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含水层
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一、基坑总涌水量计算按井管(筒)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按井深分为浅井、中深井和深井。
当水井开凿在承压含水层中,而承压水头又高于地面时称承压井或自流井。
(一)、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1(a )图1符号 意义 单位 k 土的渗透系数 m/d H潜水含水层厚度 m S基坑水位降深 m R降水影响半径 m γ0基坑等效半径 m Q 基坑总涌水量 m 3/d注:(1)、降水影响半径宜根据试验确定,当基坑安全等级为二、三级时,当为潜水含水层时: 当为承压水时: (2)、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就是基坑半径,当基坑为矩形时如下计算:γ0=0.29(a+b)当基坑为不规则形状时:)1lg()2(366.10r R S S H K Q +-=kHS R 2=kS R 10=πA r =02、基坑近河岸:符号意义单位b 基坑中心到河岸的距离mQ 基坑总涌水量m3/d(二)、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如图2(a)符号意义单位hm(H+h)/2 ml过滤器长度mR 降水影响半径γ基坑等效半径S 基坑水位降深Q 基坑总涌水量m3/d2lg)2(366.1rbSSHkQ-=)2.01lg()1lg(366.122rhllhrRhHkQmmm+-++-=)2(hHhm+=2、基坑近河岸:(含水层厚度不大时)b>M/2 如图2(b ) 式中:b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M 为过滤器向下至不透水土层的深度 符号 意义 单位 M见表格上说明 m Q 基坑总涌水量 m 3/d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3-a符号意义 单位 M承压水厚度 m S基坑水位降深 m k土的渗透系数 m/d R降水影响半径 m γ0基坑等效半径 m Q基坑总涌水量 m 3/d]14.0lg 25.066.0lg 2lg [366.122200lM b M l r l l r b s l ks Q -+++=)1lg(73.20r R MS k Q +=2、基坑近河岸:b<0.5γ0 如图3-b b 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 符号意义 单位 b见表上说明 m Q 基坑总涌水量 m 3/d(四)、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4符号意义 单位 l过滤器长度 m M承压水厚度 S基坑水位降深 R降水影响半径 γ0基坑等效半径 Q基坑总涌水量 m3/d)2lg(73.20r b MS k Q =)2.01lg()1lg(73.200r M l l M r R MS k Q +-++=(五)、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如图5图5符号意义单位R 降水影响半径m M 承压水厚度Hhγ基坑等效半径Q 基坑总涌水量m3/d)1lg()2(366.12rRhMMHkQ+--=。
水文地质学基础:潜水的概念及特征
三、潜水的主要特征
4)潜水常为民用水源及工、农业供水水源
三、潜水的主要特征
5)易受人为因素污染
三、潜水的主要特征
6)水循环交替迅速 除了降雨稀少的干旱气候区以外,潜水积极参与水文 循环,补给资源丰富,水交替迅速,水循环周期短, 更新恢复快,有良好的再生性。
三、潜水的主要特征
潜水的基本特点是与大气圈、地表水圈联 系密切,积极参与水循环;决定这一特点的根 本原因就是它的埋藏特征——位置浅且上面 没有连续的隔水层。
潜水的概念
目录
CONTENTS
1 潜水的概念 2 潜水基本要素
3 潜水的主要特征
一、潜水与潜水含水层概念
• 潜水: – 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 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一、潜水与潜水含水层概念
稳定—具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范围)以示 区分上层滞水
第一个 第二个
一、潜水与潜水含水层概念
小结Leabharlann 潜水的概念 潜水基本要素 潜水的主要特征
D-潜水埋深 5-大气降水入渗 6-蒸发 7-流向 8-泉
三、潜水的主要特征
1)具有自由水面
三、潜水的主要特征
2)潜水的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
三、潜水的主要特征
3)动态变化大,具有季节性、地区性
潜水的水位、水量、水质等动态变化与气象、水文、地形等因素 密切相关。因此其动态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如降雨季节含水 层获得补给,水位上升,含水层变厚,埋深变浅,水量增大,水质变淡; 干旱季节排泄量大于补给量,水位下降,含水层变薄,埋深加大。湿润 气候、地形切割强烈时,易形成矿化度低的淡水;干旱气候、低平地形 时,常形成咸水。
• 自由水面—即没有隔水层限制,与大气直接相通,水面 不承受大气压强以外的任何附加压强。
潜水含水层英语
潜水含水层英语The term "aquifer" refers to an underground layer of water-bearing rock or sediment that is capable of supplying water through wells or springs. Aquifers are essential sources of fresh water for many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particularly in areas where surface water is scarce or unreliable. The process of diving into an aquifer is known as "aquifer diving" or "subterranean diving", and it involves exploring the underwater caves and passages within the aquifer system.Aquifer diving presents unique challenges compared to typical scuba diving in open water environments. The confined spaces and intricate passages within aquifers require specialized training and equipment to ensure safety and successful exploration. Divers must be proficient in cave div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buoyancy control, line handling, and navigation in low visibility conditions. Additionally, the use of proper