度上说,变电站是整个农村电网智能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农网所有信息数据采集的基础,因此,对于变电站的智能建设以及智能变电站技术研究十分重要。新型农村电网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100kV及以下变电站的光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第二,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及IEEE158对时协议技术,建立相关设备实施技术、建立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的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建立智能变电站通信系统的相关仿真模型与技术,以及仿真和评估工具的开发;第三,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故障在线监测、控制、恢复技术,以及网络冗余拓扑结构中的负载均衡技术等。
1.2农村电网的建设缺少科学规划
农村电网建设工程战线长、地域跨度大、社会环境复杂、建设时间不集中等特点,导致了农村电网设计工作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这部分费用占整个电网建设的比重可观。为了将更多的费用用在电网的实际施工中,许多地区大大压缩了设计费用的开支,取而代之的由建设单位边设计边施工。这就造成农村电网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影响了电网的使用效果。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王晓明

这一系统的体系是由不同部分构成:分布架构、以太网、远端者工作站、进程把单控元及分层级架构的数据通讯高速网等。在控单元的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信息被主控模块传输出,发送至亢余处,在传送至两板块(即输入及输出两块模板)。这也是当今仅有的不仅能在接收信号的同时,还能承担不同的任务的操作模式———这其中包含了热电阻、开关量、变送器、热电偶等。而且在任务完成后,还能及时的反馈设备参数等数据,并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打印等。那么在电气工程当中,有机的将电气自动化融合进去并运用,那么就可以让有关部门及时的进行连锁把控、检查、维护等,从而做到省心省力。
2.3变电站的自动化
就目前的状况,变电站的自动式已经成为电力公司和电网调度的主体。而成为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动化的省时省力,取代以往人工运作过程中的繁迫而复杂的工作,提高了效率和提升整体的运作及监护水平。而自动式变电站由传统的通过电磁设备进行信号传递进化为如今的全微式,更是进一步的将不同电气设备的运作情况有效统一的监控起来,并且覆盖地域更强,分级更为细致。并且在大批量数据的传输过程中,采取的电缆是计算机式的,那么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运算数据的速度及正确率,也就是保证了工作的效率,也越来越被电力工程所认同。
1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理念
从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中,衍生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到如今的运用,不难看出其以集中化、远程化、现场总线式为理念。集中化即为由相同的处理器来对系统功能进行集中处理,这种方式对处理器的压力巨大,并且影响效率。同时,监控电气设备的时候,因其数量明显增多,主机负担加重,就迫使需要增加电缆数量,从而加大成本。并且由于距离的原因,还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例如: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超负荷运载、增加故障发生率。而这一理念为电气工程中最常见的。那么远程化的设计理念固然减少电缆的数量,节约成本,且稳定与安全上性能强大。但因会增加电气通讯数量,决定了只适用于小型电气工程。而伴随着网络工程的日新月异,现场总线技术的的网络技术的应用日趋完善更加符合如今电气工程的需求———针对性强(即不同的间隔采用不同的功能)。这种设计理念兼容了远程设计理念的优点的同时,减少了设备,从而被电气领域所认可,也将日趋成为电气工程中的核心发展理念。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赵文平;孔祥宇;周湛宇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投资》
【年(卷),期】2024()9
【摘要】农村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网建设对于支撑整体经济活动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的农村电网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落后、运行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借助先进的技术,对农村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电网控制中心、智能变电站以及智能线路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深入分析,旨在找到优化农村电网运营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总页数】3页(P74-76)
【作者】赵文平;孔祥宇;周湛宇
【作者单位】国网北京房山供电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大兴供电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
【相关文献】
1.浅析我国建设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2.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
3.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
4.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
5.浅析我国建设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字化供电所典型场景实践研究_1

数字化供电所典型场景实践研究发布时间:2023-01-12T08:33:41.48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第16期作者:王晓明[导读] :供电所作为直面市场和服务客户的最前端,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落脚点,王晓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莒县供电公司摘要:供电所作为直面市场和服务客户的最前端,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落脚点,也是展示数字化管理变革、企业转型及企业形象的一线窗口。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供电所经营管理数字化建设。
关键词:供电所;经营管理;数字化建设1、引言供电所经营数字化是指树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评价”的管理理念,将经营管理过程和结果数据化,通过数据衡量经营质效的好坏,从而使供电所管理从传统的“业务管理”向数据驱动转变。
2、概述近几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变电、输电、配电、营销等专业发掘数据价值,取得了诸多成果,主要集中在涉及各专业的具体业务问题上,但是未针对供电所和服务在一线的基层员工进行研究。
而供电所供电服务员工平均年龄偏大,年轻化、学历高的员工占比不高,队伍现状与数字化、新业务推广之间的矛盾凸显,“一专多能”很难实现。
3、供电所经营数字化模型研究3.1、市场经营市场经营主要衡量供电所的营收能力,供电所营收能力主要体现为售电量收入、综合能源收入等。
由于供电所区域差异,售电收入、综合能源收入均存在较大差异,不能以量大小为判断依据;在经营质效上,重点考量以增长率为衡量指标,如售电量增长率,综合能源收入增长率等。
在评价规则上,将售电量增长率10%定为100分,以线性方式衡量不同供电所售电量增长率,最终的得分可以用公式计算:[1-(目标增长率-实际增长率)]×满分参数。
3.2、成本管控成本管控主要从成本使用和节约的角度衡量成本管控质效。
各供电所运维成本和人员成本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不易进行对比;线损和电费自然回收率是两个很直接反映成本质效的指标,线损体现了成本的高效利用,电费回收主要是资金成本使用的视角。
输电线路数字化设计现状分析及改进方向探讨

输电线路数字化设计现状分析及改进方向探讨发布时间:2022-11-30T05:58:14.61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15期作者:王晓明[导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勘测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广泛地融入电网设计行业,王晓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红山输电工区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勘测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广泛地融入电网设计行业,交互协同设计、三维设计推动电网勘测设计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
