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
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解读。
以下给出几个主要的成因。
1. 管理层失职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个重要成因是管理层失职。
管理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把控,导致企业出现财务丑闻和危机。
管理层可能存在不诚信、贪污腐败、侵占企业资金等问题,也可能缺乏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正确判断和应对能力。
2. 资金链断裂企业的财务危机也可能是由于资金链断裂引起的。
资金链断裂是指企业短期资金需求超过了其短期资金来源,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履行经营活动中的付款义务,从而引发连锁反应,使得企业资金链断裂。
资金链断裂的成因可能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现金流问题;也可能是由于宏观经济、行业政策等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资金链从而断裂。
3. 销售不佳另一个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是销售不佳。
销售不佳导致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销售额和利润,进而导致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亏损。
销售不佳的成因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产品或服务不具竞争力;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导致市场营销活动效果不佳。
4. 财务造假企业财务危机的另一个重要成因是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以不正当的手段改变或隐瞒公司财务状况,以达到误导投资者、蒙骗监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方的目的。
财务造假的成因可能是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个人利益驱使,他们可能会通过虚报收入,操纵成本等手段来美化公司财务状况。
5. 内外部因素影响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还可能受到一些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规模、经营业绩、管理水平、融资能力等;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竞争状况、政策环境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内部管理层失职、销售不佳和财务造假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了企业资金链、内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企业要避免和化解财务危机,需要在内部做好管理和风险控制,也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和市场变化,以及时应对和调整经营策略。
企业如何应对财务危机
企业如何应对财务危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稳定,企业面临着各种财务危机,如利润下滑、现金流紧张、债务逾期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各种财务危机,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以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诊断致危因素并分析其影响企业在应对财务危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危机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这是制定对策和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如不当的营销策略、管理不善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如市场环境、政策变化等,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分析危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1.影响企业现金流和经营收入,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2.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降低市场竞争力;3.影响企业的股价和信用评级,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4.影响员工士气和团队凝聚力,增加管理难度。
二、制定应对策略分析致危因素和影响后,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1.调整战略方向: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展开创新、升级和重塑,提高市场竞争力;2.优化管理结构:企业需要通过优化管理结构,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成本结构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加强财务风险控制:企业需要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4.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防范内部失职失责现象的发生,并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士气和凝聚力;5.多元化融资:企业在面临财务危机时,需要寻找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保证企业的资金流动性。
三、落实应对措施并评估效果企业在制定应对策略之后,还需要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并通过监测和评估,不断调整降低风险。
1.落实应对措施: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实现对策略的落实,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监测和调整措施;2.评估应对效果:企业需要对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优化应对措施,提高应对效果。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个:
1.经营不善: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无法有效地控制成本和管理现金流,导致资金短缺和债务负担增加。
2.市场环境恶劣: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不足或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销售下滑、利润减少,引发财务危机。
3.持续亏损:企业运营持续亏损,导致资产负债表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经营难以为继。
4.债务过高:企业债务过高,使得还款压力增加,难以维持正常经营活动。
解决企业财务危机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
1.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企业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经营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
2.改善资金状况:通过把握财务流程、优化管理制度、积极开拓新市场等方式,提高现金流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
3.合理融资:企业可以根据借贷成本、期限、风险等要素,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比如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等。
4.积极调整经营结构:对于营收、利润下滑的企业,应该积极调整经营结构、科技创新、扩大市场份额,重新树立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财务危机的预防与处理
财务危机的预防与处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财务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
财务危机不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员工和股东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处理。
本文将就财务危机的预防与处理展开探讨。
一、预防财务危机的方法财务危机的发生通常是因为企业管理不善、经营决策失误等原因所致。
