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称号

合集下载

古代帝王下指的 称号

古代帝王下指的 称号

古代帝王下指的称号古代帝王下指的称号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称号及相关参考内容:1. 皇帝:皇帝是帝王最高的称号,代表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帝是秦始皇,他在统一六国后,自立为皇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式的封建帝国。

皇帝的具体权力和地位在不同的朝代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享有无上的威望和权力。

2. 天子:天子是古代帝王的尊称之一,源自于中国的宗法思想和天命思想。

根据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皇帝被视为天命的使者,具有超越尘世的神圣地位。

天子的权力是神圣而绝对的,他不仅是政治上的统治者,还被认为是祭祀、崇拜和领导国家仪式的对象。

3. 上帝:上帝是古代中国帝王的尊称之一,原本是对天主神的称呼。

在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中,皇帝被视为天命的使者,因此也被称为上帝。

上帝在古代中国的统治者中地位崇高,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尊崇。

4. 太虚:太虚是道教中玄学思想的代表之一,也是古代帝王的尊称之一。

太虚是道教中最高的存在,有许多特质被赋予给了帝王角色,如玄妙、高远和无为。

古代帝王往往被视为太虚的代表,拥有象征性的天上之位,并以太虚的方式统治国家。

5. 帝王:帝王是对古代君主的尊称,泛指统治者、皇帝和国王等。

帝王一词在古代文化中代表着权势、威严和尊贵。

帝王的权力和地位依据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帝王指的是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统治者。

以上只是古代帝王下的一些常见称号及相关参考内容,实际上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不同文化的嬗变,还存在很多其他的称号和称谓。

无论是什么称号,古代帝王的地位都是崇高而令人敬畏的,他们统治着国家,管理着人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完整word版)皇帝的称谓

(完整word版)皇帝的称谓

皇帝的称谓1、称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称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3、称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

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而这些庙号、谥号在历史书籍及书报上是常见的.4、称谥号:谥号产生于周朝。

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

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他周武王了。

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

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被消灭了。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

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

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如汉武帝,他本名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

历史常识类 皇帝的谥号、尊号、年号(新)

历史常识类 皇帝的谥号、尊号、年号(新)
皇帝
发布
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称号。
西周
上谥(赞扬):文、武、明、睿、康、景、庄、宣。
下谥(否定):炀、厉、幽、灵。
中谥(同情):愍、怀、哀、思、末、献、顺。
注:唐以后,皇帝生前也会给自己起,但字数越来越多,多时达21字(一般情况下,生前加上的可称为尊号,死后加上的部分是谥号)。


死后
礼官
议定
天命
太祖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后金政权创立者
爱新觉罗
皇太极
1592-1627-1643
天聪
崇德
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温宽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爱新觉罗
福临
1638-1644-1661
顺治
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如,周武王、汉文帝、汉武帝、隋炀帝等
2.(唐朝——明朝)庙号为主(皇帝本身生前不知):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
3.(清朝)年号为主(皇帝本身生前已知):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
二、清朝12位皇帝庙号、年号、谥号:
真名
出生-即位-卒年
哈赤
1559-1616-1626
正值清朝衰落,他为挽救清朝颓势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爱新觉罗奕宁
1831-1851-1861
咸丰
文宗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在位期间,内外交困,太平天国起义,又遭遇英法联军侵略中国。

中国帝王、太子和后宫的称谓大全

中国帝王、太子和后宫的称谓大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中国帝王、太子和后宫的称谓大全导语: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

平时读书,搜集了一些。

下面列出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

平时读书,搜集了一些。

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

见于《诗经。

大雅。

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2、皇祖:帝王的祖先。

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

3、皇辟:帝王的别称。

《隋书。

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

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

”4、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

《商君书。

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

”5、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

《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6、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

