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周仲瑛经验集【临证经验〈活血化瘀论〉】

合集下载

周仲瑛教授临证特色

周仲瑛教授临证特色

周仲瑛教授临证特色一、温清通补治胃痞胃痞以胃脘部自觉满闷阻塞为主症。

“痞”包括两层含义,一指满闷阻塞的症状,一指胃气不通的病理。

当今论胃病,多详于痛而略于痞,或痛痞混说。

然验之临床,凡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消化系统多种疾病,既可表现以胃痛为主,亦有痛痞并见,或痞而不痛者,以痛概痞难免失之浮泛。

痛为气滞不通,证多属实,痞为气机窒塞,病多虚实夹杂。

明确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必将有助于提高辨治水平。

胃痞多因外邪入里、饮食不当、情志内伤、劳倦过度,而致寒、热、食、湿、痰、瘀内蕴,脾之升运不健,胃之纳降失司,清浊升降失常,胃气郁滞、窒塞不通而成。

病机有虚实之分,病证有气滞、热郁、湿阻、寒凝、中虚,或夹痰夹食多端,又每多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甚至寒热虚实杂呈,多症并见,表现为气滞湿阻、湿阻热郁、寒热错杂、气滞火郁、热郁阴伤、中虚气滞等证候。

治疗总以理气通降为原则。

虚者重在补胃气,或兼滋胃阴,补之使通,即《内经》“塞因塞用”之谓;实痞则应辨证采用温中、清热、祛湿、化痰、消食等法,泻之使通。

临证尤当针对虚实夹杂、寒热互结情况,通补兼施、温清并用,并根据虚实、寒热的主次及其转化,随机增损药物和用量以助提高疗效。

具体而言,周氏温清通补治胃痞有以下三种用法。

(一)寒热并用,温清互济适用于脾寒胃热,症见心下痞胀有阻塞感,脘中灼热,局部畏冷喜暖,纳呆,口干喜热饮,或呕吐黄浊苦水,肠鸣,便溏,舌苔白罩黄,舌质淡、边尖露红,脉弦。

治以清热散寒、和胃消痞,温脾阳而泻胃热,方选半夏泻心汤,药用黄连、黄芩、半夏、干姜、砂仁、枳壳、陈皮。

寒甚加肉桂、附子,去半夏;热重加栀子、蒲公英,并适当调配姜、连用量比例;肠鸣、便溏加生姜;气虚神疲加党参。

若湿阻热郁,脘中满闷,口苦口粘,恶心,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濡数,当清热化湿,开结除痞。

方选连朴饮,药用黄连、黄芩、厚朴、苍术、白蔻仁、半夏、橘皮、竹茹等,苦温化湿以理气,苦寒清中以泄热。

周仲瑛从瘀热阻窍论治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二

周仲瑛从瘀热阻窍论治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二

周仲瑛从瘀热阻窍论治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二陈四清;郭立中【摘要】@@ (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一已刊登于本刊2009年第6期)rn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两大类,现代医学治疗有显著的差异,尤其对缺血性中风强调尽早应用溶栓术,中医也普遍认为缺血性中风宜早用、重用活血化瘀法,而认为出血性中风,尤其是急性期,使用活血药可能有出血之虞,因此对出血性中风临床不用或不敢重用活血化瘀药.【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0(042)001【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出血性中风;瘀热阻窍;凉血散瘀【作者】陈四清;郭立中【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一已刊登于本刊2009年第6期)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两大类,现代医学治疗有显著的差异,尤其对缺血性中风强调尽早应用溶栓术,中医也普遍认为缺血性中风宜早用、重用活血化瘀法,而认为出血性中风,尤其是急性期,使用活血药可能有出血之虞,因此对出血性中风临床不用或不敢重用活血化瘀药。

周仲瑛教授在多年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临床研究发现,瘀热阻窍也是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根据中医异病同治原则,出血与缺血一样可以运用凉血散瘀方法治疗,临床疗效良好。

兹详述如次。

1 瘀热升腾,直冲犯脑,络伤血溢,清窍闭阻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基本病机出血性中风属现代医学概念,是在中医学中风病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深化了对其病理实质的了解。

古今医家对于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散见于有关中风、厥证、头痛、眩晕、风痱、偏枯等病的论述之中。

其认识见仁见智,各有侧重,风火痰瘀虚等,均有论及。

周仲瑛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体会到出血性中风的病机有两大特点:一是其病位主在脑窍;二是其致病因素多属瘀热为患。

周仲瑛临证经验精华.

周仲瑛临证经验精华.

周仲瑛教授,男,汉族,1928年生,江苏省如东县人。

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组组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南京中医学院院长。

对中医内科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精湛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流行性出血热、休克、肾功能衰竭、乙型肝炎、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等病有深入的研究,成绩卓著,饮誉海内外。

周仲瑛治疗重型肝炎经验(1)清热去湿,治有主次清热与祛湿必须兼顾。

湿去则热孤,热清则湿化。

针对湿与热的主次及动态转化,选药组方。

热重于湿者,当用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合方;湿重于热者,可用茵陈蒿汤、加减藿香正气散合方;湿热并重者则用甘露消毒丹、茵陈蒿汤合方,常用基本药为茵陈、桅子、黄柏、黄芩、田基黄、鸡骨草、蒲公英、垂盆草、连翘、苦参、郁金等。

热重加大黄、黄连、龙胆草、板蓝根等;湿重郁遏卫表,寒热,身楚酸困,胸闷,苔白罩黄加秦艽、豆卷、藿香、佩兰疏表祛湿、芳香化浊;湿困中焦,胸闷脱痞,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溏垢,口中粘腻加苍术、厚朴、法半夏、陈皮、白豆蔻等苦温燥湿;舌苔厚浊,腹胀满者,配草果、槟榔疏利宣泄;湿在下焦,小便黄赤热涩,量少不利,加茯苓、猪苓、泽泻、通草、车前草、碧玉散等淡渗利湿。

清热解毒,当分气血在气以黄疸、发热为主要表现,在血以出血、昏迷为主要表现,气血两燔则不仅以上各症并见,且症情更重,多脏受累,变症迭起,出现痉厥动风、烦躁谵妄等危重表现。

