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土壤学绪论

合集下载

土壤学绪论

土壤学绪论

(二)土壤化学
– 研究土壤化学组成, 研究土壤化学组成,性质及其土壤化学 反应过程的分支学科。重点研究土壤胶体 反应过程的分支学科。重点研究土壤胶体 的组成、性质, 的组成、性质,及土壤固液界面发生的系 列化学反应。为开展土壤培肥、土壤管理 列化学反应。为开展土壤培肥、 、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16~18世纪 ~ 世纪
– 现代土壤学孕育、萌芽 现代土壤学孕育、
• 17世纪中叶,海耳蒙特根据他长达五年的柳 世纪中叶, 世纪中叶 枝土培试验结果, 枝土培试验结果,认为土壤除了供给植物水 分以外,仅仅起着支撑物的作用。 分以外,仅仅起着支撑物的作用。 • 17世纪末,伍德沃德将植物分别置于雨水、 世纪末, 世纪末 伍德沃德将植物分别置于雨水、 河水、 河水、污水及污水加腐殖土四种介质中生长 发现后两种介质中的植物生长较好, ,发现后两种介质中的植物生长较好,因而 他认为细土是植物生长的“要素” 他认为细土是植物生长的“要素”。 • 18世纪末,泰伊尔提出“植物腐殖质营养” 世纪末, 世纪末 泰伊尔提出“植物腐殖质营养” 学说。认为除了水分以外, 学说。认为除了水分以外,腐殖质是土壤中 唯一能作为植物营养的物质。 唯一能作为植物营养的物质。
– 植物的营养库(resource of nutrients): 植物的营养库( ): – 进行养分循环与平衡(cycles and balance of 进行养分循环与平衡( nutrients) ) – 雨水涵养(conserve water or water 雨水涵养( retention) ) – 生物支撑(mechanical support) 生物支撑( ) – 稳定与缓冲环境的变化(soil buffering) 稳定与缓冲环境的变化( )

环境土壤学 第一章 绪论

环境土壤学   第一章   绪论

*(三) 土壤圈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1、研究方向
(1)土壤圈与生物圈之间养分元素的交换与平衡,土 壤圈与水圈之间的水分循环与物质运动,土壤圈与大气 圈之间的大量气体及痕量气体的交换与平衡,以及土壤
圈与岩石圈之间元素迁移与转化;
(2)土壤圈物质和能量循环与地球生命、人类生存条
件、自然环境及全球变化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l/3。人均林地
面积占世界人均林地面积的1/9。人均草地面积不到世界 人均草地面积的1/2。
2、质量的可变性
3、空间位置的固定性
第三节 近代土壤科学发展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一、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概况
18世纪后期逐渐形成独立学科 主要学派
我国古代、古希腊、罗马等的认识
(六)土壤的生物性质
土壤是有生命的自然体,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 一,也是最丰富的生物资源库。 土壤是生命活动的产物,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 土壤是生命的摇蓝。土壤不仅是生物的栖息地,是生物 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地球生命诞生与进化的温床。 土壤生物学就是研究土壤生物的功能、反应及其行为。 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物质(碳、氮、硫等)循环、养分 转化、微生物生态、生物防治和土壤分子生物学。
地球表层系统五大要素: 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
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它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
气圈
Gas-sphere
生物圈
Biosphere
生 物 养 分 物 质 循 环
土壤圈
pedosphere
水 分 循 环 与 平 衡
水圈
Water sphere
一、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 二、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四、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学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习题及答案第 1 页共 54 页第一章绪论一、本章重点1. 认识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农业是人类通过土壤进行生物生产,对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利用和转换,以获取生存的手段。

土壤是进行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生产资料,是植物生长的基地或介质,故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

而人类以土壤为对象和场所,进行耕作、灌溉、施肥等措施管理土壤,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由此可见,土壤是农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

2. 掌握土壤的根本概念,肥力特征及其物质组成。

土壤是一个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分散的多孔体。

认识土壤物质组成的复杂性和各种物质构成比例不同,对土壤肥力性状乃至植物生长,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3. 了解土壤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土壤同自然界其他物质一样,是具有一定物质组成、结构形态、性质和功能的实体。

而这个实体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并将继续不断地变化下去。

另外,土壤的形成和变化与环境条件密不可分,可以说是环境塑造了土壤,而土壤的变化过程又深刻地影响着环境。

二、内容提示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外表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它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它能为植物提供水、肥、气、热和扎根条件,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