《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7、主君:国君的别称。

《墨子。

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8、君:君主、天子。

《尚书。

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9、君王:对帝王的称呼。

《国语。

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

”10、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

《商君书。

慎法》:“人主莫能世。

赞美皇上的名词

赞美皇上的名词

以下是一些赞美皇上的名词:
圣上:指皇帝,是对皇帝的尊称。

天子:指皇帝,因为皇帝被认为是天的儿子,代表天意统治人间。

龙颜:指皇帝的面容,因为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权力和尊贵的象征。

御笔:指皇帝亲笔所写的字或文章,代表皇帝的权威和才华。

宸翰:指皇帝的书法或文章,宸指帝王的住所,翰指笔墨,意为皇帝所写的墨宝。

玉音:指皇帝的声音,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美好、尊贵和纯洁。

金口玉言:指皇帝所说的话,代表皇帝的权威和不可违抗的命令。

龙袍:指皇帝所穿的龙纹袍服,代表皇帝的尊贵和权力。

御座:指皇帝所坐的座位,代表皇帝的权威和地位。

万岁:对皇帝的尊称,表示皇帝的统治将永远长存。

古代帝王的封号与称谓

古代帝王的封号与称谓

古代帝王的封号与称谓古代帝王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以威严和权力统治着整个国家。

除了名字,古代帝王还有各种封号和称谓,这些称号不仅彰显了帝王的威严和地位,更是对帝王功绩的赞美和肯定。

首先,古代帝王的封号通常是由历史上的伟大帝王命名的。

这些封号包括“太祖”、“高祖”、“太宗”等,常常被用于最初建立王朝的开国皇帝。

比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被封号为“太祖”,这是对他建立明朝的壮举的肯定。

其次,帝王的封号还与天地万物有关。

古代的人们对天地的崇拜和敬畏深入骨髓,因此帝王常常被称为“天子”或者“天皇”。

这种封号寄托着人们对帝王权威的敬畏与崇拜,同时也意味着帝王是连通天地的存在。

除了封号,帝王还有许多重要的称谓。

其中最重要的是“陛下”。

这个称谓表达了臣民对帝王的恭敬和尊崇之情。

在古代中国,臣子们家训都禁止用“陛下”来称呼任何人,这是因为这个称呼是专属于帝王的。

此外,帝王还有许多荣耀的称谓,如“万岁”,用来祝贺帝王长命百岁。

当帝王生日、即位或国家有大典时,臣民们会高呼“万岁”并表达对帝王的祝福。

另外一个重要的称谓是“真龙天子”。

根据古代中国的传统,真龙只存在于龙子龙孙身上,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象征。

因此,称呼帝王为“真龙天子”具有特殊的寓意,代表着帝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

帝王的封号和称谓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它们也反映了帝王的君临天下、统治百姓的权威和能力。

同时,这些封号和称谓还传达了帝王的威信和声望,为帝王建立了威严的统治形象。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帝王的封号和称谓逐渐失去了原本的专属性。

帝王不再是社会的最高权力,因此封号和称谓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社会中,这些称谓常常被用于对具有权威和崇高地位的人物进行赞美,例如对伟大领袖、杰出人物的尊称。

在结尾,我们不能仅仅把古代帝王的封号和称谓看做一种礼仪形式。

这些称谓深刻的反映了帝王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权威的尊重和崇拜。

帝王的封号和称谓是中华民族丰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帝王历史和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