light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situational awareness and staying connected with the dive team.One of the key considerations when diving in aquifers is the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delicate ecosystem within the underground water system. Aquifers are often home to unique species of aquatic life that are adapted to low light and nutrient conditions. Divers must exercise caution to avoid disturbing these fragile environments and adhere to strict conservation guidelines to minimize their ecological footprint.In addition to the ecological concerns, aquifer diving also presents specific safety risks related to the confined nature of the underwater caves and passages. Divers are susceptible to entanglement hazards from the complex rock formations and sediment deposits,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for disorientation in the absence of natural light. Proper training and adherence to safety protocols are essentialfor mitigating these risks and ensuring a successful dive.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 aquifer diving requires specialized equipment to accommodate the unique challenges of the environment. Reels and lines are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a connection to the surface and navigating the complex underwater terrain. Dive lights with long batterylife and reliable backup sources are crucial for illuminating the dark passages and maintaining visibility. Communication devices such as underwater radios or hand signals are necessary for coordinating with the dive team and responding to any emergent situations.Despite the challenges and risks involved, aquiferdiving offers a one-of-a-kind opportunity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hidden world beneath the Earth's surface. The unique geological formations and diverse ecosystems within aquifers provide a rich environment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iscovery. By employing responsible diving practices and promoting conservation efforts, divers can contribute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se valuable subterranean water resources.水层潜水是指潜入地下水层,探索其中的水下洞穴和通道。
水文地质学潜水位及其等水位线图
>>潜水面上任一点的高程称 为该点的潜水位。
>>将潜水位相等的各点连线, 即为潜水等水位线。
>>按一定的间距连成的等水 位线组成的图,成为潜水等水 位图。
图3-5 潜水等水位线图
>>潜水等水位线图即为潜水面的等高线图。
>>潜水等水位线图不仅能反映潜水面形状,实际上还包含了各种 水文地质内容,例如:
*内插法绘制等高线的原理: 地形点常常是选在地面坡度变化处。在同一坡度上相邻两地形点
之间,其高差与平距成正比关系。
B
D
h2
C
d2
h0
A
h1
d1
d0பைடு நூலகம்
a
b
c
d1 d0
h1 h0
,即d1
h1 h0
d0
d
d2 d0
h2 h0
,即d2
h2 h0
d
0
要注意的是:潜水水位具有时间性,因此在等水位线图上必须表
*潜水的流向:垂直等水位线由高到低为潜水流向(严格地 说,这是潜水流向的水平投影)。
*潜水的水力坡度:相邻两条等水位线的水位差除以其水 平距离即为潜水面坡度。当潜水面坡度不大时,即可视为潜 水水力梯度。
*潜水的埋深:利用同一地方的潜水等水位线图与地形图 可以求取各处的潜水埋藏深度。
*与地表水的补排关系:判断沼泽、泉的出露与潜水面的 关系以及潜水与地表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等。
>>潜水面(water table): *潜水含水层具有自由水面,该自由界面即为饱水
带的上界面,称作潜水面。
*潜水面通常是个起伏的面,其形状与含水层的补 给、排泄和渗透性能有关,一般情况下,潜水面是指 向排泄区倾斜的曲面,起伏大体与地形一致而较缓和。 强大的人类活动正日益改变着潜水面的形状。
水文地质学基础_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水文地质学基础_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海洋与大陆之间、海洋内部之间的水分交换都称为大循环。
参考答案:错误2.弱透水层顺层方向不传输水,在垂向上能够传输水量。
参考答案:正确3.在河间地块潜水含水层排泄区打井,通常井越深,井中水位。
参考答案:越高4.达西定律中的过水断面是指包括砂颗粒和空隙共同占据的面积。
参考答案:正确5.因为钾离子大量地参与形成不溶于水的次生矿物和易被植物所摄取,故地下水中钾离子的含量要比钠离子少的多。
参考答案:正确6.地下水中常见的主要7种离子是因为这些元素在地壳中含量高。
参考答案:错误7.地下水的天然排泄方式主要有()。
参考答案:径流和蒸发与蒸腾8.地下水补给的研究内容,包括()。
参考答案:补给来源、补给量和补给条件9.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盆地中心,可以通过挖沟排水或植树,降低地下水位,改变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以达到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目的。
