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案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随着精神医学的快速发展,精神科医院在各种情况下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所有医疗机构都存在传染病爆发的风险,精神科医院也不例外。
因此,为了避免精神科医院感染,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1. 精神科病人的特殊情况:精神病患者的免疫系统较弱,他们可能会因为交叉感染而敏感。
此外,他们经常有吞咽困难、自理能力差等特点,在生活或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
2. 医院环境:精神科医院通常都是密闭型的,病房密度大,空气污染的机会也就增加了,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呼吸问题或其他疾病的病人更是一种隐患。
3. 医务人员的身体状况:精神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要和大量的病人接触,这会增加他们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如果他们自己也患上了某种传染病,那么他们就会成为拓展疫水的源头。
为了预防和控制精神科医院感染,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医务人员应该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每次接触病人后使用洗手液消毒。
2. 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预防机制:医院应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预防计划,在医院内建立有效的流行病学监测系统,对感染疾病的流行趋势、病人入住情况、病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严密的分析。
3. 对病人和医护人员进行教育:要提高所有人对感染控制与消毒的重视,禁止病人在公共区域吸烟、呼吸困难等情况下聚会,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精神科医院感染。
总体来说,预防和控制精神科医院感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内传染病的风险,让病人和医护人员都能够安心,放心地进行治疗工作。
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与护理干预方案分析
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与护理干预方案分析【摘要】精神科护理是医学中的重要领域,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本文旨在分析精神科护理的安全风险及对应的护理干预方案。
文章介绍了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的概况,包括患者自伤、暴力行为等因素。
接着,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患者病情、环境因素等。
然后,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并评估了实施效果。
提出了改进策略以增强护理干预的效果,并总结了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的管理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将有助于提升精神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护理安全风险、护理干预方案、实施效果评估、改进策略、管理、重要性、未来研究、精神健康、患者安全、护理质量、风险因素、干预措施、综合评估。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精神科护理是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精神科护理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精神科患者可能存在自残、自杀、暴力行为等安全风险,而护理干预的及时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针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以及护理干预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由于精神科患者具有特殊性和多变性,对护理干预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研究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问题和护理干预方案的优化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和护理干预方案的系统性分析,为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理策略,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和确保患者的安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从而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
通过对护理干预方案的介绍和实施效果评估,进一步探讨如何改进和优化护理干预方案,从而提高精神科护理的安全性和效果。
1. 分析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类型和特点,深入了解其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影响。
精神科护理风险与措施
精神科护理风险与措施精神科护理工作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风险较大。
本文分析了精神科护理风险的多种因素,论述了应从人员和设施两方面入手,通过加强精神科护士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加强设施的安全管理和加大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等措施,既能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又能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标签:精神病;护理;风险;措施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死亡、伤残损害或被投诉的后果的可能性。
精神科护理工作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风险比普通科室的护理风险要大得多,精神科护士更容易受到来自于患者、工作环境、自身压力等方面的威胁。
下面就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提高精神科护士自我保护能力。
1 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1.1 护士人身安全的风险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其思维、行为、情感、感知等方面均存在异常,患者缺乏自知力,容易出现兴奋、冲动毁物、伤人、逃跑等行为,这些行为大多具有不可预测性。
护士在接诊、治疗过程中容易受到患者冲动行为的伤害。
1.2 患者自身面临的风险精神科患者常处于抑郁、焦虑或幻觉妄想的支配下,无自知力,容易发生自杀、自伤。
并且很大一部分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治疗和护理。