因此,企业应该在日常经营中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制度、财务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
这些制度能够规范企业的财务活动,优化财务流程,从而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2、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避免财务失误和不正常的财务行为。
内部控制的加强包括内部审计、管理监督、人员培训等方面,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内部风险,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
3、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等方式,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在日常经营中预防风险。
二、处理财务危机的方法当发生财务危机时,企业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处理财务危机,避免继续扩大影响。
针对不同的财务危机情况,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加大融资力度当企业资金出现缺口时,可以采取加大融资力度的方式来解决财务危机。
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新增股权融资等方式来获得资金,从而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调整经营策略当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或者出现经营困难时,可以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来解决财务危机。
企业可以通过缩减成本、拓展市场、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实现经营转型,从而解决财务危机。
3、资产变现当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时,可以采取资产变现的方式来解决财务危机。
企业可以出售贵重资产、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等,解决资产负担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财务健康。
综上所述,财务危机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企业应该加强财务风险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企业财务危机预兆
企业财务危机预兆关键词财务危机成因对策一、企业财务危机的概述财务危机定义为“企业财务管理失败,导致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资金管理的技术性失败和破产,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预兆及其原因分析(一)企业财务危机的预兆分析大多数企业在出现财务危机之前,通常在财务上表现为现金流量不足或是现金大幅下降而应收账款却大幅上升,一些比率也会出现异常。
具体表现有如下情况:1.资产周转率大幅度下降,资本经常收益率和销售经常收益率大幅度下降或变为负数,经常收益增长率小于1并逐年下降,则公司已进入危险区域。
2.利息占销售净额的比率接近或超过6%,流动比率降至150%以下,这些也是危机的信号。
3.如果公司的经营借款与经营债务已经超过了月平均销售额的4倍,那么该公司已经处于危险状态。
4.如果税前利润连续2年亏损,且亏损额并没有大幅度降低,亏损在累积,则该公司已经进入了危险区域。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原因分析1.经营风险存在的因素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存在问题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由经营管理不当引发。
具体表现有:生产供应不稳定;生产组织管理不当;销售方面的风险;投资时机把握不准,资本支出计划不切实际;盲目投资,多元化经营。
(2)由外部因素引起的。
决定企业盈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行业的吸引力。
并非所有行业都提供均等的持续盈利机会,行业固有的盈利能力是决定该行业中某个企业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的影响。
2.由财务风险引发企业财务风险在这里是指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三、企业财务危机的对策分析(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经营风险为了预防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经营风险。
企业财务困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企业财务困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必须维持健康的财务状况,才能确保长期发展。
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在市场中存活下来,往往取决于它的财务状况。
然而,许多企业经常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导致破产。
那么,企业财务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或解决企业财务困境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原因分析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风险之一。
无论企业经营什么行业,都有可能面临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需求变化、竞争加剧、市场价格波动等。
企业如果不能预见到市场风险的出现,就会陷入财务困境。
因此,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市场风险的影响。
2. 财务管理不当财务管理不当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另一重要原因。
财务管理不当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
如果企业不能科学有效地规划和管理自身的财务,无论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都难以避免财务困境的产生。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财务管理,制定合理的预算和成本计划,合理运用资金,以确保财务的健康和稳定。
3. 经营管理不当企业经营管理不当也是导致财务困境的重要原因。
公司管理层应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有清晰的认识,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经营策略。
不良经营管理将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成本上升和企业形象受损,最终可能导致财务危机。
二、对策研究1. 优化经营管理企业应该注重优化经营管理,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经营策略。
公司管理层应加强沟通,密切监控业务进展情况、预算和成本,调整经营计划和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建立起适当的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对市场风险的预测与控制,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建立合理的预算体系和成本管理体系,防范与财务管理有关的风险。
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做事的效率和准确性。
3. 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企业要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正泰财务危机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正泰集团,作为中国电气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
本报告旨在对正泰集团的财务危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危机的成因、现状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正泰集团财务危机现状1. 经营收入下降:近年来,正泰集团营业收入增速放缓,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现负增长。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正泰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6%。
2. 负债率上升:随着经营收入的下降,正泰集团的负债率逐年上升。