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设计,使设计人员能够在三维视场环境中进行相关设计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多视角空间校验,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基于此,本文将对输电线路数字化设计现状分析及改进方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数字化设计;改进方向1 输电线路数字化设计系统输电线路数字化设计系统是一个集成设计和管理系统,实现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的设计平台。
该平台可满足线路工程设计的规划选线、可行性研究、招投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等全生命设计周期要求,完成线路走廊地理信息资料数字化、线路路径选择优化、线路工程本体设计、经济指标估算、数字化移交等功能,提高了工程咨询设计服务水平。
输电线路数字化设计集成系统由地理信息系统、三维设计系统、数据库系统、文件管理系统并集成专业设计软件所组成。
以大型数据库为核心,以高精度航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基础地理等数据为基础,以三维模型为依托,利用航测遥感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结合地理信息和工程信息,通过数据驱动模型,以三维数字化的形式,整合输电线路走廊的地形地貌信息和建设过程数据,通过构建三维现场环境,面向勘测和设计业务提供服务。
输电线路数字化设计系统面向勘测业务,提供完整的勘测数据管理,包括3D数据管理、外业数据采集与标绘、三维地形数据管理与发布、工程参数维护、勘测资料管理以及平断面图、房屋分布图、风偏开方图,林木分布图输出等功能。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智能电网发展——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智能电网发展——国网山东高密市供
电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贾聚光;闫琳琳
【期刊名称】《农电管理》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农村电网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具有报警功能的配电台区配电装置"等20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得益于公司多年来坚持‘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工作管理,通过实施一系列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贾聚光;闫琳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不离不弃人间情——记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柏城供电所员工、高密市道德模范邵俊杰 [J], 栾焕聚;贾聚光
2.为天空再添一抹蓝——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实施电能替代工作纪实 [J], 贾聚光
3.让客户更快更好地\"获得电力\"\r——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密市供电公司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J], 贾聚光
4.让客户更快更好\"获得电力\"——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J], 贾聚光
5.优质服务“彩虹”艳——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深化供电优质服务工作纪实[J], 栾焕聚;刘桂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电力技术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电力技术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王晓明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电力技术管理作为电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技术管理水平并不高,如何改善电力技术管理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对电力技术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提高电力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旨在为电力企业顺利开展电力技术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页数】1页(P77)
【作者】王晓明
【作者单位】苏州科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电力系统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2.浅谈电力技术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3.浅谈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关于电力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浅谈
5.电力技术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 王志明 王宏亮 尹兆磊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王志明王宏亮尹兆磊摘要: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技术基础,通过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能有效的保证智能电网的环保效果,提高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电力单位要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提高能源转换,电能优化,电网架构,电力通信,柔性交流输电以及高压直流输电等技术的运用效果,从而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
本文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运用分析伴随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技术基础,通过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能有效的保证智能电网的环保效果,提高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科学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要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引起重视,积极探索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切实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水平,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
1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如今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体来说,智能电网是一种电力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多个配电和输电体系共同组成。
同时,智能电网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前电力市场的要求,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稳定性,在保证电力工程质量同时加入了节能环保的概念,是我国未来电网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我国情况出发,智能电网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具有较强的环保节能特性。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对于环保理念越来越重视,因此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时,电力企业要对节能环保问题更加关注,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来加强电网的环保性能。
②电网架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提高电网架设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而智能电网对于架构的稳定性非常重视。
③对资源进行优化。
目前,我国电网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这给我国环境造成严重的负担,而智能电网能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王晓明
