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与诗歌欣赏的通感
诗歌欣赏感受诗歌之美培养审美情趣
诗歌欣赏感受诗歌之美培养审美情趣诗歌欣赏:感受诗歌之美,培养审美情趣诗歌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打开了人们的心灵之窗,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诗歌欣赏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和享受,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本文将探讨诗歌欣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中获得美的感悟。
首先,诗歌欣赏能够增强我们的情感交流能力。
诗歌作为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达形式,它能够通过简短而精练的文字,传递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当我们阅读诗歌时,我们会感受到其中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共鸣不仅能够拉近我们与作者的距离,还能够提升我们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通过欣赏诗歌,我们学会倾听他人的心声,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也提升了我们对他人情感的敏感度。
其次,诗歌欣赏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
诗歌是一种高度压缩和精炼的语言形式,它追求言简意赅,通过意象和象征的运用,使文本更富有留白之美。
当我们读到一首优美的诗歌时,我们会被其中的词句所感染,同时也会赞叹于作者的表达能力和艺术造诣。
通过不断地欣赏诗歌,我们能够培养出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力,进而将这种美学观念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诗歌欣赏也是一种思想享受。
诗歌往往并不直接传递信息,而是透过意象和隐喻,激发读者思考和想象。
诗歌的表现方式多样,可以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道出。
当我们沉浸在诗歌的世界中时,我们不仅可以喜悦于其中所表达的美好,还能够借此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诗歌欣赏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滋养,它可以让我们远离嘈杂的尘世,沉浸在一种平静而富有意义的境界之中。
最后,诗歌欣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诗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欣赏经典的诗歌作品,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同时,诗歌也是创作的源泉和灵感来源。
当我们阅读诗人的作品时,我们会被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所触动,从而启发我们自己的创作激情。
美术欣赏与诗歌欣赏的通感
美术欣赏与诗歌欣赏的通感——谈谈诗画相生的教学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曹娉懿当代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这是一种再创造。
”①由此联想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欣赏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鉴赏和想象。
谢先生的文艺批评理论同样适用于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提出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泡”、“找”、“进”、“猜”等等。
不妨借用此法来进行美术欣赏。
“泡”,就诗歌欣赏而言,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出来。
臧克家《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从诗题看:诗的标题是《老马》,但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这种以貌取神的写法,赋予了这首诗深刻的意蕴,老马任劳任怨,在皮鞭下挣扎,无奈“只好抬起头望望前面。
”老马痛苦的感受、悲凉的心境和悲惨的命运,经过“泡”显现了,诗人塑造的老马形象就像一幅画,极具悲剧感染力。
优秀的诗篇总是含蓄的点拨你给你想象的自由。
欣赏美术作品的“泡”,就是要再现性艺术家作品的“意”,再现客观对象特征。
同样是马,国画大师徐悲鸿画马,与臧克家诗作《老马》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徐悲鸿《奔马图》以真马为师,融入中国画传统画法,结合西画的光影明暗表现手法,强调马的骨骼和肌肉、马的体态、筋强骨壮、形神足俱! 从画的题跋上看,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
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
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
通感在西方现代抽象绘画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应用与比较
处, 拉近彼此 的距 离 , 逐渐 消弭彼此在艺术语 言沟通上 的
障碍 。
多修 辞方 法 , 用于超越 彼此 的心灵 距离。 可见 沟通和被
了解 的渴望 既是 文 学 中的诉 求 , 更是 人 们 内心 的需 要。 “ 人 生得 一知 己足 矣” 和“ 士为知 己者死” 不正是 中国古代
关键 词 : 通感 中国古典 文学 西方现代抽 象主义艺术
一
、
概述 : 研 究通 感 的现 实意 义和 对通 感 作用
缺少 的, 假如 没有 情感和想象力 , 那 么作 品本 身一定是 了 无 生趣 的。在 这 一点上 , 西 方的现代 抽象绘 画 与 中国的 古典 诗词是 一致 的。在 情感和 想象力 的表达 上 , 绘 画付
有 了将一种语 言“ 翻译 ” 为另一种 语言 的能 力, 通过 图形、
术形 式 , 我们首先 想到和 依仗 的也是根 植于 我们 内心的 传统 文化 。如 , 《 列子 ・ 汤 问》中所讲 “ 余 音绕 梁 , 三 日不 绝” , 它把 听觉形象转换成可看 见的“ 绕梁” 丝带这 样的视
2 . 对通感作用渠道的分析 东 西方 艺术 之争 由来 已久 , 各 自的艺术 评价标 准迥
异, 但 两者 的融合和相 互影 响从未停 止 。双 方在这 种看 似各 自独立运行 的表象 下 , 源 于人 们 内心 的需 要和 共鸣 , 时不 时地 会在一些地 方彼 此呼应、 相互印证 , 如在艺术 上 相 互感染着 对方 。这种现 象若是 用文 学的方 式表述 , 大 概 可 以用“ 通感 ” 这个词 来形容 。通感 亦被称 为“ 移觉” , 即在 描述 一定事 物时, 借 以形 象的语言使感觉 转移 , 将 人 的五感互相 沟通 、 交错 , 彼此挪 移转换 , 将 原本表 示 甲感 觉的词语移用来表 示 乙感 觉 , 使 意象更为 活泼 、 新奇 的一 种修 辞手法。这种表 现手法常见于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 之
美术欣赏与诗歌欣赏的通感
美术欣赏与诗歌欣赏的通感作者:曹娉懿来源:《牡丹》2017年第27期当代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
