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书家谈篆书

合集下载

浅析篆书的发展历程

浅析篆书的发展历程

浅析篆书的发展历程作者:唐青青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3期中国书法的每一种字体都有自己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而篆书的发展是与古文字发展紧密联系的。

它作为篆、隶、草、行、楷五体书之首,是书法艺术中具有独立意义并独具特色的书体。

今天,篆书在文字应用方面虽不占主导地位,但由于这种书体处在前书法的文字起源与应用时期,直接关系到研究我国古代文明,追溯历史的重大课题,再加上这种书体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演变,又以它在书法上的独有特征和美的表现贯穿于整个书法史中。

因此,它是文化传承的命脉,在考古、文字研究、哲学、美学以及人类社会学诸方面具有任何书体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研究价值。

我国文字历史悠久,行使变革度多样。

在古文字阶段,对篆书的分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按通常讲,在篆书系统中把秦以前的文字称为“大篆”,把秦实行统一的文字称为“小篆”,这是比较宽泛的说法。

实际上在我国最早发现陶文之后,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用汉字记载的文字资料,应该说是“甲骨文”。

甲骨文殷、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主要是牛胛骨和鹿头骨)上的文字。

全称龟甲兽骨文字,简称甲骨文,亦称龟甲文、卜辞、贞卜文字、契文、殷契等等。

殷、周人崇尚迷信,举凡祭祀、征伐、疾病、田猎、气象、出入、年成等无一不卜,以贞凶吉。

卜后即在甲骨上刻下卜辞和与占卜有关之事,为研究殷、商宝贵文献,亦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实证。

甲骨文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传一八九九年为王懿荣、刘鹗等发现,后继续出土甚多;又在陕西省周原地区、山西洪赵坊堆村发现一批周人的甲骨文;现约有十余万片之数,分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和日本、英国哈佛大学等地。

金文金文是继甲骨文之后的书体,因其模铸或契刻于青铜器而得名。

古时称铜为金,所以这类铭文一般称“金文”。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

篆书的概念及形态特征

篆书的概念及形态特征

篆书的概念及形态特征第⼀部分关于“篆”的意思,东汉许慎《说⽂解字》说:“篆,引书也”;唐张怀璀认为即“传”,其《书断》卷上说:“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穷。

”郭沫若则释作“官”,其《古代⽂字之辩证的发展》中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

汉代官制,⼤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史,都是职司⽂书的下吏。

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古⽂字学家陈梦家说:“古书篆、球、琢三字是通⽤的……琢与球本为刻镂⽟⽯,⽽古代⽂字亦契于⾦⽯,所以琢或璩就是篆。

篆者在⾦⽯上刻球⽂字,⽽后世易之以⽵⽊,所以字从⽵。

”众说纷纭,但对我们理解篆书,都有⼀定的启发。

从⽂字学的⾓度看,如果将汉字分为古⽂字和今⽂字,篆书属于古⽂字。

⼴义的篆书包括⾪书以前的各字体及其延续,也即相当于各种古⽂字。

从载体分有甲⾻⽂、⾦⽂、货币⽂、陶⽂、玺印⽂、简牍⽂、帛书、⽯刻⽂等。

狭义的篆书主要指“⼤篆”和“⼩篆”。

⼜有各种变体,统称“杂体篆”。

作为古⽂字,篆书的整体特征表现在线条、结字和布局⼏⽅⾯,与今⽂字有很⼤差异。

1.线条我们可以从线质和线形两⽅⾯来理解:(1)篆书的线质主要有三类:因载体材料和制作⼿段不同⽽⾃然形成线质特点,如甲⾻⽂、⾦⽂等;刻意追求线条粗细均匀、光洁,如⽯刻秦篆;在各体书法出现之后,篆书亦有了⾃觉⽽独特的笔法,形成新的不同以往的线质,如多半书于纸上的清篆。

针弧、逆时针弧和连曲弧三种形态。

这在线质⽐较单纯的秦篆中⾮常明确。

当然,秦篆没有昆⽰明确的笔意,所以所谓顺时针弧和逆时针弧是在我们设想的笔顺中存在的。

在清篆中,这两种弧才显⽰书写的事实。

篆书属正体字,各线条独⽴成形,笔笔藏头护尾⽽⽆牵带,线与线的衔接多⽤实接法。

⾦⽂接点较其他部分更粗重,是制模熔铸的结果;清⼈在宣纸上书写,有的完全⽤实接,有的在实接的同时也讲见笔。

2.结字结字⽅⾯,我们分字法特征和书法特征两部分来看。

字法上主要是象形性、繁简性和对称性;书法⽅⾯有平正性、均匀性。

谈篆书写法

谈篆书写法
我 们 需 要 学 习 的 。其 他 名 家 , 清代 吴让 之 、 伪叔 、 大 潋 、 沂 如 赵 吴 杨
关键 词 : 围画 功能 炕
现 代 壁 画 启 示
艺术形 式 题材
存在 于 广 大北 方 地 区农 家 的炕 围 画是 一种 结 合壁 画 、 筑 彩绘 、 画 的 建 年 艺术形 式 , 有着浓郁 的地 方特 色和鲜 明
重要 的。过 去人学 书法 的资料 仅有拓本 、 拓片 , 代价过 高 , 颇难
如 愿 。譬 如 古 人 无 碑 帖 , 见到 友 朋 中有 好 碑 帖 , 千 方 百 计 地 借 就
来双钩 , 作临摹参 考。康 有为说 : 学书 的人 要有 千种碑 帖。 存 “ ” 乍听到这句话 , 真使人 畏难 而退 了。现在社会科 学技 术进 步 了, 近百年来 , 印刷术继 石 印、 罗版 印刷 、 印等 , 珂 影 又发 明 了缩 印、 复 印等新技术 , 去不 曾多见的宋 、 明代 的拓本 碑帖 , 过 元、 近年 都
沉 雄 、 扬 顿 挫 、 宕风 生 , 运 笔 上 下 工 夫 , 久才 能 心领 神 会 。 抑 跌 在 积
种 民间 室 内的装 饰壁 画。人 们先 以
学书法不是件 容易 的事。下 多大 工夫 , 就有 多大 收获 ; 心领神 会 到什 么境界 , 能有什 么程度 的造 诣。学书 法 , 就 既要专心致 志 ,
要想 学写篆书 , 首先要研 究文字学 , 即小学 。汉代 许慎著 的
《 说文解 字》 以及毕 生致 力于小学研 究的段 玉裁所著 的《 氏说 , 段
文解 字注》 书 , 供研 究小学 的基 本专 著。研 究小 学, 一 是 不但 是 研究 文字学的基本常识 , 也为 写篆书打下一定 的基础 , 既发 挥毛 笔 自由挥运所 产生 的“ 翰逸神 飞” 之妙 , 解决写篆 书的谬误 , 亦能 理清 大小 篆不 伦不 类 的乱 杂。研 究篆 书要 分清 龟 甲、 鼎、 钟 大 篆、 小篆等篆体 。过 去人写篆书 , 只有大篆 ( 即钟 鼎, 亦名籀 篆) 、 小篆 ( 并六 国后 , 秦 由李斯 等人统 一规 范创 作 出来 的 , 后来统称