截至2021年底,正泰集团资产负债率已达65.7%,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现金流紧张:受经营收入下降和负债率上升的影响,正泰集团的现金流紧张。
据财报显示,2020年正泰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亿元。
4. 盈利能力下降:正泰集团净利润逐年下降,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2020年,正泰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18.3%。
三、正泰集团财务危机成因分析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正泰集团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2. 产品结构单一:正泰集团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低压电器领域。
在新兴电气领域,如新能源、智能化等方面,正泰集团的发展相对滞后。
3. 融资渠道受限:受金融环境的影响,正泰集团的融资渠道受限。
融资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大了财务负担。
4. 管理成本高企:正泰集团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5. 投资决策失误:近年来,正泰集团在海外投资、并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失误,导致资金链紧张。
四、正泰集团财务危机应对措施1. 优化产品结构:正泰集团应加大在新能源、智能化等新兴领域的投入,丰富产品线,提升市场竞争力。
2. 拓展融资渠道:正泰集团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3. 加强成本控制:正泰集团应加强成本控制,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4. 优化投资决策:正泰集团应谨慎进行投资决策,避免资金链紧张。
5. 加强风险管理:正泰集团应加强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困境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企业财务困境的原因与预防措施企业常常会面临财务困境,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这种困境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影响员工和供应商的福利,甚至会影响整个行业。
因此,了解企业财务困境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企业和整个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销售额下降一般来说,销售额下降是导致企业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
这可能是由于经济下滑、竞争加剧、市场供需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
如果销售额下降,那么企业的现金流也会受到影响,而现金流问题会在短期内对企业的运营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产品种类、加强客户维护等,保持稳定的销售额。
二、公司管理不善公司管理失误可能导致财务困境。
例如,若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不利,资金流入不足,就不可能实现更高竞争水平。
有时企业管理不善,导致公司资源浪费等问题出现,这可能会影响企业整体财务状况。
因此,企业应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合理规划公司战略,制定可行的计划和目标,并做好市场研究,在新业务开展前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财务管理不当财务管理问题是企业财务困境的主要引发因素之一。
例如,企业可能从银行借款,以应对销售收入的下降,但贷款额度可能会达到违约水平。
此外,企业还有可能面临高额利息率和许多其他财务成本的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雇佣专业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并采用有效的财务工具来帮助提高财务效率。
四、员工不足员工不足也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员工来完成所有的工作,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工作质量下降、生产线瓶颈等问题。
此外,员工不足还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经济损失,例如调高工资以赢得员工的招募。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招聘策略并规划员工职业发展路径,以确保业务需要得到满足。
五、崩溃性疾病企业可能发生困境的一种可能是由疫苗、突发大灾、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整体瘫痪。
此时应有预警机制,通告消防部门、医疗机构、金融部门、应急机构等等,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企业安全稳定。
宝业财务危机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宝业集团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却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
此次危机不仅对宝业集团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整个房地产行业产生了较大冲击。
本文将对宝业财务危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二、宝业财务危机概述1. 财务危机背景宝业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集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物业管理、商业运营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宝业集团业绩逐年攀升,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然而,在2018年,宝业集团突然宣布陷入财务危机,负债总额高达数百亿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2. 财务危机表现(1)负债率高企:宝业集团财务危机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负债率过高。
截至2018年底,宝业集团负债总额约为68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5%。
(2)现金流紧张:在财务危机爆发前,宝业集团现金流状况已经较为紧张。
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公司销售回款放缓,导致现金流进一步恶化。
(3)融资困难:宝业集团在财务危机爆发后,融资渠道受限,融资成本上升。
这使得公司难以通过外部融资缓解资金压力。
三、宝业财务危机成因分析1.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这些政策使得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房价增速放缓,成交量下滑。
宝业集团作为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受到政策影响较大,导致销售回款放缓,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2. 过度扩张宝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导致投资规模过大。
在市场调整期,公司难以承受过大的投资压力,从而陷入财务困境。
3. 管理层决策失误宝业集团在财务危机爆发前,管理层决策失误也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
例如,公司过度依赖融资,导致负债率过高;在投资决策上,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忽视了风险控制。
4. 内部管理问题宝业集团内部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如财务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使得公司难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为危机爆发埋下隐患。
《2024年恒大集团财务危机成因探究》范文
《恒大集团财务危机成因探究》篇一一、引言恒大集团,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知名房地产企业,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表现引人注目。
然而,近年来恒大集团遭遇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其背后的成因值得深入探究。