同时由于本病发展快速,邪在气分历时较短,很快涉及营分,波及血分,故还有清气分热毒为主、清血分热毒为主、气血两清的不同。

名老中医周仲瑛临床经验

名老中医周仲瑛临床经验
周仲瑛
学验俱丰的内科急难症大家周仲瑛
过伟峰 周 宁 整理
编者按 周仲瑛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并经上海中国医学
院的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功底十分深厚。数十年来,在中医药医
疗、教学、科研战线上辛勤耕耘,成就卓著,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中医
学家。他在中医内科,尤其是在疑难急症和心肺疾病方面进行了长期
病因”。病理因素大致包括痰、浊、水饮、湿、瘀、火、毒等,其产生及致病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临床当灵活审察病理因素的来龙去脉,即从何而生,有何发展趋势,有何危害,如何防治,这对
认识疾病的性质,抓住主要矛盾,阻断和控制病情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审证求机的核心即是求其病理因素。因为许多疾病发生以后,在众多
含义,确切地说,是审证求“机”,辨证论治。抓住了病机,就抓住了病变实质,治疗也有了更强
的针对性,“求机”的过程,就是辨证的过程,如何求机,周氏认为必须从临床实际出发,通过对
临床现象的分析,总结、推理,判断病理本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一)求发病原因
所谓发病原因,就是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它包括六
说,针对出血热各个病期的病理特点,制订相应的治法和方药,并通过实践提出其“病理中心在
气营”的新论点。创研具有清气凉营作用的新药,使疗效得到显著的提高;对某些感染性高热
重症有卫气营血传变者,主张到气就可气营两清,阻断病情发展,邪热入里者应早予通利,从而
明显提高了病毒性高热重症的疗效;对厥脱证(休克)的研究提出“气滞血瘀、正虚欲脱”为其基
员,江苏省科委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经验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经验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经验血液系统肿瘤属内科疑难杂病,其中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是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

该类疾病均可由肿瘤细胞浸润而出现体表包块、疼痛,正常造血功能受抑而导致贫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化学疗法为主。

尽管随着化学疗法、骨髓移植、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的展开,该类疾病的预后得到很大改善,但仍有不少患者存在化学疗法不耐受,且最终导致疾病无法控制。

因此,中医治疗对于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仍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中医药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可配合化学疗法提高疗效;另一方面中医药所具有的独特的双向调节免疫作用,在抗肿瘤免疫方面可调整肿瘤免疫逃逸,增强自身免疫功能。

血液系统肿瘤在传统中医学中无相应的病名,可参照“虚劳”“痰核”“骨痹”等治疗。

国医大师周仲瑛诊治该类疾病以病机辨证为纲,从“痰瘀郁毒”人手,执简驭繁,独具创见。

现介绍如下。

1、痰瘀郁毒为血液系统肿瘤共同病机血液系统肿瘤临床多表现为皮肤黏膜瘀斑、反复发热、疼痛乏力、体表包块、脏器肿大、舌质淡紫等。

而其病程迁延,西药、化学疗法治疗后药毒所伤,则使症状更趋复杂多变。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吴氏中医治疗各类癌症同样非常提倡法从证立、药随证转。

血液系统肿瘤辨证以痰瘀多见。

病程迁延,舌质紫,皮肤瘀斑,疼痛,包块固定不移,这些均为血瘀见证,重视活血化瘀方能使血脉安和、气血流畅。

血液系统肿瘤多见体表包块,症状变化多端,病程缠绵难愈,中医认为“诸般怪症,皆属于痰”。

痰既是病理产物,也是病理因素,痰性黏腻,常夹杂他邪,痰瘀热毒蕴结,肿块固着,预后不良;同时痰乃津液停聚而成,痰性流动,随气运行,可见病灶多处,乃痰瘀胶结成块而生痰核、肿块等症。

痰为肿瘤构成的重要有形成分之一,其性胶着黏腻,难以消散,故肿瘤病情迁延难愈。

2、化痰祛瘀为基本治法血液系统肿瘤以本虚标实为主,因虚致瘀,气血亏虚为其根本,血瘀多为标实,活血化瘀法需立足于扶正的基础上使用。

周仲瑛临证技巧

周仲瑛临证技巧

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 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更谈不上自主发展和创新。

在临床中,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需要历经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探索的过程,才能达到融汇贯通,成为实用的知识和诊疗技能,进而推动理论的更新和发展。

立足经典,学融百家,博采众长,这是基础。

综合应用多门专业知识,构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证因脉治诊疗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要素;知常达变,圆机活法是把理论转化为知识和技能的临床技巧。

这样才能达到从理论、知识到技能的熟练运用。

现仅以内科为主体,谈谈个人临证体会。

望诊望诊包括神色形态等内容,但尤以色诊、舌诊为重点。

初涉临床时往往会认为问诊为四诊的第一位,难以领悟望诊的精遂,久经实践则渐能感悟到“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真谛,而“五色诊”的启示,尤胜于望神情、望形体、望动态。

1.色诊色诊亦称“五色诊”。

以观察面部的色泽为主,其他部位也可类推。

观察面部色泽的荣枯,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因为十二经脉气血皆上注于面,在病理情况下也有其相应变化。

不论五色如何,分辨其善恶的共同基本特点是:善者明亮、含蓄,恶者晦暗、暴露。

同时,还当进一步联系八纲辨证,掌握病变的不同性质。

例如:面见赤色,属实者为面目红赤,属虚者两颧潮红;面见青色,属寒者面色青苍,属热者面色青赤。

《素问·五脏生成篇》根据面色判断病人的吉凶善恶,指出“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鸟羽者生”;“青如草滋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煤炭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

这些颇为具体。

在特殊情况下,还可根据脏腑在面部的分属,结合五色的不同,以测知某一脏腑的病变。

及其相互之间的生克顺逆。

但应以面部整体色泽为主,分部位察色为辅,不可机械对号,确有特异表现者可参合辨析。

《内经》对面部分候五脏的具体方法有二,《素问·刺热论》以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部候肾。

国医大师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

国医大师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

国医大师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对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的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分析经周老收治的428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将证型、症状、证素、体征及药物等临床数据规范性处理,以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周老的慢性肝病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并分析湿热瘀毒证与其他证型间的相关性。

结果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脾虚、肾虚、肝郁等主要证素间关系密切,湿热瘀毒证是肝病常见的临床基础证型,其次是伴随肝脾不调证和肝肾阴虚证。