而那些不能生长植物,不具有肥力特征的疏松层,不能视为土壤,就像月球火星外表上的物质一样,只能称为碎屑的矿物质或形成土壤的原材料。

有关对土壤肥力的认识,中外土壤学家的说法还不太统一,但均无本质的差异。

比拟认同的看法是:“指土壤能经常适时地供应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土壤肥力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综合的概念,它是土壤性质的综合表达,土壤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

具体说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共同构成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统一的有机整体。

固相——包括颗粒状的矿物质(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有机质(含动植物残体及其分泌物、衍生物)和土壤生物(活的微动物和微生物)。

《土壤学》第一章绪论

《土壤学》第一章绪论

《土壤学》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土壤在人类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学的任务与土壤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土壤及土壤肥力的内涵。

第一节土壤在人类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而且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

一、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一)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1.土壤的营养库作用:是陆地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2.土壤在养分转化和循环中的作用;无机物的有机化,有机物的矿质化;3.土壤的雨水涵养作用:是一个巨大的水库;4.土壤对生物的支撑作用;土壤中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群;5.土壤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中的作用(缓冲库)。

(二)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关系二、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1.数量的有限性和固定性地球表面形成1cm厚的土壤,约需要300年或更长时间。

2.质量的可变性(土壤肥力的可更新性)治之得宜,地力常新3.土壤空间位置的固定性三、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1.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及生产性;2.对水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3.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固定和解毒作用;4.具有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作用和其它元素的功能。

四、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土壤圈(Pedosphere)的概念地球表层系统五大要素: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它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地圈系统(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交界面,既是这些圈层的支撑者,又是它们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1.土壤圈涵义(1)永恒的物质与能量交换(2)最活跃与最富生命力的圈层(3)记忆块的功能(4)时空限制特征(5)仅部分为可再生资源2.土壤圈功能(1)对生物圈支撑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物理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

环境土壤学

环境土壤学

第一章绪论一、土壤的概念1.土壤具有肥力及净化力,这是土壤的本质特性。

2.土壤肥力与土壤净化力的概念1) 土壤肥力土壤具有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水分、养分)和环境条件(空气、温度)的能力。

土壤肥力4要素:水、热、气、肥。

2) 土壤净化力土壤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等过程使其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毒性消失的过程二、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土壤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为植物提供水分与养分,支撑植物,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基地。

2.土壤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3.土壤是调控环境质量的中心要素土壤圈: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一种疏松而不均匀的覆盖层及其相关的生态与环境体系。

土壤圈的作用:对生物圈: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各种限制因子也对生物起不良的影响对大气圈:影响大气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吸收氧气,释放CO2,CH4,H2S和N2O等,对全球大气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对水圈:影响水的溶质组成及其在陆地、水体和大气的分配。

对岩石圈:是地球的“皮肤”,对岩石圈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少各种外营力的冲击三、环境土壤学的定义、发展及定位引用传统土壤学的方法寻求土壤环境问题解决办法.环境问题出现后在土壤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环境地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及其调控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土壤的形成第一节土壤母质成土母质是能形成土壤的物质,出露于地表的岩石经风化、搬运、堆积等过程在地表各种类型的成土母质。

一、土壤母质的来源1.成土的主要矿物(1)矿物: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

(2)矿物的类型★原生矿物:也叫内生矿物,地下深处呈熔融状态的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结晶而成的矿物,如长石、石英和云母等次生矿物:也叫外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地表常温常压下受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类矿物(风化、沉积作用)。

(环境管理)环境土壤学讲义

(环境管理)环境土壤学讲义

《环境土壤学》讲义SATELLITE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土壤与生态系统1.土壤的概念定义1:存在于地球表层的含有生命物质,植物可以生长的自然集合体。

定义2:土壤是能产生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的疏松表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产物,是在母质(岩石及其风化物)、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体。

土壤圈Pedosphere:地球陆地表层由所有土壤所构成的具有重要特征的圈层。

土壤圈是地球圈层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一个圈层,界于岩石圈和大气圈、生物圈、水圈之间。

