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相关事件

合集下载

典型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典型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典型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餐饮等环节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食品质量出现问题,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为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反思:1. 江苏婴儿奶粉事件该事件发生于2018年,江苏某公司生产的婴儿奶粉受到污染,导致多名婴儿感染细菌,其中一名婴儿不幸死亡。

该公司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没有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问题缺乏严格监管。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标准。

2. 河北致命毒豆芽事件在2012年,河北某地一家餐馆使用未经检测的豆芽,结果导致30多名顾客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一人不幸身亡。

事件调查显示,该餐馆没有采取必要的食品安全措施,从而导致食品污染。

此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的关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吸取了经验教训。

3. 上海“地沟油”事件2014年,上海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制作食品时使用了大量的“地沟油”,即废弃的、劣质的食用油。

这样的食用油中含有大量不健康的物质,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这一事件揭示了一些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而不择手段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对食品来源和质量的担忧。

以上案例是典型的食品安全事故,这些事件的发生都对我们提醒意义重大。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1. 张三, "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警示教育," 食品安全研究, vol. 1, no. 1, pp. 10-15, 2019.2. 李四, "典型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食品安全与质量, vol. 2, no. 2, pp. 20-25, 2020.以上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315食品安全案例

315食品安全案例

315食品安全案例315食品安全案例是指中国消费者协会每年的3月15日公布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旨在揭露和打击涉及食品安全的不良企业和产品。

以下是关于315食品安全案例的10个例子:1. 2018年,315曝光了一家知名食品企业,其生产的某品牌方便面被检测出超标的铅含量,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

2. 同样在2018年,315揭示了一家糕点厂使用过期面粉生产糕点的案例,这种不合规的生产行为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

3. 2019年,315曝光了一家大型超市销售过期食品的事件,这些过期食品被重新包装售卖给消费者,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4. 在2020年的315晚会上,一家知名乳制品企业被曝光在产品中添加了非法添加剂,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

5. 同样在2020年,315揭示了一家餐饮连锁企业使用过期食材的案例,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6. 2021年,315曝光了一家著名饮料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这种不合规的行为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

7. 同样在2021年,315揭示了一家饮料企业生产的某款果汁中含有过高的添加剂,这种不良行为威胁到了消费者的健康。

8. 2018年,315曝光了一家快餐连锁店使用过期食材的案例,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9. 2019年,315揭示了一家知名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这种不合规的行为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10. 在2020年的315晚会上,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被曝光在产品中掺入了大量的非食用物质,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并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以上是关于315食品安全案例的10个例子,这些案例揭示了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的普遍存在,也提醒了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要保持警惕,选择合格、安全的食品。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食品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各地都发生了许多令人震惊的食品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也对食品行业的信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10个最引人注目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1. 中国婴儿奶粉事件这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最令人震惊的事件之一。

在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婴儿奶粉中毒事件。

数万名婴儿因为喝下了含有有害物质的奶粉而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恐慌,并引起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广泛关注。

2. 欧洲马肉丑闻2013年,欧洲爆发了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丑闻,涉及到一些肉食制品中掺杂了马肉。

这种欺诈行为对欧洲肉制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供应链的质量控制的严密审查。

3. 美国鸡蛋沙门氏菌污染事件2010年,美国爆发了一起鸡蛋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导致上百人感染。

这次事件揭示了美国鸡蛋供应链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迫使政府和企业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措施来确保食品质量。

4. 日本核辐射污染风波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海洋中的鱼类和其他海产品受到了辐射的污染。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日本海产品的担忧,对日本渔业和食品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5. 孟加拉国有毒食油事件2008年,孟加拉国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有毒食油事件,导致数千人中毒,数百人死亡。

这起事件揭示了孟加拉国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监管不足。

6. 印度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9年,印度暴露出一系列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上百名婴儿因食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奶粉而丧生或导致严重健康问题。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印度食品安全标准的质疑,并促使该国改进其食品监管体系。

7. 阿根廷转基因大豆风波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大豆生产国之一。

然而,转基因农作物在阿根廷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包括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对转基因食品的广泛争议和质疑。

历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集合及评价

历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集合及评价

食品安全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民生问题,而历年来也发生过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以下是历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集合及评价。

1.2024年中国奶粉事件:这是中国近年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之一、数家大型奶粉生产企业被曝充气、掺假、添加有害物质等问题。

事件导致六个月以下儿童数千例肾结石病例,严重影响了国内奶粉市场的信任度。

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追求利润而忽视产品品质和消费者安全的现象。

2.2024年日本核辐射污染食品事件:福岛核事故造成的辐射泄漏导致日本部分地区食品受到污染。

蔬菜、饲料、水产品等大量出现放射性物质超标情况。

虽然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但此事件仍然引起了广泛的恐慌和质疑。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了人们对核能及其使用安全性的警觉,为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