古代对各种身份的称呼

古代对各种身份的称呼

古代对各种身份的称呼
以下是古代对各种身份的称呼:
皇帝:陛下、圣上、天子、称号有德高望重、千古一帝、开国皇帝等。

皇后:皇太后、皇太皇后、后妃、聘妃、妃嫔等。

王:王爷、王妃、王子、王孙、公主等。

官员:大人、大官、衙役、差役、判官、知县、知州、巡抚、宰相等。

文人:先生、士人、才子、文官、秀才、进士等。

武将:将军、军师、战士、校尉、都督、征将、主帅等。

百姓:老百姓、平民、百姓、庶民、草民、贫苦等。

以上称呼可能因地区或时代的不同而略有不同。

以下是其他一些古代对各种身份的称呼:
宗室:王爷、公主、王子、郡王、亲王等。

贵族: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

宦官:太监、内宦、宦者等。

班禅:活佛、神僧、喇嘛、大师等。

道士:真人、道长、方士、道观主、道德先生等。

妓女:娼妓、青楼女子、歌姬、名妓、花魁等。

商人:商贩、商人、商户、行商、蒲商等。

以上的称呼也有可能因地区或时代的不同而略有差别。

古代称
呼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特色的方面,也是探究古代社会结构及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

皇帝死后,一般有两个正式称号,一是 谥号,一是庙号。
(3)尊号(徽号)
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 崇颂扬性称号即为尊号。有时也称为“徽 号”, 如“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 (刘邦)、圣神皇帝(武则天)。
(4)全称 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
如乾隆皇帝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 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 帝”,其中“高宗”为庙号,“纯”为谥 号“庙号+谥号+皇帝”的形式,如称乾隆为 “高宗纯皇帝”。
(5)年号: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
称号。年号始于汉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
(公元前140年)。
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
元”。
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遇到重大事件如祥瑞灾
异等,也常改元。
• 年号一般用两个字,也有用四个字的,如
“建武中元”(光武帝)、“天册万岁”、
“万岁通天”(武则天)、“太平兴国”
(2)帝
秦王嬴政认为自
己“德兼三皇,功高
五帝”,把“皇”和
“帝”连起来始称 “皇帝”,为封建社 会中历代君主所沿用。 “皇帝”也简称为
“皇”或“帝”,如
“唐明皇”、“汉武
(3)、太皇太后、皇太 后、皇后、嫔妃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 太 后:皇帝的母亲; 皇 后:皇帝的正妻; 嫔 妃:皇帝诸妾通称。 有美人、贵人、才人、 昭仪、婕妤、贵妃、贵 嫔等称号。
(4)、皇太子、皇太孙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 位的法定继承人,也
称为“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立的
有皇位继承权的皇孙。
(5)公主、驸马
二、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 陵号
(1)谥号: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 按其生平事迹给出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 据记载西周始有谥号,秦始皇废除,西汉 又恢复。 谥号是一些相对固定的字,大致分三类: 表扬、批评、同情

中国皇帝的称呼

中国皇帝的称呼

中国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尊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

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

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

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顺序表(含称号及评价)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顺序表(含称号及评价)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顺序表(含称号及评价)0.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1.汉高祖(刘邦)——能者为王,不问出身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军师府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朝代顺序表顺口溜之《中国历代王朝兴亡四字歌》中国华夏,炎黄子孙。

皇帝的称呼

皇帝的称呼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
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 下,使明知朕意。
诗歌
天地并况,惟予有慕 (汉武帝刘彻)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唐太宗李世民)
乾隆诗词 诗史让少陵,我作方农经 我观竞之义,所包未可涯 仿佛沂水风,吾与点也意
唐宋元皇帝用庙号称呼
(5) 以年号称
年号是中国古代王朝纪年的一 种名号(亦可表示年份)。一般由 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 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 建元,此后形成制度。
唐高宗李治使用过14个年号
武则天使用过17个年号
年号多为两字 王莽的“始建国” 武则天的“万岁通天” 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
(4) 以庙号称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 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 与敬拜的商朝,周朝至秦朝期间 庙号被废止,在汉朝时期逐渐恢 复庙号制度,从此庙号一直延用 了两千年之久。
祖有功而宗有德
太祖刘邦
西 太宗刘恒
汉 世宗刘彻
中宗刘询