另一方面精神科的患者还要面临来自周围的其他精神患者伤害的风险,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那些精神运动性兴奋的患者及受幻觉妄想支配的患者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他们的冲动行为在给自己造成伤害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危险[1]。
1.3 护士法律意识,护理措施及技术对患者造成的风险。
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护理习惯,忽视患者心理护理,缺乏整体护理知识,由于尊重患者的意识淡薄,以致言语粗暴,态度生硬,甚至任意侮辱患者人格而导致患者病情突变、产生消极观念等而发生意外。
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或责任心不强给患者也带来了很多风险,如发错药、打错针,在约束躁狂患者时,造成患者身体的损伤等[2]。
浅谈精神科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谈精神科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导致病人或工作人员不同程度伤害的可能性。
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法制观念的加强,如何有效识别、规避精神科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倡人文关怀等问题,已成为当代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1 精神科护理风险存在的各种因素1.1 管理因素:医院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约束力不够;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或落实不全面;安全管理意识不够;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1.2 护理人员因素:护士趋于年轻化,缺乏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安全意识不足,对护理行为中的哪些情况可能导致风险和纠纷认识不够和重视不足;对危险的认识和评估不准确;对环境中的危险和病人的危险性敏感不够;责任心不强,对病情观察不细致,发药不认真;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不重视护理文书的记录;缺乏对精神疾病患者异常状态的护理技巧和方法;护士心理压力过重。
1.3 患者因素:精神病患者大多数无自知力,受精神症状的支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自杀、自伤、冲动、外逃等不良行为;恢复期病人遮盖内心所想使护士放松警惕;长住病人因年老体弱生理机能衰退、牙齿脱落导致营养失调;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潜藏着噎食和摔伤等危险;老年患者及卧床患者有发生褥疮的可能等。
1.4 病区设施因素:地面湿滑容易导致患者跌倒摔伤;走廊、卫生间是否有扶手;居住环境是否安静、温馨,因为嘈杂的环境容易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引发其暴力、冲动行为及癫痫发作;患者病房的门窗不牢固和桌椅未固定,以及重要的地方如办公室治疗室工作人员未及时落锁与忘记落锁或将钥匙遗留在锁眼上均易引起危险事件;另外,对于半开放的病区环境,围墙实施的高度是否足够,都会发生病人外逃现象,如果病人是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外逃,会有意外事故的危险。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近年来,精神科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院的安全。
精神科患者一般身体素质较弱,免疫功能较差,容易感染各类病菌,同时精神科病人常年处于医院内,接种常见疫苗不足,共同增加了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本文将分析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管理方法。
1.危险因素1.1医护人员的缺乏和压力过大。
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质以及症状,医护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护理和照顾上,同时呈现出更强烈的情感需求,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过大。
压力大的医护人员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增加了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1.2病人的长期住院和减弱的自理能力。
由于精神患者多数病程较长,需要长期住院,而且常常由于药物影响等原因出现机体自然免疫下降和自理能力减弱的状况,很容易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
1.3治疗手段和检查方法。
精神科治疗需要大量的药物治疗和特殊的精神治疗手段,如电休克、ECT等,这些治疗手段还带来了手术创面等可能感染的来源。
而且,精神科患者的检查方法大多是体液或者血液样本,这些检查方法增加了患者遭受交叉感染的风险。
2.预防控制管理2.1建立精神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规范医院的诊疗、护理、检验、消毒等管理流程和各项制度和措施,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和服务,控制患者和环境等感染源,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2.2科学的消毒和隔离制度。
科学选择消毒手段和杀菌剂,消毒物品要及时清理,保证医院的整洁。
住院患者要分房隔离,并按疾病类型、传染性、病情等变化进行必要的隔离,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3培训医护人员并建立岗位责任制。
加强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制定岗位职责,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关怀和照顾。
2.4完善信息系统和卫生监测。
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智能化管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的出现和疫情变化,调动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加强疫情报告和病人随访工作。
精神科风险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风险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常见的精神科护理风险有:1.有自伤、自杀的危险。
2.有冲动、伤人、损物的危险。
3.有出走的危险。
4.有噎食的危险。
5.有窒息的危险。
6.有营养失调的危险。
17.有受伤的危险。
8.有危险物品进入病房的危险。
9.有跌倒的危险。
10.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1.有异物进入体内的危险。
12.有触电的危险。
13.有工作人员在保护患者时受伤的危险。
14.有烫伤的危险。
15.有中暑的危险。
16.有感染的危险。
17.有护患纠纷的危险。
18.有护士心理压力过重的危险。
二、精神科护理风险的危险因素及征兆评估:1.自伤、自杀的危险因素:患者因抑郁、妄想、幻觉、睡眠障碍或因被家属嫌弃、亲人去世、失业、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因素发生自伤、自杀。