当代篆书创作倾向刍议

当代篆书创作倾向刍议

当代篆书创作倾向刍议摘要:本文从当代国展获奖书家的作品入手,力图爬梳整理有关资料,并将其分为外观和技法两个主要方面,从而展开论证篆书发展的若干倾向。

在技法方面有宗先秦、宗两汉以及明清流派三大类,重点分析当前的创作主流---取法先秦型;在外观方面则归纳为和两类,借助于历届篆书获奖数据和近日篆书邀请展进行分类总结归纳。

关键词:篆书,创作,倾向,形式;明丰坊《书诀》有:“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结构淳古,使转劲逸,伯喈以下尽然。

米元章称谢安石《中郎帖》、颜鲁公《争坐(座)》书有篆籀气象,乃其证也。

然篆学必精六书…⑴傅山也说:“不作篆隶,虽学书三万六千日,终不到是处,昧所从来也。

予以隶需宗汉,篆须熟味周秦以上鸟兽草木之形,始臻上乘。

”⑵从书法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上看,书法艺术经历了汉魏、晋唐两个艺术发展高峰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清草书似乎已成为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各种书体流派纷呈,只有篆书较少涉足。

所以,清人对篆书情有独钟。

当前,似乎又回到独尊行草的局面;因此,对篆书的时代倾向予以关照,此时显得尤为必要。

当今金石、碑刻出土日多,西方现代审美思潮的引入,在代表现今书坛审美主流的历届国展中间,我们不难看出篆书书家在高唱笔墨当随时代的同时,流露出的创作倾向。

本文展开之前,本文所依据的作者大致为:在篆书创作方面有深入突出研究并合乎古人经典;有明显的个人风貌并能为时人所认同,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鉴于此,以历届国展获奖作品为主,本文通过对作品内容及外在形式的分析总结如下:作品风格三种倾向:一,取法先秦铭文、寓性情于字内者为主流篆书蕴含了文字形成的象形意识,是最初人们意识简约、高度概括的痕迹。

篆书是富有统一的装饰之美与结字的自然之美的,“没有篆书中表现出的顺应毛笔书写的自然之美,篆书就会流入纯工艺化之中,篆书艺术的生命活力将会被淹没。

在清代以来的篆书艺术创作中,不同书家表现出对篆书的装饰性与自然性的不同把握,从而创造出不同的篆书形式与风格,留给后人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

谈篆书审美特征

谈篆书审美特征

实现作品升华到具有某种气息的审美层次。 息,首先应了解其最初缘起。古代以铜为
中国文字初始多借助于象形方 一中国之后实现文字统一的通行篆书文字, 的一种书体。
,所言即为古老篆书给我们的奇 他书体相同的美学特征,e Aesthetic Features of Seal Characters
参考文献:
1 . 韩国权.韩天衡谈艺录. 对“屋漏痕”的体验和诠释.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2 .陈振濂. 大学书法篆书临摹教程. 篆书书体论. 中国美 术学院出版社 3 .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上海出版社, 1 9 8 1
条、空间形式的误区。 综上所述, 古老的篆书文字从远古时期 在,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相应的变化, 但最终完成了所有形态的变迁而相对固定下 来。 考察篆书现有的种种形态, 其包含和体 现的艺术审美特征, 总体上不超出以上三个 大方面的范畴。 认识和把握这些特征, 对于 效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而对规律和方法的研究和可能形成的认识将 有待于继续进行下去。
石气息的篆书形态。 金石韵味由于在篆书中表现得最典型、 最充分而成为篆书中不容忽视、 不可替代的 一种美学特征。 释读金石气息, 能让人充分 感受到以气和力为主的朴拙、 老辣、 青涩、 浑 厚的审美感受,即所谓“秦碑力劲,汉碑气 厚” 之说, 其总体的审美特征应该是凝重而 厚朴的, 是内敛而庄重的, 偏重于展示阳刚 壮美。 后世在论及书法点画形质时, “屋 又有 漏痕”“锥画沙”之说,二者皆以物化的方 、 法进行描述,屋漏痕” “ 指的是一种经过了包 裹的内敛的张力,透露的是含蓄的内在之 力,而“锥画沙”是在外力作用下而裂开的 痕迹, 体现的是一种苍劲而自然的张力, 两 者本质所指的都是金石韵致。 另外, 从总的形态上来说篆书是以静态 美为基调的。 当然, 动和静是相对而言的, 但 与行草书、 特别是与狂草相比, 篆书具有的 静态美更为明显, 也是所有书体中可以将金

浅议篆书的起源及演变

浅议篆书的起源及演变

浅议篆书的起源及演变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中国书法有五种大的分类,篆书是最复杂的,其历史已经有了3000年。

篆书因样貌像人的肢体,并没有多少人可以看懂。

又分为大篆和小篆。

这种古老的书体值得我们研究篆书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一、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