”笔者由此联想到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欣赏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鉴赏和想象。
谢冕的文艺批评理论同样适用于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说明诗和画有相通之处。
而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提出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泡”“找”“进”“猜”等。
因此,人们不妨借用此法来进行美术欣赏。
一、“泡”“泡”,就诗歌欣赏而言,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出来。
例如,臧克家《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这首诗的标题是《老马》,但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这种以貌取神的写法,赋予了这首诗深刻的意蕴,老马任劳任怨,在皮鞭下挣扎,无奈“只好抬起头望望前面”。
老马痛苦的感受、悲凉的心境和悲惨的命运,经过“泡”显现了,诗人塑造的老马形象就像一幅画,极具悲剧感染力。
优秀的诗篇总是含蓄地点拨你,给你想象的自由。
欣赏美术作品的“泡”,就是要再现艺术家作品的“意”,再现客观对象特征。
例如,徐悲鸿以真马为师,融入中国画传统画法,结合西画的光影明暗表现手法,创作出《奔马图》,该画强调马的骨骼、肌肉和体态,其中的马不仅筋强骨壮,还形神足俱。
从画的题跋来看,作品创作于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
“审美通感”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审美通感”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审美通感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审美通感是非常重
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欣赏能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美
术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审美通感的培养,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美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
美通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绘画作品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欣赏。
通过观
察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家的创作特点,了解到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格,从而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和艺术展览,让学生在亲身感
受中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美术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自由创作的机会来培养他们的审美通感。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
教
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主题和题材的启发,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在创作
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审美水平和创作技巧。
通过自
由创作,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更
好地理解和表达美的内涵。
在美术课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通感。
教师
可以结合语文、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与人文的关系,让学生
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感受美的力量。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美术与
其他学科的关联,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
参观诗歌展后的感想
参观诗歌展后的感想摘要:一、引言:参观诗歌展的背景和目的二、诗歌展中的亮点和感受1.作品的多样性2.诗人的创新精神3.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三、个人对诗歌创作的认识和启发1.诗歌创作的独特性2.诗歌表达的情感与思想3.诗歌创作的技巧与手法四、参观诗歌展对个人写作的影响1.拓宽创作视野2.激发创作灵感3.提升审美能力五、结论:参观诗歌展的价值和意义正文:在繁忙的生活中,参观诗歌展成为了一次独特的体验。
此次展览汇集了众多诗人的作品,让我深感诗歌的魅力无穷。
站在一首首诗歌前,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诗人展开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首先,我被诗歌展中作品的多样性所吸引。
展览的作品既有古典诗篇,又有现代诗歌,它们各具特色,展现了我国诗歌的丰富内涵。
这些作品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又有批判现实社会的,让我感受到了诗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下的演变。
其次,诗人们的创新精神令人敬佩。
在展览中,许多诗人勇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手法,将传统诗歌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这使得诗歌作品更具时代感,也让我对诗歌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诗歌创作并非固守传统,而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参观诗歌展后,我对诗歌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诗歌是情感与思想的载体,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感悟,表达自己对世界、人生、价值的思考。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写手,要善于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
此外,参观诗歌展还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
在欣赏一首首优美的诗歌时,我逐渐懂得了如何欣赏诗歌的美。
诗歌的美不仅体现在文字和意境上,更在于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构思。
这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启示,使我更加注重文字的表达和作品的内涵。
最后,参观诗歌展拓宽了我的创作视野。
在众多优秀作品中,我找到了许多创作灵感。
这些灵感不仅激发了我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还使我在今后的写作中,更加注重作品的品质和个性。
总之,参观诗歌展是一次极具价值的体验。