参考答案:正确10.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参考答案:正确11.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中的地下水,通常可以获得黄河水的补给。
参考答案:正确12.脆性岩层中发育的构造裂隙其导水性通常好于塑性岩层中的构造裂隙。
参考答案:正确13.可溶岩包括()。
参考答案:卤化物岩、硫酸盐岩、碳酸盐岩14.垂向发育的岩溶形态,如溶蚀裂隙、落水洞、溶斗和竖井只发育在非饱和(或包气带)系统中。
参考答案:错误15.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管理应该根据行政区划来进行。
参考答案:错误16.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就是等于含水系统的补给资源量。
参考答案:错误17.在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下,地下水资源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补给资源也需要动态评价。
参考答案:正确18.不合理开发地下水会减小河流的基流,甚至导致河流断流。
参考答案:正确19.人类活动改变地下水的天然动态是通过增加新的补给来源或新的排泄去路。
参考答案:正确20.层状结构的可溶岩层,岩溶发育通常在隔水岩层的上层面。
潜水资料整理
1.6.1潜水一、名词解释1、潜水:潜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第一个连续分布具有较大面积并能够自由流动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成为潜水。
2、潜水面:潜水的表面是一个自由表面,只受大气压力,称为潜水面。
3、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含水层之下的隔水层称为潜水含水层的隔水底板,从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称为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4、潜水埋藏深度:从地面到潜水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5、潜水位:潜水面上任意一点到平均海平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潜水位。
6、潜水等水位线:潜水水位相等点的连线。
二、潜水的基本特征1、潜水面是一个自由表面,只受大气压力,具有自由水面(自由:潜水沿着该面的最大倾向流动),有时潜水面上有局部的隔水层,且潜水充满两隔水层之间,在此范围内的潜水将承受静水压力,而呈现局部承压现象;2、钻孔(井),初见水位(第一次钻孔(井)钻至的水位)及稳定水位(长期变化后保持稳定的水位);3、潜水通过包气带与大气相连,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并通过包气带进行排泄,潜水的补给区与排泄区一致,均为包气带,少数情况下以泉和泄流排泄;4、潜水与气象陆地水文关系密切,因此潜水具有周期性变化5、水循环快,易受恢复与补给,易排泄,含水层厚度一般有限,缺乏多年调节性;6、水质取决于地形、气候、岩性条件,干旱及平原地区易形成咸水,降水潮湿地区易形成淡水。
我国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了降雨量自东南向西北的依次递减分布特征,相应不同区域潜水的相对循环更新速度快慢不一,水化学作用相对时间长短不一,水化学组成自东南沿海向内陆呈带状分布,即由重碳酸盐型为主的低矿化淡水过渡为重碳酸盐.硫酸盐型为主的淡水至硫酸盐型或氯化物型微咸水、咸水,直至内陆盆地高矿化氯化物型盐卤水。
7、潜水在岩石的孔隙和裂隙中多为层流运动。
8、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基岩表层裂隙带或灰岩溶洞中。
深层水与承压水的区别(精品)
深层⽔与承压⽔的区别(精品)深层⽔与承压⽔的区别(⾃然资源部钱学溥 88岁)深层⽔与承压⽔有本质上的区别:1. 潜⽔含⽔层没有隔⽔的顶板,承压⽔含⽔层有隔⽔的顶板,因此,承压⽔含⽔层的补给条件明显不及潜⽔含⽔层;承压⽔含⽔层的补给模数明显低于潜⽔含⽔层的补给模数。
但是,承压含⽔层存在地下⽔的补给,它的补给项包括侧向补给和弱隔⽔层的越流补给。
2. 承压含⽔层由于存在地下⽔的补给,因此可以进⾏单井稳定流抽⽔试验。
通过裘布依计算承压⽔渗透系数的公式(K=Q×(ln R0-ln r0)/(2πM×S)),和钱学溥引⽤影响半径的理论公式(R0=√(Q/π×M0)),可以计算承压⽔含⽔层的渗透系数(K)。
进⼀步,利⽤裘布依计算承压⽔⼤井法的公式(Q=(2πK×M×S)/(ln R0-ln r0)),和钱学溥引⽤影响半径的理论公式,可以计算⼤井的涌⽔量(Q)。
3. 深层⽔含⽔层,如深层卤⽔含⽔层,⼀般埋藏深度在3000m~6000m,深层地下⽔或深层卤⽔可以说没有补给。
4. 深层⽔含⽔层由于没有补给,在抽⽔的条件下,它的影响半径将会不断地向外扩展,因此不能进⾏稳定流抽⽔试验,但是可以进⾏⾮稳定流抽⽔试验,求得深层⽔含⽔层的弹性给⽔度(S)。
5. 实际上,深层⽔的可开采量(Q),等于深层含⽔层的⾯积(F)乘以含⽔层承压⽔头与深井泵可能提⽔深度之间的⾼度(h),再乘以含⽔层的弹性给⽔度(S),即:Q=F×h×S。
假设深层卤⽔含卤层⾯积F=3500km2,承压⽔头的允许降深值h=810m,含卤层弹性给⽔度S=8.5×10-5,则深层卤⽔的可开采量:Q=3500km2×810m×8.5×10-5=2.41×108m3。
潜水完整井计算公式
潜水完整井计算公式潜水完整井是指在具有自由水面的潜水含水层中,井底直达不透水层的井。
关于潜水完整井的计算公式,那可是大有学问!先来说说潜水完整井的涌水量计算公式吧,它通常是这样的:Q = 1.366K( (2H - S)S ) / (lgR - lg r) 。
这里的 Q 表示井的涌水量,K 是含水层的渗透系数,H 是潜水含水层的厚度,S 是井内的水位降深,R 是影响半径,r 是井的半径。
就拿我之前参与的一个实际工程项目来说吧。
那是一个需要为新建小区规划供水系统的任务。
小区所在的区域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初步判断可以通过打潜水完整井来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
在进行计算之前,我们得先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
地质工程师们拿着各种仪器,在现场忙前忙后,又是测量,又是取样。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确定了含水层的厚度 H 为 20 米,渗透系数 K 为20 米/天。
接下来就是确定井的半径 r 了,经过综合考虑,我们选定了 0.5 米的井半径。
而水位降深S 呢,根据初步的用水需求估算,设定为5 米。
可这影响半径 R 可不好确定。
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附近地区类似工程的经验数据,再结合一些公式估算,最终确定影响半径R 为 200 米。
把这些数据一股脑儿地代入到公式里:Q = 1.366×20×( (2×20 - 5)×5 ) / (lg200 - lg 0.5) ,经过一番计算,得出了井的涌水量。