甲骨文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二、大篆,大篆是籀文、古文、金文、石鼓的统称,其用笔与甲骨文味道迥异,风格浑厚朴茂,结体绚熳多姿。

三、小篆,小篆是指秦始皇时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

小篆笔法圆融平正,结体典雅和平,而且有规可循,是识篆与了解文字本义的唯一门径。

小篆发展到清代,线条变粗,而且突破笔画粗细、顿挫、迟速、轻重、方圆的变化。

小篆的另一个分支是汉篆,用笔上掺以方折的隶意,而入印的篆书更为方折,又称缪篆,即摹印篆。

篆书的演变(一)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乃至周初,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因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的占卜文辞,也称“卜辞”。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市郊的殷尚废墟——小屯村,故又称“殷墟文字”、“殷契”等。

据记载,殷墟以洹水南岸的小屯为中心,是殷商王朝的国都。

商王朝灭亡后,这些卜辞长埋于地下,无以面世。

数千年后,当地农民在犁田时偶而发现,因古骨研末治刀创,随将其作为“龙骨”卖给药铺。

1898 年,曾有古董商拿了一些给天津的王襄、孟定生辨认,他们认出是古代珍贵遗物,意言为“古简”。

1899年,北京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对甲骨作了鉴定,认定是商代文字。

这—发现,震动了考古界。

之后,有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考古学家在大量收集、整理甲骨的基础上,对甲骨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撰写了许多著录和专门著作。

自此,我国近代学术史上又一新的研究领域——甲骨学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我国商朝历史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还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一门独立的国际性学科,同时在中国书法史研究及书法创作方面也产生厂深远的影响。

明代篆书风格研究及对书法史教学的价值意义

明代篆书风格研究及对书法史教学的价值意义

2023/07 No.257宋代金石学的发展推动了元代篆书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篆书名家,赵孟、吾丘衍、杨桓、泰不华等人为代表。

他们打破了李阳冰以来的小篆传统,在字法结构上,写小篆但不完全遵循小篆字法:要么直接将大篆字法穿插在小篆作品中,运用统一的笔法使之协调;要么在小篆的结构中融入大篆的部首,打破了小篆一味追求圆转的笔法特点,在平稳端严的外表下透露出淳朴的古拙之意。

这直接影响了明代篆书,明代李东阳、徐霖、李应祯、文徵明等人书写篆书无一不是遵循元代的传统。

这既是篆书发展的线索问题,也是篆书发展的传统问题。

一、明代篆书风格的发展演变从明代前期到中期,在书坛上以篆书显名的书法家不在少数。

其篆书风格大体是元代赵孟、吾丘衍的余绪。

主要代表书家是滕用亨、程南云、金湜、李东阳和徐霖等,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李东阳和徐霖。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寿村逸叟等。

茶陵(今属湖南)人,世称“李长沙”。

官至吏部尚书,又擢拔为华盖殿大学士。

居朝五十年,入阁十五年。

卒赠太师,谥文正。

《明史》有传。

李东阳是一位多体兼善的著名书家,尤其以篆书最为著名。

王世贞评曰:“涯翁篆胜古隶,古隶胜真行草。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三十二,明万历刻本)清丰坊在《童学书程》中评云:“近时乃有内容提要:目前的书法史教学主要按照时代和书家先后顺序来讲授。

虽然这样很容易让同学们了解每个时代重要书家和重要书体,但是也存在一定弊端,就是对某一书体的认知往往缺乏前后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甚至会省略某些书家和作品。

比如明代书法史,我们更多强调祝允明、文徵明、徐渭、董其昌等几位行草书大家及他们书法风格的演变,而对明代篆书如何发展演变往往很少提及,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书法史认知存在偏差和局限。

鉴于此,本文的研究旨在引起同道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明代;篆书;教学;理论;实践论 坛明代篆书风格研究及对书法史教学的价值意义文_聂国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3 明 李东阳 题吴镇《草亭诗意图》图2 明 李东阳 题陆柬之《陆机〈文赋〉卷》图1 明 李东阳 题怀素《自叙帖》李西涯、乔白岩诸公出,一扫敝习,追踪古人,其篆法之中兴欤!”[1]李东阳的篆书多见于历代书画名迹上的引首,例如题怀素《自叙帖》引首(图1)、题陆柬之《陆机〈文赋〉卷》引首(图2)、题吴镇《草亭诗意图》引首(图3)、题马远画卷引首、题赵孟《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诗卷》跋尾等。

篆书

篆书

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一、篆书流变周代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

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

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

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

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

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

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

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

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

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

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

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但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

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

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

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宋刻大观帖周朝太史籀篆书 二、代表人物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

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

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

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书法家的修养与篆书艺术的创新

书法家的修养与篆书艺术的创新

52王德恭 篆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句当今,书法界有一种浮躁的现象,譬如有些作者为了应对参展、获奖而跟风,趋同现象比较严重;有些作者作为艺术工作者缺少传统文化的依托和支撑,不去很好地关注作品的文化内涵,却片面强调和简单追求视觉效果的所谓审美体验;有些篆书作者对古文字理论了解较少,仅仅记住一些常用字形就进行篆书艺术创作;有些书法作品肢解文字,远离传统,失去书法的本来面目,很难让人体验到书法艺术作为国粹的那种意味隽永的美学感受。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面对市场、面对利益、面对烦躁的时代,我们应该维护艺术的品格和文化的尊严。

下面,根据本人学习篆书的一些体会,来谈谈书法艺术创作所需的基本修养和篆书艺术创新的精神前提。

思虑未周,还请方家指正。

一 篆书艺术的文化内涵篆书,作为汉字最古老的书体,从甲骨文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字体的演化和历史嬗变中逐渐失去了实用价值,而成为一种纯粹艺术性的书体。