它不仅让我领略了诗歌的魅力,还对我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诗中“通感”的美学
古诗中“通感”的美学古诗中的“通感”透出的美学价值“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通感现象是有心理依据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感觉神经的相互沟通,使人超越某种感觉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印象,这是通感的生理基础。
正如高尔基所说:“你一面读,一面想象色彩、气味、声音、感觉,非常鲜明地想象这一切,在一首诗里体味活的形象。
”(高尔基《论文学续集》)。
通感的手法,古而有之。
最早提出我国诗歌中存在通感修辞手法的是钱钟书先生。
他的《通感》就是论析这一修辞手法的专文。
钱钟书对其解释:“寻常眼、耳、鼻三觉亦每通有无而忘彼此,所谓‘感受之共产’;即如花,其入目之形色,触鼻之气息,均可以以音响以揣称之。
”(钱钟书《管锥篇》第二卷)如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典型的例子,单单从视觉感受来写红杏,还不能写出春意盎然的可感性,于是就凭借属于听觉感受的“闹”字来表现。
清代着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盛赞其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认为因用了一个“闹”字,把红杏蓬勃、争相竞放的春天境界予以充分表现。
再如杜甫《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该句初看起来,令人费解。
香有浓淡之分,而无阴暗之别。
“暗香”由构词来看,好似不合情理,但从通感手法来看,视觉的明暗可以沟通嗅觉的浓淡,这就不难理解。
“暗香”其实是一种淡淡的香气,是用来形容梅花香气的清淡。
梅枝横斜,梅朵疏淡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与朦胧的月色交织,还有缕缕清香飘浮其间,这是多么静谧的意境!正是这“暗香”,这两句诗成为千古绝唱,它将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写绝了!“通感”在古诗中的表现手法是多样化的。
有以形状声的感觉转换,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剪”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像“剪”,“莺歌”会成“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剪”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
诗词赏析美的感受与体验
诗词赏析美的感受与体验美的感受与体验是人类情感世界中的重要内容,而诗词赏析则是一种常见的美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诗词的欣赏和体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美的力量和美的魅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诗词赏析所带来的美的感受与体验。
一、景物描绘的美感中国古代诗词中广泛描绘了大自然的景物,通过作者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感悟,传达了美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种对月亮的赞美使人感受到了它那神秘而又美丽的魅力。
当我们阅读这样的诗句时,仿佛能够亲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感悟,同时也将这美的情感融入自己的心灵之中。
二、对情感的陶冶古代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美的感受与体验。
诗人通过对自然、社会及人情的描绘,抒发了他们的内心感受,如忧愁、欢乐、思念等。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种对壮丽景色及壮志的讴歌,激发了读者内心的豪情壮志,使人深受鼓舞。
通过诗词的唤起,我们可以陶冶情感,感受到诗人情感的熔炉。
三、审美情趣的培养诗词赏析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提高我们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在诗词的世界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如优美的韵律、独特的表达方式等。
这些艺术上的细节会不断刺激我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培养我们对美的敏感度。
同时,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词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提高自己鉴赏诗词的能力,进一步领略到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思想境界的提升诗词赏析也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拓宽我们的视野。
古代诗词中常常涉及到哲学、宗教、伦理等深刻的思想问题,通过思考和欣赏诗词的过程,我们可以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性的善恶等重大问题。
同时,也能够通过与诗人的对话,感受到他们对人生、世界的思索和领悟,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
总之,诗词赏析是一种美的感受与体验的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美的力量和美的魅力。
诗歌与艺术鉴赏的关系
诗歌与艺术鉴赏的关系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而艺术鉴赏则是对艺术的评判和欣赏。
诗歌和艺术鉴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诗歌与艺术鉴赏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如何相互影响。
诗歌的艺术性诗歌是一种表现情感、思想和美感的语言形式。
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诗歌有独特的韵律、节奏和押韵,这使得它具有更强的旋律感和音乐性。
同时,诗歌也可以通过隐喻、比喻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作者的意思,这使得它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象征意义。
艺术鉴赏与诗歌艺术鉴赏是对艺术品的评价和欣赏。
它需要观众对艺术品的技巧、造型、风格、主题等方面给予评判,并从中找到一种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
在艺术鉴赏中,诗歌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其审美价值上有高低之分,需要有人进行鉴赏和评价。
鉴赏者需要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理解其所处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欣赏和评价诗歌。
诗歌与艺术鉴赏的相互影响诗歌和艺术鉴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艺术鉴赏可以帮助鉴赏者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思想,从而更好地欣赏和评价诗歌。