有了这个计算结果,我们就能进一步规划水井的数量、水泵的选型等等,以确保小区居民能够稳定地用上充足的水。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计算公式可帮了大忙。
但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每个参数都得准确测量和合理估算,不然得出的结果可就不靠谱啦。
而且,实际情况往往比理论复杂得多,比如含水层的非均质性、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等等,都可能会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
所以啊,在使用潜水完整井计算公式的时候,不仅要依靠理论知识,还得结合实际经验,多做分析和判断,才能得出比较准确可靠的结果,为各种工程和项目提供有力的支持。
智慧树知到《水文地质学(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5、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往往具有比较密切的水力联系。
答案:C第2章单元测试1、两个相邻的含水层之间一定存在一个绝对隔水层。
答案:椎弓板之间2、包气带中的岩石空隙未被水充满且是固、液、气三相介质并存。
答案:潜水4、岩土中空隙类型包括哪些()答案:对8、地下水的水位常以海拔高度表示,也相同于埋深。
答案:冲刷、溶蚀9、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分为:()答案:紊流、层流13、地下水排泄方式有哪些?答:包括蒸发和向地表水、相邻含水层地下水径流、()、()答案:泉水排泄、向地表水排泄、蒸发排泄和人工排泄等14、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答案:冷冻水循环泵15、地下水的研究热点有与环境和生态有关的非饱和带水、与计算机有关的定量描述与数值模拟、大数据应用以及与生态有关的()和()、()、()。
答案:紊流、层流16、水文地质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向精准化、定量化、数字化、可视化发展,向()发展,向()发展,将()作为重点,进入大数据时代。
答案: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地理学、植物学17、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降水、()、相邻含水层地下水径流、()、灌溉、()等。
答案: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18、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岩土空隙中的重力水。
答案: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地理学、植物学19、在第四系土层中可以容易找到孔隙。
答案:钟乳石、河流相金矿、河流相砂、青海湖湖成铁矿20、在我国华北奥陶系地层存在的空隙类型为:()答案:×21、在我国华北侏罗系地层存在的空隙类型为:()答案:×第3章单元测试1、孔隙水一般埋藏较浅,不可能是承压水。
答案:重力水和毛细水2、潜水是指地表以下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答案:感觉潜能、表达潜能、创造潜能、计算潜能3、潜水含水层厚度是指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是一个可以变化的量。
答案:错7、承压含水层厚度是指含水层顶底的距离,是一个可以变化的量。
答案:错8、承压水的水化学性质变化较大,矿化度一般要高点,可以保留“古老”的水。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一、单项选择题1、由于大气降水使表层土壤中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以饱和状态渗流形式进入含水层,这种污染属于______污染。
A.间歇入流型 B.连续入渗型C.含水层间越流型 D.径流型2、地下水的入渗是以______方式实现的。
A.非饱和渗流 B.淋溶C.稳定渗流 D.水动力弥散3、降雨产流过程中的地下水入渗方式是______。
A.水动力弥散 B.淋溶C.稳定渗流 D.非饱和渗流4、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按污染途径判断该污染类型属于______。
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C.径流型 D.含水层间越流型5、关于地下水含水层中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渗透速度等于实际速度 B.渗透速度小于实际流速C.渗透速度大于实际流速 D.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无关6、下列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K和介质粒径d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d越小,K越大 B.d越大,K越大C.K与d无关,与液体黏滞性相关 D.K与d相关,与液体黏滞性无关7、降雨初期的地下水入渗方式主要是______。
A.水动力弥散 B.淋溶C.稳定渗流 D.非饱和渗流8、Ⅱ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的底部与潜水面之间的岩土层一般为______。
A.饱水带 B.非饱和带C.天然隔水层 D.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9、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潜水循环慢B.潜水含水层的自净能力弱C.潜水含水层渗透性强D.潜水与外界联系密切10、关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易污染B.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易污染C.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不易污染D.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不易污染11、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______。
A.获取水文资料 B.确定影响预测范围C.评价地下水质量 D.获取水文地质参数12、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反映一定流速下,某种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______的参数。
水文地质计算K、R值公式选择