本文旨在分析恒大集团财务危机的成因,探讨其深层次的原因,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恒大集团概况及财务危机现状恒大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业务涉及多个领域。
然而,近年来恒大集团的财务状况出现了严重问题,债务规模庞大、资金链紧张、项目停工等问题频发。
这一系列的财务危机使得恒大集团的声誉和股价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财务危机成因分析(一)过度扩张与高负债经营恒大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快速扩张,大量举债进行项目投资。
虽然短期内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大,但同时也埋下了财务危机的隐患。
过度扩张和高负债经营使得恒大集团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难以承受资金压力,导致财务危机的爆发。
(二)管理不善与决策失误恒大集团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内部管理混乱、决策机制不健全等。
此外,一些重大决策的失误也使得企业陷入了困境。
例如,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乐观估计,导致过度投资于房地产市场,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拓展和风险控制。
(三)政策环境变化与市场风险政策环境的变化对恒大集团的财务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资金成本上升。
同时,市场风险也是导致恒大集团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激烈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
(四)资金链断裂与项目停工由于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恒大集团的资金链出现了断裂,导致项目停工、工程进度受阻等问题频发。
这不仅使得企业的声誉受到严重影响,还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危机的程度。
四、对策建议(一)优化债务结构与降低负债率恒大集团应通过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负债率等方式来缓解财务压力。
具体措施包括与债权人协商延长还款期限、降低利息等,以减轻企业的负担。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对策【摘要】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是指公司财务出现严重问题,造成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包括财务造假、经营不善、市场环境变化等多方面因素所致。
表现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迹象包括财务数据异常、资金链断裂、股价暴跌等。
应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对策包括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等。
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化解上市公司财务危机。
结论指出,上市公司应当高度重视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原因、表现、对策、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是指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链断裂、财务造假、公司债务违约等问题,导致企业面临破产风险的现象。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往往会严重影响股东利益、投资者信心和市场稳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保持稳定的经营状况,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往往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市场波动、管理不善、投资失误、财务报表造假等。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上市公司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财务危机的陷阱中。
本文将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对策,以帮助上市公司更好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实现稳健发展和持续增长。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规避潜在的风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正文2.1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1. 财务管理不善:上市公司在资金运作、财务规划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出现疏漏,导致财务风险逐渐积累。
未能有效管理公司的现金流,导致资金链断裂;财务人员存在舞弊行为,导致账目数据失真等。
2. 经营不善: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经营业绩下滑,收入减少,成本增加,导致利润下降。
管理层因不善于战略规划和市场把控,导致公司长期无法实现盈利。
3. 会计准则不符:上市公司存在会计准则上的违规行为,例如夸大利润、隐瞒亏损、虚增资产等,导致财务报表失真,掩盖真实经营状况,最终导致财务危机的爆发。
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与处理方法
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与处理方法企业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财务状况恶化,甚至陷入无法偿还债务的困境。
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负债过高:企业负债率过高是财务危机的一大表现形式。
当企业借债过多无法偿还,使得资产负债表偏向于负债端。
此外,负债利息支出过高也会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
2. 利润下滑:企业经营利润长期下滑或连续亏损也是财务危机的表现之一。
利润下滑通常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如果持续亏损则意味着企业无法覆盖日常运营所需的费用,造成财务压力增大。
3. 现金流紧张:企业现金流紧张是财务危机的一个明显信号。
现金流紧张意味着企业无法按时支付应付账款或债务,导致周转困难。
这可能是因为销售不佳、应收账款迟迟未收回、资金占用过多等原因引起的。
4. 资产质量下降:企业资产质量下降是财务危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如果企业的资产价值明显下降,例如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或者资产贬值严重,这将严重削弱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面对企业财务危机,企业需要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 资产重组:企业可以通过资产重组来削减负债,减少资产负债率。
这可以通过出售部分资产、收回应收款项、减少无效资产等方式实现。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资产置换,将无效资产换成能够带来新增收益的资产。
2. 成本控制:企业需要审查、评估并控制各项费用,包括人力成本、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等。
通过降低费用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财务压力,提高盈利能力。
3. 融资优化:企业可以考虑融资优化,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来改善现金流。
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吸引投资等方式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
4. 资金周转优化: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资金周转优化来改善现金流问题。
可以通过提前收取应收账款、延迟支付应付账款、合理控制库存等方式来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5. 调整经营策略:企业需要审视现有的经营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关于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势 必 会 造 成 对 应 收 账 款 的 管 理 弱 化 ,盲 科 学 论 证 的 盲 目扩 张 其 仓 促 的 增 长 会 日趋 下降 ;费用性支 出超 常增长 ,企业
目采购存 货 ,造 成物 资积 压 生产成本 使 一个本 来健全 的组织 陷入 混乱 。这种 积 累能力迅速减 弱等 。财务结构 恶化 .