3.2024年美国马铃薯片事件:此次事件引起了全球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

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销售的马铃薯片中含有转基因生物(GMO)成分,而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存在争议。

此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推动了全球对食品基因改造的立法和监管。

5.2024年印度塑料稻事件:印度锡尔赫鲁鲁杰邦的农民使用塑料颗粒来制作稻米,使得这种假稻米在市场上被贩卖。

塑料被曝光后,人们对塑料颗粒的使用风险和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不满加深。

此事件引发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关注,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令人震惊,也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深思。

它们揭示了食品供应链的漏洞、监管体系的薄弱以及企业追求利润的短视行为。

这些事件引发了国内外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并对食品行业以及相关政府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历年的食品安全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食品安全是一个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改善食品供应链,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食品中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食品中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食品中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食品安全事故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食品中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旨在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并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1. 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中国爆发了一起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即三聚氰胺事件。

这种化学物质被严禁用于食品加工,然而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提高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故意掺入了三聚氰胺。

数以千计的婴儿因饮用受污染的奶粉而受到严重伤害,引发了公众的恐慌与愤怒。

这一事件暴露了监管不严和不道德商业行为的问题。

政府在事件爆发后采取了严厉措施,打击了相关不法分子,并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和质量检测机制。

此外,企业及消费者也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和购买环节的监督,共同守护食品安全。

2. 苏丹红事件苏丹红是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合成染料,但在2005年,苏丹红却被发现出现在食品中。

这种染料被非法添加在辣椒粉、火腿等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有着潜在的损害。

苏丹红事件引发了广泛的恐慌,人们开始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更大的担忧。

为了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了质量检测和风险评估工作。

此外,加强对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促进透明的食品信息披露,并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是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3. 毒大米事件近年来,毒大米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一些农民为了提高产量而滥用农药,使得大米中残留的有毒物质超标。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包括农药的合理使用、农田水质的监测等。

此外,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推行有机农业等也是有效降低农产品安全风险的方法。

4. 油麦菜事件油麦菜是我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之一,然而近年来油麦菜被发现含有过量的农药残留。

由于缺乏监管和质量检测,大量的农药被无意或有意地使用在农产品上,威胁了公众的健康。

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食品安全典型案例1. 2018年“疫苗门”事件:长春长生公司生产的狂犬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多种疫苗存在质量问题,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公众关注和恐慌。

事件中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企业的违法生产、信息不透明等方面。

2. 2013年“地沟油”事件:一些不法商贩收集废弃油脂、动物油脂等,经过加工后用作餐饮业的食用油,导致广泛的食品安全问题。

该事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失职、餐饮企业的不合规操作等方面。

3.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三聚氰胺被添加到乳制品中,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婴幼儿发生肾结石等严重疾病。

该事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企业的不合规生产、监管部门的不作为等方面。

4. 2016年“莆田系”事件:一些医疗机构通过虚假宣传、非法行医、使用假药等方式进行诈骗,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安全。

该事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医疗机构的不合规操作、监管部门的失职等方面。

5. 2011年“苏丹红”事件:一些食品企业为提高产品色泽,添加了含有致癌物质的色素苏丹红,导致公众食品安全隐患。

该事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企业的不合规操作、监管部门的失职等方面。

6. 2017年“鸡蛋门”事件:一些鸡蛋被检测出含有农药残留物,引发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担忧。

该事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农业生产企业的不合规操作、监管部门的不作为等方面。

7. 2012年“毒豆芽门”事件:由于豆芽菜的生产环节中存在卫生问题,导致多人因食用受到感染,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该事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食品生产企业的不合规操作、监管部门的失职等方面。

8. 2015年“霉变面包门”事件: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低质量的面粉加工制作面包,导致产品霉变、发霉等问题,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该事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食品生产企业的不合规操作、监管部门的失职等方面。

9. 2014年“大闸蟹”事件:一些大闸蟹被检测出含有过量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汇总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汇总

1.2024年“瘦肉精”事件:中国台湾地区曝光了一起使用瘦肉精来提高猪肉瘦肉率的食品安全案件。

这引发了公众对于农药和兽药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滥用的担忧。

2.2024年“苹果门”事件:湖北武汉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被曝光在苹果制品中添加了过氧化苯甲酰,这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