水文地质计算K 、R 值公式选择一、 承压水完整井K 值计算 1、承压完整井rR S M Q K lg 366.0⋅= 裘布依2、承压完整井有一个观测孔3、承压完整孔二、 承压水非完整井K 值计算 1、承压非完整井 SM QK ⋅=π2 用于潜水时将M 换成H2、承压水非完整井(井壁进水)式中r —过滤器半径,长度L<0.3m3、承压水非完整井(井壁、井底进水)4、 承压水非完整孔(GB50027—规范)当M>150r, L/M>1时三、 潜水完整井K 值计算 1、实用于潜水—承压水完整井及非完整井2、潜水完整井()rRS S H Q K lg2733.0-=裘布依3、潜水完整井四、 潜水非完整孔K 值计算 1、潜水非完整孔当1.0,150>>h L r h 时: 式中:H —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m );h —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和抽水时的厚度的平均值(m );h —潜水含水层在抽水时的厚度(m );Q —抽水孔大降深时的流量(m 3/d )。
2、潜水非完整孔 五、影响半径计算公式1、 承压水概略计算K S R 10= 吉哈尔特KHIQR 2=凯尔盖 2、潜水概略计算K H S R ⋅=2 对直径大的和单井算出的R 值偏大3μKHtR = 威伯六、 利用观测孔水位下降值计算R值1、承压水完整井、两个观测孔211221lg lg lg S S r S r S R --=裘布依2、潜水完整井注: S 1,S 2—观测孔降深(m )r 1,r 2—观测孔至抽水孔距离(m )H —潜水含水层厚度(m ) R —影响半径(m ) t —时间(日)μ—给水度I —地下水水力坡度在2221,h h ∆∆—在2h ∆—lgr 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 2)。
七、 给水度、释水系数、渗透系数、导水系数、传导系数1、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μ):又叫延迟储水系,即水能从岩层中自由流出的能力,数值等于流出的水体积和岩石体积之比。
潜水计算
m³/d
Q1285.12
Q22814.24
Q3
单位涌水量
q
l/s·m
q10.48
q21.53
q3
动水位至含水层底板
h
m
h1108.37
h294
h3
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计算
一、计算公式
K= R=
二、计算
1、该孔经一个落程的抽水试验,已取的的水文地质参数是:
S1=6.88mQ1=285.12m3/dS2=21.25mQ2=2814.24m3/d
编号:GK/QJ-08-12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成果第页
渗透系数
K1
K2
K3
0.288m/d
1.37m/d
m/d
平均值Kcp=0.83m/d
影响半径
R1
R2
R3
79.31m
533.68m
m
平均值Rcp=306.50m
计算说明及备注:
计算校对
H1=115.25mr=0.6m
2、求水文地质参数K、R值
3、利用以上计算公式,采用叠代渐进式最后取值;在参数计算之前,假定给出R=1000m时代入以上公式。
R1、K1计算得:
R2、K2计算得:
最终计算结果:
R1= 79.31m K1= 0.288m/d
R2=533.68m K2= 1.37m/d
计算校对
编号:GK/QJ-08-11
第Ⅰ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含水层性质:潜水含水层第页
含水层厚度
M、H
m
68.2
含水层地板至静止水位的厚度
M。
115.25m
滤水管长度
L
m
渗透系数的确定
渗透系数的确定垂直方向上存在多层彼此有水力联系的透水性不同的含水层时,渗透系数可取各含水层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加权平均值Kcp。
潜水含水层:承压含水层:式中 Ki——含水岩系中各分层的渗透系数,m/d;Hi——潜水含水层各分层的厚度,m;Mi——承压含水层各分层的厚度,m。
单一含水层渗透性在水平方向上有变化时,可按下述方法确定:在裂隙或岩溶矿区渗透性呈不均匀分布地,先进行渗透性分段,求得各地段的渗透系数,然后再用各地段的面积(Fi)加权平均计算:对渗透系数在矿区范围内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各试验点的算术平均值。
对于岩溶含水层,当各试验点的渗透系数相差十分悬殊时,建议采用抽水量大、降深大,居响范围大的抽水孔的试验资料;当抽水量大而降深小时,建议采用各试验点渗透系数的平均值来计算正常涌水量,以试验点中最大渗透系数计算最大涌水量。
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小型地下开采矿山或中小型露天开采矿山,在缺少抽水试验资科情况下,为了大致估算矿坑涌水量,可采用渗透系数的经验值(见表1、表2)。
表1几种土的渗透系数土类渗透系数(cm/s)土类渗透系数(cm/s)粘土<1.2×10-6 细砂 1.2×10-3~6×10-3粉质粘土 1.2×10-6~6×10-5中砂6×10-3~2.4×10-2粘质粉土6×10-5~6×10-4粗砂 2.4×10-2~6×10-2黄土3×10-4~6×10-4砾砂6×10-2~1.8×10-1粉砂6×10-4~1.2×10-3表2渗透系数经验值。
探放水设计
乌拉素煤矿井下探放水设计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根据乌拉素煤矿储量核实报告,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概述如下:(一)、含(隔)水层1、第四系(Q)松散层潜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灰黄色、浅黄色、棕黄色黄土与残破积沙土(Q3-4)、冲洪积砂砾石(Q4al+pl)、次为风积沙(Q4eol),在全区分布较为广泛。
黄土残破积沙土(Q3-4)、风积沙(Q4eol)主要分布在梁峁缓坡地带,位于本区地下潜水位以上,地形不利于储存地下水,均为透水不含水层。
冲洪积砂砾石(Q4al+pl)主要分布在山不拉沟与諂韂沟河床之中,构成松散层潜水的主要含水层。
含水层厚度1.21-3.78m,地下水位埋深2.72-4.15m,水井涌水量Q=0.016-0.083L/s。
含水层的赋水性较弱,因主要补给源大气降水量少,所以补给量小,补给条件差。
潜水含水层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较小,而与地表短暂的洪水水力联系较大。
2、第三系上新统(N2)半胶结岩层隔水层:岩性为紫红色、褐红色砂质泥岩,呈半固定状态,含丰富的钙质结核,地层厚度0-34.38m,平均11.20m,在全区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梁峁、沟掌及缓坡之上。
据邻区不拉峁详查资料:泉流量Q=0.008L/s,因此该地层赋水性微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因受沟谷切割,连续性较差,只能起局部隔水作用。
3、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碎屑岩类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以深灰色砂质泥岩、灰白色细粒砂岩为主,次为灰白色粗粒砂岩、粉砂岩,含煤层,全区赋存。
地表主要出露在沟谷两侧,东北部较薄,西南比较厚。
根据井田西南部界外的ZS302号钻孔抽水试验成果:含水层厚度30.95m,地下水位埋深41.55m,水位标高1220.65m,水位降深为S=15.02m,涌水量Q=0.102L/s,单位涌水量q=0.00679L/s.m,渗透系数k=0.0173m/d。
含水层的富水性较弱,导水性能差,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与径流条件较差。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_2