由于篆书难识、难读、难写、难用,不具备一定的古汉语基础和古文字知识的人决难胜任篆书艺术的创作。

因此不少人视篆书为书法创作之“畏途”。

目前学习篆书的人比学习隶、楷、行、草等书体的人少的多就是明证。

九届国展篆书作品仅占全部投稿量的百分之四,而且“篆书一等奖空缺”,我国篆书艺术的整体创作水平可见一斑。

篆书创作之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创作者古文字学的修养不够。

古汉字是篆书艺术的载体。

从殷商甲骨、两周金文,直到秦小篆等一千王德恭书法家的修养与篆书艺术的创新篆书,作为汉字最古老的书体,从甲骨文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字体的演化和历史嬗变中逐渐失去了实用价值,而成为一种纯粹艺术性的书体。

多年间的古文字,广义上都属于篆书的范畴。

所以,篆书作者首先要释读古文字,只有深谙“六书”之道才能真正领会篆书创作之神妙。

只有具备古文字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修养才能正确辨识经过篆变、隶变、古今音韵、训诂的变化而导致的同源字、异体字、假借字、通假字等。

清代篆书名家赏析

清代篆书名家赏析

• 晚年,赵之谦篆书在用笔结体上都有较大 变化。《为梅仙篆书说文解字序横幅》、 《为立甫篆书四条屏》、《为伯寅篆书七言 联》等皆为篆书精品。52 岁时作的“荒山 野水破茅屋,商盘夏鼎周尊彝”一联可以说 是篆书中的行草,颇有草意的篆书线条在苍 劲老辣之中大有“婉而通”的韵味。此时其 用笔已“人书俱老”,且在邓石如、吴让之、 胡澍之外,别出新意。
背景介绍
• 清代中期,考据学风以及 文字学、金石学的兴起和 发展,带动了一批书法家 也把注意力集中到古代的 金石文字上面。嘉庆时期, 阮元在金石学鼎兴时期把 碑学直接引向书法,他的 两篇碑学名著《南北书派 论》、《北碑南帖论》重 新讨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时期的书法源流问题。清 代不少篆书名家同时也是 古文字学家、学者、文艺 理论家、画家和金石篆刻 家,他们以丰富的学养、 扎实的功力和艺术才华, 在篆书创作中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推陈出新、别 开生面,使篆书园地百花 竞艳、万紫千红。
名家·邓石如
• 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由 穆孝天《邓石如书法评传》中得知:其祖父 邓士沅,精书法,历史,耕读传家。父亲邓 一枝,随其父读书识字,擅长诗文、书画、 精刻印。母亲是怀宁文学(秀才)陈玉若的 幼女,生二子三女。邓石如是长子,受祖父、 父亲的影响,喜欢书法篆刻。9岁从父亲读 了一年书,因家贫而缀学。砍柴贩饼,补贴 家用。17岁那年,走出家门,开始了他的交 游人生。18岁结婚,4年后夫人潘容度去世, 之后他一直独身,以书法篆刻为业,足迹遍 及全国各地,所到之处有安徽各地、江苏、 浙江、河南、河北、北京、湖南、湖北、江 西等地。结交了大量的朋友知己。在游学过 程中学习,更在游学过程中传播自己的艺术, 名震京城内外。42岁再婚,育三女一子。邓 石如在63岁那年去世。子邓传密能继家学, 亦擅书法。

书法家的修养与篆书艺术的创新

书法家的修养与篆书艺术的创新

书法家的修养与篆书艺术的创新当今,书法界有一种浮躁的现象,譬如有些作者为了应对参展、获奖而跟风,趋同现象比较严重;有些作者作为艺术工作者缺少传统文化的依托和支撑,不去很好地关注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却片面强调和简单追求视觉效果的所谓审美体验;有些篆书作者对古文字理论了解较少,仅仅记住一些常用字形就进行篆书艺术创作;有些书法作品肢解文字,远离传统,失去书法的本来面目,很难让人体验到书法艺术作为国粹的那种意味隽永的美学感受。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面对市场、面对利益、面对烦躁的时代,我们应该维护艺术的品格和文化的尊严。

下面,根据本人学习篆书的一些体会,来谈谈书法艺术创作所需的基本修养和篆书艺术创新的精神前提。

思虑未周,还请方家指正。

一、篆书艺术的文化内涵篆书,作为汉字最古老的书体,从甲骨文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字体的演化和历史嬗变中逐渐失去了实用价值,而成为一种纯粹艺术性的书体。

由于篆书难识、难读、难写、难用,不具备一定的古汉语基础和古文字知识的人决难胜任篆书艺术的创作。

因此不少人视篆书为书法创作之“畏途”。

目前学习篆书的人比学习隶、楷、行、草等书体的人少得多就是明证。

九届国展篆书作品仅占全部投稿量的4%,而且“篆书一等奖空缺”,我国篆书艺术的整体创作水平可见一斑。

篆书创作之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作者古文字学的修养不够。

古汉字是篆书艺术的载体。

从殷商甲骨、两周金文,直到秦小篆等一千多年间的古文字,广义上都属于篆书的范畴。

所以,篆书作者首先要释读古文字,只有深谙“六书”之道才能真正领会篆书创作之神妙。

只有具备古文字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修养才能正确辨识经过篆变、隶变、古今音韵、训诂的变化而导致的同源字、异体字、假借字、通假字等。

这种识篆、用篆能力是篆书创作的根本依托和关键所在。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古文字学的支撑,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篆书家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学习其他书体的作者,也应涉猎篆书,体会其高古、凝重的“篆意”,以提高学书的基本修养。