这次事件让公众对于食品加工企业的合规性产生了怀疑。

3.2024年“地沟油”事件:中国上海和其他地区曝光了一系列使用回收废油制造食用油的案件,这些废油主要来自餐馆排放的污油、污水和生活垃圾。

人们担心这些回收的废油中可能含有剧毒的物质,对身体健康构成风险。

4.2024年“大米门”事件:中国湖南一些地区曝光了一起将塑料袋和橡胶粉装入大米中销售的案件。

这让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食品生产环节中的欺诈行为产生了质疑。

5.2024年“追溯门”事件:中国安徽一起麻辣香锅中使用过期、滥用农药的案件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追溯体系的关注。

这次事件揭示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漏洞和管理薄弱环节。

6.2024年“疫苗门”事件:中国长春长生生物科技公司被曝光生产和销售造假狂犬疫苗事件,导致广大公众对于疫苗安全问题产生了恐慌和忧虑。

这次事件揭示了疫苗监管的重要性和合规性的关键。

这些事件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公众的担忧,也对国际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在全球贸易中起到了重要角色。

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都在采取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防控能力。

为解决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措施应该包括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追溯体系建设,增加食品抽检力度,并加强信息公开和消费者教育等方面。

只有综合运用各项措施,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利益。

总结而言,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严峻。

只有加强相关监管和措施,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行业自律,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经典食品安全案例事件

经典食品安全案例事件

经典食品安全案例事件案例一:“养羊大县” 添加瘦肉精问题羊肉流向多地3月15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3·15”晚会上曝光了号称“养羊大县”的河北省青县养羊产业中喂养瘦肉精的问题。

据了解,青县是河北省一个重要的养羊基地,每年大约出栏70万只羊。

养殖户向记者透露,这里的羊在饲养过程中添加了瘦肉精。

5月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央视3·15晚会曝光案件线索查处情况”。

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依法注销河北天一肉业有限公司食品经营许可证。

河南省郑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排查,重点检查牛羊肉经营者的检验检疫证明、索证索票等情况并抽样送检,检验暂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对羊肉开展全面排查,静海区2家市场主体2批次羊肉检出“瘦肉精”,已被立案调查。

经查,2家市场主体均从同一家批发商处购进,已将问题羊肉查封,并将该批发商移送公安机关。

案例二:小龙坎后厨脏乱差上热搜3月15日下午,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出致歉声明,表示公司对小龙坎南京玄武店以及个别门店出现的问题深表歉意,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涉事门店立刻停业整顿,全力配合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

声明还称,报道中所涉及的门店其违规行为严重违背小龙坎的加盟运营要求,与企业宗旨严重背离,公司将严肃处理。

案例三:曼玲粥店吃剩的排骨再下锅三米粥铺皮蛋徒手捏碎3月16日下午,#福州曼玲粥店将吃剩排骨再下锅#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15日,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第一帮帮团》栏目报道,福建福州曼玲粥店宝龙分店,多名员工在长时间未洗手的情况下徒手抓取食材,更有甚者,将当晚吃剩的排骨捞出回收,加入了给顾客的山药排骨粥中。

16日,曼玲餐饮发布处理通报称,强制关停曼玲粥店福州宝龙店的第三方外卖账户和线下店铺,对店铺全面彻查,主动向政府监管部门汇报整改情况。

另外,线上线下全面排查全国曼玲粥门店卫生、食品安全问题,避免再次发生此类问题;加强门店实时监控,对今后违规门店做通报批评和处理。

10则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

10则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

10则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1.2010年3月19日,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目前中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

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2.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终审宣判。

自2008年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9月11日,卫生部调查证实,这是由于三鹿集团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

3.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

这次柑橘疫情导致柑橘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且出现严重的滞销状况。

政府出资收购柑橘,并进行深埋、消毒处理,以控制疫情的发展。

4. 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

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的饲料喂养鸭子,导致蛋黄内含有苏丹红。

5. 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

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

6. 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

从16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7. 2004年4月30日,“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粉厂。

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名婴儿死亡,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8. 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

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9. 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

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和点评

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和点评

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和点评中国食品安全的案例1、“染色馒头”事件:某超市的售货员发现购物车里有两个馒头,外表颜色不一样。

她一时兴起,拿出红色的那个来吃了。

之后她身体上就开始出现不适症状。

原来是染色馒头,并且“染色馒头”是由面粉厂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增白剂造成的。

最后这家企业被罚了100万元。

广州,超市和街边小摊都销售过期变质肉类,其中包括问题奶粉事件等。

作为大型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表示,所有产品均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但是也不排除存在细节上的疏忽。

2011年11月初,《关于对沃尔玛在中国涉嫌经营不合格产品立案调查的通知》从美国方面传来消息,在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指导下,沃尔玛中国上海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了召回报告。