征兆评估:①有自杀史②情绪低落、无望③失眠,体重减轻,害怕夜晚来临④将自己与他人隔离⑤命令性幻听,命令患者自杀⑥负罪感⑦存在被迫害、被折磨、被惩罚的想法⑧抑郁患者突然变的开心⑨冲动、易激惹⑩询问护士“多长时间巡视一次”、“这种药吃多少才会死”等问题⑾谈论死亡,有想死意念⑿分发自己的财产、物品⒀收集危险品。
2.冲动、伤人、损物的危险因素: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或病友之间言语不当、碰撞等原因吵架;封闭的住院环境、简单粗暴的管理使患者难以适应角色;护理人员态度或言语不当激惹患者。
征兆评估:①先兆行为(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2呼吸增快、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②言语(威胁妄想性言语、大声喧哗、强迫他人注意);③情感(愤怒、敌意、焦虑、异常欣快)④意识水平(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
3.出走的危险因素: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自知力缺乏;不适应住院环境、思念亲人、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满;患者偷走工作人员钥匙、患者会客时外逃。
4.噎食的危险因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因锥体外系反应所致吞咽困难;老年人或有脑器质性疾病如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吞咽反射迟钝、抢食或进食过急;癫痫患者在进食时抽搐发作。
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
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是精神科护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使得他们更容易发生跌倒,一旦发生跌倒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需要对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减少跌倒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安全。
一、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1. 精神病症状:精神科患者由于患有各种精神病症状,如认知功能障碍、幻觉、妄想等,使得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把握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跌倒。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听到或看到幻觉,导致行为不稳定,造成跌倒。
2. 药物治疗副作用:精神科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如头晕、虚弱、失眠等,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3. 自理能力下降:精神科患者可能由于疾病的影响导致自理能力下降,包括卫生自理、行动自如等,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发生跌倒。
二、环境因素1. 病房环境: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病房环境通常较为狭小,家具摆放不合理、物品杂乱等因素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特别是在夜间,住院患者可能需要起夜,病房的暗淡会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2. 护理措施:精神科患者在病房的护理措施也会影响跌倒的发生。
不适当的约束措施会影响患者的自由行动,增加跌倒的风险。
三、个体因素1. 年龄和性别: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生理机能下降,肌力减弱,平衡能力下降,跌倒的概率更高。
女性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也更容易发生骨折等伤害。
2. 其他疾病:精神科患者通常伴随着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本身就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3. 活动能力:精神科患者的活动能力不同,有的患者可能需要辅助器具,有的患者可能需要帮助行走,这些都会影响跌倒的风险。
四、心理因素1. 焦虑和抑郁:精神科患者通常伴随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这些心理因素可能使他们对周围环境产生恐惧或者消极情绪,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增加跌倒的可能。
2. 自杀倾向:部分精神科患者存在自杀倾向,他们可能会利用跌倒来实现自杀的目的,这也增加了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
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
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是精神医学领域中一个常见但却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跌倒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同时也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
对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于预防和减少这类意外事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指导和管理。
1. 个体因素精神科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之一是个体因素。
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认知能力等都会影响患者跌倒的风险。
老年患者和女性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和骨密度减少,跌倒的风险更高;而认知能力受损的患者也更容易在行走时出现意外。
对于这些个体因素不同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比如加强监护、提供辅助设备等。
2. 疾病因素精神科患者跌倒的风险还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
精神科患者通常存在各种心理和神经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患者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异常,增加了其跌倒的可能性。
长期使用精神药物也可能引起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加剧患者跌倒的风险。
对于精神科患者,医护人员需要结合其疾病病情和用药情况,制定相应的跌倒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精神科患者跌倒的重要风险因素。
精神科医疗机构的环境通常较为特殊,比如精神科病房的狭小空间、混乱的人员活动以及缺乏自由活动的限制等,都会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
有些医疗设施也存在一些隐患,比如地面的光滑程度、设施的不合理布局等,也容易导致患者不慎跌倒。
医疗机构需要重视环境风险的控制,加强对病房和公共区域的安全管理,提高患者跌倒的预防意识。