同时,诗歌也可以作为艺术鉴赏的对象之一,使鉴赏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的多样性。
除了对艺术鉴赏的理解和欣赏,诗歌还可以为鉴赏者提供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启示。
通过欣赏诗歌,鉴赏者可以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
结语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而艺术鉴赏则是对艺术品的评判和欣赏。
在艺术鉴赏中,诗歌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需要对其进行评价和欣赏。
同时,诗歌和艺术鉴赏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鉴赏者可以通过欣赏诗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艺术形式,而诗歌也可以为鉴赏者提供创作的灵感和启示。
诗歌赏析 品味诗歌美学
诗歌赏析品味诗歌美学诗歌,作为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文学形式,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无尽的想象。
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当我们走进诗歌的世界,用心去品味其中的美学,仿佛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
诗歌之美,首先在于其语言的精炼与生动。
诗人以简洁而精准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或是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仅仅十个字,就将广袤沙漠中的孤寂烟柱和雄浑长河边的壮丽落日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语言的凝练,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更使诗歌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中传递出无尽的韵味。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是其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押韵、平仄、对仗等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平仄协调,韵律和谐,如同优美的乐章,在读者的心中奏响。
这种韵律和节奏的美感,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还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记忆和传颂。
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之美,更是动人心弦。
诗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融入诗句之中,让读者能够与之产生共鸣。
无论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对国破家亡的悲痛,还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都能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
诗歌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丰富多样和深沉厚重,使我们在阅读中得到情感的慰藉和升华。
意象的运用也是诗歌美学的一大特色。
诗人通过选取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明月、流水、梅花等,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共同构成了诗歌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意境。
比如,“梅花开雪中,独立傲寒冬”,梅花在这里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而在“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中,梅花又传递出了思乡之情。
意象的巧妙运用,使诗歌充满了含蓄之美,让读者在品味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诗歌还常常展现出哲理之美。
2019高考诗歌鉴赏(13):通感手法的分析
2019高考诗歌鉴赏(13):通感手法的分析一、通感的定义与方式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吕氏春秋·本味》中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的句子,实则就是运用了了通感修辞手法,把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的情景。
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其中,“晨钟云外湿”中的“湿”字就是运用了通感,即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诗人借此表达了所闻钟之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的情景。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主要介绍三种:1、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比如,李贺《蝴蝶飞》: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其中,“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就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2、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比如,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诗人就用将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
3、嗅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如,杨万里《又和二绝句》: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一生情重嫌春浅,老去与春无点情。
其中,“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就用将嗅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往往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合用。
钱钟书说过:“本联想而生通感。
”也就是说,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才能把一种感觉挪移到另一种感觉上。
这样,才能如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总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的审美效果就是能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态的动态化,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使诗歌的意境更为高远,构成特殊的艺术美,从而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新鲜隽永的审美享受。