根据该报告,在中国市场上发现的沃尔玛产品的食品安全项目不合格。

召回的产品涉及很多种,包括婴儿奶粉、肉类、以及部分休闲食品,其中包括美国的奇趣饼干,百利包等。

随着调查进展的深入,将有更多食品遭到召回。

根据沃尔玛中国公司的要求,各门店已经开始停止这些问题产品的销售。

截至2012年7月24日,已经采取行动完成了610次召回。

中国食品安全的案例2、“瘦肉精”事件: 2011年4月9日,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养殖户从出售给当地一家企业的猪的饲料中检出“瘦肉精”。

随即,这一问题猪肉流入百姓餐桌。

据统计,涉及此次事件的人数约在50人左右,但是,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该养殖场每天能够出栏30头肉猪,其中多达16头猪死亡。

根据统计,截至到6月23日,已经有130多名患者得到医治,其中19名患者被治愈, 10名患者症状稳定。

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紧急通知之后,所有猪肉已经全部销毁。

专家介绍说,“瘦肉精”主要是由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和莱克多巴胺组成,瘦肉精的作用就是促进猪生长,增重快,增加瘦肉率,而它本身又是一种毒药。

很多地区的养猪户使用瘦肉精,违法成本低,反而会大力推广。

但是,问题猪肉会在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尤其是对儿童健康影响最大。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几个食品安全事件,并得出相关的教训和总结。

一、毒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毒奶粉事件。

多个奶粉品牌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导致成千上万的婴幼儿出现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

此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愤怒和抗议。

分析:这起事件揭示了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监管漏洞。

奶粉生产商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监管部门也未能充分履行职责,未发现和制止这种严重的安全问题。

教训与总结:食品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生产商应该加强自我监督,保证产品质量。

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惩罚违规行为。

二、瘦肉精事件2011年,我国爆发了一起令人震惊的食品安全事件——瘦肉精事件。

某些养殖场为了让猪肉更加肥大,非法使用瘦肉精。

而瘦肉精被发现对人体健康有着明显的危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恐慌。

分析:这起事件揭示了我国养殖业存在的不合规行为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一些养殖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顾个人和公众的健康,使用了违禁的添加剂。

监管部门在此事中也未能有效监管,导致问题的长期存在。

教训与总结:科学合规的养殖方式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

养殖场应该严格遵循标准和规定,拒绝使用违禁物质。

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养殖场的抽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规行为,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安全。

三、有机食品虚标事件2016年,一些有机食品品牌被曝光虚标有机标识,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并不真正符合有机标准。

此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有机食品真实性的质疑,破坏了消费者对于有机食品的信任。

分析:此事件揭示了市场监管的薄弱环节,以及有机认证制度的不完善。

一些食品企业虚标有机标识,是为了提高产品的销售额。

而监管部门未能充分履行职责,导致虚标行为长期存在。

315食品安全案例

315食品安全案例

315食品安全案例315食品安全案例是指在315晚会上曝光的一系列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事件。

下面列举了10个315食品安全案例。

1. 卫龙辣条事件:2013年,卫龙辣条被曝光添加了有害物质苏丹红,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个事件揭示了食品添加剂滥用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2. 美心月饼事件:2014年,香港美心月饼被曝光添加了过期油脂,引起了香港市民的恐慌和抵制行动。

这个事件揭示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3.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奶粉中被发现添加了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上肾结石。

这个事件揭示了食品原料安全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4. 微商代购食品事件:近年来,微商代购食品成为食品安全的新隐患。

一些代购食品无法得到正规渠道的监管,存在质量问题。

5. 食品添加剂超标事件: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滥用食品添加剂,超过了国家标准,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了威胁。

6. 有机食品虚假宣传事件:有机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虚假宣传产品的有机性,误导了消费者。

7. 食品过期销售事件:一些商家为了减少损失,将过期食品重新包装出售,给消费者带来了健康风险。

8. 食品农药残留超标事件:农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滥用导致了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9. 食品假冒伪劣事件:假冒伪劣食品的存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

10. 餐饮卫生问题事件:一些餐饮企业忽视了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导致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了健康威胁。

以上是10个315食品安全案例,这些案例揭示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多样性和严重性。

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加强监管和法律制度建设,提高企业责任意识,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五例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五例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五例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贸易和食品供应链的日益密切,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介绍五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帮助读者更加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现实严峻性。

1.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爆发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波及面广,威胁巨大。

该事件涉及到一批奶粉制造商在生产中掺入了三聚氰胺,用于提高奶粉的蛋白质含量指标。

然而,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

尤其对婴幼儿来说,更是生命的威胁。

该事件导致数千名婴儿患上尿毒症,数百名婴儿不幸死亡。

2. 马铃薯煎饼王事件2014年,中国河南省封丘县发生了一起因食品安全问题导致大规模食物中毒的事件,被称为“马铃薯煎饼王事件”。

该事件涉及一家小吃店使用泡过农药的马铃薯制作煎饼,导致上百名消费者中毒。

受感染的人们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严重者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此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和社会舆论反弹,并成为整顿小吃行业和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导火索。

