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电影中的色情和暴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电影中的色情和暴力
摘要:从电影发展之初到如今银幕上各种类型电影作品百花齐放,暴力与色情一直伴随着电影的百年发展。
色情与暴力是近些年来最有特色的大众文化形式,作为刺激观众的最主要奇观,向来极易被划为“垃圾”一列。
电影中色情与暴力无论是反映了人们的真实生存状况还是表达艺术家自发的标新立异的艺术追求,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如何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对色情与暴力的表现程度做出合理的把握,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精神在电影中的体现,怎样合理的控制色情与暴力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尺度,因此看待电影中色情与暴力元素就成为我们影视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引言
即使是在童话故事中,也往往充满着色情与暴力,王子与公主之间的爱情开花结果之前,有一个充满着恐怖与抗争的过程,它强烈地吸引着孩子,对应的驱动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性欲与权利欲。
电影作为一种有声像的艺术为解这个哑谜提供了最有表现力的手段,在它所提供的感官奇观中,最主要的即是“性”和“暴力”,也是电影审查中最敏感的问题,毫无疑问,暴力、色情与艺术电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历来都难以厘清。
甚至“在根据‘海斯法典’实行电影审查制度的时期(1934年至1968年),对于美国观众而言,‘艺术电影’就意味着‘性电影’1”。
检查制度约束的并不仅仅是性,还有暴力,比如《德拉库拉》(1932)中,吸血鬼低头咬喉咙时,并没有血溅出。
但对暴力的检查比起色情而言,相对宽松,“面临性与暴力这个双重问题的审查官一般坚持这样的座右铭:凶杀聊胜躺下。
他们喜欢人们敌对,而不是做爱。
因为他们喜欢的那一种常常悲惨但被认为于社会的安定危险性小一些,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优越性。
一个国家在战争中失去男人,从道德上被认为比在淫荡中失去女人要好一些。
人们不认为暴力也是一种淫荡,尽管有许多人认为太多的残酷会使观众也变得残酷,正如太多的赤裸裸的色情会使人堕落一样。
”2就中
1柳宏宇、侯克明译.电影学关键词.电影艺术[J].2003(2).
2亚瑟·莱尼格.美国电影审查史.参见〔美〕托马斯·阿特金斯编.西方电影中的性问题.[M]郝一匡,
徐建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66.
国的现状而言,凶杀不仅仅是聊胜于躺下了,而是绝对胜于。
视生命若嶙蚁的战争、玩弄观众心理与神经的恐怖、以及鲜血淋漓的杀戮,如此地司空见惯,可一旦电影中的人物脱下了衣服,则绝对是少儿不宜,甚至是成人也不宜的。
毕竟,道德、法律、习俗、人伦和风尚是不可不顾及的,中国一方面在体制上没有分级,只能按最底线一锅煮了;另一方面,也缺少法国那样在餐桌上说起性生活就像谈论吃包子还是吃米饭那样稀松平常的传统,私下里尽可以让性大行其道,讲黄段子,甚至自演黄段子,但却拿不到台面上来,谈性即使不色变,也是要再三扭泥的。
于是,多的是《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大鸿米店》、《老井》、《周渔的火车》之类的隐喻性表达,有些激情戏的片段,也是匆匆了事,半遮半掩,《十面埋伏》中,章子怡即使脱下了衣服,观众也只能看个后背而已,因为露了前胸是有色情嫌疑的。
而“情色”或“色情”电影,以及其他电影中的情色成份,则释放着人们的性欲力比多。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对人类一生的所有生命活动都发生着主导作用,美和艺术更不例外。
‘美’和‘魅力’是性对象的最原始的特性”3;拉康也有一种理论:电影本质上是“色情”的。
尽管非难与讨伐不断,但色情或情色可能是近些年来最有特色的大众文化形式,“暴力”,尤其是“性”,作为刺激观众的最主要奇观,向来极易被划为“垃圾”一列。
因此看待电影中的色情与暴力就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二、电影中色情与暴力元素产生的原因
(一)视觉消费与奇观电影
“必须永不忘记,电影是一门工业”4,电影制作必须投入成本与技术,必须依赖多人合作,这使得电影作品具有工业产品的特性,电影的生产与发展依赖市场的反馈,而观众的喜爱可以达到资金回收的目的,与诗歌、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电影被商业运作的控制更强,电影制作者不可能不顾市场与观众的接受态度,而在电影作品里单纯的传达自己的艺术追求。
“电影是群众性的娱乐。
因此,它必然要去迎合一般群众的愿望和梦想。
”5电影作品的商业属性使得电影必须依从观众的喜好,并且尽可能的迎合观众的心理,以便求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为了吸引观众心甘情愿走进电影院,也为了抗衡其他媒介的强力竞争,电3[奥]弗洛伊德.论升华[M].见《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陈伟奇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172.