二、实例分析1、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附录1、《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鉴赏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宋代绘画与诗词的视觉表达与意境共鸣
宋代绘画与诗词的视觉表达与意境共鸣绘画与诗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表现形式,而宋代被誉为中国绘画与诗词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绘画与诗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两者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代绘画与诗词的视觉表达与意境共鸣,让人们在欣赏作品时不仅能够感受到视觉上的美感,还能够领略到诗情画意所带来的内心触动。
1. 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1.1 宋代的社会环境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尤其是北宋时期,统一的政权、优秀的统治者和繁荣的经济使得文化艺术迅速发展,创造了许多杰出的绘画和诗词作品。
1.2 文人绘画与诗词在宋代,绘画和诗词被视为雅趣和文人的修养。
文人绘画是指那些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绘画作品,而文人诗词则是这些文人绘画所配搭的文学作品。
这种文人绘画和诗词的结合,使得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2. 绘画与诗词的共同表达绘画与诗词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在宋代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视觉表达和意境共鸣两个方面。
2.1 视觉表达绘画和诗词都是通过特定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绘画通过丰富多样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来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理解。
而诗词则通过抒发诗人的感情和思考来表达内心的世界。
同时,绘画和诗词都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绘画通过其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运用,能够直接打动人们的眼睛,引发强烈的视觉感受。
而诗词则通过言语的美感和音韵的流转,使人们能够在内心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景。
2.2 意境共鸣绘画和诗词在表达意境方面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绘画和诗词都能够以简练的笔墨或言语,勾勒出一种意境,使人们感受到艺术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绘画方面,画家通过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的技巧,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理解融入作品中,并通过作品所营造的情境,使观者能够进入到画面中,与画家一同感受艺术的魅力。
浅谈“通感”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运用
和 点状 色 彩 , 人 寻 味 地表 述 出春 天 万 物 复 苏 时 那 欢 快 、 伏 跳 耐 起 动 的情 感 心 灵 。 中 没 有 春 天 中 的某 些具 象事 物 , 满抽 象 派 的 画 充 风 格 , 看 使 人 不 知所 云 , 数 幼 儿 难 理解 画面 所 蕴 含 的 画 外 之 乍 多 意 。但 只 要 仔 细 品 味 , 就会 发现 画 面 充 满 音 乐 美和 诗 意 美 , 赏 欣
感 觉 系 统 共 鸣 的 一种 心 理 现 象 。它 就 像 生 活 中 的“ 梁 ” 样 , 桥 一
使 不 同 艺术 门类 相 互 沟 通 , 人 的 视 觉 、 使 听觉 、 觉 、 觉 和 味 觉 触 嗅 等 多 种 感 觉 互 相 转 化 , 相 影 响 , 相 启 发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 互 互 我 们 大 胆 巧 妙 地 运 用 “ 感 ” 充 分 挖 掘 幼 儿 的“ 感 ” 验 , 欣 通 , 通 体 使 赏 内容在 不 同 的感 官 中去 互 相 转 换 , 此 交 流 , 幼 儿 在 美 术 欣 彼 使 赏活动中, 更加 深 刻 的 感 知 、 解 作 品 , 好 地 探 讨 欣 赏 作 品所 理 更 蕴 含 的 意义 , 而 获 得 更 好 的 美 术 欣 赏 效 果 。 从
浅 谈 “ 感 ” 幼 儿 园美 术 欣 赏 活 动 通 在 中的运用
◎福 建省 实验 幼 儿 园 游 兆菁
随 妻 蓑
鍪
麦
合 在 一 起 ,才 会 呈现 出 丰 实 多彩 的画 面 ,所 以美 术 与 音 乐 在 节
奏 、 律、 韵 意境 等 方 面 都 有 相 通 之 处 。 在美 术 欣 赏 中播 放 与 画 面 匹 配 的 音 乐 , 昕 通 感 和 联 觉 , 以 营造 音 画编 织 成 的 良好 的 美 视 可 术 欣 赏 环 境 。视 听 联 觉 , 幼 儿 如 闻其 声 , 临 其 境 , 入 情 境 使 如 进 交 融 的艺 术 境 界 , 感 受 、 味 、 索 中加 深 对 作 品 的 理解 。 在 品 思 如 欣 赏 现 代 画 家 吴 冠 中 的 国 画 作 品 《 如 线 》 教 师 运 用 多 春 , 媒 体 电脑 播 放 《 如 线 》 灯 片 引 入 课 题 , 画 面 展 现 在 幼 儿 面 春 幻 当 前 时 , 子 们 都 发 出 由衷 的赞 美 和 惊 叹 : 好 美 啊 !” 孩 “ 当教 师进 一
什么叫通感诗歌通感的分析
什么叫通感诗歌通感的分析什么叫通感诗歌通感的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让人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为用,是人类拥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
心理学认为,某一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某一分析器从而触动某一兴奋点,由于兴奋强度和兴奋区域的关系,也可以引起其他相关联的兴奋点的兴奋,形成一种感觉引起其他感觉的联觉现象,即所谓的通感。
产生通感的生理机制和主客观条件,对一切正常人来说都是存在的,但这种普遍出现在人的生活经验中的通感,大都是自发的,还不能成为艺术审美创造的手段。
被应用于诗歌审美创造中的通感,应是一种超越自发而成为高度自觉的心理活动,体现着艺术的心理思维规律。
例如在严遂成的“风随柳转声皆绿”一句中,诗人必须自觉地运用创造性思维,先把属于听觉的无形的风声想象成为有形体,才能获得被柳染“绿”的视觉感受,从而组合成绿色的“声”这一新奇的审美意象。
由此可见,如果不是以诗人自觉发挥的创造性想象为中介,就不能产生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转换与融合,当然也就难以形成具有通感特征的审美意象。
诗人心理上的移情作用,也是产生通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李瑛在《诵托马斯·蔓墓》中写下的诗句:“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 ”“钟声”被“打湿”,对此如以理智去审视显然是不通的,但却符合诗人情感逻辑的发展。