3. 沙门氏菌污染鸡蛋事件2017年,欧洲多个国家爆发了一起严重的沙门氏菌污染鸡蛋事件。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摄入含有沙门氏菌的食物会导致肠道感染和中毒。

此次事件中,一家荷兰鸡蛋养殖商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了含有沙门氏菌的农药,导致该批次鸡蛋被污染。

这些鸡蛋被分销到多个欧洲国家,并被广泛销售,引发了广泛的食品安全恐慌和消费者的担忧。

4. 大豆油假冒事件2013年,中国江苏省镇江市发生了一起大豆油假冒事件。

一家不具备生产资质的小作坊使用劣质大豆制作假冒品牌的大豆油并进行销售。

这批假冒大豆油中掺入了工业柴油和添加剂,远远超过国家标准的限量要求。

假冒大豆油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巨大,涉及市场众多,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5. 食品添加剂超标事件2019年,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了一起食品添加剂超标事件。

食品安全危机案例

食品安全危机案例

食品安全危机案例食品安全是一个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而食品安全危机则是指由于食品安全问题而引发的突发事件。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食品安全危机案例为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一、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即三聚氰胺事件。

这起事件由于一些不法商人将三聚氰胺添加到奶粉中以提高蛋白质含量而引发。

三聚氰胺对人体肾脏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对婴幼儿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这起事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监管不力,相关部门未能有效监控奶粉市场,造成了不法商人有机可乘;二是企业缺乏自律意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使用有害物质。

针对这起事件,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了食品安全监测标准,加强了对食品生产环节的抽检工作,并加强了惩罚措施,对违法生产食品的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了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苏丹红事件2005年,苏丹红事件在中国引发了巨大关注。

苏丹红是一种禁用的致癌物质,但被不法商贩添加到食品中以增加颜色的鲜艳度。

这种添加行为不仅违法,还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苏丹红事件揭示了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漏洞。

监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较弱,而不法商贩则利用这一漏洞进行违法活动。

此外,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择手段地使用低品质的原料,从而导致了苏丹红事件的发生。

中国政府针对苏丹红事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食品原料的监管,禁止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原料。

其次,政府加大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另外,政府还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加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

三、霉变鸡蛋事件2010年,新闻报道了国内某地霉变鸡蛋事件。

该事件的起因是鸡蛋存放不当导致发霉,进而释放有害物质。

大量食用有霉变的鸡蛋可能对人体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的风险。

这起事件揭示了食品加工环节中的管理不善问题。

我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汇总

我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汇总

我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汇总一、“砒霜门”据《今日早报》报道“农夫山泉有点甜。

”伴随这句广告语的广为流传,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以及其它系列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

然而,现在网上已经有网民把这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语改成了“农夫山泉有点毒”。

日前,海口市工商局对海口部分批发市场、商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销售的部分食品进行抽样初检,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30%混合果蔬(生产日期:2009—6—27,规格:500毫升/瓶)、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生产日期:2009—8—16,规格:445毫升/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桃多汁(生产日期:2009—8—22,规格:250毫升/瓶)3种饮料总砷超标。

海口市工商局的消费警示还表示,上述结果经过了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和海口市卫生防疫站复检证实。

消息一出,统一和农夫山泉深陷“砒霜门”的新闻遍布了各大门户网站。

杭州卖的“涉毒”饮料产地有别据介绍,总砷指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中砷的总量。

常说的砒霜中毒,就是急性砷中毒。

如果检验报告属实,也就意味着“农夫山泉”、“统一”有批次饮料“涉毒”。

昨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杭州朝晖路的华润万家超市,发现平日受白领青睐的农夫山泉“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和统一蜜桃多汁等“问题果汁”仍占据货架显著位置,尚未撤柜。

不过,记者仔细查看了该饮料包装,发现与海口市工商局公布的“黑名单”里的生产产地并不一样。

“黑名单”中涉及的是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和广州统一企业有限公司,而在杭城这两家超市销售的是农夫山泉杭州千岛湖饮用水有限公司和昆山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杭州华润万家公关部负责人表示,一在网上看到相关消息,超市便对相关产品进行了自查,同时让供应商给我们一个说法。

发现这些产品三证齐全,进入超市的流程手续也符合规定。

目前,没有接到国家和省内相关部门发出的权威通知。

而且由于目前销售的饮料与海口检测的广东产品不属于同一产地和批次。

食品安全事例素材

食品安全事例素材

食品安全事例素材
1. 北京一家餐馆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据报道,一家位于北京市中心的餐馆近日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据相关部门调查,该餐馆使用了过期的食材,并未按照食品安全规定进行储存和处理,导致多名顾客出现不适症状,其中一人病情严重。