结论以清化瘀毒法为基础,兼顾肝脾调养和肝肾滋养法是周老诊治慢性肝病的主要经验方法。

关键词:周仲瑛;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清化瘀毒;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22-02周仲瑛(1928一),男,教授,主任医师,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上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长期期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在科研上作中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为基础,总结与归纳病证的病理特点、诊治规律。

先后主持国家级、部级、省级以上课题24项,已取得研究成果18项,获科技进步奖13项。

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对慢性肝炎研究甚深,“瘀热论”是基础,湿热瘀毒郁结是慢性肝炎发病的始动因素,且贯穿于该病始终,因此,慢性肝炎病理性质主要属于邪实[1]。

湿热和瘀毒郁久,伤耗人体内正气,气血阴阳损亏,导致肝脾共伤,进一步伤及于肾,发生肝阴肾虚,或脾阳肾虚的证候,因此慢性肝炎多表现为邪实正虚,虚实夹杂[2]。

辨证分为湿热瘀毒证和正虚毒郁证两种证型,采取清瘀化毒法和扶正清化法证治。

为了进一步探讨周老的临证经验方法,本研究整理周老经治的428例完整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周仲瑛教授诊治的428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全部完整病历资料,其中男223例,女205例;年龄18~73岁,平均( 35.7± 11.4)岁;病程1.5~23年,平均7.4年;72例就诊1次,161例2~ 5次,138例6~ 10次,57例10次以上;387例慢性乙型肝炎,27例慢性丙型肝炎,11例慢性乙、丙混合感染,3例慢性乙、丁型混合肝炎;慢性肝炎为161例,慢肝肝纤维化为203例,肝炎肝硬化为64例;其中包含33例合并胆囊炎,14例胆囊息肉,7例脂肪肝。

周仲瑛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拾零

周仲瑛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拾零

周仲瑛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拾零【关键词】名医经验;周仲瑛;求因祛瘀法;疑难杂症瘀血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说,活血祛瘀法是治疗瘀血证的一种独特疗法。

全国著名中医药学者——本院周仲瑛教授擅长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屡收奇效。

笔者有幸跟随周师学习,获益匪浅。

现将周师运用求因祛瘀方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做一介绍,以与同道共磋。

1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因瘀血的形成可由多种内外致病因素,如忧思郁怒、感受外邪、出血、外伤等,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运行,壅塞阻滞于脉道之中,或离经溢出脉道之外,停积留着为瘀,以致血液的形质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成为一种有害的物质。

因此,周师认为,瘀血既是某些病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因素,是第二病因。

瘀血在临床上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无论何种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兼有瘀血症状,如瘀痛、青紫瘀斑、癥积肿块、瘀热、舌有青紫斑点、脉涩或结或沉或迟等,均应重视活血祛瘀法的运用。

2 详辨不同致瘀因素,巧用求因祛瘀之法瘀血作为一种第二病因,其形成因素是复杂的,因此,在活血祛瘀基础上,还要结合致瘀因素之不同,灵活运用活血祛瘀方药,才能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疗效。

具体而言,可细分为以下求因祛瘀七法。

2.1 理气祛瘀法该法主要用于气滞与血瘀并见的气滞血瘀证。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凝,血瘀气亦滞。

若病邪干扰气血功能,则可致气病及血,由气滞而致血瘀,或血瘀以致气滞。

其临床特点为常合并气机郁结证候,可见多种痛证,表现为心胸、胁肋、脘腹等处闷痛、胀痛、刺痛或绞痛,腹满,或胁下腹中触及癥块、质尚软而不坚,性情抑郁或善怒,目青,舌质隐青,脉涩或弦迟。

多见于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及某些心血管病、妇科疾病,如慢性肝炎、胆囊炎、溃疡病、肠粘连、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绞痛、痛经、闭经、附件炎等。

周师常用方药为血府逐瘀汤,药用柴胡、香附、木香、陈皮、乌药、玫瑰花、檀香、沉香、旋覆花、青皮、枳壳、川芎、郁金、延胡索、姜黄、红花等,重者可加入莪术、三棱。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疗急性中风,凶险的中风可以这样化解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疗急性中风,凶险的中风可以这样化解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疗急性中风,凶险的中风可以这样化解“风、痨、臌、膈”,自古就是中医四大难症。

“风”即中风,即西医所言脑卒中,一旦发病,若病势急迫甚至会产生生命危险。

国医大师周仲瑛独辟蹊径,从瘀热论治急性中风,颇有中医思维的特色,今天金华佗为大家介绍周老的经验,以供借鉴。

中风之为病,瘀热为患中风的病因病机复合多端,历来各代医家众说纷纭,但周老认为,其基本特点可以浓缩归纳为:一是病位在脑窍;二是其病理因素属“瘀热”为患。

中风病位在脑窍无需多言,这里主要讲讲周老对中风“瘀热”病机的诠释:瘀热是一种特殊的复合病理因素,由瘀血和火热两者相互搏结而成,具有阴阳交错的特性。

其火热动越之性,能流窜上炎,直冲犯脑,灼伤脑络;其瘀血凝着之性,能阻滞脑络,上蒙神机。

在现代医学的角度,就中风的病理实质而言,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但以中医理论归纳,“瘀热阻窍”则为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所致中风的共同病理环节。

具体而言,出血性中风是由瘀热上冲,损伤脑络,络破血溢,瘀于脑中,闭阻清窍,瘀热不仅存在于血脉之中,还阻滞脑腑之内;缺血性中风则为瘀热上冲,壅滞血脉,津凝痰聚,蒙蔽清窍。

但缺血性中风,瘀热壅滞脉络,血涩不行,亦可动血出血(梗死后出血),出血性中风,脑中“蓄血”,瘀血不去,郁热不清,血脉涩滞,亦可引起缺血之变。

而需要注意到是,出血和缺血互为因果及共存的混合型中风,临床并非罕见。

虽同为瘀热,证有轻重在临床上,病人的症状表现,因瘀热的轻、中、重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血分瘀热不重者,症状轻而不典型,因无神志及腑实证候而类似李东垣所说的“中血脉”之证。