211026018_吴昌硕晚年篆书新变摭议——兼论《修震泽许塘记》的艺术风格

211026018_吴昌硕晚年篆书新变摭议——兼论《修震泽许塘记》的艺术风格

一、吴昌硕早年篆书临习吴昌硕是从具体哪一年开始临习《石鼓文》的,没有确切的记载。

在1880年为海如书写的篆书对联,已经含有《石鼓文》的笔意。

1882年曾题跋《石鼓文》拓本。

说明在此之前,吴昌硕已经学习过《石鼓文》。

1884年吴昌硕书《射人唯鱮》是我们能看到有纪年的最早的石鼓文风格作品,此篆书用笔圆润,结字工整。

虽然已具备《石鼓文》之形,但笔墨尚欠功力。

从上述来看,吴昌硕临习《石鼓文》在四十岁之前已经开始。

1889年吴昌硕在赠子谔临《吾车》等四屏款署中提到:“子谔仁兄大人属临天一阁本《石鼓文》字”,这足以表明此时阮元天一阁复刻本已经被重视。

拓片的优劣足以影响书写者对原帖的认知,故吴昌硕一生中都在搜寻《石鼓文》精拓本,尤其是宋代拓本,得到阮元天一阁复刻本之后,即精心临写,从中受益匪浅。

吴昌硕早年临写过很多《石鼓文》,但用笔工整,结字拘谨,转折处多生硬,虽有《石鼓文》形貌,但缺少雄浑之气。

吴昌硕本人也对此时期的作品不满,曾在题款中写道“自视无一笔能得古人生动意”“无一笔是处”“未能得一挺字,虚实云乎哉”“自视殊嫌腕弱”等。

这都表明了吴昌硕在学习《石鼓文》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勇于改进的态度,并且这也是吴昌硕在努力追求艺术高度的表现。

1900年以前,吴昌硕常临习金石铭文、古代碑帖、汉砖瓦文字,在艺术探索过程中,经过反复对比,确定《石鼓文》为主要方向,临池不辍,“数十载临习《石鼓文》,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沙孟海先生是这样评价的:“这句话大可寻味,我看他四五十岁所临《石鼓》,循守绳墨,点画毕肖,后来功夫渐深,熟能生巧,指腕间便不自觉地幻出新的境界来,正如怀素《风废帖》说:‘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不自知耳。

’懂得这个道理,才能鉴赏先生晚年所临石鼓的高妙。

”①《石鼓文》用笔圆润,线条饱满厚重,结字方正平整,体态端庄典雅,章法平正疏朗、分布得当。

而吴昌硕因早期受到秦代小篆的影响,所临《石鼓文》用笔单一而死板,点画细瘦生硬,线条粗细均匀而没有变化。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谈_篆书18种写法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谈_篆书18种写法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15.六书通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16.细篆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17.篆刻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18.说文小篆
谢谢!
汉字书法 談
篆书18种写法 课件模板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1.六书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2.朱文篆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3.印篆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4.小篆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5.粗篆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6.金文大篆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7.六书通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8.新篆体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9.印篆体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10.六书通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11.六书通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12.金石篆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13.六书通
汉字书法:談_篆书18种写法
14.说文小篆

我说篆书艺术

我说篆书艺术

第三个问题,谈谈篆书的审美,我们以数组对应关系去认识篆书美及变化。
其一谈谈篆书结构的中和之美与对比之美这两种审美类型。唐太宗讲书法要求“冲和之气”,孙过庭讲:“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是以儒家“中庸”思想为主导的审美观,从秦石刻小篆开始,如《泰山刻石》、《绎山刻石》等,直到唐代的李阳冰及后来的徐铉,写篆书大体上是属于这种审美观,形成篆书和谐美的典型样式。清代中期邓石如出,他不但把侧势的变化运用于书篆,而且把隶属的方势注入了“婉而通”的小篆,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篆书结构的审美观:“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邓氏篆书加强结构的疏密对比之美,使字势神采焕发,这种与上述结构匀称和谐相对立的篆书结构美,其实是画法“经营位置”在篆书创作中的运用,这种篆书结构美古已有之,如秦《琅玡台刻石》的结构就在舒和之中增加了疏密对比的成份,只是到了邓石如的手中将其典型化了。如果说和谐之美代表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思想,那么对比之美则是艺术家的审美思想,更贴近艺术创作的规律。
我说篆书艺术
李刚田
篆书,是中国古老的文字,从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直到秦小篆,都属于篆书范畴。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阶段中,篆书是通行的实用文字,它以文字的使用功能为第一性,而其中的篆书书法艺术只是实用文字创造与变化中的伴生。而自西汉之后,隶书渐渐替代了篆书作为实用文字的位置,篆书成为在实用中废止了的古老文字。由汉至今这两千年的历史中,篆书作为特殊的装饰性文字,也就是艺术文字存在,其书法艺术美是第一性的,而其作为文字的表意功能越来越显得次要。当然这是就文字整体的发展趋势而言,指向具体则作另论,例如汉印中的文字叫摹印篆,在形式上它要作适应方寸印面的需要而屈曲、方折、省改变化,这属于其艺术性的变化,而印文所表示的文字内容,则同样重要。这本书中所写的篆书,其第一性是表现篆书的艺术美,我们对如何书篆、如何用篆等问题,是站在艺术美的立场上,其指向是篆书的书法艺术创作。这里分用篆、书篆和篆书的审美三方面来谈。

吴让之篆书风格特征浅谈

吴让之篆书风格特征浅谈

吴让之篆书风格特征浅谈作者:王明茗来源:《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20年第02期【摘要】篆书,相较之隶、草、真、行无疑是最早出现并且具有独立意义地位的一种书体,历经千年的沉寂,清朝成为继秦后又一个篆书兴盛时期。

吴让之(1799-1870)作为清中叶继邓石如(1743-1805)之后的又一位篆书大家,地位举足轻重。

通过对吴让之成熟期的篆书笔法和字法进行细致分析,以更深入地欣赏他的作品。

【关键词】吴让之;笔法;字法【中图分类号】J292.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3-0039-04【作者简介】王明茗,南京市燕子矶中学(南京,210046)教师,一级教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

方小壮作《仇高驰篆书千字文》序写道:“秦李斯、唐李阳冰为篆书者楷模。

自唐而下,南唐徐骑省,宋张谦仲、喻湍石足相伯仲。

宋而后,有赵松雪、吴子行、周伯温、吴孟思擅名一时;明徐子仁则饮誉当代。

降至清中叶后,王若林、丁敬身、钱献之、洪稚存、杨子与、吴请卿,乃至近代王福庵一脉,皆规模‘二李’——起笔藏锋敛毫,行笔中锋,收笔多垂露,笔画停匀,讲究对称,字形方整,结体疏松古拙。