相关部门已暂停该餐馆的营业,并对其进行了罚款。

2. 德国一家奶制品公司被曝添加有害物质:德国媒体近日报道,一家知名奶制品公司被曝光在其产品中添加了含有致癌物质的化学成分。

该化学成分被证实对人体健康有害,并且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定。

消费者们对该公司立即采取行动表示强烈抗议,并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3. 日本一家海鲜市场发现含有高浓度汞的鱼类:近日,日本东京一家海鲜市场的检测结果显示,部分鱼类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汞。

这种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因为长期摄入高浓度的汞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暂时关闭该市场,并展开全面调查。

4. 韩国一家食品加工厂发生食品污染事件:最近,韩国一家知名食品加工厂发生了食品污染事件。

该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过期的原料,并未经过严格的质检。

这些污染的食品已经通过市场销售,并造成了多名消费者食物中毒。

当局已经暂时关闭该厂,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 美国一家冷冻食品公司召回含有大肠杆菌的产品:近日,美国一家冷冻食品公司发布了一项紧急召回声明,称其部分产品
被检测出含有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摄入后可能引发食物中毒,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

该公司已经停止销售该批次的产品,并呼吁消费者立即停止食用并进行退货。

食物中毒事件案例

食物中毒事件案例

食物中毒事件案例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受到污染或者变质的食物而引起的身体不适甚至危害健康的情况。

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

案例一,2018年某餐厅食物中毒事件。

2018年某市某餐厅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

当地卫生监督部门调查发现,该餐厅的厨房卫生状况极差,食材保存不当,食品加工过程存在卫生隐患。

导致数十名食客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其中一些人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该餐厅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责令停业整顿,负责人也被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二,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

某市一所学校的食堂曾发生过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当时,学生们在食用了学校食堂提供的午餐后,出现了集体食物中毒的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食堂的食品储存和加工环节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食材保存不当,食品加工卫生条件差。

学校食堂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责令停业整顿,相关责任人也被追究责任。

案例三,家庭聚餐食物中毒事件。

某家庭在一次聚餐后,多人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家庭主妇在食材采购和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食品卫生安全规定,导致食物受到了细菌污染。

家庭成员因为食物中毒不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也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食物中毒事件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危害。

食品安全是关乎每个人的大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做到“从源头抓起,全程监管”,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1. 引言食品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仅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也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社会声誉造成严重损失。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案例为例,探讨食品安全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2. 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食品安全史上最为严重的一起事件之一。

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旗下的奶粉产品被检测出含有有害化学物质三聚氰胺。

这种物质会导致尿毒症,严重威胁婴幼儿的生命健康。

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恐慌和愤怒。

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大幅提升,消费者开始对乳制品的质量产生质疑。

此外,三鹿集团的声誉也遭到严重损害,公司陷入了巨大的经营困境。

3. 麦当劳过期肉事件2014年,麦当劳在中国各地的供应商被曝光使用过期肉制作汉堡包和鸡肉产品。

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对于餐饮行业食品安全问题的重新关注。

麦当劳过期肉事件对于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消费者因此对麦当劳产生了不信任感,餐饮行业整体的食品安全环境也备受质疑。

4. 瘦肉精丑闻瘦肉精丑闻在2011年爆发,涉及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猪肉领域。

瘦肉精是一种激素,可以加速猪肉生长。

然而,瘦肉精对人体有害,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瘦肉精丑闻引发了公众对于猪肉及相关加工食品的忧虑。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的信心受到了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也被迫加强对猪肉产品的监督。

5. 解决方案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非常重要:•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并建立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

•提高企业责任感:企业应该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起更大的责任,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加强公众教育:公众应该增强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了解如何正确选择食品,并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

•加强科技支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追溯体系的建设,提高检测技术的精确度和迅速性。

食品安全问题案例

食品安全问题案例

1、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2、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

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

3、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

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

4、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

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5、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

6、2009年11月7日,男子马赛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豆捞坊餐厅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

警方调查发现,马赛情人刘晓静与保安员高星原合谋,多次向马赛投毒,试图将其杀害,而马赛在明知被人投毒后,仍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此事件被称为“雪碧汞毒门”。

7、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100例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100例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食品安全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但在日常生活中,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食品安全事故案例,涵盖食品污染事件、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变质事件、假冒伪劣食品、食品加工环节问题、食品源头问题、食品流通环节问题、食品标签标识不当、食品企业违规操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

一、食品污染事件例如某乳制品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导致多名婴儿出现肾结石等疾病。

