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秋节——唯美思念

曹雅欣

中秋节,几乎是在一年里仅次于春节的一个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如果说,身处元日的春节,开启了春的节奏,那么,处在秋夕的中秋节,就进入了秋的盛会。

中秋节和春节,都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但这团圆之意,又有不同。在春节,举家团圆,游子归乡,“回家”是这个节日里无一例外的主题。

而中秋节,却往往是思家而不回家、望乡而不还乡、月圆而人不圆的节日,所以,对比春节,属于中秋节的主题,是思念。中秋节的思念,体现为“月下思”。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美的月,人们爱慕着这样一轮完美的圆月,也格外思慕着生命中那些难舍的牵念。月光如一双善解人意的温柔手,拂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柔情。

在静月下,会思念人。苏轼在中秋节的词里感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在月下思念亲人,于是寄语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国的月文化极其成熟,月,几乎代表着圆满、圣洁、明亮、高贵等所有美好的意象,于是月下怀人,是怀念最具有时光穿透力的美好之人,是怀念最能够照亮心间涤荡心尘的美好之情,就像杜牧的诗说“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怀念他江水迢迢之外的玉人,又像黄景仁的诗说“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怀念他银汉红墙之外的佳人。

在满月下,还会思念家。纵使豪情如李白,也在月光下泛起了思乡之情,写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与“诗仙”李白齐名的“诗圣”杜甫,也在诗里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满月的清辉,照着诗人,照着九州,照着被染上一层温柔色的河山。于是,无论山河大地多娇,却是故乡的形象在月下倍加清晰,清晰成心上一座记忆里永恒的家。

在圆月下,更会思念国。张九龄的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外游子,在中国独特的月文化感召下、在国人共同仰望的月色牵引下,家国情怀愈发深刻,乡愁泛起愈加浓烈。

乡愁,其实就是对故土山河的依恋,就是对固有文化的认同,就是与民族情感的血脉相连。就像王建的诗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思深沉,思念祖国,思念故土家园。

中秋之夜,无论是在月下思念人、思念家还是思念国,都是中秋节带给人们心灵上的一份多情的馈赠。

(摘编自“光明网”《网络书香·节日读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秋节的“月下思”,主要表现为静月下思念人、满月下思念家、圆月下思念国。

B.中秋节的月亮会引起人们的爱慕,触发人们思慕生命中那些难舍的牵念。

C.月是圆满、圣洁等美好意象的代表,月下怀人是怀念美好之人,是怀念美好之情。

D.“月下思”是中秋节带给人们心灵里的一份多情的馈赠,其中“思家”尤为重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春节和中秋节的对比开头,在突出中秋节的特征的同时,照应标题,引出下文。

B.文章引用大量的古诗文,既突出了中秋节思念的“唯美性”,也赋予文章诗意的特色。

C.从诗词的内容看,李白、杜甫写月的诗词侧重思乡,苏轼、杜牧写月的诗词侧重思人。

D.文章在阐述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时,也涉及了月文化、家国情怀、文化认同等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秋节不像春节那样举家团圆、隆重热烈,这减弱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B.虽然中秋节和春节都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但其团圆之意不同,主题也不同。

C.因中秋节的主题是思念,所以在中秋节人们往往是思家而不回家、望乡而不还乡。

D.独特的月文化使月更有牵引力,让海外游子的家国情怀愈发深刻、乡愁愈加浓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对经典阅读心向往之,但却有心无力,这才应该是经典阅读危机最为清晰的表达。经典阅读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尴尬境地,有着时代大背景及与现实交织的诸多复杂原因,比如经典教育缺失、社会生活变迁、娱乐文化挤压等。而且这一问题的严峻却无形、繁复又自成生态的特点,决定化解这一危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观念水平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内在动力的生发也是厚积之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方可能是正解。

(摘编自《让经典阅读在年轻人中复归》)

材料二:

去年10月,天津大学的一个学生社团曾围绕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收到的一组回答让他们深思:一方面,受访大学生表示“不读书上不了台面,会暴露自己没有修养”;另一方面,又表示“要花精力社交,建立归属感”。为何经典阅读认同度高,但实际读得少?天津大学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对经典名著的推荐,已经让青少年从小确立了“好读书、读好书”的意识;而“时间碎片化”则是他们不约而同提到的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天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虞京春对此深以为然:“移动终端快餐化、碎片化阅读受到大学生的推崇,但松散的阅读习惯很难使人构建完整的思想体系。”她同时也感到,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之下,“经典著作虽然能够对人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但却不能像实用书籍那样立竿见影,这也是部分读者远离经典的原因”。

(摘编自《上好大学生经典阅读“必修课”》)

材料三:

古典文学作品由于时代久远,与现代汉语语言上存在诸多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其接受的难度越来越大。单纯在古典文学教育中强调兴趣教学,肯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古典文学的学习,自古就强调“熟读”的重要性,甚至强调“死记硬背”,这是其学科性质决定的。多阅读,多背诵,形成一定程度的强制诵记十分必要。要努力在尊重古典文学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从考试模式、识记方法、教学方法上进行教学与考试的深层改革。

文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熏陶式的教育。它强调的是,让学生经常处于文学的氛围和影响之中,“润物细无声”。全媒体时代,学生们日常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是网络与新媒体,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介与网络,与学生建立以古典文学为内容的交互空间,将图书馆、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将强制阅读与拓展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无时不在的古典文学氛围里形成阅读习惯。

(摘编自《文学院系学生古典阅读状况堪忧》)

材料四:

图一:中国大学生在古代文学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