成土条件Siol Forming Condition:s = f(cl,o,r,p,t)式中:s土壤soilcl气候climateo生物organism (Vegetation)r地形reliefp岩石或母质rock or parent materialst 时间(年龄) timeThe type of soil developed depends on the amount of time a parent material on a specific topography is exposed to the effects of climate and vegetation. "Why do I have so many different soil series on my land?" The answer is quite simple. If you had three parent materials on five topographies developed under two vegetations, one climate, and two periods of time, you would have the following number of soil series: 3 parent materials × 5 topographies × 2 vegetations × 1 climate × 2 time intervals = 60 soil series(土系).土壤的作用Role of Soil:They help supply our food, support our homes and highways, act as building materials for our construction, absorb our waste materials, and give us many beautiful and scenic areas for relaxation and recreation." The wealth of a nation lies in her soils and their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 Richard Gordon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砖红壤,红壤,黄壤,暗棕壤,黑土,紫色土,水稻土,荒漠土。

浙江农林大学岩石与土壤复习资料(土壤学)重点

浙江农林大学岩石与土壤复习资料(土壤学)重点

岩石与土壤学资料第一章绪论1。

土壤概念土壤是一种自然体,他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它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性。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过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植物对于来自土壤的生活要素(即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需求的能力。

3.土壤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场所。

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1)营养库的作用2)养分转化和循环的场所:无机养分的有机化,有机质的矿质化,养分元素的释放和散失,元素的结合,固定和归还3)雨水的涵养作用占土壤水的1%—5%4)生物的支撑作用:植物根系的机械支撑,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环境变化的缓冲功能,污染物的“过滤器”和“净化器”(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3)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第二章矿物1。

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的概念1)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2)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结合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叫做岩石.3)受力影响引起岩石破碎和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2.主要岩石和矿物的特征3.五大成土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气候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生物是形成土壤的主导因子,4。

三大岩石的常见类型岩浆岩: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石英斑岩中性岩类:闪长石、安山岩、粗面基性岩类:辉岩、辉长岩、橄榄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沉积岩: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第三章土壤有机质1。

土壤有机质含义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2。

土壤有机质来源、类型、组成来源:1)植物残体、2)动物、微生物残体 3)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 4)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肥料类型:1)新鲜的有机物2)半分解的有机物3)腐殖质组成:1)碳水化合物2)木质素3)含氮化合物4)树脂、蜡质、脂肪、单宁、灰分物质3。

土壤学复习重点

土壤学复习重点

土壤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土壤的物质组成 :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 ( 土壤固相 ) 、土壤水分 ( 土壤液相 ) 、和土壤空气 ( 土壤气相 ) 三相四类物质组成。

2、土壤肥力 : 指土壤在某种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3、土壤生产力 : 土壤生长植物并提供产品的能力, 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

4、成土因素 : 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

第二章土壤的矿物组成1、矿物 : 矿物是天然产生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化合物或单质。

土壤矿物按矿物来源, 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按矿物的结晶状态 , 可分为结晶质和非晶质。

2、岩石 : 岩石是指由一种或数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3、风化作用 : 风化作用是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 , 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4、物理风化 : 指岩石因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的过程。

特点: 只能引起岩石形状大小的改变 , 而不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5、化学风化 : 指岩石在化学因素作用下, 其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发生分解和改变 , 直至形成在地表环境中稳定的新矿物。

特点: 不仅使已破碎的岩石进一步变细,更重要的是岩石发生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改变, 产生新的物质。

6、生物风化 : 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产物对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

7、构成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8、同晶替代 : 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9、高岭组 :1:1型粘土矿物,晶层由一层硅片和一层铝片重叠而成。

两个晶层的层面间产生了键能很强的氢键 , 不易膨胀。

基层内没有或极少同晶替代现象 , 其电荷数量少。

颗粒较粗、总表面积相对较小 , 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湿性都较弱。

土壤学名词解释

土壤学名词解释

土壤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土壤soil: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2.土壤圈pedospere:土壤在地球表面以不连续状态分布于陆地表面,处于其它圈层的交接面上,成为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称为土壤圈3.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体系。

4.农业 :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5.大气圈aerosphere :是环绕地球最外层的气体圈层,它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越向上空气越稀薄,并逐渐转化为宇宙空间。

6.生物圈 (biosphere) :地球表层中的全部生物和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它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

7.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8.土壤学soil science:农林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科学,主要论述土壤和农林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土壤变肥变瘦的一般规律,以及土壤利用和改良的技术。

9.土壤剖面构造:指土壤剖面从上到下不同土层的排列方式10.水圈: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

它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内圈的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影响人类活动的表层系统的演化。

11.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地核(Core):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