4. 护理因素护理因素是影响精神科患者跌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精神科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卧床或者活动受限,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避免患者在移动和活动中发生意外。
在患者进行特殊治疗或者接受特殊药物时,医护人员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以免发生跌倒意外。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不合作
患者可能不配合治疗和 护理,影响治疗效果。
药物副作用
精神科药物可能导致一 系列副作用,如头晕、
恶心等。
护理人员因素
01
02
03
04
沟通障碍
与患者沟通时,护理人员可能 存在语言或理解障碍。
专业能力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可能缺乏处理精 神科问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作压力
精神科护理工作量大,对护理 人员造成较大压力。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措施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 • 防范措施 • 安全护理实践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
患者自身因素
自杀风险
精神疾病患者存在自杀 倾向,需要密切关注和
预防。
攻击行为
部分患者可能对他人或 自己实施攻击行为,需
要采取相应措施。
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可能面临暴力、感染 等职业风险。
医院管理因素
制度不完善
医院管理制度可能存在漏洞, 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设施缺陷
医院设施可能不完善,如监控 、报警系统等。
人力资源不足
精神科护理人员可能配备不足 ,影响服务质量。
培训不足
医院可能缺乏对护理人员的专 业培训和安全教育。
02
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精神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介绍精神科护理的安全因素,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期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一、精神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1. 病情突发性在精神病患者身上,病情突发性是较为突出的安全隐患。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波动较大,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等情况,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
2. 自伤自杀行为精神病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自伤自杀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安全风险。
特别是在患者情绪波动大、极端情绪状态下,容易做出自残行为或者自杀企图。
3. 患者人身伤害他人行为在精神病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存在攻击性行为,会对周围的人员造成伤害。
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护,防范可能的伤害事件。
4. 药物依赖性和滥用精神病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药物依赖性和滥用问题,用药不规范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状况恶化,甚至出现药物中毒等情况。
5. 沟通障碍由于精神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障碍,沟通障碍是较为常见的情况。
在护理工作中,难以准确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绪状态,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护理干预措施1. 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护针对病情突发性和自伤自杀行为可能性较大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护,提前发现患者情绪波动的迹象,并及时进行干预。
2.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针对患者的自伤自杀倾向和攻击性行为倾向,护理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最新情况,及时发现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3. 提高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引导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治疗,提高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减少自伤自杀行为的发生。
4. 规范用药管理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用药情况的管理,规范用药流程,避免药物依赖性和滥用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精神科护士职业风险因素浅析及防护对策
完 善 的护理 ,真正解 除 患者 的痛 苦 。因此 ,对 癌症 患者 疼痛 的护理 ,需 要护 士具 备处 理癌 痛 的多方 面知 识 ,掌握 正确评 估 方法 、治疗 技术 及恰 当 的护理 方法 ,并 对病 人及 家属 进行 癌 性疼 痛 的知识 宣教 ,使 癌 症患 者不 仅能缓 解疼 痛 ,还 能提
果 和蔬菜 。少 食腌 制和 熏制 食 品。
精神科护士职业风 险因素浅析及 防护对 策
赵艳华
[ 中图分类号 ]R 1 3 6 [ 文献标识码 ] B
李会芹
[ 文章编号 ]1 0 0 5 — 0 0 1 9( 2 0 1 3 )1 1 - 1 1 3 8 — 0 2 性刺激 会 给护 士带来 严重 的 心理伤 害 , 甚 至引发 恐惧 、 焦虑 、 抑郁 等症 状 。 1 . 2 . 2 社会 的偏 见 ,对护 士工 作 的不理 解 ,要 求过 于苛 刻 ,
潍坊 市精 神 卫 生 中心 ( 山东 昌乐 2 6 2 4 0 0)
精 神 科 护 士 面 临 的 职业 风 险 因素 及 自身 防护 问题 一 直 是 我 们共 同关 注 的焦点 ,特殊 的工作 环境 、长 期面对 思维 紊 乱 、行 为异 常 的精 神病 人 加之 超负荷 的工作 量 、频繁 由于止 痛药 物 易引起 恶 心 、 呕吐, 避 免过 冷 、
过热 、辛辣 、刺 激 、生硬 的食 物 ,多食谷 类 、豆类 、新鲜 水
[ 2 】 5 r 0 淑 红. 使用 0 . 1 0 数 字疼 痛评 分表 的 9个 常见 问题 [ J ] . 国外 医学 ・ 护 理 学分册 ,2 0 0 2 .