世祖刘秀 显宗刘庄
汉 肃宗刘炟 dá
两汉时期庙号是稀缺品
魏晋时期庙号开始泛滥
皇帝 先帝 诸葛亮《出师表》 死后 大行皇帝
(3) 以谥号称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诸侯、大 臣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 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 明的称号,始于西周。
1.美谥,如:庄、武、文、景 2.平谥,如:怀、悼、哀、思 3.恶谥法,天如隆:运厉至、诚灵先、觉炀体元立极 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皇 帝 的 称 呼
( 1)自称 (2) 尊称 (3) 以谥号称 (4) 以庙号称 (5) 以年号称
(1)自称
秦朝前 大众化自称
秦及后世 皇帝专属
帝高阳之苗裔兮 很多朕时皇候考,皇曰帝伯并庸不自称朕

中国古代帝王皇族的称谓

中国古代帝王皇族的称谓

者的专有名称。 “孤”、“寡人”:君主的谦称。 “朕”:秦始皇以后,成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
秦始皇
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皇后、嫔妃
(一)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二)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三)太妃——已故皇帝的遗妃 (四)皇后——皇帝的正妻 (五)嫔妃——皇帝诸妾的通称。有美人、贵人、才人、 昭仪、婕妤、贵妃、 贵嫔等称号。
(一)公主——皇帝之女 1.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 2.清代除皇帝之女外,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
(二)驸马——皇帝的女婿 1.魏晋因驸马都尉(掌管皇帝辅车之马)多为皇帝女婿专任,简称“驸 马”。 2.清代的驸马称“额驸”。
王、诸侯等
(一)郡王——次于亲王的爵位 (二)妃——对王、诸侯妻子的称呼 (三)继室——诸侯次妃的别称
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皇后、嫔妃
康熙帝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
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
太上皇、皇太子、皇太孙
(一)太上皇——帝王尊其父为太上皇,或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并自称 太上皇。
(二)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太子”。 (三)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公主、驸马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古代帝王皇族的称谓
课件提纲
一、后、王、天子、皇帝 二、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皇后、嫔妃 三、太上皇、皇太子、皇太孙 四、公主、驸马 五、—“后”、“王” (二)奴隶社会——“后”、“王”、“天子” (三)秦嬴政称“皇帝” ,历代沿用,成为最高统治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号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号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号中国古代帝王除了自己的姓名外,还有谥号、庙号、年号、尊号等称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的多称谥号,唐朝以后到元朝多称庙号,而明清两代则多称年号。

一、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后人根据他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用一两个字,给予一个寓含褒贬评价、带有盖棺定论性质的评判性称号。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在其死后,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

末代皇帝的谥号多是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赠。

比如汉献帝的谥号是曹魏追赠的;元顺帝的谥号是明朱元璋追赠的;明崇祯皇帝的谥号是庄烈帝,是满清定鼎中原后追赠的。

谥法制度形成于西周早期,周公制谥创制谥法,此后周王室及各诸侯国都广泛采用了谥法制度,但周文王、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周昭王、穆王以后才开始正式使用谥号。

春秋时,谥法逐渐制度化。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于是废了谥号。

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以数计,希望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秦朝就灭亡了。

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谥号最初只用一个字,后来有两个字的,如战国时赵武灵王。

唐朝以后,谥号文字不断加长,如李世民被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清朝皇帝谥号廿一字,最牛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谥号这么长,就无法再当名字叫了。

所以,习惯上一般对唐朝以前的皇帝称谥号,唐以后一般不再称谥号,改称庙号。

谥号有固定用字,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安乐抚民曰康,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孙权的谥号是大帝,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谥法初起时,只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没有“恶谥”。

西周共和以后,因周厉王施暴政,被谥为“厉”,此后才有了贬义性的“恶谥”。

到北宋时,由于反感对死者的批评,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和平谥。

11、皇帝的称号

11、皇帝的称号

陵号
封建帝王陵墓的名字叫陵号。
如: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墓——“孝陵”;
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昭陵”;
庙号
古代帝王死后,由继承者奉入祖庙祭祀,并 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以确定 他在皇族中的地位.这种名号就是庙号。 标识字:祖、宗 每个朝代第一个皇帝称“祖”,其后的君主 称“宗” 如:太祖、世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