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

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

13.地幔(Mantle):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高等学校农业类课件 土壤学

高等学校农业类课件 土壤学
(一)矿物概念 矿物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 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1、原生矿物:地球内部岩浆岩冷凝时形成的、存 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
2、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各种风化因素的作用下, 改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
(二)主要成土矿物
1、原生矿物: (1)石英(SiO2):质地坚硬,性质稳定,
抗风化能力极强,是土壤砂粒的主要来源。
(2)长石类:包括钾长石和斜长石 ---钾长石:正长石[K(AlSi3O8)],含
K2O16.9%,是土壤钾素的重要来源; ---斜长石:钠长石[Na(AlSi3O8)]
钙长石[Ca(Al2Si2O8)]
▪ 长石比较容易风化,风化后形成高岭石、 二氧化硅和盐基物质。
▪ 石英岩:由硅质砂岩变质而来,极坚硬, 极难风化,风化产物多砂粒或石砾,质 地粗,养分贫乏。
▪ 板岩:由页岩变质而来,更坚硬,难风 化,风化产物与页岩相似。
▪ 千枚岩:亦由页岩变而来,但云母含量 较高,风化产物含K较多。
▪ 片岩:由页岩或呈隐晶质的岩浆岩变质 而来,种类繁多,难风化.彻底风化后形成 大量粘粒,质地细.
▪ 水、肥、气、热被称为土壤肥力的四大 要素。
三、土地的概念
▪ 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 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垂直立体空间, 土壤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 土地具有强烈的“社会经济”属性,而土 壤的“社会经济”属性较弱。
四、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一)土壤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 料
▪ 是植物生长和生物生产不可缺少的基地; ▪ 是制定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重要依据;
土壤学
第一章 绪论
一、土壤的基本概念 二、土壤肥力的概念 三、土地的基本概念 四、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五、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第一章土壤绪论

第一章土壤绪论

土壤学讲义土壤学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内容比较多,头绪也多,要背的东西也比较多。

比如,矿物辨认中石英的辨认,说它光泽是油脂光泽,硬度是7,你说它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本身就是如此,这些东西都是要背的。

所以,课前希望大家,能抽出一点时间看看,课后也要花一些时间复习一下。

教科书上的内容很多,而教学时间较少,只有40学时左右,所以,书上的内容不可能全讲,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只要大家听一下就可以的,哪些是根本不用看的,我在课上会告诉大家,希望大家注意听。

我这门课最后没有总复习。

绪论第一节土壤及土壤学的概念我们知道,无论是作物,树还是牧草都是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但究竟什么是土壤,对于这个问题,由于人们对土壤的利用方式不同,认识和研究的角度不同,所以,在土壤学中存在不同的土壤学感念。

1.土壤的一般概念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土壤是破碎了的陈旧岩石。

丛数学的角度来看,认为是土壤等于岩石加外界影响(包括:风吹,雨打,日晒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人从生态学角度来认识,也有人是从物质-能量转移的角度来认识。

总之,不同的出发点,产生的不同的土壤概念。

而在农林方面应用比较多的,也是要求大家掌握的土壤概念,是土壤的经济学观点,他认为:土壤是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这个观点是由一个原苏联著名的土壤学家威廉士提出的。

他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陆地疏松表层,另一个是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

这两个方面是这一土壤概念中不可缺少的两部分,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为土壤。

比如说,现在有一种栽培技术,叫无土栽培,这种技术就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理特点,配制不同的营养液,让作物在其中生长。

它的特点一是可以减少施肥量,作物需要多少肥,需要什么肥,你根据计算结果,加入就可以了;另外,容易控制,所以,也可以减少病虫害。

但是这种营养液叫不叫土壤?很显然不是,因为根据定义,他尽管可以产生植物的收获量,但不是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所以,只有同时满足地球陆地疏松表层和产生植物收获物这两个条件,才能称为土壤。

《土壤学》试题库(供参考)

《土壤学》试题库(供参考)

土壤学试题库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3、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是指生态上不同的植物,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也是不同的,某种肥沃的土壤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植物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任何植物。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1、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答案要点:土壤是人类食物、居住、活动、生产等的基础。

土壤具有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及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和其它元素的功能。

2、土壤资源的特点答案要点:土壤资源的相对不可再生性。

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

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地退化日趋严重;人口剧增。

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

土壤肥力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

土壤资源的空间分布还受区域性地质地形、母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

人类的耕作活动也改变了土壤的性状,从而影响土壤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地学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1、矿物矿物是天然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

2、岩石岩石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

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3、原生矿物原生矿物是由地壳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等。