与 财 务杠 杆 存 在 正 比例 关 系 .在 风 的增加 ,企业要 负担更 多的利息 费用 . 收益必然 伴随 着高 风险 当不利 因素产 务利息 时 企业 必然发生亏损
等都 有极为重要 的作 用 一旦财 务信誉
险一 收益配 比 规律 的作 用下 .高杠杆 当企业息税 前利润 下降到不 足 以抵减 债 受到 影响 .出现 信誉 降低 的局 面 ,最直 接的后 果是筹资 受到制约 。资金筹措 极
件 和威胁 企业持续 经营 的财务危机 时有 能 力 、生产 资料价格 的稳定性 、单位 产 夕 . 它 是 由于 财 务 状 况 的 不 断 恶 化 生 成
发 生 。财 务 危 机 是 企 业 全 局 性 、根 本 性 品变动成本 的变化 、固定成 本总额 的高 的 .是 企业长期 财务经营 矛盾 的集 中体
匿啜圈
T E R EE R H H O Y R SA C
企业应 以对财 务危机产生 的原 因 、过程及其性 质的深入分 析为依据 ,将财务危机的预警和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好企业 财 务 危机 的防 范和 控 制
关于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 及对策 的思考
■ 杨 海涛
在激 烈竞争 的市场经 济环境 中 企 生 后 ,潜在 的债务风 险就会 转化为现 实
4 过 度 负 债 经 营 对 企 业 财 务 的 不 寻找 影响财务结 构变化 的蛛丝 马迹 ,力
国内财务危机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部分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财务危机不仅对企业自身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经济环境造成冲击。
本报告旨在分析我国财务危机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
二、财务危机现状1. 企业层面(1)部分企业负债率高企。
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负债率持续攀升,甚至超过国际警戒线。
高负债率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加大,偿债压力增大。
(2)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问题,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3)企业资金链断裂。
受外部经济环境及自身经营状况影响,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2. 行业层面(1)产能过剩。
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导致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盈利空间缩小。
(2)行业集中度低。
部分行业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3)行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对企业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三、财务危机成因1. 经济环境因素(1)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减弱,企业盈利空间缩小。
(2)金融市场波动。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
(3)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
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冲击。
2. 企业自身因素(1)经营策略不当。
部分企业过度扩张,投资决策失误,导致负债率高企。
(2)创新能力不足。
部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导致产品滞销。
(3)管理不善。
部分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漏洞,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3. 政策因素(1)政策调控。
政府为稳定经济,实施一系列政策调控,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2)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变化可能对企业盈利造成影响。
四、对策建议1. 政府层面(1)优化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增长。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信号与应对策略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信号与应对策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财务危机犹如一颗隐藏在暗处的炸弹,一旦爆发,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因此,及时识别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1、财务指标异常(1)盈利能力下降企业的净利润持续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不断降低,反映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削弱,成本控制能力不足,或者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下降。
(2)偿债能力恶化资产负债率过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过低,表明企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资金流动性不足,可能无法按时偿还债务。
(3)资金周转困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存货周转天数增加,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变慢,资金被占用在应收账款和存货上,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
2、经营活动异常(1)销售额大幅波动企业的销售额忽高忽低,缺乏稳定性,可能是市场份额下降、客户流失、产品质量问题等的表现。
(2)过度扩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涉足新的业务领域,而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导致资金紧张、管理失控。
(3)供应商关系紧张频繁出现供应商延迟交货、提高供货价格等情况,可能反映出企业的信用状况不佳,或者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下降。
3、内部管理问题(1)财务管理混乱财务报表编制不及时、不准确,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财务舞弊的嫌疑。
(2)管理层频繁变动高层管理人员的频繁更换,可能导致企业战略的不稳定,决策的连续性受到影响,同时也可能暗示内部存在矛盾和问题。
(3)员工士气低落员工离职率升高,工作积极性不高,反映出企业的内部氛围不佳,可能存在管理不善、薪酬待遇不合理等问题。
4、外部环境变化(1)行业竞争加剧市场竞争激烈,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企业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2)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如利率上升、汇率波动、税收政策变化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对策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对策论文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是指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财务风险集中等原因,导致公司财务状况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出现破产的风险。
本文将从原因、表现及对策三个方面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营管理不善:包括缺乏战略规划、决策失误、执行不力等问题。
一些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应对市场竞争的变化。
2. 财务风险集中:公司财务风险集中表现为资金链紧张、高负债率、盈利能力下滑等情况。
很多上市公司在发展初期为了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借债进行扩张,但没有有效控制风险,导致财务压力过大。
3. 内部控制缺失:内部控制的缺失是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一大原因。
一些公司存在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公司财务活动容易受到侵蚀。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财务信息异常:公司财务报表出现严重的错误、错报等情况。
这些错误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由于内部控制失效等原因造成的,反映了公司财务管理的混乱和不透明。
2. 股价下跌:随着财务问题的暴露,市场对公司的信心下降,导致股价大幅度下跌。
这使得公司的市值严重缩水,进而影响公司的资金运营和融资能力。
3. 资金链断裂:公司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这导致公司无法正常开展业务,出现供应链断裂、拖欠员工工资等问题,进一步加剧财务危机。