即面色轻度潮红,肢体偏侧麻木无力或不利,口舌歪斜,舌质偏红,脉弦滑有力等。

血分瘀热较重者,症状则明显而典型,可表现为神识障碍,反应迟钝,躁扰不安,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腹胀硬满,大便秘结,身热面赤,舌红绛或紫、苔黄燥,脉弦滑数或结等,类似李东垣所指“中腑”之证(“内有便尿之阻隔”,可以伴有神志障碍)。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四)中医辨证的内容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四)中医辨证的内容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四)中医辨证的内容辨病名根据中医有关病名的认识,抓住主症(可有一个或若干个)及其临床特点,确定可能的病名尤其是非症状病名,有利于针对疾病特点进行分别治疗。

如有些病在一定阶段都可表现脾胃湿热证,但黄疸宜用茵陈篙汤,湿温宜用王氏连朴饮、甘露消毒丹,泄泻宜用葛根芩连汤,痢疾则宜用芍药汤等。

这些方药的治则虽然基本相同,但对病的针对性是有区别的。

辨病因辨病因是根据中医有关病因的理论,抓住发病的季节、环境,发病前后的有关因素、生活习惯等等推理而得;或从证候表现以“审证求因”,作为病理分析的基础,结合病程新久,分清外感或内伤的类别,以决定采用哪一种辨证方法(如六淫、卫气营血、六经或脏腑经络、气血)。

同时,疾病又是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了解病因对治疗有直接的意义(病因学治疗,如虫积内扰的要驱虫,痨虫蚀肺的要抗痨)或间接的意义,即消除病因造成的病理后果,如郁怒可以伤肝,肝病可能出现肝气、肝火、肝风等病理转归,治疗可分别采用舒肝理气、清肝泻火、平肝息风等法。

辨病位根据中医病位的认识(如表里、卫气营血、脏腑、经络等),从证候表现判断病变所在,了解涉及的有关脏腑,有利于进一步分析病机,提供“归经”用药的依据,使同类药物的选择提高了针对性。

如火盛所致出血,“咳血──肺热──黄芩、知母、桑皮、地骨皮”,“吐血──胃热──生石膏、黄连、地榆、生地”,“便血──肠热──槐花、地榆、荆芥炭、侧柏叶”,“尿血──肾、膀胱热──黄柏、瞿麦、大蓟、小蓟”等。

辨脏腑病机根据中医有关脏脏、气血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理论,抓住临床表现,分析综合证候的发生机制,了解脏腑、气血失调状态下的病理演变,可以掌握证与证之间的转化规律,对指导当前治疗和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有重要作用。

如外感咳嗽可表现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等证,但肺除主气司呼吸、调节卫气外,尚有通调水道、治节血脉等功能。

若邪壅肺气,肺失通调,可以出现水肿病。

周仲英中医临证技巧门诊病历

周仲英中医临证技巧门诊病历

周仲英中医临证技巧门诊病历尊敬的患者您好,感谢您选择周仲英中医临证技巧门诊。

下面是您的门诊病历: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45 岁职业:公务员就诊时间:2023 年 2 月 18 日就诊原因:自觉乏力、精神不振、睡眠不佳已有数月,加重半月。

病史:患者自幼喜爱中医,自学部分中医理论和中药知识。

近年来,因工作压力大,时常感到精力不足,遂开始关注中医养生。

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做过多项检查,但未能找到明显病因。

现症:自觉乏力、精神不振、睡眠不佳,口干,口渴欲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既往史:无重大病史,曾患有脚气,现已痊愈。

家族史:父母健在,无明显疾病史。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8.7×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 (N%)65.6%,淋巴细胞比率 (L%)27.6%,血红蛋白 (Hb)163g/L,血小板(PLT)269×10^9/L。

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 (ALT)53U/L,谷草转氨酶 (AST)44U/L,总胆红素 (TBIL)10.7umol/L,直接胆红素 (DBIL)4.3umol/L,间接胆红素(IBIL)6.4umol/L。

肾功能检查:尿素 (BUN)6.4mmol/L,肌酐 (Cr)138umol/L,尿酸(UA)508umol/L。

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 68 次/分钟,无明显异常波形。

中医诊断:阴虚火旺治法:滋阴降火,益气养血方剂:自拟滋阴降火汤用药:熟地黄 30g,山药 30g,山茱萸 15g,茯苓 15g,泽泻 15g,牡丹皮 15g,知母 15g,黄柏 15g,当归 15g,川芎 15g,白芍 15g,太子参30g,黄芪 30g,甘草 10g,生姜 3 片,大枣 5 枚。

复诊:2023 年 2 月 25 日患者前来复诊,自述乏力、精神不振、睡眠不佳等症状已有明显改善,口干、口渴欲饮症状减轻,大便已通畅,小便仍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重型肝炎临证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一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重型肝炎临证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一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重型肝炎临证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
思想临证应用之一
陈四清;郭立中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年(卷),期】2009(041)006
【摘要】重型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大量肝细胞、枯否氏细胞坏死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势重、变症多、治疗棘手、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表现主要为骤然起病、身目发黄、迅速加深、尿色深黄量少、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口中臭秽、出血、身热、烦躁、谵语、昏迷、腹水等。

周仲瑛教授认为,重型肝炎属于中医的“急黄”、“疫黄”范畴,在湿热疫毒深入营血的极期,
【总页数】4页(P1-4)
【作者】陈四清;郭立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周仲瑛从瘀热阻窍论治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二 [J], 陈四清;郭立中
2.周仲瑛从瘀热论治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三 [J], 郭立中;陈四清;皇玲玲
3.周仲瑛从湿热瘀毒论治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四 [J], 郭立中;陈四清;赵金荣
4.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学术思想 [J], 杨宁;过伟峰
5.从瘀热辨治子痈的临证思路与经验——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男科运用 [J], 王浩;薛建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