尊号
帝后生前或死后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叫做
尊号,也叫徽号. 如:太上皇、皇太后、法天、孝慈、隆运 尊号可以多个一起使用

全称
是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
全称=庙号+尊号+谥号 例如:乾隆皇帝的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
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 帝”
年号
是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 西汉武帝即位之年“建元” 新君即位后,于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叫“改
元” 遇到重大事件时常“改元”。(武则天时期用 了17个年号) 年号一般为两个字,如:万历、乾隆、光绪; 也有四个字的,如:建武中元、万岁通天、天 册万岁
美谥
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恒;聪明睿智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早穆;
恶谥和平谥
恶谥: 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
好乐怠政曰荒; 平谥: 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慈仁短折曰怀;
皇帝的称号
一、谥号 二、庙号 三、尊号 四、全称 五、年号 六、陵号
谥号
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

古代皇族的称谓

古代皇族的称谓

18、媵御、媵妾——随嫁的侍妾。又称媵侍、媵婢。
皇族称谓——王、诸侯
1、郡王——隋唐以后,郡王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名。清代郡王并不取郡名,而是取美名冠之,如顺承郡王等。
2、妃——对王、诸侯的妻子的称呼。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3、元妃、元嫡——国君或诸侯元配夫人的称号。《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皇族称谓
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称"始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三皇五帝之说:
一说:三皇为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亦称有熊氏)。五帝为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
二说: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
所谓太后,就是皇上的妈。中国古代的帝位,一般都是等先皇死后才传给后代(儿子)的。那就是说既然是皇上,那就是没有父亲的,那她的母亲就是寡妇了,也就是说,皇后一定要等死了丈夫以后才能成为太后。所以,太后自称是哀家。“哀”隐含先帝去世之意,称“哀家”的只能是太后、太妃。
5、太妃——已故皇帝的遗妃。清制,皇帝的祖父或父亲遗留的妃嫔,分别称皇贵太妃、贵太妃。
(1)元后、元配——帝王的正妻,元配皇后。《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即位,礼臣议:‘孝洁皇后,大行皇帝元配,宜合葬袝庙。”
(2)坤极——皇后的别称。《后汉书。梁皇后纪》:“梁小贵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极。”
(3)皇孋——皇后的别称。《后汉书。皇后纪赞》:“祁祁皇孋,言观贞淑。”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之古代皇帝的各种称号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之古代皇帝的各种称号
37、国主:国君、国王。《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
主耳。
38、帝、帝王:古代君主的称号。如,三皇五帝。
6
[键入文字]
39、后王:古代君主的称呼。《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
是也。后王:当今之王。
40、素王:远古帝王的称呼。道家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故以万乘称天子。
51、乘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后汉书?耿?传》:乘舆且到,臣子当击
牛?酒,以待百官。
52、皇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
之败》:常大悟曰:王莽篡弑,
殂。
3、先君:古代帝王称其先代君王的称呼。《诗经?邺风?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
人。
1
[键入文字]
4、先后:先世君王的称呼。《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
涟涟孔怀。颜师古注:先后,即先君也。
5、先正:先代君长,已故的帝王。《礼记?缁衣》引逸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
且清。郑玄注:先正,先君长也。
庶政,辅弼大君。
23、大皇:对帝王的尊称。《昭明文选?晋?陆机?辨亡论》:大皇既没,幼主莅朝。
24、大庭:传说上古帝王的名称。《庄子??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农氏,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4
[键入文字]
25、大行、大行皇帝:对初死皇帝的讳称。《后汉书?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
年。
26、圣、圣主、圣明主、圣上、圣君、圣明、明哲:都是对皇帝的尊称。班固《东
[键入文字]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之古代皇帝的各种称号