应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经营管理:公司应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决策和执行力。
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测和控制。
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3.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公司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防控等环节。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最常见的原因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最常见的原因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列举了最常见的几个原因。
首先,管理失误是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管理层对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等因素了解不足,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例如,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市场的实际需求;或是没有进行足够的风险控制,导致企业面临金融风险。
管理失误还表现为企业对资金的使用不当,例如用高额利息的贷款来偿还其他贷款,造成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财务危机。
其次,市场变化也是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常见原因之一。
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就容易失去市场竞争力。
例如,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如果企业没有及时顺应市场需求转型升级,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此外,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企业造成冲击,如果企业没有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第三,财务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财务管理不善主要表现为企业在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和资产负债表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例如,企业没有建立科学高效的预算制度,导致资金无法有效配置和使用;或是没有严格控制成本,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或是负债结构不合理,过高的债务风险导致企业面临支付困难等。
财务管理不善会导致企业运营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第四,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也是导致财务危机的常见原因之一。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括财务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内部审计等方面。
如果企业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好,就容易发生财务造假、资产流失或是违法违规等问题。
例如,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不真实,使得投资者对企业失去信心;或是内部风控机制不健全,无法及时识别和防范风险;或是企业内部存在腐败现象,导致企业资源浪费和财务损失。
最后,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也是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之一。
当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利率上升等因素同时存在时,将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压力。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分析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分析企业财务危机,是指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财务状况下滑或者面临破产的情况。
这种危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和声誉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倒闭。
本文将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提供预防和应对危机的建议。
一、经营管理不善企业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营管理不善。
这包括无法制定有效的战略规划、缺乏市场洞察力、低效率的资源配置以及低效的生产和运营流程。
当企业未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销售下滑和盈利能力的减少,往往会加速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二、财务规划与控制不当企业财务规划与控制的不当也是引发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企业没有有效的财务规划,包括合理的预算和现金流管理,就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和无法按时偿还负债。
此外,财务控制不当也会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例如未能有效控制成本和费用,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三、财务信息披露不透明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不透明也是潜在的财务危机因素。
当企业不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财务信息,或者故意进行虚假披露,投资者和债权人将难以准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与健康程度,进而可能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甚至引发投资者的抛售行为,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加剧。
四、高风险经营和金融化运营企业追求高风险经营和过度金融化运营也容易导致财务危机。
高风险的经营决策,如盲目参与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交易、不合理的资本扩张等,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此外,过度依赖金融杠杆运营的企业,一旦面临资金链断裂或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也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五、盈利能力下降与债务过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债务过重也是常见的财务危机原因。
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可能源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不振或成本费用控制不当等因素。
一旦债务过重,企业将承担较高的利息和偿还压力,容易导致现金流短缺和偿债困难,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六、法律法规和政策风险法律法规和政策风险也是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潜在威胁。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及对策1.销售减少:销售量的减少导致企业收入下降,并影响现金流。
应对策略包括重新定位市场定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强销售团队培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等。
2.成本上升: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可导致企业利润下降。
企业可以通过寻找代替原材料、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亏损等方式来应对成本上升。
3.销售信用风险:客户无法按时支付款项或发生违约,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企业可以采取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定明确的收款政策、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方式来避免销售信用风险。