诸篆书名家或师《石鼓》或参钟鼎籀书,虽评者誉称‘远接前秦’‘情参钟鼎’,然工致多于神情,用笔、结体均未能标异于前贤。

乾隆、嘉庆年间,怀宁邓石如出,用笔以中锋为主,悬针、垂露兼容,笔画间搭接富装饰意味且聚节奏变化,结体修长妍美,开婉约留美之先河。

”吴让之(1799-1870)是清中叶继邓石如(1743-1805)之后的又一位篆书大家,书、画、印等艺术创作中也有杰出的成就。

他是包世臣的入室弟子,而包世臣又极其推崇先辈邓石如,这种关系使得吴让之的篆书直接受到了邓石如的影响。

吴让之是最早受邓石如影响的篆书家,之后的赵之谦、吴昌硕、王福庵等人又受吴让之的影响,所以吴让之的地位举足轻重。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作者:仇高驰来源:《书画艺术》2021年第05期仇高驰 1964年生,江苏丰县人。

现任南京财经大学中国书画艺术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南京印社副社长,西泠印社社员。

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首届教育部美育教學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基金评委库成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专家,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民革江苏省中山书画院院长。

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十杰”荣誉称号。

系首批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人才;江苏省优秀书法篆刻家和江苏省十大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等。

书法作品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金奖;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银奖;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大展优秀奖;全国第二届篆书展优秀奖。

书法理论专著《解密〈泰山刻石〉》《历代经典碑帖技法解析——秦峄山刻石》先后获第十三届、第十六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出版书法理论专著及书法篆刻作品集8部。

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7篇。

仇高驰篆书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68cm×68cm 2020年释文: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仇高驰隶书王适《江滨梅》 68cm×68cm 2020年仇高驰篆书杜甫《春日忆李白》 137cm×68cm 2020年释文: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同时,更是书法家终生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唯一手段。

同时,临摹也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

因为临摹的过程是对经典法帖审美价值的积累和修正原有书写习惯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

吴让之小篆与篆刻艺术浅析

吴让之小篆与篆刻艺术浅析

吴让之小篆与篆刻艺术浅析杨薇【摘要】晚清著名书法篆刻家吴让之为邓石如艺术流派的发扬光大者,深得邓氏以隶书的笔法作篆书的奥诀,字法精熟,结体工稳,运笔爽畅,收笔处往往刷出,动势较强.他践行了邓石如“印从书出”的思想,其治印集合其篆书特点,以石带纸,以刀带笔,达到了刀笔相融,使书印合一的表现有了崭新的境界,让书的意味在印章的方寸之间有了更大的容量.【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05【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吴让之;弧形笔画;转折;冲刀【作者】杨薇【作者单位】运河高等师范学校美术系,江苏邳州 22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92清代中晚期,因避文字之狱,许多文人、学者和艺术家转而投身于文字学和金石碑版的考证研究中,致使学篆之风日盛。

包世臣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于嘉庆七年结识邓石如,得邓氏真传,吴让之拜包为师学习书法。

邓石如是清代碑学的第一人[1],其“篆书笔笔从隶出”,一扫清代前期一味模仿李阳冰而日趋低俗僵化的旧习,使日益衰落的篆书又获得了新生。

主张“印从书出”,“以汉碑入汉印”,将多种篆书风格引进篆刻,从而打破了汉印缪篆的一统天下,形成其独特的篆法特征,为开创篆刻新风貌奠定了基础。

吴让之深得邓氏以隶书的笔法作篆书的奥诀,字法精熟,结体工稳,运笔爽畅,自出新意并加以强化,是皖派书家中弘扬和普及邓石如篆书最卓著者,使皖派风格向前大大发展了一步。

吴让之的篆刻艺术也深得邓石如之精髓,他在30岁的时候第一次见邓石如篆刻,敬佩不已,达到了“尽弃学而学之”“笃信师说,至老不衰”的程度。

他一生治印极为勤奋,作品数以万计,在广泛学习邓石如的基础上,自出机杼,风格独具。

吴让之的刀法能在学习前人基础上大胆创新,特别是在以书入印方面,进一步发展了邓派印。

吴让之的篆刻在字法上多以圆转流畅的小篆入印,更加突出了篆法舒展凝练,将用笔的轻重、缓急和体势的方圆于刀下给以充分的表现。

论杨沂孙篆书艺术特征

论杨沂孙篆书艺术特征

论杨沂孙篆书艺术特征作者:崔洁康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5期【摘要】杨沂孙,清代书法家。

字子舆,一作子与,号泳春,晚号濠叟,江苏常熟人。

工钟鼎、石鼓、小篆等。

杨沂孙是清代中后期碑学兴起时的代表人物,由于乾嘉两朝文字狱猖狂,学者们均将研究学习的重心转移到考据经史方面。

在这一大背景下,当时的学者对雍丽典雅篆书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清朝碑学运动时期产生了许多以篆书闻名的书家,杨沂孙独树一帜。

杨沂孙的书风与诗风有极其相似之处,这绝对不是偶然,可以明显的看出杨沂孙对古法的赞赏和仰慕,其中还有他“家法”的指授。

但他没有禁锢其中,而是不断推陈出新,打破常规,从而使“家法”更与时俱进。

【关键词】杨沂孙篆书风格特点家风引言:杨沂孙是为江苏常熟人。

常熟这里出现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家族,而杨氏家族就是其中的名门世家。

杨沂孙作为杨氏一族的一员,在家族很有声望,其书法、诗艺等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特别是杨沂孙的篆书,在书法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更是清代碑学运动兴起后,篆书复兴的重要人物。

一、杨沂孙生平《清史稿·邓石如传》后附有一百余字的对杨沂孙生平的概述,此外,根据一部分杨氏散落的信件、诗稿等真迹,还可以做出一定的补充。

杨沂孙优良的家庭氛围,使杨沂孙在年少时候,便对文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道光二十三年,杨沂孙中举后,其父为鼓励他发扬家族文化,赠砚一方,更激发了杨沂孙对书法篆刻的浓厚兴趣。

杨沂孙在诗艺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杨沂孙存世诗歌多达522首,收编《观濠居士诗集》,诗中的浩然之气,结构纵横,句法多变。