具体步骤: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W(u,r/B) ~(1/u)标准曲线;在另一张模数相同的透明双对数纸上,点绘s~t实测数据曲线;在保持对应坐标轴彼此平行的前提下,相对移动两坐标纸,在标准曲线中找最优重合曲线;两曲线重合后,任选一配点,记下对应的四个坐标值 W(u,r/B)、1/u、s、t,代入下式求得:
关于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1 概述
一、水文地质参数的种类水文地质参数是表征含水层水理特性的定量指标,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资料。水文地质参数主要包括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和导水系数 (T)、承压含水层贮水系数(S或μ*)、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μ)、弱透水层的越流系数(ke);还有与岩土性质、水文气象等因素有关的指标,主要包括降水入渗系数(a)、潜水蒸发系数(C)等。
第1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1分,星期五
(2)s—lgt/r2直线图解法
当S=0,有:可得:将截距(t/r2)代入上面式子,得:
第1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1分,星期五
(3)s—lgt直线图解法
前式还可变为:直线的斜率为 ,可得:当S=0时,得截距(t)代入上面式子,得:
包括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和利 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两种方法。一、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一)利用裘布依公式确定K1.承压完整井
如果有观测孔时,可用蒂姆公式计算。有两个观测孔时:
有一个观测孔时:
第1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1分,星期五
剩余降深s*与lgt/t׳呈线性关系,斜率为:
将sp、tp 和求得的T代入下式:
潜水
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1、区分概念:
潜水(浅层地下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水 深层地下水是指深度在地表之下1公里左右的蓄水 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是 依据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来区分的 承压水是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承受静水压力的地下水
潜水与承压水是依据埋藏条件 来区分的
类型: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3.潜水特点: 有自由水面; 在重力作用下潜水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渗流; 埋藏较浅,水量不稳定; 水质易受污染
4、关于等潜水位线:
①等潜水位线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相等的点 连成线; ②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 形起伏相一致; ③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形成于山谷处并由地势高 出流向地势低处。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 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密处流速快,反之则慢 ; ④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 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 ⑤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若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 补给河流;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
考点四: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一种重力水,它的流动性主 要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动 时总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 度方向流动。因此有: 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 且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考点五: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对于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有如图三 种基本关系。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 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类型
位置
流向
补给
分布
深度和水 质
地表以下 分布区与 埋藏浅, 潜水 从高处流 雨水和地 第一个隔 补给区一 易开采, 上下两个 从压力大 承压水 隔水层之 处流向压 (自流水) 间 力小处 分布区与 埋藏深, 补给区不 水质好, 一致 流量稳定
降水井计算书11.2
一 写字楼降水井计算公式如下:A 、计算基坑等效半径 基坑等效半径计算公式:F A r o 565.03.14== r o —— 基坑等效半径,m ;F —— 基坑面积,13500m 2。
代入参数计算结果:r o 65.6513500565.0==mB 、抽水影响半径计算 影响半径采用下式:潜水:HK s R 2=R —— 影响半径,m ;s —— 水位降深,m ,按照基坑深度范围内含水层全部疏干考虑,即降深值取含水层厚度;H —— 潜水含水层厚度,m ,取基坑四周各钻孔揭露含水层厚度的平均值,基坑潜水含水层厚11m ;K —— 渗透系数,m/d ,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于第四系砂卵石层中; 潜水含水层: K = 25 m/d 。
代入参数计算结果如下:潜水: 83.36425111122=⨯⨯⨯==HK s R m ;C 、基坑涌水量(Q )潜水和层间水基坑涌水量采用潜水完整井计算公式:()⎪⎪⎭⎫ ⎝⎛+-=o r R ss H K Q 1lg 2366.1Q —— 基坑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 ;H ——潜水含水层厚度,11m ;s ——水位降深,11m ;R ——抽水影响半径,m ;r o ——基坑等效半径,m 。