4.经营管理不善: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内控制度不健全、决策失误等导致财务危机。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化的财务管理流程、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管等。
5.外部环境变化: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因素导致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企业可以通过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加强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等方式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6.财务造假或违法经营:企业进行财务造假,或涉及违法经营行为,引发财务危机。
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建立法律意识和诚信经营理念,加强企业治理、规范经营行为。
对策方案涉及到财务方面、企业运营方面和法律合规方面的一系列措施。
财务方面的对策包括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金使用和运营、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合理运用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
企业运营方面的对策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强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营销等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法律合规方面的对策包括加强内部合规和风险控制、建立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等来避免违法经营和法律风险。
在制定对策方案时,企业需要全面分析和评估财务问题的原因、程度和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
同时,企业应加强内外部沟通和合作,争取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财务危机,恢复企业的正常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nagement经管空间 2012年7月037探析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佟佚洋摘 要:企业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产生的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现有到期债务而引发的风险,最极端的财务危机就是企业破产。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会造成员工失业、企业破产、银行坏账增加等危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现象。
因此,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危机 宏观因素 微观因素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b)-037-02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明显无力支付到期债务的一种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的失败到企业破产。
资金管理失败引起的支付困难通常是暂时和次要的,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补救,如通过协商获得债权人延期的让步,通过资产抵押获得新债务以偿还旧债务等。
这些做法可以避免企业破产,但是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过高的资本成本和增加财务费用等。
破产是企业财务危机发展的一种极端情况,在企业资金和信用同时缺乏时出现,此时企业已经无可挽回。
无论哪种程度的财务危机,都会造成企业投资失败、员工失业、信贷出现坏账,进而会影响到国家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需要研究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测和防范措施,保证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1 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宏观原因1.1 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所处的水平和阶段、经济制度、通货膨胀与就业、贸易与国际收支水平、财政预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技术水平、国外的经济金融危机等。
在萧条时期,东道国国内消费和需求不足,导致企业产品滞销而出现亏损。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具有周期性,因此长时间的滞销、亏损最终会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
在经济过热时期,过度的投资、消费引发物价快速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这时国家将采取宏观调控政策,提高利率或税率,会增加企业的成本,甚至引发财务危机。
1.2 国家政策的影响国家政策的改变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由于国家政策的突然改变,可能会使一些企业主营业务遭受沉重打击,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开展新的主营业务,导致企业的收入急剧萎缩,出现亏损。
再加上银行此时又会要求企业提前还贷,最终引发财务危机。
此外,由于国家政策的政策导向机制,一些企业所在的行业失去了国家的政策支持,甚至受到限制或被取缔,如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或企业。
这些企业得不到国家的信贷、税收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反而要支付更高的相关费用,也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1.3 不健全的宏观管理制度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要求建立“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
这种自由的管理体制放松了对企业的束缚,为企业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减轻了对企业的约束和监督。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制度和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并制止一些弄虚作假的行为;信贷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对企业贷款缺乏有效的可行性分析,事前调查和事后监督不足。
1.4 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逐渐走出了短缺经济时代,经济结构开始转变,以前的一些成熟行业开始步入成熟晚期或衰退期,不同程度上出现市场萎缩、技术落后、竞争力减弱、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
同时,加上发展过程中的过度膨胀,供给过剩,产品积压,引发财务危机。
比如批发和零售贸易、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中的很多企业的业绩逐年下滑,进入了ST 行列。
2 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微观原因2.1 公司治理因素从狭义上讲,公司治理是所有者或股东用于监督和制衡管理者的一种制度。
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分配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风险。
从广义上讲,公司治理保障的利益主体不仅是股东,还包括债权人、供应商、顾客、员工、政府等利益相关者。
通过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保证企业决策符合各方面的利益。
公司治理有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种形式。
内部治理是指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相互制衡、共同管理来治理企业。
内部治理机制包括激励、监督、决策三种。
外部治理是指通过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的各项规则和国家法律制度的约束来治理企业。
我国上市公司很多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股权结构畸形、大股东控制企业、董事会结构不规范、经理层缺乏约束,加上外部治理较差,严重影响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导致很多企业出现财务危机。
我国公司治理问题具体变现如下:(1)股权结构畸形,产权主体须虚置。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国有股一股独大。
虽说国有股是由全体人民共同拥有,但是持有者和权利行使者是财政局、国资委等政府机关,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集团公司等。
因为他们只是国有资产的代理人,缺乏监督的动机,甚至会利用控制权来谋取利益。
(2)内部人控制企业,管理层缺乏约束。