所 有 的负 性刺 激严 重影 响着 精神科 护 士 的身心健 康 ,因此 , 精神 科护 士充 分认 识 自己面临 的各种 职业 风 险因素 ,做 好更 全 面的职 业 防护非 常重 要 ,现将 精神 科护 士潜 在 的职业 危 险 因素 和 防护措 施加 以归纳 如下 。 1 常见 的风 险因素 分 析 1 . 1 意 外伤 害 1 . 1 . 1 来 自精 神 病人 的暴力 倾 向 因素 常见 的方 式是 :踢 、 打 、抓 、咬 、掐 、骂等 ,精 神病人 大 多无 自知力 ,多 系被 哄 劝 、诱 导人 院 ,系非 自愿 入院 ,因而 抵触 情绪 大 ,易产 生对 抗行 为 ,冲动殴 打辱 骂护 士现 象 时有发 生 ;病 人受 幻 觉 、妄 想症 状支 配 ,常将护 士作 为攻 击对 象 ;病 人不 安 心住 院 ,提 出无 理要 求得 不 到满 足时 、护士 在制 止患 者 冲动行 为 时未注 意 自身 防护 或 患 者 过 度反 抗 以及 护 士 在督 促 患 者 服 药 时均 会 受到 患者 的伤 害 ;护理 方 式不 当 ,对 兴奋 躁动 的病 人态度 语 言简 单生 硬 ,激 惹病 人引 起 冲动招 致伤 害 ;有 的护 士缺 乏 了解病 人 的病情 ,当病人 出现攻 击行 为 先兆 时没 有及 时采 取 措 施 而遭受 伤 害… 。有 调查 发 现 ,精神 病人 暴力 行为 发生 率 约为 正常人 的 1 0倍 ;精神 病人攻 击行 为 总发 生率 为 2 8 . 9 %; 精神 科护 士在 临床 工作 中受 到病 人 的暴 力 攻击 约为 6 7 . 7 %。 1 . 1 . 2 针 刺 伤 在 给 病 人 注射 或 抽 血化 验 时 由于 病人 不 合 作 或护 士 自身 的原 因被污 染 的针 头刺 伤 ,可 能感 染 H I V、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的因素及防护措施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的因素及防护措施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探讨防护措施。
【关键词】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精神科涉及到的疾病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科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特殊的环境下,面对的是思维贫乏、无自知力、表情淡漠等的特殊的服务对象,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职业危害。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危害1、遭受攻击受伤。
精神病医院是职业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场所。
经调查,大部分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过病人的暴力攻击,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付出生命代价。
医护人员中护工负责制服患者冲动;护士负责照顾患者日常生活及服药、注射等;医生负责病人诊断与治疗、出入院等。
最易受到攻击的是护工,其次是护士,医生则相对较少,一般患者不会伤害医生,但有时会遭到被害妄想症患者的攻击[1]。
很多攻击行为与病人愿望不能得到立即满足有关。
65%左右的病人采取拳打脚踢、打耳光、抓、咬、泼粪便(或热粥、热水)等攻击方式,约有25%的病人借助器械比如桌椅等攻击,不到10%的病人采取言语威胁的方式。
2、工作强度大受伤。
精神病院大多封闭管理,医护人员照顾患者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日常生活、治疗、护理等,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容易造成腰部或手腕扭伤;另外,在制服患者冲动或制止患者攻击行为时,也非常容易受伤。
3、容易被针刺伤。
在注射治疗时,有的患者不配合治疗,护士容易被针刺伤,可能感染血源性疾病。
而大部分精神科护士缺乏针刺伤的防护知识、防护意识。
经对本市各精神病院102名在职精神科护士职业损伤及防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7位护士曾被针刺伤,69位曾被患者攻击伤害过,62位护士能正确处理针刺伤后的伤口,71位护士认为针刺伤能危害自身健康,49位精神科护士对针刺伤后伤口的正确处理程序不是很了解;64%的精神科护士不知道或部分知道针刺伤后应采取的预防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措施;43%的精神科护士认为传染疾病的机会非常小;55%的精神科护士发生针刺伤后会紧张、害怕,不是很清楚处理方法。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管理精神科医院是处于特殊环境和患者群体中的医疗机构,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往往会影响到医院内部的感染控制管理,因此精神科医院的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对精神科医院感染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危险因素1.患者的行为因素精神科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常常不受控制,导致他们在医院内的行为不规范,比如患者可能会有自残行为、暴力行为、尿毒症患者可能会排泄排尿不规范而导致交叉感染。
2.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互动由于患者心理障碍和特殊心理需求,医护人员需要和精神科患者进行更多的互动和接触,这就增加了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感染的风险。
3.医院环境因素精神科医院通常人员密集,加之患者的特殊需求和行为,医院内的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通常不容易保持,这也为细菌、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药物使用因素精神科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镇痛药物和镇静药物,这些药物的使用增加了患者患传染病的风险。
5.医疗器械和设备因素精神科医院内通常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医疗器械和设备,比如约束带、口罩等,这些器械和设备的不正确使用可能会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二、预防与控制管理1.加强健康教育针对精神科患者的特殊心理需求,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教育患者正确的卫生习惯和自我照顾能力,减少因患者不当行为引发的感染。
2.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管理技能,确保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能正确使用防护装备,避免交叉感染。
3.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管理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卫生管理,保持医院内卫生环境的干净,并且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消毒管理,减少病原微生物在医院内的传播。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防止医院内感染的传播。
5.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对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管理和监督。
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
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需要接受严密的监护和照顾,因为他们可能会出现自伤或他伤的行为。
除了这些因素外,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精神科患者跌倒造成的伤害可能比一般患者更为复杂和严重,因此对于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患者自身因素精神科患者患有各种不同的精神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认知能力、平衡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增加其跌倒的风险。