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

(二)四诊合参之 问诊切诊
问? ? 诊: m3 F7 V1 t# {(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问诊是四诊中最须下功夫的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的基本功。0 h4 g# s) U5 |7 y$ r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 能发生的兼症,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 }! O" F: P- {8 L, Q! B 1.色诊7 J# X7 J+ p, N, \( W- }0 y(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色诊亦称“五色诊”。以观察面部的色泽为主,其他部位也可类推。观察面部色泽的荣 枯,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因为十二经脉气血皆上注于面,在病理情况下也有其相应变化。不论五色如何,分辨其善恶的共同基本特点是:善者明亮、含蓄,恶 者晦暗、暴露。
6 t6 b% b4 G' z" S; a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切? ? 诊原
切诊主要含脉诊、触诊两部分。??v0 l??L8 B/ Y0 H5 U7 {0 Y( }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一、脉诊中 Y 脉诊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的程度,凭脉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的客观价值。
同时,还要观察苔质的润燥,以测知体内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 U7 W/ X; i" v/ T& L3 f. R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临证对舌诊的辨析,还应注意以 下几点:0 \# |0 }3 T; b& i0 g4 k6 Q华夏中医论坛 ①根据外感内伤,分别掌握其重点。1 Z) d; r??u& O9 l??P3 x8 S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外感急性热病:重在观察舌苔,以了解病性的寒热,邪正的消长进退。

周仲瑛从湿热瘀毒论治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四

周仲瑛从湿热瘀毒论治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四

分别 - 登 于本刊 2 0 7 1 J 0 9年 第 6期 和 2 1 0 0年 第 1期 、 先 影 响脾 肾 的统 摄 、 藏功 能 , 封 脾不 升清 , 肾关不 固 , 第 5期 ) 精 微下 流则 病人 每有 蛋 白尿 表 现 。( ) 尿 : 热瘀 2血 湿 慢 性 肾脏疾 病是 以原发 性或 继 发 性 肾脏损 伤 为 毒 伤及 血 络 , 血 妄 行 , 湿 热 瘀 毒 困脾 伤 肾 。 肾 迫 或 脾 特征 的一 类疾 病 水 肿 和小便 异 常是其 主症 . 病情 反 两 虚 , 摄无 权 , 统 均可 引 起尿 血 ( ) 3 水肿 : 热瘀 毒 湿 复 消长 。 缠绵 难 愈 . 多有 免疫 反应 的参 与 。常见 的疾 内停 , 焦 气 机 壅 滞 . 失 通 调 。 不 运 化 , 三 肺 脾 肾失 开 病包 括慢性 肾小球 肾炎 、 慢性 问质 性 肾炎 、 A肾病 、 合 .气 化 失 常 则 可导 致 水 液 代谢 失 调 而 发 生 水肿 I g 肾病 综合 征 、各 种继 发性 肾病 以及 慢性 肾功能 衰 竭 ( ) 血 压 : 热 瘀 毒 久 羁 . 伤 肝 肾 之 阴 , 阳上 4高 湿 灼 肝 加 阻遏 中 阳 , 阳不 升 , 阴不 清 浊 等 慢性 肾脏 疾病 属 内科 系统 的难 治性疾 病范 畴 . 其 亢 ; 之 湿热 瘀毒 停 留 。 病程 冗长 . 证 复杂 , 病 治疗 较 为棘 手 。在 此类 疾 病 的 降 . 湿热 瘀 毒 阻滞 气 机 . 脉 壅塞 不 畅 . 或 血 阻力 加 大 病理 演变 过程 中 .邪 实方 面早 期 往往 以湿热 为 主要 均可 引起 肾性 高血 压 ( ) 质潴 留 : 热瘀 毒 留滞 5氮 湿 病机 . 晚期 则 以瘀 热浊 毒 为 主要病 理 因素 , 从 早期 机体 . 至 后 期脏 腑 体 用 受 损 。 胃升 降 失 司 , 浊 而 病 脾 清 发病 到晚 期漫 长 的病 理演 变过 程 中 .存 在着 湿 热瘀 难 分 : 肾不 主水 , 胱 气 化 失 司 , 少 尿 闭 , 毒 内 膀 尿 浊 形 甚 关 危 毒 互结 这一 共 同的病理 基 础 。因此 . 利湿 热瘀 毒是 蕴 . 成 氮 质 潴 留 . 至 出现 下 关 上 格 之 “ 格 ” 清 慢 性 肾脏疾 病 的治疗 大法 . 临床 应用 效果 显著 兹择 候 。 要 介 绍周 仲瑛 教授 从湿 热瘀 毒 论治 慢 性 肾脏 疾病 的 现 代 医学认 为 .肾小球 疾病 多 属免 疫 介导 类疾 临床经 验 . 以飨读 者 。 病, 由于 免 疫 复合 物 在 系 膜 区 和 ( ) 或 毛细 血 管壁 沉 l 脾 肾亏 虚 、 热 瘀毒 互 结为 慢性 肾脏疾 病 的 主要 积 , 致 系 膜细 胞 和 系 膜 基质 增 生 ; 湿 导 以及 补 体 活 化 ,

周仲瑛教授从化痰祛瘀治疗疑难病证的经验李七一

周仲瑛教授从化痰祛瘀治疗疑难病证的经验李七一

周仲瑛教授运用化痰祛瘀合法治疗眩晕验案江苏省中医院(210029)李七一韩旭吾师周仲瑛教授是全国著名的老中医、现代中医内科的开拓者,学识渊博,临证经年,效验卓著,尤善诊治疑难病证。

他认为疑难病证虽然涉及多脏腑,多系统,病机错综复杂,病情变化难测,但并非无规律可循。

通过多年医疗实践,总结出辨治疑难病证的法则,这就是怪证多痰、久病多痰、疑症多郁、难病多毒、急症多风多火、寒热转化杂见、病实证虚、多脏相关等基本要领。

今仅撷取周师运用化痰祛瘀合法治疗疑难病证——眩晕验案,以飨读者。

验案一、眩晕(颅内血肿)李某某,男,55岁,干部。

初诊:眩晕50天,起于车祸昏迷40分钟后,CT与MRI查见两额颞部慢性硬膜下积液及血肿,某院认为只能手术治疗,患者畏惧而求诊于中医。

顷诊眩晕,头昏,头胀,左下肢间或发麻,舌质紫,边有齿印,苔淡黄薄腻,脉细。

辩证病机为外伤脑络,痰瘀痹阻,清阳失用;治予化痰祛淤,消肿散结法;方选通窍活血汤合当归养血汤出入;药用生黄芪30g、当归10g、川芎10g、葛根15g、桃仁10g、红花10g、炮山甲10g、天花粉10g、土鳖虫10g、泽泻10g、炙僵蚕10g、石菖蒲10g;另外,三七粉、人参粉各1.5g,麝香0.03g冲服,每日一次;苏合香丸1粒,每日一次。