诗句中听觉与触觉的联通,是因诗人哀情的渗透而产生的一种想象性的串连,站在托马斯·曼的墓前,诗人胸中弥漫着沉痛的悲哀之情,所以感到那连绵的雨水就如心中的河水,那低鸣的钟声也像浸湿在泪水之中诉说着哀情,“打湿了”的“钟声”这一触觉与听觉相互交融的意象的创造,实是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情投射到外物上的结果。
在诗的.通感反应中,当一种感觉转化为另一种感觉时,二者总是在美感或情绪色彩上具有相通之处。
所以诗人在运用通感艺术时,总要考虑几种不同感觉中的某种相似,使一种感觉转化为美学上与之相通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另一种感觉。
仿佛有声——中国画中的通感
薛永年在谈论中国画之美时,提到中国画创作讲究“仿佛有声”,强调视觉的转化。
“仿佛有声”意指在中国画创作中,通过视觉形象的剌激,传达出听觉上的感受,即艺术心理学所说的艺术通感。
中国画与音乐之间,本有相通之处。
音乐以抒情为主,欣赏音乐需要作者与听众的憩象力与文化底蕴,以激发情感上的共鸣,“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让听众通过听觉想象旋律表现的绚丽画面。
而中国画以立意为先,伏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哲学,以抽象、概括的视觉艺术抒发情感、营造意境。
中国画中墨的浓、淡、干、湿、黑,线条的曲直、刚柔、疏密、长短、虚实,通过画家与观者的想象力与文化底蕴交织在一起,共同营造出流动的韵律美。
通感的手法,让观者在视觉上“看”到了优美的旋律,升华了画面的意境。
如,齐白石的《可惜无声》,以兼工带写的手法,动静结合,疏密相间,于对比之间鲜活、传神地描绘了各类昆虫。
观者透过画面,能够通过想象似乎聆听到热闹非凡的虫鸣,这:让画面变得更加妙趣横生。
又如,《八十七神仙卷》中人物衣饰、旌旗处的线条飘逸、流畅,综合运用了多种线描技法,以宛如行云流水般的流动感展现出和谐、悠扬的旋律之感。
中国画中的通感,不限于听觉上,而且包括触觉、嗅觉等。
画家利用绘画语言,将视觉与其他的感觉互相转换、交 错,使其在观者的心灵层面上产生沟通。
如,著名的“踏花归去马蹄香”之画,以蝴蝶逐马之景凸显花香,以通感表现了嗅觉。
又如,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综合运用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等多种皴法与浑点、破竹点、胡椒点、破墨点等多种点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画中的山、石、树等物象的质感,从而以通感的手法表现了触觉。
在中国画创作中,画家“迁想妙得”,触类旁通,将创作思绪超越视觉范畴,延伸至其他感觉的范畴,从而在创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手法表现画面,营造情境,让观者的多种感受和谐统一于款赏画面的过程中。
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通感这一艺术创作手法,能够为画家的创作注入新鲜的活•力,让画面更加立体、具象,值得重视。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是一种很好的解读诗歌的方法,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本文将就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对通感修辞的应用和发挥提供精致的参考。
首先,通感修辞是一种文化修辞。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意义,把诗歌中蕴涵的文化背景更好地表达出来。
通感修辞涉及到广泛的文化内容,如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历史传说和当代文化等,所以在理解诗歌时可以把这些专业术语纳入考虑范围,以便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其次,通感修辞可以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诗歌的艺术美感。
在诗歌的表达中,通感修辞可以灵活地运用比喻、拟人、拟物等手法,以帮助读者发掘作者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这种修辞手法,读者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作者所试图表达的深刻哲理,从而使诗歌的艺术美感更加强烈。
此外,通感修辞也可以帮助诗人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他们可以以比喻的方式来描绘情态,从而使诗歌的艺术性更加凸显出来。
此外,还可以运用某些文化术语来帮助诗人更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情感,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
由此可见,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想把握好诗歌的含义,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之前,先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文化内容,以便更深入地探究诗歌的艺术性,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只有先通过这种修辞方式来理解诗歌,才能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究诗歌的深刻内涵,提升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优秀的解读诗歌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加深读者对诗歌艺术性的认知,从而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通感修辞的研究上,以便使我们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
美术鉴赏中通感的作用探讨
古诗让应试者来对此进行分 析 , 即“ 踏花归去马蹄香” , 如果将
这句诗词之 中的“ 香” 字意蕴更好 的表现 在画作之 中 , 就 成为
本篇 文章 以介绍通感的具体表现形式 为主要 内容 ,分别从意
境、 气韵等方面论述通感在美术作品中的地位和价值。
了应试 画家们苦想 的问题 。很 多画家将“ 香” 字 的表现突 出的 画在 了花朵上 面,而比较 出色的一位 画家则描绘 了这样一幅
再将对美术作 品的感受寄托在感官上 , 最终形成了通感 。 通感 琶的乐者 的美妙乐声描写 了出来 。文 章之中很 少将 声音用拟 的表 现形 式比较广 泛 , 以下就会介 绍通 感运用的几个方面 , 希 声词来形容 出来 ,因而这篇古诗词 中将 琵琶女演绎的琵琶声 音 以及高超 的弹奏技艺化作 了声音形式上 的“ 落玉盘 ” 。这种 望帮 助人们进行深入 的理解 。
社会生活 中有很多人经历过不 同的事情 , 或是悲伤 , 或是
对这些 事件 的看法也 不尽相 同 , 但是 不可否认 , 对 于很 化到另一个物体上来 , 借 由这个 客体 表达 主体 的情感 。 这 种情 幸福 , 感 的寄托是表达论述 的主体 在早 先的时候就 已经被其 中相似 多 的焦点 话题或者重 大新闻我们所 表现 出的关注 以及 同情 ,
关键 词 : 美术鉴 赏; 通感 内容 ; 作用
中图分 类号 : J 2 0 5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3 0 — 0 0 2 7 — 0 2
一
一
前 言 般 来讲 ,通感这个艺术修辞手法指 的是 我们 对某 一件