杨沂孙曾在同治三年著錄成《管子今编》七卷。

杨沂孙还著有《说文考证》,《说文释例札记》、《杨濠叟日记》、《在昔篇》等书目。

二、杨沂孙篆书的时代背景与艺术渊源个人书风的形成,在于内在和外在两个因素,内在因素在于个人阅历,知识储备,家庭背景;而外在因素不异于是社会大环境,生活背景。

(一)碑学书法大兴的时代背景乾嘉两朝皇帝大举酿造文字狱案件,当时学者怕言语不当招致祸端,将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对经史的考证和金石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意化倾向,并非篆书创作一家独有。所有书体都存在。且写意化并非缺陷毛病。问题的核心在用什么写意?写的“意”是什么?我们常讲“薪火相传”,我们也讲“传承”,传就是把历史传统接下来,承就是在历史传统上,融入我们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在充分研究、学习、领略了古代书法之美后,用我们的心来书写我们的意,或可创作出有些意思的作品。
如果篆书创作出现一种类似写意化的倾向,我以为,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是可以在写意化上大动脑筋的。艺术的核心是自由的思维,写意化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表意。关键是写意化的作品就一般而言,如果没有扎实的线条功力,没有驾驭字形的眼光,它是很难真正成立的。而更深入和敏锐地尝试,是把篆书艺术的一种形式感与造型的独特性糅合在整体的观念之中,能把一张作品自然生动地呈现给观赏者,使人们为它不可思议、鬼使神差的形式和内在的张力所震撼,从而达到篆书艺术的一个新天地。
当前,我国篆书创作的现状呈现上升趋势,这与我们举办全国性篆书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具体到创作层面来看,真正有想法,出思路,能在篆书艺术的基础规律中创新,确实还是比较薄弱,更多的人还是在明清篆书大家中讨生活,时代赋予我们的革新问鼎的力作还是太少。如果仅从技巧上、在线条与墨色结构上求点变化,终究不能成其大器。我以为,篆书的创作天地是极广阔的,尤其是大篆、金文字形略带天然写意性和图案性,这为我们的创新创意留下了不可低估的想象空间,甚至给我们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某种颠覆传统思维的理念。总之,要创作出与古人迥然相异的,又与时代相符合的伟大的经典作品,是要有别出心裁的思维和勇于打破传统模式,才能追求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写篆书并非高不可攀。记得上一届的展前,我曾经建议写其他书体的作者不妨写写篆书,找找新感觉。有写行草或隶书的作者尝试之后,不仅入展还有获奖的。这说明参与的热情很重要,但冷静应对也是必须的。毕竟写篆书投到篆书展上不同于投综合性展览,篆书作品的字数尽量不要太多,如果非要写长篇条屏之类的,文字出处要反复查准,避免硬伤;其次是风格取向。取法既要有来路,又尽量不与现有的一些样式趋同;第三是讲究笔法。我反复强调“写”篆书不是“画”字,要有笔法书写的过程和韵味,书写味道是最高雅的,也是有难度的。至于形式方面量力而行,适度即可。这次尺幅长度回归到八尺内,应该是有足够的表现空间来施展的。我们期待着在河南举办的第二届篆书展上有更多的好作品出现。
因此,愿给爱好书法艺术的朋友们交心:书法艺术虽是个人行为,但真心喜欢它,就得莫畏艰辛,不怕吃苦,耐得寂寞。如此10年、20年,定当有所成就。来得容易的定非上品。
包俊宜(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第一届篆书作品展在贵阳举行,作为首届篆书展,得到了中国书协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也得到全国篆书艺术工作者的踊跃参加。本想到篆书由于它的形式的特殊性,投稿作品估计在5000件左右,但最后却收到上万件作品,且参与作品的质量也相当不错,这让我们主办方感到极大的欣慰。
常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写好篆书?写哪一类好?其实甲骨文、大篆、小篆、简帛书等各类篆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写得好都可以入展。篆书创作与其他书体的最大不同在于篆书必须是以古文字为基础,并且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古文字,培养严谨务实的学风。其次,要掌握篆书创作的规律,特别是结字规律、用笔规律以及通假、借字规律等。还要多读书、勤思考,特别要强化历史及古典文学的素养。小篆是基础,需要打牢。撇开小篆,直接写大篆或简帛书,终归根基不牢。平时的训练和博闻强识十分重要。
简帛书(春秋战国楚简牍帛书等)是个好东西,我是受益者。它相对于传统的大篆、隶书等金石碑版来讲,因为是墨迹又多是民间写手所为,有鲜活生动、流畅自然、率意朴拙的特征,但存在着尖、薄、飘、糙等流弊。因此,学习简帛书要有所取舍。从首届篆书展和以往的展览看,简帛书这类有个性、有内涵的好作品不多,有些还停留在描摹照搬的阶段,这就难怪评委不买账了。因此,建议初学者还是要打下小篆、大篆的基础后再去接触它,走融会贯通之路。我是在掌握金文和简帛书差异的基础上,用金文的笔法来融会简帛书,把掌握金文的用笔作为学习简帛书的切入点,同时在文字取法上避繁就简,摒弃过于生僻结字的简帛书,形成了当下这种带有简帛书意趣的大篆书风。
书法作品的评选,当然要关注致力于传统学习研究的作品。艺术没有无本之木,也没有无源之水。任何天才要进入书法艺术之门,都必须经过对古代书法艺术的学习,这是必经之路。对于“来路不明”的,即没有师承渊源的毛笔字,自然应该落选。
篆书的学习,当然还是要从小篆开始,《说文解字》总要读读吧。识篆肯定是第一要务,在认识小篆的结字原理后,再学习研究其他篆书就事半功倍了。风格的形成,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每个人不临摹碑帖前,都有自己的风格。可这风格是盲目的,低层次的,也是在门外的。只有通过对古代作品的临摹、研究,进入书法之门,才有可能去形成自己的书风。况且,这书风也不是自己想创立就有的,这是个人学习、阅历等诸多因素融入其中,自然而然形成,非个人主观愿望所能为。这跟禅宗的三个境界一样:“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此山非彼山,此水非彼水了。这就是人生的进步,当然也是书法的进步。