经过调查,发现是企业奶源管理存在问题,奶农添加了含三聚氰胺的饲料所致。

二、食品添加剂超标例如某快餐企业销售的炸鸡块中使用了过量的防腐剂和色素,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是企业为了延长保质期和改善外观而故意超标使用添加剂。

三、食品变质事件例如某超市销售的过期面包被消费者购买并食用,导致多人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是超市未及时清理过期面包所致。

四、假冒伪劣食品例如某电商平台销售的“低价名牌”坚果其实是过期劣质产品的再加工,其中含有大量霉菌和毒素。

经过调查,发现是黑心商家为了牟取暴利而故意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五、食品加工环节问题例如某肉制品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按规定进行消毒和清洁,导致产品中混入了病菌和杂质。

经过调查,发现是企业为了追求产量而忽视了卫生管理。

六、食品源头问题例如某地农民在种植蔬菜时使用了高毒农药,导致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

经过调查,发现是农民为了追求产量而忽视了农药的安全使用。

七、食品流通环节问题例如某地发生的一次食品安全事故,原因是食品在运输过程中未按规定进行冷藏,导致食品变质。

经过调查,发现是运输公司为了节省成本而忽视了食品的冷藏管理。

八、食品标签标识不当例如某超市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未按规定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导致消费者购买了过期食品。

经过调查,发现是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忽视了食品标签的标识。

九、食品企业违规操作例如某餐饮企业未按规定进行食品留样,导致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无法追溯食品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瘦肉精事件
曝光时间:2011.3.15
罪魁祸首:瘦肉精
据央视3·15特别行动报道,在河南一些市、县,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瘦肉型“健美猪”,钻过当地养殖环节的监管漏洞,进入贩运环节。

不但堂而皇之地进入市场销售,并且流入了双汇这样以质量把关严格著称的知名肉制品企业。

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甚至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鲜榨饮料“滥添加”事件
曝光时间:2011年4月上旬
罪魁祸首:各种添加剂饮料
2011年4月开始,各地卫生、农业、工商、质监、食药监、水产、公安等七大部门陆续联合出击,对餐饮场所自制饮料等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进行大检查、大排查。

全国“围剿”鲜榨饮料行动正式打响。

据多家媒体报道,一直以来,许多餐饮场所既没有自制饮料的相关资质,也无生产许可证,长期处于违法经营状态。

而他们为消费者提供的豆浆、果汁、花生浆、核桃浆等各种看似诱人的鲜榨饮料,实为兑入了十余种添加剂而炮制的“杂交产品”,其实质与“三精水”饮料无异,长期饮用会严重危害健康。

除了用添加剂勾兑外,许多中高档酒楼的鲜榨饮料都是外面一些既不卫生、又不合法的小作坊的产品。

这些小作坊往往藏身在一些城郊结合带,其加工场地简陋不堪,污水横流、蝇虫乱飞。

而那些低价招来的小工操作随意性很大,在使用添加剂上更是肆无忌惮,致使不少鲜榨饮料存在大肠菌群超标、霉菌及细菌总数超标等问题,消费者中毒事件屡见不鲜。

目前,全国各地食药监局已经开始对餐饮服务单位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开展不定期和随机性抽检。

一旦发现餐饮企业有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一律吊销餐饮许可证。

上海“染色馒头”事件
曝光时间:2011.4月中旬
罪魁祸首:柠檬黄,防腐剂,甜蜜素
据央视报道,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馒头中加入色素、防腐剂,回炉过期馒头,
更改生产日期,制成“染色馒头”后销售到多家超市。

经检测,馒头中检出“柠檬黄”和甜蜜素含量超标。

柠檬黄是化学物质,具有毒性和致泻性,摄入后会增加肝脏负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可能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

还会引发儿童多动症,阻碍儿童智力发育。

由柠檬黄导致的过敏和其他反应通常还包括:焦虑、偏头痛、忧郁症、视觉模糊、哮喘、发痒、四肢无力等。

甜蜜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诱发肥胖、肝脏病变等,尤其是对排毒能力较弱的幼儿、老人、孕妇伤害最为明显。

染色馒头事件的暴露,引起了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

4月13日,上海市质监局依法吊销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公司法人代表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

净水器“砷超标”致癌事件
曝光时间:2011.5.30
罪魁祸首:无机砷、菌落总数
2011年5月30日,卫生部发布公告称,8家企业共11个型号的进口净水器产品在卫生安全抽样检查中存在砷超标、菌落总数超标以及有机物去除率不合格等问题。