非常复杂 , 并且常常运用通感 的表现形式 , 这样 方便 于人们对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1. 引言1.1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品味”和“通感”是美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审美认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品味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一种审美品质和品格。
通感则是指个体对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能力。
在美学的研究中,品味和通感被认为是人们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的重要条件,也是建立审美价值观的基础。
通过培养品味和发展通感,个体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所传达的美感和思想,使自己的审美修养得到提升。
在当代社会,随着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个体的审美需求和品味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展。
对品味和通感的认识和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体验,不断地拓展视野和思维,个体才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实现审美观念的更新与提升。
在审美认识中,品味和通感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它们共同构成了个体审美体验的基本要素,推动了审美教育和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2. 正文2.1 品味的概念与重要性“品味”的概念在美学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并不仅仅是指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更多的是一种审美能力和品质的体现。
品味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更多的是对美的品质和价值的判断。
一个人的品味反映了他的个性、修养和思想境界。
品味的培养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
品味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审美态度和选择。
一个有品味的人会更容易品味出事物的内在美,欣赏到事物的精致和独特之处。
品味还能够提高个体对美的敏感度,使其更加容易感受到美的存在和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品味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对世界的态度和对自己的生活品质的追求。
品味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提升。
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和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品味水平。
多接触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传统,可以帮助人们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形成独特的品味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欣赏与诗歌欣赏的通感——谈谈诗画相生的教学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曹娉懿当代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这是一种再创造。
”①由此联想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欣赏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鉴赏和想象。
谢先生的文艺批评理论同样适用于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提出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泡”、“找”、“进”、“猜”等等。
不妨借用此法来进行美术欣赏。
“泡”,就诗歌欣赏而言,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出来。
臧克家《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从诗题看:诗的标题是《老马》,但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这种以貌取神的写法,赋予了这首诗深刻的意蕴,老马任劳任怨,在皮鞭下挣扎,无奈“只好抬起头望望前面。
”老马痛苦的感受、悲凉的心境和悲惨的命运,经过“泡”显现了,诗人塑造的老马形象就像一幅画,极具悲剧感染力。
优秀的诗篇总是含蓄的点拨你给你想象的自由。
欣赏美术作品的“泡”,就是要再现性艺术家作品的“意”,再现客观对象特征。
同样是马,国画大师徐悲鸿画马,与臧克家诗作《老马》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徐悲鸿《奔马图》以真马为师,融入中国画传统画法,结合西画的光影明暗表现手法,强调马的骨骼和肌肉、马的体态、筋强骨壮、形神足俱! 从画的题跋上看,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
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
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
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就像一首诗,吹响了进军的号角。
“泡”,还原了作品创作的背景,更能正确的理解徐悲鸿《奔马图》的真实意义以及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重大意义。
如欣赏米勒的《拾穗者》,可以把作品“泡”在现实生活中,看农民收割的劳动场面,看有关农民田间耕作的图片,再与米勒的《拾穗者》作比较,让学生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
经过“泡”,《拾穗者》的画面再现了: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
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
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
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
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赏画要“泡”,让学生体味到画家要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例如画农民,就必须对农民生活、农民气质和形象特征有深刻把握,在艺术表现中将农民的本质特征予以强调表现,真实再现典型的艺术形象。
“找”、就诗歌欣赏而言,要寻找诗人提供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们首先“找”到“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景物背后蕴藏的是什么,这些羁旅途中秋天的特有景物,蕴含了“断肠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诗人寓情于景,诗里行间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