复诊:服药一月,复查CT脑部血肿吸收明显,患者眩晕减轻,仍觉头额、后脑昏胀发木,夜卧烦热多汗,烦渴欲饮,左下肢发麻并有凉感,舌紫,苔淡黄薄腻,脉细滑;辩证瘀热夹痰阻窍,清阳不展,药用熟大黄9g,炙水蛭5g,桃仁10g、炮山甲10g、白薇15g、生地10g、红花10g、泽兰、泻各10g、怀牛膝10g、天花粉12g、生黄芪30g、天麻10g、陈胆星10g、川芎10g。

三诊:服前药月余,再查CT血肿较前进一步吸收好转,眩晕显减,头昏虽能控制,但用脑后头额两侧昏胀,盗汗减少;治守原意出入,药用天麻10g、川芎10g、潼、白夕利各10g、桑叶10g、功劳叶10g、太子参15g、天麦冬各10g、生地15g、制军10g、炙水蛭5g、桃仁10g、煅龙骨20g、煅牡蛎25g、陈胆星10g、生黄芪15g。

中医“瘀热”病机理论证治·外感篇--周仲瑛国医大师“瘀热”相关学术经验发微之二

中医“瘀热”病机理论证治·外感篇--周仲瑛国医大师“瘀热”相关学术经验发微之二

中医“瘀热”病机理论证治外感篇--周仲瑛国医大师“瘀热”相关学术经验发微之二唐蜀华;严冬【摘要】周仲瑛教授认为,瘀热为患可见于外感热病过程中的严重阶段,其形成与外感六淫化火或温邪疫毒入侵有关。

瘀热互结,病情深重,多具有严重的火热见证。

辨治时当详察血热、血瘀分别存在的症候,还要通过深入症候特点的分析来掌握瘀热的整体存在。

治以“凉血”与“散血”(化瘀)法联用,传统以犀角地黄汤为代表,自拟丹地合剂。

临床常分为热瘀里结,营血同病证;热毒壅盛,血瘀水停证;热瘀内闭,阴津损伤证;湿热毒瘀,蕴结肝胆证;瘀热蕴肺,兼夹痰火证。

透过所列举病案可见周老对外感瘀热病证进行了广泛的实践。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1-4,5)【关键词】外感瘀热;中医病机;辨证;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作者】唐蜀华;严冬【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8瘀热为患可见于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程中的严重阶段。

由外感六淫化火,甚至酿毒,或温热疫毒,致火热炽盛,由气及血,血热内壅,热与血搏,血热互结所致的外感病证,临床常见于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炎、肠伤寒、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急性支气管炎、中毒性肺炎、禽流感、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坏死性胰腺炎、中毒性菌痢、过敏性紫癜等。

外感瘀热的形成常与外感六淫化火或温邪疫毒入侵有关。

六淫之中,风、暑、火、燥为阳邪,侵入人体之后,既可直接阳盛化毒,壅遏血分,又可耗伤阴津,炼血为瘀。

寒、湿虽为阴邪,但若久留不去,亦可郁而生热。

因此,刘河间力倡六气皆能化火,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也说“风寒燥湿,悉能化火”。

火热一旦形成,一方面可以波及营血,致气血壅滞,血流不畅,另一方面,也可劫灼营阴,耗伤血液,致使血液稠浊,停滞为瘀。

周仲瑛教授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

周仲瑛教授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

e f f e c t i v e [ C o n c l u s i o n 】 Z H OU Z h o n g y i n g p r o f e s s o r ’ S c l i n i c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t r e a t i n g l i v e r c a n c e r i s r i c h , w i t h ma r k e d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 w o r t h y p r o mo t i o n .
该患者初诊时以阴虚内热症状为主受肝区疼痛乏力手足心热夜间汗出所苦结合病史舌苔脉象辨其病机为湿热毒瘀互结肝脾两伤气阴交亏治以清热解毒抗癌益气养阴为主予白薇八月札藤梨根鬼馒头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养肝炙鳖甲软坚化癥活血化瘀又可引诸药入肝经直达病所辅以健脾护胃等药物
Ab s t r a c t : [ O b j e e t i v e J T o s u mm a r i z e P r o f e s s o r Z HO U Z h o n g y i n g S c l i n i c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l i v e r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 Me t h o d ] F r o m t h e e t i o l o g y
a n d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l i v e r c a n c e r ,di a l e c t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l i v e r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h e o r e t i c a l t h i n k i n g a n d c l i n i c a l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急难杂症经验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急难杂症经验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急难杂症经验徐(瑾);郭立中【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3(035)005【总页数】3页(P645-647)【关键词】六淫;血热;血瘀;中医病机;周仲瑛;名医经验【作者】徐(瑾);郭立中【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7;R255.702.5瘀热一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所言瘀热有2层含义:其一为瘀血与热相结;其二为郁热。

现代瘀热的定义是指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2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一种特殊证候类别[1],即为瘀热相搏证,其病位在营血、脉络,病理变化为瘀热相搏,脏腑受损,治疗大法为凉血化瘀并重。

单纯运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往往疗效欠佳。

周仲瑛(1928—),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先后主持国家级、部级、省级以上课题37项(4项列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项目),已取得研究成果24项,获科技进步奖22项,多项成果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创制科研用药24种,已转让多家药厂,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周教授在对中医古籍经典及理论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60余年临床诊治经验,进行了理论、临床及实验等较为系统的研究,先后历时25年,使瘀热学说成为完整的体系,临床用此理论指导处方用药,治疗诸多急难杂症的瘀热相搏证,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目前,瘀热学说在各种疑难杂症中的运用愈加广泛,只要准确遣方用药,往往效若桴鼓。

1 在妇科病证中的运用《伤寒论》曰“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由此可以看出,《伤寒论》中对妇人中风,月经时来时断,他症随至,或阳明病,下血谵语者,皆谓之为“热入血室”,血室瘀滞,则肝失疏泄,法循清热疏肝、凉血化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老中医周仲瑛经验集【临证经验〈活血化瘀论〉】瘀血,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说,临床所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不论任何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反映“瘀血”这一共同病理特征,或兼有“瘀血”症状,如瘀痛,青紫瘀斑,症积肿块,瘀热,舌有青紫斑点,脉涩、结、沉、迟,或有出血,精神神志和感觉、运动异常而有瘀象者,均可采用或佐用活血化瘀法。