关于读者关心的投入问题,我个人的经验是及早进入状态,及早创作。再有创作经验的作者,其创作状态也会有起伏。有时间就有调整期,及早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心理上就没有压力了,在轻松没压力的心态下则有可能再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这当然是因人而宜的。也有作者是赛期临近在“压力重重”下才进入状态,集中时间打“歼灭战”的。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按照征稿启事上投稿作品尺寸的要求来创作与投稿,这点许多投稿作者大为不解?超大作品更具有展厅效果!孰不知,有些展厅展墙的高度是无法展示超大展品的。
篆书书家谈篆书
郭伟(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字由甲骨文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篆——隶——正——草——行几个阶段。篆书作为最古老的字体,其结构形态,都与现今流行通用的字体有相当大的差异。就书法艺术的学习研究而言,学习篆书首先就面临识篆,这等于要重新学习认识另一种文字。这对于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故历朝历代书写篆书的人数,均远远少于书写其他书体的群体。现在,因书法热浪高涨,学习、研究、书写创作篆书的人,已经多于历代若干倍。但相对于其他书体的创作研究,篆书也还是小众艺术。
在全国第二届篆书作品展中,要高度关注在传统上极有成就的作品,因为没有深厚的传统功底,而奢谈创意性、观念性的作品是无法成立的。只有拥有更多更好的基础性的优秀作品,我们才有可能将中国篆书艺术推向高峰。这个高峰远没有到来,但在我们身上却看到了希望与曙光,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最大追求。
高庆春(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10年在贵阳举办的全国首届篆书展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展览,开启了篆书这一小书种独立展出的先河,也为扶持篆书的发展和培养篆书作者队伍、发现人才提供了平台。篆书专业委员会和《书法导报》推出的首届篆书展获奖作品赏评,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我在我的博客上发的篆书获奖作品评析至今还被广大网友转发,篆书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自秦王朝统一中国后,“书同文”,举国上下,皆以秦篆为官方标准字体,这也就是后世称为“小篆”的字体。汉代隶书的确立、发展,导致小篆的迅速萎缩。我们知道,除了西汉时期一些篆意较浓的短文刻石,隶书碑额,铜器铭文及砖瓦文字外,整个汉代的篆书资料仅有《袁安碑》、《袁敞碑》、《嵩山三阙》等有数的几种。魏晋以降,经南北朝至隋,除吴《天发神讖碑》外,就没有什么名碑钜制用篆书书写。现今所见,亦仅见部分砖瓦铭文为篆书。到了唐代总算有了一位李阳冰,专门写篆书,留下了《三坟记》、《栖先莹记》、《城隍庙记》、《谦卦》等碑刻。另尚有《碧落碑》存世。同时,有袁滋、元结、徐铉诸人善篆书。直至清代,虽有邓石如诸位大家之撑持,小篆之形已定,游走其中,可与古会,但欲有所创新,则万般艰辛。晚清古金石文字大量出土,遂有文字学之兴起。商周及战国铜器铭文亦为书法艺术创作带来勃勃生机,此类文字即后世所谓“大篆”。钟鼎文字因其多姿,故而学习创作空间较大,且出现较晚,无大腕名牌雄峙,学习大篆,似乎都在起跑线,故从者甚众。这是客观因素,毋庸自扰。且艺术一道,不是比人多寡,哪怕就剩一个人在写篆书,只要写好了,依然是杰作。数十万众写行草,写不好也肯定是垃圾。
第一届篆书展有几个没想到:
一是没想到作者群和参与投稿的面相当广泛,从20岁的青年到七八十岁的老先生,都寄来了精心创作的作品,这说明篆书作为最原始而基础性很强的书体,还是有着较多的学习者和热爱者;
二是没想到所寄来的作品质量如此整齐,很多作品更有不俗的内在功力,而且学习的路子也纯正可喜,特别在玉著篆的创作上更有令人惊喜的不差古人的精雅之作;
如今,全国第二届篆书展已经开始征稿,对于首届篆书展透露出的诸多信息应该做进一步的消化与思考。通过首届展览显示出篆书作者队伍很可观,篆书的各个种类涉猎的较全。原来,小篆很难入展的现象有了改观,表现形式趋于丰富多样,探索个性化的篆书书风初见端倪等。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文字的取法不准、大篆类的作品集中在《散氏盘》、《毛公鼎》一路上,装饰性类作品集中在《中山王鼎》一路上,简帛书类作品整体上显得较薄弱,模仿或跟风的作品时有存在等。如果作者不作一些理性的思考和调整,还是往这些道上硬挤,肯定要吃亏。需引起关注。
三是没想到篆书创作上形式也较为精彩纷呈,即有在传统上深下功夫的典雅精致之作,也有大气磅礴、古厚雄强、力拔千钧的大幅作品,更有潇洒流畅、挥毫而就的草篆,这些都是在承办这次展览之前不敢想象的。
第一届篆书展极大地推动了篆书艺术的发展,它是几千年的篆书第一次全国性统一的展示,其意义自不待言。对于即将举办的第二届篆书展,我由衷地感到将会是一次更大更有力的提升中国篆书艺术的盛会,它在首届篆书展的基础上,应该能发现更多的新人,出现更多的优秀作品,也必将对篆书艺术的整体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中国书法艺术繁荣发展走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相对于其它书体,从事篆书创作的群体确实较小,因为学习篆书体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学基础,这当然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艺术视角的多元变化有着天然的矛盾,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篆书实用性低于它的艺术性。文字归根到底是要实用的,但是作为视觉艺术,篆书的形式感又有着巨大的不可抵御的潜力,虽然与其它书体相比,学习者人数是少了一点,但毫不妨碍其作为一门艺术展现它的独特魅力。当然,小篆由于它的严谨甚至某种程度上的刻板性,又加上它的难度和基础要求极高,同时性情的发挥又受到一定的制约和束缚,这使学习小篆人又相对更少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