欣赏美术作品要“找”,“找”就是要寻找作品包孕的丰富的含义。
表现主义理论提示我们,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设法引导学生通过捕捉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观点。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表达结果,艺术家情感的涌动,使得作品具有某些特定的视觉品质,这些品质又使观赏者产生与艺术家相同的情感,以达到情感的共鸣。
蒙克的《呐喊》是一幅典型的表现主义美术作品,提示学生欣赏作品,首先看画了什么?又是怎样画的?然后对一幅画的上下、左右仔细地观察。
如颜色、材料等。
接着寻找画中主体形象部分为什么双手抱头、高声尖叫,分辨出主体形象的性别,桥身与河流为什么用不同的线条,为什么用对比强烈的红黄色与深蓝色?再思考这幅画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在观察思考中一个一个地寻找答案。
这样的探究式的寻找,使欣赏者认真地面对作品。
不仅充分调动直觉和想象力,而且也能从理性方面把握作者通过画面所传递出来的信息。
《呐喊》夸张的人物造型,对比强烈的色彩与惊悸骚动的线条等显示的信息正是作者的内在情感与精神世界——痛苦、压抑的心灵与趋于崩溃的精神再现。
这样“找”,不难发现艺术家蒙克就是力图用绘画表现人类的恐惧、仇恨、嫉妒和爱恋等强烈的情感,运用色彩、线条表现个人内心不可抗拒的冲动,凸显扭曲的形象,造成观赏者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应。
欣赏诗歌要“进”,就是读者要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把自己内心的主观感受融进诗的世界中去。
人们读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要走进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境界。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走“进”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怀。
欣赏美术作品就是要欣赏者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
张择端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
他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在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画中,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个个形神兼备,并画有13种动物、9种植物,其态无不惟妙惟肖。
画面呈现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紧张繁忙的景象。
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走“进”《清明上河图》,看到了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情态。
“猜”就是把诗歌中简约的概括的诗意通过联想去体会。
读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会有许多猜想。
诗中的“空山”也许指山中林木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如王维《鹿柴》所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也许指此处远离尘嚣,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花源记》),有如世外桃源,遗世独立,又如洞天福地,快乐怡人;也许指山雨初霁,万物一新,银辉四射,天地生辉,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也许指空而不虚,静而不寂,活力无限,意趣万千,因为山中有欢歌笑语,渔舟晚唱,有明月朗照,清泉潺潺。
可见,雨后空山带给人们的不是孤独、寂寞,不是沉寂,而是生机活力,妙趣横生。
“猜”是欣赏者一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欣赏美术作品就是要欣赏者“猜”想作品背后的意境。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于1495-1497年费时三年为一所修道院的餐厅所作的壁画。
一猜这幅画刻划耶稣的门徒在听到主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的时候所表露出来的不同的心理反应。
先看基督左边的一组三个人:腓力按耐不住地跳起来,带着不可捉摸的疑问转向基督,想弄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用手捂着胸口,欲表白自己的真诚的纯洁。
老雅各极度愤慨,摊开双手,身子因失去重心而稍后仰,好象在表示:这简直不可思议。
在他们后面站着的是多马,他尽量按下性子,向基督举着食指向上,说这怎么可能呢?在基督右边的一组三个人中,有一个是犹大,他心虚地急忙扭动身子,惊恐地想远离夫子,并且慌忙地握紧告密所换来的钱袋,战粟而害怕地斜视着基督。
约翰忧柔地把头垂在一边搭拢双手,神志焦虑,不知怎么办是好,在听彼得细言。
彼得勃然大怒地站起来,弯身前倾向着约翰,左手搭在他的肩头,紧贴耳边,似乎在问:你知道是谁吗?他的右手还紧握着一把刀,好象在显示:要是我知道是谁,一定要杀死他。
最右边一组三个人中,靠近彼得的是巴多罗买,他张开双手,显得震惊而又沉着,似乎是要大家不要惊慌,他自己严肃而冷静地凝视着基督,想拯救夫子。
搂着巴多罗买的是小雅各,他紧张地望着基督无能为力。
站在最顶端的是强壮的安得烈,他探身向前,颇有冲上前去之势。
最左边一组中,马太双手伸向基督,脸却转向左边的达太,好象在询问有经验的老人,刚才夫子所讲的到底是指谁呢?达太摊开双手,表示自己也正在纳闷。
西门也正在苦苦思索,但是毫无结果。
这幅画的构图并不复杂,基本上是在一直线上穿插变化的,但单纯中见丰富。
二猜画家为什么把十三个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这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既突出了基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划出每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画家把耶稣安排在既是画面中心,又是视觉中心的位置,用背景中大门的透光,更加清楚地衬托出耶稣的形象,餐桌、墙壁门窗和天花板的处理取平行透视,都集中地消失在基督的形象上,这一切很自然地把观众的视线首先吸引到基督身上。
并且有意识地把两侧的门徒和耶稣分开,初看耶稣似乎很孤立,实际上内在情绪和感情以及整个事件都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十二个门徒三人一组平均分配在两边,以其各自的动作和表情与基督发生联系和呼应。
三才整个环境和道具的处理为什么比较简单,其实是突出激动的人物,再通过这些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将整个画面的中心引向基督。
整个画面神秘深邃,好像要将看得人吸进去一样。
“猜”就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画的综合性思考。
“泡”、“找”、“进”、“猜”的欣赏方法正如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一件作品的诞生,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造,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
“泡”、“找”、“进”、“猜”就是一种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