抑郁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会出现消沉、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增加了他们在狭小空间中行走时跌倒的可能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影响其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对危险的判断,增加了跌倒风险。
部分患者还可能因为服药后出现头晕、眩晕等不良反应,进一步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2.药物因素3.环境因素精神科病房的环境通常比一般的病房更为复杂和受限,这增加了患者跌倒的可能性。
病房内可能摆放有家具、设备、障碍物等,加上患者本身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增加了其在行走时绊倒的风险。
精神科病房内可能因为患者的情绪波动不稳定,增加了其自我伤害的可能性,所以医护人员通常会对患者进行束缚或限制自由,这也可能会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
4.护理因素精神科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更为严密的监护和护理,但是护理不当也会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
由于部分患者可能有攻击性或自伤行为,医护人员可能会采取戒严式的监护措施,这会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增加其跌倒和伤害的可能性。
医护人员的疏忽、疲劳、专注力不集中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对患者的监护不力,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
为了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精神状态等因素,确定其跌倒的风险等级。
2.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护,对于具有较高跌倒风险的患者可以采取个别化的监护措施,如增加护理人员的监护频次、提供助行器具等。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一、引言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风险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给医疗机构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本文对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二、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1. 患者因素(1)疾病特点:精神科患者受精神症状影响,存在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定、行为紊乱等症状,容易发生自伤、自杀、攻击他人等不良事件。
(2)自知力缺乏:部分患者自知力缺乏,不承认有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增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2. 护理人员因素(1)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工作压力大,护理不到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2)业务水平不高:部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对精神科疾病认识不足,护理操作不规范,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3)责任感不强:部分护理人员责任感不强,工作疏忽,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违反技术操作规程。
3. 管理因素(1)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医疗机构精神科管理制度不健全,对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发生后的处理不够规范。
(2)环境设备因素:部分医疗机构精神科环境设备不足,如监控设备、紧急救援设备等,影响护理工作的开展。
4. 家属及陪护因素(1)家属陪护知识缺乏:部分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缺乏精神科相关知识,对患者护理不当,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2)家属沟通不足:部分护理人员与家属沟通不足,未充分了解患者需求,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三、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应对措施1. 加强患者管理(1)充分了解患者病情,针对性地进行护理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加强对患者自知力的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配合度。
2.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1)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减轻工作压力。
(2)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规范护理操作。
(3)加强护理人员责任感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因为精神科与其他科室不同,实行封闭式管理,没有家属的陪同,因此保证病人的安全是重中之中。
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细致查找工作中各个不安全的因素,排除隐患,防范于未然。
一、精神科护理安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隐患1.患者特殊性精神病患者往往没有自知力,常常由于幻觉,妄想等的支配而出现异常的行为表现,如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给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增加了难度,护理安全加大风险。
2.住院环境的特殊性封闭式的管理方式,由于病房条件的限制,往往各个年龄段,各种精神症状的患者同住一个病区,使有的患者受幻听,幻视支配出现冲动,伤人,逃跑等情况,病房设施不到位,门窗不牢固,危险物品的存在,都是产生纠纷的隐患。
3.病人自身躯体方面的特殊性有些病人有发烧,头痛不能正常向医务人员反映,得不到及时治疗,使病情加重,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没有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很可能出现摔伤事故。
4.护理文书书写和管理不规范护理文书不能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当时实际情况,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没有真实可靠的证据,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5.工作责任心不强有些精神病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所以有的病人就不愿服药,出现服药时把药吐在水杯,或者藏在衣服中,实际病人没有服药的隐患。