由于同一血瘀证,病情有轻重缓急的不同,致病因素多端,标本邪正虚实有别,脏腑病位不一,症状特点各异。

为此,周氏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瘀证,常根据瘀血的病理特点及瘀阻之部位,分列十九种具体治法。

(一)辨病理因素立七法1.理气祛瘀法主要用于滞与血瘀并见的气滞血瘀证,且为治疗一切瘀血实证最为重要的基础**。

其证候特点是合并气机郁结,表现为多种痛证,如心胸胁肋腹等处闷痛、胀痛、刺痛、绞痛,腹满,或肋下、腹中触有症块,但质尚软而不坚,性郁或善怒,目青,舌质隐青,脉涩不畅或弦迟。

多见于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某些心血管病及妇科疾患,如慢性肝炎及胆囊炎、溃疡病、肠粘连、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绞痛、痛经、闭经、附件炎等。

常用方药为血府逐瘀汤,药如柴胡、香附、木香、陈皮、乌药、玫瑰花、檀香、沉香、旋复花、青皮、枳壳、川芎、广郁金、玄胡索、片姜黄、红花等,重者可参入莪术、三棱。

治疗气滞血瘀证,应根据活血必先理气,气行则血行的原理采用理气法,选用调气、行气、破气药;按脏腑病位,选用疏肝、理脾(胃)、降肺等药。

活血药着重选用“血中之气药”,重者可予破血行气之品。

2.散寒(温经)祛瘀法主要用于寒凝与血瘀并见的“寒凝血瘀”证;表现寒性冷痛,如脘腹、肢体冷痛,四肢不温,青紫麻木,遇冷为甚,面青,舌质青紫,脉沉迟细涩。

多见于胃病,外周血管疾患及妇女病,如溃疡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风湿性关节炎、痛经、冻伤等。

治疗应选用偏于辛温的祛瘀类药,以加强行瘀通脉、散寒解痛的功能。

常用当归四逆汤、愈痛散加减。

药如桂枝、细辛、干姜、乌头、吴萸、小茴香及当归、川芎、红花、五灵脂、乳香、片姜黄等。

3.清热(凉血)祛瘀法用于血热与血瘀并见的“热郁血瘀”证,症见身热,烦躁,谵语如狂,小腹硬满,肌肤斑疹深紫,或吐、衄下血,或见瘀热发黄,口干渴不多饮,舌质深红等。

多见于某些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出血热、DIC、出血性紫癜、红斑性狼疮等。

用本法应选择具有清热凉血与活血化瘀双重作用的药物,方如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

药如水牛角、赤芍、丹皮、生地、紫草、桃仁、大黄、广郁金、大青叶、黑山栀等。

4.补阳祛瘀法用于阳虚与血瘀并见的“阳虚血瘀”证,其特点为合并有阳虚的虚寒证候。

如心胸猝痛或绞痛,气短气喘,心慌动悸,肢凉怕冷,或神志不清,面色黯紫,面浮肢肿,舌体胖大,质淡呈青蓝色,脉沉迟或歇止。

多见于心肺病变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如肺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阿狄迪森氏病等。

阳虚阴寒内盛所致的血瘀,必兼气虚之候,治疗当助阳消阴与益气通脉药配合应用。

常用方药为急救回阳汤加减,药如制附子、肉桂、干姜、人参、炙甘草及当归、桃仁、川芎、丹参、葱白等。

5.益气祛瘀法主用于气虚血瘀证,如手足迟缓痿软不用,肢体麻木或有面足虚浮,舌萎、质淡紫,脉细软无力,多见于运动神经系统病,如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痿证等。

常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以补气为主,化瘀为辅,寓通于补,使气足而血行,故黄芪需重用,伍以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山甲等。

6 养血祛瘀法用于血虚血瘀证,既有血虚证候,又有营血瘀滞表现,常见于血液系统及某些慢性久病,如各种原因的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方选桃红四物汤加鸡血藤、丹参。

所用之活血药不能过猛,宜和而不宜破,用量亦宜审慎,不求大剂速效,应与养血药协调而达“瘀祛新生” 的目的。

7 滋阴祛瘀法主用于“阴虚血瘀”证,其特点为干血内结而合并有阴虚内热的表现,如久病不愈,形体消瘦,肌肤甲错,面色及两目黯黑,心烦潮热,骨蒸。

可见于结核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红斑性狼疮、某些血液病等,多属慢性久病,邪正虚实对立,治疗非纯攻纯补所能取效,可采取汤丸并进,汤方选活血润燥生津汤,濡养而兼行,丸剂选大黄蛰虫丸,缓攻以求效。

如干血瘀结较重而体质尚任攻消者,亦可先攻后补。

药如当归、赤芍、生地、丹参、旱莲草、鳖甲、桃仁、土鳖虫等。

(二)按病变部位立十二法瘀血可内及脏腑经络,外而肌腠皮肤,随着所在病位不同,症状特点各异,为此,结合病位和主症特点,化瘀又可分为十二法。

1 通窍祛瘀法主用于“瘀阻清窍”证,可见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昏迷、精神病、癫痫、脑血管意外、偏头痛及脑肿瘤等。

表现为神昏、妄乱、狂躁、痴呆、健忘、失语、顽固性头痛、耳聋等。

方用通窍活血汤,可取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特殊用药如麝香、琥珀、郁金、青葱、鲜姜等。

2 通脉祛瘀法主用于心血瘀阻证,可见于心血管病,心前区闷痛或绞痛,气憋、心悸等。

由于绞痛发作与气滞有关,故应配合辛香理气药,方选冠心Ⅱ号方,特殊用药如乳香、丹参、血竭、三七、莪术、降香等。

如夹痰浊,需配通阳泄浊化痰药,如半夏、瓜蒌、薤白等。

3 理肺祛瘀法主用于“瘀阻肺络”证,可见于肺心病、心衰、肺水肿、支扩、肺结核等。

表现喘促咳逆,胸满或疼痛,甚至不能平卧,咯吐泡沫血痰,或咯紫黯血块。

方选旋复花汤、参苏饮,药如苏木、旋复花、广郁金、降香、苏子、桃仁、红花等。

瘀伤肺络的出血,宜参入化瘀止血药。

4 消积(软坚)祛瘀法主用于“瘀积肝脾”及其它脏器、部位的有形肿块,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血吸虫病、久病所致的肝脾肿大、肝癌、腹腔肿瘤、**肌瘤或甲状腺瘤,某些异常组织增生所致的瘢痕疙瘩、结节等。