由于产权主体的架空,政府对企业的控制表现出行政控制强,而产权控制弱的特点,这就给了管理层形成内部人控制而推脱经营失败责任的机会。
此外,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的现象导致董事会监督权力丧失,董事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3)外部治理功能难以有效实现。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流通股比例较小,无法实现竞争代理权和敌意收购的功能。
在管理层经营不善时,人们无法用脚投票,接管公司控制权,解聘管理层。
加上经理人评价机制的欠缺,经理人约束功能较弱。
(4)大股东“隧道”现象严重。
股权集中按理说对于激励大股东行使监督权有很好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产权主体虚置,缺乏监督管理层的动机,难以发挥大股东的公司治理作Management经管空间0382012年7月 用。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企业的控制权被大股东掌握,其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都由大股东一手任命,上市公司实际上成为了大股东进行隧道挖掘,窃取国有资产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工具。
2.2 内部控制因素根据COSO 报告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及企业员工为了保证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目标而实施的控制活动。
在现代经济中,内部控制在企业中起着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作用。
内部控制健全与否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会导致以下一些问题:(1)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一个企业的经营流程包括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货款收回及日常开支等内容,上述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如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企业未经信用评估就赊销产品给顾客会导致企业坏账的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真实利润水平。
又如材料采购不按计划和审批执行,就会造成材料采购量与企业正常的生产能力不匹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引发财务危机。
(2)造成公司经营混乱。
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各部门、各职位之间无法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就容易出现贪污舞弊的现象,企业资产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严重者就会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
2.3 生产与运作管理因素很多上市公司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营业收入减少,利润下降,连续亏损而出现财务危机。
在筹资方面,资产负债率过高、贷款到期、筹资而发生的财务费用过大是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投资方面,内部建设项目无法完工、产品未完工、产品积压滞销,会使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资金周转率降低,资金不足,导致企业的负债加重,容易引发财务危机。
在采购、销售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销量和单价下降,会导致主营收入减少而主营成本上升,使企业的毛利率下降,引发财务危机。
在生产方面,技术水平落后、组织水平低下、能耗高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产品质量,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在库存方面,库存量的增加会提高资金占用成本、仓储成本、保管费用等费用。
在战略方面,盲目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可能会导致企业缺乏重心,丧失核心竞争力,或者因为环境适应力较低,或者因为投资过度,使企业业绩受到拖累而引发财务危机。
3 预防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措施3.1 及时识别和评估宏观经济风险企业应该随时掌握和预测经济形势、物价、利率和汇率等因素的未来走势,并评估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对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科技因素进行预判,并评估对企业经营方向的影响;要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减少或避免政策风险。
3.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股权结构合理化。
借助股权分置改革,使一股独大的国有股逐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牵制大股东,避免出现一股独大和隧道挖掘现象。
(2)保证董事会功能的正确发挥。
董事会与经营者是委托代理的关系,因此应该避免董事会成员担任总经理的职位;可以设置适当的独立董事以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明确董事会的职责,实行分工责任制;建立董事奖励和惩罚制度。
(3)完善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股东、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定期对监事会进行评估,监事会自身也要定期实行自我评估,以提高监督效率。
鼓励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信息共享。
3.3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生产管理效率(1)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该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和经济发展特点,建立符合本企业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
(2)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具有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通过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和各部门执行内部控制的效率,保证内控制度更加完善。
(3)发挥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威作用。
国家审计机关需要定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避免出现内控制度虚设的情形,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治理作用。
3.4 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跟踪相关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实施监控的系统。
通过对风险的监控,对经营者提出警告以采取应对措施,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应做好如下工作:(1)加强信息管理。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需要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需要强有力的信息管理系统向财务危机预测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
(2)协调预警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的关系。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保证财务预警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保证企业运营正常发展。
3.5 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资产重组是指对企业的资产进行重新的组合、调整和配置,主要通过资产的剥离、出售和置换等方式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
债务重组是指对企业债务通过延期、债转股、减免等方式修改原债务条件。
企业在已经发生财务危机后,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的方式改善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解决企业的营运资金困难,尽可能降低财务危机的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1] 谷棋,刘淑莲.财务危机企业投资行为分析与对策[J].会计研究,1999(10).[2] 刘静,程涛.中外企业财务困境成因之比较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02).[3] 杜莹,刘立国.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