发表时间:2019-03-25T17:29:23.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王晓明王军兵王磊[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时代到来,电网的发展空前迅猛,其发展方向总是朝着智能化前进,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政策的颁布,对于建设农村电网智能化也迫在眉睫。
国网宿州供电公司安徽宿州 234000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时代到来,电网的发展空前迅猛,其发展方向总是朝着智能化前进,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政策的颁布,对于建设农村电网智能化也迫在眉睫。
本文就农村电网系统的发展现状着手,重点阐述在新型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从而为农村电网智能化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
一、农网系统现状
1、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
当前因为我国地质环境以及人口的分布等众多原因,我国的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等不同地区的县级电网建设从规模到社会的用电量,到人的平均用电量,以及县供电企业的平均生产与用电量等多个方面都普遍存在很大的差异与差距,从而也导致了县级调度自动化建设水平、应用化水平以及实用化的水平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在县级的调度系统中因为农村的范围较广,导致其自动化的建设往往存在着不专业,而相应的技术人员也不够专业,而素质相对与城市同样具有很大的距离。
虽然为了符合风电企业等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企业要求,我国许多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各种所需的硬件、软件设施大量开始生产,例如: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集成、系统型号和硬件型号的普遍生产现象,但是各生产厂家因为本身技术以及企业其他条件的原因,对于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之间多是不尽相同的,这往往为各生产部门的统一运行、管理以及维护都带来了相当的难题。
就目前发展现状来说,县级调度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技术革新,使用的依旧还是过去的传统的SCADA功能,而PAS这种较高级的应用功能以及相关技术并没能得到广泛的推广。
2、农网配网自动化系统
依据我国当前的配电网的发展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不总体构架体系的不完善和技术严重缺乏的问题,尤其是农村的配电网,根本没有能够适应于未来的坚强的智能配电网体征的研究和具体的论述;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能与之相匹配的具体的规划目标以及用来指导的方法理论,这就是造成我国智能配电网的研究一直处于起步阶段的重要原因,而这一方面的主要表现可以总结为:配电网网架结构相对薄弱、供电能力受限、配网自动化应用的范围相对狭隘、实用化水平也不高等等四个方面。
除了结构体系不甚完善和关键技术缺乏合理的研究等问题,在配电网相关技术和管理制度方面,还拥有很大的晋升空间,只有建立了统一的技术和管理体系的文件才能使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进一步得到完善。
3、农网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所谓变电站的自动化具体是指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以及远动装置等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在通过对其众多功能的组合以及进行规划设计之后,通过具体的计算机、现代电子、通讯以及信号处理技术,最终达到能够将全变电站的一次设备与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调度主站进行信息交互等功能。
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农村电网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发展了进十几年,而应用的技术也都是普遍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以及光纤技术,再加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场总线等辅助技术,在20实际80年代到当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许多较好的效果。
但是为了迎合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际工程的需要,真正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还需要与时俱进,要进行相关的创新,不仅是设计思路、新技术、新原理,还是设备功能、设备工艺方面都必须满足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的技术要求。
4、信息网络通信现状
现实中农村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现主要是靠通讯这一方式,具体过程是先将远方的数据安全可靠的传送到调度和配网主站,所以这就奠定了信息网络通讯技术的重要作用。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应用到的相关技术都是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普遍技术,其中主要包括光纤通讯、电力线载波通信、CDMA/GPRS等方式。
这些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例如光纤通讯,它具有频带宽、信道多、衰减小以及扛枪电干扰的优点,基于这些特点光纤通讯已然成为农村电网自动化实现的主要通信方式,而且其与无线通信之间建立了互为支撑的通信通道的模式,在目前为止已经在我国包括城市、农村等多个地区加以应用,而且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只能是用租用电信网络通讯、ADSL通信以及载波通信的方式。
二、农村系统智能化关键技术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各种问题和农村电网发展现状,我们也需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下文中将从几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具体介绍: 1降低和减少电网功率损耗通常电网建设环节中我们会功率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有功损耗,另一种则是无功损耗。
那么在对功率损耗问题进行研究时,工作人员需要相应的对损耗的功率进行计算,这样不仅能帮助电力工作人员明确认识和掌握电力线路上的主要问题,同时还能进一步对损耗进行控制和减少。
对于无功功率来讲,建议采用更为专业的变压器进行农村电力的供应,并同时更应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进行无功补偿工作。
2智能开关技术智能开关技术是当前电网建设工作中经常利用到的一项技术,因此在今后的农村电网建设中也应该加强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即:确保电网线路中的某个区域或是环节始终处于断电状态或是满足供电状态的,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
经笔者实际研究,确定这项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1)首先,对智能开关技术进行应用能有效避免电网中漏电或是电流量不稳定情况问题的出现,都将得到明显改善,对于我们对进行农村电网建设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2)智能开关技术的应用在农村电网建设工作中的应用,能更好的保障广大农民用户在对电力设备进行使用和电力企业中的仪器仪表安全性进行保障,很好的避免了出现电网电力不稳定情况的出现。
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的避免了对电气设备的造成的影响或是损耗。
3智能调度技术
智能调度在我国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更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关节。
在农村电网建设工作中,智能调度也被我们称作为智能电网的大脑,是实现安全运行的必要环节。
智能调度技术主要包含了电网评估技术和配电网络等。
只有时刻对主要目标进行明确,从而更有效的开展技术研究,才能将这项技术更有效的应用于农村电网智能化调度工作中,对于农村电网的关键技术水平提升也将起到更有效的帮助。
三、结束语
建设农村电网智能化对于风电产业和其他多种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当前我国农村电网发展的现状来看,还需要研究和实施多种相关的技术,只有保证其切实实施,才能够真正建设农村电网的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张有兵,翁国庆.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01).
[2]孙宏斌,张伯明,吴文传,郭庆来,张沛.面向中国智能输电网的智能控制中心[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02).
[3]唐巍,赵云军.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思考[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