代入参数,计算结果如下:()⎪⎪⎭⎫ ⎝⎛+-=o r R ss H K Q 1lg 2366.1()⎪⎭⎫ ⎝⎛+⨯-⨯⨯⨯=65.6583.3641lg 111111225366.1 = 5059.56 m 3/dD 单井出水能力q'=24⨯'αld =1.18x300x24/70=121.37m 3/d式中:q'—单井出水量l —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 。
d —过滤器外径mmα—与含水层渗透系数有关的系数取值为70。
将有关参数代入以上公式可以得出以下数据:E 计算井数量(n) n=q Q'1.1=45.8 F 计算井间距(a)a=1 n L z=12..64m式中:z L ——基坑降水井轴线周长约569.223米;n ——降水井数量G 基坑排水量Q 排=47×10m 3/h ×24h=11280 m 3/d > Q z =5059.56m 3/d 符合要求。
潜水含水层单位释水系数
潜水含水层单位释水系数潜水含水层单位释水系数(TUW)是一个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用于描述潜水含水层中水分的流动性和渗透性。
其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单位地表积水变化量与单位水头变化量之比,通常以米每天表示。
TUW的值可以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地区的潜水系统的渗透性能。
具体来说,TUW值较小的区域通常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这意味着水分能够更容易地在潜水含水层中流动和渗透。
相反,TUW值较大的区域通常具有较差的渗透性,水分流动和渗透能力较弱。
潜水含水层单位释水系数的测量通常使用大量的水文地质数据和实验室测试。
水文地质数据包括含水层厚度、孔隙介质的类型和渗透性等。
实验室测试可以通过土样试验和水头变化试验来获取相关参数。
这些数据和测试结果通常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推演,以得出最终的TUW值。
TUW对于水资源管理和地下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TUW 值,可以预测和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储备量和可利用性。
较小的TUW值通常意味着地下水资源丰富且可利用性较高,适合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方面。
较大的TUW值则可能意味着地下水资源稀缺且利用受限,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和开发。
此外,TUW还可以用于评估地下水补给和流动的能力。
通过对TUW值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揭示潜水含水层中的水文地质特征和水文过程。
这有助于了解和解决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中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总之,潜水含水层单位释水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用于描述地下水的流动性和渗透性。
通过测量和分析TUW值,可以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开发潜力,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含水层和隔水层名词解释
含水层和隔水层名词解释含水层:含水层又称含水层系、含水体,是指与地下水相通的含水层。
按成因分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型含水层和水文地质条件补给型含水层;按埋藏深度分为浅部含水层和深部含水层;按充水条件分为孔隙性含水层和裂隙性含水层。
隔水层:直接或间接地与不透水层连通的含水层。
一般将隔水层置于透水层之上,以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透水层的不利影响。
含水层:直接与大气圈或与上覆岩层连通的地下水区域。
它位于潜水面之下,受潜水补给,承受潜水压力,不透水层以上的部分。
隔水层:直接或间接地与不透水层连通的含水层。
一般将隔水层置于透水层之上,以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透水层的不利影响。
含水层一定要有透水层。
如果没有透水层,就失去了隔水层的作用,所以说只要具备隔水层条件的地下水即为隔水层。
含水层:直接与大气圈或与上覆岩层连通的地下水区域。
它位于潜水面之下,受潜水补给,承受潜水压力,不透水层以上的部分。
隔水层:直接或间接地与不透水层连通的含水层。
一般将隔水层置于透水层之上,以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透水层的不利影响。
隔水层:1.在两个基本相同的含水层之间(例如,饱和带内),由于其他原因使得这些含水层彼此隔开而形成的封闭空隙。
2.某种自然现象导致能够被阻挡住的流动状态,包括断层运动等。
3.当两种物质密度差异很小且温度变化较快时,该处可视为绝热边界(绝热)。
4.土壤剖面最底部的那一薄层粘粒胶膜。
5.沿着非固结斜坡向外伸展到第二个相邻含水层顶板的倾斜方向,并垂直于平行斜坡延伸至新鲜风化壳的厚度范围。
6.在河床沉积物中发育的坚硬泥炭矿物组合。
7.经常被认为是陆地生命起源点的湖泊及海洋。
8.。
水库坝址附近的高程超过500米的山丘,也叫做“隔水丘”。
9.煤田采掘后剩余未采出来的煤。
10.根据地貌学理论,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中某一区域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沙漠单元,每个沙漠单元均属于一个隔水盆地。
11.建筑物地基下面的软弱夹层。
12.电缆沟槽的衬垫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平原
Company Logo
3.3
地下水分类
广义地下水: 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包气带、饱水带中的水) 狭义地下水:地表以下饱水带岩层空隙中的水—重力水 地下水分类: 主要依据——含水介质的类型(赋存空间) 埋藏条件(赋存部位)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指含水岩层在地质剖面中所处的部位及 受隔水层(弱透水层)限制的情况。 表3-1含水介质三类,埋藏三分,组合共分为9类 孔隙水
包 气 带 与 饱 水 带
地下水位
Company Logo
3.1
包气带与饱水带
包气带(zone of aeration or zone of unsaturation) 特点: ①岩石空隙未被水充满
②是固、液、气三相介质并存介质
水的存在形式(多样)
结合水、毛细水(各种)、气态水、(过路)重力水
从理论意义来看——微不足道 微不足道,有时空尺度的制约。
如华北平原早期地下水开采就是典型的例子,深层水与浅层水 的开采有一粘土隔水层;开采深层,水量大,水位降低快,浅 层水向深层“越流”--粘土层成为“透水层”。 现在进行水文地质计算、模拟时,不再简单二分了,而是用模 糊学的研究方法,给个隶属度 1 , 0 之间,可以为 0.8,0.7,… 0.3,表示“透水性”?