土壤学课件第1章绪论

土壤学课件第1章绪论
土壤对植物的机械支持作用 好的土壤使植物: 吃的饱,喝得足,住得好,站得稳。
2、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植物生产—太阳辐射能--(光合作用)--生物化学能 “初级生产”
动物生产—以植物产品为饲料
“次级生产”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3、土壤是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面临问题: ➢ 人均耕地面积少; ➢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快; ➢ 土壤质量下降:砂化,侵蚀,盐碱化,
污染,肥力退化。
表 1.2 中国土壤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及其与世界和部分国家比较
(摘自“土壤学”,黄昌勇主编)
土地类型
中国的总 占有量(%) 世界
人均占有量 中国 美国 巴西
印度
中国人均占有量与世 界人均量比率(%)
土地总面积(hm2)
2.77 0.91 3.92 6.28 0.43
32.9
耕地与园地面积(hm2)
6.8
0.31 0.10 0.80 0.56 0.22
32.3
永久草地面积(hm2)
9.0
0.66 0.27 1.01 1.22 0.02
40.9
森林和林地面积(hm2)
0.84 0.13 1.11 4.15 0.09
15.5
SOS
SAVE OUR SOILS !!!
第二节 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一、土壤
简明定义: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
陆地表层—位置;
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 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
疏松—物理状态;
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
能产生植物收获—土壤的本质。
合物。
是植物的自然生境,有它独特的运动形式和规律; 有它自身独特的发生、发展的历史、组织和结构; 同动物、植物、矿物一样,是历史自然体

专升本土壤学绪论第一章答案

专升本土壤学绪论第一章答案

专升本土壤学绪论第一章答案土壤学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的结构表层。

其基本特性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

3、土壤剖面:由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成为土层(土壤发生层),而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称为土壤剖面。

4、土壤生产力:土壤肥力因素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构成了土壤生产力。

5、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而来的肥力,它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6、人为肥力:耕作熟化过程中发育而来的肥力,是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7、有效肥力:在农业实践中,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其中一部分在当季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这一部分肥力叫有效肥力。

8、潜在肥力:在农业实践中,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没有直接反映出来的肥力叫做潜在肥力。

9、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中处于四大圈层(气、水、生物、岩石)交界面上最富有生命活力的土壤连续体或覆盖层。

10、土壤生态系统:是以土壤为研究核心的生态系统,可分为研究土壤生物的生态系统和研究土壤性状与环境关系的土壤生态系统两类。

二、填空题1、土壤肥力按形成原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2、地球表层系统中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有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

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水、肥、气、热四个方面,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是肥力。

4、作为一个发育完全的土壤剖面,从上至下一般有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3个最基本的发生层组成。

5、土壤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5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而来的肥力。

6、土壤肥力根据其利用情况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两种类型。

土壤学资料

土壤学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绪论土壤:陆地上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的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第一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一、高岭石粘土矿物、蒙脱石粘土矿物和伊利石粘土矿物异同点:高岭石粘土矿物特点:1:1型晶层结构;连接力最强,具有非膨胀性;晶层内部没有或极少有同晶置换现象,电荷数量少;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湿性都较弱,胶体特性较弱;保水保肥能力差。

蒙脱石粘土矿物:2:1型晶层结构;连接力最弱,具有膨胀性;普遍发生同晶置换现象,电荷数量大;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湿性都较强,胶体特性较突出;保水保肥能力最强。

伊利石粘土矿物:2:1型晶层结构;连接力较强,具有非膨胀性;普遍发生同晶置换现象,电荷数量大;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湿性适中,胶体特性位于高岭石和蒙脱石之间,保水保肥能力较强。

二、土壤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土壤矿物质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

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有0、Si、Al、Fe、Ca、Mg、K、Na、Ti、C等,其中SiO、2 Al0、Fe0占土壤矿质总质量75%以上。

矿2物3质颗粒23越粗大,含石英及原生原生铝硅酸盐类愈多;反之,矿物质颗粒愈小,含石英及原生原生铝硅酸盐类愈少,而次生矿的含量愈多。

土壤的机械组成(一)土壤粒级土壤粒级一般将土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四级。

各粒级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砂粒和粉粒主要是由各种原生矿物组成,其中石英最多,其次是原生硅酸盐矿物;粘粒中基本上是次生矿物。

化学组成:砂粒和粉粒以石英和长石等原生矿物为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粘粒以次生硅酸盐矿物为主,铁、钾、钙、镁等地含量较多。

各级土粒的主要特征:・1.石砾及砂粒它们是风化碎屑,其所含矿物成分和母岩基本一致,粒级大,抗风化,养分释放慢,比表面积小,无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