其中不乏国外知名品牌。

卫生部检测技术人员指出,导致净水器“砷超标”的问题主要出在滤头和滤芯的材质上。

无机砷是致癌物质,过量摄入会引发皮肤、心血管、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癌变,人们熟知的砒霜,即是砷化合物的一种。

目前,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7)规定砷含量不得高于0.01mg/L,与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等的饮用水标准一致。

与国外“洋品牌”相比,国内净水器行业更不容乐观。

目前,国内3000多家净水器生产企有2000多家都是无专业设计、未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小作坊。

由于至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行业标准体系,对活性碳的质量、功能和安全性也没有明确的评价体系,不合格滤芯在行业中更是普遍使用,导致大量“致癌”净水器流入市场,为消费者的饮水安全埋下重大隐患。

除此之外,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净水器在过滤净化水的过程中,虽然过滤了一些悬浮物,同时也将水中大量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过滤掉了。

但对于水中广泛存在的药物残留,净水器则根本无能为力。

而据调查,长期使用净水器还会滋生细菌产生“二次污染”,其净化过的水质甚至不如自来水。

“地沟油”产业链事件
曝光时间:2011.9月中旬
罪魁祸首:地沟油
2011年9月中旬,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这些“地沟油”黑窝点加工工艺、提炼设备经过多年“升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其识别也愈发困难,标志着地沟油地下产业已从小作坊走向了工业化、精炼化。

加工后的地沟油通过“地下渠道”不断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小包装形式进入超市。

“地沟油”是一种餐厨废弃垃圾料排放的衍生物,经过滤提纯后的酸价等有可能通过检测,就像过去的三聚氰胺一样,此前国家只检蛋白质含量,而不检是否添加有非法物质。

所有检测标准都是对照正常食品制定的,按照标准化的指标去检测,不能区分出“地沟油”。

“地沟油”因为使用过,一般里面都含有食盐,会产生钠离子,同时会有铝、铁等金属离子,流向餐桌二次利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

人们在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却也发现:我们现在吃的喝的,似乎还不如从前放心了。

“以前虽然吃得单调,但至少我们吃的基本是天然绿色的,可现在真不明白我们吃的里面究竟有多少添加剂、激素、农药、化肥……”事实也的确如此,当牛奶的三聚氰胺、净水器的无机砷、猪肉的瘦肉精等行业内幕接二连三的曝光后,人们对饮食安全的担忧和愤怒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隐患。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
1.双汇瘦肉精
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

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2.染色馒头
2011年4月初,有媒体爆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

这些馒头都是回收馒头中加香精和色素加工而成。

3.肉类“变身”事件
2011年4月份媒体有关于“牛肉香膏”的报道称牛肉香膏能让其他肉类短时间内变成“牛肉”,另外有报道称“神奇道具”可将鸭肉变羊肉。

4.沈阳查获25吨“毒豆芽”
2011年4月,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端掉6个黄豆芽黑加工点,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豆芽25余吨,据了解,这些豆芽中被检测出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6-苄基腺嘌呤激素等有害物质。

5.回炉面包
2011年4月12日,广州甜心客面包店内部员工爆料称他工作的地方将过期产品回炉继续销售,“再生面包”在厂里是公开的秘密。

面包回炉再造已有3年历史,而公司迄今未接到过吃面包导致食物中毒的投诉。

6.台湾塑化剂风波
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7.“地沟油”事件
2011年6月,记者历经一个月、数千里艰难追踪,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记者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其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

8.浙江检出20万克“问题血燕”
2011年8月,浙工商在流通领域食品质量例行抽检中发现,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350倍之多,这些血燕产品多从广东、厦门等地进入,主要源自马来西亚等国家。

9.速冻食品病菌门
2011年10月19日“思念”三鲜水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7日,三全白菜猪肉水饺也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17日,湾仔码头上汤小云吞也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三大冷冻食品品牌陷“细菌门”。

10.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
2011年11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结果显示,联合利华有限公司“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3倍多。

稀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好坏取决于其浓度的高低,过量摄入将对人体造成危害。

11.可口可乐中毒
2011年11月28日,长春市民饮用可口可乐美汁源草莓味果粒奶优中毒1死1昏迷。

可口可乐公司三次声明称,国家权威检测部门对产品留样检测显示,所有指标合格。

12.快餐业勾兑事件
2011年快餐业巨头味千拉面、肯德基等先后陷入“骨汤门”、“豆浆门”,另外还有山西老陈醋勾兑事件以及香港媒体报道的“化学酱油”等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知名企业诚信问题的担忧。

老百姓认的是你的牌子,你的服务,你的诚信,倘若辜负了这份信任,那只好敬而远之了。

2011年广东地区发生了89起食品安全事故,占了13%,是全国事故率最高的省份,其次是山东省,占了11%,最安全的是西藏,只有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