3.1
包气带与饱水带
饱水带(saturation zone)
岩石空隙被水完全充满 →是二相介质(固相+液相水)
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
①重力水
②结合水
重力水:连续分布(孔隙是连通)→传递静水压力→ 在水头差作用下,地下水(空隙中的水)可以连续运动 。
饱水带中的重力水是开发利用或者排除的主要对象, 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3.2.2 概念的相对性
定义中的模糊概念—“相当水量,微不足道,较大水力梯度”等 严格的“是与非”的逻辑思维,在很多情况下是相对的和模糊 的概念相对性的意义: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划分的相对性——相当水量 满足需要就可以了。如在某处一口井出水量80m3/d,作为1万人的
供水,非含水层;作为饮料厂、装瓶生产则为含水层。又如一个小 泉水流量0.11/s≈8.6m3/d,大厂——非,村用——是。
大坝
A
B
Company Logo
3.2.3 含水系统
含水系统—Groundwater aquifer system
地下水含水系统:
是指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的,水层,或局部隔水层
含水系统:可以进行子系统划分
包气带的垂直分带
土壤水带 毛细水带(支持毛细水带、毛细饱和水带) 中间带(过渡带)
包气带水的来源
大气降水的入渗、地表水体的渗漏、饱水带水分上移(毛 细水进入包气带、地下水蒸发进入包气带) Company Logo
3.1
包气带与饱水带
包气带(zone of aeration or zone of unsaturation) 包气带水的赋存与运移
含水系统的划分
含水系统的定义是从大的空间尺度研究含水层、隔水层 、 与弱透水层的组合关系,是从地质成因角度对岩层 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划分的分析方法(或给出的概念)
含水系统层次划分—系统与子系统
A
B
Company Logo
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含水系统
丘陵
倾斜平原区
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裂隙不发育的基岩、页岩、板岩、粘土(致密)
弱透水层(Aquitard):
渗透性很差,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但在较大水力梯度 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透水能力的岩层——各种粘土,泥 质粉砂岩、砂质页岩 Company Logo
受毛细力与重力的共同影响
雨季及雨后的影响
包气带水的影响因素
除受包气带岩性、地下水位埋深、植被发育情况及人类生 活与生产活动影响外,气象因素的影响极为显著。
研究包气带水的重要意义
包气带是饱水带中地下水参与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通道;“ 重力水”通过包气带获得降水、地表水的入渗补给(补充), 部分水又通过包气带将水分传输,蒸发,消耗出去。研究包气 带水盐的形成及其运动规律对阐明饱水带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 Company Logo 义。
地下开挖,坑道,巷道,基坑,打井在此带均有重 力水涌出来
Company Logo
3.2
含水层 隔水层 弱透水层
一、基本概念
饱水岩层中,根据岩层给水与透水能力而进行的划分:
含水层(Aquifer):
是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各类砂土,砂岩等
隔水层(Aquifuge):
Fundamentals of Hydrogeology
水文地质学基础
石家庄经济学院工程学院
第二章 地下水的赋存
3.1 包气带与饱水带
3.2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
3.3 地下水分类
3.4 潜水
3.5 承压水
3.6 潜水与承压水的相互转化
3.7 上层滞水
3.1
包气带与饱水带
包气带与饱水带的划分 地下水面(水位):地下一定深度岩石中的空隙被重
Company Logo
5
4
3
2
1
④
③
② ①
岩 层 渗 透 性 与 时 间 尺 度 的 关 系
概念的思考?
1.这组地层是含水层还是隔水层? 2.煤层开采,巷道(矿坑)会否有水? 3.如果需要修水库,建坝后库水是否渗漏? 4.从供水的需要——如何布置勘探?
力水所充满,形成一个自由水面,称为地下水面,以 海拔高度表示称之地下水位 。 包气带与饱水带 (一般通过打井,地下开挖来确定) 地下水面以上部分,包括毛细水带、中间带和 土壤水带,岩石中的空隙未被水充满,称为包气带。 地下水面以下部分,岩石中的空隙被水充满, 称为饱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