6.封闭式的管理封闭式的管理有利于病人的观察与治疗,保证了家庭和社会的安定。
但是使很多病人感到生活单调,无所事事,乏味并想及早离开医院,从而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7.护士的压力大精神科护士面对的是一群缺乏自知力,缺乏理智的患者,他们随时可能发生自伤或他伤,所以护士既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又要保护好自己,以防患者对自己的攻击,护士的心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心理疲劳。
8.交接班不认真对新入院或者有冲动伤人变化的患者,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夜班不能做到床头交班,接班后不按规定巡视病房,导致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造成病人或护理人员受到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护理风险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常见的精神科护理风险有:1.有自伤、自杀的危险。
2.有冲动、伤人、损物的危险。
3.有出走的危险。
4.有噎食的危险。
5.有窒息的危险。
6.有营养失调的危险。
7.有受伤的危险。
8.有危险物品进入病房的危险。
9.有跌倒的危险。
10.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1.有异物进入体内的危险。
12.有触电的危险。
13.有工作人员在保护患者时受伤的危险。
14.有烫伤的危险。
15.有中暑的危险。
16.有感染的危险。
17.有护患纠纷的危险。
18.有护士心理压力过重的危险。
二、精神科护理风险的危险因素及征兆评估:1.自伤、自杀的危险因素:患者因抑郁、妄想、幻觉、睡眠障碍或因被家属嫌弃、亲人去世、失业、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因素发生自伤、自杀。
征兆评估:①有自杀史②情绪低落、无望③失眠,体重减轻,害怕夜晚来临④将自己与他人隔离⑤命令性幻听,命令患者自杀⑥负罪感⑦存在被迫害、被折磨、被惩罚的想法⑧抑郁患者突然变的开心⑨冲动、易激惹⑩询问护士“多长时间巡视一次”、“这种药吃多少才会死”等问题⑾谈论死亡,有想死意念⑿分发自己的财产、物品⒀收集危险品。
2.冲动、伤人、损物的危险因素: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或病友之间言语不当、碰撞等原因吵架;封闭的住院环境、简单粗暴的管理使患者难以适应角色;护理人员态度或言语不当激惹患者。
征兆评估:①先兆行为(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呼吸增快、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②言语(威胁妄想性言语、大声喧哗、强迫他人注意);③情感(愤怒、敌意、焦虑、异常欣快)④意识水平(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
3.出走的危险因素: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自知力缺乏;不适应住院环境、思念亲人、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满;患者偷走工作人员钥匙、患者会客时外逃。
4.噎食的危险因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因锥体外系反应所致吞咽困难;老年人或有脑器质性疾病如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吞咽反射迟钝、抢食或进食过急;癫痫患者在进食时抽搐发作。
5.窒息的危险因素:患者木僵状态口水潴留;肺部感染严重、痰液多、浓稠,不易咳出;给拒药患者强行灌药等。
6.营养失调的危险因素:患者因有幻觉、妄想或极度兴奋、躁动、情绪抑郁等不思饮食;处于木僵、退缩状态而拒食;厌食症患者因怕发胖而拒食等。
木僵、谵妄、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自理能力下降;贪食症不可控制的暴食。
7.受伤的危险因素:癫痫患者发作咬伤;木僵患者无自卫能力受其他患者攻击;患者跌倒/坠床受伤、冲动患者致他人受伤;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或责任心不强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如服错药、打错针;被约束患者皮肤擦伤、骨折等。
8.危险物品进入病房的危险因素:工作人员未按工作流程进行安全检查,致新入院、外出检查、会客患者把打火机、水果刀、绳子等带入病房。
9.跌倒的危险因素:因地面有积水滑倒;年老体弱、血压不稳、衣裤不合适、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原因致患者步态不稳摔伤;患者突然冲动摔伤。
10.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因素:患者呈木僵状态、躁动、长期卧床、尿床引起;约束带使用不当致局部皮肤破损;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如未及时为患者翻身等所致。
11.异物进入体内的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可由思维障碍吞食异物,也可能是冲动或自杀行为;抑郁症、人格障碍患者采用吞食异物作为一种自杀手段。
12.触电的危险因素:患者用铁丝或钉子插电线插座。
13.工作人员在保护患者时受伤的危险因素:主要因患者突发冲动时工作人员少,保护患者时护患双方力量悬殊较大等,尤其在早、中、晚上保护患者时,患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对工作人员产生妄想引起。
14.烫伤的危险因素:为患者供应的茶水、稀饭温度过高致患者烫伤等。
15.中暑的危险因素:可由夏季高温、天气闷热,患者多,空气流通差引起。
16.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抵抗力低,受凉、饮食不洁及病毒的侵袭;护理人员做治疗时无菌观念淡薄;病室空间小患者多,空气流通差等原因引起。
17.护患纠纷的危险因素: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病的治疗及预后期望值过高,当疗效不理想或出现药物副反应时;护士服务态度差,沟通不到位;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差,告知不全面;护士法律意识淡薄,书写护理文书时不及时、不规范;医疗费用的增加,错收、漏收、补收造成家属的误解。
18.护士心理压力过重的危险因素:精神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治疗难度大;患者治疗不合作、家属不理解、护患沟通难度大,致护士难以适应角色;护士缺乏专业知识、应急能力差;被患者谩骂、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时,心理承受能力差,自己不能很好的调适。
三、防范措施:(一)一般防范措施⑴对精神科护士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护理风险意识教育,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培养一支高品质,责任心强,对待精神病患者能够忍耐和宽容的护理队伍。
维护好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⑵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⑶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给药制度等)。
强化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巡视,仔细观察病情、认真执行医嘱,及时发现风险先兆并妥善处理。