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成药可服鳖甲煎丸。

药如三棱、莪术、刘寄奴、石打穿、乳香、没药、留行子、大黄、山甲、失笑散、土鳖虫、虻虫、蜣螂、水蛭、鸡内金、青皮等。

由于症积多由气滞而至血结,且可与痰浊兼夹为病。

故常需配理气、化痰药,并参以软坚消积的海藻、昆布、黄药子、牡蛎、鳖甲等。

消积祛瘀药多选破血峻剂和虫类走窜搜剔之品,因有形之积,非破逐不足以消除。

如表现久病体弱者,又应合养正除积,扶正祛瘀之品以免伤正。

5 理胃祛瘀法主用于“瘀留胃脘”证,可见于溃疡病、上消化道出血、食道及胃部肿瘤等。

表现胃脘“瘀痛”,或见吐血,血呈赤豆汁,或大便为漆黑色,呕吐涎沫,甚则饮食吞咽困难,食入反出。

常用方药为丹参饮、失笑散加减,药为蒲黄、五灵脂、丹参、三七、玄胡、乳香、煅瓦楞子、乌贼骨、香附、沉香等。

并根据瘀痛、出血、呕吐等主症的不同及虚寒、郁热、阴伤等病理特点分别配伍不同的药物。

6 通腑祛瘀法主用于“瘀阻肠(胆)腑”或某些内痈病证,可见于多种急腹症及肿瘤梗阻等。

如为急腹症,多属邪实阻滞,气血壅塞,郁而化热的瘀热实证。

表现为痛满闭实,如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痛处不移,伴有身热,呕吐便秘等。

方选丹皮汤、大黄牡丹皮汤加减,药如大黄、芒硝、桃仁、土鳖虫、蜣螂、丹皮、赤芍、败酱草、红藤、枳实、川朴。

少数急腹症表现为寒实瘀结者,配伍附子、干姜等温通祛瘀;病在胆腑,参以疏泄肝胆,加柴胡、白芍、蒲公英、金钱草等。

7 祛瘀利水法主用于瘀在肾和膀胱的“血结水阻”证,可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前列腺肿大、象皮肿、泌尿系统肿瘤或结石所致的梗阻、输卵管积水等。

表现肢体肿胀或小便癃淋,如水肿反复不愈,按之肿硬,肌肤枯糙,腹大有水,腹壁青筋显露等。

方选小调经散、琥珀散、当归芍药丸加减,药如马鞭草、牛膝、虎杖、瞿麦、泽兰、益母草、红花、琥珀、木通、刘寄奴、凌霄花。

肿甚体实者配大黄、千金子。

因气行可使血行且水亦行,故用本法时应适当参入行气药,如沉香、麝香、天仙藤、路路通。

如湿热浊瘀阻塞窍道,又当配合清利之品。

8 通经祛瘀法主用于“瘀滞胞宫”证,可见于月经病、产后病、功能性**出血、宫外孕、盆腔炎、**肌瘤等。

症见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甚至闭经、痛经,或经漏不止,或产后恶露不净。

方选少腹逐瘀汤、活络效灵丹加减。

药如益母草、苏木、乳香、刘寄奴、蒲黄、牛膝、当归、桃红、莪术、红花等。

瘀滞胞宫证因于气滞和寒凝者为多,气滞当合柴胡、香附、乌药、青皮;寒凝当配肉桂、炮姜、艾叶等。

9 和络祛瘀法主用于“血瘀络痹”证,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曲张等外周血管病。

表现瘀血阻滞经络、骨节、肌肤、肢体疼痛或失用、肢端青紫等。

方选身痛逐瘀汤加减,药如红花、川芎、炙山甲、蜣螂、路路通、片姜黄、乳香、没药、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穿山龙、虎杖等。

瘀在体表、骨节,局部硬肿者,常为痰瘀互结,可适当佐入化痰通络药,如白芥子、南星。

如中风、痹痛伴有内风或外风见症者,还当佐入搜风、祛风之品。

10 止血祛瘀法主用于络瘀血溢的“血证”,可见于多种出血性病证、DIC等。

其特点为各个不同部位的出血及皮下紫癜,有“瘀血”特异性证候,如出血反复不止,紫黑成块,伴有瘀痛等。

方选化血丹,药如三七、广郁金、炒蒲黄、五灵脂、花蕊石、血余炭、茜草、童便。

若血量较多,病势较急,可加醋大黄、丹皮行瘀凉血止血;如不应,而瘀象明显者,可配合祛瘀药,如桃仁、丹参、归尾、红花(小量)、降香等。

11 消痈祛瘀法主用于“热毒瘀结”所致的疮疡初起,见于化脓性感染、炎症性肿块,如痈疖、急性乳腺炎等。

症见患处红肿热痛,硬结有形,或伴身热。

方选仙方活命饮加减,药如乳香、没药、山甲、角针、赤芍、紫花地丁、银花、漏芦等,所选药物应具有抗感染作用。

如属“阴证”,因阳虚寒痰瘀结形成的阴疽,又当活血祛瘀与温补和阳或化痰散寒类药合用,如鹿角、肉桂、麻黄、白芥子等。

某些内痈,如阑尾炎、盆腔肿块,可与清热祛瘀,通腑祛瘀等法联合使用。

12 疗伤祛瘀法主用于“外伤蓄瘀”,见伤处肿痛,有瘀斑或血肿,肢体骨节活动失利,或因内伤而致瘀蓄脏腑经络之间。

方选七厘散、复元活血汤加减。

药如参三七、乳香、没药、血竭、接骨木、落得打、透骨草、土鳖虫、苏木等。

外伤蓄瘀还可外用活血消瘀药;如属瘀蓄脏腑经络之间,可采用下瘀血法,配大黄、桃仁等。

上列各种活血祛瘀法与方药,各有其适应证候,但具体应用时须适当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