皇帝称号

皇帝称号

帝王称号举例
年号 天天顺 康雍乾 嘉道咸 同光宣 谥号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
隋炀帝 庙号 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
尊号
帝号
帝王称号种种
年号 用于纪年的名号。 谥号 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庙号 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尊号 在世时所加的尊称。 帝号 帝王的称号。
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
唐玄宗的尊号
• 唐玄宗先后曾加尊号六次。先天二年(713 年)加尊号“开元神武皇帝”;开元27年 (739年)加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再 加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天宝七 年(748年)加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 皇帝”;天宝八年(749)再加为“开元天 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天宝十二年 (753年)复加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 孝德应道皇帝”。由最初四字加至十四字。
帝王称号种种
帝王称号种种
谥号 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庙号 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 庙号、谥号为最高统治者死后追加的称号, 是后人及后世对亡帝的称呼。
• 自西汉至隋朝的皇帝多称谥号。 • 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
帝王称号举例
谥号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 隋炀帝
庙号 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
帝王称号种种
谥号 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庙号 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年号 用于纪年的名号。
年号,为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 明、清两朝皇帝多以年号为称。
帝王称号举例
谥号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 隋炀帝
庙号 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
年号 康熙、雍正、乾隆
尊号,为皇帝在位时期,由臣下给予的尊称, 亦作为帝号。尊号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 尊号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称呼时习惯于 使用尊号之首的两个字。

尊号

尊号

尊号尊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

皇帝的称号有三种:尊号、谥号、庙号。

根据司马光《司马文正集》二十六《请不受尊号札子》记载,从唐代起,皇帝有尊号。

唐以前,天子尊称皇帝,嗣位皇帝尊称前帝为太上皇,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无其他称号。

例如:《三国志》“及称尊号”译为“等到(刘备)登基称帝的时候”。

1最新定义尊号:封建时代皇帝、皇后、皇太后在世时的称号。

2适用范围尊号,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

皇帝的尊号不需避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

3历史演变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

始于秦代。

据《史记·秦始皇纪》有“臣(王绾、李斯)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之语。

《汉书·高帝纪下》有云: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上皇帝尊号。

”又,嗣位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亦称上尊号。

时至唐代,为皇帝上尊号之风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有死后追加者。

而生前加尊号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加于在位之时。

如武后称“圣母神皇,高宗称天皇,中宗称应天神龙皇帝等便是;到玄宗时,已成为制度。

宋范祖禹《唐鉴》有云:“尊号之兴,盖本于开元之际。

主骄臣谀,遂以为故事。

”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有云:“元宗开元以后,宰相率百官上尊号,以为常制。

”生前尊号,玄宗一代先后曾加六次。

先天二年(713年)加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元年(742年)加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再加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

天宝七年(748年)加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天宝八年(749)再加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天宝十二年(753年)复加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

由最初四字加至十四字。

此外,皇帝逊位之后,为太上皇,由继位皇帝为之加尊号,此再举玄宗之例:乾元元年(758年),肃宗上玄宗“太上至道圣皇天帝”之号便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 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

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

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 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
尊号曰“秦皇”。

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

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 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

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

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

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

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

具体参见《中国古代帝王称号的演变》。

庙号、谥号、年号的区别
庙号: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

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谥号: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

谥号是周朝开始出现的。

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
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

汉代开始又实行了。

唐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

年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

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祺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以下是比较著名帝王称呼的区分。

(1)庙号:
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高宗赵构、
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元璋
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
(2)谥号:
夏桀(商汤给取的)、商纣王(周谥)、周文王(自称)、周武王(自称)、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元帝、汉光武帝、孝文帝。

隋文帝、隋炀帝、
(3)年号:
明朝如洪武、永乐、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等
清朝从顺治帝开始,都是用年号称呼,如康熙、乾隆、光绪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