⑷识别护理风险,落实风险告知制度。
各病区每个月进行护理安全分析,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参于讨论,分析病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目前病房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整改措施。
护士长带领全科护士对现存和潜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对高危风险进行分析、告知,使每位护理人员警钟长鸣,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⑸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施弹性排班,在早、中、晚和繁忙时段增派人力。
⑹牢固掌握《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⑺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尊重患者,态度和蔼耐心,严肃认真,不用刺激性的言语或挑逗患者,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激惹患者。
⑻鼓励患者以言语表达感觉及发泄不满情绪。
⑼鼓励患者在无法控制行为时,立即寻求帮助。
⑽清除所有的危险物品并减少环境的刺激。
⑾教会患者克服急躁情绪及处理压力的方法。
⑿向患者指出激越行为的表现,并强化有效的应对技巧。
⒀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以强化其支持系统。
⒁当患者出现暴力行为时,依其情况可给予口头限制,药物控制,约束性保护等措施。
(二)针对性防范措施1.防止患者自伤、自杀①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共同预防患者自杀,发现任何细微的征兆及时向医生汇报。
②病室设置要安全,加强危险品管理。
③加强病情观察,当患者抑郁情绪突然好转,应提高警惕。
④对消极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其心理状况、家庭及社会关系,尊重患者的人格,同情、关心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⑤表扬患者的优点长处,提高其自尊,增加患者价值感。
2.防止患者冲动、伤人、损物有效落实治疗方案,尽早消除精神症状,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加强沟通交流,关心患者并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式;对于有冲动、伤人、损物行为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置于视线内,及时发现危险先兆,防患于未然。
当患者突然出现冲动、伤人,损物等暴力行为时:医护人员应大胆镇静,机智果断的对待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和隔离。
①医护人员应集体行动,首先对暴力行为进行评估,然后从背面或侧面阻止患者冲动。
②护士用平静、平和的声音与患者交流,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以控制局面,保持言行的前后一致。
③对手持凶器或杂物的患者,要劝导其放下或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趁其不备时拿去,不可强硬夺取。
④对于治疗不合作者,治疗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进行耐心的说服解释,并组织人力协助治疗护理。
⑤接触有追求异性行为的患者,态度要严肃,随时警惕其不礼貌的行为,不要单独与患者交谈以免引起意外。
3.防止出走①护士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②加强安全管理:损坏的门窗及时维修。
工作人员保管好钥匙。
患者外出活动或检查、会客专人陪同。
③每个班次固定一个护士开门,开门的护士严密观察出入的人员。
④开展工娱活动,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
⑤与患者家属联系鼓励来院探视。
⑥认真交接班,仔细清点人数,对防外逃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分级护理。
4.预防噎食①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精神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
②对于有药物不良反应、年老体弱,吞咽反射迟钝的患者,应给予软食,必要时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避免带骨、带刺的食物。
③加强饮食护理,吞咽困难者专人守护进食;对于抢食及暴饮暴食者应单独进食,控制其进食量。
④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
5.防止窒息木僵患者头偏向一侧,口水潴留时及时吸出拭干;肺部感染痰液不易咳出给予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吸痰;为拒服药患者灌药时一定要注意防止窒息。
6.防止营养失调对于摄入量不足的患者,护士先了解原因及患者的饮食习惯,满足其口味,以提高食欲,安排集体进餐或少量多餐,必要时专人劝导并喂饭;自理能力下降的患者,饮食由专人护理,也可遵医嘱鼻饲或静脉补液保证营养;对于神经性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①向患者讲解消瘦、肥胖的危害,解释治疗目的,取得配合。
②评估患者达到标准体重和正常营养状态所需热量。
③和患者一起制定饮食计划。
④鼓励患者按计划进食。
⑤观察患者体重及进食情况并监督执行。
7.防止患者受伤对于有癫痫发作、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较大、木僵状态、受精神症状支配等重点患者,护士加强巡视,做好健康宣教和预见性防范措施,防咬伤、摔伤、他伤,发现危险信号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
护士要认真学习临床用药及护理知识,正确执行医嘱,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避免给患者带来意外伤害。
8.防止危险物品进入病房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对于新入院、外出后返院、会客后的患者做好安全检查,发现危险物品及时收管或送出病区;外来人员施工时加强工具管理。
9.防止跌倒放置防滑标识、防滑垫,告知患者穿防滑鞋;对步态不稳的患者应该在视线之内,上厕所、走路时给予搀扶;对于防跌倒的患者,应做好安全宣教,如起床时速度宜慢,走路时应注意地面是否平滑,是否有积水等情况;清洁工应及时清除地面障碍物和积水,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保证患者安全。
10.防止压疮发生做好床头交接班;对长期卧床、年老体弱的患者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按摩等,加强全身营养;定时观察被约束患者约束肢体局部皮肤血液循环情况,保护带不宜过紧,定时更换体位并按摩局部皮肤。
11.防止异物进入体内对于有吞食异物倾向的患者要了解原因,不要斥责,耐心向患者说明吞食异物会导致不良后果,帮助患者改变行为方式;管理好危险物品,及时清理垃圾;患者使用剪刀、指甲钳等应在护士的视线内。
12.防止触电加强巡视,掌握病情,重点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定期对病房的电线、插座进行排查,排除安全隐患,防止病区内有铁丝、铁钉等导电物品,发现患者行为异常及时制止,做好心理疏导,严格交接班。
13.防止工作人员在保护患者时受伤在用保护带约束患者时,要注意方法,尽可能引导患者到床边,数人同时按住保护患者,防止患者和工作人员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