4[法]安德烈•马尔罗.电形心理学概论[M].见《电形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14.
5[德]齐格弗银德.克拉考尔.电形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207 .
影就必须更注重凸显其所要表现故事的题材类型和运用各种类型元素的强度。
早在好莱坞电影业发展起步阶段,电影制作人就有普遍的共识,如果想要赚取利润,电影里就必须要展现现实生活中难登大雅之堂的元素,这样的结果就是,暴力和色情,这两个人类永远感兴趣的话题成为电影的重要卖点,而市场的反馈也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
自此,暴力和色情成为吸引观众眼球屡试不爽的法宝。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思想的解放,到了今天,色情与暴力在银幕上泛滥成灾,好莱坞电影乃至全世界的商业电影都无法摆脱“拳头加枕头”的套路。
电影中的色情与暴力泛滥,代表的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冲动或欣赏,只是因为电影作为一种商品,影片中的暴力元素必然存在于消费社会的消费逻辑中,这也是观众的消费欲望被点燃后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结果。
电影中色情与暴力无论是反映了人们的真实生存状况还是表达艺术家自发的标新立异的艺术追求,消费社会中对暴力与色情的享受和认同,逐渐形成一种享虐心理,且这种心理越来越趋向成为一种令人震撼的集体无意识。
(二)消费时代下的大众审美观念
与消费时代密切相关的是当代大众审美观念体现出复杂与多变的特点。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艺术形态、艺术观念都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使得相比传统审美观念,当代社会中的审美观念有了更多的变化。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逐渐模糊,传统美学中不认为是艺术的,如今却逐渐被融入到艺术视野中,与之相伴的就是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逐渐交融与一体,传统的审美方式与非审美方式逐渐弥合。
当代电影中暴力元素大量的涌现,也可以看做是当代美学观念改变后的一种体现,电影中的暴力元素频频出现,颠覆了传统审美中对优美、和谐形态的认同,也表现出一种新的审美观念,进而导致了审美方式改变。
由于“快感”代替了“教化”功能,暴力和“美学”也就堂而皇之的结合在起,进入了大众的审美视野。
电影中的色情与暴力不再承担或者强调道德说教与劝诫的功能,只是把人们以往认为的社会阴暗与人性丑陋以更加直观、刺激的形式暴露于银幕之上。
在鲜血狂喷、肝脑涂地、枪弹横飞、断肢飞舞的暴力场景展示中,冲击观众的视觉,改变人们的观念,让观众在对丑恶心态、暴力行为的认识中思考人类过去的罪行和未来的道路。
同样是包含众多色情与暴力元素的电影,其优劣也由此而生。
有
的仅仅只为挑逗观众视觉,达到感官刺激的效果;有的则是在视觉震撼之后,让人思考深层次的社会道德问题和对人性进行反思。
三、把握好电影中色情与暴力元素的力度
1967年,银幕上性与暴力的话题被提了出来,这源于两部电影的上映,这两部电影就是《毕业生》、《邦尼和克莱德》,这两部电影的制作和上映也标志着“新好莱坞电影”的诞生。
6由于影片中对暴力与性的展示,这两部电影也就成为了好莱坞主流电影中与之前不同的破戒之作。
1968年,美国电影的分级制度正式确立,暴力与性至此结束了幽暗的被遮蔽的岁月,昂首阔步的出现、活跃在电影中。
另外,随着电视媒介走进千家万户,电视业与电影业在争夺观众注意力方面展开“恶性竞争”,出现在“美国银幕上的暴力与色情内容便日渐膨胀。
7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电影中的暴力其发展、壮大主要体现与美国的“新好莱坞电影”和中国香港的武侠电影中。
另外,在岛国日本,由于二战之后经济逐渐复苏,影坛上以深作欣二电影作品中的暴力为代表的另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形态也逐渐崭露头角。
信息科技革命带来的道德危机向社会德育提出了新课题。
从电影发展之初到如今银幕上各种类型电影作品百花齐放,暴力与色情一直伴随着电影的百年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电影中的色情与暴力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表达手法也越发多样化,色情与暴力元素充斥在各种商业类型电影中,成为无处不在的表现主题之一,暴力充当着电影作品中最强劲的兴奋剂,刺激着观众的感官,裹挟观众的视听体验,进而成为电影商业化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另外,作为一种特殊的、构成叙事影片叙事框架的主要元素,暴力与色情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商业类型电影中,展现色情与暴力行为成为当下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何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对色情与暴力的表现程度做出合理的把握,特别是从中国内地电影产业的创作现状来看,商业电影作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创作主流,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精神在电影中的体现,怎样合理的控制色情与暴力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尺度,都成为需要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其他国家、地区的一些有鲜明特点的类型片中的暴力元素的分析,以期获得一些创作上的提醒和理论上的借鉴。
6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306.
7邵牧君.禁止放映——好莱坞禁片史实录[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